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波县水族乡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伏园园[1](2021)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是实现遗产地有效保护管理的重要途径,对保护南方喀斯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与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生态环境价值论等理论,针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和遗产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水土采样分析测试、遥感影像解译和资料收集,运用空间分析、当量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阐明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的联系,集成创新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提出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补偿策略,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施秉喀斯特的林地和水域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耕地、农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有林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灌木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减少趋势,遗产地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近30年间,施秉喀斯特的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215.69 km2增加至2019年的264.29 km2;农田由28.64km2下降至1.90 km2;耕地由11.34 km2下降至4.21 km2;草地由17.03km2下降至2.66 km2;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变化比例较小。自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施秉喀斯特的植被恢复和保护较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有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568.09km2增加至2019年的709.66 km2;草地由111.13 km2下降至25.60 km2;建设用地由34.84 km2下降至2.48 km2;灌木林地、耕地和水域的变化比例较小。茂兰和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荔波喀斯特和环江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喀斯特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均保存较完好。2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29万元/hm2和31万元/hm2,荔波-环江喀斯特高于施秉喀斯特,遗产地拥有较丰富的生态资产价值:施秉喀斯特的森林资源价值为656455万元,草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分别为28.63万元和103333万元,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森林资源的价值高达2334932万元,草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分别为1755万元和275759万元。从自然产品的价值来看,施秉喀斯特农产品价值为60019万元,林产品和水产品价值分别为1134万元和4万元,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农产品价值为43522万元,林产品和水产品价值分别为1462万元和5万元。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资产结构较为相似,但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资产总价值高于施秉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重要组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产品,资源和环境共同构成了完整且良好的生态系统。3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9万元/hm2和7万元/hm2,施秉喀斯特高于荔波-环江喀斯特,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4类一级生态系统服务中,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均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11类二级生态系统服务中,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均为: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净化环境>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水资源供给>食物生产>维持养分循环。两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结构类似,但施秉喀斯特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荔波-环江喀斯特,原因是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受到旅游发展影响较小。荔波喀斯特属于石灰岩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属于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与喀斯特的岩性有一定联系。4施秉喀斯特和荔波喀斯特的生态补偿理论标准分别为8万元/hm2和7万元/hm2,提出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补偿机制与不同模式下喀斯特遗产地生态补偿策略:生态补偿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三类;补偿客体主要有地方政府与居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者两类,主要是因遵循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原则而使自身利益受损或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生态补偿的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部分,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非市场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标准额度;研究确定的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有政策补偿、资金补偿以及智力和技术补偿。基于世界遗产地与自然保护地关系协同,从政策法规保障、技术措施支撑和社区参与协同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补偿策略。未来研究可结合条件价值法对生态补偿标准展开进一步调查与估算,实现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相对公平。
丁苏安,徐杰舜[2](2021)在《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中国民族团结荔波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心齐,泰山移。"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民族团结问题上非常重视人心的凝聚。人心是民族团结最大的政治,人心在,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荔波民族团结的经验,主要表现为红色基因筑牢人心促团结、生态文明滋润人心促团结、扶贫攻坚温暖人心促团结、全域旅游聚集人心促团结、多彩文化沟通人心促团结、教育为本养育人心促团结,集中到一点,就是聚人心、促团结。而且还走出去,迎进来,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情怀,天地从心,把人心引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简言之,荔波民族团结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
张涛,吴昭阳,周文龙[3](2020)在《贵州荔波县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及其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荔波县开展1∶50000耕地采样分析后,在Arcgis平台以耕地赋值图斑为评价单元,运用地球化学元素等级划分标准,对荔波县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进行评价。由耕地土壤养分综合等级、耕地土壤环境综合等级,形成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表明:优质耕地土壤面积为2.93万亩占9.49%;良好耕地土壤面积为4.11万亩占13.29%;中等耕地土壤面积为22.27万亩占72.11%;差等耕地土壤面积为0.25万亩占0.81%。评价区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以中等级良好级别为主,26.38万亩,占比达85.40%。其中朝阳镇、佳荣镇、茂兰镇、小七孔镇耕地土壤质量主要以中等以上为主。
张霞,周忠发,朱昌丽,马国璇,陈全[4](2020)在《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文中提出[目的]对贵州省荔波县的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荔波县为例,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RP)的概念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构建村级尺度上的经济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荔波县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耦合模型,由此分析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分布。[结果](1)荔波县的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行政村比例较大,中部和南部的生态脆弱性相对较高,东北部的生态脆弱性相对较低。(2)荔波县中度贫困所占的行政村比例最大,较重度和重度贫困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3)将荔波县的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分为6种类型,协调同步型的行政村比例仅占10.6%,协调环境滞后型行政村比例最多,主要分布在西部。[结论]荔波县的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未来发展中,要协调好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廖璇[5](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娄强[6](2019)在《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箱式墓葬建筑是贵州黔南地区水族墓葬文化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与荔波、榕江、独山三县交界的水族聚居区。水族箱式墓葬建筑具有独特的形制外观,且装饰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点。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形式分析法等对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进行研究,考察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手法与题材,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箱式墓葬建筑装饰所蕴含的价值及其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分析了水族箱式墓葬建筑的概况,立足于研究内容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族箱式墓葬建筑产生的背景,根据水族箱式墓葬建筑的结构特征和装饰元素区分其形制类型,并对其分布与分期进行分析;第二章剖析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题材与表现手法,按照装饰题材内容的实际意义为分类原则,将水族箱式墓装饰题材分为祖灵世界、仙界幻象及人间生活。从构图方式、雕刻技法及装饰风格三个方面分析其表现手法;第三章主要从水族丧葬信仰观念、水族社会心理和民众审美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对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影响;第四章剖析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价值及传承,主要从民族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教化价值的角度对其价值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保护思路及及传承路径的相关对策建议。
杨先依[7](2019)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蒙氏家族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史、地方志、族谱和档案,在史学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过去,地方志和族谱在史学领域常被人们所忽视,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对族谱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注意到族谱研究的重要意义。族谱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史料,如家族历史的演变过程、家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等,许多内容可以弥补正史之不足。每一个家族都有本家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即家族文化,深入研究家族文化,可以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蒙氏家族,属于水族的一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历史上为国家为社会建立了丰功伟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朝派遣尉屠睢大将发五十万大兵征讨岭南,迫使居住于今两广一带的百越族群“骆越”一支向北迁徙,他们几经辗转,休养生息,最终到达黔桂边境一带居住。此乃是水族历史上的一次大迁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族历史是多个家族共同创造的,在水族中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有蒙氏、韦氏等家族,他们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贡献。明洪武二年(1369年),蒙闻公奉命率兵抵达今黔桂一带平乱,屡立战功,被封为独山州长官司,世代承袭,直至民国时期。蒙氏家族在此地统治长达六百多年,其子孙后代为了生存发展,迁徙到以独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如贵州都匀、三都、荔波等地,其中以三都为主要迁入地,蒙氏成为水族的重要大姓之一。对三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本论文就蒙闻后裔在三都及周边地区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对蒙氏家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全方位深入探究,以增强蒙氏家族对本家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体系的基本形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早期夏朝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期,概述三都水族自治县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建制沿革。接着,对目前学术界专家学者对水族族源所持不同的观点进行阐述,并根据学界对水族族源提出的新看法,以及笔者经田野调查得出的一些文献资料及已掌握的知识理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最后,指出水族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及在三都县的具体分布情况。第二,是对蒙氏的源流进行梳理和分析,概括蒙氏家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概述蒙氏家族的历史变化过程及蒙氏历代土司的历史功绩,列举蒙氏先祖在三都县及周边各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三都县境内蒙氏家族与其他几个代表性的家族,深入探究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而阐明蒙氏家族历史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第三,从家族文化的视角,对蒙氏家族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进行深度发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蒙氏家族修建宗祠及编修族谱的状况,同时阐述蒙氏家族的郡望和堂号,从多地域、多角度比较分析蒙氏家族字谱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出的一些历史问题。最后,对蒙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及其功能进行分析论证。第四,从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两个角度,分析历史上和新中国成立后蒙氏家族的祭祀、聚会等活动的变化情况,以及本家族为文化建设所付出的努力,探究蒙氏家族与周边多个家族间的团结互助关系。第五,针对蒙氏家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阐述笔者对其所引发的思考,用史实论证蒙氏家族的历史是不断开拓与发展的历史,蒙氏家族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展望,希望蒙氏家族有更好的未来,当地经济社会得到健康发展,各家族间和睦共处,促进家族间的团结友善,共同开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与繁荣的良好局面。
李丹丹[8](2019)在《喀斯特山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类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向生态系统获取大量资源,对生态系统服务过度消费,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加剧,威胁人类福祉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探究成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农田作为人类干扰程度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尤为突出。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貌区荔波县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生态地位显着,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该区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山地现代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在此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施用不当、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土壤退化、农田质量下降、大气污染等问题突出,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严重,使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研究以荔波县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进行时空动态评估及驱动力研究,指导人们在喀斯特石漠化的环境背景下科学合理规划利用农田,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为喀斯特山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及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依托地理学及生态学相关理论,以遥感影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野外调研数据为基础数据源,依据科学性、代表性及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构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指标体系,综合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评估模型,对研究区2010年2018年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值及总价值进行测算,运用GIS空间分析法、ESDA关联模型、RDA排序分析等方法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探究,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变化的驱动力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0年2018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49051.80*104元、264819.61*104元和268697.95*104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林地>草地>农田>水体>未利用地。从时间序列来看,研究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林地、未利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增加;农田服务价值处于先增加后减少态势;而草地、水体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2010年2018年研究区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总值分别为79668.71*104元、110993.85*104元和105216.95*104元。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来看,其损失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保障粮食供给的农田用地引起的价值损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引起的价值损失>化肥污染引起的价值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价值损失>农药污染引起的价值损失。从时间序列来看,研究区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引起的价值损失、保障粮食供给的农田引起的价值损失和化肥污染引起的价值损失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而农药污染引起的价值损失不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价值损失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3)研究区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部高南部低的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甲良镇的西北部、朝阳镇中部、玉屏街道办事处东部、茂兰镇西部及佳荣镇南部地区,最高值达5.04*104元/ha—6.72*104元/ha之间。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小七孔镇、瑶山瑶族乡及黎明关水族乡等区域。损失值在0.00元/ha—1.68*104元/ha之间。2010年2018年间,其价值损失呈现出高值区不断增加,低值区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地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以“高-高”类型最为明显,“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北部区域。(4)运用RDA排序分析法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与驱动力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究表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之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与主要驱动力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引起的价值损失与保障粮食供给的农田存在引起的价值损失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化肥污染引起的价值损失、农药污染引起的价值损失与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价值损失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与主要驱动力因素之间相关性来看,农田面积、人口和保障粮食供给的农田存在引起的价值损失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复种指数与保障粮食供给的农田存在引起的价值损失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农田面积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引起的价值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化肥、农药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许姝歆[9](2019)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基于16S rRNA基因建立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物种的系统发生树,探讨与确立中国淡水蟹类地理区划分区单元与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关系。2.基于作者采集和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淡水十足目甲壳动物与并殖吸虫研究室标本库所保藏的西南八省区的31属129物种合计640个淡水蟹类个体,由此构建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地理信息系统(GIS),旨在寻找喀斯特地貌与淡水蟹类物种的分布方式及物种多样性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3.测定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溪蟹科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基因组,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尝试厘清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淡水蟹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推演该地域淡水蟹类属、种可能的分化年代。方法:1.基于对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形态分类及其分子亲缘的初步研究,样点的选择以淡水蟹类“种”为基准,依据喀斯特地貌特征来确定标本的具体采集地点,作者与研究团队按照课题计划前往拟定的地点进行标本采集,并统计研究室标本库历年已在西南喀斯特地域采集保存的淡水蟹类标本一同用于本项目研究。对所选取的标本在与模式标本比对的基础上进行形态学鉴定,记录标本采集样点的经纬度等,并对其是否处于喀斯特地貌加以区分。2.对样本进行DNA的提取与16S基因的扩增及测定,并检索NCBI数据库,下载分布于西南八省区且具有16S基因的物种序列,联合本实验测得的序列建立基于16S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树。3.基于喀斯特科学数据中心(www.karstdata.cn)提供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八省区淡水蟹类物种分布图。4.获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其基因组组成、基因排列顺序、tRNA结构及密码子使用情况等,并联合其他短尾下目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分歧时间估算。结论:1.中国大陆现有淡水蟹类共计2科48属324种,其中85.42%的属和60.49%的种集中分布在西南八省区。2.基于16S基因序列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淡水蟹基本以属为单位形成了各自的分支,且分布于云南省的物种形成了一条独立的进化支,且其中的大部分物种仅为云南省特有。3.对于基于16S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间隔消失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龙溪蟹属下物种的种间分类情况较不理想。4.通过对西南各八省区内淡水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表明,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淡水蟹物种的分布及多样性与喀斯特地貌无显着关联。5.气候、纬度及喀斯特地形在淡水蟹的形成、生存和分化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气候和纬度决定了淡水蟹是否具有适宜生存的环境,而喀斯特地形则在淡水蟹的物种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6.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溪蟹科淡水蟹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在19,236 bp(相似非拟溪蟹)至16,547 bp(镜头华石蟹)之间。所有物种均包含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典型的37个基因和一个控制区,且核苷酸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7.在本次测序的7个物种中,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出现的了异常的tRNA基因(tRNA-Ile和tRNA-Met)。8.与泛甲壳动物原始排列顺序及其他淡水蟹类的基因排列顺序相比,在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排列方式,其中包含了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COX1基因的重排,这在短尾下目物种中是非常罕见的。9.基于短尾下目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编码蛋白基因建立的ML树和BI树表现出相似的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分析结果与当前主流的物种分类体系趋于一致。10.基于13个编码蛋白基因的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淡水蟹的分化时间为113.3008 Ma,拟地蟹总科与溪蟹总科分化于74.8013 Ma。11.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的分化时间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形成的时间相吻合,提示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可能来自共同祖先,由于横断山脉的发育造成的地理隔离从而促成了物种的分化。12.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下的7个物种的分化时间基本均早于其余地区的淡水蟹物种,表明分布于喀斯特区域的淡水蟹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可能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类的祖先,而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以云贵高原区域为主的喀斯特区域可能是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的发源地。
韦国芬[10](2019)在《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艺术文化是水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它产生于水族发展过程中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彰显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其中,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作为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它的价值,对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以及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都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中的强度抽样,从榔木水寨选取了三户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归纳了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观念,体现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教育内容取材于民族艺术资源,教育方法贴近民族日常生活,彰显强烈的民族宗教色彩。虽然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从认识层面上看,家长对家庭美术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偏差,对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对家庭美术教育持有较强的功利性动机;从具体实践层面上看,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教育方式比较机械,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对此,研究者根据家庭美术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从家长自身和教育环境两个维度探寻了影响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其中家长自身因素主要有家长受传统教养观念的牵制,受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制约和参与及指导行为的缺乏;而涉及的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内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多元文化的冲击。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研究者结合已有资料为促进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如下策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及艺术素养,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及美术教育观,创设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二、荔波县水族乡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荔波县水族乡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
(二)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
(三)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1 遥感数据处理 |
2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 |
3 荔波-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
1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自然资源 |
2 荔波-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自然资源 |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
1 施秉喀斯特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
2 荔波-环江喀斯特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
3 生态资产价值对比分析 |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系数基准价格计算方法 |
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估算方法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评估 |
1 施秉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 荔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与策略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 |
1 生态补偿主体 |
2 生态补偿客体 |
3 生态补偿标准 |
4 生态补偿方式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策略 |
1 生态补偿策略的基本思路 |
2 施秉模式 |
3 荔波模式 |
4 环江模式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中国民族团结荔波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色基因筑牢人心促团结 |
二、生态文明滋润人心促团结 |
三、扶贫攻坚温暖人心促团结 |
四、全域旅游聚集人心促团结 |
五、多彩文化沟通人心促团结 |
六、教育为本养育人心促团结 |
七、面向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走出去:荔波的世界视野 |
(二)迎进来:荔波的世界情怀 |
(3)贵州荔波县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及其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评价区概况 |
3 野外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
4 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4.1 耕地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 |
4.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评价 |
4.3 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 |
5 结论与讨论 |
(4)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 |
3.1.1 指标选取 |
3.1.2 体系构建 |
3.2 经济贫困评价体系 |
3.2.1 指标选取 |
3.2.2 体系构建 |
3.3 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耦合模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生态脆弱性分析 |
4.2 经济贫困分析 |
4.3 耦合关系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 论 |
5.2 建 议 |
(5)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6)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民族考古学视角 |
(二)民族学视角 |
(三)艺术学视角 |
(四)地理学视角 |
(五)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四、水族箱式墓葬建筑田野调查简介 |
(一)田野调查点 |
(二)田野调查内容 |
第一章 水族箱式墓葬建筑概况 |
第一节 箱式墓葬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地理环境 |
二、历史环境 |
三、民间信仰 |
四、厚葬习俗 |
第二节 箱式墓的基本结构 |
一、墓基 |
二、箱式石室 |
三、墓顶 |
第三节 箱式墓葬建筑的形制类型 |
一、A类人字坡屋顶型墓 |
二、B类歇山式屋顶型墓 |
三、C类复合型墓 |
第四节 箱式墓葬建筑的分布与分期 |
一、箱式墓葬的分布 |
二、箱式墓葬的分期 |
第二章 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题材与表现手法 |
第一节 题材类型 |
一、祖灵世界 |
二、仙界幻象 |
三、现世生活 |
第二节 构图方式 |
一、礼仪性布局 |
二、情节性配置 |
第三节 雕刻技法 |
一、技法的类型 |
二、技法的发展 |
第四节 装饰风格 |
一、抽象与写实 |
二、含蓄与张扬 |
三、质朴与奢华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对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影响 |
第一节 水族丧葬信仰观念的展现 |
一、水族“鬼魂观念”的认知浸染 |
二、《水书》阴阳调合观念的作用 |
三、协和六亲的宗族理念 |
第二节 水族社会心理的影射 |
一、对中央皇权的服从心理 |
二、对美好生活的渴慕心理 |
第三节 水族箱式墓葬装饰审美价值观的涵化 |
一、中原墓葬装饰艺术的流入 |
二、本土墓葬装饰艺术的沉淀 |
第四章 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的价值及传承 |
第一节 民族文化价值:促进族群认同 |
一、促进族群间的文化互动 |
二、增强水族社会族群认同 |
第二节 社会价值:划分社会阶层 |
一、标志等级分化的墓葬形制 |
二、象征社会地位的墓葬装饰 |
第三节 教化价值:礼制教化的体现 |
一、敬孝道 |
二、聚族亲 |
三、愿美好 |
第四节 保护与传承 |
一、保护思路 |
二、传承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都水族自治县蒙氏家族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水族来源与分布 |
第二章 蒙氏家族的源流、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
一、蒙氏家族的源流 |
二、蒙氏家族的历史发展 |
三、蒙氏家族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
四、蒙氏家族与其他家族历史发展的异同 |
第三章 蒙氏家族的文化 |
一、编修家谱 |
二、修建宗祠 |
三、蒙氏家族的字谱 |
四、蒙氏家族的郡望与堂号 |
五、蒙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及其功能 |
六、蒙氏家族的文化建设 |
第四章 对蒙氏家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思考 |
一、蒙氏家族的历史是不断开拓与发展的历史 |
二、蒙氏家族注重文化的创新与特色 |
三、家庭的和谐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
四、要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8)喀斯特山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
1.3.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
1.3.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矿产资源 |
2.1.6 社会经济概况 |
2.1.7 农业生产 |
2.2 研究区代表性论证 |
2.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评估指标构建及评估方法 |
3.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指标体系 |
3.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评估模型构建 |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3.2.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模型建立 |
3.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关联模型建立 |
3.3.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3.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时空演变 |
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时间动态评估 |
4.2.1 农田生态系统单项指标价值损失分析 |
4.2.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结构分析 |
4.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农田生态系统单项指标价值损失空间格局分析 |
4.3.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整体空间变化分析 |
4.4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空间集聚演变分析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驱动力因素分析 |
5.1 驱动力因素分析方法 |
5.2 驱动力因素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件 |
(9)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特征概况 |
1.1.1 西南喀斯特的分布及特征 |
1.1.2 生物喀斯特 |
1.1.3 西南喀斯特的生物多样性 |
1.2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 |
1.3 中国大陆淡水蟹类的研究进展 |
1.3.1 形态学方面的分类研究 |
1.3.2 分子水平的分类研究 |
1.3.3 短尾类系统发生分析概况 |
1.3.4 线粒体基因组在短尾类中的研究概况 |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的探讨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本采集与保存 |
2.1.2 形态学分类与鉴定 |
2.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 |
2.2.2 PCR扩增 |
2.2.3 数据选择与分析 |
2.2.4 系统发生分析 |
2.2.5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形态学分类鉴定 |
2.3.2 系统发生分析 |
2.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测序、组装和注释线粒体基因组 |
3.2.2 系统发生分析 |
3.2.3 分歧时间估算 |
3.3 实验结果 |
3.3.1 凯里龙溪蟹Longpotamon kenliense |
3.3.2 茂兰中国溪蟹Chinapotamon maolanense |
3.3.3 相似非拟溪蟹Aparapotamon similium |
3.3.4 镜头华石蟹Sinolapotamon patellifer |
3.3.5 兴安内陆溪蟹Neilupotamon xinganense |
3.3.6 灵川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lingchuanense |
3.3.7 宽腹小石蟹安顺亚种Tenuilapotamon latilum anshunense |
3.3.8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分析 |
3.3.9 基因重排分析 |
3.3.10 系统发生的分析 |
3.3.11 分歧时间估算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
(二) 丰富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
(三) 发展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人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家庭教育 |
(二) 美术教育 |
(三) 家庭美术教育 |
(四) 幼儿家庭美术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的制定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 研究方法的采用 |
(四) 资料的编码与分析 |
(五) 研究信效度的检验 |
第一部分 研究个案的基本描述 |
一、水族概况 |
(一) 族源、族称溯源 |
(二) 语言与文字 |
(三) 图腾文化 |
(四) 民族艺术 |
二、榔木水寨简介 |
(一) 地理环境与民族特色 |
(二) 榔木水寨的教育概述 |
三、榔木水寨个案家庭的基本情况 |
(一) 小A的家庭情况简介 |
(二) 小B的家庭情况简介 |
(三) 小C的家庭情况简介 |
第二部分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描述与分析 |
一、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 |
(一)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观念 |
(二)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实践 |
二、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 |
(一) 具有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观念 |
(二) 体现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 |
(三) 教育内容取材于民族艺术资源 |
(四) 教育方法贴近民族日常生活 |
(五) 彰显强烈的民族宗教色彩 |
三、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家长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
(二) 具体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部分 影响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因素 |
一、家长自身因素 |
(一) 传统教养观念的牵制 |
(二) 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制约 |
(三) 参与及指导行为的缺乏 |
二、教育环境因素 |
(一) 家庭内部不良环境的影响 |
(二) 外部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四部分 促进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开展的策略 |
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二、提高文化及艺术素养 |
三、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及美术教育观 |
四、创设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 |
五、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 |
六、重视幼儿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 研究取样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工具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儿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2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情况观察记录表 |
附录3 水族艺术文化图片集锦 |
附录4 幼儿美术作品图片集锦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荔波县水族乡现状与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D]. 伏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中国民族团结荔波经验研究[J]. 丁苏安,徐杰舜.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1)
- [3]贵州荔波县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及其分布特征[J]. 张涛,吴昭阳,周文龙. 贵州地质, 2020(04)
- [4]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J]. 张霞,周忠发,朱昌丽,马国璇,陈全.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5)
- [5]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6]水族“箱式”墓葬建筑装饰研究[D]. 娄强.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8)
- [7]三都水族自治县蒙氏家族历史文化研究[D]. 杨先依.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9)
- [8]喀斯特山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D]. 李丹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许姝歆. 南昌大学, 2019(01)
- [10]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D]. 韦国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