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秆创新利用技术与温室大棚高产栽培(三)(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昇[1](2021)在《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科湿生草本植物,芋的块茎,俗称芋艿,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的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随着我国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偏施化肥带来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探索湿生作物多子芋与常规旱生蔬菜开展湿旱轮作防控连作障碍生态模式的可行性,本试验利用设施栽培2个重要的茬口用春季育苗形成的主芽苗在大棚内夏季移栽开展主芽苗不同密度、栽深及移栽时期秋延后栽培比较试验;春提前茬口大棚内不同种球规格、不同密度直播比较试验,双季种植可望与前后茬常规旱生作物茬口相连接形成湿旱轮作,此外多子芋类型芋分蘖性强育苗期易产生分株,利用其腋芽苗、侧芽苗移栽以及切块育苗亦可达到降低用种量的目的。为芋高产优质栽培及解决连作障碍提供实践应用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秋延后栽培中主芽苗密度以3500株/亩移栽子芋产量最高为1672.2kg/亩,栽深以15cm产量最高为1760.4kg/亩,可达到免壅土栽培,移栽期以7月1日最高为1418.1kg/亩,利用腋芽苗、侧芽苗移栽地上部长势较主芽苗弱,产量分别为1045.1kg/亩、628.5kg/亩;合理密植可提高腋芽苗产量,3000株/亩的移栽密度时产量最高为1231.3kg/亩;粗纤维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均差异较小,表明品质未下降。由此可见,多子芋春季育苗夏季大棚内移栽冬季采收是可行的,育苗期间形成的腋芽苗、侧芽苗也能分开移栽。2、春提前栽培中选用较大种球直播是一种有效的高产措施,子芋亩产随着种球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3000株/亩密度直播产量最高,大于45g规格种芋直播产量最高为1270.1kg/亩,比小规格种球增产18.1%。由此可见此栽培方式可在没有专门储藏设施条件下提前上市且与后茬旱生蔬菜轮作,但单位体积干物重等品质指标略有下降。3、5月份将主芽及侧芽萌动的种芋切块分类穴盘育苗后移栽至大棚内继续苗期生长,待7月前茬旱生蔬菜清棚后移栽进行秋延后栽培,2500株/亩移栽密度顶芽切块苗产量为900kg/亩,侧芽切块苗产量为818.8kg/亩,虽较常规主芽苗产量有所下降,亦可达到降低用种量的目的。
豆丹[2](2020)在《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松针、椰糠具有理想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为无土栽培作物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提供较好的根系环境。松针、椰糠作为植物残存物,自身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但多数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本文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可利用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在生产应用中需不断补充和调配各种养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难题,通过研究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在改善松针/椰糠基质理化性质等方面的效果,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肥料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在优化基质的基础上搭配长效缓控肥应用于辣椒和菠菜的无土栽培,探讨添加组分后的智慧型基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栽培效果,为新型全养分松针/椰糠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发酵试验中,基质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处理下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试验结束时,1 g·kg-1克黄威微肥+5 g·kg-1绿陇微生物菌剂处理下脲酶、1 g·kg-1克黄威+6 g·kg-1绿陇处理下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7.39%、35.97%、47.18%;各处理下p H和EC受微生物和基质可溶性养分含量影响,随时间推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氮、全钾及全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最终1 g·kg-1克黄威+5 g·kg-1绿陇处理下全氮、1 g·kg-1克黄威+6 g·kg-1绿陇处理下全磷和全钾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增加56.19%、27.03%、21.25%。(2)在穴盘育苗试验中,松针/椰糠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肥料均能显着促进作物生长。辣椒幼苗在4 g·kg-1绿陇和2 g·kg-1克黄威处理下达到最佳效果,发芽率分别达98.5%和99.0%;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较对照提高49.66%、44.30%和11.37%、10.87%;幼苗干重分别为0.092 g·株-1和0.082 g·株-1,比对照增加46.03%和30.16%。综合分析菠菜幼苗在5 g·kg-1绿陇和1 g·kg-1克黄威处理下达到较好效果,发芽率分别达98.4%和93.5%;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较对照提高117.09%、57.61%和76.92%、41.35%;幼苗干重分别为0.038 g·株-1和0.034 g·株-1,比对照增加72.73%和54.55%。(3)在大型盆栽试验中,各处理全养分基质在辣椒和菠菜栽培中促进程度不同,在两种作物中均以1 g·kg-1克黄威+10 g·kg-1多欧缓控肥+6 g·kg-1绿陇处理效果最好且稳定,1 g·kg-1克黄威+8 g·kg-1多欧+5 g·kg-1绿陇次之。两个处理中辣椒叶片叶绿素a(Chlorophyll a)和叶绿素b(Chlorophyll b)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0.54%、88.19%和79.13%、77.64%;单株产量高达1.44 kg和1.22 kg,比对照增产114.93%和82.09%;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提高33.81%、135.59%、19.64%、和27.73%、108.08%、8.93%,而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5.35%和33.86%。菠菜栽培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1、3.97倍和2.63、2.41倍;单株产量达21.55 g和20.36 g,比对照增产250.98%和231.60%;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5.47%、152.49%和60.65%、117.50%,而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2.72%和22.13%。不同种类松针/椰糠全养分无土栽培基质可提供作物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仅需配备自动浇水系统以保持一定的基质湿度,即可实现无人免维护智慧型栽培,在城市绿化、阳台、楼顶等无土栽培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倪梦玮[3](2019)在《新型连栋日光能温室墙体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降低长江流域地区塑料温室的空置率,提高园艺设施的土地利用率,依据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以温室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和夏季降低室内蓄积热量为出发点,通过借鉴北方日光温室建造的经验,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新型温室——连栋日光能温室(SEG)。以连栋塑料温室(PG)为对照,探究该新型温室夏季与冬季室内小气候特点与墙体保温效果、夏季自然通风效果、温室的栽培效果。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麻纤维板的密度为60kg·m-3,便于墙体的施工和建造;同时,黄麻纤维板的导热系数仅为0.147 W·m-1·℃-1,说明黄麻纤维板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适合做墙体绝热层。泥炭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和比热容均较大,分别为0.27-0.45 W·m-1·℃-1、5.46-6.04 W·m-2·℃-1、3709 J·kg-1·℃-1,因此,泥炭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松散保温材料用作夹心墙体的中间填充层。(2)针对江苏省长江流域地区塑料温室冬季保温差和夏季降温难的问题,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设计了连栋日光能温室的后墙结构。温室后跨北侧建有一座蓄热保温墙体,后跨脊高为5.5m,后墙高度为4m,厚度为60cm。后墙分为上下两半段,高度均为2 m,其中,下半段墙体为三层复合异质固定墙体,内侧为24 cm空心黏土砖蓄热层,外层为10 cm聚苯板隔热层,中间为26 cm泥炭保温层;上半段墙体为可拆装的空心墙体,内外两层均为10 cm黄麻纤维板,中间为40 cm空气层。夏季拆卸黄麻纤维板以增大温室通风面积;冬季将其重新安装以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3)夏季试验期间,SEG室内气温平均比PG低2.3℃,最高温度比PG低7.3℃。夏季典型晴天条件下,由于SEG在中午打开了外遮阳,加上通风口面积大于PG,SEG日平均气温比PG低3.0℃,白天平均气温比PG低5.7℃,SEG室内最高温度均未超过3 8℃;SEG在1m、2m和3m高度上的最高温度分别比PG低12.3℃、8.9℃和11.8℃,日平均气温分别比PG低4.3℃、3.5℃和4.0℃;平均相对湿度比PG高8.4%;SEG内部气温均匀度高于PG,湿度均匀度低于PG。典型阴天,两种温室均采用自然通风的降温方式,SEG日平均气温、白天平均气温和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比PG 低1.1℃、1.8℃和0.2℃,SEG通风降温效果较好;SEG在1m、2m和3m高度上的最高气温分别比PG 低 1.4℃、1.9℃和 0.3℃,日平均气温分别比 PG低 0.8℃、0.9℃和 0.4℃;SEG 平均相对湿度比PG高6.1%;SEG内部气温均匀度低于PG,湿度均匀度高于PG。(4)冬季试验期间,SEG的日平均气温比PG高2.6℃,SEG最低温度比PG高5.6℃。典型晴天条件下,SEG日平均气温比PG高2.1℃;SEG有效积温比PG高出2.8h ℃-3.0h °℃SEG平均相对湿度比PG高4.0%;SEG平均透光率比PG低13.6%。SEG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分别比PG高0.4℃、0.7℃、0.5℃、1.1℃和1.2℃。典型阴天条件下,SEG日平均气温比PG高2.3℃;SEG有效积温比PG高出17.3 h℃-37.6 h℃;SEG平均透光率比PG低26.3%。SEG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分别比PG高0.1℃、0.6℃、0.8℃、1.4℃和 1.2℃。(5)夏季栽培试验中,SEG内的生菜株高和茎粗分别比PG提高了 41.8%和13.2%;SEG生菜的鲜重和干重分别比PG提高了 220%和222.2%。在冬季栽培试验中,SEG生菜的株高比PG提高了 47.2%,茎粗无显着性差异;SEG生菜的鲜重比PG提高了27.4%,干重无显着性差异。
李羽佳[4](2019)在《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中国西瓜产业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但缺少对典型西瓜种植区田间生产现状的研究,肥料、农药等农资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还会带来面源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而加剧生态恶化。因此,亟需定量典型西瓜种植区肥料等农资投入状况,评价其资源环境代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三大西瓜栽培区:华北栽培区(NC)、西北栽培区(NW)和西南栽培区(SW)肥料等农资投入和产出现状,比较了不同栽培区的优势及生产过程土地资源利用(LO)、水资源耗竭(WD)、能源耗竭(ED)、全球变暖潜力(GHG)、环境酸化(AP)和富营养化(EP)共6个方面的资源环境代价,探讨西瓜栽培过程中农资减施增效的潜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位养分消耗最大的西南栽培区开展田间试验,进一步优化当地氮肥施用,探讨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三种栽培模式下不同氮肥用量(长季节设施氮肥用量0、112.5、169、225、281、338、450 kg/hm2;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均为0、113、150、188、225 kg/hm2)和有机氮替代比例(0、15%、30%和45%)对生长发育、养分吸收、果实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西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西瓜高产优质的氮肥管理及有机肥替氮比例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农户调研表明,三大西瓜栽培区氮肥投入量分别为558 kg/hm2、154 kg/hm2和208kg/hm2,均高于目前的专家推荐用量。三大西瓜栽培区的西瓜单产水平差异大,华北栽培区平均为56.8 t/hm2,是西北和西南栽培区的1.7和2.7倍。与其他粮食、水果相比,西瓜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更低,但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代价具有显着差异。与西北和西南栽培区相比,华北栽培区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消耗最高而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消耗最低,6种资源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为0.104,资源环境代价最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是全球变暖潜力、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仅田间氮肥施用的贡献率就高达85%以上,其次是磷肥和钾肥。象限法分析表明通过调控产量和氮肥效率,三大产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存在50%左右的优化空间。其中,西南栽培区产量低、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代价最大,更需要进一步优化。(2)西南地区长季节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单果重,促进西瓜座果,进而提高产量。施氮量对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形物差值、硝酸盐含量、蔗糖和葡萄糖含量、番茄红素等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产量和多种品质分析,氮肥用量在225 kg/hm2时西瓜产量与果实品质最佳,综合得分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7.3%。氮素用量显着影响长季节设施西瓜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在苗期和伸蔓期,低氮处理长势良好,座果后中氮处理生长状况优于低氮和高氮处理。优化施氮处理(225 kg/hm2)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达到80 kg/kg N,此时氮肥生理利用率、氮素表观回收率分别为735 kg/kg和8.9%。施氮肥后西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主要表现在0-20cm土层,15N残留量高达0.49 kg/hm2,是20-40cm和40-60cm土层的4.1倍和2.8倍。15N标记的氮肥仅有4.25%被西瓜吸收,当季损失率高达88.9%。从养分需求角度而言,西瓜养分吸收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钾>氮>磷>钙>镁,优化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0 kg西瓜果实需要吸收1.26 kg氮、0.29 kg磷、3.49 kg钾、0.56 kg钙和0.19 kg镁。(3)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函数拟合的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的西瓜最大产量为28.1 t/hm2和26.0 t/hm2,对应的的氮肥用量分别为205和152 kg/hm2,比不施氮处理增产74.5%和43.8%。综合产量和品质而言,设施和露天栽培最佳氮肥用量分别为150kg/hm2和188 kg/hm2。随供氮水平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吸收利用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果实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设施和露天栽培条件下,主要养分需求依次为钾>氮>磷>钙>镁,单位产量的养分需求量与长季节栽培无显着差异。(4)有机替代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在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达到29.8和28.9 t/hm2,比纯化肥处理增产10.0%和4.7%。同时,有机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有利于降低果皮厚度、促进果实的糖分和酸的转化与积累,增强口感(TSS/TA),而且功能物质番茄红素更高,并降低硝酸盐含量。西南地区设施和露天西瓜总氮用量在150 kg/hm2以内时,有机氮替代比率分别为30%和45%时西瓜产量与品质最优。有机氮替代比例越高,设施和露天西瓜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且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处理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化肥处理。综上所述,中国西瓜三大栽培区养分投入多,产量差异大,资源环境代价的区域性强,尤其是西南栽培区产量低且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代价大,其中氮肥施用的贡献率最高,有待进一步优化。田间试验初步证明,西南栽培区通过氮素调控和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能协调实现西瓜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西瓜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
郭文文[5](2019)在《栽培技术对大球盖菇生长和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球盖菇是一种草腐菌,有改善人体多种疾病、降低胆固醇、缓解精神压力、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助消食等多种功效。为能够充分利用高原地区有限的耕地和高原特色资源,实现高寒地区大球盖菇的周年生产和反季节上市,探索高寒地区人工栽培大球盖菇时产量低、生长周期长的技术瓶颈问题和一些农艺措施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大球盖菇生长的相关土壤生态的作用机制,完善大球盖菇温室栽培技术,本文以采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当周沟草原野生大球盖菇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法和实验室仪器指标测定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拌种剂拌种、不同农作方式等农艺措施对日光温室大球盖菇生长、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试验中4个不同栽培基质配方较CK而言,均能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也能够间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的含量,并且间接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尤其栽培基质配方为20%青稞秸秆+60%玉米秸秆+18%麸皮+2%石灰时,大球盖菇的菌帽最厚最大、菌柄最粗最长、单株鲜重和干重均最重、产量最高,并且对土壤微生物也有显着的影响,加之后期栽培基质的大量分解间接的增加了土壤中N、P、K及有机质的含量,为后期大球盖菇的有性生长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为微生物放线菌和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更多的营养而大量繁殖,因此可以提高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大球盖菇的产量。(2)试验所设的5个拌种剂拌种时均能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也能够间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的含量,并且间接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同时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多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显着提高,灰分和粗纤维的含量有所降低。当用10 g赤霉素+10 g生长素+50 g草木灰拌种栽培种时,其子实体出现时间最短、菌帽最厚最大、菌柄最粗最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小区产量都最高,在大球盖菇的品质方面,多糖含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而CK的大球盖菇子实体多糖含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低,而灰分含量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品质较差。不但如此,用不同配方的植物激素拌种后,还可以间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N素、P素、K素含量和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而降低了与大球盖菇竞争营养的真菌的数量,本研究为解决甘南高原大球盖菇人工栽培造成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这一技术瓶颈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甘南高原日光温室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3)大球盖菇不同农作方式能够缩短大球盖菇无性生长的时间,且在大球盖菇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其菌帽厚度、菌帽直径、菌柄长、菌柄直径、单株鲜重等有性生长指标大小的顺序均为:连作3茬>连作2茬>轮作1茬>CK;多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其顺序为:连作3茬>连作2茬>轮作1茬>CK;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钾、土壤含水量总体上表现为:连作3茬>连作2茬>轮作1茬>CK。并且发现在大球盖菇生长发育期内,仅处理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但处理间变化波动不显着。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陈勋富[7](2020)在《三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尤溪金柑的经营效益研究》文中指出金柑,作为我国传统的特产水果,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栽培历史。其果实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果、叶更兼具观赏价值,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福建三明尤溪作为国内金柑的主要产地之一,地理、气候、土壤等资源丰饶、环境优越,其产品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美誉。本研究以尤溪金柑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尤溪县金柑档案资料、调研当地多个金柑栽培合作社、走访当地多名金柑栽培大户,统计金柑传统露地栽培模式、覆膜栽培模式与大棚栽培模式所需的人工成本、资料成本等,对比分析采收金柑果实的品质指标,总结三种栽培模式的效益,旨在运用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突破尤溪金柑的栽培瓶颈,完善绿色无公害栽培体系,推动尤溪县金柑产业变革,提高尤溪金柑的质量和产量,促进果农增收,优化尤溪县金柑产业,实现尤溪金柑成为高产、高效、优质、持续的农业样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尤溪社会经济的综合开发进程。主要研究结果有:(1)尤溪金柑现有三种栽培模式:露地栽培、覆膜栽培、大棚栽培,主要栽培技术包括苗木培育、园地选择、树冠管理、水肥管理、保(疏)花果、修剪更新、防治虫害7个方面。尤溪金柑栽培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产业长远规划、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配套设施有待强化、栽培技术落后、园区管理不到位、基础建设薄弱、市场有待开拓、业态有待拓展、品牌有待突破。(2)通过统计尤溪金柑三种栽培模式所需投入的农药、肥料、雇工等成本,分析雨害、冻害、旱害对产量的影响,总结金柑错峰上市、不同栽培模式对产值的影响,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可能带来的其他附加效益,得出:大棚栽培模式的投入成本虽高于其他两种栽培模式,但大棚栽培在防范雨害和冻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保证高产稳产,实现树上保鲜、错峰上市,有效避免价格战;并且可以采用标准化建设来提升金柑品质及销售价格,从而增加金柑产值;还可以探索发展金柑文化旅游,增加额外经济效益。总的来说,采用大棚栽培将更有利于尤溪金柑产业的发展。(3)深入分析研究金柑大棚栽培模式现状及存在建设成本高、果农认识不足,地理条件差、全面推广受限,管理水平低、效益难以突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政策扶持和强化果农培训的推广对策。(4)推进尤溪金柑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有:调整优化栽培结构和产业布局、建立规范栽培管理和品质保障、策划推进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
穆大伟[8](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马金杰[9](2015)在《嫩江县农业科技园景观与生产示范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以观光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它继承了传统农业的自然属性,又承接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是集农业生产、观光游览、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和科技培训于一体,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新型的、综合性的经济园区,适应现代人短时间逃避城市污染和放慢生活节奏的需求,也俨然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形式、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经过学习研究,根据近年来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从嫩江县优越的农业和地理条件角度出发,结合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抓住势头正旺的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构建旅游、农业、科学、研究、生产相结合以科技为依托的新模式,本文对嫩江县农业科技生产示范园项目进行了合理的总体规划布局。规划确定了“展示农业高新技术、发挥区域农业特点优势,以促进嫩江县农业产业和旅游业的结构调整为基本目标”的规划思路;确定了“科技、创新、高效、布局优化”的规划原则;确定了“一心、两带、七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确定了“农业科技核心区、加工物流区、瓜果采摘区、农田作物生产示范区、设施农业展示区、休闲观光区、花卉生产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示范区”的八大功能分区等。通过对规划依据、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内容的研究,对嫩江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详细景观规划设计和生产示范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农业科技园区总占地面积约87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沿江景观带和农业文化观光带两条景观带,全园建有景点50多处,是道路景观、植物景观、农田景观、水体景观、科技景观、构筑景观等的有机结合。生产示范规划设计方面:规划设计时围绕农作物良种繁育、现代化生产技术、生物能源高新技术等产业进行生产示范,如光伏温室大棚技术、沼气技术、智能温室技术。把农业科技园定位为嫩江县高新技术的源头,从而探索出一条集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科研创新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集成辐射带动途径,大力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的、创新的科学技术,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园区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力度,使园区成为科技型的、创新型的现代农业技术辐射源与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为嫩江县实现农业产业跨越发展增加可能性。
穆兰[10](2014)在《覆盖对温室辣椒生理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长时间连续种植使土壤理化状况恶化,病虫害频发,导致产量下降,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农产品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由于种植辣椒经济效益好,近年来,辣椒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设施蔬菜作物,同时也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作物。而地面覆盖以其效应好在农业生产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大田方面,且主要研究某一覆盖方式对作物的效应,而缺少对各种覆盖效应的系统研究,尤其在温室蔬菜生产中,这种系统研究更少。为此,本试验于2011年和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日光温室内进行,以辣椒为研究对象,以对照(不作任何覆盖,CK)、地膜覆盖(FM)、秸秆覆盖(SM)、地膜加秸秆覆盖(CM)为试验因子,分析了覆盖对辣椒生长发育、生理特征、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为合理覆盖方式的选择及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不同覆盖处理改变了土壤环境。覆盖处理在各个测定时期土壤含水量一直高于对照处理,表现为CM>FM>SM>CK;各个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显着,覆盖处理的温度总体高于不覆盖处理;覆盖不同程度的提高了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改善了土壤环境质量;对照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均是显着低于覆盖处理,并且与覆盖处理间达到显着差异(p<0.05),而CM覆盖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根系活力、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是影响覆盖方式下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其中以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以土壤pH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关联度最小,为0.707。(2)不同覆盖条件下辣椒光合生理特征的变化。在整个生育期不同覆盖处理之间光合速率差异显着(p<0.05),CM覆盖处理最高(15.98umol CO-12m-2s),CK最低(8.15umol CO-12m2s-);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能很好的模拟不同覆盖条件下辣椒的光合响应曲线,实测曲线和拟合曲线较为吻合(决策系数均>0.9);CM(0.13)和FM(0.08)表观量子效率高于CK(0.07)和SM(0.06),光能利用效率较高;CM处理条件下光补偿点较小(17.67umolm-2s-1),而SM处理条件下饱和点较高(1000umolm-2s-1),说明了辣椒在CM处理下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而SM处理下辣椒对强光的适应能力较强。(3)不同覆盖条件下辣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分析。覆盖处理能显着提高辣椒产量, FM、CM和SM相比对照增产55.76%、160.58%、135.58%;CM覆盖处理经济收入最高(16.26yuan m-2),CK处理的辣椒经济收入最低(6.24yuan m-2);不同覆盖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也达显着水平(p<0.05),依次为CM>SM>FM>CK,分别为对照的2.07倍、5.21倍和4.19倍,CM处理无论在节水还是增产、增收方面,显着优于其他覆盖方式。(4)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辣椒果实的品质变化。覆盖对辣椒的感官品种影响表现为:辣椒果长顺序为CM>FM>SM>CK,各处理之间差异显着(p<0.05);FM、CM、SM覆盖处理比对照处理的辣椒果径分别宽了5.18%、12.35%和1.19%;从果形指数来看,CM覆盖处理的辣椒果形指数在整个结果期变化幅度最小仅为0.03,更好的保持了商品的一致性;FM覆盖处理的辣椒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33.81mgkg-1,对照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22.73mg kg-1;CM和SM覆盖处理能够提高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最高可达0.25%,并且与其他两种处理间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覆盖处理降低了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FM处理硝酸盐含量最低(29.81mg kg-1)。(5)覆盖效益对日光温室辣椒影响的综合质量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不同覆盖处理模式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的结果为:CM>SM>FM>CK,其中CM处理的得分最高为4.21,而CK处理的得分最低为1.53;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4种不同覆盖处理关联模式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其结果为:CM>SM>CK>FM,其中CM处理的关联度最大,为0.912,FM处理的关联度最小,为0.709;CM在两项综合评价方法中均是最高,说明CM处理能实现辣椒高效、优质及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在设施高效农业中应该加以推广。
二、秸秆创新利用技术与温室大棚高产栽培(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秸秆创新利用技术与温室大棚高产栽培(三)(论文提纲范文)
(1)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1.1.1 选用良种催芽育苗 |
1.1.2 芋的地膜覆盖栽培 |
1.1.3 芋的肥料管理 |
1.1.4 芋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
1.2 芋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
1.2.1 芋的营养成分研究 |
1.2.1.1 芋淀粉 |
1.2.1.2 芋多糖 |
1.2.1.3 芋头蛋白质 |
1.2.1.4 其他成分 |
1.2.2 芋的功能成分研究 |
1.3 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分析 |
1.3.1 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现状 |
1.3.2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成因及水旱轮作对其作用 |
1.3.2.1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 |
1.3.2.2 土壤养分失衡 |
1.3.2.3 白毒作用 |
1.3.2.4 土传病害 |
1.3.2.5 水旱轮作对连作障碍的作用 |
1.3.2.6 水旱轮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4 无性繁殖作物的提高繁殖率技术 |
1.4.1 分株繁殖技术 |
1.4.2 切块育苗技术 |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技术 |
第二章 多子芋腋芽苗夏季露地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步骤 |
2.1.3.1 地上形态特征指标 |
2.1.3.2 子芋品质指标及主要功能成分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2.2.2 腋芽苗露地不同密度移栽秋延后栽培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多子芋大棚秋延后栽培的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密度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2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3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深度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4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深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5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时期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6 主芽苗秋延后不同移栽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2.7 不同种级苗秋延后移栽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3.2.8 不同种级苗秋延后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多子芋大棚春提前栽培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大小种球春提前直播地上部形态指标 |
4.2.2 不同大小种球春提前直播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2.3 不同密度春提前直播地上部形态指标 |
4.2.4 不同密度春提前直播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多子芋腋芽苗夏季大棚内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5.2.2 腋芽苗不同密度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多子芋切块育苗移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地上部分形态指标 |
6.2.2 不同切块苗移栽对其产量、品质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 |
1.2.2 无土栽培的应用现状 |
1.3 固体栽培基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1 松针的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3.2 椰糠基质栽培的研究现状 |
1.4 固体基质栽培农用化工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固体基质中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 |
1.4.2 固体基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现状 |
1.4.3 固体基质中微生物菌剂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项目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7.1 创新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克黄威、绿陇等对松针/椰糠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研究基质在不同配比绿陇和克黄威随时间处理下的松针/椰糠的酶活性 |
2.3.2 研究基质在不同配比绿陇和克黄威随时间处理下松针/椰糠的p H、EC、全效养分含量及C/N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松针/椰糠+克黄威+绿陇复合基质育苗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施加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对辣椒和菠菜发芽率的影响 |
3.3.2 施加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对辣椒和菠菜生长的影响 |
3.3.3 施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和菠菜叶绿素的影响 |
3.3.4 施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和菠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养分多效缓释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
4.1.引言 |
4.2.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4.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施加不同剂量缓控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施加不同剂量缓控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菌剂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讨论 |
4.5.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新型连栋日光能温室墙体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长江流域温室构型概述 |
1.1 长江流域温室发展现状 |
1.2 长江流域温室构型发展 |
2 温室墙体研究概述 |
2.1 温室墙体结构研究概述 |
2.2 温室墙体材料研究概述 |
2.2.1 传统墙体材料 |
2.2.2 砌块材料 |
2.2.3 植物纤维材料 |
2.2.4 松散保温材料 |
2.2.5 相变材料 |
2.2.6 泡沫绝热材料 |
3 温室降温技术研究概述 |
3.1 通风降温 |
3.2 遮阳降温 |
3.3 蒸发降温 |
第二章 连栋日光能温室墙体设计 |
第一节 连栋日光能温室墙体材料热工性能测试与分析 |
1 墙体材料选用要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测试方法与原理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第二节 连栋日光能温室及墙体结构设计与建造 |
1 连栋日光能温室及墙体参数设计 |
1.1 温室结构设计方案 |
1.2 墙体设计方案 |
2 连栋日光能温室建造 |
第三章 连栋日光能温室热环境研究 |
第一节 连栋日光能温室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温室 |
1.2 参数测量与测量点布置 |
1.3 数据分析理论依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夏季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变化分析 |
2.2 夏季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分析 |
2.3 夏季温室内部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分布变化分析 |
3 结论 |
第二节 连栋日光能温室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温室 |
1.2 参数测量与测量点布置 |
1.3 数据分析理论依据 |
1.3.1 日有效积温与积温强度 |
1.3.2 温室透光率 |
1.3.3 墙体热阻、蓄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计算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冬季温室内部温、湿度变化分析 |
2.2 冬季温室光照变化特点分析 |
2.3 冬季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特点分析 |
2.4 温室内热量传递分析 |
2.5 墙体温度变化及传热特点分析 |
3 结论 |
第四章 连栋日光能温室应用效果研究 |
第一节 连栋日光能温室栽培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栋日光能温室夏季栽培应用效果分析 |
2.2 连栋日光能温室冬季栽培应用效果分析 |
3 结论 |
第二节 连栋日光能温室通风降温与墙体保温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温室 |
1.2 试验方法 |
1.3 温室能源消耗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栋日光能温室夏季自然通风降温效果研究 |
2.2 连栋日光能温室冬季墙体的保温效果 |
3 结论 |
全文讨论 |
1 温室结构设计探讨 |
2 温室墙体结构设计探讨 |
2.1 墙体内外分层 |
2.2 墙体空气夹层 |
2.3 墙体框架热桥 |
3 温室墙体材料探讨 |
4 发展展望 |
4.1 温室结构创新 |
4.2 温室墙体创新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西瓜的生产现状 |
1.1.1 国外西瓜生产现状 |
1.1.2 中国西瓜生产现状 |
1.2 西瓜的营养特征 |
1.2.1 西瓜的生长发育 |
1.2.2 西瓜的营养特性 |
1.2.3 西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 |
1.3 中国西瓜施肥现状 |
1.3.1 中国西瓜肥料施用现状 |
1.3.2 西瓜肥料利用率及存在问题 |
1.3.3 西瓜生产对环境的效应评价 |
1.4 氮肥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1.4.1 氮肥用量对西瓜生长及品质影响 |
1.4.2 有机氮替代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西瓜主要栽培区域施肥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数据来源 |
3.1.3 生命周期评价(LCA) |
3.1.4 优化潜力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栽培区西瓜生产的投入-产出 |
3.2.2 优势产区与区域影响 |
3.2.3 西瓜生产的环境影响来源 |
3.2.4 区域减排优化空间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4 计算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2.2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品质的影响 |
4.2.3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4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多种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5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6 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
5.2.2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品质的影响 |
5.2.3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4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有机氮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分析 |
6.2.1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
6.2.2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品质的影响 |
6.2.3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6.2.4 有机氮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西瓜施肥现状与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
7.1.2 氮肥用量与有机氮替代对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1.3 氮肥用量和有机氮替代对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5)栽培技术对大球盖菇生长和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球盖菇概述 |
1.1.1 大球盖菇的分类地位及分布范围 |
1.1.2 大球盖菇的生活习性 |
1.1.3 大球盖菇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 |
1.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概况 |
1.2.1 大球盖菇栽培基质的研究 |
1.2.2 不同农作方式栽培大球盖菇的研究 |
1.3 食用菌栽培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
1.3.1 食用菌栽培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
1.3.2 食用菌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技术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主要药品、试材、器具 |
2.3.2 栽培种的制作及培养 |
2.3.3 试验方法 |
2.3.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5 数据处理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 |
3.1.1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菌帽变化的影响 |
3.1.2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菌柄变化的影响 |
3.1.3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鲜重变化的影响 |
3.1.4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干重变化的影响 |
3.1.5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
3.1.6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7 不同栽培基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8 结论与讨论 |
3.2 拌种剂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 |
3.2.1 拌种剂对大球盖菇一潮菇、二潮菇现蕾时间的影响 |
3.2.2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菌帽变化的影响 |
3.2.3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菌柄变化的影响 |
3.2.4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鲜质量变化的影响 |
3.2.5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干质量变化的影响 |
3.2.6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
3.2.7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品质的影响 |
3.2.8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大球盖菇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9 不同拌种剂拌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2.10 结果与讨论 |
3.3 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 |
3.3.1 不同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无性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有性生长的影响 |
3.3.3 不同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
3.3.4 不同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品质的影响 |
3.3.5 不同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6 不同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7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 |
4.2 拌种剂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 |
4.3 农作方式对大球盖菇生长及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 |
4.4 试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三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尤溪金柑的经营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金柑栽培基本概况 |
1.1.1 主要分布区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食用、药用、观赏价值 |
1.2 金柑栽培研究现状 |
1.2.1 品种研究 |
1.2.2 栽培研究 |
1.2.3 效益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尤溪金柑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尤奚地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特征 |
2.2 尤溪金柑发展简况 |
2.3 尤溪金柑栽培现状 |
2.3.1 金柑栽培的模式 |
2.3.2 金柑栽培的生态条件 |
2.3.3 尤溪金柑的栽培技术 |
2.4 尤溪金柑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产业发展问题 |
2.4.2 生产技术问题 |
2.4.3 产品营销问题 |
3.尤溪金柑三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经营效益 |
3.1 三种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
3.1.1 金柑成本分析 |
3.1.2 金柑产量分析 |
3.1.3 金柑产值分析 |
3.1.4 金柑利润分析 |
3.2 小结 |
4.尤溪金柑最优栽培模式的体系研究与产业推广 |
4.1 金柑大棚栽培模式现状 |
4.1.1 金柑大棚栽培的发展历程 |
4.1.2 金柑大棚栽培的结构类型 |
4.1.3 金柑大棚栽培对环境要素的影响 |
4.2 金柑大棚栽培存在的问题 |
4.2.1 建设成本高,果农认识不足 |
4.2.2 地理条件差,全面推广受阻 |
4.2.3 管理水平低,效益难以突破 |
4.3 金柑大棚栽培的推广对策 |
4.3.1 强化宣传引导,理清发展思路 |
4.3.2 增强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 |
4.3.3 强化果农培训,提高品质效益 |
4.4 推进尤溪金柑产业的建议 |
4.4.1 调整优化栽培结构和产业布局 |
4.4.2 建立规范栽培管理和品质保障 |
4.4.3 策划推进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 |
5.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8)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嫩江县农业科技园景观与生产示范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农业科技园区的概述 |
2.1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 |
2.2 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 |
2.3 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
2.4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 |
2.5 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分析 |
2.6 国内外农业科技示范园研究动态 |
2.6.1 国内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概况 |
2.6.2 国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概况 |
3 嫩江县农业科技园规划研究 |
3.1 规划背景 |
3.2 规划概况 |
3.2.1 地理区位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气候水文 |
3.2.4 经济发展状况 |
3.2.5 社会发展状况 |
3.3 园区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3.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3.3.4 挑战分析(Threats) |
3.4 规划依据 |
3.5 规划原则 |
3.6 规划目标 |
3.7 空间布局 |
3.8 功能分区 |
3.9 道路系统分析 |
3.10空间结构分析 |
3.11景观轴线、节点分析 |
3.12总平面布局 |
4 嫩江县农业科技园景观规划研究 |
4.1 农业科技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4.2 农业科技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3 景观设计类型 |
4.3.1 道路景观 |
4.3.2 植物景观 |
4.3.3 农田景观 |
4.3.4 水体景观 |
4.3.5 科技农业景观 |
4.4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
5 嫩江县农业科技园生产示范规划研究 |
5.1 农业科技园区生产示范总体布局 |
5.2 农业产业示范 |
5.3 现代化生产技术、能源技术示范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覆盖对温室辣椒生理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设施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 |
1.2.2 地面覆盖研究进展 |
1.2.3 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 |
1.2.4 覆盖对作物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5 设施蔬菜覆盖研究进展 |
1.2.6 设施辣椒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地面覆盖对温室内辣椒土壤环境的影响 |
2.1.2 地面覆盖对辣椒生理特性的研究 |
2.1.3 地面覆盖对辣椒生长发育、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1.4 不同覆盖处理对辣椒各项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2.2.3 试验设计 |
2.2.4 试验水肥处理 |
2.2.5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6 植物样品的采集 |
2.2.7 试验温室小气候环境状况 |
2.2.8 数据分析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辣椒土壤环境的影响 |
3.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3.1.1 土壤水分的测定 |
3.1.2 土壤温度的测定 |
3.1.3 日光温室大气各环境要素的测定 |
3.1.4 土壤 pH、电导率、有机质的测定 |
3.1.5 土壤氮、磷、钾的测定 |
3.1.6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
3.1.7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覆盖处理对温室辣椒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2 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动态变化规律 |
3.2.3 生育期内不同覆盖处理土壤平均温度与大气温度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 pH 的影响 |
3.2.5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2.6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7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8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9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2.10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4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辣椒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4.1.1 光合指标测定 |
4.1.2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4.1.3 光响应曲线模型及相应光合生理参数计算 |
4.1.4 辣椒生物量积累的测定 |
4.1.5 辣椒冠层温湿度的测定 |
4.1.6 辣椒根系活力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覆盖条件下辣椒生育期内光合生理特征日变化 |
4.2.2 不同覆盖对辣椒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4.2.3 不同覆盖对辣椒冠层温度、湿度的影响 |
4.2.4 覆盖对辣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5 不同覆盖对辣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5章 地面覆盖对辣椒果实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1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
5.1.1 产量和灌水量 |
5.1.2 水分利用效率 |
5.1.3 辣椒果实品质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覆盖处理对辣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2 不同覆盖处理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覆盖效应对日光温室辣椒影响的综合质量评价 |
6.1 研究方法及原理 |
6.1.1 主成分分析法 |
6.1.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6.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主成分分析法在覆盖效应对辣椒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6.2.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覆盖效应对辣椒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秸秆创新利用技术与温室大棚高产栽培(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D]. 李东昇. 扬州大学, 2021(09)
- [2]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D]. 豆丹.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新型连栋日光能温室墙体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D]. 倪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D]. 李羽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5]栽培技术对大球盖菇生长和土壤因子影响的研究[D]. 郭文文. 西藏大学, 2019(12)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三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尤溪金柑的经营效益研究[D]. 陈勋富.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9]嫩江县农业科技园景观与生产示范规划研究[D]. 马金杰.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10]覆盖对温室辣椒生理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D]. 穆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