一、要情速递 2002年1月(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伶[1](2019)在《政法领域改革的四川样板》文中提出"政法系统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政法领域改革的目标要求,就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7月19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次会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会,也是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部署和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出席并讲话,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
童威[2](2017)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转型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指出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介市场生态发生颠覆性改变,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本地新闻需求的不断涌现,地方新闻网站该如何抓住转型机遇,迎接媒介技术挑战,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是当前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由此展开。首先,为加强对我国地方新闻网站建设及运营现状的了解,本文对湖北省新闻网站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新闻网站的基本构成、人员结构、收支规模等。此外,笔者还通过Alexa网站获取IP流量数据,经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全面掌握该省地方新闻网站的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显示,地方新闻网站运营状况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亟待发展转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对湖北新闻网站在手机新闻网、互动论坛、手机报、新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融合转型实践方面的统计调查,对地方新闻网站在围绕用户需求、拓展媒介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层面的转型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地方新闻网站根据行政层次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资源特色,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找准突破口开展融合转型实践,并提出了对应性意见。最后,本文根据省、市、县三级地域对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的转型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江云、荆州新闻网、水都网等案例分析,提出了省级网站应通过媒体合作打造地方云媒体、地级网站应发挥本土优势形塑市民生活圈、县级网站应借力政府资源打造综合政务平台等转型建议。
刘玲[3](2016)在《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策略研究 ——以红网舆情频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舆情发展呈现井喷态势,它通过互联网与市民情感的公开互动表达,打造出一条征集民意的新渠道。网络舆情事件随即进入主流社会视野,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此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应用的盛行,专业从事舆情服务的组织机构更有了用武之地。以人民网舆情频道、红网舆情频道、天涯舆情在线、方正互联网舆情分析平台、中央人民大学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基地”等为代表的媒体单位、技术公司、科研机构三种属性的舆情平台相继建立,至此舆情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红网舆情频道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二级频道,是一个专门从事舆情监测、舆情预警、舆情研判、舆情服务的工作平台,成立之后发展迅速,在自身内容建设、业务开展、产品开发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在2015年,红网舆情频道通过开发推广移动定制化舆情服务等创新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迅猛增长,在业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其中有值得借鉴学习的成功经验,也有尚未成熟亟需改进的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网络舆情频道的经营策略,特别以红网舆情频道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总结其频道经营的经营现状,试图探讨出网络舆情频道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笔者通过在红网舆情中心参与实践工作的机会,汇集一手调研资料,研究其经营模式、经营内容、服务与创新,经营成效等,总结出红网舆情给网络舆情频道经营带来的启发,并通过对网络舆情频道经营发展的SWOT分析,总结其经营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进一步在STP营销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策略组合:一、立足特定舆情市场的定位策略;二、提高可读性和权威性的内容策略;三、引进技术和公关人员的人才策略;四、树立口碑和影响力的品牌策略。以个案研究红网舆情频道的发展现状,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最终探讨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可行路径。
何焰[4](2016)在《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的联动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微博、微信成为民意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扩大器。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和传播的裂变性,微博场域通常是突发事件的主要信源地;而基于人际传播的微信场域由于平台的私密性和不易监管,往往“暗流涌动”。无论是微博上火热的围观,还是微信圈飞舞的谣言,都给政府相关部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方面可以把握民意,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平台的服务功能,整合民生服务,开展应急处置。在这一背景下,借助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结合各自属性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通“双微”平台,意义深远。本文以政务“双微”的联动为切入点,结合突发事件,在对政务微博、政务微信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二者如何联动。在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频发风险加剧、社交媒体成为舆情发酵的重要平台、微传播跃升为主流传播方式、媒介融合下“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等现实背景下, “双微”媒介属性的互补、民意的汇集以及顶层设计的助推等都驱动着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联动传播。在二者的具体联动过程中,从平台融合、资源整合、内容配合、发布联合四个方面着力,构建二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联动传播机制,成效显着。政务“双微”的联动增强了政务信息传播的精准效应、“双微”传播的集群效应以及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效应。然而“双微”联动传播理念的不足、运用本领的缺乏与手段生疏、各自为政以及多头管理的现状对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联动形成阻碍。实际上,政务“双微”联动的背后应是多部门的现实联动。因此,政务“双微”运营人员和管理部门可从转变政务传播理念、提升运营能力、完善运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搭建政务“双微”联动传播的实施框架,具体指导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联动的开展。
马康宁[5](2015)在《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众权利意识逐步提高,网络成为其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身权益、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成为公务人员及其政府部门及时把握民意的重要窗口。同时,“大众麦克风”时代的来临,社会舆论空间将继续扩大,使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和推动力日益显现。因此,推动公民、网民有序政治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舆情表达与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是深刻体现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政府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而依托互联网兴起的网络舆情事件日渐增多,政府是否能够积极回应、有效回应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我国基层政府,是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执行者和组织者;是与公众接触最广、最为亲近、密切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本文试图通过完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来增进政府与网民、公民之间进行互动、对话、协商的公共空间,使得二者能够借助制度化的载体和渠道进行交流,通过相互影响,达到意见的表达和自身权益的维护,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网络舆情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回应的要求。本文以公共领域为研究范畴,以网络舆情为研究主题,探讨在网络公共领域内社会公众与政府等公权机构的角色定位、价值定位、行为选择及网络舆情与政府回应机制如何实现衔接等,着眼于政府在网络舆情中的制度安排、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来检讨政府回应网络舆情时表现出回应意识不强、缓慢、被动回应等问题,通过以案例的方式论述网络舆情双面效应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从而为政府网络舆情回应存在的问题提供实证依据。然后,基于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的典型事件出发,进一步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缺失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从客观环境到政府再到公众进行全面分析,来致力于完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而提出对策,包括:完善研判机制、优化制度机制、提升地方政府回应能力水平、引导网民理性参与、转变公务人员行政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
李晓[6](2014)在《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损害教育行业的形象和学校的声誉,亟需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充分关注和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从理论层面剖析了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阐述了教育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以及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结合监测数据来论述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这部分以青岛市为例,首先论述了目前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的发源渠道,然后以青岛新闻网青青岛社区为基准监测平台,从话题种类、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2013年度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调查数据对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结合典型舆情案例来论述目前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分析了2012年、2013年两个年度共9个典型舆情案例,论述了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然后归纳了目前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选取2013年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的成功案例,从反应速度的快慢、信息发布是否透明、善后措施是否到位、网民反馈是否满意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第五部分: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的改进策略。在问题的呈现、反思、分析的基础上,对解决问题出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和思考。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为应对主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段玉超[7](2014)在《网络问政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人们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源、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参与交流。通过微博、BBS、论坛、微信等网络工具,形成了网络民意,虚拟空间中的网民群体一跃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对日趋膨胀的网络民意,政府也加入到网络中来,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意,并在专门的平台上与网民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问政平台应运而生。网络问政平台为政府和公众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解决了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它不仅是党政官员倾听群众呼声、汇集群众智慧的新方式,更是政府创新执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途径。公民通过网络问政平台表达自己的政治需求,有效地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培养了公民的公共意识,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本文分析了网络问政的发展背景,概述了网络问政的发展历程,对网络问政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予以界定。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问政的构成要素,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了直接会面或者网络访谈模式、窗口模式和组织动员型模式三种模式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窗口模式中的政府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以及专门的问政网站,并综合运用图表、数据以及案例等多种方法对各种模式及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网络问政平台对信息的传导和反馈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通过对各种模式的分析探究出数字鸿沟、政府及党政官员、网民以及制度化建设是影响网络问政平台互动的主要因素,对政府与公众进行良性互动给出应对策略。
吴春集[8](2014)在《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分论”的方式进行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电影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论述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决定电影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综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产业竞争力和国家(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观点的基础上,首先,对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弗洛里达的创意阶层理论、马特尔美国文化竞争优势理论、Allen J.Scott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其理论意义及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其次,对电影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特殊规律;第三,提出决定国家(区域)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六大因素,即“电影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模型”:电影创意阶层与成长环境、技术资本等其他资源条件、国际/国内/区域电影市场需求、同业竞合和产业集群、相关支持产业、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并分析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上海电影产业实际案例,分析六大因素与电影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及其相关性。结合上海、北京、洛杉矶等区域的电影产业发展情况,分别研究六大因素在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表现,探讨它们影响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机理及过程。这部分在论述中国电影创意阶层产业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中国电影企业成长的体制之困、电影创意企业的独特市场竞争格局、上海电影需求市场的特点和贡献、如何定位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政府角色、如何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等问题上,有较为独到的见解。相关的论述详细结合了中国的特殊国情,揭示了中国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特殊规律。第四部分:对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进行理论总结,指出行政体制、政策、垄断格局、对创意的不尊重是构成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发展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确立上海属地审查制度;建设多元竞争产业格局;借助国有资源建设上海电影产业助推平台;促进企业、市场、政府、社会力量、教育科研的全方位合力等举措是关键。
王珏[9](2014)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十年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新媒体以其传播迅速、搭载信息丰富、以及允许双向沟通等特点,向众多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发起了挑战和冲击。虽然到目前为止,电视新闻媒体在很多时候依然是最受关注的的新闻传播机构,但是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改变其既有的传媒生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等基本概念自然需要重新审视,而新闻的制作、传播和消费的方式也势必需要予以调整。对于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代表的我国各级电视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把握新闻传播的发展走向,适应新媒体的新闻生态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权威新闻机构的舆论主导地位,是一个全新而又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论文剖析了新媒体的内涵与本质,界定了所要讨论的新媒体的范畴。笔者认同“新”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新媒体”的定义也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本文在梳理了新媒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并指出了具有开放平台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范围内的人际传播等特征的新媒体才是真正对现有传统媒体具有威胁的科技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形态和它们将来的发展将是电视新闻媒体的主要竞争对手。论文对新媒体带给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的研究中,侧重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新媒体让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人角色(Gatekeeping)第一次面临弱化甚至消失;二是,新媒体的技术基础使其具备了更适合于新闻传播的特点,并以新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传播作为案例予以解读。论文认为,新媒体能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的进步;而每一次巨大的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思想上、产业上和学术上的变革。论文对于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与困境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其传播实践的梳理与分析,并以笔者所供职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对其应对新媒体的实践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论文还从观念、技术、机制和人员素养上对当前电视新闻媒体的困境形成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对央视新闻中心的一系列应对新媒体的举措进行了评估。新媒体技术发端于西方,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实践上也先行一步,积累了若干值得国内同行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分析了以BBC为代表的大型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尝试,并从技术、流程和人员等方面与央视作了对比,进而为央视新闻中心以及其他电视新闻媒体提出了创新路径建议。论文认为,新媒体形态代表了技术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目前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只要认清了了新媒体的本质,就可以把握电视新闻发展和变革的方向。通过技术升级和多维度合作等手段,找准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定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可以成为这一变革的领导者。同时,论文还简单探讨了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新闻业界进行更紧密协作的可能性,以保证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战略需求。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前景,本文也进行了展望和评估。
厉雪萍[10](2014)在《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十五年(1998-2013)》文中指出所谓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网络参与主体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行使对国家权力机关、社会事务及其公务人员民主监督权的活动。通俗地说,就是网民通过网络媒介,如电子邮件、论坛、新闻跟帖、微博等方式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公共事务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在网络平台上交流传播,形成网络舆论,并通过网络舆论的力量促使事件得到解决,从而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今后的一段时期,网络媒体的作用更加不能忽视。而随着网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权力意识的觉醒,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跨越地域和时空限制的新的舆论监督方式,在促进现代民主进程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史进行研究分析。文章主体分为五章,在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之后,具体探讨了以下问题: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史。本文以历史的观点回顾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通过1998年的印尼暴乱发起的“黄丝带运动”到孙志刚案,到瓮安事件,再到上海“钓鱼式执法”等案例的整理,再现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史至今一共经历了约十五个年头,本文通过对中国网络舆论监督自1998年到2013年的发展史的分段叙写,具体分析各个时期网络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总结出该时期舆论监督主要特点、主要监督方式,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最后得出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十五年来的启示。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史的梳理,希望可以实现“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消除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使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要情速递 2002年1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情速递 2002年1月(论文提纲范文)
(1)政法领域改革的四川样板(论文提纲范文)
出入境证件“最多跑一次”制度改革 |
高速公安“放管服”新举措改革 |
“三级错位发展”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 |
成都法院构建办案流程静默化监管机制 |
青羊区法院创新金融审判机制改革 |
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武侯实践 |
繁简分流效率与专业并行的南充模式 |
大竹法院智能显力新时代多元服务便诉讼 |
“智慧检务”助推制度改革 |
乐山检察创新推行“认罪认罚从宽”操作细则 |
营山检察“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
四川司法改革多项工作跃居全国前列 |
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三所一庭”拓展公调对接新模式 |
(2)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转型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二、地方新闻网站发展概述 |
(一)地方新闻网站发展历程 |
1、成立起步阶段 |
2、特色发展阶段 |
3、融合转型阶段 |
(二)媒介融合对地方新闻网站发展产生的影响 |
1、地方新闻网站融合转型的呈现方式 |
2、媒介融合为地方新闻网站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 |
三、地方新闻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对湖北省新闻网站的调查 |
(一)地方新闻网站“势单力薄” |
1、整体规模小 |
2、地域分布散 |
3、盈利能力弱 |
(二)地方新闻网站运营状况不佳 |
1、从业人员数量、水平、结构存在不足 |
2、新闻内容更新亟需改善 |
(三)地方新闻网站市场竞争力有限 |
1、网站访问量不大 |
2、用户粘度差距明显 |
四、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转型的渠道分析 |
(一)围绕用户进行内容呈现 |
1、手机新闻网适应用户习惯 |
2、互动论坛吸引忠实网民 |
(二)打通不同终端 |
1、手机报推送内容产品 |
2、新闻客户端扩大阵地 |
(三)利用社交媒体生产内容 |
1、微博平台实现分享互动 |
2、微信平台提升传播效能 |
(四)小结及建议 |
五、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的分级发展策略 |
(一)省级:全媒体云端覆盖 |
1、构建区域媒体融合平台 |
2、湖北广电“长江云”的全媒体探索 |
(二)地市级:形塑市民网络生活圈 |
1、有效发挥本土化优势 |
2、荆州新闻网打造网络生活圈的实践 |
(三)县级:打造综合政务宣传平台 |
1、可资利用的政府资源优势 |
2、水都网的政务宣传实践 |
六、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转型的相关建议 |
(一)促进体制创新 |
(二)加强新媒体运营 |
(三)拓展媒介内容特色 |
(四)拓展各方盈利渠道 |
(五)实施人才强网战略 |
结论 |
附录 |
附表1 2016 年湖北地方新闻网站运营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表2 湖北41个地方新闻网站问卷数据统计表 |
附表3 湖北地方新闻网站相关数据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策略研究 ——以红网舆情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网络舆情的研究概况 |
1.2.2 网络媒体经营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网络舆情频道的发展历程与红网舆情频道概况 |
2.1 国内网络舆情频道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期——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成立 |
2.1.2 发展期——地方舆情频道相继建立 |
2.1.3 成熟期——商业舆情机构快速发展 |
2.2 红网舆情频道概况 |
2.2.1 红网舆情频道的开设 |
2.2.2 红网舆情中心的组织结构 |
2.2.3 红网舆情频道的呈现形式 |
第3章 红网舆情频道的经营状况分析 |
3.1 红网舆情频道的经营模式 |
3.2 红网舆情频道的内容分析 |
3.2.1 样本确定 |
3.2.2 分析结果 |
3.3 红网舆情频道的服务与创新 |
3.3.1 舆情监测服务——技术水平决定竞争优劣 |
3.3.2 舆情分析报告——线上线下整合资源共享 |
3.3.3 舆情培训——提升专业化的服务项目 |
3.3.4 舆情掌上通——移动定制化的舆情产品 |
3.4 红网舆情频道的经营成效 |
3.4.1 红网舆情频道的广告效益低下 |
3.4.2 红网舆情频道的舆情服务创收 |
3.5 红网舆情对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启示 |
3.5.1 内容和技术是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核心问题 |
3.5.2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舆情频道转型探索 |
第4章 网络舆情频道的SWOT分析 |
4.1 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1 优势分析:品牌优势以及定制化服务 |
4.1.2 劣势分析:产品易替代以及技术有掣肘 |
4.2 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外部环境分析 |
4.2.1 机会分析:行业前景以及时代机遇 |
4.2.2 威胁分析:同业竞争以及广告低效 |
4.3 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的SWOT矩阵模型分析 |
第5章 网络舆情频道的经营策略 |
5.1 立足特定舆情市场的定位策略 |
5.2 提高可读性和权威性的内容策略 |
5.3 引进技术和公关专员的人才策略 |
5.4 树立口碑和影响力的品牌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的联动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联动传播的背景与动因 |
2.1 政务“双微”的概念及其传播特点 |
2.1.1 政务“双微”的界定与类型 |
2.1.2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的传播特点 |
2.2 政务“双微”在突发事件中联动传播的现实背景 |
2.2.1 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频发风险加剧 |
2.2.2 社交媒体成为舆情发酵的重要平台 |
2.2.3 微传播跃升为我国主流传播方式 |
2.2.4 媒介融合下“互联网+政务”的发展 |
2.3 政务“双微”在突发事件中联动传播的动因 |
2.3.1 “双微”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媒介属性的互补 |
2.3.2 “双微”新媒体成为我国主要民意汇集地 |
2.3.3 顶层设计助推政务“双微”融合对接 |
第3章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联动传播的机制 |
3.1 政务“双微”的平台融合 |
3.1.1 “双微”之间的横向打通 |
3.1.2 “双微”平台的纵向内嵌 |
3.2 政务“双微”的资源整合 |
3.2.1 突发事件信源的多渠道公开互补 |
3.2.2 相关数据库与传播资讯的共建共享 |
3.2.3 政务“双微”运营人员的沟通互动 |
3.3 政务“双微”的内容配合 |
3.3.1 议程设置的同频共振 |
3.3.2 传播主题的分工合唱 |
3.3.3 话题发酵的“双微”接力 |
3.3.4 文本容量的优势互补 |
3.4 政务“双微”的发布联合 |
3.4.1 发布时机的选取配合 |
3.4.2 发布载体的形式多样 |
3.4.3 发布过程的实时跟进 |
3.4.4 发布渠道的多元覆盖 |
第4章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联动传播的效应 |
4.1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信息传播的精准效应增强 |
4.1.1 “双微”数据共挖突发事件热点议题 |
4.1.2 政务“双微”合力预判突发事件传播态势 |
4.1.3 实现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受众的精确覆盖 |
4.2 政务“双微”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集群效应显着 |
4.2.1 政务的社会化传播渠道拓宽 |
4.2.2 信息与服务二者功能的叠加 |
4.2.3 舆论引导中的协同发声加强 |
4.3 政务“双微”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效应倍增 |
4.3.1 粉丝效应推动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
4.3.2 借力新闻媒体与“双微”资源互为补充 |
4.3.3 促进政务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
第5章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联动传播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
5.1 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联动传播面临的困境 |
5.1.1 “双微”联动传播理念未引起重视 |
5.1.2 “双微”运用本领缺乏与手段生疏 |
5.1.3 “双微”各自为政导致联动未成常态 |
5.1.4 多头管理对“双微”联动形成阻碍 |
5.2 现实困境下政务“双微”联动传播的应对策略 |
5.2.1 转变理念营造政务现代化立体传播新格局 |
5.2.2 多措并举提升政务“双微”联动运营能力 |
5.2.3 流程再造搭建政务“双微”联动实施框架 |
5.2.4 结构重组完善政务“双微”运营管理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5)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舆情、舆论与民意的概念辨析 |
(二) 网络舆情的内涵 |
(三) 政府回应概念界定 |
(四) 政府回应机制的内涵及特征 |
二、理论依据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 公共治理理论 |
(三) 公民参与理论 |
三、网络舆情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必要性 |
(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内在要求 |
(二) 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治国的新要求 |
(三) 实现公民权利对行政行为能够进行更好监督的需要 |
第三章 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回应的影响 |
一、对地方政府的正面影响 |
(一) 网络舆情的积极回应,促进政府新型服务方式 |
(二) 网络时代推动了政府的回应高效快捷、规范科学 |
(三) 网络政务平台的建立,营造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环境 |
二、对地方政府的负面影响 |
(一) 地方政府行政人员回应不力,损害政府公信力 |
(二) 网络舆情中非正常因素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
(三) 官方消极回应造成政府形象受损 |
第四章 网络舆情折射出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缺失及原因 |
一、网络舆情折射出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缺失表现 |
(一) 地方政府和官员预警意识不强 |
(二) 地方政府被动、迟缓、效率低 |
(三) 网络舆情中地方政府缺乏透明性、规避责任 |
二、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缺失的原因 |
(一) 行政理念未能切实转变 |
(二) 缺乏制度与技术的创新 |
(三) 能力亟待提高 |
(四) 地方政府的回应与公众的需求之间缺乏互动、形式单一 |
第五章 完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对策 |
一、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 树立以公民为本位的回应理念 |
(二) 增强政府与公众互动,实现融合民意的实质性回应 |
二、提升地方政府回应能力水平 |
(一) 完善研判预警与引导机制相结合 |
(二) 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
三、优化制度机制 |
(一) 完善地方政府及官员回应网络舆情的问责制 |
(二) 以信息公开为契机,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政府回应透明度 |
四、建立网络表达的规范机制:引导网民理性参与 |
(一) 建设网络文化平台,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
(二) 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网络舆情的研究 |
(三) 关于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 |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
二.教育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的内涵及意义 |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现状——以青岛市为例 |
一.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发源渠道 |
(一) 青岛新闻网青青岛社区 |
(二) 半岛网等其他网络媒体 |
(三) 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新媒体 |
二.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话题种类及发展趋势 |
(一) 2013 年度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发布数据图 |
(二) 2013 年度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话题种类 |
(三) 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发展走势 |
三.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呈现特点及成因分析 |
(一) 舆情特点 |
(二) 舆情成因 |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
(一) 教育行政部门应对现状 |
(二) 学校应对现状 |
二.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典型案例分析 |
(一) 2012 年 5 月青岛某中学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
(二) 2012 年 11 月毕节男童死亡事件 |
(三) 2013 年 1 月“最火人力校车”视频事件 |
(四) 2013 年 2 月上海“毒校服”事件 |
(五) 2013年5月万宁幼女开房事件 |
三.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2013 年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的成功案例透析 |
一.某小学附近仓库起火事件 |
二.某地泥头车与校车相撞事件 |
三.某学校学生校外打架事件 |
四.某学校老师打学生事件 |
第五章 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的改进策略 |
一.学校:有效应对化“危机”为“良机” |
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指导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
结束语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网络问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和价值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问政的概念界定及传播要素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 网络问政 |
二、 网络互动 |
三、 网络政治参与 |
第二节 网络问政的传播要素 |
一、 政府 |
二、 网民 |
三、 网络媒体 |
第二章 我国网络问政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网络问政的萌芽阶段(2003 年-2005 年) |
第二节 网络问政的兴起阶段(2006 年-2007 年) |
第三节 网络问政的活跃阶段(2008 至今) |
第三章 网络问政的模式分析 |
第一节 直接会面或网络访谈模式 |
一、 直接会面或网络访谈模式案例 |
二、 直接会面或者网络访谈模式特点 |
第二节 窗口模式 |
一、 政府主导的官方网站 |
二、 政务微博 |
三、 政务微信 |
四、 专门的问政网站 |
第三节 组织动员型模式 |
一、 组织动员型模式分析 |
二、 组织动员型模式案例 |
三、 组织动员型模式特点 |
第四章 网络问政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 |
第一节 网络问政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数字鸿沟 |
二、 政府 |
三、 网民 |
四、 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 |
第二节 网络问政的发展对策 |
一、 缩小数字鸿沟 |
二、 政府 |
三、 网民 |
四、 完善制度化建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首推电影产业竞争力 |
1.1.2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
1.1.3 上海乃至全国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电影产业竞争力理论依据 |
2.1 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2.1.1 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2 电影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2 区域电影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理论依据 |
2.2.1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弗洛里达的创意阶层理论 |
2.2.3 马特尔的美国文化竞争优势理论 |
2.2.4 Allen J.Scott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决定因素 |
3.1 电影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判断标准 |
3.2 决定区域电影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
3.2.1 电影创意阶层与成长环境 |
3.2.2 资本/技术/机会及其他生产要素 |
3.2.3 电影产业同业竞合和产业集群 |
3.2.4 区域/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
3.2.5 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 |
3.2.6 互联网/传媒/相关支持产业 |
3.2.7 总结 |
第四章 上海电影产业现状分析 |
4.1 上海电影影响力现状 |
4.1.1 京沪两地影片艺术影响力对比 |
4.1.2 京沪两地影片票房影响力对比 |
4.2 上海电影产业制片和发行现状 |
4.2.1 京沪两地电影公司数量对比 |
4.2.2 京沪电影公司质量即影响力对比 |
4.2.3 京沪电影制片业现状 |
4.2.4 京沪两地电影企业发行情况对比 |
4.3 上海电影院线与放映表现 |
4.3.1 全国前十院线比较 |
4.3.2 京沪两地放映市场总票房比较 |
4.3.3 全国排名前十城市影院建设比较 |
4.3.4 全国排名前十城市影院市场繁荣度比较 |
4.4 上海电影核心创意人才现状 |
4.5 上海电影产业其他产业环节发展现状 |
第五章 电影创意阶层和成长环境 |
5.1 社会环境的问题 |
5.1.1 好莱坞为创意阶层营造的环境 |
5.1.2 上海社会环境的宽容悖论 |
5.2 教育环境的问题 |
5.2.1 上海电影专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
5.2.2 北京电影专业教育的优势 |
5.2.3 纽约和洛杉矶的电影专业教育 |
5.2.4 上海亟需发展专业电影教育 |
5.3 产业环境的问题 |
5.3.1 入职环境 |
5.3.2 发展平台 |
5.3.3 人性化的血汗工厂 |
5.3.4 艺术家老板 |
第六章 电影生产资源 |
6.1 电影资本 |
6.1.1 好莱坞的电影资本积聚 |
6.1.2 北京的电影资本集聚 |
6.1.3 上海推动的电影资本集聚 |
6.2 电影技术 |
6.3 影视拍摄基地 |
6.4 电影产业的发展机会 |
6.4.1 自由竞争——寡头垄断的机会 |
6.4.2 院线影院终端扩张的机会 |
6.4.3 资本集聚的机会 |
6.4.4 技术变革的机会 |
6.4.5 政策变革的机会 |
6.4.6 其他生产资源 |
第七章 企业战略、同业竞合和产业集群 |
7.1 上海电影集团的体制之困 |
7.1.1 我国电影企业竞争概况 |
7.1.2 上海电影企业竞争概况 |
7.1.3 上影集团的国企之困 |
7.1.4 上影的制片再起步 |
7.2 上海电影企业的同业竞合 |
7.2.1 永乐之殇 |
7.2.2 上海电影企业的竞合格局 |
7.2.3 老总的生意 |
7.3 上海电影企业的竞合破局 |
7.3.1 北京电影产业的竞合现状 |
7.3.2 上海电影企业的竞合破局 |
7.4 上海电影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 |
7.4.1 北京的电影产业集群 |
7.4.2 上海电影产业集群建设 |
第八章 区域/国内/国际需求市场 |
8.1 上海电影需求市场与全国需求市场比较分析 |
8.1.1 上海的观众文化层次更高、对西方文化接受能力更强 |
8.1.2 上海的观众消费能力更强 |
8.1.3 上海的观众更开放 |
8.1.4 上海的观众消费更理性、成熟 |
8.1.5 上海观众对电影的参与度更高、更活跃、更年轻 |
8.1.6 上海观众对电影品牌较为敏感 |
8.1.7 上海电影需求市场和全国相同之处 |
8.2 中国电影国际需求市场的现状 |
8.3 上海需求市场之于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意义 |
8.3.1 面向世界的本土创作 |
8.3.2 多元创作格局才能满足观众全方位的电影需求 |
8.3.3 鼓励上海电影的价值观探索 |
第九章 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 |
9.1 上海电影产业的政府政策 |
9.1.1 上海电影产业政府政策管理的核心问题 |
9.1.2 上海电影产业政府政策管理的努力 |
9.1.3 上海电影产业政府政策管理的不足 |
9.2 北京的政府作为和政策支持分析 |
9.2.1 高层支持,定位清晰 |
9.2.2 配套政策反应迅速 |
9.2.3 充分利用政策,开放接纳整合全球电影产业力量 |
9.3 其他地区的政府作为和政策支持分析 |
9.3.1 台湾:辅导金助推大师起步 |
9.3.2 法国着力扶持青年导演和中小制作 |
9.3.3 伦敦政府为振兴电影产业的做法 |
9.4 社会力量助推电影产业发展 |
9.4.1 美国借助社会和市场力量撬动电影市场 |
9.4.2 北京电影节助推北京电影产业再上台阶 |
9.4.3 其他电影社会力量对电影产业的推动 |
9.4.4 上海社会力量助推电影的障碍 |
9.5 释放政策和社会力量助推上海电影产业 |
9.5.1 谨慎使用政策 |
9.5.2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
第十章 互联网/传媒和其他相关支持产业 |
10.1 互联网产业 |
10.1.1 互联网产业对电影产业的改变 |
10.1.2 上海发展互联网产业的问题 |
10.1.3 迎接互联网产业对上海电影产业的颠覆 |
10.2 传媒产业 |
10.2.1 传媒产业对电影产业的传播平台价值 |
10.2.2 传媒产业之于电影产业的依附平台价值 |
10.3 动漫游戏产业 |
10.3.1 较少涉及意识形态得以充分发展 |
10.3.2 民营企业主导产业发展 |
10.3.3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 |
10.3.4 上海拥有较好的受众群基础 |
10.4 演出产业 |
第十一章 结论 |
11.1 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问题综合分析 |
11.1.1 行政制约是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
11.1.2 北京发展电影产业的综合优势 |
11.1.3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自身需要正视的四个问题 |
11.2 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分析 |
11.2.1 确立上海属地审查制度和电影产业发展政策服务体系 |
11.2.2 大力发展民营电影企业,为多元竞争格局创造条件 |
11.2.3 借助国有资源建设上海电影产业助推平台,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 |
11.2.4 加大基于文化产业视野的电影制片人的培养力度,促进企业、市场、政府、社会力量、教育科研的全方位合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论文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媒体的力量 |
1.1.2 新媒体对新闻传媒业的冲击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问题 |
1.2.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4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新媒体与电视新闻媒体的关系 |
2.1 新媒体及其发展概述 |
2.1.1 新媒体的含义与本质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1.3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
2.2 新媒体带给电视新闻媒体的变化 |
2.2.1 把关人理论的扩展和修正 |
2.2.2 突发灾难事件的传播模式被颠覆 |
3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与困境 |
3.1 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 |
3.1.1 电视新闻媒体渐成老年人“专利” |
3.1.2 广告向新媒体大迁徙 |
3.1.3 舆论影响力减小 |
3.1.4 多屏战略任重道远 |
3.2 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的困境 |
3.2.1 话语权降低 |
3.2.2 受众流失 |
3.2.3 广告收入下滑 |
3.3 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观念上的保守 |
3.3.2 组织机构上的限制 |
3.3.3 电视新闻生产技术上相对落后 |
3.3.4 人员素养跟不上网络时代的要求 |
4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策略的研究 |
4.1 央视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实践 |
4.1.1 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发展现状 |
4.1.2 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工作流程 |
4.1.3 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4.2 央视新闻中心的新媒体战略 |
4.2.1 新媒体战略总体规划 |
4.2.2 新闻生产流程升级战略 |
4.2.3 新媒体内容发展战略 |
4.2.4 新媒体渠道发展战略 |
4.2.5 央视新媒体的其他战略构想 |
4.3 央视新闻中心的新媒体战略分析与评价 |
4.3.1 是否理清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 |
4.3.2 是否认清了新媒体的本质 |
4.3.3 思维和组织结构的转变 |
4.3.4 央视新闻的优势与坚持 |
5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对策探讨 |
5.1 西方国家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实践 |
5.1.1 BBC:新媒体变革的先锋 |
5.1.2 CNN:公民新闻的典范iReport |
5.1.3 FOX:媒介融合的集团运作 |
5.1.4 西方学术界对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的思考 |
5.2 国内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路径 |
5.2.1 打造新媒体视频产品品牌 |
5.2.2 电视新闻生产流程和机制的革新 |
5.2.3 重视多维度的合作 |
6 研究总结和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十五年(1998-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1998-2001 年 |
第一节 中国网络舆论的萌芽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媒体登上中国媒体舞台 |
第三节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 |
第四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载体 |
一、电子邮件 |
二、电子论坛 |
三、聊天室 |
四、腾讯QQ |
第五节 政府的相关政策 |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快速发展:2002-2004 年 |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大行其道 |
第二节 博客现象初现并快速发展 |
第三节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合作形成新格局 |
第四节 网络舆论监督推动司法进程 |
第五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载体 |
一、官方开设网络举报平台 |
二、民间监督网站的兴起 |
三、博客初现 |
第六节 政府的相关政策 |
第三章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蓬勃时期:2005-2009 年 |
第一节 网络舆论监督力度加强 |
第二节 网络暴力层出不穷 |
第三节 网络舆论监督实现官民良性互动 |
第四节 网络舆论监督加大责问力度 |
第五节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呼应增强 |
第六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载体 |
一、民间监督网站的繁荣 |
二、地方网络问政平台的兴起 |
第七节 政府的相关政策 |
第四章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跨越发展时期:2010-至今 |
第一节 微博的兴起及微博元年的到来 |
第二节 政务微博的发展日渐成熟 |
第三节 网民权力意识的觉醒 |
第四节 加大对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 |
第五节 网络舆论监督的载体 |
一、微博 |
二、微信 |
第六节 政府的相关政策 |
第五章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十五年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广度和深度的基础 |
第二节 网民“四权”的保证是网络舆论监督实现的前提 |
第三节 国家互联网政策是影响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四节 正确引导是保证网络舆论监督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四、要情速递 2002年1月(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法领域改革的四川样板[J]. 陈俊伶. 人民法治, 2019(15)
- [2]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新闻网站转型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童威. 湖北大学, 2017(05)
- [3]网络舆情频道经营策略研究 ——以红网舆情频道为例[D]. 刘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4]突发事件中政务“双微”的联动传播研究[D]. 何焰. 湖南大学, 2016(03)
- [5]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D]. 马康宁. 西北政法大学, 2015(03)
- [6]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李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3)
- [7]网络问政研究[D]. 段玉超. 新疆大学, 2014(02)
- [8]上海电影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D]. 吴春集. 复旦大学, 2014(12)
- [9]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例[D]. 王珏. 武汉大学, 2014(06)
- [10]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十五年(1998-2013)[D]. 厉雪萍. 重庆工商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