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和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1](2021)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结构深入调整、人口结构深度变化,公众对公共服务的社会预期不断提升、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质量不高、规模不足、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区域间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服务设施不足,设施利用率较低;公共服务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保障不足;服务尚未有效惠及全部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项目存在覆盖盲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相对完善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研究其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历史演进、架构及相关主体的作用发挥等内容,并通过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分析,见微知着,深入探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效果,以期借鉴其经验,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助益。本文分析认为,战后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从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向政府、社会、企业多元主体供给不断转变,历经官制型体系、融合型体系后,最终形成官民共治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官民共治体系下,政府和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事业者发挥着主体作用,市场则作为纽带推动着官民协同共治的进程,其中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化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对提升服务供给效率和水平不可或缺;非营利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构成,其既可以单独承担社会事务,同时也可以与政府或其他民间事业者合作满足民众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共同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为了考察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子系统的运行,结合当前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研究的现实需要,本文针对日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其作用发挥机制、应对新冠疫情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对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效率效果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总结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从结构上包括6部分共9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即第1章。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归纳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理论分析,即第2章。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及其体系的内涵探讨,总结和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般形式,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约束条件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及其特征,即第3章。从历史演绎的角度,对战后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归纳与逻辑梳理,总结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第四部分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结构及主体作用分析,包括第4、5、6、7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前文分析内容为基础,采取“总—分”形式对日本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进行解构。从总体上,以官民协同治理为角度,分析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构成形式、体系形成的动因以及官民协同治理的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和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事业者发挥着显着的主体作用,而市场是两者之间协同合作的载体。其后,分别从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分析三者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各自作用的发挥,以更好地解析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期为我国提供切实借鉴。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即第8章。结合当前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实际,选取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其作用发挥机制、应对新冠疫情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见微知着,对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运行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即第9章。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建议。
任蕾蕾[2](2020)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组织协作研究 ——以山东寿光洪灾为例》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的风险型特征越发凸显,以自然灾害为典型的公共突发事件破坏性大且无法避免,对人类社会的应灾承灾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政府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守护者和扞卫者,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公共职能,其应急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成为检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不仅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提高综合事务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公共治理思想促进国家治理模式变革的重要体现。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与社会力量的快速崛起使其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与政府共同构建了复杂而庞大的网络治理结构,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形成了多元协作的网络格局。在此背景下,强化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也应引入“治理”理念,鼓励多元主体合理参与、形成紧密而有序的应急协作网络。这不仅是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应急管理阶段论来说,应急响应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当即处置,处于事中管理环节。《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中关于应急响应措施的规定表明,应急响应实际上是多元协作、有序救灾的过程,组织间协作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能减弱灾害的破坏性影响、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还有助于引导多元组织有序参与灾害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格局。但我国的应急实践表明,组织间协作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外在的制度约束和内在的功能限制。因而,聚焦多元组织的应急协作过程,进而明确影响组织协作效率的关键因素,才能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网络分析以结构--关系为切入点,聚焦于行动者及其互动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通过综合的指标体系衡量网络结构及网络中行动者的关系特征,进而解释网络的结构意义和个体的行为意义。由此,可将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过程视为由不同应急组织及其互动关系构成的协作网络,进而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网络进行解释和讨论。基于此,本文选取寿光洪灾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是应急响应的主要参与者,三类组织及其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了多元协作的网络形态。第二,不同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有明显差异,因性质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化。第三,应急协作因内容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协作主体的多元化、物资保障的二元化、指挥决策的科层制。同时,此次案例分析也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应急协作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分别是组织间协作关系松散,缺乏协作的外在约束;部分组织边缘化,协作救灾的积极性不高;信息沟通不畅,单向流动特征明显。对此,本研究从公众协作机制的创建、应急主体协作自主性的激发及信息沟通机制的畅通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资为改善自然灾害的应急协作过程提供参考。
林宇佳[3](2020)在《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各种灾害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时常发生,严重危及人类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气象灾害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不仅是政府一元的治理,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协作。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太平洋,每年都会受到台风这种特殊天气的影响,气象灾害经常发生。根据中国气象台的相关统计显示,如果以上海作为中心,在周边500公里范围之内,四十年间共有186个热带气旋经过这一带,引发了一系列恶劣天气,一定程度上对上海及周边地区造成了影响。此外,上海每年还有寒潮、风暴潮等强对流天气来袭。气象灾害不仅给上海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也给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上海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对“协同治理”、“灾害治理”等概念进行界定和明确。同时,具体运用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创造性改造,奠定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政府将协同治理应用在气象灾害治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为协同治理模式提供现实依据。具体地,本文基于已有的理论与现行的政策,主要探究了上海市气象灾害治理的发展变化和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的形成过程和内部机制,与此同时,在对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上海市在治理气象灾害时仍然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从国外气象灾害协同治理方面提取经验,从政府、社会和公民主体三个角度提出了上海市协同治理的改进策略及方案。本研究还力图总结出若干规律性认知,希望为完善城市灾害治理体系、有效降低灾害影响等实践提供有益思路。
杜蕾[4](2020)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促使城市人口、规模和功能的扩大,城市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来的是各种不稳定因素的积聚,无论是频率还是规模,城市已成为当前突发事件,尤其是特大、重大突发事件的高发地。区别于一般突发事件,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大多属于复合型安全问题,面临的环境复杂、任务紧急,呈现出脆弱性、衍生性、连锁性和交叉性等特征。一旦爆发,不仅会诱发多种次生灾害,还会严重破坏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挑战,城市公共安全正面临着极大挑战。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应急管理更多的依赖于单一政府应急主体,层级化自上而下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已经很难满足该类事件对应急处置的高效需求。多主体协同应急已成为当代有效应急管理的重要标识。多主体协同要求政府组织充分吸纳和鼓励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等的参与,积极调配和整合各主体的应急资源与信息,最终形成以政府组织为核心,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的网络式应急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网络式应急组织结构是应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网络关系、网络结构、网络演化等的研究。首先,论文界定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内涵。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协同应急网络内涵进行了界定。进一步在对复杂网络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其复杂网络博弈动力学分析、复杂网络结构拓扑分析以及复杂网络演化动力学分析的思路,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分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分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仿真分析三部分。其次,论文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的网络构成。在梳理突发事件应急模式、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原则、生成要素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协同学理论和博弈论从网络节点和节点间博弈关系展开了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网络构成的分析,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论文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进行了静态测度分析。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静态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的测度。对于网络结构,采用密度、中心度、结构洞等指标对整体网络结构、子网络结构以及个体在整体网络中的位置与角色进行了分析;对于网络关系,划分协同应急网络为命令传递、资源流动和信息沟通三大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指数随机图模型探究了三种类型的网络关系、两两网络交互作用以及组织属性对网络关系的影响。第四,论文对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进行了动态测度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时间阶段,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发展演变特征,本文从动态视角展开了对协同应急网络的研究。基于实际的应急过程,采用时间切片将“江苏响水3.21事故”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协同应急网络结构、协同应急网络组织功能、协同应急网络组织位置随时间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深入了解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阶段性动态特征。第五,论文仿真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为更加清晰的掌握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发展演化规律,本章构建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模型,并从初始网络规模、初始网络结构、主导节点数量、从属节点参与比例等方面数字化仿真分析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发展演化的全过程。第六,论文提出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建设对策。本章分别从优化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结构、改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关系、关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和健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运行保障体系四大方面阐述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建设对策。
华玲[5](2020)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 ——以四川九寨沟7.0地震救援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以及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危机发生的频次不断提高,造成的危害逐渐加重,各级政府与各类非营利组织在预警、应急救援、善后处理等方面展开了广泛且密切的合作,协同治理的局面初步形成。但是,同样看到,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协同共识凝聚、协同机制构建、协同能力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这亦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和目的。本文将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动因,并以2017年四川九寨沟7.0地震救援工作为例,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共同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基本现状,厘清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提出现阶段完善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建议。
房睿[6](2019)在《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增长,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各种法律、制度也正处于健全的过程。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各种矛盾产生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公共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仅依靠政府的单一治理模式所产生的不足已逐渐显现。协同治理理论的诞生,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指明方向。社会组织以其专业性、广泛性、灵活性等特征,为其参与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意识的约束,各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阻碍,故想要达到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高效应对,政府与社会组织需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加强合作,完善沟通机制,明确权责,形成良性的协同治理局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各方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如何在社会治理新模式背景下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并且如何使二者在协同治理过程中作用发挥最大化是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学等理论以及公共危机管理、社会组织等相关概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2015年在天津发生的“8·12”爆炸事故分析在遇到公共危机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拥有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另外,本文对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提炼总结,通过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条适合我国公共危机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发展的路径:在法律方面,健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意识方面,树立公共危机管理的合作意识;在实践方面,完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搭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共享交流平台等。
褚章正[7](2018)在《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逐渐减少,北极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可利用性不断提升,人类在北极区域内的活动频率逐渐增加,北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北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环境变化不仅在北极区域内造成了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全球性公共危机,北极环境问题正在逐渐引起全球各国的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公共问题的属性,北极环境治理属于全球性公共事务,为促进北极环境的有效治理,全球具有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都应参与到北极环境治理的工作当中。北极地区的环境独特,生物链结构相对简单,北极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当中,这使得北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弱,一旦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可能面临无法挽回的处境,对北极环境的有效维护和治理迫在眉睫。为了保护和改善北极环境,有关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目前北极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北极环境治理工作面临着现有制度松散、缺乏综合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地缘政治环境紧张等困境因素,这些困境因素导致了北极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北极环境治理工作主要通过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来完成,而公共产品缺乏有效性代表着公共价值的失灵,解决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失灵的问题需要对公共价值进行重构,也就是需要重新寻找与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创造公共价值来解决公共问题,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是解决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通过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穆尔为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构建了公共价值的概念框架,并阐明了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创造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不仅注重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果,而且注重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公共价值的生成是人们公共理性觉醒的重要表现,其需要借助公共产品来实现,因而,公共价值的生成以公共产品为客观基础,以公共理性为主观基础,而公共领域是公共事务利益相关主体进行价值交流与互动的社会条件。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要创造公共价值,首先要对公共价值进行定义,定义公共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具有公共理性的公众偏好的过程,在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当中,公共机构必须不断对公众偏好进行探寻和回应,同时要不断对公众偏好进行理性引导。公共价值管理强调建立一个多中心合作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对公共价值的定义与创造都需要在这个合作机制中完成。与以往的公共管理理论相比,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更强调一种动态的公共性,即一种建立在多中心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基础之上的公共性,这使得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研究缺乏强制性权力的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具有适用性,因而,我们可以运用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北极环境事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核心是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而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需要以正义、公平、开放、效率、可持续和生态理念为基本原则,其也是评价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绩效的主要标准。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首先要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行定义,即获取北极环境事务利益相关主体的价值偏好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目前,北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传递方式比较单一,而在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当中,价值的传递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多元的、循环的过程。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行创造要始终在一个多中心的网络化合作机制中进行,在这个合作机制中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与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对公共价值进行定义,通过这个合作机制,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为自身的管理行为获得授权,并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进行解释和宣传,最终使公共价值的创造得以完成。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造成了多元化的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都因北极环境变化而面临重大威胁,中国是北极环境问题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虽然原则上北极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都应是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但是只有具有一定贡献能力的主体才能在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目前,中国在公共资源供给、科学考察与研究、生态文化与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对北极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因而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中国的参与。目前中国高度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北极环境事务,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为中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是中国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渠道。
顾洪瑞[8](2018)在《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以8·03鲁甸地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各类突发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03年SARS事件后,我国各级政府围绕“一案三制”,不断建设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政府作为突发事件应对的主导力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会有“应急失灵”的现象发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社会组织参与到地震应急中,引起各界重视。在此后的各类突发事件后,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应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应急管理压力,但由于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外部支持机制不畅通,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有待提高,在参与应急过程中还存在参与的可持续性差、本土性社会组织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提高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效能为切入点,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下,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组织参与。总体思路是:首先对我国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制度基础和类型、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然后以鲁甸8·03地震应急中的社会组织参与为例,描述社会组织在鲁甸地震应急中参与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和原因,通过对其他国家的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参与的法律法规等保障机制进行梳理,学习借鉴他们优秀的理论和经验,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应急文化三个方面,为完善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组织参与提出对策。
陈建领[9](2018)在《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资源枯竭,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公共安全、文化断层等各种“城市病”问题随之而来。加之城市社会本身具有居民数量众多、人口流动频繁、管理事项多样、突发事件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社会价值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利益冲突明显等特点,导致当前城市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以及时序性等特征。依赖行政力量或是单纯注重社会自主的传统城市社会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城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以倡导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协同共治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理念日益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建构模型对现代城市社会治理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系统理论为视角,在细致梳理国内外城市治理及社会治理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对“总需求-总供给”“社会预警”“社会动员”“社会善后”等四类模型进行研究与整合,以优化城市社会治理结构、完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效益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日常事务城市社会治理和城市社会危机治理两个维度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对于弥补现有城市社会治理模式研究不足,提高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日常事务城市社会治理供求平衡模型。论文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历程,提出了以需求导向为主线,以政府主导、社会自治与多元合作相结合为重点,依法治理为基础的创新思路,为构建城市常态事务社会治理模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文基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围绕社会治理主体相互之间的供求关系,分析了现代城市治理主体的主要内涵,探讨了平等基础上主体功能的互适性,公平追求下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的平衡性,治理质量标准上的活力与有序的协调性,以此为基础建构城市社会治理的供求平衡模型。这一模型实现了主体功能相互适应、社会资源和社会服务供求平衡以及运行质量标准协调的多组合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论文提出了逐步建立社会治理外部供给为主导和内部需求反馈为诱惑的供需平衡机制,完善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就需持续增强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结构的需求导向性、治理合法性、履职责任性和行动有效性特征。(2)提出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论文在研究与整合“社会预警”、“社会动员”、“社会善后”等三类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社会危机根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危机治理需要实施危机驱动战略,化“危”为“机”,推动社会治理尽快进入新的常态,把危机驱动作为谋求城市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推手,构建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按照社会危机的自身潜伏、发生、发展、结束过程,从应对社会危机全过程出发,建构了社会预警模型、社会动员模型、社会善后模型,形成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该模型将社会危机的应急治理分为预防、处置、恢复三个阶段,形成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和社会善后提出三大类指标及其标准,采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构建了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论文突破了现有文献中常态和非常态社会治理研究相互割裂的现象,将基于日常事务城市社会治理供求平衡模型和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统合到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中,研究探索了二者之间的互利、互补、共生关系;从运行绩效评估角度,构建了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从评价指标的公共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如何实现城市社会治理效率、效益、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优化进行了分析。论文统筹常态事务和城市社会危机两种类型指标体系于一体,通过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等主要因素,建构相关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北京社会治理实践为例,从社会建设体系、社会治理总体架构、社会治理组织架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揭示了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的北京模式特点,运用北京常态事务和非常态化情形下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相关数据,进行实际验证,提出改进措施。论文还对社会治理模型的运行状态和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法治环境下政府与公众、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及权利责任。期冀这一理论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能够为建设善治城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相应支持。
Amy Sun[10](2018)在《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公共事务领域日益多元化、开放化和复杂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行政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现社会治理形式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在社会异质性增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社会结构的时代,社会治理正在进入一个多元治理的时期。多元治理主张多主体参与合作解决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以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协同治理是多元治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为中国社会建设中的治理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但其作为一个新兴政策工具在使用中既有优势,也有障碍,即面对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遭遇着治理基础及治理环境等方面多种不利因素的限制,挑战和机遇并存,条件与困难同在。从总体上讲,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中国社会的转型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影响协同治理开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和日趋迫切的跨领域、跨地区的广泛协作;伴随着本土社会转型而来的是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关系的调适与变革。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现代社会问题给大多数社会成员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理方针予以应对。同时,政府以外的组织、企业及个人由于其自身社会生活利益普遍受到了来自多方面不同程度的侵扰,也在探索如何加入治理行列求得生存与发展。随着全球性问题和地方性问题的不断增加,对跨界、跨行业、跨部门协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以及公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动力去探索更好的解决办法,治理主体已不再是以政府为唯一。政府作为一个现代公共机构,其统治和领导能力正在减弱。所面临障碍的本质是问题过于复杂而不能单独处理,需要多行动者共同参与。在政府组织继续承担其治理责任的同时,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合作正在迅速增长,并在政策执行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在中国,当代社会建设作为全人类发展的一部分,离不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压力以及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成就激发了全社会和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为社会治理的转变带来了机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且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关系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治理基础滞后、可使用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等都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运用协同治理这一政策方法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治理制度安排亟待建立。然而,由于政治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权力世界呈现出多中心性、不确定性加大和模糊性的特点。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中的变化,我们必须超越以往传统层级制下政府行政权力行使的基本形式而在理论及实践上有所突破,这是社会建设治理机制必要的因时制宜、不无裨益的一项制度性迈进。由于市场、国家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的,社会建设离不开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共同发展所产生凝聚力的推动,离不开市场机制、国家机制和社会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支持各项领域共同发展的政策协调与融合机制,协同治理以其特有的灵活性进入现有社会建设机制,增加了现有机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是有效开展协同治理的一个基本步骤,同时建立政策协调与整合机制,战略性开发协同治理基础的基本构架,突破传统官僚制单一的权力行使模式可以产生巨大的增长回报。以促进在现有社会发展条件下改善并建立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冲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以最佳方式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公民参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现有国情下要想获得集体行动的成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实的变化要求理论的创新,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的实践。为了应对复杂社会问题并解释多层面发生的及相互作用所产生结果的世界时,需要先进理论和创新实践的跟进。近年来,合作治理促进非政府行为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相关话题包括参与性质、过程、机制和制约因素等。对于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是推动公共行政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治理变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解决日趋复杂的公共行政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现有理论成果,考察协同治理的主体特征、过程、机制及限制等要素,奠定开发协同治理程序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基础。在中国,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历史时期,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公共行政的改革与发展,创建有效的政策工具对于促进公共行政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推动本土化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并创建一系列适用理论。本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当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采用协同治理来解决大量具有挑战性的政策问题并获得了一些成效时,在理论研究方面却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协同治理的过程与成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协同治理获得成功的影响因素不能准确界定并加以解释。相关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且常常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由于国内外学术文献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有很大不同,本研究将重点考察中西文献中的基础理论部分以确定本研究的研究起点,探讨在坚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如何通过参与提高社会建设责任感。由此引申出本研究的中心问题,协同治理作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政策工具之一,其实现途径是怎样的。重点讨论促进或阻碍协同治理开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以下是本文的两点贡献,第一,通过探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阐释未来有效实施合作治理的可能性。第二,通过建立理论与实践、利益相关者与相关利益、投入及产出之间的联系,在现有模型和相关理论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协同治理过程的动态关系并认定相关变量。不可否认,协同治理的理念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现实世界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实践中,对于一个用来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通用理论的需求显得越来越紧迫,从这一点而言,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进行不断地努力与探索,期待着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成果。
二、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和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和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理论分析 |
2.1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界定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公共服务供给 |
2.1.3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2.2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一般形式 |
2.2.1 单一主体体系 |
2.2.2 多元主体体系 |
2.2.3 多中心供给体系 |
2.2.4 合作性供给体系 |
2.3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约束条件 |
2.3.1 交易成本约束 |
2.3.2 公共属性约束 |
2.3.3 制度主义约束 |
2.3.4 网络嵌入约束 |
2.3.5 区域竞合约束 |
2.4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
2.4.1 公共产品理论 |
2.4.2 公共选择理论 |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 |
3.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演进 |
3.1.1 官制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1945-1993 年) |
3.1.2 融合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1993-2006 年) |
3.1.3 官民共治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2006 年至今) |
3.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的特征 |
3.2.1 法规先行,完善制度建设 |
3.2.2 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 |
3.2.3 竞争嵌入,发挥市场作用 |
3.2.4 目标明确,服务规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官民协同治理解析 |
4.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官民协同治理的构成形式 |
4.1.1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主体 |
4.1.2 市场化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 |
4.1.3 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构成 |
4.1.4 公民诉求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出发点与归宿 |
4.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官民协同治理的动因 |
4.2.1 响应理论演变冲击,因应国际环境变化 |
4.2.2 缓解国家财政困境,实现政府角色转型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
4.2.4 引入多元参与主体,满足公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
4.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官民协同运行机制 |
4.3.1 政府间协同机制 |
4.3.2 政府与民间事业者协同机制 |
4.3.3 民间事业者间协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作用研究 |
5.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由中央政府构建 |
5.1.1 中央政府制定法律体系 |
5.1.2 构建公共服务组织架构 |
5.1.3 承担必要的公共服务职能 |
5.2 日本公共服务职能多由地方自治体承担 |
5.2.1 地方自治体承担公共服务的类型 |
5.2.2 地方自治体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途径 |
5.2.3 地方自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源构成 |
5.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于央地分权改革实践 |
5.3.1 地方分权改革动因 |
5.3.2 地方分权改革进程 |
5.3.3 地方分权改革成效 |
5.4 中央地方协调是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方向 |
5.4.1 制度协调 |
5.4.2 组织协调 |
5.4.3 事务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市场作用研究 |
6.1 “市场增进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
6.1.1 市场增进论 |
6.1.2 市场增进论下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
6.2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实现途径 |
6.2.1 公企民营化 |
6.2.2 官民竞争与合作 |
6.2.3 民间竞争与合作 |
6.3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制度构成 |
6.3.1 民间委托制度 |
6.3.2 PFI制度 |
6.3.3 指定管理者制度 |
6.3.4 市场检验制度 |
6.3.5 PFS制度 |
6.4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效果 |
6.4.1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成效 |
6.4.2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的非营利组织作用研究 |
7.1 日本非营利组织基本情况 |
7.1.1 非营利组织内涵 |
7.1.2 日本非营利组织发展脉络 |
7.1.3 非营利组织类型 |
7.1.4 非营利组织的结构 |
7.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
7.2.1 政府培育支持非营利性组织 |
7.2.2 政府向非营利组织委托公共事务 |
7.2.3 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协同合作 |
7.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机制 |
7.3.1 公益活动的自发性 |
7.3.2 市场竞争的参与性 |
7.3.3 公共事务的受托性 |
7.3.4 市民社会的主体性 |
7.4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的困境与解决 |
7.4.1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的主要困境 |
7.4.2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困境的解决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案例分析: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运行 |
8.1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及其体系 |
8.1.1 日本公共危机管理 |
8.1.2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
8.1.3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 |
8.2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作用发挥机制 |
8.2.1 法律因应机制 |
8.2.2 监测预警机制 |
8.2.3 决策处置机制 |
8.2.4 信息沟通机制 |
8.2.5 市民救助机制 |
8.2.6 应急保障机制 |
8.3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应对新冠疫情的效果 |
8.3.1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举措 |
8.3.2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成效 |
8.3.3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9.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完善的经验 |
9.1.1 立法先行,完善公共服务制度框架 |
9.1.2 政策引导,挖掘非营利组织作用 |
9.1.3 路径明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9.1.4 协同治理,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机制 |
9.2 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 |
9.2.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公共服务领域制度建设 |
9.2.2 强化市场作用发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9.2.3 着力扶持社会组织,推进公共服务协同供给 |
9.2.4 夯实公民参与基础,拓展参与公共决策途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组织协作研究 ——以山东寿光洪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应急协作的核心议题研究 |
1.3.2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在应急协作中的应用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自然灾害应急协作的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自然灾害 |
2.1.2 应急响应 |
2.1.3 应急协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应急管理理论 |
2.2.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第三章 应急响应状态下组织协作的制度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
3.1 应急响应状态下组织协作的制度背景 |
3.1.1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 |
3.1.2 相关预案中关于应急响应的规定 |
3.2 应急响应状态下组织协作的必要性分析 |
3.2.1 化解危机环境下组织与公众间的张力 |
3.2.2 化解危机环境下单一组织的信息局限性 |
3.2.3 实现危机环境下资源的集中与共享 |
第四章 应急响应状态下寿光洪灾的协作网络分析 |
4.1 案例的操作化处理 |
4.1.1 案例选择及概述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3 指标的选取及其现实意义 |
4.2 寿光洪灾应急协作网络的宏观概况 |
4.2.1 协作关系的类型—基于网络规模及要素分析 |
4.2.2 协作关系的强弱程度—基于网络密度分析 |
4.2.3 协作关系的集约化趋势—基于凝聚子群分析 |
4.2.4 小结 |
4.3 寿光洪灾应急协作网络的微观中心性 |
4.3.1 点度中心性分析 |
4.3.2 中间中心性分析 |
4.3.3 接近中心性分析 |
4.3.4 特征向量中心性分析 |
4.3.5 小结 |
第五章 应急响应状态下的组织协作特征及问题分析 |
5.1 应急响应状态下的组织协作特征 |
5.1.1 应急协作过程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化特征 |
5.1.2 应急协作因内容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
5.2 应急响应状态下组织协作的问题分析 |
5.2.1 协作关系松散,缺乏协作的外在约束 |
5.2.2 部分组织边缘化,协作救灾的积极性不高 |
5.2.3 信息沟通不畅,单向流动特征明显 |
第六章 完善应急响应状态下组织协作过程的建议 |
6.1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协作机制 |
6.1.1 从制约的角度建立规章制度约束 |
6.1.2 从保障的角度落实协作平台建设 |
6.1.3 从激励的角度完善协作鼓励体系 |
6.2 激发应急主体的协作自主性,提高参与积极性 |
6.2.1 激发企业的协作动力 |
6.2.2 发挥非营利组织的协作优势 |
6.3 畅通应急协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 |
6.3.1 重视大众意义上的传媒沟通 |
6.3.2 重视主体意义上的组织沟通 |
6.3.3 重视社会意义上的人际沟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气象灾害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实现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二、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协同治理模式分析 |
一、传统模型 |
二、协同治理的综合模型 |
第三章 上海市气象灾害治理历时性回顾 |
第一节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体系取向的逐步确立(1949-2008) |
一、上海市气象局的成立 |
二、综合观测体系逐步完善 |
三、“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一体化”的提出 |
第二节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机构的初步建立(2008-2013) |
一、监测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
二、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中心成立 |
第三节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机制的初步展开(2013 年至今) |
一、预警机制的完善 |
二、《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正式实施 |
三、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成立 |
第四章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现状及限度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现状分析 |
一、气象灾害治理的主体 |
二、上海市气象灾害治理框架 |
第二节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限度分析 |
一、协同治理主体自身能力不足 |
二、治理主体对气象变化特征重视度不充分 |
三、协同治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
第三节 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限度归因 |
一、政府主义观念的影响,多元参与意识单薄 |
二、多元参与相关的制度法律规定不健全 |
三、信息共享机制缺乏,沟通不畅 |
第五章 完善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机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借鉴国外气象灾害治理的经验 |
一、美国洛杉矶的经验借鉴 |
二、日本横滨市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加强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的政府“补短板”实践 |
一、加强协同治理主体精细化管理 |
二、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法律体系 |
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构建气象灾害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动机制 |
一、完善多主体间信息沟通机制 |
二、调动多方主体参与 |
三、重视秩序形成的自组织性 |
第四节 提升公民参与意识与科普宣传 |
一、鼓励社会多方参与 |
二、加强防灾政策宣传 |
三、建立灾害防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内涵 |
2.1.2 协同应急网络的内涵 |
2.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的研究框架 |
2.2.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 |
2.2.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框架的内容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分析 |
3.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模式 |
3.1.1 集权式应急模式 |
3.1.2 分权式应急模式 |
3.1.3 协同式应急模式 |
3.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基础 |
3.2.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原则 |
3.2.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构成要素 |
3.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 |
3.3.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类型 |
3.3.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角色位置 |
3.4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节点间关系 |
3.4.1 政府组织节点间关系 |
3.4.2 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节点间关系 |
3.4.3 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节点间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静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结构测度分析 |
4.2.1 协同应急网络整体结构测度 |
4.2.2 协同应急网络内部子结构测度 |
4.2.3 协同应急网络角色位置测度 |
4.2.4 协同应急网络结构测度结果讨论 |
4.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关系测度分析 |
4.3.1 测度准备 |
4.3.2 协同应急网络命令传递关系测度 |
4.3.3 协同应急网络信息沟通关系测度 |
4.3.4 协同应急网络资源流动关系测度 |
4.3.5 协同应急网络交互作用测度 |
4.3.6 协同应急网络关系测度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分析 |
5.1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阶段划分 |
5.1.1 应急预防准备阶段 |
5.1.2 应急响应处置阶段 |
5.1.3 应急恢复重建阶段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处理 |
5.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测度 |
5.3.1 协同应急网络结构关系动态性测度 |
5.3.2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功能动态性测度 |
5.3.3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位置动态性测度 |
5.4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测度结果讨论 |
5.4.1 协同应急网络结构关系动态性分析 |
5.4.2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功能动态性分析 |
5.4.3 协同应急网络节点位置动态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与仿真分析 |
6.1 复杂网络演化模型与机制 |
6.1.1 复杂网络演化模型 |
6.1.2 复杂网络演化机制 |
6.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模型构建 |
6.2.1 协同应急初始网络 |
6.2.2 协同应急网络增长 |
6.2.3 协同应急网络演化终止 |
6.3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演化仿真分析 |
6.3.1 协同应急初始网络结构 |
6.3.2 协同应急初始网络规模 |
6.3.3 协同应急网络主导节点数量 |
6.3.4 协同应急网络从属节点参与比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建设对策 |
7.1 优化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结构 |
7.1.1 增加协同应急网络组织节点的异质性 |
7.1.2 增强协同应急网络核心节点的影响力 |
7.1.3 提高协同应急网络边缘节点的参与度 |
7.2 改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关系 |
7.2.1 加强协同应急网络的信息沟通能力 |
7.2.2 提高协同应急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 |
7.3 关注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动态性 |
7.3.1 引导不同阶段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的联系互动 |
7.3.2 强化不同阶段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的核心功能 |
7.3.3 明确不同阶段协同应急网络节点的所处位置 |
7.4 构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运行保障体系 |
7.4.1 健全协同应急网络运行的法律法规 |
7.4.2 完善协同应急网络运行的制度保障 |
7.4.3 培育协同应急网络运行的社会资本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 ——以四川九寨沟7.0地震救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协同治理 |
二、非营利组织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 |
二、“政府失灵”理论 |
三、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 |
第三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协同治理织公共危机的现状—以九寨沟7.0地震救援为例 |
第一节 案例概况——四川省九寨沟7.0地震救援工作 |
一、案例基本情况 |
二、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救援全过程 |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不够顺畅 |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成效 |
一、协同发布公共危机前的预警信息 |
二、协同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
三、协同做好公共危机后的善后工作 |
四、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相对不平等关系 |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迫切性 |
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呈频发态势 |
二、政府机构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
第四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意义 |
一、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
二、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
三、利于公共危机的有效应对 |
第四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 |
一、对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迫切性缺乏共识 |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机制有待健全 |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能力有待提高 |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效果不佳的原因 |
一、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缺乏法律依据和和制度基础 |
二、非营利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三、缺乏促进非营利组织发育的社会土壤 |
第五章 提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效果的建议 |
第一节 凝聚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思想共识 |
一、政府应充分认识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性 |
二、非营利组织认知的改变 |
第二节 构建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制度环境 |
一、优化法律和制度环境 |
二、落实“放”“管”“服” |
第三节 优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模式 |
一、强化合作机制 |
二、形成协同治理合力 |
第四节 提升非营利组织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 |
一、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
二、多元筹集发展资金 |
三、强化绩效管理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2 治理理论 |
2.1.3 协同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公共危机 |
2.2.2 公共危机管理 |
2.2.3 社会组织 |
第3章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发展现状 |
3.1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背景分析 |
3.1.1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
3.1.2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 |
3.2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现状分析 |
3.2.1 转型期协同治理模式形成 |
3.2.2 政府职能转变为协同治理预留空间 |
3.2.3 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
3.2.4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现状 |
第4章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天津港爆炸事故 |
4.1.1 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 |
4.1.2 事故发生后的各方反应 |
4.2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4.2.1 政府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作用 |
4.2.2 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作用 |
4.3 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协同治理过程中职能定位不清 |
4.3.2 协同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合法身份欠缺 |
4.3.3 协同治理过程中缺乏及时沟通 |
4.3.4 社会组织缺乏社会认知度 |
4.3.5 协同治理缺乏长期性与持续性 |
4.3.6 协同治理过程中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
4.4 问题成因分析 |
4.4.1 受传统治理观念影响 |
4.4.2 缺乏协同治理法律法规的支持 |
4.4.3 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 |
4.4.4 缺少协同治理协调平台 |
4.4.5 社会组织公信力欠缺 |
4.4.6 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
第5章 日美德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日美德协同治理公共危机先进经验 |
5.1.1 健全的协同治理法律体系 |
5.1.2 完善的协同应急管理体制 |
5.1.3 志愿组织的积极作用 |
5.2 日美德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2.1 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将公共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
5.2.2 建立网格化公共危机协同治理预警机制 |
5.2.3 整合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协同治理 |
5.2.4 建立合作性协调平台机构 |
第6章 完善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完善协同治理公共危机法律法规建设 |
6.1.1 加快社会组织法律法规的完善进度 |
6.1.2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 |
6.2 厘清协同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权责 |
6.2.1 分清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过程中的职能 |
6.2.2 合理分配政府与社会组织权利 |
6.3 社会组织提升能力,政府树立合作意识 |
6.3.1 社会组织提升自身能力赢得信任 |
6.3.2 政府建立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的合作意识 |
6.4 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沟通机制 |
6.4.1 搭建公共危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
6.4.2 建立综合性协调平台机构 |
6.4.3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分析基础:理论框架及其适用性 |
第一节 公共价值的内涵与生成基础 |
一、公共价值的概念与构成 |
二、公共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 |
三、公共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条件 |
第二节 公共价值管理的实践框架 |
一、公共价值管理工作的核心 |
二、公共价值生产的参与结构与合作模式 |
三、公共价值的责任模式与评估 |
四、公共价值的绩效评价 |
第三节 公共价值管理对北极环境治理的适用性分析 |
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创新 |
二、公共价值管理对北极环境治理具有适用性 |
第二章 北极环境问题及其公共性分析 |
第一节 北极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化 |
一、北极生态系统的特点 |
二、北极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第二节 北极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
一、对北极原住民生活的影响 |
二、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
三、对全球所造成的其他影响 |
第三节 北极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分析 |
一、北极环境变化引发全球公共危机 |
二、北极环境问题的全球公共问题属性 |
第三章 北极环境治理及其全球公共事务属性 |
第一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现况分析 |
一、北极环境治理的现有措施 |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困境分析 |
第二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全球公共事务属性分析 |
一、北极环境治理的意义与基础 |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全球公共事务属性 |
第四章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基础 |
第一节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因素基础 |
一、北极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失灵 |
二、公共价值管理是北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实践基础 |
一、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原则基础 |
二、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主体基础与平台 |
第五章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的北极环境治理过程分析 |
第一节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创造 |
一、对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定义 |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
第二节 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责任管理与绩效评价 |
一、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责任管理 |
二、对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绩效评价 |
第六章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理据分析 |
第一节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
一、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生态安全 |
二、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渔业和航运经济 |
三、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能源安全 |
第二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中国参与 |
一、中国是全球环境治理公共资源的重要供给者 |
二、通过科研优势影响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
三、通过文化优势影响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
第七章 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中国参与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目的 |
一、促进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理念的形成 |
二、提升北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
三、应对北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途径 |
一、不断提升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能力 |
二、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对话平台参与北极环境的公共价值管理 |
三、鼓励非政府主体对北极环境的公共价值管理进行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以8·03鲁甸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突发事件、社会组织的研究 |
2.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研究 |
3.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关系研究 |
4.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概念工具与理论基础 |
1.概念工具 |
2.理论基础 |
(五)创新点及不足 |
1.论文创新点 |
2.难点及不足 |
一、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制度基础、分类及内容 |
(一)社会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制度基础 |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一案三制”逐步完善 |
2.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与重构 |
3.保障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 |
4.公益慈善文化逐渐形成 |
(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分类 |
1.社会组织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参与的类型 |
2.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组织各参与类型的优势 |
(三)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内容 |
1.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 |
2.监测与预警阶段 |
3.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 |
4.恢复与重建阶段 |
二、鲁甸8·03地震应急中的社会组织参与及其特点 |
(一)案例背景介绍 |
1.鲁甸县基本情况 |
2.鲁甸8·03地震基本情况 |
3.案例调研过程 |
(二)鲁甸8·03地震应急主导力量的行动 |
1.县级政府的紧急救援行动 |
2.省部级政府的紧急救援行动 |
3.恢复重建工作 |
(三)鲁甸8·03地震应急中社会组织参与的情况 |
1.社会组织参与的途径 |
2.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方法 |
3.社会组织参与的内容 |
4.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
(四)鲁甸8·03地震应急中社会组织参与的特点 |
1.政府向社会组织赋权 |
2.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高 |
3.促进本地化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 |
4.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有序的参与应急 |
三、鲁甸8·03地震应急中社会组织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鲁甸8·03地震应急中社会组织参与存在的问题 |
1.缺乏细分的县域应急社会参与体系建设 |
2.缺乏制度支持的持续性参与 |
3.缺少本土性社会组织参与 |
(二)社会组织参与鲁甸8·03地震应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未在县域层级得以实现 |
2.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的外部支持机制对接不畅通 |
3.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不足 |
四、国外社会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 |
(一)法律法规保障社会组织在应急中的有序参与 |
1.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
2.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的法律法规 |
(二)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 |
1.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强 |
2.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长期协作的伙伴关系 |
3.完善的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机制 |
五、完善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对策 |
(一)政府优化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制度环境 |
1.政府部门加强对恢复重建和社会组织的重视 |
2.完善政府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 |
3.建设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机制 |
4.加强本土化社会组织的培育 |
(二)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水平 |
1.优化社会组织内部管理 |
2.加强社会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 |
3.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
4.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动力 |
(三)推动全社会应急文化的建设 |
1.发挥政府部门应急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
2.加大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 |
3.培养社会公众在应急中的参与意识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 |
1.3.1 城市及现代城市特征 |
1.3.2 社会治理的内涵与外延 |
1.3.3 社会预警、社会动员、社会善后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理论基础及模型 |
2.1 社会系统理论 |
2.1.1 社会系统理论概念 |
2.1.2 社会系统理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
2.2 社会治理理论 |
2.2.1 社会治理的核心: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友好建构 |
2.2.2 社会治理评价指数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个维度 |
2.3 基础模型 |
2.3.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2.3.2 应急管理模型 |
2.3.3 社会预警模型 |
2.3.4 社会动员模型 |
2.3.5 社会善后模型 |
2.3.6 国外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结构和工具 |
2.4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
2.4.1 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性分析 |
2.4.2 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历程分析 |
2.5 构建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 |
2.5.1 以需求导向为主线 |
2.5.2 推动政府改革转型 |
2.5.3 完善社会自治功能 |
2.5.4 畅通多元合作渠道 |
2.5.5 建设法治城市 |
第3章 基于日常事务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 |
3.1 构建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的条件分析 |
3.2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 |
3.2.1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结构特征 |
3.2.2 平等基础上城市社会主体功能作用适应关系分析 |
3.2.3 公平追求下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供求平衡关系 |
3.2.4 运行质量标准上的有序活力协调关系 |
3.2.5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评价模型构建 |
3.3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定量方法选择 |
3.3.2 评分标准 |
3.3.3 指标权重设定过程 |
3.4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逻辑演进路径分析 |
3.5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式新发展 |
3.5.1 现代城市社会微治理模式 |
3.5.2 虚拟城市社会治理模式 |
3.6 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 |
第4章 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建构研究 |
4.1 城市社会危机特征与分类 |
4.1.1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驱动战略与治理现代化关系 |
4.1.2 当前社会危机类别构成和特征分析 |
4.2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功能与原则分析 |
4.3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预警-动员-善后模型 |
4.3.1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
4.3.2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构建 |
4.4 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4.4.1 基本结构 |
4.4.2 评分标准 |
4.4.3 指标权重设定方法 |
4.4.4 指标体系权重分布 |
4.4.5 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 |
第5章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5.1 建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5.2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2.1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 |
5.2.2 现代城市常态事务治理与非常态治理之间关系 |
5.2.3 现代城市两类治理对整个社会治理的意义 |
5.2.4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
5.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公共性研究 |
5.3.1 公共性研究的必要性 |
5.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公共性特点 |
5.3.3 基于公共性基础上的政策选择 |
5.4 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践路径探究 |
5.4.1 社会治理外部性分析 |
5.4.2 收益性分析 |
5.4.3 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分析 |
5.5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北京模式 |
5.6 北京社会治理现状实证分析 |
5.6.1 现代城市常态事务社会治理模型 |
5.6.2 现代城市突发事件社会治理模型 |
5.6.3 北京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局限 |
6.3 后续研究 |
附录 |
附录 A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B 北京市常态事务社会治理评估结果 |
附录 C 北京市非常态社会治理评估结果 |
附录 D 德尔菲调研第一轮问卷 |
附录 E 德尔菲调研第二轮问卷 |
附录 F 建构城市社会治理模型公共性调查问卷 |
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论文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兴起、发展与实践 |
第一节 协同治理的基本内涵 |
一、协同治理概念形成 |
二、协同治理现有模型 |
三、协同治理基本特征 |
四、协同治理成效成果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的理论缘起 |
一、治理实践的现实回应 |
二、理论研究的逻辑演变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及治理理论 |
二、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三、组织及管理理论 |
第四节 协同治理的类型划分 |
一、按政治地缘划分 |
二、依主体构成划分 |
三、依治理客体划分 |
四、以召集形式不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建设中协同治理的制度安排 |
第一节 社会建设制度途径 |
一、社会建设基本内涵 |
二、制度安排基本范畴 |
第二节 制度安排建立基础 |
一、协同治理法制基础 |
二、制度安排核心原则 |
三、实践层面制度设计 |
第三节 制度安排案例研究 |
一、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 |
二、突发事件及风险治理 |
三、社区治理与都市治理 |
四、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建设中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 |
第一节 主体及参与特点 |
一、政党组织 |
二、政府部门 |
三、企业组织 |
四、社会组织 |
五、社会公民 |
第二节 主体间权力共享关系 |
一、临时性权力共享机制 |
二、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 |
三、共享权力的合理分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建设中协同治理的基本过程 |
第一节 协同过程的复杂性 |
一、内在局限性 |
二、不确定性 |
三、做出承诺 |
第二节 现有过程模型 |
一、Ansell & Gash五步过程 |
二、Morse & Stephens四阶段过程 |
三、Ring & Van de Ven循环过程 |
第三节 过程模型开发 |
一、成立 |
二、决策 |
三、执行 |
四、终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建设中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理论及实践经验缺乏 |
一、理论建设滞后 |
二、实践经验不足 |
第二节 协同治理基础不足 |
一、制度基础薄弱 |
二、法制基础不足 |
三、官僚制的障碍 |
四、资源基础不足 |
第三节 协同治理机制不足 |
一、正式机制不健全 |
二、非正式机制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建设中协同治理的系统建构 |
第一节 宏观方面: 全面改善协同治理环境 |
一、树立价值理念 |
二、推动制度创新 |
三、完善法律制度 |
四、扩大协商民主 |
五、培育社会资本 |
第二节 中观层面:建立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 |
一、政府协同机制 |
二、主体参与机制 |
三、资源开发机制 |
四、评估监督机制 |
第三节 微观层面: 优化协同治理的工具选择 |
一、培育协同文化 |
二、管理治理兼容 |
三、降低交易成本 |
四、灵活合作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理论启示 |
一、哲学思考 |
二、政策意义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一、创新实践 |
二、制度设计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和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D]. 王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2]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组织协作研究 ——以山东寿光洪灾为例[D]. 任蕾蕾. 山东大学, 2020(02)
- [3]上海市气象灾害协同治理研究[D]. 林宇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网络研究[D]. 杜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5]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 ——以四川九寨沟7.0地震救援为例[D]. 华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公共危机问题研究[D]. 房睿.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7]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D]. 褚章正. 武汉大学, 2018(01)
- [8]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以8·03鲁甸地震为例[D]. 顾洪瑞. 云南大学, 2018(01)
- [9]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D]. 陈建领.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10]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Amy Sun.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