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刘琼[1](2021)在《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靶效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属中医“消渴痹症”的范畴,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约有一半以上的成年患者遭受DPN,出现如感觉消失,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DPN检查普及率的升高和器械检查灵敏度的不断改进,DPN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目前DPN的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其中高血糖是主要病因,其他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免疫机制,代谢异常等。目前,现代医学对DPN的治疗,暂无明确的特效药,治疗目的主要是稳定血糖,改善症状。中医药对DPN的治疗,基于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从病因病机出发,如阴虚燥热、瘀血阻络、脾虚气弱、肾气亏虚等;辨证其证型,如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阳虚寒凝证、湿热阻络证等;从而选择不同的方药治疗,如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等,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中医药治疗DPN具有副作用少,多靶点、多通路等特点,可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本研究前期运用网络药理学等方法,通过国际公认的疾病蛋白数据库建立了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复杂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然后运用“模块药理学”、“种子筛选方法”、“网络控制”、“处方优化”等方法,筛选出中药复方;再结合临床经验,进而确定其临床使用剂量,最终形成“六味络痹颗粒”,拟定具有补肾、活血、清热、化瘀、通络等功效,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其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了六味络痹颗粒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db/db小鼠模型上,对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方面的影响;然后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给药第12周小鼠血清中靶标代谢物的浓度,找到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代谢物靶点,进而结合化学空间中的拓扑描述符的研究思路和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中显着特征加权(Weighted Feature Significance,WFS)模型等研究方法,构建六味络痹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靶效空间”,以预测六味络痹颗粒作用于DPN的靶点与疗效的关系,为中药复方作用于疾病的多靶点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随机选取180尾斑马鱼于烧杯中,每个烧杯30尾,水溶给予六味络痹颗粒1 1 1、333和1000 μg/mL,阳性对照组水溶给予辛伐他汀0.04 μg/mL浓度,同时设置正常组和模型组,每个烧杯(实验组)容量为25 mL。正常组水溶给予斑马鱼开口饲料,其余组别均水溶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六味络痹颗粒与高脂饲料共同处理30 h,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分别采集斑马鱼泄殖孔上方三个体节所在区域的外周运动神经的荧光强度和周围中性粒细胞数量评价六味络痹颗粒对高糖高脂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和炎症消退作用。2选取检疫合格的SPF级雄性12周龄db/db小鼠(自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120只,体重40-50 g,按血糖值兼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木丹颗粒组,依帕司他组,六味络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共6个剂量组,每组20只动物,另取20只同周龄的db/m小鼠为正常组。各剂量组按20 mL/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12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纯水。给药期间每周监测小鼠体重。于给药第4周、6周和12周监测小鼠空腹血糖。于给药第4、6、8、10、12周,对小鼠进行机械痛阈值测定;于给药第6、12周分别测定小鼠右侧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3在给药第12周对db/db小鼠测定完神经传导速度后采集小鼠血清,首先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来检测小鼠血清中存在的代谢物,然后对检测出来的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以确定靶标代谢物;然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靶标代谢物的浓度,从而确定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理作用靶点。4以靶标代谢物为节点,基于代谢物在血清中的浓度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定义节点间的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靶点网络和运用MCODE方法对靶点网络进行模块划分;然后运用Network Analyzer软件计算每个靶点的拓扑描述符,进而运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来确定不同网络的特异性靶点;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模块对疗效的权重因子;最后建立WFS模型,以预测不同治疗组中模块/靶点对疗效的影响,且WFS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影响:(1)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模型组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荧光强度为226708像素,正常组为275609像素,两组比较P<0.05,提示造模成功;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组的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荧光强度为270724像素,与模型组比较P<0.001,其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为90%,提示辛伐他汀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六味络痹颗粒在111 μg/mL、333μg/mL和1000 μg/mL浓度下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荧光强度分别为258442、273003和278570像素,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其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分别为65%、95%和106%,提示六味络痹颗粒对高糖高脂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对外周运动神经的炎症消退作用:模型组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周围中性粒细胞个数为13.10,与正常组(4.80个)比较P<0.001,提示模型构建成功;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组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周围中性粒细胞数为4.80个,与模型组比较P<0.001,其对斑马鱼炎症消退作用为63%,提示辛伐他汀对斑马鱼具有明显的炎症消退作用。六味络痹颗粒在111 μg/mL、333 μg/mL和1000 μg/mL浓度下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周围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7.10、6.80和5.60个,与模型组比较P均<0.001,其对斑马鱼炎症消退作用分别为46%、48%和57%,说明六味络痹颗粒对高糖高脂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具有明显的炎症消退作用。2对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影响:(1)对血糖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给药前及给药后空腹血糖值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依帕司他组和木丹颗粒组无明显差异;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的血糖随着给药周期而持续降低,且在给药第12周时差异明显;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在给药第4、6、12周时空腹血糖值无明显差异,且无随给药周期而降低的趋势;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在给药第4、6、12周时空腹血糖值随给药周期持续增加,且在给药第12周时明显差异(P<0.05)。(2)对体重的影响:同一时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体重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木丹颗粒组在给药第4周小鼠体重降低,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在给药第3、4、5周小鼠体重均降低,但这些体重降低值均在正常生长波动范围内;其余各给样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3)对机械痛阈值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给药前及给药期间模型组小鼠后肢机械痛阈值均明显增加,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在给药第6、8、12周痛阈值均降低(P<0.05);六味络痹颗粒中、高剂量组在各给药周期痛阈值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木丹颗粒组在给药第6、8、10、12周痛阈值均降低,依帕司他组各给药周期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4)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期模型组小鼠MCV和SCV均降低。在给药第6周:与模型组比较,木丹颗粒组小鼠MCV明显增加;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小鼠SCV明显增加。在给药第12周:与模型组比较,六味络痹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MCV和SCV均增加;低剂量组MCV显着增加;阳性药木丹颗粒组和依帕司他组小鼠MCV和SCV均增加;提示六味络痹颗粒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的周围神经功能传导障碍。3对用药第12周时db/db小鼠的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1)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正离子模式下共29个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共44个代谢物,其中5个代谢物在两种模式下均存在:N-甲基-L-组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11E)-十八烯酸,(9Z)-十八烯酸和牛磺胆酸。(2)木丹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正离子模式下共29个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共47个代谢物,其中6个代谢物在两种模式下均存在:L-苏氨酸、N(pi)-甲基-L-组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11E)-十八烯酸、(9Z)-十八烯酸和牛磺胆酸。(3)依帕司他组与模型组比较:正离子模式下共25个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共47个代谢物,其中5个代谢物在两种模式下均存在:N-甲基-L-组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11E)-十八烯酸,(9Z)-十八烯酸,牛磺胆酸。(4)分别对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木丹颗粒组和依帕司他组中检测出的代谢物建立代谢网络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六味络痹颗粒改善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与22条通路相关:氨基糖代谢,胆汁酸的生物合成,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维生素B1代谢等;木丹颗粒改善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与23条通路相关: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嘌呤代谢,三羧酸循环等;依帕司他改善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与26条通路相关:白三烯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维生素B3(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等。4对用药第12周时db/db小鼠血清中靶向代谢物的定量检测:通过对同型半胱氨酸、N-乙酰-L-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牛磺酸、甘氨酸、牛磺胆酸、胆酸、烟酰胺、谷氨酰胺等15个靶标代谢物定量检测和分析,六味络痹颗粒在不同剂量组的作用靶点不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烟酰胺、N-乙酰-L-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糖类化合物具有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发现木丹颗粒组中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差异明显;依帕司他组中无具统计学意义的代谢物。与模型组比较,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中差异明显的代谢物为糖类、同型半胱氨酸;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为组氨酸、牛磺酸;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中为牛磺酸、同型半胱氨酸。5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Cytoscape 3.7.2软件分别对正常组、模型组、木丹颗粒组、依帕司他组、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和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建立了 7个节点数均为15,边数分别为78、69、75、82、62、68和68的靶点网络。6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中MCODE cluster插件分别对7个网络进行模块划分,发现正常组、模型组、木丹颗粒组、依帕司他组、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和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这7靶点网络中分别得到了 2、3、3、1、2、2、2个模块,且发现N-乙酰-L-苯丙氨酸和糖类这两个节点总是在同一个模块中,处于稳定状态。77个靶点网络划分模块后计算网络的基本参数显示:网络直径(Network diameter)和网络半径(Networkradius)这两个参数值在所有网络中均相同。连通分量(Connected components)、网络中心性(Network centralization)、网络异质性(Network heterogeneity)和孤立节点数(Isolated nodes)这四个参数值是随着六味络痹颗粒剂量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最短路径(Shortestpaths)、节点平均邻居数(Avg.number of neighbors)和网络密度(Network density)这三个参数值随着六味络痹颗粒剂量的升高而逐渐减少。8运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来筛选每个组靶点网络中划分模块后,与模型组比较的特异性靶点,木丹颗粒组靶点网络中胆酸、精氨酸和谷氨酸是其特异性靶点,依帕司他组靶点网络中共有2个特异性靶点,即胆酸和苏氨酸。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的特异性靶点有3个:胆酸、苏氨酸、精氨酸;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有1个特异性靶点:天门冬氨酸;而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中有3个特异性靶点:天门冬氨酸、组氨酸和牛磺胆酸。其中天门冬氨酸在六味络痹颗粒中、高剂量组这两个靶点网络中均是特异性靶点。9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与模型组比较后,每个组靶点网络中模块对疗效的权重因子:与模型组比较,木丹颗粒组靶点网络中,2号模块和1号模块分别对MCV和SCV的贡献度为最高的;依帕司他组靶点网络中,孤立靶点精氨酸对MCV和SCV的权重因子均为最高;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的靶点网络中,对MCV影响最大的为孤立节点谷氨酸,而对SCV影响最大的为1号模块;在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的靶点网络中,对MCV和SCV影响最大的均为网络中的孤立节点,且分别为胆酸和天门冬氨酸;在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的靶点网络中,孤立节点牛磺酸对MCV和SCV影响均为最大。10运用显着特征加权模型预测每个靶点网络中模块/孤立节点对疗效的影响分数:与模型组比较,木丹颗粒组中与疗效WFS-MCV和WFS-SCV最相关的靶点组合可能是天门冬氨酸、胆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组氨酸这6个靶点;依帕司他组中无论是WFS-SCV,还是WFS-MCV,均是苏氨酸最高;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中,苏氨酸的WFS-MCV和WFS-SCV均是最高的;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中,胆酸对MCV和SCV的WFS分数最高;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WFS-MCV最高的是牛磺胆酸和天门冬氨酸,而WFS-SCV最高的是2号模块(由N-乙酰-L-苯丙氨酸、糖类、亮氨酸组成)。11通过运用小鼠给药第6周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来判定WFS模型构建的性能是否稳定:与模型组比较,木丹颗粒组中WFS-MCV和WFS-SCV分数最高的为三个孤立节点,分别为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牛磺酸;依帕司他组中WFS-SCV和WFS-MCV分数最高的靶点也为三个,且均为孤立靶点,且分别为谷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六味络痹颗粒低剂量组中,1号模块(同型半胱氨酸、N-乙酰-L-苯丙氨酸、糖类、谷氨酰胺、牛磺酸、烟酰胺)的WFS-MCV最高,苏氨酸的WFS-SCV为最高;六味络痹颗粒中剂量组中,胆酸和谷氨酸这两个孤立靶点的WFS-MCV最高,牛磺胆酸的WFS-SCV最高;同理,在六味络痹颗粒高剂量组,WFS-MCV最高的是牛磺胆酸和天门冬氨酸,而WFS-SCV最高的是胆酸和天门冬氨酸。结论1六味络痹颗粒对高脂高糖斑马鱼的外周运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和炎症消退作用。2六味络痹颗粒,主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瘀热阻络证,具有清热凉血,补肾通络的功效,可改善DPN神经传导速度和麻木、疼痛等症状。3六味络痹颗粒可增加db/db小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同时可降低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空腹血糖,提示六味络痹颗粒可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主要改善其神经传导功能障碍。4基于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发现六味络痹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理作用靶点主要是糖类、同型半胱氨酸、组氨酸和牛磺酸,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该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烟酰胺、N-乙酰-L-苯丙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糖类代谢物。5通过构建WFS模型,有效的将靶点在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信息与其疗效信息相关联,从而来预测模块(多靶点组合)/节点随网络结构的变化对疗效的影响,直观的将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靶点”和“效应”联系起来,构建了“靶效空间”。6基于“靶效空间”的构建方法,六味络痹颗粒在治疗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N-乙酰-L-苯丙氨酸和糖类这两个靶点联系紧密,且所在模块对SCV疗效的影响分数呈现随着中药复方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提示N-乙酰-L-苯丙氨酸和糖类这一靶点组合可能是该中药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靶点组合。
沈金睿[2](2021)在《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近些年来,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糖尿病(DM)的患病率呈逐步升高趋势,其慢性并发症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公共卫生系统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在DM起病时间较长的患者中,大部分人群都易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且经西医诊治对其症状的改善效果常不佳。本文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观察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阳虚血瘀型DPN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和分析其用药安全性,研究其组方思路、方药配伍意义以及现代药理研究证据,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辨证治疗阳虚血瘀型DPN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客观的理论基础依据。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病例观察对象全部选取自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住院部内分泌科,观察时间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经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降糖方案,配合适当饮食运动,糖化血红蛋白≤8%(维持2周以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血瘀型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对照试验的随机、对照和重复三原则,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抽样的方法以1:1的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口服甲钴胺片(0.5mg/次,3次/天)联合基础降糖方案,治疗组40例患者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方(200ml/次,2次/天)中药汤剂联合基础降糖方案,均由湖北省中医院中药房代煎,每天1剂,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连续进行12周的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动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糖变化水平、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数据指标,研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评估疗效。结果(1)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患者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疗法均可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更佳。(2)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两组患者各40例,经过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2.5%,通过软件比较分析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改善中医证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影响血糖水平方面:两组患者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Hb A1c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血糖水平接近,且在治疗期间血糖无显着变化及波动,表明两组患者近期血糖水平控制稳定。(4)改善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方面:两组患者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TCS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TCS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疗法均可有效降低TCSS评分,且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5)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分析提示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12周基础降糖方案加口服药物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均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且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联合基础降糖方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优于甲钴胺片联合基础降糖方案。(6)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有毒副作用、变态反应等不适现象出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均为1级,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分析、生化全套、心电图、肝胆脾胰肾彩超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表明DPN患者运用基础降糖方案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结论 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糖变化水平、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数据进行临床观察,可初步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联合基础降糖方案较甲钴胺片联合基础降糖方案治疗阳虚血瘀型DPN的疗效更佳。本文总结了肖师治疗DPN的临床经验,探索并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的组方思路、方药配伍意义及现代药理研究等,本方能够显着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TCSS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保持血糖水平稳定,且其临床应用中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水平质量,值得更深入地在临床进行探索和推广。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石霞[5](2021)在《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我国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治疗药物种类多且治疗结果具有多样性。而对于T2DM治疗结果评价过程中,尚未建立成熟的治疗指标权重赋值系统。本研究通过建立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体系,结合逐步加权评估比率分析(Stepwise weight assessment ratio analysis,SWARA)法建立T2DM治疗结果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并通过临床实践应用验证实用性后,为T2DM治疗结果的评价提供权重计算系统。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建立初级T2DM治疗结果指标体系。然后,选择患者代表与医护人员组成专家组,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研后,形成完整的T2DM治疗结果指标体系。其次,选用SWARA法对精简后的指标计算固定权重值并建立T2DM患者治疗结果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最后,对权重赋值系统进行临床实践应用验证。结果: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的T2DM治疗结果初级指标体系。然后将指标精简、归纳至8个,其次应用SWARA法计算8个指标的固定权重值,分别为:血糖及胰岛素值正常=0.1481,低血糖反应减少=0.1453,组织及器官损害减少=0.1442,并发症风险降低=0.1440,患者临床症状改善=0.1427,患者生活质量提升=0.1421,患者所承担的医疗/非医疗费用减少=0.1416,其他不良反应减少=0.1401。最后,选择39名患者进行了赋值系统的临床实践应用,应用权重赋值系统获取每位患者治疗结果的加权综合评分的平均用时为10分钟。结论:本研究首次提出建立用于计算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权重的赋值系统,并且使赋值系统具有个体化和动态性的特点,能够便捷的应用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治疗结果评价中。该权重赋值系统可以经过嵌入式设计后,应用于各大医疗系统中,用来评价患者的综合治疗结果。
丁琦[6](2021)在《复方芪鹰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复方芪鹰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方法分为两组,在常规降糖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5例)口服复方芪鹰颗粒,对照组(35例)口服依帕司他,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临床症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1.两组治疗后SOD含量均显着升高,MDA、8-OHdG含量均明显减少,且神经传导速度增快(P<0.05),但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对空腹血糖均没影响。结论复方芪鹰颗粒可以通过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加快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更有优势。
徐佩雯[7](2021)在《红艾泡脚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外用红艾泡脚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糖和血流变相关指标、中医证候评分、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住院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为30例。两组在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平稳)的前提下,对照组予口服唐林(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红艾泡脚方熏洗患者双下肢。以4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组内、组间的中医证候评分、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血糖等。将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红艾泡脚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神倦肢困、头重神昏、胸闷纳呆、大便黏滞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且治疗组肌肤紫暗症状对比治疗前后也有所好转(P<0.01),两组在体胖方面改善效果不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神倦肢困、肌肤紫暗、头重神昏、胸闷纳呆、大便黏滞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C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P<0.01),且治疗组TCSS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双侧腓总神经MNCV和双侧腓肠神经SNCV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糖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和HbAlc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治疗对血糖指标有改善(P>0.05)。5.血流变相关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有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以上三项血流变指标对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艾泡脚方联合依帕司他在治疗DPN痰瘀阻络证方面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依帕司他治疗,其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血流变相关实验室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马青青[8](2021)在《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在一般基础治疗上:试验组给与口服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对照组给与口服硫辛酸胶囊,观察周期为90天,建立病例观察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电流感觉阈值(CPT)、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最后采用SPSS23.0进行量化积分及疗效指标的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疗效指标比较:(1)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传导反应速度: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反应速度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电流感觉阈值: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正中、腓浅的感觉神经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痛觉视觉模拟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及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所减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疼痛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FBG、PBG、Hb A1C:治疗后,试验组FBG、PBG、Hb 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期对照组治疗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在降低血糖方面优于对照组。(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试验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23%,同期对照组为55.56%,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证候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回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治疗前后一般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结果。结论: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够提高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敏感性、缓解主观疼痛症状,而且还能降低血糖,有效地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推广。
卢绮韵[9](2020)在《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探讨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治疗DPN的临床治疗规范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糖痹外洗方沐足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对照组35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西医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降脂、健康宣教、饮食运动、营养神经、抗氧化治疗。随访观察2周。观察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多伦多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分的变化。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脱落0例,完成70例,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各指标比较如下: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构成)及治疗前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2.血糖指标: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多伦多评分的影响:治疗后两组多伦多症状评分、感觉评分、反射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多伦多症状评分、感觉评分、总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多伦多反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伦多症状评分、感觉评分、总评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反射评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多伦多评分,在改善症状评分、感觉评分方面较改善反射评分更有优势。4.对临床症状的影响:在单个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均较对照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内外综合疗法在改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改善麻木优于改善感觉异常,改善感觉异常优于改善疼痛。5.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治疗后两组PSQI记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SQ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PSQI记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6.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MN)、腓肠神经(SN)、对照组左MN和右SN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右MN和左SN的SNCV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MN、SN的SNC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MN、SN的SNCV治疗前后上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N、胫神经(TN)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MN、TN的M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NCV治疗前后上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后,SNCV改善更为明显,MNCV改善难度更大,可能治疗所需的时间更长。7.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的血瘀症状,以及倦怠乏力、咽干口燥、胃纳异常、大便失调等气阴两虚的中医症状。8.对中医症状的影响:治疗组DPN中医症状按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疲倦乏力、咽干口燥、大便失调、胃纳异常,中医内外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尤其对咽干口燥、疲倦乏力、胃纳异常、大便失调症状效果尤为突出。对照组中医症状按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肢体麻木、疲倦乏力、咽干口燥、睡眠障碍、肢体疼痛、感觉异常、大便失调、胃纳异常;治疗后,咽干口燥、疲倦乏力的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其他症状缓解率均较低。9.疗效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西医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2.86%和45.71%,两组西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68.57%,两组中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0.安全性观察: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结论:经过2周治疗,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内服联合糖痹外洗方中药沐足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能安全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改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为治疗DPN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王欣欣[10](2020)在《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与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中药内服+局部皮肤针叩刺+背部走罐”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技术适宜性、经济适宜性研究,技术操作规范研究,最终形成证据确凿、安全有效、操作规范、易于推广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方法:1.本课题将符合研究标准的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局部皮肤针叩刺+背部走罐”的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案治疗,疗程共6周。在入组前1周、治疗第3周、疗程结束后(第6周)及随访期(第10周)进行评价,运用肌电图检测DS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采用密西根州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价患者的中医症候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2.运用调查问卷方法,对该方案开展适宜性研究,考察医疗人员对该方案的适宜性评价,同时调查患者对该方案的满意度评价;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该方案的经济适宜性进行研究,评价该方案的卫生经济学价值。3.依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进一步明确中医综合方案的适应症、禁忌症,规范技术操作步骤及规程、关键技术环节、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等,最终形成中医药规范技术操作文本。结果: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1.1基线资料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水平、BMI、血压、血脂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后基线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DSPN症状发生在下肢的患者最多,且首发症状是以四肢远端的麻木为主。(2)效应指标的基线对比两组MDN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评分基线一致,组间具有对比性。两组DSPN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SF-36量表测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两种方案治疗DSPN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综合方案和西医综合方案的有效率经ITT分析集和PPS分析集显示,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疗效相当。(1)MDNS评价结果治疗3周后组间MDNS总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在各项评分方面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在感觉障碍及反射检查两项评分方面都有所下降,且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综合方案治疗6周后对于DSPN患者的感觉障碍、肌力及肌腱反射的恢复疗效显着,且在降低感觉障碍、肌力实验两项评分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2)神经传导速度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病位在上肢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下肢患者腓总神经及腓浅神经在治疗后疗效优于治疗前;病位在四肢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M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NCV(腓浅神经)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6周后,下肢SNCV(腓总神经)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四肢SNCV(正中神经、腓浅神经)有统计学差异,余神经在治疗后无明显改善。(3)中医症候评分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后,肢软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均有所改善,组内比较有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后,只有感觉减退改善明显。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在肢软麻木、四肢疼痛、感觉减退、四肢发凉、肢软无力及中医症状总分方面,中医综合方案优于西医常规方案;二者对于肌肉萎缩症状的改善均不明显。(4)SF-36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SF-36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有改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6周和治疗3周后组间比较改善不明显。治疗6周后,中医综合方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5)随访研究结果治疗6周结束后,随访期(第10周)观察DSPN患者的症状持续改善情况,组间没有差异性。1.3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分析经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适宜性评价结果2.1技术适宜性结果(1)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82名DSPN患者整体上对中医综合方案的评价较满意。大多数患者表示治疗时间安排合理,同时能够接受中药、皮肤针、拔罐这三种治疗方式;76.82%的患者表示该治疗方案有效。(2)医生对该技术适宜性评价结果30名医生对该方案适宜性评价较高,大部分医生认为该技术的操作要求、设备要求“极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2.2经济适宜性评价结果间接成本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效果需要53.69个单位成本,对照组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效果需要62.54个单位成本;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法结果显示,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比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的患者多获得一个单位的效果时,需要多支付71.06个单位的成本。3.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研究结果本研究对方案所涉及的技术操作参数进行切合临床实际的修订、完善和优化:(1)中药汤剂:药材标准依据;剂量;浸泡方法及时间;煎煮方法、煎煮时间;服药方法、注意事项等。(2)皮肤针疗法:针具;取穴(经)标准;叩刺方法:叩刺角度,叩刺频率,注意事项等。(3)拔罐疗法:用具;火力大小,吸附力松紧,拖罐力度、频率、时间;注意事项等。结论:1.DSPN不仅多发生于糖尿病晚期患者中,早期也多见;DSPN临床症状在四肢都有可能出现,但更易发生在下肢;DSPN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发凉等,但首发症状以麻木为主。2.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基于对DSPN基本病因病机“气虚血瘀”及现代医学的认识,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中药内服+皮肤针局部叩刺+背部走罐”三者联合使用的中医综合方案可以改善DSPN患者的麻木、感觉减退、发凉、乏力等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采用的“中药内服+皮肤针局部叩刺+背部走罐”治疗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具有有效性、安全性、适宜性、经济性和规范性,是可供临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靶效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研究 |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概况 |
定量构效关系与化学空间网络、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1 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
2 化学空间网络的研究进展 |
3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4 小结 |
第一部分 六味络痹颗粒的处方来源及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影响 |
前言 |
1 六味络痹颗粒的处方来源、组成和中医理论分析 |
1.1 处方来源 |
1.2 组成 |
1.3 中医理论分析 |
2 六味络痹颗粒对斑马鱼模型外周运动神经的影响 |
2.1 六味络痹颗粒的耐受浓度的确定 |
2.2 六味络痹颗粒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 |
2.3 六味络痹颗粒对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的炎症消退作用 |
3 六味络痹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医案 |
小结 |
第二部分 六味络痹颗粒作用于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研究 .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对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2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 对小鼠后肢机械痛阈值的影响 |
4 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代谢组学研究 |
前言 |
1 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四部分 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靶效空间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靶点网络构建 |
3 靶点网络模块的划分 |
4 模块中靶点拓扑描述符的计算 |
5 特异性靶点的筛选 |
6 计算多靶点组合(模块)对疗效的权重因子 |
7 靶效模型的建立 |
8 靶效模型的验证 |
结果 |
1 靶点网络的构建 |
2 靶点网络模块的划分 |
3 拓扑描述符的计算 |
4 特异性靶点的筛选 |
5 多靶点组合(模块)对疗效的权重因子 |
6 WFS分数 |
7 WFS模型的验证 |
讨论 |
1 靶点的确定 |
2 靶点网络的构建 |
3 拓扑描述符的计算 |
4 特异性靶点的筛选 |
5 WFS分数的比较 |
6 WFS模型的验证 |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2.1 常规基础治疗 |
2.2.2 药物治疗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一般观察指标 |
2.3.2 疗效观察指标 |
2.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2.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操作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3.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3.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2.3 两组治疗前后Hb A1c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3.2.4 两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
3.2.5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4.1.1 中医病名 |
4.1.2 中医病因病机 |
4.2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4.2.1 发病机制 |
4.2.2 西医对DPN的治疗 |
4.3 立论依据 |
4.3.1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的组方思路 |
4.3.2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的配伍意义 |
4.3.3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现代药理研究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二型糖尿病患病人群多且血糖达标率低 |
1.1.2 我国二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种类多且复杂 |
1.1.3 二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结果具有多样性 |
1.1.4 我国缺乏对二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结果的评价体系 |
1.1.5 SWARA法建立的权重赋值系统将计算出个体化动态权重值 |
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系统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材料和方法 |
1.2.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1.2 检索策略 |
1.2.2 检索结果 |
1.2.3 结果 |
1.2.4 结论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确定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 |
2.1 初级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的确立 |
2.1.1 文献检索筛选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 |
2.1.1.1 文献检索纳入排除标准 |
2.1.1.2 文献检索式及检索流程 |
2.1.1.3 筛选结果 |
2.2 德尔菲法确定T2DM治疗结果指标 |
2.2.1 专家及患者代表选择结果 |
2.2.1.1 患者代表筛选流程 |
2.2.1.2 患者代表自我管理量表结果及德尔菲法专家组信息 |
2.2.2 德尔菲专家问卷调研过程 |
2.2.2.1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专家权威程度 |
2.2.2.2 指标界值 |
2.2.3 指标确定 |
2.3 T2DM患者治疗结果指标精简 |
2.4 讨论 |
2.4.1 德尔菲专家问卷发放结果讨论 |
2.4.2 T2DM治疗结果指标筛选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立T2DM患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 |
3.1 逐步加权评估比率分析法 |
3.1.1 SWARA法的定义及优缺点 |
3.1.2 SWARA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在药学领域内的应用 |
3.2 T2DM治疗结果指标的权重赋值 |
3.2.1 SWARA法的操作流程及公式 |
3.2.2 SWARA法专家组成员信息 |
3.2.3 T2DM治疗结果指标序号确定的方法 |
3.3 结果 |
3.3.1 专家组对T2DM治疗结果指标排序的结果 |
3.3.2 T2DM治疗结果指标权重确定结果 |
3.3.3 建立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 |
3.3.3.1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参数介绍 |
3.3.3.2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使用方法介绍 |
3.4 讨论 |
3.4.1 T2DM治疗结果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选择讨论 |
3.4.2 T2DM治疗结果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讨论 |
3.4.3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应用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 |
4.1 实践方法 |
4.1.1 实践地点 |
4.1.2 实践对象 |
4.1.3 实践流程 |
4.2 实践数据 |
4.2.1 患者信息 |
4.2.2 医生和患者的赋分值 |
4.3 实践结果 |
4.3.1 T2DM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应用结果 |
4.4 讨论 |
4.4.1 关于数据收集及统计方式的讨论 |
4.4.2 关于T2DM治疗结果个体化权重赋值系统结果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5.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5.4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衡量标准的确定(专家组问卷)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二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结果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 |
附录8 |
附录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复方芪鹰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对象 |
2.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内容 |
5.观察内容 |
6.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7.质量控制 |
8.试验流程图(参照CONS ORT 2010年版流程图) |
9.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临床一般资料及基线资料分析 |
2.治疗结果分析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 |
2.OS与DPN |
3.中医学对DPN的认识 |
4.复方芪鹰颗粒治疗DPN的研究 |
5.研究结果分析 |
6.结语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红艾泡脚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
1.1 历史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医外治法 |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临床诊断 |
2.5 临床治疗 |
3、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基础治疗 |
2.3 分组治疗 |
2.4 治疗疗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3.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项依据 |
2.组方分析及单味药研究 |
2.1 组方分析 |
2.2 单味药分析 |
3.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3.2 TCSS评分分析 |
3.3 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
3.4 血糖指标分析 |
3.5 血液流变学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调查量表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进展 |
致谢 |
(8)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3.研究方法 |
结果 |
1.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3.安全性评价 |
4.病例脱落情况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PDPN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2.导师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及治疗 |
3.疗效评价 |
4.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9)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1 中医病因病机 |
1.1.2 中医内治法 |
1.1.3 中医外治法 |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2.1 发病机制 |
1.2.2 评估检查与诊断方法 |
1.2.3 治疗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临床特征 |
2.2.2 血糖指标比较 |
2.2.3 症状疗效分析 |
2.2.4 多伦多评分分析 |
2.2.5 多伦多临床评分疗效分析 |
2.2.6 中医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2.7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2.2.8 中医疗效分析 |
2.2.9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记分分析 |
2.2.10 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
2.2.11 神经传导特点 |
2.2.12 不良反应 |
2.3 讨论 |
2.3.1 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方案的形成 |
2.3.2 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方案的优化 |
2.3.3 中医内外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
2.3.4 思考与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与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DSPN发病率高,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点 |
2.中西医针对DSPN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一.前期方案优化研究 |
1 初步方案制定 |
1.1 临床研究 |
1.2 文献研究 |
2 优化方案的制定 |
二.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及适宜性研究 |
1.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
2.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适宜性研究 |
3.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操作规范研究 |
第一节 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流程图 |
4.研究对象 |
4.1 受试者来源 |
4.2 受试者选择 |
5.研究方法 |
5.1 试验设计 |
5.2 样本量的估算 |
5.3 随机方法 |
5.4 对照方法 |
5.5 盲法设计 |
5.6 知情同意 |
5.7 伦理审批与临床试验注册 |
6.干预措施 |
6.1 基础干预措施 |
6.2 对照组干预措施 |
6.3 治疗组干预措施 |
7.观测与记录 |
7.1 指标选择 |
7.2 观测时点与记录 |
7.3 疗效判定 |
7.4 资料整理、数据管理 |
7.5 统计分析 |
7.6 质量控制与保证 |
8.研究结果 |
8.1 基线情况分析 |
8.2 治疗结果及数据分析 |
8.3 依从性分析 |
8.4 不良反应分析 |
第二节 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中医综合方案的适宜性研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中医综合方案的技术适宜性研究 |
3.1 研究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4 统计分析 |
3.5 质量控制 |
3.6 研究结果 |
4.中医综合方案的经济适宜性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临床干预方法 |
4.4 评价指标 |
4.5 评价步骤 |
4.6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中医综合方案的操作规范研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中医综合技术简介 |
4.研究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适应症 |
5.2 禁忌症 |
5.3 操作方法 |
5.4 注意事项 |
5.5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预案 |
讨论 |
1.对DSPN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DSPN的认识 |
1.2 传统医学对DSPN的认识 |
2.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DSPN |
2.1 临床结局指标的选择 |
2.2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的设定依据 |
2.3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DSPN的设定依据 |
2.4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DSPN的多维评价 |
3.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综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分析 |
3.2 中医综合方案的适宜性结果分析 |
3.3 中医综合方案的操作规范研究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附件2 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计分方法(MDNS) |
附件3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量表 |
附件4 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
附件5 调查问卷一 DSPN患者中医综合方案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6 调查问卷二 中医综合方案适宜性医生评价问卷 |
附件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味络痹颗粒改善db/db小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靶效代谢组学研究[D]. 刘琼.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沈金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5]二型糖尿病治疗结果的个体化动态权重赋值系统的建立[D]. 石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复方芪鹰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D]. 丁琦.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红艾泡脚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 徐佩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健脾益肾化瘀止痛方治疗脾肾虚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青青.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9]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D]. 卢绮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评价与适宜性研究[D]. 王欣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论文; 神经传导论文; 中医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