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概况

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概况

一、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论文文献综述)

文灏[1](2021)在《近代河北电力工业研究(1928-1949)》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为“电气时代”,作为重要工业及公用事业之一的电力工业,对于推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地区深受外国资本影响,且河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性及特殊性,在此背景下,河北电力工业肇始于1888年,起步甚早,其发展历经多段时期。文章重点论述在河北电力工业发展历程中,南京国民政府对其的管控,外资的侵略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第一,探讨民国时期河北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中央主管机关对河北电力工业的管理及在其管辖下河北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重点论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设委员会对河北电力工业管控下的“黄金发展期”及资源委员会管控下的“停滞期”。第二,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外国资本对河北电力工业的侵略,主要以比商公司和日本为主。前者对天津电力市场进行非法占据及牟取高额利润;后者对河北电力工业进行掠夺式开发,从“七七”事变前的资本渗透到事变后的电力攫取,河北本土电力工业畸形发展,失去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三,试图从多个角度评析近代,尤其是国民政府时期河北电力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所得即为河北发展电力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电力工业发展对河北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所失即为河北电力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不足。最后,河北电力工业既是河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其发展历程中的所得所失,对于当下河北电力工业的加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与现实参考。

张国华[2](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吴洋[3](2020)在《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文中提出在工业发展带来技术革新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雾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英国伦敦雾霾与西安城市雾霾都具有工业化进程中雾霾城市的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雾霾的历史演进特征、空间区域分布、污染源、危害性、民众认知态度、治理措施及取得成效等,找寻工业作为城市雾霾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为铸就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必要的学术探索。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别对伦敦和西安两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西安所在的风成黄土、风场作用、季风条件、盆地地形、降水量等因素以及伦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并概述了中外其他爆发雾霾的典型城市所具有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阐述了自然环境对雾霾生成的重要作用。雾霾的爆发除了特殊的自然因素作用之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环节。西安与伦敦均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雾霾问题,在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前提下,两地工业发展迅猛发展,城市雾霾相伴而生。伦敦雾霾从初现期、持续期到爆发期的历史演进及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特征,针对雾霾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监管力度、民众参与程度、科学技术投入是英国城市雾霾治理的三要素。煤炭资源的动力保障及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出台政策、实地考察、工业西迁等开发西北的战略举措成为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国以来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西安市工业经济从过渡期、奠基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西安城市雾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以沙尘为主的“风霾”、“灰霾”现象到建国以来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城市雾霾,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西安市工业及家庭燃煤量的攀升,城市雾霾表现出空间区域分布及年代季节变化的特征,针对这一时期的城市雾霾问题,西安市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综合治理及企业层面如发电厂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减排措施等。近三十年来西安城市雾霾呈现出复合型污染以及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的新特征,城市空气污染源的复杂多样性、空气质量的年度及季节变化、雾霾空间分布及主要污染行业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针对西安市近三十年来城市雾霾的新特征,一系列治霾新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对我国雾霾治理路径及英国提升空气质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雾霾治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存在严重的危害性。伦敦与西安雾霾爆发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城市交通运行、动植物与农作物生长、建筑物外观、全球气候及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外其他典型城市在雾霾发生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雾霾这一空气污染问题,民众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度。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经历了从曲解到了解的转变过程,西安民众对雾霾则是从盲从转向清晰,可以看出两地民众对雾霾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纵观两地的城市雾霾问题,存在众多异同点。在经济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污染源与雾霾高发季、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与城市雾霾的双重关系这四个方面两地存在一定相似性;民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雾霾引发的社会问题、所处自然地理环境、雾霾发生的经过及后果、两地雾霾发生时间段均有所差异。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高耗能的工业经济为主导,煤炭依然是现在及未来我国主要燃料来源,因此雾霾的治理任重而道远;从自然地理、燃料结构、群体意识、人地关系四个方面文末对西安雾霾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对未来西安市雾霾治理的自身优势做了分析,并提出雾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例如推动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提升民众环保理念等。在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共同使命的今天,在“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期待“繁荣”与“清洁”和谐共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美丽。

管晓薇[4](2019)在《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文中认为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新电改将全面放开售电业务,力求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竞争性市场,形成多元的买卖双方健全的电力市场格局。由此可知,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主要是如何在这一售电侧开放的政策背景下,以电力用户选择权的保障为导向,通过对售电双方市场交易行为、政府管制行为的法律制度构建以期实现售电市场有序、平稳竞争态势。全文的目标在于以制度设计促进国家政策落地,找寻售电市场化改革的现实可能性与政策实施最佳路径。本文从电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出发进行研究,兼顾电力商品特性,法律构建设计思路框定于以电力法为核心的电力法律调整体系范围内。电力法从属性上界于公法与私法之间1,属于经济法的产业法子部门。竞争力量的凸显,使得自然垄断行业以市场规律为导向,跳脱了单一的管制配给模式,遍布售电环节的利益驱动是售电市场引入竞争的最佳“产品”。售电市场竞争的规制方式在整个行业发展缓慢的状态下会稍显“疲软”。关键是市场竞争机制赖以存在的市场环境尚不成熟。售电侧市场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售电侧的体制改革,打破单一销售和单一购买的垄断格局,赋予用户以更多的选择权。售电市场化进程就是售电环节实现竞争的过程。竞争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当以电力行业的特点及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考量,进行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构建考察。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电力商品在可竞争环节的市场调节规制研究,换言之,它是售电环节的电力市场发育与法律体系构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由此推之,电力销售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调整与一般商品销售环节的法律关系调整有差异亦有本质联系。从宏观上看,电力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的核心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竞争与规制这两对关系。售电侧放开后,售电市场的核心因变量是电力的价格、供求、风险机制。因此,对应法律关系的调整就要涉及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产业法、反垄断法等多部门法规范,统合电力市场的特性,将其纳入法律规制设计的法律渊源。具象化1研究内容可知,本论题涉及售电市场化改革中售电方多元资本的引入及其过程中售电主体竞争行为规制、售电企业的公司治理、售电合同等相关法律问题探析等。可见,本文虽选择电力行业及其市场为研究对象,但由于电力市场规制问题囊括于产业法相关内容中,该论题与经济法(部门法)的关联性极强,这使本文区别于一般的对电力行业进行经济学解读的经济学专业论文,本文的法学学科属性清晰可辨。选取用户选权为本文进行研究的贯穿视角,主要是因为用户在电力产业链中是处于末端的,用户体量较小,分散度比较大,数量巨大。电力商品的最终使用者和价值实现的终端环节就是用户。售电侧是直接为用户服务的最为直接的环节。售电侧改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所有的可能性以实现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在售电环节市场竞争的开展使价格信号在需求侧如同在生产侧一样,能够顺畅地传导,厘清市场机制在售电环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方向。在这一过程当中,售电上游和下游的价格之间就能够实现联动,整个社会的集约化生产以及能源商品消费量的总体就可以实现控制。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用户并不仅仅指大用户,而使要扩展到尽可能多的小商业用户、居民用户乃至全体用户。当售电环节与垄断环节“解绑”,竞争和选择就是电力产业需要面对的两大新课题,而法律制度的构建就对竞争行为与选择行为进行了解读和制度框定,并为以后的执法环节打下基础,实现市场参与者各方利益与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及社会整体效应。用户选择权的放开需要有可选择的市场销售主体,销售主体的孕育和多样性取决于市场竞争的强度与竞争环境的良善化。售电市场化不单单包括市场竞争优势使用户获得多样的选择权,还包含了市场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用户购买电力商品的选择、使用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专门购买服务,通过制度设计和监管创新培育售电公司和购售电双边竞争主体,是政府在售电侧市场化改革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售电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对售电市场竞争规制问题的探讨必须回归到售电作为电力产业的一个环节,其本身的竞争现状图景、市场建立的指导原则以及下一步即将突破的重大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成功的售电市场竞争至少应当实现两个目标:其一,短期内,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充分的市场多元主体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竞争绩效的实现。具体而言,售电公司专业从事竞争性业务,售电与电网业务分离便于用户根据便利性原则更换是售电公司,用户能够从竞争性售电市场中获取多样化的售电企业的服务,为选择权的实现“加分”。市场竞争法律机制保障售电竞争的平等地位,多家售电公司的存在,能够使中小用户在不同的售电公司之间进行选择,实现自己的满意度导向下的买电对象选择;其二,合理化电价,保障售电市场供需双方的市场需求,同时实现政府规制转型过程中的良性市场秩序,以便形成长期稳定的售电市场运行和投资环境,培育竞争性的零售市场。具体而言,我国目前分类的用户电价规定,电力企业相同电能产品对不同用户性质的用户实行不同的电价,大量的交叉补贴存在,补贴又与普遍服务相混合,使得售电电价如同“戴着脚镣却想跳舞”的人,影响了售电侧改革的时效性与法规可应用型。本文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至今的积弊1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售电市场建设的环节个性化特点,从市场运行设计和政府规制优化两个方面,对售电市场进入规制、电价形成规制和售电交易过程中纠纷解决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构建方案以及法律以外的制度可行性设计配套研究,终极目标是实现我国售电市场化改革的高绩效成果,规范的市场格局和稳定电价,保障用户选择权利益的实现,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和运营效率。本文的总体逻辑线索如下:我国售电市场化中的竞争力“焕发”受制于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理论进展以及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售电市场构建性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干扰,而自然垄断理论及其发展以及电力经济学相关理论支持(基本理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研究的“始发站”。因此,构建精确的且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电力市场竞争规制制度是本文探讨论题的出发点。这一规范性构建从多个方面塑造了我国售电市场改革制度的生成、变化以及实践进程中的制度绩效。每一章的结构及构成如下分布:第一章介绍与售电侧竞争体系的制度构建有紧密关联的几组概念(涵盖售电市场基本概念和电力商品的经济特征),目的是为了下文的理论和经验提相关的背景铺垫,穿插于各章的理论研究之中。同时,提出全文的核心理论基础。在之前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观点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统摄全篇的产业组织学、电力经济学、管制经济学、市场竞争理论相关模型(自然垄断与竞争——资本结构——产权形式——规制方式)。其中资本结构理论决定整个售电市场竞争的源动力和主要方式,是结构的基础;自然垄断与竞争模型对资本结构理论的引出具有引导意义,因而是结构前提;产权形式是具体售电市场竞争开展以及绩效评估的核心原理并与后文的政府管制方式和法律规制体系构建有因果关联,因此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论内核;规制方式是最终的理论研究外在表述形式,也是整个理论实现的操作性关键环节。四个理论结构要素构建彼此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与耦合。在此过程中,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应证了对于社会科学理论、产业发展分析、产业法律规制的问题研究离不开政治经济学动、法律与社会学互动。在此结构理论基础上,又引出了实现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规制基本内容:售电市场元竞争理论规制、售电公司治理、政府售电市场规制变迁与优化。第二章研究国外售电市场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借鉴述评。本章不是简单地对国外售电市场情况的文献综述,而是通过分析国外售电市场改革的经验,提出借鉴方向的探讨,为找出我国售电市场改革相关问题提供搜寻“路径”(为第三章售电市场化改革问题提出作铺垫)。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数西方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他们既与我国面临类似的改革挑战,又客观上需要在改革进程中关照各迥异国情下的制度体系个性。虽说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售电市场化改革方案,但改革的基本宗旨仍趋于一致,即始终秉承对售电环节竞争强度的持续促进的创新型制度设计。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管理机制的优化与政府监管改革的动力以吸引在竞争开放端的多元投资成为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本质上,技术进步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绩效达成提供客观可能性。电力改革较为成功的西方国家在售电环节的经验极具启发性的。一些国家认为,售电市场无法形成真正的选择权市场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可供选择的零售商只有少数几家。西方国家政府更为注重为那些从管制性公用事业公司转换出来的用户提供选择权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用户是市场价格的直接承担者,售电价格成为首要的利益权衡。相关国家对售电量上下限利润市场设计考虑,对不重新选用捆绑服务的部分用户保持封闭;根据一些国家经验,零售商、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通常成立一些联盟,帮助处理售电市场初期的问题。各国都较为注重避免售电市场设计中的结构性缺陷。所列举的相关国家都致力于在电力市场重组后取得售电竞争制度推进的可能性。各国的特色迥异,可借鉴角度也多元。以美国为例,多元的售电模式,最重要的市场设计要素是保底服务采购机制等经验。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经验引入可以增加国内市场适当地、可能的对售电市场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方法和路径。制度变迁中所反映的理性经验归纳,将为后文的具体问题解析、法律规制构建性常识提供充分的研究基础。本章总体上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实现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检验理性选择理论的一般结论。第三章研究归纳出我国售电侧竞争性市场格局建构过程中,所亟待法律制度进行解决的问题,并具象化到几类难题。本章是全文提出问题的部分,界定全文理论研究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构建市场法律规制谱系的核心范围。越是不健全的市场参与动力机制,市场主体的竞争参与率和竞争实力就越低,削弱了整体市场化进程,尤其对于售电这类产业转型阶段的“试验期”市场形成,更是如此。改革的过程是迂回曲折的,一些问题会逐步在售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暴露”出来,亟待政府、市场两个方面的协力互动与完善。售电侧改革仍任重而道远----分离于原公用事业公司的电力零售商仍占领大部分的零售市场;大用户直购电、竞价上网等探索没有能够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的优势尚未在电力市场中予以体现;辅助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对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控制的调价功能尚处于“价值化”的尝试阶段;根据第一章的范围框定,本文旨在对直接影响售电市场竞争的例如资本多元化乏力、国有企业市场垄断、电力用户选择权未展开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制约售电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售电市场资本结构单一、国有售电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资源禀赋不均衡导致的地位差异、政府对电力市场管制缺陷问题(局部管制过度、局部管制失序);同时,提出售电市场化机制不成熟问题最终引发的电价市场合理化难题。最终统一于对电价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规制改革问题的研究。阻碍售电市场发展的政策限制主要是电价上线没有依据市场为导向或者零售电力的上线比例固定。电价制定和电价监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根本权益,这其中既有知情权维度的保障缺失、又有选择权方面的缺陷。目前我国的电力价格形成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了电力消费者对电力商品选择权的行使缺乏必要且完善的市场信号支持。贯穿全文的视角是用户选择权的保障,这一视角与目前我国需求侧市场建立的规划有密切关联。芝加哥学派认为,反垄断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利益。美国反托拉斯政策已将政策目标调整为增进用户的福利,其他目标也必须与用户福利最大化一致。(martin,2005:57)反垄断法正朝着纯粹用户权益措施的方向演变。相对于保护用用户选择权益的终级目的,维护开放竞争的政策目的更是工具性。目前就售电环节而言,用户选择权依然处于“苗苗”状态,其“发育”程度与售电市场竞争发展进度相去甚远。售电市场是复杂的,对其竞争的观测常常不那么容易。例如,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电网容量约束以及相关的企业数据的保密性等因素,使对电力市场力评估、竞争规模的衡量等问题都增加了难度。电力零售侧竞争放开能够带来的最为重要的益处就是竞争性的零售商能够根据电力用户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关于电力用户和消费者的权利,现行《电力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电力法》中唯一与电力用户选择权具有相关性的内容是“普遍服务原则”。本章在深入分析目前售电市场法律构建不足的基础上,为后文提出售电市场化竞争和法律规制可能的发展路径框定规制范围和方向。只有找出问题,才有可能在后文对论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可行性法律解决方案。问题解决意识可能是本文特色之一,实现理论研究的应用性落地。第四章提出构建售电竞争性市场可以顺利开展的法律规制体系。本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传统的电力市场竞争理论认为,电力市场的自然垄断属性决定了其无法在可竞争环节大有作为,更由于政府规制理论的单一、利益集团的角力等原因,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必然是轻微、缓慢和无法深入竞争本质的,上述观点关注的是电力产品的本质特征局限、公用事业的管制局限。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制定的规则,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构建零售竞争型的市场模式。零售竞争型市场模式需要有宏观性有不失重点的制度设计,尤其突显售电市场化的竞争性市场构建特质。售电市场的竞争性法律规制设计是一系列前提条件下的动态规划。售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建立与科学、明晰的规制框架、公正且独立的规制机构、完善中的被规制者这三方面成正相关关联。电力市场主体需要法律或者具有相应规则(这种规则表现为强加在人们头上的风俗习惯等)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经济运行活动。经济运行与法律规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法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社会生产方式不仅包括土地、机器,还包括法律。因为,如果不运行,土地和机器就毫无价值。法律是市场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秩序调拨下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就无法生产机器,使用者无法从生产者手中获得该机器产品,使用权无从谈起,使用价值就得不到实现。法律秩序在此种情形下,本质上已经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1售电市场规制制度的必要性,需求理论以及规制激励理论,结合整个规制制度过程中的风险负担理论。售电侧竞争是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以电力市场竞争资本多元化触发为视角,以自然垄断理论最新进展为元理论依据,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政策优势、售电竞争性市场缺陷的克服、政府新一轮市场管制优化的方向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定制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售电市场竞争法律规制体系,并辅之以法律规制以外的制度规制参考构想,以期对售电市场的制度健全和规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路径,并尽早地实现我国本土制度环境意义上的售电侧改革目标。本章的逻辑脉络以“纵横交织”为特点。涉及到市场微观主体规制、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横向市场主体之间以及纵向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界定并以此为基本法律制度设计构建。重点研究了市场竞争主体引入法律保障机制、售电市场用户选择权保障、以电价规制为核心的政府售电市场法律管制转型及制度对接等问题。售电市场的的发达需要助推动力,各种综合因素将融为一体,遵循市场机制向前发展并在过程中深化、完善。这些助推动力主要来源于:用户层面的市场活力激发机制——赋予用户独立的市场用电选择权,实现电能完全的使用价值;激发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引导投资质量和效益;以电价改革为驱动,放开电量、电价的管制,引导市场化交易数量、价格、方式等方面的消费者、生产者双向选择机制。通过市场运行性制度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制度体系的设计,阐明整体售电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解决法律方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第五章阐明本文的结论与余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章内安排,旨在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的结论只是作者主观所选取的研究视角导引下的一种制度研究可能性“产品”,作为社会科学论题的研究成果,必然有其不周延、其可扩展或可修正的空间。本文结论部分指出:第一,售电市场的法律体系构建应当明确规制理念。售电市场竞争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实现。售电市场化竞争是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垂直一体化经营必然带来低效率、社会福利损失并制约电力产业的发展。售电侧改革赋予了电力市场化改革以全新的意义,具有“领头羊”效应成为电力市场化机制构建的必然选择。第二,售电市场竞争环境的构建应当强调立法先行。售电市场化竞争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且售电市场要素的法律构建是实现竞争性售电市场的必由之路。其中包括售电市场进入保障、需求侧选择权保障、政府规制优化保障。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保障机制需要对竞争机制各个要素环节进行调整,既有市场微观主体塑造、市场主体行为塑造,又包含政府公权力对市场影响范围等规制性构建。只有竞争机制在法律框定的组织机制中合理运行,才能最终实现售电市场化改革后的竞争性市场稳健运行,市场中的电价稳定问题、电力商品供需和谐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售电市场法律设计的最终目标还落在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控制、响应惩处机制的作用发挥以及完善的售电市场竞争过渡机制。第三,政府应当在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机制构建过程中,实现监管转型,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并考虑多元利益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解制的浪潮,有助于竞争性市场格局的构建,然而,为实现电力安全保障的行业底线,对新型售电体系的政府监管依然不能放松,监管方式的创新不代表核心环节的放松或者不予管制。适当的幅度的监管足以排除售电侧竞争的阻力,并实现电力产业的稳健发展。监管不足会造成电力市场秩序混乱。多元竞争主体和不同的市场角色实施不同的法律控制。法律制度设计的可行性体现于多元主体适用。售电方、需求方、政府方在售电竞争性规制法律体系中“各得其所”,各有所制,各有所为才是售电市场法律规制的最终目的。为此,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其行为模式、激励动力不同进行分层次的法律制度涉及,从立法、执法多个层面加以解析。竞争性主体,需要从价格和信息方面进行控制,对政府价格管制需要从电力安全、市场开放程度进行制度设计衡量。由于市场改革并不容易,尤其是如同电力这类技术含量高、传统上被视为自然垄断的产业改革。售电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市场规制者应当思考从这些使大众一知半解、客观上复杂多样,有时相互影响“碰撞”的电力法律规制理论中,辨别哪些是公众所认可与期望的,而从中又能引申出何种新兴的政策和规则。售电市场化竞争过程中,法律制度体系的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优良规则和制度体系的筛选与选择,再造与演绎。售电供给侧改革是电力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制度体系尝试,必然会遵循制度革新,制度归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壁垒或屏障制度的有效性依赖其运行的准确性。制度并不从初始状态时期就假设当然有效。余论部分将以客观视角审视本文结论,从社会学、制度演化进程、电力市场改革周期等角度对结论进行可行性预判,以非正式制度视角补充阐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简化性制度建议。本章最后一部分将以能源革命为背景,售电市场改革还应当考虑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新兴电力市场领域的步伐。展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进程,以售电环节为范围,探讨未来新能源发电情况下售电市场竞争的规制问题。诸如可再生能源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市场建设的法律体系构建要“与时俱进”,因为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新能源进入市场的选择之一。这样的做法为今后用户选择权的行使提供了信息服务与硬件设备更新上的可能性,也使前文结论增添一些开放性的空间,为售电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探讨的可能性。

吴凌志[5](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提出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武菲[6](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张俊杰[7](2018)在《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30-1949)》文中研究表明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31年1月1日,是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派亲信安恩浦驻防昭通以巩固在家乡的统治时所创办,为民国时期昭通地区最大的企业。本文首次以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做个案研究,通过梳理该公司成立的背景、经营活动、组织制度等内容,探讨该公司经营成败的原因,并从边疆民族地区早期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该公司对昭通社会产生的影响。昭通位于云南东北,资源丰富,特产众多,但经济落后。1930年龙云派安恩溥驻军昭通,安恩溥便以观音寺一带的土地为基础,成立实业公司,开发建设昭通。公司“以开发的性质有条理的组织应用公众投资,办理生产事业以图社会经济之繁荣”为宗旨。其目的第一步在求农作物之增加;第二步在求必需品之自给;第三步在求原料输出变为工业品输出。公司成立后,陆续发展垦殖、采矿、发电、存贷款、典当、印刷、碾米和运输等产业。其中,首先开垦观音寺一带荒地。购买荒地6000余工,开垦为可耕种的沃田,从周边地区招佃耕种,建立新民村,使其成为一大“农场”,改变了该地区过去荒芜的局面。第二,发展电力工业。派员赴上海购买电机及相关发电设备,通过“人背马驮”将电机运抵昭通;组建电灯厂,发电开灯,使昭通人民告别油灯的历史。第三,组建煤厂和铁厂,在昭通周边进行采煤。在昭通、大关和彝良交界的毛坝山采挖铁矿、冶炼生铁,铸造铁制品,产品畅销昭、大、彝三县。此外,公司还经营典当、存放款、印刷等业务。受社会经济及公司本身经营不善的影响,1943年以后,公司走向衰落。20世纪50年代初,昭通人民政府接收并改造实业公司。公司对昭通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1、开发了昭通经济;2、为昭通培养了工商业人才;3、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促进昭通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陈艳君[8](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表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李霄[9](2017)在《基于准实验方法的大气污染规制环境与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不断强化大气污染规制,引发了关于规制后果及效率的诸多讨论。本文旨在融合环境经济学视角、准实验设计的政策评估方法和最新规制实践,全面评估我国大气污染规制对产出和就业的经济效应、对空气质量和协同碳减排的环境效应,为提升规制效率提供决策支持。主要内容包括:(1)大气污染规制对工业产出的经济效应。利用“大气十条”规制强度的省际差异,结合HCW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估计了其对京津冀整体及三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假如不实施规制的情形相比,“大气十条”在最初两年造成京津冀整体、天津市和河北省工业增加值平均下降了6.7%、5.9%和9.6%,但未造成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显着放缓。(2)大气污染规制对劳动力需求的经济效应。基于“大气十条”规制强度的城市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了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与假如不实施规制的情形相比,“大气十条”在最初两年未造成经济总体、三次产业及采掘、制造和电力三大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使用不同的计量模型设定和稳健性检验均未检验出“大气十条”短期内对以上大类行业就业的负面影响。(3)大气污染规制对空气质量的环境效应。利用“9·3”阅兵和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活动带来的污染规制强度突变,运用断点回归模型估计了其对于北京市及周边70个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的影响。“9·3”阅兵和APEC会议污染规制使短期内北京市日度AQI分别下降了37.4%和35.9%,PM2.5日均浓度分别下降了55.8%和41.3%。两次重大活动污染规制对重点控制区空气质量改善的平均效果显着优于一般控制区。(4)大气污染规制对CO2协同减排的环境效应。基于协同减排的理论框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大气污染规制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不同作用机制的贡献。1991-2010年期间,在加总效果上,我国工业SO2规制带来协同碳减排,烟尘规制未带来协同碳减排,2006年以来SO2的规制改进增强了与碳减排的协同性。综上,本文以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最新大气污染规制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出下降而非就业冲击,验证了加严大气污染规制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增进CO2协同减排带来显着效果。同时,本研究为基于我国的规制特色和数据条件及时、全面评估环境政策的因果效应提供了有益参考。

杨泽榆[10](2018)在《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东北非能源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现有成果主要针对该地区能源生产、供应和价格等要素进行研究,而本文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消费政策,探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历程,研究视角与以往不同。本文所指能源消费,包括中东北非国家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即是该地区各国为了实现经济生产目标和保障民众福利、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一种引导能源消费的方式和具体措施。在本文研究中,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主要表现为价格低廉的能源消费方式,以及国家为维持低价能源消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本文将从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分析为起点,找出能源消费增长快、增量大、人均能耗高等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价格低廉,探究该地区能源低价消费的政策性因素——能源价格补贴。能源补贴在中东北非地区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政府实施能源补贴的经济成本高昂,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带来了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为了消除能源补贴的负面影响,中东北非国家大力推行能源补贴改革,核心是提高能源消费价格。此外,笔者在研究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过程中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规律,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能源导向型经济增长促进了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最终推动了能源消费政策的变革。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论部分共分为五章,遵循从历史和现有现象背后寻找原因、深入分析原因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有形势,是研究的起点;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部门分布特点和低价特点。第二章从政策性因素解释能源消费价格低廉的原因,分析了中东北非实施能源补贴政策的基础和目标,以及各国推行能源补贴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一步回应了前章所述能源消费急剧增长的原因。第三章是承上启下的一章,其中能源补贴的负面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内容,是对上一章所述各国推行能源补贴政策影响的进一步论述;对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必要性的论述,又为后一章讨论能源消费价格调控做了铺垫。第四章概述了该地区国家能源补贴改革的情况,归纳了改革的特点、经验和改革面临的风险、挑战。第五章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演进历程,归纳出该地区能源消费政策植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特征,以及能源消费政策调整与该地区经济改革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判断。结论部分采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变化进行解释,笔者认为,中东北非地区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该地区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的弊端,因此,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必须符合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此外,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改革的部分成功经验,可对中国的能源补贴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河北电力工业研究(192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河北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国民政府的管控
    第一节 河北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建设委员会对河北电力工业的监督与扶持(1928-1937)
        一 规范注册
        二 取缔窃电
        三 调节电价
        四 协助建设
    第三节 资源委员会对河北电力工业的接收与经营(1945-1949)
        一 资源委员会对河北电力工业的接收
        二 冀北电力公司的经营——以天津分公司为例
        三 资源委员会经营下河北电力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 外国资本对河北电力工业的侵略
    第一节 比商对天津电力市场的非法占据
        一 比商公司的陷阱合同与阻挠政府收回
        二 比商公司的利润牟取与扩张营业区域
    第二节 日本对河北电力工业的掠夺式开发
        一 事变前统制方针的制定与资本的渗透
        二 事变后开发计划的出台与电力的攫取
第三章 近代河北电力工业发展的得与失
    第一节 河北电力工业发展的优势与成效
        一 河北电力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二 河北电力工业发展对河北社会经济的推动
    第二节 河北电力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不足
        一 备受战祸摧残
        二 外资压迫严重
        三 水电开发欠缺
        四 政府投资不足
        五 技术人才匮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承袭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一、民初人口统计
        二、民初山西人口
        三、民初太原人口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一、分类管理
        二、制度建设
        三、统计管理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一、创立运营
        二、组织管理
        三、初具规模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一、国内成长环境
        二、调整巩固提高
        三、稳步投资建设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一、系统规划
        二、统筹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一、自来水事业
        二、下水道计划
        三、尘芥物清理
        四、重点行业管理
        五、卫生防疫体系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一、完善制度建设
        二、加强环卫清理
        三、宰杀牲畜管理
        四、公厕粪场管理
        五、夏令卫生扫除
        六、城市用水管理
        七、防疫卫生管理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雾霾城市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伦敦的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
    第二节 西安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二、气候特征及降水条件
    第三节 地理因素对城市雾霾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与伦敦雾霾的关系
        二、地理环境助推西安雾霾发生
    第四节 主要雾霾城市的地理特征
        一、洛杉矶特殊地理因素促成雾霾的形成
        二、北京地理环境加剧雾霾的严重程度
    小结
第二章 伦敦城市雾霾的历史探究
    第一节 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特征
        一、英国煤炭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二、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 伦敦雾霾的历史回顾
        一、伦敦雾霾爆发的主要成因
        二、伦敦雾霾的历史演进及空间特征
    第三节 伦敦城市雾霾的政府治理及民众应对
        一、早期环保人士的反烟斗争
        二、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模式
        三、民间团体参与雾霾治理
        四、科技进步提升空气监测水平
    小结
第三章 西安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态势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工业起步的条件
        一、煤炭资源是能源保障
        二、政府对西安工业经济的开发
    第二节 建国以来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二、西安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西安市雾霾的历史演进
        一、民国前西安市空气质量概况
        二、民国时期西安空气质量良好
        三、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城市雾霾的特征
    第四节 西安市城市雾霾治理的举措
        一、限煤运动的开展
        二、发电厂的废气减排措施
        三、城市雾霾的综合治理
    小结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呈现的新特征
    第一节 西安城市雾霾近三十年来变化趋势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总体概述
        二、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雾霾的变化特征
        三、近二十年来西安市雾霾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阶段性特征
        一、雾霾呈现复合型特征
        二、雾霾程度加剧,范围扩大
    小结
第五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治理及成效
    第一节 西安市近三十年来雾霾治理的新举措
        一、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二、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三、扩建城市绿地面积
        四、企业配合,科技支撑
        五、能源转型、产业升级
    第二节 中英两国改善空气质量的路径对比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治理的历程
        二、英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
        三、我国雾霾治理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一、伦敦雾霾治理成效显着
        二、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小结
第六章 城市雾霾的危害性
    第一节 雾霾危害性概述
    第二节 国外主要城市雾霾事件及其危害程度
        一、美国洛杉矶城市雾霾带来的危害
        二、美国多诺拉镇及其他城市的遭遇
        三、日本城市雾霾及其危害性
        四、其他地区雾霾的爆发及负面影响
    第三节 伦敦雾霾的危害性
        一、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二、对建筑物及动植物的损害
    第四节 西安雾霾的负面影响
        一、对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二、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四、雾霾造成经济损失
    小结
第七章 城市雾霾的认知度
    第一节 从曲解到了解——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
    第二节 伦敦雾霾时代的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忆
    第三节 从盲从到清晰——西安民众对雾霾的认知过程
        一、我国公众对城市雾霾的总体认知
        二、西安市民众对雾霾的认知态度
        三、了解民众认知有益于政府开展雾霾治理
    第四节 西安与伦敦对雾霾认知度的差异
    小结
第八章 城市雾霾的中外异同
    第一节 两地城市雾霾的相似之处
        一、经济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普遍性
        三、空气污染源及雾霾高发季的一致性
        四、城市雾霾与科学技术的双重关系论
    第二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问题呈现的差异性
        一、经历过程及后果的差异
        二、民众参与度形成鲜明对比
        三、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
        四、雾霾发生时间段不同
        五、伦敦雾霾引发社会问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4)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四、文献综述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电力市场售电侧竞争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电力商品与售电市场化建设
        一、电力产业的总体特征及电力商品的经济属性
        二、市场化改革中的售电竞争内涵
        三、售电市场建设与用户选择权保障
    第二节 售电市场竞争规制的元理论
        一、自然垄断理论及其进展分析
        二、售电环节的可竞争理论
        三、电力市场资本结构理论
        四、政府规制理论
第二章 售电市场规制域外经验及借鉴述评
    第一节 售电侧竞争规制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
        二、英国
        三、俄罗斯
        四、澳大利亚
        五、新加坡
    第二节 总结与借鉴述评
        一、各国经验总结
        二、借鉴述评
第三章 售电市场化进程中的难题
    第一节 售电环节充分竞争尚未展开
        一、电力市场相关环节的资本结构单一
        二、国企在售电环节的垄断现状及诱因
        三、售电侧竞争多元资本引入的制度壁垒
    第二节 售电环节的用户选择权实践困境
        一、非居民用户选择权问题
        二、居民用户的选择权问题
    第三节 售电价格机制的缺陷
        一、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
        二、政府对售电价格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第四章 售电竞争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第一节 售电市场治理理念及基本原则
        一、售电市场法律规制理念
        二、售电市场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运行性市场规则体系
        一、售电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制度保障
        二、售电企业的公司治理调整
        三、售电公司的用户服务与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售电市场监管的制度优化
        一、售电市场监管的价值目标和机构建设
        二、优化售电市场监管的主要制度内容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余论
    第一节 总结
        一、国际售电市场制度建构总结
        二、本文提出的售电市场法律建构总结
    第二节 售电市场法律建构体系的可行性预判与补缺
        一、售电市场法律规制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
        二、售电市场规制体系缺陷的补救
    第三节 新电力市场发展前景下的售电市场规制展望
        一、新能源发电对售电市场的意义
        二、新环境下的售电市场化改革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关于资料
        (三)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司成立的背景
    第一节 1930年前后的云南
    第二节 1930年前后的昭通
    第三节 实业公司的筹备与成立
第二章 实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第一节 组织结构
        一、创立初期的组织结构
        二、该组后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实业公司的管理体制
        一、股东大会
        二、董事会
        三、监察
        四、实业公司的资金筹措
        五、人事及管理制度
第三章 实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
    第一节 开垦观音寺荒地和建设新民村
        一、开垦观音寺荒地
        二、建设新民村
    第二节 发展电力工业
        一、全国电力工业的初步发展
        二、昭通民众实业公司电灯厂
    第三节 经营典当及存放款
        一、存贷款办法
        二、催款办法
        三、营业概况
    第四节 经营采矿及冶金
        一、大同煤矿和大生煤矿
        二、大成铁厂
    第五节 其他业务
        一、机械修造业
        二、印刷业
    第六节 协助修浚昭鲁甸大河
第四章 公司的衰落与影响
    第一节 实业公司的结局
    第二节 实业公司衰落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二、外部原因
    第三节 实业公司对昭通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开发了昭通经济
        二、为昭通培养工商业人才
        三、促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结语
附录 (一)
附录 (二)
参考文献
致谢

(8)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9)基于准实验方法的大气污染规制环境与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带来不容忽视的福利损失
    1.1.2 我国大气污染规制不断完善和强化
    1.1.3 我国大气污染规制利害攸关,效果亟待科学评估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框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概念框架
    1.3.2 准实验评估框架与设计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研究
    2.1.1 环境规制对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1.2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2.2 环境规制的环境效应研究
    2.2.1 环境规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2 环境规制对CO_2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影响
2.3 基于准实验方法评估我国大气污染规制的挑战 第3章 “大气十条”规制对京津冀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 概述
3.2 “大气十条”规制介绍
    3.2.1 “大气十条”规制的主要内容
    3.2.2 京津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2.3 京津冀“大气十条”规制实施情况
3.3 方法与数据
    3.3.1 HCW评估方法
    3.3.2 数据
3.4 “大气十条”规制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估计结果
    3.4.1 处理组与控制组筛选结果
    3.4.2 HCW方法的估计结果
    3.4.3 稳健性检验
3.5 “大气十条”规制差异化影响的解释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气十条”规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4.1 概述
4.2 方法与数据
    4.2.1 双重差分与双重差分-匹配估计模型
    4.2.2 数据
    4.2.3 处理组与控制组筛选
4.3 “大气十条”规制对劳动力需求影响的估计结果
    4.3.1 双重差分估计结果
    4.3.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
    4.3.3 稳健性检验
4.4 “大气十条”规制对劳动力需求影响机制的讨论
    4.4.1 产出效应与“大气十条”的就业影响
    4.4.2 替代效应与“大气十条”的就业影响
    4.4.3 综合解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PEC会议和“9·3”阅兵污染规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1 概述
5.2 APEC会议和“9·3”阅兵污染规制介绍
5.3 方法与数据
    5.3.1 断点回归模型
    5.3.2 数据
5.4 重大活动污染规制对空气质量影响的估计结果
    5.4.1 污染规制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5.4.2 污染规制对其它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5.5 重大活动污染规制评估结果的政策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气污染规制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
6.1 概述
6.2 协同减排的理论框架
6.3 方法与数据
    6.3.1 固定效应模型
    6.3.2 数据
6.4 大气污染规制对协同碳减排影响的估计结果
    6.4.1 SO_2与CO_2:总互补品、净替代品
    6.4.2 烟尘与CO_2:总替代品、净替代品
    6.4.3 大气污染规制演变对协同减排的影响
6.5 大气污染规制对协同碳减排影响机制的讨论
    6.5.1 产出效应与协同减排
    6.5.2 替代效应与协同减排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大气十条”规制对京津冀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补充结果 附录B APEC会议和“9·3”阅兵污染规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补充结果 附录C 大气污染规制对工业碳排放影响研究补充结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价值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东北非能源问题相关研究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问题有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
        一、1970~2015年能源消费与GDP增长
        二、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构建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形势和结构特点
        一、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费形势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部门分布特点
        一、能源消费部门分布总体情况和特点
        二、发电部门
        三、海水淡化
        四、石油化工及其他高能耗产业
    第四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低价特征
第二章 中东北非国家实施的能源消费政策——能源补贴
    第一节 丰富能源资源禀赋及其财富累积
        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禀赋
        二、巨额能源财富的累积
    第二节 能源补贴及其初始目标
        一、能源补贴的定义和内涵
        二、能源补贴的经济发展目标
        三、能源补贴的社会保障目标
        四、能源补贴的政治因素考量
    第三节 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及国别情况
        一、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
        二、能源补贴的国别情况
    第四节 能源补贴的特点
        一、中东北非各国的差异性比较
        二、能源补贴的特点
第三章 中东北非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社会成本及其挑战
    第一节 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特点及形势
        一、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的特点
    第二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成本分析
        一、能源、经济增长及其联系
        二、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政府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
    第三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社会影响
        一、能源低价消费负面影响使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遭质疑
        二、边境能源走私问题
        三、能源低价消费的环境影响
    第四节 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经济安全问题
        二、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能源安全问题
        三、能源价格补贴改革刻不容缓
第四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调整——价格调控
    第一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地区各国启动改革及改革历程
        二、能源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三、补贴改革的初步成效
    第二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经验及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和经验
        二、能源补贴改革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第五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分析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演变及特点
        一、能源消费政策的演变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特点
    第二节 能源消费政策与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
        一、地区经济改革的推行情况
        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一、能源消费政策对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的意义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简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河北电力工业研究(1928-1949)[D]. 文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3]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D]. 吴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D]. 管晓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30-1949)[D]. 张俊杰. 云南大学, 2018(01)
  • [8]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9]基于准实验方法的大气污染规制环境与经济效应研究[D]. 李霄. 清华大学, 2017(02)
  • [10]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D]. 杨泽榆. 云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200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生产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