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泥石流防治格局 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国家公园泥石流防治格局 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一、Debris flow prevention pattern in national parks Taking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Jiuzhaigou as an example(论文文献综述)

余丞程[1](2021)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既是一种特殊现象,又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其构造、地貌、水文特征和自然植被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还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公认为世界上湿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区域之一,其发育演化和地貌多样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并拥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西南喀斯特地区同样为生态脆弱区,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了石漠化现象和结果,并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贫困。随着人口增多,环境和社会资源压力逐渐增加,资源减少成为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对生态旅游地负责、保护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福祉,以及实现环境教育的特性,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城镇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生态旅游理论和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基于现有生态旅游景区案例从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旅游环境四方面总结了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1)规范游客行为;2)资源保护性开发;3)平衡利益相关方;4)科学规划景区。以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例,分析研究区规划背景和场地条件,从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选取视域分析、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坡向、河网缓冲距离、距离道路或者游线距离和距离景源及旅游服务设施距离8项指标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通过加权叠加计算得到I级适宜区占区内总面积4.79%,II级适宜区占56.75%,III级适宜区占37.62%,IV级适宜区占0.84%。基于适宜性评价确定空间布局、游览路线和景观设施选址,规划新的观景点进行景观设计,以及构建景区分级保护:1)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2)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3)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分级保护和生态规划设计为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方式。在面临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景区,将具有巨大潜力,不仅能够解决社区生计,还能实现生物和地理多样性保护。

肖怡然[2](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指出

张茂莎[3](2021)在《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名胜区有着五千余年的中华历史渊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保护地类型,它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喀斯特地貌拥有分布范围广、区域面积大的特点,主要以西南地区为主,其中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占据最大面积,就贵州省而言,喀斯特地貌所占面积高达73%。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植被与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区特色和先天具备的发展优势。但是,风景名胜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同时阻碍着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管理和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待更新,保护趋于被动;(2)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3)生态环境脆弱;(4)资源保护与居民经济发展相矛盾;(5)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景源利用方式单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访谈、SWOT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全域旅游,环城游憩带等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1)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考艾国家公园的发展方式。最后,在资源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2)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2)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3)形成景源优势,完善全域旅游的策略。结合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保护等国家战略,形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为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

王军[4](2021)在《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第四纪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第四纪生态环境地质成为应用第四纪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九寨沟被誉为“人间的天堂”、“童话王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A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首个为保护自然风景而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其在国际间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对景区的地貌、生态等带来了极为恶劣的损伤,对整个聚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让景区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保证景观质量基础上进行灾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根据九寨沟震后崩塌滑坡景观修复的切实需求,确定了此次研究的课题,运用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遥感空间信息技术,从生态-地质-环境的思想角度,对九寨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地质条件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以植被恢复景观重建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开展了分类体系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的立地条件完成对物种的选择,同时尽可能的去建立景区典型不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范和景观重建模式,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对典型修复崩塌滑坡景观协调性进行了综合评判,让崩塌滑坡灾害防范和景观协调能够科学的结合,完成两者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保护、改善景观的目标,同时也是应用第四纪地质学在生态环境学科内涵基础上的拓展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及现场调研,运用不同的灾害评价模型对区内崩塌滑坡灾害进行了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站在植被重建的角度,采用第四纪地质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崩塌滑坡特征实施整理分析,同时对其和我国已有的崩塌滑坡生态恢复技术进行联系,充分考虑立地海拔、土壤(岩性、风化程度)等植物生长发育时的8大要素基本特性,充分尊重崩塌滑坡的地学规律,将区域内受损边坡划分为六类:(1)微风化中山整体结构平整高-超高岩质急坡面(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2)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轻微凹凸中高岩质急坡面(荷叶寨后山式崩滑)、(3)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凹凸中高岩质急-峻坡面(五花海右岸式崩塌)、(4)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轻微凹凸中低土石质陡坡面(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5)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黑角寨道路式滑坡)、(6)全风化中山散体结构凹凸中低缓松散堆积物坡面(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2)采用历史遥感影像和现场样方调查综合迹地周围地块植被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地区海拔建群种和优势种详细研究后得到了16种乔木、20种灌木、12种草本,并掌握了它们在九寨沟的分布情况,为之后的物种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针对典型六类崩塌滑坡开展立地条件分析,在筛选适宜物种的基础上选择出合理的搭配模式: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宜低矮植被: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五花海右岸式崩塌:乔-灌-草-藓模式、灌-草-藓模式;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草模式等;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阴坡乔-草模式和草本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以及草本模式。(4)通过六种不同典型类型坡面的立地条件及地质特征分别对相应坡面的崩塌滑坡防治措施:(1)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适用于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微生境创造(掘孔)+适量孔内填土+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2)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合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一定量孔内填土;(3)五花海右岸式崩塌适合清方+一定量填土+挂网喷播+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藤蔓、穴植乔木+灌草先锋物种模式;(4)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6)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适用于清方+穴植乔木+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根据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特殊性并结合了前人已有研究方法,综合层次分析法(AHP)、专家咨询法(Delphi)建立了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的景观协调性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景观内部协调、外部景观协调以及整体美学效果,对各项指标的内在含义进行阐述,并对其对应的评估标准进行界定。其次充分发挥综合指数法的作用,对景观协调度展开相对精确的计算,并根据协调度的具体数据确定等级评价标准。最后运用新构建的评价方法对六类典型崩塌滑坡修复模式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出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B)分别为4.6.、4.6、5.4、6、6.6、7.2,景观协调度得分(M)及等级分别为(57.5,Ⅲ级)、(57.5,Ⅲ级)、(67.5,Ⅲ级)、(75,Ⅱ级)、(82.5,Ⅰ级)、(90,Ⅰ级),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后与周围景观协调性良好。

蔡新良[5](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6](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海,石胜伟,杨顺,田尤,杨东旭,刘建康[7](2020)在《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影响,利用野外调查、采样测试和对比分析等手段,基于泥石流治理工程损毁的时序、分布及表观特征,分析工程震损类型和机制,提出防治建议和修复对策。结果表明:(1)单体治理工程震损程度分为完好、轻微、较重、严重和损毁5级,占比分别为30%,43%,12%,9%和6%,单沟治理体系震损程度可分为系统性损毁、局部损毁和轻微损毁,占比分别为4.76%,57.14%和38.10%;(2)基于震损与地震的相对时序关系,有直接震害和震后间接损毁2种方式,前者包括震裂破坏和同震灾害破坏,主要受地形条件和工程结构尺寸约束,后者有冲击破坏、磨蚀破坏、绕流破坏等,主要受控于灾害物理特性和动力特征的演化;(3)地震影响最大的间接损毁是多要素耦合作用结果,具有"多因同症"的特点,主要驱动力为流量、流速、容重和漂木含量;(4)震后泥石流治理中,需适当增大动力参数,优化关键结构,预留安全储备,损毁工程的修复需同时满足最小地表扰动和景观保护需求,可采取非开挖加固和功能改造等手段。

木皓可[8](2020)在《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矿业废弃地带来的影响涵盖了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下滑和社会问题加剧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伴随矿业资源的进一步采竭,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将遏制更多区域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可持续。作为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手段,在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矿业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实践普遍存在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并且相关系统性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对资源的保护不足也对矿业废弃地真正实现可持续造成了困难。梳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成为我国当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手段的矿业废弃地重建历时已久,国内外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的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和发展。本文在明晰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发展时序为线索,系统性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实践发展历程,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由单一考虑景观美化到复合统筹多样效益的历史使命。随后,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完成了文章基础部分研究。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部分。通过基础研究部分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文章首先将矿业废弃地中对游憩开发以及生态恢复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协调发展和保护为切入点,搭建了“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为空间布局提供指引。此外,为了使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行,在明确重要资源和借鉴前人具体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落实为导向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特色营造”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并具体以其内包含的十个方面阐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文章以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实证的载体,对规划设计路径进行了验证,以确保具体的可实施性。在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发展的背景驱动下,论文从风景园林视角介入,以双峰寺铁矿文化遗址公园为实证案例,以期为相关同类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路径与参考。

张姗[9](2020)在《九寨沟景区震后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九寨沟景区作为世界着名自然环境保护区,其生态环境也受地震影响而被严重破坏,植被损毁、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因此,对九寨沟景区景观格局变化以及景观修复模式和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合理进行景区的景观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获取研究区2016-2019年的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的基础上,以GIS和RS技术为手段,将景观类型划分为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五种类型,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地震后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地震对景区景观产生的影响以及震后景区的景观恢复情况;并以植被覆盖度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不同坡度、海拔、水土流失敏感度对景观修复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景观修复模式;再选取不同模式中的典型灾害点,结合其实际自然条件与损毁情况,进行景观修复措施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九寨沟景区的景观格局在地震之后变化较大。从景观面积变化来看,水体、草地等景观类型大面积减少,未利用地增加,而到了2019年,虽然各类景观有所恢复,但仍然存在大面积损毁,林地面积减少19.59 km2,水体面积减少1.3km2;从景观类型转化来看,从2016-2019年,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是最多的;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来看,地震后研究区斑块数目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斑块形状向不规则化转变,景观结构复杂化程度加剧,整体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分布相对分散。到了2019年,在人工修复的帮助下,各景观损毁情况有所好转,但与地震之前相比,林地、草地、水体及建设用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仍然减少了,林地和水体所占百分比以及形状指数仍然降低了。从植被覆盖度与坡度、海拔、水土流失敏感度三方面的景观修复影响因素分析,发现2016-2017年,不同坡度分级、不同海拔分级、不同水土流失敏感度分级的植被覆盖度变化都不大;但2017-2018年,不同分级的植被覆盖度均有明显降低;而2018-2019年,在自然恢复及人工修复的帮助下,不同分级的植被覆盖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发现坡度30°-50°、海拔3000 m–4000 m、水土流失中低敏感度区域,景观修复效果明显,从而将坡度按照≤30°,30°-50°,≥50°分别划为三种类别,将海拔按照≤3000 m,3000 m-4000 m,≥4000 m分别划为三种类别,提出自然修复、保护性修复和治理性修复三种不同的景观修复模式。针对不同的景观修复模式,结合实际损毁情况,分别提出不同景观修复措施。在自然修复区域采取自然修复的方式,依靠环境自身调节能力进行自我修复;在保护性修复区域采取拉防护网等保护性修复措施,防止灾害对环境造成更多影响及再次发生;在治理性修复区域,对崩塌损毁采取了“客土喷播+生态袋防护”的景观修复措施,对滑坡损毁采取了“格构防护系统+植生袋填充”的景观修复措施,对泥石流损毁采取了“集水区封山育林或补植造林+形成流通区崩塌等灾害治理+堆积区微圃植树”相结合的景观修复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模式措施的采取,将使研究区景观得到更好的恢复,并为其他类似区域地震发生后的景观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周新玲[10](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 ——以中国段九省区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搜寻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互联网检索会在网络上留下搜索痕迹,从而形成了“网络关注度”。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旅游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旅游业作为具有社会、经济等效益的综合性产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增强地区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而5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评定的最高等级景区,是地区旅游发展的名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本文基于百度指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进行了研究。研究通过百度指数平台收集2018年各景区每月的日均搜索指数,借助Excel运用数理分析法对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淡旺季分布、月际波动及季节集中程度进行分析;搜集各景区节假日前后逐日的搜索指数,对网络关注度在假期的波动特征和增长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景区年日均搜索指数,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将景区网络关注度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分布趋势,运用核密度估算分析其分布密度,并对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层级分布进行分析;利用2018年全国31个省市区对各景区的日均搜索指数,对景区网络关注度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和分布集中情况进行分析。在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论:(1)景区网络关注度月际分布不均,呈现多种特征形态。景区网络关注度淡旺季分布存在南北差异,月际分布存在多种峰型,高峰主要出现在8月、4月、10月和2月,月际分布主要受到节假日、气候、景观的季节性及节事活动等因素影响。(2)景区网络关注度节假日变化存在省际差异与假期差异。劳动节假期,陕西、四川、宁夏和重庆的景区网络关注度增长明显,国庆节假期,除新疆外,各省景区网络关注度均有较大增长;在假期网络关注度峰值上,劳动节假期景区网络关注度峰值主要在假期第一天和第二天,国庆节假期则主要在假期第二天和第三天,而不是假期前夕出现高峰的前兆效应;在增长幅度上,景区网络关注度在国庆节假期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劳动节期间,不同景区的增长幅度与距客源市场距离以及景区的受关注程度有关。(3)景区网络关注度趋于分散,景区间差异显着。5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分布重心向西北少量偏移,且离散程度增强;景区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形成了西安和四川中部两个核心,向周围扩散;不同层级关注度的景区存在地区差异和数量差异,网络关注度较高的景区主要位于青海、陕西、四川和云南,网络关注度较低的景区多位于宁夏、新疆、重庆和广西等地区,在数量上低层级景区最多,中等层级及以上的景区较少;景区网络关注度差异主要与景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和媒体报道数量有关。(4)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存在区域差异。四川、广东和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的一级客源市场;网络关注度分布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除本省所在区域外华北和华东区域内差异贡献较大;北方景区网络关注度集中指数普遍偏低,南方景区部分较高,广东和北京是各景区一级客源市场最为集中的省份;网民数量、省政府所在地到景区平均距离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研究结果,对景区发展提出相关建议:(1)注重网络关注度的季节性,差别化营销;(2)利用网络关注度的预警作用,加强景区高峰期管理;(3)促进景区的区域合作及差异化发展,提高景区关注度;(4)明晰客源市场分布,精准化推广;(5)针对景区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发展策略。

二、Debris flow prevention pattern in national parks Taking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Jiuzhaigou as an exampl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bris flow prevention pattern in national parks Taking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Jiuzhaigou as an example(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2.2 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
        1.2.3 国内外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人地协调论
        2.2.3 生态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 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2.3.1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
        2.3.2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
        2.3.3 坚持社区参与原则
        2.3.4 坚持环境教育原则
        2.3.5 坚持依法开发原则
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及景观资源研究
    3.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
        3.1.1 游客行为管理
        3.1.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3.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1.4 景区科学规划
    3.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及景区
        3.2.1 喀斯特环境特征分析
        3.2.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
        3.2.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3.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3.3.1 威胁
        3.3.2 挑战
4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1 规划背景
        4.1.1 上位规划
        4.1.2 地方发展纲领性文件
        4.1.3 县域概况
    4.2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场地条件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旅游资源概况
        4.2.3 SWOT分析
    4.3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3.1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多因子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
        4.4.1 生态旅游资源
        4.4.2 自然环境条件
        4.4.3 开发利用条件
        4.4.4 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5.1 规划目标与战略
        5.1.1 目标定位
        5.1.2 发展战略
    5.2 规划营造
        5.2.1 规划要点
        5.2.2 空间布局
        5.2.3 风景游赏规划
    5.3 景观设计
        5.3.1 设计要点
        5.3.2 景观设计
    5.4 环境保护规划
        5.4.1 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2 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3 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5 景区生态安全防控
        5.5.1 科学的管理机制体系
        5.5.2 预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喀斯特地貌
        1.2.1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分布
        1.2.2 喀斯特地貌特征
    1.3 相关理论介绍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环城游憩带
    1.4 相关概念介绍
        1.4.1 生态旅游
        1.4.2 生态文明
        1.4.3 全域旅游
        1.4.4 国土空间规划
        1.4.5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外国家公园的渊源
        1.4.6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1.5.2 国外典型国家公园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
        1.6.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5 研究方法
        1.6.6 技术路线
        1.6.7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2.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1.1 九寨沟概况
        2.1.2 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
        2.1.3 开发利用策略
    2.2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
        2.2.1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概况
        2.2.2 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2.2.3 开发利用策略
    2.3 总结分析
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
    3.1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3.1.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SWOT分析
4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4.1 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
        4.1.1 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
        4.1.2 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
        4.1.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
        4.2.1 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
        4.2.2 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4.2.3 形成景源优势,推动全域旅游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景区的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5.1.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4)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九寨沟地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第四纪震后受损边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震后受损边坡与活动断裂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研究区域活动构造与崩塌滑坡灾害研究现状及进展
        1.2.5 震后崩塌滑坡灾害修复及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及成果
        1.5.1 论文工作量
        1.5.2 章节结构
        1.5.3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3 区域地质概况
        2.3.1 大地构造背景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特征
    2.4 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
    2.5 第四纪地层及崩塌滑坡灾害
第3章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像来源及预处理
        3.1.1 影像处理
        3.1.2 影像解译标志建立
        3.1.3 影像解译
    3.2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震后受损边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风险性评价
        3.3.1 地形地貌的影响
        3.3.2 地质构造条件的影响
        3.3.3 地层与岩土体结构条件的影响
        3.3.4 降雨条件及植被覆盖程度的影响
        3.3.5 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的影响
        3.3.6 崩塌滑坡灾害风险性评价
第4章 基于植被生态修复的典型震后受损边坡分类及立地分析
    4.1 受损边坡类型划分
        4.1.1 分类原则
        4.1.2 分类依据
        4.1.3 分类结果
    4.2 老虎嘴不稳定斜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2.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2.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2.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2.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2.5 立地分析
    4.3 荷叶寨后山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3.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3.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3.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3.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3.5 立地分析
    4.4 五花海右岸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4.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4.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4.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4.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4.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4.6 立地分析
    4.5 五花海右侧中段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5.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5.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5.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5.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5.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5.6 立地分析
    4.6 黑角寨公路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6.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6.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6.3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6.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6.5 立地分析
    4.7 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7.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7.2 斜坡表层变形破坏特征
        4.7.3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7.4 立地分析
第5章 典型震后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与景观协调度评价
    5.1 受损山体生态植被修复基本原理
        5.1.1 生态恢复原理
        5.1.2 植被群落演替原理
        5.1.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原理
        5.1.4 物种生态适应性原理
        5.1.5 物种共生生原理
    5.2 植物种筛选
        5.2.1 植物种选择的原则
        5.2.2 植物种选择方法
        5.2.3 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筛选
    5.3 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3.1 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2 荷叶寨式滑坡模式
        5.3.3 五花海右岸式崩塌模式
        5.3.4 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模式
        5.3.5 黑角寨式滑坡模式
        5.3.6 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7 不同类型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4 受损边坡景观修复协调度评价
        5.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5.4.2 评价计算指标体系构建
        5.4.3 评价计算指标选取
        5.4.4 评价方法
        5.4.5 评价因子分级及赋值
        5.4.6 综合评价计算
        5.4.7 典型受损边坡协调度评价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7)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背景及泥石流灾害
    2.1 九寨沟自然背景
    2.2 泥石流发育特征与治理
3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获取
    3.2 研究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震损分类和评价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破坏模式分析
        4.1.1 破坏类型统计
        4.1.2 直接震损破坏模式
        4.1.3 间接损毁模式
    4.2 地震对工程影响机制分析
        4.2.1 地震直接损毁
        4.2.2 地震间接损毁
    4.3 震损泥石流治理工程修复对策
        4.3.1 震后泥石流灾害治理建议
        4.3.2 已有泥石流治理工程修复对策
5 讨论
6 结论

(8)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资源采竭带来的危机
        1.1.2 矿业废弃地新生的转机
        1.1.3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再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矿业废弃地
        2.1.1 矿业废弃地的概念
        2.1.2 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2.2.1 景观重建的概念
        2.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外发展概况
        2.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内发展概况
        2.2.4 小结
    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相关理论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生态规划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循环经济理论
        2.3.5 过程艺术
3 矿业废弃地重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3.1.1 项目概况
        3.1.2 问题及策略
        3.1.3 设计内容
        3.1.4 小结
    3.2 上海辰山植物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问题及策略
        3.2.3 设计内容
        3.2.4 小结
    3.3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问题及策略
        3.3.3 设计内容
        3.3.4 小结
    3.4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问题及策略
        3.4.3 设计内容
        3.4.4 小结
    3.5 汤山矿坑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总体思路
        3.5.3 设计内容
        3.5.4 小结
4 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4.1 矿业废弃地资源总结
        4.1.1 对场地生态重建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1.2 对场地游憩开发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构建思路
        4.2.1 评价方法
        4.2.2 构建思路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4 评价指标选取
        4.4.1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4.4.2 游憩适宜性
        4.4.3 用地适宜性
    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5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2 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2 规划设计策略
        5.2.1 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5.2.2 生态修复:师法自然,重建进程
        5.2.3 特色营造:显山漏底,文化为本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背景
        6.1.1 地理区位
        6.1.2 生态区位
        6.1.3 发展区位
        6.1.4 自然气候条件
        6.1.5 自然灾害概况
    6.2 场地条件概况
        6.2.1 设计范围
        6.2.2 历史发展概况
        6.2.3 矿业用地概况
        6.2.4 交通条件分析
        6.2.5 水文条件分析
        6.2.6 植被条件分析
        6.2.7 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6.2.8 SWOT分析
    6.3 目标与策略
        6.3.1 设计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原则
        6.3.4 规划设计策略
    6.4 适宜性评价
        6.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6.4.2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6.4.3 用地适宜性
        6.4.4 游憩适宜性
        6.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6.4.6 适宜性分区解读
    6.5 总体规划设计
        6.5.1 空间布局
        6.5.2 总体平面
        6.5.3 总体鸟瞰
        6.5.4 空间结构
    6.6 分区设计
        6.6.1 自然科普区
        6.6.2 文化感知区
        6.6.3 山地运动区
        6.6.4 艺术创意区
        6.6.5 休闲游憩区
        6.6.6 山林保育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竖向规划
        6.7.2 水系规划
        6.7.3 植物规划
        6.7.4 生境规划
        6.7.5 道路和边界规划
        6.7.6 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规划
        6.7.7 特色景观和游憩系统规划
        6.7.8 用地平衡表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9)九寨沟景区震后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2.2 灾后景观修复研究
        1.2.3 九寨沟景区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地理环境概况
    2.2 地震灾害情况
        2.2.1 地震作用造成的景观损毁
        2.2.2 次生地质灾害作用所造成的景观损毁
        2.2.3 后期营力作用造成的景观损毁
    2.3 不同景观受损状况
        2.3.1 水体景观损毁情况
        2.3.2 林地景观损毁情况
        2.3.3 草地景观损毁情况
        2.3.4 建设用地景观损毁情况
        2.3.5 未利用地景观损毁情况
    2.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4.1 数据来源
        2.4.2 遥感数字图像预处理
        2.4.3 景观类型遥感信息提取
第3章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1 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3.2 景观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3.3 景观类型转化特征分析
    3.4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景观修复模式研究
    4.1 修复模式研究方法
    4.2 修复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4.2.1 坡度因素
        4.2.2 海拔因素
        4.2.3 水土流失敏感度
    4.3 景观修复类型研究
    4.4 景观修复模式分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景观修复措施研究
    5.1 自然修复措施
    5.2 保护性修复措施
    5.3 治理性修复措施
        5.3.1 崩塌损毁景观的修复
        5.3.2 滑坡损毁景观的修复
        5.3.3 泥石流损毁景观的修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 ——以中国段九省区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研究进展
    2.2 网络关注度研究进展
    2.3 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进展
    2.4 研究述评
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丝绸之路经济带
        3.1.2 旅游景区
        3.1.3 网络关注度
    3.2 理论基础
        3.2.1 有限关注理论
        3.2.2 旅游偏好理论
        3.2.3 推拉理论
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4.1 研究区域
    4.2 数据来源
5 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5.1 景区网络关注度月际分布特征分析
        5.1.1 景区网络关注度淡旺季分布特征
        5.1.2 景区网络关注度月际波动特征
        5.1.3 景区网络关注度季节集中程度
        5.1.4 景区网络关注度月际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2 景区网络关注度节假日变化特征分析
        5.2.1 景区网络关注度节假日波动特征
        5.2.2 景区网络关注度节假日增长情况
        5.2.3 景区网络关注度节假日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6 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1 景区网络关注度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6.1.1 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趋势
        6.1.2 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密度
        6.1.3 景区网络关注度层级分布
        6.1.4 景区网络关注度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6.2 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特征分析
        6.2.1 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格局
        6.2.2 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区域差异
        6.2.3 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集中情况
        6.2.4 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景区网络关注度月际分布不均,呈现多种特征形态
        7.1.2 景区网络关注度节假日变化存在省际差异与假期差异
        7.1.3 景区网络关注度总体趋于分散,景区间差异显着
        7.1.4 景区网络关注度客源地分布存在区域差异
    7.2 景区发展建议
        7.2.1 注重网络关注度的季节性,差别化营销
        7.2.2 利用网络关注度的预警作用,加强景区高峰期管理
        7.2.3 促进景区的区域合作及差异化发展,提高景区关注度
        7.2.4 明晰客源市场分布,精准化推广
        7.2.5 针对景区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发展策略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Debris flow prevention pattern in national parks Taking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Jiuzhaigou as an example(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丞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茂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4]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D]. 王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5]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7]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对景区泥石流治理工程影响机制研究[J]. 黄海,石胜伟,杨顺,田尤,杨东旭,刘建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09)
  • [8]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D]. 木皓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9]九寨沟景区震后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修复研究[D]. 张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 ——以中国段九省区市为例[D]. 周新玲.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国家公园泥石流防治格局 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