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析体育教育中的教书育人(论文文献综述)
任大路[1](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李莉[2](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杨烨[3](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与学生建立沟通、进行交流、传递情感,都需要教学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专业、科学、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充分接受教师预设好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好奇得到提升,让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反之,如果教学语言一味的重复、简单粗暴、没有章法,则会让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学习热情。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叛逆期”,更加迫切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更加有效得当的教学语言。因此,对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课堂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共六种方法对长春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观察体育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发现体育教学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得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语言能力方面的可行性策略与方式方法。经过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对体育教学语言重视不足,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全面系统,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和语言素养不够、缺乏积累和反思、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变能力不足。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教育部门及高校、中职学校、中职体育教师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力求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樊桓伯[4](2020)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之研究》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论述体育运动的着作,也是中国完整讨论体育的性质、作用、意义的一部着作,是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撰写,得到杨昌济先生赞赏并认可,于1917年4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为中华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哪几个方面开展等。同时《体育之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关于体育的着作,文中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体质为什么衰弱,该如何改善进行了分析,毛泽东在借鉴曾国藩的体育观点、杨昌济的体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正值《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体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力羸弱到全民健身,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落后到强大,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直到成为体育大国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新时代的今天正向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本文基于《体育之研究》及相关文献,以《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百年意义、一些重要人物对毛泽东早期和后期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五大板块为中心,展开论文写作。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即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百年意义部分,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中心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形成的过程及背景,以及撰写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一章,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体育上来,即中国体育部分,但仍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基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百姓富起来和习近平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后结合前文将探讨《体育之研究》对新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以上作为本文的思想框架,在本文思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以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以中国女排和中国男篮为例,从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世界性赛事出发,主要通过中国在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真实的例子,得到从事体育运动、中国人民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通过对得到的观点和认识进行论述,完成论文的写作。
秦琪媛[5](2020)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品学兼优的青年一代,培育青年一代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而优秀师资是成就优质教育的践行者和担当者。那么,何为优秀的教师?笔者认为:德才兼备,业务精良。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精于教书育人,更要师德为先。教师作为学生德行的启蒙者,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培育国家未来脊梁的重任,言行举止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教师素养和师德期许。然而,教育现实中依然有部分教师德行失范,对社会和教育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作为培育中小学体育教师高等院校,须将学生的师德教育置于首位,对学生进行职前师德培育,培育良好的师德素养。在师德培育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师德培育存在欠缺或不足。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是学校的奠基专业和品牌专业,为全国各大中小学源源不断地输送师资。师德作为教师的首要品质,需要强化与培养。师德培育不仅是学习教师品德的相关理论,更需要落实到实践层面。而师德培育相关研究在实践层面则相对薄弱。本选题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现状与特点切入,探讨其在课程建设、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不足,并在育人理念、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师德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提供实践层面的举措和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在师德培育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自身校本性、师表性、导向性、人本性的特点。(2)在课程建设方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并且在课程设置中存在涉及师德内容的课程,但是实践教学环节对师德培育的重视不足,存在师德培育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畅,师德培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师德相关课程、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以完善,增设师德相关国学经典研读以及教育法律法规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师德培育力度,做到师德培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3)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体育教师职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能明确辨析师德不良的表现,对师德培育具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对于师德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力度不够,并且在师德评价方面存在综合测评忽视个人品德,以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为主的问题,导致师德评价体系缺乏明确的考试机制和评价标准。因此,在师德评价方面通过把握好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评价主体,规范评价内容,结合师德书面测评和师德实习总结测评两种方法,建立健全的师德评价机制。(4)在教学实践层面,第一,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师德培育方面主要以说服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师德培育的实效性不强,可以通过转变课堂组织形式与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式加以完善;第二,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师德的内化过程不完善,可以通过师德培育生活化,落实内化过程加以完善。
郭锦欢[6](2020)在《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及培养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体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幼儿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对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指标进行归类,提取出5个公因子,并计算得出5个公因子的权重:其中教学能力素质的权重最大,其他依次是职业道德素质、学科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2)教学能力素质需求指标按权重值大小排序:幼儿体育游戏创编能力、幼儿团队合作培养能力、幼儿体适能训练能力、教学语言表达与提示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资源利用能力;职业道德素质需求指标按权重值大小排序:热爱与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具有正确的儿童观;(3)学科知识素质需求指标按权重值大小排序: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掌握水平、幼儿教师礼仪知识掌握水平、幼儿安全意识培养能力、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掌握水平、体育专项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创新能力素质需求指标按权重值大小排序:具有良好的教育创新意识、幼儿探索精神培养能力、具有现代的教学理念、具有良好科学研究能力;身心健康素质需求指标按权重值大小排序:拥有充沛的精力、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具有和谐人际关系。(4)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指标排名前十位的是:幼儿体育游戏创编能力、幼儿团队合作培养能力、拥有充沛的精力、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幼儿体适能训练能力、教学语言表达与提示能力、具有良好的教育创新意识、幼儿探索精神培养能力、热爱与尊重幼儿、具有现代的教学理念。
刘炳赫[7](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认为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郭家骏[8](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吴传刚[9](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蔡毅强[10](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二、析体育教育中的教书育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析体育教育中的教书育人(论文提纲范文)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1 “工匠”的定义 |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
2.4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教学语言概述 |
1.4.1.1 教学语言的内涵 |
1.4.1.2 教学语言的分类 |
1.4.2 体育教学语言概述 |
1.4.2.1 体育教学语言的定义 |
1.4.2.2 体育教学语言的分类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国外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体育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3 论文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课堂观察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访谈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及教师情况分析 |
4.1.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分析 |
4.1.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情况分析 |
4.2 中职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
4.2.1 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语言 |
4.2.2 了解学生思想,善用体育精神引导与启发 |
4.2.3 教学语言幽默生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
4.2.4 注重体育课堂的赏识教育,关注学生心理 |
4.2.5 运用普通话教学,熟练使用体育专业语言 |
4.2.6 加强肢体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
4.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现状 |
4.3.1.1 普通话运用现状 |
4.3.1.2 专业术语运用现状 |
4.3.1.3 肢体语言运用现状 |
4.3.1.4 导入语运用现状 |
4.3.1.5 讲授语运用现状 |
4.3.1.6 评价语运用现状 |
4.3.1.7 语言暴力现象 |
4.3.1.8 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
4.3.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产生原因 |
4.3.2.1 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学语言重视不足 |
4.3.2.2 教师培训工作不够全面系统 |
4.3.2.3 教师专业底蕴及语言能力不足 |
4.3.2.4 教师缺乏对教学语言的积累与反思 |
4.3.2.5 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变能力差 |
4.4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语言水平的策略研究 |
4.4.1 对新上岗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语言培训 |
4.4.2 建立教学语言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
4.4.3 中等职业学校与教育部门双管齐下加强作为 |
4.4.4 体育教师主观上重视教学语言的学习积累 |
4.4.5 体育教师自身与时俱进塑造语言魅力 |
4.4.6 体育教师关注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语言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青年毛泽东与《体育之研究》简介 |
2.1 青年毛泽东简介 |
2.2 《体育之研究》介绍 |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趋势 |
3.1 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概况 |
3.2 国内外对《毛泽东传》的研究概况 |
3.3 中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3.3.1 精神人物的影响 |
3.3.2 目的、意义与原则 |
3.4 外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4 《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 |
4.1 《体育之研究》缘何产生 |
4.2 从毛泽东读第一师范谈《体育之研究》的产生 |
4.2.1 毛泽东的五年一师生活 |
4.2.2 毛泽东的学习观 |
4.2.3 毛泽东的体育观 |
4.3 杨昌济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3.1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 |
4.3.2 杨昌济体育思想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 曾国藩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1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4.4.2 曾国藩的养生观点 |
4.4.3 曾国藩的体育观点 |
4.5 毛泽东的两位校长 |
4.5.1 两位校长的性格特点 |
4.5.2 毛泽东与孔昭绶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3 毛泽东与张干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4 两位校长的专业与研究 |
5 《体育之研究》的思想内涵 |
5.1 《体育之研究》的中心思想 |
5.1.1 释体育 |
5.1.2 体育占吾人第一位置 |
5.1.3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
5.1.4 体育之效 |
5.1.5 不好运动之原因 |
5.1.6 运动之方法贵少 |
5.1.7 运动应注意之项 |
5.1.8 运动一得之商榷 |
5.2 毛泽东的体育爱好启示 |
5.2.1 毛泽东登岳麓山 |
5.2.2 毛泽东登井冈山 |
5.2.3 毛泽东登北高峰五云山 |
5.2.4 登山与身体健康 |
5.2.5 毛泽东的游泳爱好 |
5.2.6 游泳与身体健康 |
5.3 《体育之研究》思想的多角度评价 |
5.3.1 毛泽东自身的角度 |
5.3.2 阅读者的角度 |
6 《体育之研究》发表的一百周年 |
6.1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意义 |
6.1.1 中华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 |
6.1.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启蒙 |
6.1.3 跨时代的价值取向 |
6.2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价值 |
6.2.1 理论实践相连于民族兴亡 |
6.2.2 近代科学的观点 |
6.2.3 以三育并重为学校教育之本 |
6.2.4 《体育之研究》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
6.2.5 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
6.3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内涵 |
6.3.1 “磨励以待日本”是《体育之研究》的主题思想 |
6.3.2 《体育之研究》是继前人拯救民族危机之后的心声 |
6.3.3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走向革命事业的敲门砖 |
6.3.4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收获 |
6.4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影响 |
6.4.1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的影响 |
6.4.2 《体育之研究》内容的影响 |
7 《体育之研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 |
7.1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
7.1.1 毛泽东与蔡和森 |
7.1.2 毛泽东与萧子升 |
7.1.3 毛泽东与易昌陶 |
7.1.4 毛泽东与贺果 |
7.1.5 毛泽东与萧三 |
7.1.6 毛泽东与罗学瓒 |
7.1.7 毛泽东与张昆弟 |
7.1.8 毛泽东与张国基 |
7.1.9 毛泽东与周世钊 |
7.2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
7.2.1 军事体育的概念 |
7.2.2 贺龙元帅的军事体育思想及贡献 |
7.2.3 刘伯承元帅军事思想与中国体育的联系 |
7.2.4 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评价 |
7.3 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及贡献 |
7.3.1 周恩来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2 邓小平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3 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贡献 |
8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与思想 |
8.1 习近平的强军思想 |
8.1.1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
8.1.2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
8.2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 |
8.2.1 习近平对中国体育的认识 |
8.2.2 习近平谈“三大球” |
8.3 习近平的体育思想 |
8.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
8.3.2 习近平在正定 |
8.3.3 习近平的体育发展思想 |
8.4 习近平对毛泽东及体育思想的继承 |
9 《体育之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9.1 学校体育的认识 |
9.2 近现代体育的观点 |
9.2.1 近代的体育观点 |
9.2.2 现代的体育观点 |
9.3 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
9.4 为师者注意事项 |
9.5 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
9.5.1 体育方向学生与非体育方向学生的差异 |
9.5.2 《体育之研究》的灵活运用 |
9.5.3 正确合理方式运用 |
9.6 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
9.6.1 《差等生》的故事与孩子的发展 |
9.6.2 《差等生》对我们的影响及作用 |
10 中华民族体育建国以来的发展 |
10.1 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 |
10.2 中华民族体育的作用 |
10.3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
10.4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 |
10.5 中华民族体育的评价 |
11 《体育之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
11.1 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2 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2 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
11.2.1 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 |
11.2.2 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 |
11.2.3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11.2.4 要树立勇于担当精神 |
1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
1.1.2 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表述与期冀 |
1.1.3 宣扬高尚师德的活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概念界定 |
2.2.1 师德 |
2.2.2 师德培育特点 |
2.2.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据统计法 |
4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现状 |
4.1 师德培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调查分析 |
4.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中的师德要求 |
4.1.2 必修与选修课程中涉及的师德教育 |
4.1.3 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师德规范 |
4.2 受教育者方面的调查分析 |
4.2.1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4.2.2 学生对师德培育的认知及参与程度 |
4.2.3 几种师德培育形式的参与度 |
4.3 师德培育方面尚存问题调查分析 |
4.3.1 师德理论与师德实践的契合程度 |
4.3.2 师德培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考评相关分析 |
5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特点 |
5.1 校本性:公勇诚毅,学思辨行 |
5.2 师表性:为人师表,谆谆善诱 |
5.3 导向性:OBE引导,目标明晰 |
5.4 人本性:以人为本,优化环境 |
6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不足之处 |
6.1 师德评价方面:缺乏明确的考试机制和评价标准 |
6.2 课程建设方面:师德培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6.3 教学实践方面:实效性不强、内化过程不完善 |
6.3.1 传统师德培育方式导致实效性不强 |
6.3.2 学生师德内化过程不完善 |
7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实践路径 |
7.1 育人理念方面:师德培育须坚持实践育人理念 |
7.2 师德评价方面:健全师德评价机制 |
7.3 课程建设方面:系统设置相关课程 |
7.4 教学实践方面:实施系统的教学改革 |
7.4.1 转变课堂组织形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7.4.2 师德培育生活化,落实内化过程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及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 |
1.1.2 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
1.1.3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需要 |
1.1.4 “全面二孩”政策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素质 |
2.1.2 需求 |
2.1.3 幼儿体育 |
2.1.4 幼儿体育教师 |
2.2 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 |
2.4 关于幼儿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 |
2.5 关于幼儿体育教师培养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系统分析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指标的选取 |
4.1.1 素质需求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 |
4.1.2 素质需求指标的初步选取 |
4.1.3 素质需求指标的最终确定 |
4.2 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指标的因子分析 |
4.2.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4.2.2 公因子的提取 |
4.2.3 因子旋转和命名 |
4.3 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指标的权重分析 |
4.3.1 公因子在目标层上的权重分析 |
4.3.2 二级指标在公因子上的权重分析 |
4.3.3 二级指标在目标层上的权重分析 |
4.4 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指标描述性分析 |
4.4.1 教学能力素质需求指标描述分析 |
4.4.2 职业道德素质需求指标描述分析 |
4.4.3 学科知识素质需求指标描述分析 |
4.4.4 创新能力素质需求指标描述分析 |
4.4.5 身心健康素质需求指标描述分析 |
4.5 新时代幼儿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路径 |
4.5.1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依据 |
4.5.2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
4.5.3 规格要求是人才培养的保证 |
4.5.4 职业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动力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儿体育专业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2 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预调查问卷 |
附录3 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第一轮专家征询) |
附录4 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第二轮专家征询) |
附录5 “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 |
附录6 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
四、道德教育论 |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
四、胎教的重要性 |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基础 |
六、研究设计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析体育教育中的教书育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杨烨. 吉林体育学院, 2020(10)
- [4]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D]. 樊桓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育的实践研究[D]. 秦琪媛.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6]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及培养路径研究[D]. 郭锦欢.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7]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10]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