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

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

一、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吴健[1](2020)在《空压机流量压力优化控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自动化设备在制造业内大量应用,压缩空气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本文将LCD面板工厂的空压机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空压机的工艺流程及控制策略,结合厂内已有设备设计了一套优化控制方案,旨在提高空压机系统稳定性,减少电能浪费。通过对空压机原理及LCD工厂压缩空气供应流程、使用场景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工厂空压机系统存在供应压力波动大、能源浪费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现有单一压力供应改为分压供应,运用模糊PID控制理论,提出了空压机压力流量优化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包括空压机分压控制、流量控制、增压控制三部分。系统实现了空压机集中控制、负荷优化分配、压力自动补偿功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以西门子S7-300 PLC为核心,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搭建了由工业以太网、Modbus、CAN网络组成的控制网络。软件设计以SIMATIC STEP7及Win CC为平台,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简洁明了的人机界面。通过测试及模拟运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软件及硬件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空压机压力流量优化控制系统能根据管网压力变化及末端流量需求实现最优控制,有效提高了空压机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设计方案达到了预期的节能效果。

李海洋[2](2020)在《船舶滑油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脚步加快,从智能家电到汽车的自动驾驶,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船舶也不例外。随着船舶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航运公司对船舶管理者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船舶营运中,因船员对滑油系统不熟悉或误操作造成船舶出现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船舶的安全航行,因此,确保滑油系统的稳定运行,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加强船员对于船舶滑油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在STCW78/95公约中明确指出轮机模拟器是海船船员培训的重要项目。在现有的轮机仿真训练系统中,船舶滑油仿真系统存在模型和操作界面简化的情况,已经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船员训练和培训的需要。简化的仿真系统无法再现船舶在实际航行时所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这对于培养船员在面对滑油系统的突发故障时,迅速排查故障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船员需要具有滑油系统深层次故障的排查能力,以及故障出现时处理故障的能力。因此开发出一套能够准确反映船舶状态的滑油系统迫在眉睫。针对现有轮机仿真训练系统中滑油系统模型过于简化的不足,本文以万箱集装箱船作为仿真对象,对其滑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结合船舶滑油系统的管路图以及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组成和特点,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分别建立了船舶主机滑油系统、发电机滑油系统、艉轴滑油系统和滑油装填与驳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型包括系统中所包含的滑油泵、滑油换热器、温度调节器、滑油油柜和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阀件;利用VC++编程软件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编程和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滑油系统的仿真数据;参照实际船舶的管路图与操控面板,开发出可视化的二维操作界面,并将算法程序与界面程序放入仿真平台,实现可交互性通讯;通过仿真计算数据与实际船舶航行数据进行比对,仿真误差小于:5%,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的要求并参照实船中滑油系统中的典型故障,设计并实现了部分操作和故障排查自动评估试题的编写并对自动评估算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试题测试结果正确,验证了评估算法的正确性。本文开发的船舶滑油可视化仿真系统,操作界面实现了根据显示器分辨率的变化自动调整界面的大小,并可通过鼠标进行缩放和操作;仿真模型能够实时反映实际系统的变化规律,可满足船员培训机构对船员的培训要求。

张永建[3](2019)在《SCR脱硝系统对锅炉设备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针对SCR脱硝系统对锅炉设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锅炉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有助于将SCR脱硝系统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锅炉设备的正常运行。

孙旺利[4](2019)在《Q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多煤少气的能源格局,我国电力生产的主力是燃煤电厂,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国家着力发展燃气发电项目。燃气发电项目具有传统燃煤电厂难以比拟的低排放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节能减排计划的推进。因此如何在我国经济背景下对燃气电厂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和提升运行经济性水平是必要的。较高的经济性会提高燃气电厂的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燃气电厂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利用北京QW燃气电厂的经营数据,分析了其经营状态,认为目前电厂的状况良好,但在生产、经济和政策方面依旧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会对燃气电厂的经营造成隐患。借助经济性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对燃气电厂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以及构成做了全面分析,根据分析出来的燃气电厂成本按照平准化发电成本理论建立模型,将燃气电厂的全部成本平摊到每一度电上,再结合QW燃气电厂的实际情况,测算出QW燃气电厂的各种成本费用和产出,代入平准化发电成本模型的计算公式,最终获得QW燃气电厂的平准化发电成本为0.63元/kWh;然后运用敏感性分析理论,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平准化发电成本的不同因素做正反比例的变化,看其影响,得出天然气价格是燃气电厂成本的主要外部敏感因素,机组气耗是主要内部敏感因素。为进一步提升QW燃气电厂的经济性,本文从完善上网电价定价机制、优化燃气电厂电网调度方式、掌握燃机核心技术、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提高电厂外部效益五方面提出了建议。

严铭伟[5](2019)在《高炉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0年,由外国科学家S.M.Banks提出一个设想是关于应用高炉喷煤技术喷吹焦炭和无烟煤;在18401845年间法国博洛涅附近的马恩省炼铁厂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应用即是根据这一设想实现的。由此背景引出本次毕业设计高炉喷煤喷吹技术的自动化控制。课题主要阐述了高炉喷煤系统的制粉工艺控制。本文以包钢新体系高炉的喷吹控制项目背景,进行了对2座4150M3高炉进行制粉的系统控制方案的研究与设计。本文首先对制粉系统的设计背景和设计现状、设计意义与设计目的进行了介绍,并对本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制粉的工艺流程,重点说明制粉过程是由控制系统调节给煤机和磨煤机控制,并确定了控制方案。根据控制方案,设计了制粉的控制系统。介绍了制粉过程中给煤速率对喷吹的影响,在制粉过程中旋转给料机速度的测定与控制,以及对控制系统中的主要设备给煤机、干燥炉、磨煤机的控制。对干燥炉润滑的操作歩序在本文中也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更好的实现制粉机器的各项运行与控制,逐步改造了硬件设备的配置以及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了客户端的工控机和下位机,软件设计包括了上位机的画面以及下位机的编程软件设计。

马学莲[6](2019)在《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解决能源供需问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低温热源,复叠式高温热泵技术是首要选择。制热温度是衡量余热回收的关键指标,制热温度越高代表能质调配的指标越高,则节能的效果越明显。目前复叠式热泵的研究无法满足能质调配的技术需要,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基于逆卡诺循环的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简称HTCHP系统。其技术特点是可实现制热温度140℃,为低温能质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本文基于目前单级热泵和复叠式热泵的研究现状,基于低温能质提升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的循环工质的筛选、热动机械的流固耦合、换热器的优化选择、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HTCHP系统循环工质筛选的基本原则,首次建立了优选制冷剂的模型,通过对拟合公式求导确定在系统运行温度区间内工质容积制热量的最大值,优选出适合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的工质对BY-3/R245fa。试验数据证明,工质在150℃排气温度条件下压缩比合理且性能系数较高。通过对冷冻机油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选取160SZ和320SZ分别作为低温端和高温端制冷循环的润滑油。在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搭建了20k W的复叠式热泵试验平台,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对HTCHP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HTCHP系统的制热温度达到142℃时,高低温端制冷循环的压缩比分别为3.84和4.13,系统的COP为1.72,系统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HTCHP系统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HTCHP系统发生?损失最大的部件为高温端电子膨胀阀、冷凝器和冷凝蒸发器。提高这三者的换热效率是提高HTCHP系统性能的关键。本文引入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预测HTCHP系统的COP、制热量以及高温端冷凝器出水温度,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在对训练组数据的预测方面具有很高的精度,预测误差都在4%以内,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在对验证组数据的预测上也显示了较高的精度,误差在6%以内。

刘晓飞[7](2019)在《首秦35MW电站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35MW电站建设和电力工程建设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背景,从理论和实际方面阐明了研究意义,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首秦35MW电站项目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实际投资效益,并总结了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以及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得到的教训。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意义和后评价工作的发展动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鉴于项目的局限性,文章只从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和技术后评价两方面开展研究。其次,对项目后评价的基础理论做了综合叙述,介绍了项目后评价的含义以及项目后评价的时点和指标体系,对项目后评价的原理以及本文主要用到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阐述。再次,介绍了首秦公司35MW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背景,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又从项目位置、总体布局、设备及人员配置情况及等几个方面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概述。最后,从基本财务后评价和生产运营后评价两方面开展了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又从锅炉系统、汽机系统、电气系统和制水系统四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和实施效果的后评价分析,通过评价总结了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改善经验。

杨颖[8](2019)在《大型离心压缩机组运行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作为关键的核心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石油化工领域。这类设备普遍具有转速高、流量大、功率大的特点,一旦因故障或事故造成异常停车,必然会影响整个装置及上下游的正常生产。兰州石化公司内部目前有为数众多的离心式压缩机组长期在用(部分设备连续运转近二十年),近年来,由于机组运行状态检测元器件自身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导致的联锁误报警现象变得越发普遍,部分关键信号牵一发而动全身,屡屡造成压缩机停机,并进一步影响上下游生产的正常工序。本文立足于兰州石化公司生产装置的现场具体工况,以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故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技术手段分别从信号检测元件、联锁触发方式、控制系统程序这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找出了影响离心式压缩机组稳定运行的仪表成因,即现场检测元器件经过长周期使用后产生的设备老化,设备投用初期联锁保护触发逻辑不具有前瞻性以及现有控制系统的潜力没有被完全开发,上述问题相互影响最终造成离心式压缩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因仪表原因非正常停机。在明确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硬件的改良与软件的完善。以技术迭代升级的电子检测元器件替代原有的机械式检测元件,同时配合检测元件的改变在控制系统中优化数据采集方式以及联锁判断方式以提高联锁动作触发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基于现有控制系统的软件基础进行离心式压缩机联锁防误动程序开发,对机组联锁检测信号的可靠与否增加新的判断功能,深挖现有设备的潜力。上述改进的成功实施,有效的降低了因现场仪表检测元件自身问题导致的离心式压缩机组联锁误动作的发生概率,取得了良好的改进效果。论文中还进一步提炼了机组相关仪表检测设备的维护安装细则,为大型机组的检修维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的逐步实施,一方面有效的降低故障发生频率,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为大型离心式压缩机组及相似关键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王琪[9](2019)在《基于多频超声的变压器油质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油质量合格是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之一。近年来发生的变压器事故数据显示,许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油绝缘质量下降,而目前常规的变压器油质检测方法,不能在上述事故发生前及时发现明显征兆,这说明目前离线、定周期的变压器油质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因此研究一种及时、有效的变压器油质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工业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测定表征介质声学特性的超声量来获得与工程相关的一些参数,进而评价介质质量、分析介质特性的技术。本文应用超声工业测量技术,利用一台基于多频超声的变压器油质检测设备进行变压器油中传播的超声参数测试,并通过分析这些参数获得油样特性,达到油质检测的目的。通过测定变压器油中传播的多个频率上的多维超声参数与变压器油化实验参数,并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获得一些利用多频超声进行变压器油质检测的基本规律,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为避免因多频超声仪器的使用使变压器油出现空化或雾化的现象,本文采用的超声发射和测试设备的频率范围是594.5-943.7kHz,通过对超声仪器包括的40个频率点上的每组油样的超声幅值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943.7kHz时超声声强幅值的数值更大,各油样超声参数的区分性更好,943.7kHz是通过超声参数研究变压器油特性的最优频率。(2)通过实验建立120组变压器油(100台现役变压器所取100组油样和20组实验室废油)的多频超声、酸值、微水、颗粒度实验参数数据库。并分别对多频超声与以上三种杂质含量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以获得多频超声对变压器油中各杂质含量的响应规律。得到超声声强幅值的数值随酸值的增大而减小,随微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但随颗粒数的增加而略有增大,而油样整体呈现出的超声幅值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油样中颗粒数分布在正常范围时,颗粒数数值的大小波动基本不会影响其超声幅值,并对三种变化规律的原理分别进行分析。(3)在120℃下对变压器油进行720小时的热老化实验,每72小时进行一次取样和多频超声、杂质含量、电气特性参数测量,通过各个频率上超声幅值数据对比后确定最优观测频率为943.7kHz,进而分析该频率上的超声幅值得到当超声幅值在0.12kW/cm2以上时,油样品质良好;当超声幅值低于0.12kW/cm2时,微水或酸值超标,当超声幅值低于O.1kW/cm2时,电气性能全面劣化,油质不达标应及时检测,最后从老化过程中杂质含量和电气参数的变化实现对上述结果的验证和解释。(4)为避免多因素对电气参数的共同影响混杂在一起,建立了基于PCA-GA-BPNN的变压器油电气参数预测模型,可以利用多频超声参数的监测实现对变压器油电气参数的有效预测。经模型检验,该算法的预测准确率在95%以上。

王磊,周洪鹏,范文杰,刘光明[10](2019)在《主风机组润滑油系统油冲洗工作探究》文中指出大型压缩机组润滑油系统具有管线多、系统大、焊口数量多等特点,因此润滑油油冲洗工作的时间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冲洗后的润滑油品质也难以保证。本文以辽阳石化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22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主风机组为例,阐述如何提高压缩机组润滑油系统油冲洗的工作效率。

二、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空压机流量压力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空压机压力流量控制系统
    2.1 空压机设备简介
        2.1.1 空压机的分类
        2.1.2 离心式空压机
        2.1.3 螺杆式空压机
    2.2 面板厂空压机系统供应流程
    2.3 空压机运行指标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压机流量压力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3.1 压力优化控制流程
        3.1.1 压力优化控制方案整体规划
        3.1.2 空压机远程手动控制流程
        3.1.3 空压机压力控制流程
        3.1.4 空压机分压控制流程
    3.2 流量优化控制流程
    3.3 增压系统控制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压机流量压力优化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硬件设计
        4.1.1 硬件设计原则
        4.1.2 硬件选型及搭建
        4.1.3 控制系统网络架构
    4.2 软件设计
        4.2.1 软件设计总体框架
        4.2.2 下位机PLC的软件设计
        4.2.3 WinCC过程控制软件操作画面组态
        4.2.4 最终图控展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硬件调试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系统联动测试
    5.4 调试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船舶滑油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滑油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船舶滑油系统介绍
        1.2.2 仿真技术的发展情况
        1.2.3 国内外轮机培训器的发展情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滑油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太平洋”轮滑油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点
        2.1.1 船舶滑油系统的组成
    2.2 滑油管路模型
        2.2.1 滑油管路计算原理
        2.2.2 滑油管路能量损失分析
        2.2.3 滑油管路模型计算
        2.2.4 滑油管路串并联等效流导分析
        2.2.5 滑油管网模型的水力计算
    2.3 滑油系统部件数学模型
        2.3.1 截止阀的数学模型
        2.3.2 滤器的数学模型
        2.3.3 自清洗滤器的数学模型
        2.3.4 截止止回阀的数学模型
        2.3.5 安全阀的数学模型
        2.3.6 应急速闭阀的数学模型
        2.3.7 滑油冷却器的数学模型
        2.3.8 滑油温度控制单元的数学模型
        2.3.9 油柜的数学模型
        2.3.10 冷热油混温热力模型
        2.3.11 滑油泵的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滑油系统仿真模型的程序设计和计算结果分析
    3.1 Visual C++6.0程序语言介绍
    3.2 滑油仿真计算模型的程序设计
        3.2.1 调试界面设计与计算程序的实现
        3.2.2 仿真程序的调试
        3.2.3 计算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滑油系统故障模拟
    4.1 典型设备的故障模拟
    4.2 滑油系统设备故障模拟
        4.2.1 滑油泵的故障模拟
        4.2.2 温度控制单元故障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滑油仿真训练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5.1 仿真平台介绍
        5.1.1 仿真平台的组成
        5.1.2 平台的运行机制
    5.2 船舶滑油系统界面系统设计
        5.2.1 二维操作界面
    5.3 船舶滑油系统算法动态库的实现
    5.4 船舶滑油仿真训练系统实现的功能
    5.5 本章小结
6 滑油仿真训练系统在海船船员智能考试平台中的应用
    6.1 智能考试系统的组成
    6.2 试题通用评估规则
    6.3 评估算法
        6.3.1 结束检测算法
        6.3.2 实时检测算法
        6.3.3 条件检测算法
    6.4 滑油智能试题的编写与操作
        6.4.1 滑油试题的编写
        6.4.2 智能试题的加载
        6.4.3 试题的测试及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SCR脱硝系统对锅炉设备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S CR脱硝系统对锅炉设备的影响
    1.1 锅炉效率降低
    1.2 增大烟道阻力
    1.3 影响空气预热器的稳定运行
    1.4 降低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 降低S CR脱硝系统对锅炉设备影响的改善措施
    2.1 提高引风机裕量
    2.2 加强空气预热器吹灰清理工作
    2.3 对空气预热器进行抗腐蚀改造
    2.4 严格控制锅炉烟气氨逃逸率
3 结语

(4)Q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燃气电厂发展现状
        1.1.2 国内燃气电厂发展现状
        1.1.3 燃气发电的优势
    1.2 文献综述
        1.2.1 燃气电厂经济性分析综述
        1.2.2 发电企业发电成本分析综述
        1.2.3 发电企业敏感性分析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QW燃气电厂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QW燃气电厂现状分析
        2.1.1 QW燃气电厂背景
        2.1.2 QW燃气电厂机组概况
        2.1.3 QW燃气电厂经营状况
    2.2 QW燃气电厂存在问题分析
        2.2.1 QW燃气电厂运行参数的不利因素
        2.2.2 QW燃气电厂经济参数的不利因素
        2.2.3 QW燃气电厂政策的不利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QW燃气电厂平准化发电成本测算及敏感性分析
    3.1 平准化发电成本模型
        3.1.1 燃气电厂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3.1.2 燃气电厂平准化发电成本模型建立
    3.2 QW燃气电厂平准化发电成本测算
        3.2.1 天然气费用测算
        3.2.2 维护费用测算
        3.2.3 环保费用测算
        3.2.4 固定成本测算
        3.2.5 调峰效益测算
        3.2.6 供热收益测算
        3.2.7 应缴税额测算
        3.2.8 平准化发电成本测算
    3.3 QW燃气电厂敏感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高QW燃气电厂经济性的对策研究
    4.1 完善燃气电厂上网电价定价机制
    4.2 优化燃气电厂的电网调度方式
    4.3 掌握燃机核心技术
    4.4 优化燃气机组运行方式
    4.5 提高燃气电厂的外部性效益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2018年QW燃气电厂生产指标表
附录2: 2018年QW燃气电厂简易资产负债表
附录3: 2018年QW燃气电厂现金流量简表
附录4: 2018年QW燃气电厂损益情况表
附录5: 2018年QW燃气电厂缴税情况表

(5)高炉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2 选题的意义
    1.3 高炉喷煤技术
    1.4 世界及我国喷煤技术发展现状
    1.5 可行性分析
2 高炉制粉工艺及控制方案设计
    2.1 高炉制粉生产工艺流程
    2.2 整体控制设计方案
        2.2.1 原煤准备
        2.2.2 制粉机制
        2.2.3 PLC控制系统
    2.3 自动控制系统具体设计
        2.3.1 给煤机控制系统
        2.3.2 中速磨煤机控制系统
        2.3.3 干燥炉控制系统
3 制粉自动控制系统硬件
    3.1 高炉制粉系统硬件配置
    3.2 系统变量统计
4 制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
    4.1 PLC控制系统的缺点
    4.2 基本内容
    4.3 Controllogix系统的编程软件
        4.3.1 具有以下优点
        4.3.2 Controllogix的独特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能源现状
        1.1.2 我国能源现状
        1.1.3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能源利用概况
        1.1.4 低温热能利用现状
        1.1.5 低温热能利用技术
    1.2 压缩式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1.2.1 单级高温热泵研究现状
        1.2.2 复叠式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复叠式高温热泵的应用前景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低温热能质提升技术理论分析
    2.1 低温热能质提升原理与方法
    2.2 复叠式热泵系统循环工质的热物理性质计算
    2.3 能质提升技术的热流体机械与循环工质的耦合匹配
        2.3.1 热动机械流固耦合
        2.3.2 换热器的选择
    2.4 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试验台的设计研究
    3.1 循环工质的选择
        3.1.1 循环工质选择的基本原则
        3.1.2 低温端循环工质的筛选
        3.1.3 高温端循环工质的选择
    3.2 润滑油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的冷冻机油的选择
        3.2.1 润滑油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
        3.2.2 冷冻机油的选择
    3.3 复叠式热泵系统试验台的设计
        3.3.1 试验系统
        3.3.2 测量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试验研究
    4.1 HTCHP系统的传热过程
        4.1.1 低温端蒸发器
        4.1.2 全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4.1.3 冷凝蒸发器
        4.1.4 高温端冷凝器
        4.1.5 电子膨胀阀(EEV)
    4.2 复叠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4.2.1 循环工质的基本物性参数
        4.2.2 试验工况
        4.2.3 试验方法
        4.2.4 试验数据分析
    4.3 HTCHP系统?分析
        4.3.1 ?分析常用指标
        4.3.2 HTCHP系统各设备的?计算公式
        4.3.3 HTCHP系统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冷剂和润滑油过量充注对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5.1 低温端制冷循环制冷剂过量充注对HTCHP系统性能的影响
        5.1.1 HTCTP系统压力
        5.1.2 HTCHP系统输入功率
        5.1.3 HTCHP系统制热量和COP
    5.2 高温端制冷循环润滑油过量充注对HTCHP系统性能的影响
        5.2.1 HTCTP系统压力
        5.2.2 HTCHP系统输入功率
        5.2.3 HTCHP系统高温端制冷循环排气温度
        5.2.4 HTCHP系统制热量和COP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6.1 BP神经网络
        6.1.1 BP神经网络简介
        6.1.2 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
        6.1.3 BP神经网络的特点
        6.1.4 BP神经网络的设计分析
    6.2 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模型建立及性能的预测
        6.2.1 BP 神经网络应用于 HTCHP 系统性能预测的适用性研究
        6.2.2 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6.2.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验证分析
    6.3 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的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首秦35MW电站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理论
    2.1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定义
        2.1.1 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2.1.2 项目后评价的时点
        2.1.3 后评价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2.1.4 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中评价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2.2 项目后评价的原理
        2.2.1 系统理论
        2.2.2 反馈控制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首秦公司35MW电站项目概况
    3.1 项目建设背景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3 项目建设概况
        3.3.1 项目位置及自然环境
        3.3.2 项目建设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首秦公司35MW电站项目经济后评价
    4.1 本项目经济后评价内容
        4.1.1 基本财务后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4.1.2 生产运营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4.2 项目基本财务后评价
        4.2.1 项目投资情况
        4.2.2 财务收益与费用情况
        4.2.3 35 MW电站项目的基本财务后评价
    4.3 项目生产运营后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首秦公司35MW电站项目技术后评价
    5.1 技术后评价内容
    5.2 锅炉系统技术后评价
        5.2.1 锅炉本体技术后评价
        5.2.2 煤气燃烧及输送系统技术后评价
        5.2.3 配风及烟气系统技术后评价
    5.3 汽轮机系统技术后评价
        5.3.1 汽轮机本体技术后评价
        5.3.2 辅机设备系统技术后评价
        5.3.3 调节控制系统技术后评价
    5.4 电气及自动化系统技术后评价
        5.4.1 发电机系统技术后评价
        5.4.2 输变电系统技术后评价
        5.4.3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技术后评价
    5.5 制水系统技术后评价
        5.5.1 预处理系统技术后评价
        5.5.2 反渗透系统技术后评价
        5.5.3 EDI系统技术后评价
    5.6 技术综合后评价
        5.6.1 技术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6.2 技术后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5.6.3 项目指标权重的确定
        5.6.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35MW电站建设项目技术后评价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大型离心压缩机组运行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离心式压缩机特性及发展现状
        1.1.1 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
        1.1.2 离心式压缩机的发展现状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1 离心式压缩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2.2 课题来源
        1.2.3 兰州石化公司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故障成因分析
        1.2.4 研究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研究目标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离心式压缩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2.1 离心式压缩机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
        2.1.1 稳定的调节
        2.1.2 安全保护
    2.2 兰州石化公司离心式压缩机控制系统设计
        2.2.1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2.2.2 机组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2.2.3 安全仪表系统
        2.2.4 集散控制系统
        2.2.5 控制系统整体运行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离心式压缩机控制系统的防误动程序开发
    3.1 联锁触发方式优化
        3.1.1 “一取一”联锁触发方式的弊端
        3.1.2 “三取二”联锁触发方式的优势
    3.2 防误动程序开发
        3.2.1 温度测量元件误动作分析
        3.2.2 防误动程序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检测方式优化和维护细化的硬件改进
    4.1 现场仪表分类
        4.1.1 传感测量元件
        4.1.2 执行机构
    4.2 检测方式优化
        4.2.1 温度检测方式优化
        4.2.2 压力检测方式优化
    4.3 维护细化
        4.3.1 机组检测元件的定期维护原则
        4.3.2 轴系检测元件的维护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进方案的效果检验及推广
    5.1 改进效果检验
    5.2 防误动方案的推广实施
        5.2.1 连续重整压缩机防止温度误联锁方案
        5.2.2 PSA浓缩乙烯乙烷机组防止温度误联锁方案
        5.2.3 300万吨/年重催装置气压机组防止温度误联锁方案
        5.2.4 60万吨/年柴油加氢压缩机组防止温度误联锁方案
        5.2.5 300万吨/年柴油加氢压缩机组防止温度误联锁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防误动程序块编码

(9)基于多频超声的变压器油质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变压器油质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
    1.2 变压器油质检测相关参数测定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2.1 变压器油酸值测定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2.2 变压器油微水测定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2.3 变压器油颗粒数测定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2.4 变压器油电气参数测定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2.5 多频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工作内容
第2章 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测试
    2.1 引言
    2.2 实验平台介绍
        2.2.1 基于多频超声的变压器油质检测系统简介
        2.2.2 多频超声波发射接收控制模块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介绍
    2.3 多频超声波测量系统硬件安装方法
    2.4 多频超声波测量系统的技术规格
        2.4.1 主要参数
        2.4.2 规格设计
    2.5 变压器油多频超声测试实验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压器油中杂质含量与多频超声参数相关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多频超声数据形式介绍
    3.3 变压器油酸值与多频超声参数的关系
        3.3.1 酸值实验的测定方法
        3.3.2 酸值与多频超声数据关系分析
        3.3.3 酸值与多频超声数据关系总结
    3.4 变压器油微水含量与多频超声参数的关系
        3.4.1 微水实验的测定方法
        3.4.2 微水与多频超声数据关系分析
        3.4.3 微水与多频超声数据关系总结
    3.5 变压器油颗粒度与多频超声参数的关系
        3.5.1 颗粒度实验的测定方法
        3.5.2 颗粒度与多频超声数据关系分析
        3.5.3 颗粒度与多频超声数据关系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压器油电气性能与超声参数关系分析
    4.1 引言
    4.2 变压器油老化试验
    4.3 老化油样电气参数测量方法
        4.3.1 老化油样的击穿电压测定方法
        4.3.2 老化油样的介质损耗因数测定方法
        4.3.3 老化油样的体积电阻率测定方法
    4.4 变压器油多频超声实验数据分析
    4.5 老化变压器油油化实验参数分析
        4.5.1 老化过程中电气参数分析
        4.5.2 变压器油中酸值与电气特性的关系研究
        4.5.3 变压器油中微水与电气特性的关系研究
        4.5.4 变压器油中颗粒数与电气特性的关系研究
        4.5.5 老化过程中油化实验参数和超声参数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CA-GA-BPNN算法的变压器油电气参数预测研究
    5.1 引言
    5.2 PCA-GA-BPNN算法介绍
    5.3 基于PCA-GA-BPNN算法的变压器油击穿电压预测模型
    5.4 基于PCA-GA-BPNN算法的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预测模型
    5.5 基于PCA-GA-BPNN算法的变压器油体积电阻率预测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结论
    6.2 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主风机组润滑油系统油冲洗工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冲洗工作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2 润滑油冲洗工作过程控制
    2.1 润滑油外循环
    2.2 润滑油内循环
    2.3 过程控制
3 结语

四、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压机流量压力优化控制[D]. 吴健.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2]船舶滑油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D]. 李海洋.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SCR脱硝系统对锅炉设备的影响分析[J]. 张永建. 机电信息, 2019(17)
  • [4]Q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经济性研究[D]. 孙旺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高炉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研究与应用[D]. 严铭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研究[D]. 马学莲. 天津大学, 2019(06)
  • [7]首秦35MW电站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D]. 刘晓飞. 燕山大学, 2019(03)
  • [8]大型离心压缩机组运行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 杨颖.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9]基于多频超声的变压器油质检测技术研究[D]. 王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10]主风机组润滑油系统油冲洗工作探究[J]. 王磊,周洪鹏,范文杰,刘光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4)

标签:;  ;  ;  ;  ;  

清洗润滑油系统的几项技术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