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环互动”文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庞佳[1](2020)在《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作为振兴国家的基石,在整个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在教育管理制度中的良好作用愈发明显,受关注的热度也是不断攀升。作为一种新课程改革模式,它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实行多年,并且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国对其研究起步晚,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认识都还不完善、不成熟,存在较多问题,而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教育的发展又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对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理论基础进行整理研究,进而对物理学史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以J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个案进行叙事描述,根据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前人的调查,开发设计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然后进行最后的总结分析得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及建议。对于研究个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研和论述:一是对J中学的环境分析,此部分通过对学校环境、教师状况、学生状况三个方面的分析进行论述;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确立,此部分则包括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加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三方面的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及实施,笔者将“趣味物理学史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将课程分为四章内容,分别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的发展历史,并将每个章分成不同的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从中国古代知识入手,把物理学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的概貌展示出来,以揭示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最后阐述了物理学史的教育案例分析;四是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结论和遇到的问题,阐述在J中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调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个人在研究中取得的数据资料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提出实施建议。
王刚,唐曼,孙启航[2](2019)在《文科课堂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HD高校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教学效果对高校文科教育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提升高校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洞悉文科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是提升其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对HD高校文科课堂进行调查发现,影响文科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教师教学因素、课程设置因素和评价机制因素四种。结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将影响文科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基于此提出,学校要在做好"保健"因素、完善基本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激励因素",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娜[3](2018)在《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学术沙龙的收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显着,有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甚至出现了“本科化”倾向。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质量主导”的时代。在国家层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战略决策。在高校层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状况已经被视为学校实力的一个重要表征。研究生师门学术沙龙作为一个强调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实质性学术交流的非正式对话共同体,对于经常需要与导师交流互动的文科研究生来说,增进了师生、生生情谊,促进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对于塑造研究生个性、培养研究生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与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在前期对师门学术沙龙有相关了解的基础上,选取了25位参与过师门学术沙龙的学生和4名开展学术沙龙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受访者的话语表述以及前期沙龙现场观察,发现师门学术沙龙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导师指导型和同伴互助型两种学术沙龙类型。借鉴情境学习理论,针对学生参与两种师门学术沙龙类型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导师指导型和同伴互助型学术沙龙中同时存在核心参与者、积极参与者以及边缘参与者。在导师指导型学术沙龙中,边缘参与者主要为入门新生、积极参与者是适应沙龙场域的学生、核心参与者则是能够在沙龙中进行积极互动的学生;学生在导师指导型学术沙龙中会从“合法的边缘参与者”逐步成长为“成熟实践的核心者”。同伴互助型学术沙龙中,也同时存在入门的边缘参与者、有一定学术兴趣的积极参与者以及有强烈学术追求的核心参与者;与导师指导型学术沙龙类似的是,同伴互助型学术沙龙中学生也会从“边缘参与者”成长为“核心参与者”,但是成长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同伴互助型学术沙龙中的核心参与者比较固定。学生在参与师门学术沙龙的过程中会在知识、技能、社会性发展、科研意识与态度、价值观五个发展有一定的收获,其中技能是汇报最多的收获,知识则汇报人次相对较少。在导师指导型学术沙龙中学生的收获汇报频次与总体收获一致,依次为技能、社会性发展、价值观、科研态度与意识、知识五个方面。而同伴互助型学术沙龙中学生收获汇报频次排在第一位的为情感体验、其次是技能、价值观、学术态度,最后是知识。学生在从边缘参与到核心参与的过程中其收获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低阶认知转为高阶迁移、表层感知转为内化习得、外界影响转为自我生成、简单掌握转为熟练运用、接受参与转化为积极认同。最后针对学生产生的收获,探讨其影响收获的因素,主要为:助学者群体中导师的核心影响、同伴者的竞争与合作、学生个体的参与动机、沙龙现场的互动情况、学术沙龙的开展内容、学生成长中的时间效应五个方面。
江金波,任小乐[4](2017)在《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三大改革》文中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致力于文科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但至目前国内在文科课程实验的实践问题上仍存在一系列困惑。试图从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入手,结合《会展项目管理》探索性实验的教学实践,探讨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的三大重要路径,即项目体系构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动方式创新以及探索性实验教学的考核创新,系统总结了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五大特点。借此推动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
张金英[5](2012)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块建构式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验班中的个别学生跟踪调查,分析其在模块建构式课堂开展前后的各方面的变化,包括选择和组合课堂、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等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及成功和不足,以验证实践效果。
纪宏伟[6](2011)在《“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任务型自学—议论交流—评价反馈"为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简称"自学、议论、评价"教学模式,遵循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这一宝贵的教学理念,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肯定了其教学意义和优势,相信其对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阮银兰[7](2009)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实践和研究中摸索出了一系列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但在设计和实施中也存在着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仍以教师如何教为出发点、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问题、教与学的方式在实践中仍然较多地沿袭传统模式、信息化因素凸显不足等一些缺陷。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和实施远程开放教育,就必须从基础理论、教学组织形式、"教与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全面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赵滨宁[8](2009)在《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教学呈现出巨大优势。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容忽视。本文中就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潜力,全面革新大学英语教学,建立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人机结合的现代化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讨,该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理念,优化了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实用能力和运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获得英语知识的能力。新模式对于广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有实用价值。
姜革非[9](2009)在《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下通用管理能力课程教学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环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设计模式。我们在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通用管理能力模块教材的特点,探索了团队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创新。
王文琳[10](2009)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互联网、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教和学也变得越来越灵活。远程教育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但是,目前远程教育尤其是电大开放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其面临的问题制约着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影响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探索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在对电大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和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电大现有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类型,并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论述了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即“两学两多”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应用成效。“两学两多”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培养目标上,由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单一面授转为多媒体综合利用,实现远程交互式的教与学,从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持续健康发展。“两学两多”教学模式是一个由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又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和研究总结,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即教师引导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多种活动参与、多种媒体配合。在四大模块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导学是教学模式的前提,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学模式的基础,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是教学模式的关键,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模式的保障。在教师导学模块中,教师引导学习过程、启发学习思维,其对应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包括“入学指导、面授辅导、网络引导”三种导学方式,其中入学指导是基础,面授辅导是关键,网络引导是重点,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导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生自学模块中,自主学习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教师导学的建立、多种活动的参与和多种媒体的配合,其中计算机网络在自主学习实现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多种活动模块中,多种活动既是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点,又是教学活动中,导学活动的重要体现,主要体现为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同时又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做出选择,特别体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多种媒体模块中,通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中控系统、计算机等数字教学设备,配合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利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通过新型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推广和应用,证明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实现导学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获取知识和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效能。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在电大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三环互动”文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环互动”文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校本课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
2.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
3.物理学史教育利于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2.物理学史教育研究发展历程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 |
二、相关理论探讨 |
(一)概念界定 |
1.校本课程 |
2.校本课程开发 |
3.趣味物理学史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三)课程开发的模式 |
1.目标模式 |
2.过程模式 |
3.实践模式 |
4.环境模式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
三、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设计 |
(一)现状分析 |
1.学校环境分析 |
2.教师分析 |
3.学生分析 |
(二)问题提出 |
(三)中学“趣味物理学史”课程目标设计 |
1.知识与技能 |
2.过程与方法 |
3.情感与价值观 |
(四)中学“趣味物理学史”课程内容的设计 |
1.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2.课程的内容框架 |
3.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
(五)学生学习评价 |
四、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实施 |
(一)课程实施方案 |
1.实施对象 |
2.实施时间 |
(二)课程实施原则 |
1.以学生发展为主 |
2.立足于实践 |
3.贴近生活实际 |
(三)课程实施方法 |
1.读书指导法 |
2.讨论法 |
(四)课程实施案例分析 |
1.设计思路与内容 |
2.案例分析 |
五、结论与问题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生物理学史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物理学史校本课程在中学的实施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物理学史校本课程在中学的实施效果访谈实录 |
附录四 中学物理学史试卷 |
附录五 材料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2)文科课堂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HD高校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
(一) 文献回顾及评述 |
(二) 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与研究变量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三、文科课堂教学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
(一) 基于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 |
1.问卷项目内容 |
2.问卷调查对象组成 |
3.多重响应分析 |
四、文科课堂教学影响因素的质化研究 |
(一) 课堂学习的必要性遭到质疑 |
(二) 教师教学内容与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
(三) 课程设置困境 |
五、文科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提炼与解释 |
(一) 保健因素 |
(二) 激励因素 |
六、结语 |
1.夯实“保健因素”, 做好基础保障 |
2.丰富“激励因素”, 重在激励 |
(3)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学术沙龙的收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方法与设计 |
2 师门学术沙龙的历史与现状 |
2.1 学术沙龙与Seminar的起源 |
2.2 学术沙龙与Seminar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2.3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沙龙开设现状 |
3 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的类型与特征 |
3.1 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的具体开设类型 |
3.2 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的特征 |
4 情境学习视角下学生参与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的过程 |
4.1 导师指导型学术沙龙中的学生参与过程 |
4.2 同伴互助型学术沙龙中的学生参与过程 |
5 学生参与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的收获分析 |
5.1 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中学生的整体收获 |
5.2 两种类型的学术沙龙中学生的具体收获 |
5.3 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中学生的整体收获变化历程 |
6 教育学师门学术沙龙中学生收获的影响因素 |
6.1 沙龙助学者群体的影响 |
6.2 学习者个体的参与动机 |
6.3 沙龙开设内容的影响 |
6.4 学生成长过程中时间效应 |
6.5 学生在沙龙中的互动情况 |
7 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观察记录 |
附录3 预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4)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三大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回顾 |
2 探索性实验教学项目的体系构建 |
2.1 探索性实验教学项目设置的原则 |
2.2 探索性实验教学项目体系 |
3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动方式 |
3.1 采取分散与集中两种形式开展探索性实验 |
3.2 理论的高度概括化与探索性实验的项目化 |
3.3 促进探索性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动 |
4 探索性实验教学的考核 |
4.1 考核方式过程化 |
4.2 考核内容多样化 |
5 结语 |
(5)语文课堂教学模块建构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堂教学研究背景 |
二、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
三、语文课堂教学模块建构式 |
四、模块建构式教学的几点意见 |
1. 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的组织。 |
2. 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有把握学生的能力。 |
3. 活用教学方法。 |
4. 教学的有效性: |
5. 有效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起点: |
五、结语 |
(9)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下通用管理能力课程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下通用管理能力课程教学设计 |
1.1 自学环节注重个人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小组协作学习效果 |
1.2 导学环节引入团队教学模式,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
1.2.1 组建团队 |
1.2.2 团队教学实施 |
1.2.3 团队教学控制 |
1.3 考核环节注重量化评价 |
2 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下通用管理能力课程的教学评价 |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
2.2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沟通能力 |
(10)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远程教育研究现状 |
四、我国电大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存在消极学习态度和被动学习行为,缺乏知识创新 |
(二) 同步式教学无法促成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
(三) 教材更新缓慢,设施应用滞后 |
(四) 师资力量的匮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
第二章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远程教育的内涵、特点和发展阶段 |
二、教学模式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
(一) 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 |
(二)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三、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四、电大现有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
(一) 宏观层面 |
(二) 中观层面 |
(三) 微观层面 |
第三章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教学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 |
(一) 加强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二) 加强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
(三) 加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
二、“两学两多”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模式框图 |
(一) 教师导学 |
(二) 学生自学 |
(三) 多种活动 |
(四) 多种媒体 |
第四章 “两学两多”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成效 |
一、“两学两多”教学模式的应用 |
二、“两学两多”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
第五章 结论 |
一、“两学两多”教学模式特色 |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后记 |
四、“三环互动”文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 庞佳.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2]文科课堂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HD高校的实证研究[J]. 王刚,唐曼,孙启航. 山东高等教育, 2019(02)
- [3]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学术沙龙的收获研究[D]. 李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4]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三大改革[J]. 江金波,任小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10)
- [5]语文课堂教学模块建构式探析[J]. 张金英. 快乐阅读, 2012(10)
- [6]“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 纪宏伟.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11)
- [7]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阮银兰.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 [8]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赵滨宁.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9(06)
- [9]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下通用管理能力课程教学初探[J]. 姜革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8)
- [10]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D]. 王文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