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阳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钱邦军,陈齐香,秦明顺[1](2014)在《襄阳市2012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全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所采取的措施予以评价,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的环节。方法收集分析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和接种资料。结果 2012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4.73/10万,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但存在监测发展不平衡、质量下降现象。常规免疫监测显示:脊灰疫苗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9.77%,估算接种率为88.75%,差值评价为接种率不可信;而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84.30%,报告接种率可信。结论应继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并结合实际对AFP监测医院进行合理设置,在重点地区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是必要的。同时提示在今后接种率报告时是否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为准,值得进一步研究。
马垚,任惠侠[2](2013)在《1996-2011年铜川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铜川市1996-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消灭脊灰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1996-2011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以及201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相关资料利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川市1996-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72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率由1997年的0.89/10万上升至2006年的7.66/10万,除1997年外均达到WHO规定的1/10万以上的要求。病例呈散在分布,男女比例为1.4:1,发病以1岁小年龄组为主,占58.33%,免疫史>3剂次63人,占87.5%,病例最终分类中,格林巴利综合征34例,占37.22%。监测系统48 h内调查率、14 d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均为94.44%,标本7 d内送达省疾控中心及时率均为98.61%,75 d随访及时送达率84.72%,所有病例均未分离出脊灰野毒株。结论全市控制脊灰工作今后要继续加强OPV免疫接种工作,提高AFP病例监测质量,特别是提高病例发现、报告的及时性以及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以保障消灭脊灰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唐金芳,班澜[3](2013)在《2004~2011年南宁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文中提出目的分析2004~2011年南宁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1年南宁市AFP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2004~2011年南宁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86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90~4.89/10万。4~6月份病例相对集中(占30.77%);大部分病例以4岁以下为主(占64.34%)。286例AFP报告病例中,未完成OPV基础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7.0%和5.24%。结论南宁市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各项监测指标完成良好,达到卫生部的指标要求。但薄弱地区AFP病例监测、适龄儿童的基础免疫及医疗单位业务人员的AFP培训仍需加强,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
吴美忠,吴爱兰[4](2001)在《东阳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评价》文中指出
潘贵霞,陈军,曹玲生,胡柏柳[5](2001)在《安庆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文中认为为消灭脊灰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巩固无脊灰成果 ,对 1996~ 2 0 0 0年报告的 99例AFP病例的流行特征、监测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AFP病例主要发生在冬季 ,病例集中在 1~ 3岁男性儿童 ,流行特征与脊灰病例相似。因此 ,为提高和加强监测系统质量 ,必须保持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吴美忠,吴爱兰[6](2005)在《东阳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索东阳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 (NNT)疫情的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东阳市 1999~ 2 0 0 3年NNT专报系统的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安全接生、卫生知识缺乏、免疫预防意识差、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不善是导致NNT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不安全接生 ,是NNT发病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 ,加强对孕妇卫生知识的宣教 ,普及住院接生、消毒接生及新生儿脐带的无菌护理 ,动员和落实NNT高危险育龄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TT) ,是目前预防和消除NNT的主要措施。
马菊红,张入学,何涛[7](2004)在《白银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白银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策略实施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回顾与评价。结果和结论①常规免疫是消灭脊灰最基本的保障。全市常规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1995年以来,各县区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有效阻断了野病毒的传播。②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最便捷有效的措施。1991~2000年该市开展了10次17轮强化免疫和3轮“扫荡式”免疫活动,报告接种率达98%以上,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③完善的AFP监测体系是消灭脊灰的可靠保障。1991年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监测医院覆盖全市,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或接近无脊灰证实的要求。④经济效益显着。开展常规免疫与消灭脊灰控制阶段近15年间,净增纯效益达3442万元,效益—费用比值514∶1,增加人均期望寿命28d,有效保护了社会劳动力。
周志明[8](2010)在《晋城煤业集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及其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文中指出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计划免疫的实施,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年来一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死灰复燃,开始回升。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趋势,从理论上探索其流行规律,预测其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然后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尝试利用ARIMA模型建立痢疾发病的动态模型,探讨ARIMA模型在传染病发病预测方面的应用,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晋城煤业集团1998-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表和人口资料,描述1998-2007年各种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及病种分布情况,全面了解不同法定传染病的动态变化趋势。以痢疾为例,对痢疾的月发病数建立ARIMA模型,对晋城煤业集团痢疾发病水平进行模拟与评价。结果1998-2007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9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2.83/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和丙类共报告18种。在过去的10年中,法定传染病报告有所增加,2000和2004年出现两个高峰,并在2007年达到最高发病率1024.59/10万。传染病位次也发生明显变化,虫媒传播传染病降低,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上升明显。前三位的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经痢疾发病的时间序列资料建立的ARIMA(1,0,0)(0,1,1)1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能准确预测痢疾发病趋势。结论晋煤集团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必须加强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乙肝、肺结核、肠道传染病是今后防治的重点。应用ARIMA模型对痢疾月发病数所建的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痢疾的发病趋势。
曹勇[9](2006)在《山东省二十年计划免疫投入—产出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根据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一份成本—效益评价报告,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也被证明是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钅,对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干预项目之一。我国于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1981年开始推广EPI活动。山东省计划免疫工作与全国EPI活动同步进行,近20年来取得了显着成就。从1979年有关麻疹疫苗的成本效益研究以后,计划免疫投入—产出的评价研究就一直没有中断。从最开始的比较计划免疫的投入和产出的研究,定性研究、单疫苗单病种分析、小范围评价和单技术评价,到现在多模式比较研究、定量研究、多疫苗多病种分析、大范围评价和多种技术联合分析,计划免疫的评价研究在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内均取得了进展。几乎所有的计划免疫评价研究都证明计划免疫是一项值得政府大力推广和投入的公共卫生项目。 然而,根据现有的文献,除了一项山东省消除脊髓灰质炎的经济学评价外,还没有一项研究曾对山东省计划免疫工作在过去二十年间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评价,这种状况显然也落后于全国其他兄弟省市的评价现状。因此,为了填补关于山东省计划免疫投入—产出评价研究的空白,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十一五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非常有必要对山东省1985~2004年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运用成本分析,利用历史资料从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综合二十年来山东省计划免疫工作取得的成绩。 研究发现:1、山东省计划免疫投入(支出)呈阶段性增长趋势,按不同的方面划分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即以乡镇投入为主;以培训相关费用为主;以脊灰疫苗为主;以脊髓灰质炎为主。2、计划免疫产生的三项效益较为显着:(1)山东省实施EPI活动二十年来各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被控制在了较低水平。儿童预防接种覆盖率不断上升,基本做到了适龄儿童按时、足量接种。儿童免疫成功率和人群抗体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山东省居民对计划免疫针
倪进东[10](2003)在《芜湖市区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计划免疫服务人群满意度情况,探索顾客满意度调查这一方法在计划免疫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2002年10月至2003年2月,通过整群抽样,在芜湖市区对1344名儿童(平均月龄8.08±4.72),进行了调查,由儿童家长/监护人填写了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满意度决定因素及计划免疫相关问题等内容的匿名调查表,其中385名儿童家长/监护人同时接受了决定因素重要性的调查,两份调查表的回收率分别为96.0%、96.3%。调查结果显示:根据设定的18个决定因素计算所得满意度分值及被调查人主观评分,分别有超过80.8%、97.9%的被调查人对目前计划免疫服务感到比较满意:被调查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认识较高,对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操作规范和接待态度等方面工作给予较好的评价,达到比较满意水平的都超过60%;除儿童母亲职业以外,其它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计划免疫服务人群满意度的影响没有显着意义;通过相关分析显示:涉及人际交流、健康教育、操作规范等有关的决定因素对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大;进一步对决定因素进行差额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对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也正是实际工作需要引起注意,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的领域。对决定因素的奖惩分析、聚类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精简了调查内容,确定了“医护人员对疫苗的介绍、接种前医护人员的问诊”等十三个决定因素为影响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的绩效因素。以上研究结果为顾客满意度调查在计划免疫服务领域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东阳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阳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襄阳市2012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来源 |
1.2资料分析 |
2 结果 |
2. 1 AFP病例报告情况 |
2.1.1 AFP病例发病概况 |
2.1.2病毒学特征 |
2.1.3 AFP病例分类 |
2. 2 AFP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
2.2.1敏感性 |
2.2.2及时性 |
2.2.3完整性 |
2.3 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
3 讨论 |
(5)安庆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
2 结果 |
2.1 AFP病例流行学特征 |
2.2 免疫接种史 |
2.3 就诊单位报告情况 (表2) |
2.4 粪便标本采集和病毒分离 |
2.5 AFP病例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
3 讨论 |
3.1 提高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 |
3.2 加强免疫空白地区和小年龄组儿童的免疫工作 |
(6)东阳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 果 |
2.1 发病情况 |
2.2 地区分布 |
2.3 时间分布 |
2.4 性别分布 |
2.5 出生与发病时间 |
2.6 分娩地点 |
2.7 接生方法 |
2.8 母亲产前情况 |
3 讨 论 |
(7)白银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评价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 果 |
2.1 脊灰发病概况: |
2.2 AFP 病例监测质量评价 |
2.2.1 监测系统完整性: |
2.2.2 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
2.2.3 监测系统的及时性: |
2.2.4 主动搜索或回顾性病例调查: |
2.3 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活动评价 |
2.3.1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评价: |
2.3.2 脊灰疫苗接种率综合评价: |
2.3.3 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数据评估: |
2.3.4 强化免疫人群出生队列分析: |
2.3.5 强化免疫零剂次免疫儿童年龄分布: |
2.4 费用-效益分析: |
3 讨 论 |
(8)晋城煤业集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及其时间序列模型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2.3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2.4 ARMA模型 |
3 结果 |
3.1 1998-2007年晋城煤业集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3.2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4 讨论 |
4.1 传染病疫情分析 |
4.2 传染病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5 结论 |
5.1 晋城煤业集团1998-2007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
5.2 痢疾时间序列模型拟合效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山东省二十年计划免疫投入—产出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论文正文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计划免疫投入和支出分析 |
第二部分 计划免疫产出与效益分析 |
第三部分 计划免疫投入—产出评价 |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芜湖市区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 调查实施和质量控制 |
2.5 数据整理与方法 |
3 结果 |
3.1 芜湖市区计划免疫服务人群满意度现状研究 |
3.1.1 结果与分析 |
3.1.2 讨论 |
3.2 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结果与分析 |
3.2.2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6.1 个人简历 |
6.2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6.3 致谢 |
7 调查表 |
8 综述:计划免疫质量管理方法 |
四、东阳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襄阳市2012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分析[J]. 钱邦军,陈齐香,秦明顺. 实用预防医学, 2014(04)
- [2]1996-2011年铜川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 马垚,任惠侠. 实用预防医学, 2013(07)
- [3]2004~2011年南宁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J]. 唐金芳,班澜. 应用预防医学, 2013(03)
- [4]东阳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评价[J]. 吴美忠,吴爱兰.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06)
- [5]安庆市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J]. 潘贵霞,陈军,曹玲生,胡柏柳.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1(06)
- [6]东阳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吴美忠,吴爱兰. 疾病监测, 2005(02)
- [7]白银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效果评价[J]. 马菊红,张入学,何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4(06)
- [8]晋城煤业集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及其时间序列模型预测[D]. 周志明. 山西医科大学, 2010(02)
- [9]山东省二十年计划免疫投入—产出评价研究[D]. 曹勇. 山东大学, 2006(12)
- [10]芜湖市区计划免疫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 倪进东. 安徽医科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