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氨基酸测定的研究(下)(论文文献综述)
魏姜勉[1](2021)在《饲料氨基酸的不同检测方法在饲料生产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建立高效饲料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大豆、豆粕、鱼粉和混合饲料为饲料原料,采用微波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氨基酸相关参数,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水解温度为160℃,水解时间为20min,对饲料氨基酸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较小,偏差程度小,而另外2种检测方法对饲料氨基酸的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较大;说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精准度高,检测时间短,快速精准,可用于大豆、豆粕、鱼粉和混合饲料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但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饲料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朱玉雯[2](2021)在《南昌市森林地区PM2.5中氨基酸的水平、来源及转化》文中认为蛋白类物质(结合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对全球气候、氮循环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春季采集了南昌市森林地区气溶胶细颗粒物(PM2.5)样品,使用衍生化后质谱检测法(GC-MS-IRMS)检测PM2.5中结合氨基酸(CAAs)和游离氨基酸(FAAs)浓度和同位素。本研究结合有机物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和气态污染物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气团后向轨迹模型和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对南昌市森林地区春季PM2.5中CAAs和FAAs的水平、来源及转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森林地区PM2.5中CAAs的浓度(2212.6±1399.0 pmol/m3)明显高于FAAs的浓度(213.7±131.4 pmol/m3),并且该地区的氨基酸浓度远低于城市地区,高于海洋地区的测定值,接近于农村地区的测定值。(2)森林地区PM2.5中CAAs的组成以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为主,分别占总CAAs的18.3±10.0%、16.8±10.4%、14.3±4.6%、12.0±4.5%和8.6±1.7%;而FAAs组成中甘氨酸为最丰富的氨基酸,占总FAAs的71.1±9.3%。此外中性氨基酸在FAAs的百分占比(85.6%)明显高于其在CAAs中的占比(42.6%),这可能与远距离传输过程中氨基酸的光化学反应有关。(3)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在大气氧化剂(O3)作用下,高分子量的蛋白类物质可以降解为低分子量的游离氨基酸。此外,本研究发现高温可以促进气溶胶中高分子量蛋白类物质的酶促或光催化水解能力,而降雨会降低气溶胶中氨基酸的浓度,表明气象条件和大气氧化能力会对气溶胶中氨基酸的浓度产生影响。(4)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及潜在源区贡献分析结果,发现远距离传输对森林地区气溶胶中氨基酸的贡献较小,而本地源的影响较为显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地区气溶胶中CAAs的来源主要为微生物活动及土壤排放,与生物质燃烧和真菌孢子无关。(5)本研究使用稳定同位素来示踪来源的技术手段,发现森林地区PM2.5中氨基酸主要受自然源的影响较大。
周玥琦[3](2021)在《乳酸菌发酵制备低盐鲭鱼调味品的研究》文中提出鲭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分布广、产量高、肉质紧实、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目前对于鲭鱼的应用较为简单,加工利用程度还有待加强。发酵鱼制品历史悠久,尤其是鱼露、鱼酱等产品以其独特风味在调味品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本课题通过接种乳酸菌(LAB)发酵低盐鲭鱼调味品,研究了乳酸菌对发酵鲭鱼调味品基本理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整体风味轮廓、关键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形成途径,在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并对发酵低盐鲭鱼调味品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期拓宽鲭鱼加工应用范围并改善发酵水产调味品的风味品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接种乳酸菌对发酵鲭鱼调味品品质的影响。以商业传统鱼露为对照,以色泽、含盐量、氨基酸态氮含量、p H为评价指标,并采用定量描述性分析法进行感官评价,研究纯种乳酸菌对鲭鱼调味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外观上,乳酸菌发酵鲭鱼调味品颜色更偏红棕色,色泽更为鲜亮;鲭鱼调味品中的食盐含量显着低于商品鱼露,分别为2%和26%;清酒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 LS1)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WC1)发酵组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均高于商品鱼露,分别提高了35.03%和11.05%,总酸含量比商品鱼露高,分别为3.246和1.833 g/100 m L,其p H值分别为4.40和4.62。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鲜味和鱼肉味是构成鲭鱼调味品的主要感官属性,而这两种属性在LS1组中更为明显;从整体上来看乳酸菌发酵鲭鱼调味品的感官评价优于商品鱼露,尤其是LS1组。对乳酸菌发酵鲭鱼调味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利用电子鼻对鲭鱼调味品整体气味轮廓进行探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风味物质,并结合嗅闻分析和气味活性值(OAV)计算鉴定气味活性物质。结果显示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鲭鱼调味品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着上升,通过嗅闻分析共鉴定出27种气味活性物质,包括7种醇、12种醛、1种酸、2种酮、1种酯和4种杂环化合物。通过气味活性值的计算共筛选出13种重要的气味活性物质,主要为醛类和醇类物质。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对鲭鱼调味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感官属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S1发酵组感官评价结果优于其他组主要归因于特征风味相关化合物的增加以及不良风味相关化合物的减少。测定了鲭鱼调味品发酵过程中代谢物质的变化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发酵期间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鲜味氨基酸Asp和Glu由于含量高且阈值低,对鲭鱼调味品整体滋味贡献较大。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对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促进了大分子量多肽降解为小肽以及氨基酸,分子量在180~1000 Da之间的多肽含量在发酵前期随时间延长而显着增加,从第三天开始则增加缓慢。分别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还原糖和有机酸,发现在发酵前期葡萄糖的含量显着降低而乳酸及乙酸的含量显着增多,在发酵后期含量均相对稳定。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游离脂肪酸,结果显示乳酸菌接种发酵促进了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对LS1发酵低盐鲭鱼调味品进行工艺优化。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接菌量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低盐鲭鱼调味品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5°C,接菌量6%,此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1.051±0.004 g/100 m L。
冯萌萌[4](2021)在《氨基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炎症性肠病中补充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隶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方便营养型蛋制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2018YFD0400301)。氨基酸(Amino Acids,AAs)是一种具有生物基础意义的化合物,在食品科学和制药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和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是分离技术的主要分析工具,同时结合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FLD)、电化学检测(ECD)和质谱检测器(Mass Spectrum)来测定各种样品中的氨基酸。氨基酸分析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氨基酸分析物数量多、分子极性变化大、检测灵敏度低。氨基酸分子不包含发色团,因此分子吸收系数低,紫外检测的灵敏度往往不够,而柱前衍生化是提高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有效方法。氨基酸分析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的氨基酸可用作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而食源性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疲劳、抗氧化、抗病毒、保护心血管、降血糖等多种药理功效,为了提升食源性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优化衍生反应缓冲溶液、缓冲溶液p H、缓冲溶液浓度,色谱条件中流动相流速、梯度洗脱条件、检测波长等AQC衍生氨基酸的衍生条件,建立了AQ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氨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显示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范围为0.9905~0.996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1.0198~3.1348 ng/L和3.0594~9.4044 ng/L的范围内,日内、日间精度分别在1.39%~3.21%和3.17%~7.45%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在90.33%~110.66%范围内。本衍生方法步骤操作简单,无干扰峰,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血清中氨基酸的定量分析。(2)通过DSS诱导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AQC柱前衍生氨基酸的方法检测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蛋清发酵酸乳对结肠炎小鼠体内氨基酸的补充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了Asp、Gln、Ala、Thr和Ile,之外,结肠炎模型组血清中其他氨基酸的含量水平显着降低(P<0.05);经过蛋清发酵酸乳干预治疗后,20种氨基酸在血清中含量上升,其中Thr、His、Ile、Trp、Phe、Tyr、Ala、Glu、Asp和Ser含量显着升高(P<0.05)。(3)通过对快速且稳定的衍生试剂(OPA和FMOC-Cl)进行条件优化和对比,选择FMOC-Cl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对衍生条件中萃取条件,质谱条件中质谱参数和驻留时间的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FMOC-Cl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质谱法测定血清中氨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显示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范围为0.988~0.998),检出限范围为0.0237~0.2391ng/m L,定量限范围为0.079~0.7971ng/m L,日内和日间精度范围分别在1.34~4.94%和2.19~7.78%,加标回收率范围在73.98~117.98%。本衍生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结果无杂峰干扰,可以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血清中氨基酸的定量分析。(4)通过DSS诱导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FMOC-Cl柱前衍生氨基酸的方法检测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蛋清肽对结肠炎小鼠体内氨基酸的补充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血清中20种氨基酸的含量水平发生了显着降低(P<0.05);经过蛋清肽干预治疗后,20种氨基酸在血清中含量上升,其中Cys、Tyr、Arg、Phe和Lys的含量水平显着升高(P<0.05)。
李静[5](2021)在《大球盖菇富含氨基酸呈味物质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low),属于担子菌亚门球盖菇科,是一种大型食用真菌。其味道鲜美且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菇柄,含有多种呈味游离氨基酸。实验在最佳酶解条件下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出最佳酶解提取条件,经过初级加工制备得到了中试呈味物质成品,并进行相应感观评价,为大球盖菇菇柄更好的运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1.酶解释放大球盖菇菇柄氨基酸蛋白酶的筛选使用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在最适酶解条件下对大球盖菇菇柄进行酶解对比实验,发现适量酶用量下风味蛋白酶效果最优,确定了风味蛋白酶为大球盖菇菇柄氨基酸最佳溶出酶。2.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风味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以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作为影响大球盖菇菇柄氨基酸酶解释放结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因素与水平,得到最佳取值范围,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佳酶解溶出条件。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菇柄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6.8℃、时间为2.5 h、料液比为1:18.7(g/m L)。在此条件下氨基酸半定量值为357856与软件的预测值369137,二者差异为3.2%,证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提取大球盖菇菇柄氨基酸呈味物质效果较好。3.富含氨基酸呈味物质中试制备及分析评价用旋转蒸发仪及真空冷冻干燥机对酶解后的4L大球盖菇菇柄酶解液进行制备加工,得到74.7g大球盖菇富含氨基酸晶粉状呈味物质,呈味物质制备率为37.4%,经感观评价表明,不同浓度梯度下的呈味物质鲜味均优于味精但低于鸡精、口感佳,综合评价得分较好。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得出浓度为1g/100m L的样品所对应的氨基酸含量为17.8%,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含量白得出浓度为1g/100m L的样品可溶性蛋白浓度含量为7.5%,说明大球盖菇菇柄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及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论文成果为新型食品调味料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与基础数据。
袁凯[6](2021)在《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来自土壤和农业投入品中的镉(Cd),容易在水稻营养体中富集并转运到稻米中,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探索能有效降低稻米Cd含量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要义。本论文研究了叶面喷施氨基酸的降Cd效应及机理以及钙镁磷肥和氨基酸对水稻镉积累特性的影响,以期为Cd污染农田的水稻安全生产技术及降镉叶面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含量是影响稻米Cd含量的关键因素。稻米中的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含量在早稻和晚稻品种间有显着差异,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和苏氨酸(Thr)等5种氨基酸的含量与稻米Cd含量密切相关。当水稻在轻度镉污染农田中种植时,高镉积累品种(HCA)的Glu含量显着高于低镉积累(LCA)品种,当水稻在重度Cd污染农田中种植时,稻米中的Glu含量显着下降,HCA和LCA品种之间的Glu含量不再有明显差异。稻米中的Cd对Glu和其它氨基酸的合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当稻米Cd含量小于0.40 mg·kg-1时,Glu起主要的解毒作用,当稻米中Cd含量在0.40-1.16 mg·kg-1范围内时,Mn起主要的解毒作用。2.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能显着降低稻米Cd含量。在Cd污染农田中,水稻扬花期喷施1.0 g·L-1·m-2蛋氨酸,0.4 g·L-1·m-2异亮氨酸,1.0 g·L-1·m-2甘氨酸,0.2 mg·L-1·m-2色氨酸,0.1 g·L-1·m-2苯丙氨酸,0.1 g·L-1·m-2丝氨酸和1.0 g·L-1·m-2苏氨酸可以显着降低早稻和晚稻籽粒、穗轴和穗节的Cd含量;同时使籽粒、穗轴、穗节和穗下茎中Mn和Zn含量下降。3.根施钙镁磷肥(CMP)能显着促进根系发育和降低稻米Cd含量。田间施用0.1-0.5 kg·m-2的CMP肥均可以增加早稻和晚稻根系总量,基施0.3 kg·m-2的CMP使早稻和晚稻根系总量增加了185.0%和61.6%,细根占比分别增加了28.7%和9.7%;使晚稻细根的表面积和铁膜含量分别增加92.7%和63.2%,使细、中和粗根内的Cd含量分别下降21.7%、27.9%和23.2%;使晚稻籽粒、穗轴、穗颈、穗节、旗叶和茎基Cd含量分别降低了75.9%、76.4%、79.8%、83.5%、45.2%和61.3%。4.增施CMP显着降低了稻米蛋白质组分中的Cd含量。和对照相比,增施0.3 kg·m-2的CMP使稻米蛋白质组分中的Cd和Zn含量降低了85.7%和21.6%,K含量增加了67.7%;使稻米的N和P含量增加了389.9%和182.3%,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24.8%。增施CMP对稻米淀粉组分中的Cd含量以及其他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5.在根际环境中提高磷酸盐浓度可以显着抑制根系对Cd的吸收及向地上部的转运。在含Cd营养液中提高KH2PO4浓度可以使中早35和T215水稻叶片中N和P元素含量显着升高;添加10 mmol·L-1 KH2PO4使中早35和T215中N含量分别升高了61.2%和61.4%,P含量分别升高了38.4%和71.4%,水稻幼苗地上部Cd含量降低45.3%和22.9%,根系Cd含量降低32.9%和74.6%。与此同时,中早35和T215幼苗地上部分Ca含量分别增加24.4%和28.5%;根系Ca含量分别增加11.3%和60.6%,Mn含量分别减少50.2%和74.9%,Zn含量分别减少30.8%和36.4%;水稻幼苗地上部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了34.3%和130.3%,根系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降低了42.8%和56.1%。综上所述,水稻营养体和籽粒中的氨基酸代谢和必需元素的富集能力与水稻品种的镉积累特性及其耐镉能力密切相关;叶面喷施特定浓度的氨基酸能显着降低穗轴和稻米中的Cd含量;增加根际环境中的磷酸盐浓度,能够有效增加根系数量、根表面积和铁膜含量,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这些结果对于完善水稻降镉农艺措施和叶面肥产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王希桐[7](2021)在《含卟啉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用于电渗析分离氨基酸与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渗析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氨基酸与盐的技术。然而目前商业离子交换膜选择性不强,通量较大,为了提高氨基酸与盐的分离效果,使氨基酸的迁移损失率降低,对离子交换膜进行改性,提高其选择透过性是一种有效手段。本课题通过界面聚合法引入四苯基卟啉四磺酸,成功制备出了新型卟啉复合阳离子交换膜(TFC-CEM),并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表征。同时探究了在电渗析过程中对氨基酸与盐的分离效果。对制备的卟啉TFC-CEM进行表征。通过物理表征分析得到,卟啉TFC-CEM表面聚酰胺层致密度和厚度增加,同时磺酸基团的加入增强了其表面负电荷密度。通过一二价选择性测试得出,卟啉TFC-CEM的钠镁离子选择性为1.40,高于商业膜,证明了卟啉TFC-CEM选择透过性效果的提高,为电渗析分离氨基酸与盐提供了依据。利用电渗析方法分别对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的盐溶液进行分离实验。首先对不同氨基酸与盐在电渗析的迁移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的迁移速率远远大于氨基酸,而精氨酸和赖氨酸迁移损失率又明显高于组氨酸和脯氨酸,这是氨基酸分子结构差异导致的。用卟啉TFC-CEM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实验,发现其对氨基酸的截留效果,尤其对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效果明显提升。在混合氨基酸盐溶液体系中,卟啉TFC膜对氨基酸的通量为482 mg/(m2·h),比商业膜通量降低了90%,证实了卟啉TFC-CEM具有很好的选择分离性能。由于卟啉TFC-CEM对氨基酸与盐分离效果显着,将其应用于电渗析对实际酱油的脱盐处理中,试图降低脱盐过程中氨基酸的损失。首先是对电渗析酱油脱盐特性的探究和运行参数(电流和流量)的优化,从脱盐效果以及经济性指标考虑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其次用卟啉TFC-CEM对实际酱油进行电渗析脱盐实验,结果发现在脱盐效果与商业膜并无太大差异的情况下,氨基酸损失率只有10.2%,相比商业膜有了明显降低,实现了酱油脱盐的目的。这证明卟啉TFC离子交换膜在电渗析分离氨基酸与盐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王曼[8](2021)在《功能化复合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医学表明,高盐膳食增加人体器官负担,易引起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酱油作为一种高盐食物,对其脱盐处理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采用电渗析的方法,对酱油中的盐离子和有机物进行选择性分离,并对其迁移机制进行研究,为工业高盐与高有机物共存体系的分离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在电渗析中利用商业离子交换膜对酱油进行了脱盐研究,考察电渗析过程中电流密度、流量、p H值等条件对电渗析分离盐和有机物的影响,发现在50 A/m2,30 L/h,p H=5的条件下脱盐率最高,达到了64.7%。但有机物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而且氨基酸总损失率较高,为29.8%。为了降低氨基酸损失率,采用界面聚合法以哌嗪(PIP)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Ui O-66(Zr)-NH2)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制备了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并对其进行物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界面聚合后生成的TFC离子交换膜表面聚酰胺层致密度和粗糙度均大于商业离子膜。通过一二价离子选择性实验,可知添加MOF的TFC离子交换膜(CJMA-IP2)对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CJMA-IP2选择性为4.02,远高于商业化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最后,将制备的TFC离子交换膜通过氨基酸混合盐溶液(甘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探索氨基酸的迁移机理,并应用于酱油中分离盐和有机物。发现CJMA-IP2脱盐率达到了69%,而总氨基酸损失率为19.1%,尤其是分子量较小的甘氨酸在商业阴离子膜处理中损失率为17.1%,而在CJMA-IP2中损失率仅为4.6%,即小分子有机物被有效地拦截,且CJMA-IP2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综上所述,本论文证明电渗析技术可以成功应用到酱油脱盐中,并且通过界面聚合制备TFC离子交换膜可以有效地提高盐和有机物的分离系数,不仅为后续电渗析技术在食品行业提供样板,同时也为高盐高有机物共存体系,如化工行业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兰光群[9](2020)在《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文中提出纳豆是一种健康发酵豆制品,营养丰富,含有纳豆激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但是,它的特殊气味和口感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且生物活性被发酵微生物所局限,这严重阻碍了纳豆作为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开发与推广。如今,随着现代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更加多样化,通过食疗方式来干预身体健康状况变得极具吸引力。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整纳豆发酵剂配方,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提高纳豆激酶的含量和其他生物活性,开发出一款受人欢迎的健康纳豆产品,这对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大作用。(1)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GUTU09为主要菌株,与毛霉、乳酸菌或双歧杆菌等微生物混合发酵纳豆,考察不同发酵组合对纳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菌混合发酵具有更好的发酵性能,与单菌株相比,感官接受度更高,氨基酸态氮含量、蛋白酶和纳豆激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34 g/kg、88.78 U/g和10.33 FU/g。混菌发酵有助于降低纳豆中的生物胺,总胺含量由390.76 mg/kg降至最低16.16 mg/kg。尤其是毛霉参与的发酵,酪胺、尸体碱、精胺和亚精胺显着减少,具有很显着的降胺作用。此外,GUTU09和毛霉的双细菌组合中,共同发酵优于分段发酵。故本课题初步研究了适合用于纳豆发酵剂组成。(2)为进一步研究发酵参数对混菌发酵纳豆的影响,提高发酵性能,本研究以GUTU09和双歧杆菌BZ25为发酵组合,对Na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比例、接菌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后熟时间这7个因素逐一考察,发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Na 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以及接种量的影响较显着。并且以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发酵工艺,得到发酵品质更好的纳豆产品。(3)经过发酵,大豆中的呋喃类、醛类和胺类含氮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酮类、酯类、吡嗪类和酸类挥发性成分显着增加。其中,BZ25发挥了极大作用,它产生大量酯类香气成分,减少了胺类含氮物质,以此降低了纳豆的“氨嗅味”并改善了纳豆的风味。发酵过程中精胺含量显着增加,酪胺也呈增加趋势,腐胺、尸胺和亚精胺变化不大,但未检测到组胺、色胺和2-苯乙胺等对人体不利的生物胺,表明所用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蒸煮和BZ25的影响不明显,但是GUTU09和混菌作用下,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至原料的5.63和4.242倍,必需氨基酸占比由10.82%增至56.41%,因此,混菌发酵提高了纳豆的营养价值。这些结果,为深入挖掘菌株的发酵特性,探究发酵过程中纳豆品质变化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4)随着纳豆发酵进行,溶栓面积和纳豆激酶活力呈显着正相关增长,最高分别为302.73±10.3 mm2和161±1.96 FU/g,且稀释的纳豆提取液具有很好的抗凝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经过发酵后,纳豆中的总黄酮含量由1.18±0.04增加至最高2.4±0.06 mg RE/g,总酚含量1.92±0.04 mg GAE/g增加至最高5.09±0.14 mg GAE/g,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FRAP还原活性都显着增加,且它们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这些研究表明,混菌发酵能够有效提高纳豆的品质,为其潜在的工业化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崔梦君,邹金,蔡文超,单春会,张振东,郭壮[10](2020)在《红枣酒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其方法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红枣酒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以洗脱温度、流速和缓冲液时间为对象,探讨红枣酒最佳测试参数条件,并对其储藏温度和时间进行评价,继而采用新建立的测试方法对5种红枣酒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设置参数为温度梯度为42、60、93℃,流速为33 mL/h,缓冲液1和缓冲液2分别洗脱6 min和12 min,能使色谱峰实现基本分离。此外,经-20℃储藏60 h,其峰保留时间仍在误差范围内。经定性分析发现5种红枣酒均可识别出14种氨基酸,其中包括4种必需氨基酸,且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经定量分析发现圆铃红枣酒氨基酸总量最高,达到283.74μg/mL,而木枣酒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较高。由此可见,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可较好地分析红枣酒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而实现对其蛋白质质量的评价,尤其以木枣酒的蛋白质品质较好。
二、对氨基酸测定的研究(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氨基酸测定的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1)饲料氨基酸的不同检测方法在饲料生产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设备 |
1.4 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分析方法 |
1.4.1 饲料样品的预处理 |
1.4.2 饲料标准样品的配置 |
1.4.3 饲料样品曲线的制备 |
1.4.4 高效色谱调节条件 |
1.5微波水解-氨基酸分析方法 |
1.6 近红外分析光谱法 |
1.6.1 饲料样品预处理 |
1.6.2 样品氨基酸测定 |
1.6.3 样品模型建立 |
1.6.4 检验样品的准确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氨基酸不同测定方法的水解条件对比分析 |
2.2 不同测定方法的水解盐酸浓度饲料氨基酸峰面积的对比分析 |
2.3 不同分析方法对饲料氨基酸测定结果的影响 |
2.4 不同分析方法对饲料氨基酸稳定性分析 |
2.5 不同分析方法对不同饲料氨基酸总量测定结果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饲料氨基酸中不同分析方法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
3.2 不同分析方法对饲料氨基酸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结论 |
(2)南昌市森林地区PM2.5中氨基酸的水平、来源及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气溶胶中氨基酸测定方法 |
1.2.2 大气气溶胶中氨基酸基本特征 |
1.2.3 大气化学过程对大气气溶胶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
1.2.4 大气气溶胶中氨基酸来源 |
1.2.5 大气气溶胶中稳定氮同位素技术示踪来源 |
1.2.6 大气气溶胶中氨基酸引起的环境效应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
2.1.2 研究区地形地貌概况 |
2.1.3 研究区植被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2.1 采样位置和时间 |
2.2.2 样品采集 |
2.3 氨基酸浓度及同位素测定方法 |
2.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2 氨基酸浓度及同位素的测定 |
2.3.3 氨基酸的标准溶液 |
2.3.4 氨基酸分析条件 |
2.4 有机物浓度的测定方法 |
2.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4.2 有机物浓度的测定 |
2.4.3 有机物的标准溶液 |
2.4.4 分析条件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2.5.1 相关性分析 |
2.5.2 后向轨迹分析 |
2.5.3 潜在源区贡献分析(PSCF) |
2.5.4 稳定氮同位素分析方法 |
2.6 其他数据 |
3 森林地区PM_(2.5)中氨基酸基本特征 |
3.1 PM_(2.5)中氨基酸浓度水平 |
3.2 PM_(2.5)中氨基酸贡献百分比 |
3.3 PM_(2.5)中氨基酸分类 |
3.4 小结 |
4 森林地区PM_(2.5)中氨基酸大气化学过程 |
4.1 气象条件对总水解氨基酸的影响 |
4.2 大气化学过程对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
4.3 小结 |
5 森林地区PM_(2.5)中氨基酸来源 |
5.1 后向轨迹分析 |
5.2 潜在源区贡献分析(PSCF)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氨基酸氮同位素示踪来源 |
5.4.1 气溶胶中单体氨基酸的氮同位素分析 |
5.4.2 甘氨酸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来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3)乳酸菌发酵制备低盐鲭鱼调味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鲭鱼概述 |
1.1.1 鲭鱼的基本特征 |
1.1.2 鲭鱼的营养价值 |
1.1.3 鲭鱼的应用现状 |
1.2 乳酸菌及其研究进展 |
1.2.1 乳酸菌概述 |
1.2.2 乳酸菌的代谢特征 |
1.3 发酵鱼制品研究进展 |
1.3.1 发酵鱼制品风味研究进展 |
1.3.2 乳酸菌在发酵鱼制品中的应用 |
1.4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菌株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培养 |
2.2.2 鲭鱼调味品的制备 |
2.2.3 pH的测定 |
2.2.4 总酸(TTA)和氨基酸态氮(AAN)的测定 |
2.2.5 含盐量的测定 |
2.2.6 色泽的测定 |
2.2.7 感官评价 |
2.2.8 电子鼻测试 |
2.2.9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
2.2.10 嗅闻分析 |
2.2.11 菌株粗酶液的提取 |
2.2.12 菌株产酶特性分析 |
2.2.13 乳酸菌菌落数的测定 |
2.2.14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2.15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
2.2.16 还原糖的测定 |
2.2.17 有机酸的测定 |
2.2.18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
2.2.19 LS1 发酵鲭鱼调味品工艺优化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鲭鱼调味品风味品质分析 |
3.1.1 基本性质 |
3.1.2 感官评价 |
3.1.3 不同菌种发酵鲭鱼调味品风味对比分析 |
3.1.4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 |
3.1.5 气味活性物质的鉴定 |
3.1.6 关键气味活性物质的确定 |
3.1.7 气味活性化合物与感官属性相关性的分析 |
3.2 发酵期间主要代谢物质的变化 |
3.2.1 鲭鱼调味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情况 |
3.2.2 菌株产酶特性分析 |
3.2.3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3.2.4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化 |
3.2.5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3.2.6 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3.2.7 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3.2.8 气味物质与滋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
3.3 LS1 发酵鲭鱼调味品工艺优化 |
3.3.1 单因素试验 |
3.3.2 响应面优化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附图与附表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氨基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炎症性肠病中补充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氨基酸概述 |
1.1.1 氨基酸的定义 |
1.1.2 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 |
1.1.3 氨基酸的应用 |
1.2 常见氨基酸分析方法 |
1.2.1 非衍生化检测分析法 |
1.2.2 衍生化间接检测分析法 |
1.3 氨基酸代谢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
1.3.1 氨基酸的主要功能 |
1.3.2 炎症性肠病概述 |
1.3.3 氨基酸代谢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HPLC技术的AQC衍生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饲养方法 |
2.3.2 液相色谱条件 |
2.3.3 氨基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4 衍生溶液的配制 |
2.3.5 血清样品的制备 |
2.3.6 柱前衍生步骤 |
2.3.7 方法的内部验证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4.2 流动相缓冲溶液p H的优化 |
2.4.3 流动相缓冲溶液浓度的优化 |
2.4.4 洗脱条件流速的优化 |
2.4.5 流动相洗脱条件的优化 |
2.4.6 方法的有效性 |
2.4.7 血清样品中20 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蛋清发酵酸乳对结肠炎小鼠氨基酸补充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鸡蛋发酵酸乳的制备 |
3.3.2 动物饲养方法 |
3.3.3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3.3.4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评价 |
3.3.5 血清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3.3.6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血清中20 种氨基酸的含量 |
3.4.2 血清中必需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4.3 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4.4 血清中疏水性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4.5 血清中支链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PLC-ESI-MS/MS技术的FMOC-Cl衍生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3.2 OPA的衍生化效果 |
4.3.3 FMOC-Cl的衍生化效果 |
4.3.4 液相色谱条件 |
4.3.5 质谱条件 |
4.3.6 氨基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
4.3.7 血清样品的准备 |
4.3.8 方法的内部验证 |
4.3.9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OPA衍生氨基酸结果分析 |
4.4.2 FMOC-Cl衍生氨基酸结果分析 |
4.4.3 质谱参数的优化 |
4.4.4 驻留时间的优化 |
4.4.5 色谱参数的优化 |
4.4.6 萃取条件的优化 |
4.4.7 衍生条件的优化 |
4.4.8 血清样品的前处理 |
4.4.9 方法的有效性 |
4.4.10 血清样品中20 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蛋清肽对结肠炎模型小鼠氨基酸补充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饲养方法 |
5.3.2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5.3.3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评价 |
5.3.4 血清中20 种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5.3.5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样本中20 种氨基酸的检测结果 |
5.4.2 样本血清中必需氨基酸浓度水平比较 |
5.4.3 小鼠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5.4.4 小鼠体内疏水性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5.4.5 小鼠体内支链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大球盖菇富含氨基酸呈味物质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不同种类酶对大球盖菇菇柄氨基酸溶解度的影响 |
1.2.2 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大球盖菇菇柄呈味氨基酸提取工艺 |
1.2.3 大球盖菇菇柄呈味物质制备 |
1.2.4 呈味物质样品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测定及感观评价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烘干处理 |
2.3.2 单一酶酶解处理大球盖菇菇柄酶的筛选 |
2.3.3 薄层层析检测氨基酸酶解效果 |
2.3.4 单因素实验 |
2.3.5 响应面法优化菇柄氨基酸呈味物质提取工艺 |
2.3.6 大球盖菇菇柄呈味物质加工制备 |
2.3.7 呈味物质含量测定及感观评价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一酶酶解氨基酸溶出度分析 |
3.2 单因素探究最佳酶解条件实验 |
3.2.1 酶解时间对氨基酸溶出度的影响 |
3.2.2 酶解料液比对氨基酸溶出度的影响 |
3.2.3 酶解温度对氨基酸溶出度的影响 |
3.3 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 |
3.3.1 拟合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3.3.2 方差分析与显着性检验 |
3.3.3 响应面等高线和3D面图分析 |
3.3.4 最优条件的预测及验证实验 |
3.4 大球盖菇菇柄氨基酸呈味物质制备及分析评价 |
3.4.1 呈味物质制备 |
3.4.2 中试产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蛋白质总量测定 |
3.4.3 感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呈味物质中其他成分 |
4.2 呈味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
4.3 呈味物质干燥 |
4.4 薄层层析检测法的优缺点 |
4.5 其他酶酶解相关研究 |
4.6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镉污染现状及来源 |
1.2 镉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镉污染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3.1 Cd污染对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 |
1.3.2 Cd污染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1.4 磷及钙镁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1 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钙镁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 磷及钙镁磷肥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6 降镉叶面肥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镉污染程度对稻米营养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2.2.2 植物和土壤采集及镉含量测定 |
2.2.3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农田镉污染对稻米镉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3.2 氨基酸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
2.3.3 营养元素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
2.3.4 氨基酸和营养元素联合效应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镉污染增加健康风险并抑制稻米氨基酸合成 |
2.4.2 稻米镉积累消耗谷氨酸 |
2.4.3 Mn和Glu对稻米镉积累的相互作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稻米镉含量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3.2.2 Cd及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3.2.3 氨基酸分析 |
3.2.4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
3.3.2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 |
3.3.3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4 大田喷施氨基酸种类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 |
3.3.5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
3.3.6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 |
3.3.7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稻米氨基酸含量和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喷施氨基酸抑制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Cd的转运 |
3.4.2 喷施氨基酸影响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营养元素转运 |
3.4.3 喷施氨基酸影响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的氨基酸代谢 |
3.4.4 喷施氨基酸调控Cd转运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钙镁磷肥对镉污染农田水稻根系发育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4.2.2 铁膜测定 |
4.2.3 蛋白质和淀粉的分离 |
4.2.4 Cd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4.2.5 元素相对原子百分比测定 |
4.2.6 氨基酸含量测定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钙镁磷肥对根系数量及镉含量的影响 |
4.3.2 钙镁磷肥对稻米及营养器官镉含量的影响 |
4.3.3 钙镁磷肥对蛋白质和淀粉中镉含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3.4 钙镁磷肥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钙镁磷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抑制根内Cd积累 |
4.4.2 钙镁磷肥抑制营养器官Cd转运 |
4.4.3 钙镁磷肥促进稻米中氨基酸合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镉吸收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5.2.2 样品处理 |
5.2.3 Cd及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5.2.4 元素相对原子百分比测定 |
5.2.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镉含量的影响 |
5.3.2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营养元素的影响 |
5.3.3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磷酸盐抑制水稻幼苗内镉的吸收和转运 |
5.4.2 磷酸盐影响水稻幼苗内营养元素的转运 |
5.4.3 磷酸盐促进水稻幼苗地上部叶片内氨基酸的合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农田镉污染抑制稻米氨基酸合成 |
6.1.2 叶面喷施氨基酸显着降低稻米镉含量 |
6.1.3 钙镁磷肥显着降低稻米镉含量和促进氨基酸合成 |
6.1.4 磷酸盐降低水稻幼苗镉吸收并促进地上部氨基酸合成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含卟啉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用于电渗析分离氨基酸与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与应用 |
1.1.2 氨基酸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工艺 |
1.2 电渗析技术概述 |
1.2.1 电渗析发展历程与应用 |
1.2.2 电渗析原理及电渗析过程 |
1.2.3 电渗析在脱盐和氨基酸分离应用 |
1.2.4 电渗析在酱油脱盐的应用 |
1.3 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概述 |
1.3.1 离子交换膜的概述及发展历程 |
1.3.2 薄膜复合膜的简介 |
1.3.3 薄膜复合膜分离层的制备方法 |
1.3.4 界面聚合的调控方法 |
1.3.5 薄膜复合膜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
1.4.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FC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分析方法 |
2.3 TFC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2.3.1 原始TFC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界面聚合法 |
2.3.2 卟啉TFC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界面聚合法 |
2.4 膜的表征方法 |
2.4.0 四苯基卟啉四磺酸(TPPS)的形貌分析 |
2.4.1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3 紫外漫反射(UV-Vis)光谱分析 |
2.4.4 Zeta电位 |
2.4.5 膜的阳离子选择透过性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四苯基卟啉四磺酸颗粒的形貌分析 |
2.5.2 膜的SEM和 EDS元素分析 |
2.5.3 膜的FTIR分析 |
2.5.4 膜的Zeta电位 |
2.5.5 膜的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 |
2.5.6 膜的阳离子选择透过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FC阳离子交换膜分离氨基酸与盐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电渗析装置 |
3.2.3 分析方法 |
3.2.4 电渗析对氨基酸与盐分离实验探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四种氨基酸的解离特性 |
3.3.2 不同氨基酸和盐在电渗析中的迁移行为及机理研究 |
3.3.3 不同TFC阳离子交换膜中氨基酸与盐的迁移特性 |
3.3.4 电渗析对混合氨基酸与盐分离实验探究 |
3.3.5 TFC阳离子交换膜对氨基酸电渗析迁移影响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FC阳离子交换膜分离酱油中氨基酸与盐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电渗析装置 |
4.2.3 分析方法 |
4.2.4 体系电流电压关系的测定 |
4.2.5 电渗析酱油脱盐实验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系电流电压曲线测定 |
4.3.2 电渗析酱油脱盐行为特性研究 |
4.3.3 电渗析酱油脱盐运行参数的优化 |
4.3.4 电渗析脱盐前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4.3.5 TFC阳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对酱油脱盐实验探究 |
4.3.6 TFC阳离子交换膜对实际酱油脱盐的展望与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8)功能化复合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盐高有机物体系 |
1.1.2 高盐高有机物体系的分离方法 |
1.2 电渗析概述 |
1.2.1 电渗析原理 |
1.2.2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
1.3 离子交换膜简介 |
1.3.1 离子交换膜的组成及分类 |
1.3.2 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历程 |
1.3.3 离子交换膜存在的不足 |
1.4 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改性 |
1.4.1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1.4.2 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历程 |
1.4.3 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1.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Ui O-66(Zr)-NH_2)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渗析在酱油中脱盐率和氨基酸损失率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酱油中氨基酸测定方法 |
2.3.2 酱油脱盐率 |
2.3.3 电流效率 |
2.3.4 氨基酸损失率 |
2.3.5 水的渗透 |
2.3.6 氨基酸等电点加权平均值 |
2.3.7 极限电流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酱油中氨基酸含量 |
2.4.2 极限电流测试 |
2.4.3 电流密度对酱油脱盐影响 |
2.4.4 不同流量对酱油脱盐的影响 |
2.4.5 pH值对酱油脱盐率和氨基酸损失率的影响 |
2.4.6 淡化室中盐浓度对酱油脱盐的影响 |
2.4.7 离子交换膜对酱油中氨基酸的吸附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3 TFC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3.4 TFC离子交换膜的表征方法及分析 |
3.4.1 MOF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 |
3.4.2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 |
3.4.3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3.4.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4.5 X射线能量色谱(EDS)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薄膜复合(TFC)离子交换膜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测试TFC离子交换膜性能方法 |
4.3 分析方法 |
4.3.1 酱油脱盐率 |
4.3.2 氨基酸的损失率 |
4.3.3 一二价离子选择性 |
4.3.4 有机酸选择性 |
4.3.5 TFC离子交换膜的吸水率 |
4.3.6 TFC离子交换膜的氨基酸吸附量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TFC离子交换膜对一二价离子选择性 |
4.4.2 TFC离子交换膜对有机酸选择性 |
4.4.3 TFC离子交换膜吸水率 |
4.4.4 不同TFC离子交换膜条件下脱盐率和氨基酸回收率 |
4.4.5 氨基酸对不同TFC离子交换膜的污染 |
4.4.6 最佳运行条件下酱油脱盐率和氨基酸损失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豆 |
1.1.1 纳豆概述 |
1.1.2 发酵原料 |
1.1.3 发酵工艺 |
1.1.4 其他 |
1.2 用于纳豆发酵的微生物 |
1.2.1 纳豆菌及菌株优选 |
1.2.2 乳酸菌及双歧杆菌 |
1.2.3 霉菌 |
1.2.4 其他 |
1.3 纳豆的风味研究进展 |
1.4 纳豆中的生物胺 |
1.5 纳豆的功能性研究 |
1.5.1 纤溶和抗血栓作用 |
1.5.2 抗氧化作用 |
1.5.3 抗癌抑癌作用 |
1.5.4 降血压降血脂 |
1.5.5 其他 |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酵菌株的选择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微生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 |
2.2.2 菌种的制备 |
2.2.3 基础工艺及流程 |
2.2.4 提取液制备 |
2.2.5 感官评价 |
2.2.6 pH测定 |
2.2.7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
2.2.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2.2.9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 |
2.2.10 高效液相法检测生物胺 |
2.2.11 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毛霉发酵黄豆的特性研究 |
2.3.2 毛霉与GUTU09双菌混合发酵纳豆 |
2.3.3 产酸菌株的选择 |
2.3.4 三菌混合发酵纳豆 |
2.3.5 感官特性分析 |
2.3.6 生物胺 |
2.3.7 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酵参数对双菌混合发酵纳豆的影响 |
3.1 材料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检测方法 |
3.2.2 发酵参数的影响 |
3.2.3 Plackett-Burman(PB)实验 |
3.2.4 响应面试验 |
3.2.5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盐添加量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
3.3.2 蔗糖添加量对纳豆发酵的影响 |
3.3.3 菌种比例 |
3.3.4 接种量 |
3.3.5 发酵温度 |
3.3.6 发酵时间 |
3.3.7 后熟时间 |
3.3.8 PB实验 |
3.3.9 响应面实验 |
3.2.10 验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豆的风味及品质分析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4.2.2 纳豆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
4.2.3 游离氨基酸含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4.3.2 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变化 |
4.3.3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豆发酵过程中溶栓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
5.2.2 纤维蛋白降解能力 |
5.2.3 抗凝活性 |
5.2.4 提取物的制备 |
5.2.5 总黄酮含量测定 |
5.2.6 总酚含量测定 |
5.2.7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5.2.8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5.2.9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 |
5.2.10 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溶栓活性 |
5.4.2 纤维蛋白降解能力 |
5.4.3 抗凝活性 |
5.4.4 总黄酮含量 |
5.4.5 总酚含量 |
5.4.6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
5.4.7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
5.4.8 铁离子还原抗氧化(FRAP)活性 |
5.4.9 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题注 |
(10)红枣酒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其方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枣酒的制备工艺 |
1.2.2 红枣酒样品处理 |
1.2.3 红枣酒氨基酸含量测定 |
1.2.4 分析柱温度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1.2.5 流速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1.2.6 缓冲液1洗脱时间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1.2.7 缓冲液2洗脱时间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1.2.8 样品测定液储藏时间和温度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1.2.9 精密度试验 |
1.2.1 0 5种红枣酒的氨基酸定性定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析柱温度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2.2 流速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2.3 缓冲液洗脱时间对氨基酸分离度的影响 |
2.4 样品测定液储藏时间和温度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5种红枣酒氨基酸含量测定 |
3 结论 |
四、对氨基酸测定的研究(下)(论文参考文献)
- [1]饲料氨基酸的不同检测方法在饲料生产中的比较研究[J]. 魏姜勉. 中国饲料, 2021(20)
- [2]南昌市森林地区PM2.5中氨基酸的水平、来源及转化[D]. 朱玉雯.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3]乳酸菌发酵制备低盐鲭鱼调味品的研究[D]. 周玥琦. 江南大学, 2021(01)
- [4]氨基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炎症性肠病中补充规律研究[D]. 冯萌萌. 吉林大学, 2021(01)
- [5]大球盖菇富含氨基酸呈味物质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 李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6]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D]. 袁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含卟啉复合阳离子交换膜用于电渗析分离氨基酸与盐的研究[D]. 王希桐.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8]功能化复合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D]. 王曼.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9]混菌发酵对纳豆感官特性的影响及功能性研究[D]. 兰光群. 贵州大学, 2020(01)
- [10]红枣酒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其方法优化[J]. 崔梦君,邹金,蔡文超,单春会,张振东,郭壮.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