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系遗传性聋家系的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澜[1](2019)在《主观性耳鸣患者的分型分类及相关基因学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耳鸣即在无外界声刺激或电刺激的情况下,人耳主观感觉到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症状。耳鸣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临床上,绝大多数耳鸣患者表现为主观性耳鸣,主要为大脑神经的异常活动引起的异常听觉感知,可能与耳部、听神经、全身性疾病等不同病变相关。本研究通过小样本对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进行耳鸣评估方法研究,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对不同疾病伴耳鸣的患者进行耳鸣特征分析,旨在通过对耳鸣的精细划分和主客观评估,建立耳鸣的规范化评估流程。同时,通过梳理耳鸣基因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分析初步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耳鸣的基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展开:第一部分:纯音听阈正常者的耳鸣评估方法研究目的探讨有助于了解主观性耳鸣发展和诊治的客观检查方法。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6例作为耳鸣组;另选取听力正常并无耳鸣的正常人18例作为对照组。对耳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行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高频扩展测听、畸变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对耳鸣组行耳鸣检查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耳鸣组与对照组高频测听有反应的听阈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12.5kHz相同频率的平均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组畸变耳声发射在0.75Hz检出率为57.7%,对照组相同频率下检出率为9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性脑干反应检查中,耳鸣组和对照组Ⅰ、Ⅲ、Ⅴ波各波的潜伏期、波间期、波幅及Ⅴ/Ⅰ波幅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组波Ⅲ波幅大于波V波幅的比例为53.9%(14/26),对照组为0%,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测中,声刺激后较声刺激前相比,85%的患者耳鸣响度有所下降,有5例患者脑电图结果与前相比有所变化。结论对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行客观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的隐性功能改变,为耳鸣的诊治和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脑电图检测可能对声刺激疗效有一定评估作用。第二部分:听力损失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征分析本部分对1153例耳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对耳鸣进行分型分级,探讨不同疾病的耳鸣特征。梅尼埃病、听神经病、噪声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突发性耳聋均是以中重度耳鸣为主。耳鸣音调匹配中,梅尼埃病和听神经病以低频音调为主,噪声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鼻咽癌患者以高频音调为主。耳鸣响度匹配中,噪声性聋的患者耳鸣响度较低,而听神经病患者的耳鸣响度较高。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焦虑以及听觉过敏症状,临床上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干预。第三部分:耳鸣相关基因学的初步研究近些年来的病因学研究强调了遗传因素在耳鸣中的重要作用,但缺乏可重复性。耳鸣相关基因的鉴定可为耳鸣的诊治提供参考。本课题将近些年与耳鸣有关的基因研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与耳鸣相关的基因研究主要涉及耳鸣与生长相关蛋白、即刻早期基因、细胞骨架活性调节基因、受体基因、钾循环途径相关基因和神经营养因子等。目前人类耳鸣基因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表型对受试者进行仔细精确的选择,将有助于识别耳鸣基因或与耳鸣相关合并症的基因。本课题组对37例听神经病患者进行了全面听力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不同类型听神经病的耳鸣特征,以寻找单基因病耳鸣家庭的罕见变异。结果发现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听神经病患者具有不同的耳鸣特征,OTOF基因突变的听神经病患者不伴耳鸣症状,而AIFM1基因突变的听神经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耳鸣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特征表现对我们认识各种疾病及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都具有参考价值,根据表型进行疾病的精细划分结合大数据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对未来耳鸣的遗传学研究起到关键作用。
李叶娴[2](2019)在《一个MYH9基因新突变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借助基因测序技术帮助遗传性耳聋家系查清致聋原因,提前让人们采取预防措施以及提供生育指导;第二部分通过收集一个耳聋大家系的病史资料,深究其遗传学特征、临床表型及听力学特征分析,并定位该家系可能的致聋基因突变位点。方法第一部分是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我院门诊的9个遗传性耳聋家系,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并提取脱氧核酸核糖(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应用第二代测序法或sanger测序法对这9个家系进行测序;第二部分是选取9个家庭中一个耳聋家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首先通过询问病史,对一个耳聋家族成员进行患病分布了解,画出遗传系谱图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遗传方式。详细调查耳聋患者的发病过程,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对部分未患病的直系亲属也做了相应检查。同时采集先证者的外周静脉血,结合第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测序,参考版本GRCh37/hg19进行比对,初步获得该家系成员可能致聋的基因突变位点,后再通过Sanger测序验证部分其他家系成员的DNA,以明确此新的基因突变位点。结果第一部分:这9个耳聋家系中,家庭1先证者为MYH9基因的杂合突变,父亲及下一代也为MYH9基因的杂合突变,母亲正常;家庭2先证者为USH2A基因的双重杂合突变,父母分别为c.15427C>T和c.10312G>A的杂合突变;家庭3先证者为OPA1基因的杂合突变,母亲与其一致,父亲无变异;家庭4、5、6先证均为12SrRNA基因的纯合突变,配偶无变异,子女均为12SrRNA基因的杂合突变;家庭7先证者为CHD7基因的杂合突变,变异来源于母亲;家庭8先证者为SLC26A4和POU4F3基因的复杂杂合突变,父亲为SLC26A4 c.1079C>T的杂合突变,母亲为SLC26A4 c.1079C<T和POU4F3 c.9192A>G的杂合突变;家庭9先证者检测出MY03A c.4462A>G突变,变异来源于父母。第二部分:综合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听力学特征,可以得出该家系为迟发性、对称性、进行性、以高频下降为主或者全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ary Hearing Loss,ADHHL)。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耳聋患者没有血小板减少、白内障、肾炎等表现,也排除了颅内性占位,可以得出该家系是一个非综合性耳聋家系。先证者(Ⅲ1)利用二代测序法发现了 3个潜在的致病基因位点:MYH9,C314A>TP.Y105F;MYO3A,C.1324C>T,P.H442N;TCIRG1,C.1801G>A,P.A601T。患者的耳聋表型基本上与常染色显性耳聋17型(autosomal dominant deafness 17,DFNA17)的表型一致。后经 Sanger 测序证实了MYH9基因新的基因突变位点。结论1.高通量测序法、Sanger测序法对于发现耳聋致病基因及基因位点有重要的作用。基因诊断技术对遗传性耳聋家系指导生育和采取预防措施有着重大意义。2.初步分子遗传学分析鉴定了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Autosomal dominant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ADNSHL)大家系的致病原因(MYH9 C.314A>T的杂合突变)。
朱光洁[3](2017)在《Pou4f3基因突变小鼠的模型建立及听力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POU4F3基因突变可引起人类DFNA15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渐进性语后聋。目前该疾病的临床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亦无有效的预防及靶向性疗法。本课题完全模拟首次发现的犹太裔DFNA15耳聋家系的基因突变序列构建Pou4f3变小鼠模型,明确DFNA15遗传性聋的病理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为该种疾病的防治及临床药物疗法奠定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利用转基因敲入技术构建Pou4f3二个外显子末端8个碱基对缺失的突变小鼠,对纯化背景后经基因型鉴定明确三种基因型小鼠(纯合突变型Pou4f3△/△、杂合突变型Pou4f3△/+及野生型对照Pou4f3/+)进行了一般外观及行为学观察、听功能及前庭功能检测、内耳组织病理学分析、下游靶基因的检测及应用突变后正调控的靶基因拮抗剂药物进行治疗研究。在前期对5周至17月龄小鼠行听功能检测的基础上又主要分析了 I波幅值的变化并且将突变小鼠听功能随年龄变化趋势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完善小鼠的内耳组织学病理表型分析。应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方法完善内耳组织下游基因的蛋白水平检测。同时依据其分子致病机制,进行了靶向性药物的动物实验研究,分析给药前后的听功能及内耳组织分子生物学变化。[结果]将小鼠ABR阈值与DFNA15犹太裔H耳聋家系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显示:Pou4f3△/+小鼠随着年龄增长,ABR阈值呈进行性缓慢增长,与耳聋家系中患者的纯音测听阈值升高进程基本一致,该听功能检测结果反应本实验中构建的小鼠模型能够比较贴切地模拟人类DFNA15疾病。内耳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Pou4f3△/+耳蜗内毛细胞静纤毛融合、异常增生延长;外毛细胞局部缺失,纤毛束较正常变稀疏。同时透射电镜中内外毛细胞中均出现线粒体水肿、空泡化现象。我们还检测到Pou4f3△/+耳蜗Espin的表达较对照组异常增多。同时应用了 Espin的抑制剂对二乙氨基苯甲醛(DEAB)行2月龄Pou4f3△/+小鼠听力挽救实验,结果显示给予抑制剂后听功能下降减缓,耳蜗组织Espin的表达较对照给药组下降。[结论]通过听功能检测,本研究中构建的Pou4f3△/+小鼠能够作为人类DFNA15疾病的良好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该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疗法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Pou4f3△/+小鼠内外毛细胞纤毛及线粒体的形态异常,从而可能影响内外毛细胞对声音处理及传输的功能,导致了渐进性的听功能下降,为DFNA15提供可能的内耳形态学病理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转录因子POU4F3突变,影响下游Espin的表达,进而可能导致内毛细胞出现纤毛融合、异常增生延长,是引起听功能下降的重要成因。Espin的抑制剂对二乙氨基苯甲醛对Pou4f3△/+小鼠听功能的挽救为临床实施靶向性药物开发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研究构建的Pou4f3△/+小鼠为人类DFNA15疾病筛选得到更好的靶向性治疗药物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何龙霞[4](2017)在《罕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遗传性耳聋病因具有极高的基因异质性。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及二代测序技术,对非综合征性耳聋散发病例、显性家系及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等不同类型的耳聋人群进行系统性罕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并结合父母基因型验证、家系内共分离、基因功能研究及良性多态数据库建立等手段完善罕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的数据分析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运用一代测序排除GJB2、SLC26A4和MT-RNR1等常见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的基础上,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对非综合征耳聋散发病例(44例)、显性遗传家系(9例)及综合征耳聋家系(1例)进行罕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对所检测出的疑似致病突变行父母基因型验证或家系内共分离验证;建立罕见耳聋基因KARS突变型酵母模型及小鼠模型,行基因功能学、小鼠听力学和内耳病理学研究;通过对携带已知致病突变的正常人群(29例)进行相应隐性耳聋基因的二次测序,建立隐性耳聋基因良性多态数据库。结果:(1)在44例非综合征耳聋散发病例中,18例携带疑似隐性耳聋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经父母基因型验证后可排除4例假阳性检测结果;16例携带显性基因候选突变,经父母基因型验证后均排除新发突变致病可能;(2)在9例显性遗传家系中,发现两个家系分别携带POU4F3基因突变p.L311P和c.120+1G>C,家系内共分离验证证实基因型-表型共分离,结合前期研究发现POU4F3突变导致的耳聋在发病年龄和听力损失程度等方面具有多变的临床听力表型;(3)在一例耳聋伴脑白质病变的综合征耳聋家系中发现基因KARS复合杂合突变p.R477H和p.P505S。酵母遗传互补实验显示p.R477H和p.P505S突变型基因产物可挽救缺陷型krs1同源基因。但和野生型相比,p.R477H纯合突变、p.P505S纯合突变及复合杂合突变小鼠的听力均下降,免疫染色显示8周龄时各突变小鼠底圈(高频)外毛细胞有不同程度丢失。(4)通过对29例携带已知隐性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的正常人群行相应基因检测,共发现31个非同义变异位于已知致病突变的等位基因座上,可判定为良性非致病多态,其中4个罕见错义变异根据既往文献报道或现行通用二代测序结果分析方法可造成错误或争议性的假阳性结果。结论:(1)散发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分子学病因中,罕见隐性耳聋基因突变占重要地位,约占总病因的32%(14/44)。一般情况下,罕见显性耳聋基因的新发突变不是主要遗传学病因;(2)POU4F3突变是中国汉族显性遗传人群相对常见(18%,3/16)的致聋原因,可导致多样化的听力障碍;(3)基因KARS突变p.R477H/p.P505S可导致人类家系及小鼠模型听力受损,可能与外毛细胞丢失等病理性改变相关;(4)通过对携带已知隐性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的正常人群行二次测序可建立隐性基因良性多态数据库,有助于减少假阳性结果。
孙捷[5](2016)在《新疆耳聋基因流行病学及产前诊断应用和WS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用晶芯耳聋基因试剂盒对新疆7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GJB2、SLC26A4、mtDNA、GJB3基因10个位点检测,了解其突变分子流行病学及突变特征;完成1例Waardenburg Syndrom1型PAX3c.72delG位点突变致病机理的研究;用SNPscan法对22例耳聋患者小家系进行耳聋致病基因鉴定,并进行2例GJB2基因、SLC26A4先证者家庭产前诊断实践。方法:1)本文针对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喀什、库车、莎车、墨玉、阿克苏地区3147例非综合征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应用晶芯耳聋基因试剂盒,对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常见耳聋基因的10个突变位点(GJB2c.235delC、35delG、176del16db、299-300delAT,SLC26A4IVS7-2、2168A>G,GJB3c.538C>T、547G>A,mitochondrial12SrRNAm.1555A>G、1494C>T)进行常见已知耳聋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筛查;2)对已经明确致病基因的1例Waardenburg Syndrom病例进行其突变基因位点的功能验证,将PAX3野生和PAX3G24fs突变质粒与含有MITF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瞬时共转染UACC903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分别观察MITF转录活性;运用WB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AX3野生和PAX3G24fs表达蛋白与MITF结合的能力;应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突变蛋白亚细胞定位,验证其致病机制;3)应用SNPscan法完成22例耳聋家庭的耳聋致病基因的诊断,并应用羊膜羊水穿刺提取DNA进行2例耳聋家庭再生育的产前诊断。结果:1)3147例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喀什、库车、莎车、墨玉、阿克苏地区非综合征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率7.31(230/3147),汉族10.56%(131/1241)、回族3.43%(11/321)、维吾尔族5.57%(83/1490),哈萨克族5.26%(4/76),普遍低于全国其他研究报道。GJB2 c.235delC是汉族和维吾尔族突变热点;检出携带有SLC26A4基因突变的有145例,SLC26A4汉族、回族、维吾尔族耳聋人群检出率分别9.51%(118/1241)、3.43%(11/321)、0.94%(14/1490);检出携带有12SrRNA基因突变的有168例,汉族120例,回族19例,维吾尔族29例,占各自耳聋人群检出率的9.67%(120/1241)、5.92%(19/321)、1.95%(29/1490);2)野生PAX3单独上调MITF活性的能力较低,平均约6倍。p.G24fs细胞转染后其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免疫荧光亚细胞定位明显存在于细胞质中,核内几乎没有;p.G24fs活性明显下降,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实验也证实p.G24fs不能与DNA结合,免疫荧光实验提示其可以在胞质、胞核都有分布;3)22例耳聋家庭中,GJB2基因纯和致病检出频率为13.04%(3/22)、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致病检出率为36.09%(6/22)、线粒体12SrRNA为13.04%(3/22);尚有3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为SLC26A4杂合突变;2例耳聋患者家庭羊水穿刺耳聋基因检测结果与先证者不同,杂合突变,诊断胎儿不会有和先证者相同的耳聋基因型,家属选择继续妊娠。结论:GJB2基因、SLC26A4、线粒体基因12SrRNA为新疆非综合征性耳聋常见致病基因,杂合突变耳聋患者尚有其他致病基因可能。结论:1)GJB2基因、SLC26A4、线粒体基因12SrRNA为新疆非综合征性耳聋常见致病基因,GJB2c.235delC是汉族和维吾尔族突变热点,杂合突变耳聋患者尚有其他致病基因可能;2)本研究证实PAX3G24fs突变蛋白不能有效激活MITF转录,MITF表达下调必然导致其调控下游靶基因表达异常,影响黑色素合成;3)明确耳聋致病基因后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实现耳聋二级预防。
刘德胜[6](2014)在《云南省部分地区聋儿GJB2基因的检测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耳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约50%-60%的耳聋患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已有的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示,GJB2基因是遗传性耳聋的首位责任基因。由于国内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内地汉族人群,而在云南地区的样本量少。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区聋儿GJB2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情况,丰富GJB2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频率,为耳聋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在知情同意后,在云南省7个地区采集到670例聋儿和224例非耳聋人群的外周血标本(2-3ml EDTA抗凝血)。通过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取GJB2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70例聋生标本中检测到4种GJB2基因致病性突变:176del16bp.235delC.299-300delAT以及512insAACG.其携带率分别为:176del16bp0.15%;235delC6.87%;299-300delAT0.75%;512insAACG0.45%。另外,检测到5种GJB2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分别是:79G→A总检出率为49.10%;109G→A总检出率为8.06%;341A→G总检出率为29.40%;608T→C总检出率为2.39%;478G→A总检出率2.39%。在对照组中未检测到致病突变,但检测到3种多态性改变,分别是79G→A、109G→A和341A→G。结论:云南省部分聋生GJB2基因编码区致病突变携带率及235delC携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致病突变中,235delC携带率最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明确云南省耳聋人群中GJB2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频率有重要意义、为该地区开展耳聋的遗传咨询和预防干预提供重要信息。
杜婉[7](2014)在《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儿童常见致聋基因及扩展基因的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听力损失是造成人类残疾的最常见感官障碍,60%以上的听力损失由遗传因素所致。目前已发现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基因有200余个,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尽管如此,GJB2、SLC26A4和MTRNR1这三个基因及其突变在相当一部分遗传性耳聋的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0-7岁是儿童言语习得的关键阶段,若在该时期出现听力障碍,会导致语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一系列问题,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众多弊端。为掌握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患儿的致聋基因突变频谱,本课题重点进行了该地区0-7岁人群的常见基因突变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快速SNP位点和CNV片段检测体系;并对未找到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的患儿进行聋病扩展基因研究,旨在提高基因突变检出率,为下一步提供遗传咨询和分子诊断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昕障儿童常见聋病基因GJB2、SLC26A、MTRNR1突变研究目的:研究常见聋病基因GJB2、SLC26A4、MTNRN1在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及突变热点,为遗传咨询和建立新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444例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患儿,收集其临床听力学资料,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常见致聋基因GJB2、SLC26A4和MTRNR1分别采用编码区测序、突变热点区域测序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进行突变检测。另纳入500例听力正常者作对照,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或组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结果:444例患儿中,共发现79例患儿携带GJB2基因突变,其中31例患儿携带纯合突变、19例患儿携带复合杂合突变,突变携带率为17.79%,致病突变率为11.26%;共检测到14种GJB2基因突变位点,其中c.235delC占所有突变的60%,为该地区的热点突变形式。有66例患儿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21例患儿携带纯合突变、7例患儿携带复合杂合突变,突变携带率为14.86%,致病突变率为6.31%;共检测到6种SLC26A4基因突变位点,其中c.919-2A>G占所有突变的84%,为该地区的热点突变形式。共检测到19例MTRNR1基因m.1555A>G均质性突变,突变频率为4.28%。检出突变的患儿均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占所有使用药物患儿的21%。500例对照组儿童中未检到GJB2和MTRNR1基因突变,仅检到6例SLC26A4基因c.919-2A>G杂合突变。结论:通过对常见致聋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为该地区21.9%的患儿明确了耳聋病因,对于在西北部分地区开展遗传咨询和建立下一部分新的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第二部分应用进行听障儿童常见聋病基因突变快速检测目的:探讨多重SNP分型和基因拷贝数变异技术在昕障儿童常见聋病基因突变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纳入538例0-7岁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听障患儿,收集临床资料,抽取外周静脉血样。利用SNPscanTM和CNVplexTM技术,建立常见致聋突变检测体系,进行上述患儿常见聋病基因突变检测。与测序方法比较,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另纳入800例听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或组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结果:建立可检测三个常见致聋基因的117个SNP位点和9个CNV片段的反应体系。538例0-7岁听障患儿中,共检测到288例携带至少一种常见致聋基因突变,其中纯合突变68例、复合杂合突变89例,突变携带率53.5%,致病突变率29.2%;共检测到29个SNP位点,致病突变有24个,等位基因携带率为32.16%,其中GJB2基因的热点突变为c.235delC、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为c.919-2A>G、MTRNR1基因的热点突变为m.1555A>G。对照组800例听力正常儿童中,共发现35例携带常见致聋基因杂合突变,突变率为4.38%,与病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NPscanTM和CNVplexTM技术进行听障儿童常见致聋基因突变检测,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费用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鉴于上述优势,该技术符合临床耳聋基因检测和分子诊断的要求,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第三部分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昕障儿童聋病扩展基因突变研究目的:通过对常见致聋基因检测阴性的患儿进行聋病扩展基因检测,旨在提高基因突变检出率,为更多的听障患儿找到其致聋原因。方法:纳入51例未找到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的患儿,应用Sanger测序进行聋病扩展基因CDH23和MY015A的突变检测。另纳入100例听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或组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结果:共发现6例患儿携带CDH23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1.76%;检测到2种致病突变形式,分别为第12外显子上的p.D428N和第23外显子上的p.D1040N,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5.88%。共检到10例患儿携带MYO15A基因突变,其中5例患儿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突变携带率为19.61%,致病突变率为9.80%;发现7种致病突变形式,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14.71%,其中p.P1009H占所有突变的53%,为该地区0-7岁听障患儿MYO15A基因的热点突变。对照组100例儿童中未检到CDH23和MYO15A基因的任何突变。结论:通过对扩展基因CDH23和MYO15A进行突变检测,为该地区约10%的患儿明确了致聋原因。在常见致聋基因检测的基础上,融入聋病扩展基因检测,提高了基因突变检出率,能够为约40%的听障患儿找到其致聋原因,对下一步的分子诊断和三级预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鸿涵[8](2013)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鉴定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耳聋是一种最常见的感觉障碍性疾病之一。大约1%o的新生儿或婴幼儿在学语前期患有重度或极重度耳聋。耳聋的病因十分复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可导致耳聋发生。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极重度的耳聋患者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所以耳聋遗传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遗传性耳聋可表现为多系统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被称为综合征型耳聋;也可表现为只有耳部(和前庭系统)疾患,被称为非综合征型耳聋。后者是遗传性耳聋的常见的形式,约占遗传性耳聋的70%。根据遗传方式不同,非综合征型耳聋又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2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75%)、伴X性染色体遗传及线粒体(母系)遗传(占1%-5%)。遗传性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已有140多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座位被发现,在这些座位上至少成功鉴定了64个责任基因。随着医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检测已经成为查找耳聋病因的有效手段之一,基因诊断对耳聋患者及其家庭的临床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耳聋责任基因鉴定工作是对患者进行分子诊断、检测基因携带者及产前诊断的前提之一。也是我们更好的理解潜在蛋白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的第一步,反过来,这又是有效干预遗传性耳聋的起点。过去的几十年,单基因病家系的致病基因鉴定主要依靠基因定位候选基因克隆的方法。然而,当定位的区间较大时,在后续工作中将有很多候选基因需要测序验证,所以往往很难成功鉴定出致病基因。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外显子组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极大的影响了基因鉴定工作的进程。过去几年中,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相关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在对发现悬而未决的单基因病致病基因方面已经建立了丰富的框架体系。今后,该技术有可能成为鉴定单基因病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取传统的全基因扫描连锁分析法与最新的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相结合的策略,对收集到的一个DFNA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研究。目的鉴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调查了一个来自中国湖南省的五代遗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采集家系中参与者详细的病史信息,并对其做了耳镜检查、体格检查及纯音测听等。用Sanger直接测序技术排除GJB2、 GJB3、COCH、EYA4及KCNQ4几个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后,我们对家系中的24名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排除了定位区间内已知的耳聋致病基因致病可能后,选取家系中3名患者和1名正常对照成员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最后使用Sanger直接测序技术验证家系突变与表型共分离,并进行了家系外对照人群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表现为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的特点。患者之间的表型特征十分相似,均表现为在10-20岁出现听力下降,进行性发展,到40-50岁时出现重度-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起病之初表现为高频下降,最终累及全频,大部分患者起病之初伴有高调的耳鸣。通过对GJB2、GJB3、COCH、EYA4及KCNQ4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未发现致病突变。使用MERLIN软件对其两点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致病基因定位于rs887392和rs9788之间约20厘摩,在rs2041975标记处的最大Lod值为4.448,物理图谱上位于19:q13.31-q13.42区间内。最后使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外显子组测序确定的候选致病基因进行了验证,发现位于CEACAM16基因4号外显子上的c.505G>A(p.G169R)基因突变位点,这一突变在家系中出现共分离且位于我们定位的区间内,在200例对照人群(400个等位基因)中未检测到这种突变形式。结论(1)结合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的致病基因定位及外显子组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一个中国遗传性耳聋(DFNA4)家系的致病基因CEACAM16;(2)鉴定了DFNA4基因座位上致聋基因CEACAM16有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c.505G>A (p.G169R),丰富了DFNA4的遗传突变谱;(3)研究成果可为参与本研究的DFNA4家系提供相对准确的遗传咨询,通过产前诊断及干预可能会有效地阻止耳聋患者的再发生。这对其它DFNA家系患者的基因检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飞帆[9](2012)在《隐性遗传性耳聋外显子测序技术基因鉴定及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遗传性耳聋严重影响人类学习交流和社会活动,是亟待解决的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预防耳聋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预防的根本,就是深入了解遗传基因及其突变谱,发现中国人群的耳聋基因分布和热点突变,从而能够在人们的婚育指导上进行预测,提早进行预防。目前中国大部分聋人表现为隐性遗传性耳聋,而其中60-70%尚无法明确致聋基因。本研究利用了当前蓬勃发展的新一代测序技术,针对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的隐性遗传小家系进行了病因研究,发现了在国际上发病率居2-3位的CDH23基因为负责基因,并发现了新突变。同时,在当前很多耳聋基因得到鉴定的背景下,本研究针对常见隐性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和SLC26A4,对致聋基因型与临床表型进行了关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及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第一部分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隐性遗传性耳聋致聋基因CDH23一、外显子测序技术在3个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了3个隐性遗传性耳聋的核心家系,家系中仅第三代有两例耳聋患者。首先进行了常见隐性耳聋基因和突变的筛查(GJB2、SLC26A4和线粒体DNA1555A>G),未发现携带突变。然后,在784和845家系中,分别选择了两个患者和父母,在855家系中,因父亲亡故,选了两个患者和同胞弟弟,叔叔,及母亲,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测序结果的质控报告显示,测序深度达到50X,外显子长度达到3千万碱基左右,达到了人类全部外显子99%以上覆盖率。每个样本经过筛选,高可信度的数据如下:95000个左右的单核苷酸变异(SNP),2500个左右的剪接位点突变(splice site),7000左右的插入缺失突变(indel),58000左右的在外显子临近10bp以内的内含子突变(intron)。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数据库进行了SNPs过库筛选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库包括dbSNP数据库、Hapmap-8数据库、1000Genomes、YanHuang (YH)。首先针对每个家系中每个样本的变异与各个数据库分别比对,筛选出所有数据库均没有报道的罕见变异;然后再把家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进行比对,根据疾病表型和基因型共分离的原理,筛选患者中纯合,而在父母或同胞杂合的变异,即得到候选基因的位点。对候选基因位点,选择在多物种间(大鼠、小鼠、狗、猴、鸡、象、X嗜热病毒、斑马鱼)保守区域的5个碱基以内的插入缺失突变、剪接区、无义突变、经SIFT判定为具有蛋白质功能损害性的(damaging)的错义突变作为首选。在784家系中,未发现符合上述条件的候选基因位点。在845家系中,发现了已知致聋基因CDH23的73553127位置发生的G>A突变(c.6442G>A,p.D2148N),是已在多个人种中报道过的致聋错义突变。在855家系中,发现已知致聋基因CDH23的73270943位置发生C>T突变(c.403C>T, p.Q135*),为终止突变,据多物种间序列保守性预测,可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因此,845和855家系均是已知致聋基因CDH23突变导致的,其中c.6442G>A为已知突变,c.403C>T为新突变。二、CDH23基因新突变验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855号样本经过眼科学检查,发现该患者伴发严重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符合Usher1D综合征的诊断,CDH23基因正是该疾病的负责基因。在100例正常人群对照中,筛查c.403C>T,未发现该突变。本课题组收集到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108余例隐性遗传聋核心家系(包括855家系),进行常见隐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的全测序研究,筛查了线粒体DNA A1555G,未发现携带已知突变。鉴于CDH23基因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NSHL)较为常见的致病基因,经文献复习,查找到与NSHL中隐性耳聋DFNB12相关的CDH23基因29个突变,广泛分布于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尔及利亚等世界范围内的高加索人、非洲人和蒙古人种,人种间突变谱差异较大。利用Sequenom公司的基于质谱原理的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在108个家系的患者中进行了CDH23基因与DFNB12相关的已知突变的筛查,并在855号样本中验证了新突变的存在。结果发现:3例单等位基因突变携带者,再结合外显子测序发现的1例纯合子,则CDH23基因在该样本中的NSHL相关等位基因突变率为2.31%(5/216)。第二部分隐性遗传性耳聋患者中常见致聋基因GJB2和SLC26A4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一、295例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耳聋基因型表型分析缝隙连接蛋白编码基因GJB2是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NSSHI)最常见的致病基因。该基因已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突变被报道与耳聋相关,耳聋级别表现从轻中度到极重度均有覆盖。为评估中国人群中GJB2基因型对耳聋表型的影响,本研究在中国北方NSSHI人群中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本研究纳入了295例携带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的中国北方七省的遗传性耳聋患者。以突变是否导致基因功能缺失将突变分为截短型(T)和非截短型(NT),将双等位基因型分为截短组(T+T),复合杂合截短组(T+NT),和非截短组(NT+NT)。每个基因型组的耳聋纯音测听平均听阈(PTA)进行了χ2卡方检验。发现截短组的耳聋程度显着超过非截短组。同时发现具有基因型c.[79G>A;341A>G]+[79G>A;341A>G]或c.[109G>A]+[79G>A;341A>G]的患者其耳聋程度显着轻于c.235delC纯合子组,而具有c.[235delC]+[176191del16]基因型的患者则显着重于c.235delC纯合子组。二、272例儿童大前庭水管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本研究拟初步绘制儿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并阐释其基因型对耳聋及内耳结构的影响。12岁以下的272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纳入研究,进行了SLC26A4基因测序。其中266例接受了全套听力学检查,可获得平均听阈的数据,这其中,有152例患儿的高分辨率颞骨CT进行了详细测量。根据患者携带突变数量,分为双等位基因型,单等位基因型和无突变型,其中双等位基因型,再根据突变性质,分为双等位基因截短组,双等位基因复合杂合截短组,双等位基因非截短组。临床表型数据包括PTA,每个族群患者数量,前庭水管中段和外口直径等。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将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使用方法为计量资料t检验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本组研究人群中,共发现SLC26A4基因的69种突变,其中2种为新突变(c.665G>T和c.1639A>G)。207例患者为双等位基因突变,56例为单等位基因突变,8例未发现突变,1例携带3个突变。经过统计学比较,发现单等位基因组的患者耳聋程度更为稳定(P<0.05)。双等位基因非截短组的患者比双等位基因截短组,复合杂合截短组和单等位基因组更容易出现气骨导差(所有P值<0.05)。不同基因型组之间的前庭水管尺寸则没有明显差异(所有P值>0.05)。不同前庭水管尺寸的患者之间耳聋严重程度也没有明显差异(所有P值>0.05)。本研究发现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儿童中98%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虽然本研究发现了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一些关系,但是真正揭示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还有很远的距离。
门美超[10](2011)在《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性聋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尽管遗传性耳聋具有广泛的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仅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所致,如GJB2基因、线粒体DNA基因、SLC26A4基因等,从而奠定了在中国开展耳聋基因诊断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催生出新的耳聋整体预防思路和方法。本课题致力于通过设计经济、高效、快速、高通量适合中国国情的耳聋基因诊断方法,为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耳聋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使耳聋基因组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临床遗传性耳聋病因学诊断和聋儿出生缺陷防控的实践,实现其“基础-临床”的顺利转化,从而推动国内临床耳聋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基于耳聋基因诊断的产前诊断工作的广泛开展,最终实现总体降低耳聋发生及出生缺陷的目标。本课题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收集到湖南地区一个表现为X-连锁或母系遗传方式的遗传性耳聋大家系,通过对这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分子病因学研究,进一步探讨mtDNA突变同非综合征耳聋之间的关系,并为进行耳聋致病基因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PE-DHPLC技术快速检测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耳聋热点基因突变目的:建立针对中国人几种常见的遗传性耳聋基因型的基因诊断新方法。方法:PCR扩增的靶序列,经引物延伸,得到中国人非综合征性耳聋6个常见突变的特异性延伸片段(GJB2-235delC GJB2-299delAT、PDS IVS7-2A>G、PDS A2168G、mtDNA A1555G. mtDNA C1494T),用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延伸片段混合物,分离图谱可鉴定被检样本的基因型。结果:所选择的120例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样品的引物延伸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与经测序验证在结果吻合,前来遗传咨询的4个小家系的引物延伸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与测序结果亦相吻合,该法的准确率达100%。结论:该法是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突变的分析方法,可用于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及其他遗传疾病的诊断及遗传咨询。第二部分基因芯片技术在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第一章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耳聋基因检测的可行性研究目的: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的准确性,为建立新的基因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22例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芯片及测序的双盲检测实验,验证GJB2235delC在这些散发样本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随机选取的122例样本的GJB2235delC的芯片检测与测序结果基本吻合,该法的准确率达89.9%。结论:该款芯片具有快速、高通量、高准确性、等特点,适合于大样本量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检测。第二章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目的:应用Goldengate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研究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热点突变基因及耳聋基因位点的关联分析,为建立新的基因检测方法提供依据及模型。方法:对389例散发DNA样本(其中正常人DNA样本102例,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DNA样本287例)进行芯片检测,应用关联分析研究耳聋及所选位点的相关性结果:6个位点WFS1Leu829Pro、GJB3Arg32Trp、OTOF IVS5+1、TMIE IVS2 2、PCDH15 3 BP DEL 5601 5603aac及SLC26A4Gly497Ser与耳聋的关联分析为负相关;rs4809261、rs7421943、MYH14Arg726Ser、TMPRSS3PRO404LEU、rs878042、COCHMET512THR、MYO3AIVS72、TMC1Tyr259Cys. GJB2Arg165Trp、rs10515535、rs568619、rs7600176、rs3664、WHRNIVS2+1、rs46791555及COL9A39BPDEL541549ggtccccca与耳聋的关联分析为正相关。结论:基因芯片技术的建立及成功运用是对聋病基因检测手段的创新和突破,同时表明NSHL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第三部分线粒体12SrRNA 1555A>G突变在一个中国耳聋大家系的特殊表现及分析目的线粒体突变是导致耳聋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探讨线粒体基因组1555A>G突变在一个中国耳聋大家系的特殊表现及分析。方法收集一遗传性耳聋大家系5代48人,提取样品DNA后,首先采用X-linkage连锁分析,未发现变异,再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GJB2编码区及POU3F4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经过计算,连锁分析所有位点LOD值结果均小于1,不支持连锁;经mtDNA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12 SrRNA基因A1555G突变是此家系的唯一致病突变,同时患者均携带一新的变异14163C>T。结论线粒体A1555G突变是本家系耳聋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能参与A1555G突变表型表达的调节,14163C>T为中国人群未报道新突变,可能对该家系A1555G突变所致耳聋的外显率及表型有影响。
二、母系遗传性聋家系的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母系遗传性聋家系的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主观性耳鸣患者的分型分类及相关基因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纯音听阈正常者的耳鸣评估方法研究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听力损失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征分析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耳鸣基因学的初步研究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总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主观性耳鸣的主客观评估方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个人简历 |
学习经历 |
在学期间主要成绩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2)一个MYH9基因新突变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临床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遗传性耳聋的概述 |
二、MYH9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 苏州市遗传性耳聋家系收集及基因定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一个MYH9基因新突变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3)Pou4f3基因突变小鼠的模型建立及听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Pou结构域及Pou4f3基因结构 |
2. POU4F3在人类耳科学中的研究进展(DFNA15的研究进展) |
3. 模式动物Pou4f3基因功能及受调控的下游靶基因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人类遗传性聋DFNA15的动物模型Pou4f3~(△/+)小鼠的构建、功能学及组织形态学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转录因子Pou4f3对Espin表达调控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药物挽救实验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论文待改进之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4)罕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罕见耳聋基因突变在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中的研究 |
第一节 罕见耳聋基因突变在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中的研究 |
1.绪论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POU4F3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显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的研究 |
1.绪论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罕见耳聋基因KARS突变在综合征性耳聋中的研究 |
第一节 基因KARS突变导致人类综合征性耳聋 |
1.绪论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因Kars突变p.R504H和 p.P532S敲入小鼠的听力表型研究 |
1.绪论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隐性耳聋基因突变在正常携带者中的研究 |
1.绪论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5)新疆耳聋基因流行病学及产前诊断应用和WS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1例PAX3突变位点导致Waardenburg综合征性耳聋致病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SNPscan法对新疆地区遗传性耳聋散发家系常见耳聋基因研究及产前诊断实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浅谈非综合征性耳聋发病机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云南省部分地区聋儿GJB2基因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
(7)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儿童常见致聋基因及扩展基因的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听力损失概述 |
1.2 遗传性耳聋相关易感基因 |
1.3 SNP和CNV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应用 |
1.4 针对0~7岁听障儿童进行聋病基因研究的意义 |
第一部分 中国西北部分地区O~7岁听障儿童常见聋病基因GJB2、SLC26A4、MTRNR1 突变研究 |
1.1 前言 |
1.1.1 GJB2基因突变及其检测方法 |
1.1.2 SLC26A4基因突变及其检测方法 |
1.1.3 MTRNR1基因突变及其检测方法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对象资料采集 |
1.2.4 临床听力学检测及判定标准 |
1.2.5 实验材料 |
1.2.6 实验方法及步骤 |
1.2.7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 |
1.3.2 GJB2基因编码区检测结果 |
1.3.3 SLC26A4基因第7+8、19外显子检测结果 |
G突变检测结果'>1.3.4 MTRNR1基因m.1555A>G突变检测结果 |
1.4 讨论 |
1.4.1 GJB2基因突变的分布频率和突变热点 |
1.4.2 SLC26A4基因突变的分布频率和突变热点 |
1.4.3 MTRNR1基因突变的分布频率和突变热点 |
1.4.4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GJB2、SLC26A4和MTRNR1基因突变频率和突变热点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应用多重SNP分型和基因拷贝数变异技术进行听障儿童常见聋病基因突变快速检测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样本 |
2.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步骤 |
2.3 结果 |
2.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 |
2.3.2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结果 |
2.3.3 三基因SNP、CNV分型数据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儿童聋病扩展基因突变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外周血基因组DNA抽提方法 |
3.2.2 CDH23基因突变检测 |
3.2.3 MYO15A基因突变检测 |
3.2.4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 |
3.3.2 CDH2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
3.3.3 MYO15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节 DFNA家系表型特征分析及候选基因突变筛查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DFNA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区间内已知致聋基因突变筛查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小结 |
第三节 DFNA4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验证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附录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基因定位及克隆一览表 |
附录3 二十种氨基酸名称及缩写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隐性遗传性耳聋外显子测序技术基因鉴定及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致聋基因 CDH23 |
引言 |
第一章 外显子测序在 3 个隐性遗传聋家系的应用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DH23 基因新突变验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隐性遗传性聋中常见致聋基因 GJB2 和 SLC26A4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 |
第一章 295 例 GJB2 双等位基因突变耳聋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272 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儿童中SLC26A4 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运用PE-DHPLC技术快速检测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耳聋热点基因突变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剂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引物延伸/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检测原理 |
3.2 扩增及延伸引物设计 |
3.3 PCR扩增反应 |
3.4 PCR产物纯化 |
3.5 多重引物延伸反应 |
3.6 DHPLC分析 |
3.7 测序对照实验 |
4 实验结果 |
4.1 多重引物延伸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
4.2 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因芯片技术在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
第一章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耳聋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散发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G突变在一个中国耳聋大家系的特殊表现及分析'>第三部分 线粒体12SrRNA 1555A>G突变在一个中国耳聋大家系的特殊表现及分析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 |
3 材料和方法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方法 |
4 结果 |
4.1 临床资料 |
4.2 X-连锁分析结果 |
4.3 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4.4 GJB2及POU3F4测序结果 |
4.5 PCR-RFLP对照实验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母系遗传性聋家系的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主观性耳鸣患者的分型分类及相关基因学的初步研究[D]. 于澜.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
- [2]一个MYH9基因新突变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及临床表现[D]. 李叶娴. 苏州大学, 2019(04)
- [3]Pou4f3基因突变小鼠的模型建立及听力学机制研究[D]. 朱光洁. 南京大学, 2017(01)
- [4]罕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功能研究[D]. 何龙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5]新疆耳聋基因流行病学及产前诊断应用和WS致病机理研究[D]. 孙捷.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8)
- [6]云南省部分地区聋儿GJB2基因的检测与分析[D]. 刘德胜. 昆明医科大学, 2014(12)
- [7]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儿童常见致聋基因及扩展基因的突变研究[D]. 杜婉. 兰州大学, 2014(01)
- [8]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鉴定研究[D]. 王鸿涵. 中南大学, 2013(02)
- [9]隐性遗传性耳聋外显子测序技术基因鉴定及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研究[D]. 赵飞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2(11)
- [10]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 门美超. 中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