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钱梦雅[1](2021)在《亚洲玉米螟对四唑虫酰胺的抗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
周雯[2](2021)在《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害虫的发生及危害一直是影响蔬菜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害虫治理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防治在蔬菜害虫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蔬菜用药的高要求、菜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害虫发生规律的复杂性,加之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蔬菜害虫治理面临不小的挑战,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的高效、安全使用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响治理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实施科学治理的前提首先要明确蔬菜害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农户主体出发,研究农户农药认知与用药决策行为,系统分析了两类重要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利用现状,并在田间药效验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害虫提出化防药剂建议,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科学药剂防治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结论如下:1、以江苏省181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案例,对农户认知与用药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菜农对害虫和农药使用认知不理想,61.3%的农户仅认识部分害虫,58.6%的农户不关注农药防治靶标,且违规用药现象普遍,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占比达52.5%。实证结果表明,菜农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面积、接受技术指导程度、对蔬菜害虫认知水平、对农药作用靶标的关注、对农药相关条例的关注均对合规用药行为呈正向影响,而种植年限呈负向影响;2、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两类重要蔬菜为目标,检索归纳并比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业部登记药剂与实际生产中推荐/常用药剂,分析该两类蔬菜害虫登记农药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完善用药决策规范和依据。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9月,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登记药剂种类广泛,重要害虫药剂选择充分,但仍有部分登记药剂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充分,依然存在常发虫害无药可用、常用农药未经登记的问题,且登记数据库中化学农药、单剂农药等老旧农药占比大;3、选择前述两类重要蔬菜上代表性害虫为对象,选取几种代表性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登记药剂药效并评价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高效、安全、持久、经济的防治药剂种类。小青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5%三氟甲吡醚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4.4%和90.4%。辣椒烟粉虱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g/L阿维·双丙环虫酯和22%螺虫·噻虫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且部分登记药剂防效验证结果较好,部分常用或推荐药剂安全高效,复配剂的防效均显着优于其单剂,1.5倍剂量一般比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好,化学农药见效略快,生物农药防效更持久。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从蔬菜种植户、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2)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农药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3)建立科学智能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4)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安全高效药剂研发;(5)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刁跃珲,孙凯迪,张蕴邺,王兴科[3](2019)在《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及其治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国内褐飞虱爆发频率增加,造成了水稻的减产损失。大量使用杀虫剂防治后造成了褐飞虱的抗药性大幅度上升。综述褐飞虱的抗药性及研究进展,包括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发生原因、抗药性现状、出现抗药性原因、对几种药剂抗性的情况、抗性机理、再猖獗的现状等。近年有研究褐飞虱的抗性及其机理、几种药剂的抗性情况等,但是仍然没有系统性的总结和比较。鉴于此,本综述进行了上述方面的总结和整理。
赵晨[4](2017)在《甜菜夜蛾抗药性对斑痣悬茧蜂寄生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两个重要的控制途径,而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以增强综合控害效果,一直是害虫综合治理实践面临的严峻挑战。甜菜夜蛾(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寄主范围极广,为我国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我国危害日益严重,田间杀虫剂的大量使用造成甜菜夜蛾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使许多曾有效的杀虫剂已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此时,生物防治的作用日渐得到关注。斑痣悬茧蜂是甜菜夜蛾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在寄主体内完成生长发育,易受到寄主品质的影响。虽然在田间甜菜夜蛾已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但其抗药性对寄生蜂的影响研究较少。本学位论文开展室内实验,观察了抗甲维盐甜菜夜蛾幼虫寄主对斑痣悬茧蜂子代幼虫和成虫发育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协调利用化学与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甜菜夜蛾为害的植保实践提供依据。1.抗药甜菜夜蛾对斑痣悬茧蜂子代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研究抗药甜菜夜蛾幼虫寄主对斑痣悬茧蜂子代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抗性(两水平)和敏感品系甜菜夜蛾幼虫为寄主,供斑痣悬茧蜂寄生,观察分析斑痣悬茧蜂卵+幼虫发育历期、茧重和茧历期等发育参数。结果表明,抗甲维盐甜菜夜蛾对斑痣悬茧蜂子代卵+幼虫历期有显着影响,随寄主抗药性增强,卵+幼虫发育历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与寄生于敏感品系寄主(对照)的发育历期(7.53 d)相比较,寄生中等抗性寄主的发育历期为7.93 d,延长了 5.3%;而寄生高抗水平甜菜夜蛾幼虫的卵+幼虫发育历期为6.63 d,比对照缩短了 12.0%。随寄主抗药性增强,寄生蜂蛹重呈直线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寄生抗性甜菜夜蛾幼虫的斑痣悬茧蜂重比寄生敏感寄主的茧重减小,其中,寄生中抗品系的子代蜂蛹重(9.04 mg)比对照减轻6.3%,寄生高抗品系的子代蜂蛹重(8.80 mg)比对照减小8.3%。随寄主抗药性增强,蛹历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寄生中抗甜菜夜蛾幼虫的斑痣悬茧蜂蛹历期为6.80 d,比寄生对照(敏感品系)的蛹历期(6.43d)延长了 5.6%,寄生高抗品系的蜂蛹历期为5.20 d,比对照缩短了 19.1%。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抗药性对斑痣悬茧蜂子代发育具有不利影响。2.抗药甜菜夜蛾对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蜂寿命和体型大小的影响为评价抗甲维盐甜菜夜蛾幼虫对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蜂的影响,以敏感品系甜菜夜蛾幼虫为对照,以中等和较高抗药水平的甜菜夜蛾幼虫为处理,观察斑痣悬茧蜂成蜂寿命和体型大小等参数。结果表明,随寄主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药性增强,子代蜂成虫寿命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与寄生敏感品系甜菜夜蛾体幼虫的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蜂寿命(10.67 d)相比,寄生中抗寄主的成蜂寿命为8.30 d,显着缩短22.4%;寄生高抗品系的成蜂寿命为12.93 d,比对照延长20.6%。随寄主抗药性增强,子代蜂体型大小(后足胫节长度)呈现直线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寄生敏感品系的子代蜂成虫后足胫节长为3.32 mm,,寄生中抗品系和高抗系甜菜夜蛾幼虫的子代蜂后足胫节长度分别为3.21 mm和3.18 mm,分别减小了 3.3%和4.2%。研究结果说明,甜菜夜蛾抗药性对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虫具有不利影响。
崔儒坤[5](2017)在《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小菜蛾,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和菜心等十字花科类蔬菜,是十字花科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投入4050亿美元用于防治小菜蛾。目前,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是由于人们在化学药剂上的不合理的使用,而且小菜蛾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因此,小菜蛾已对目前大多数的化学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在采用多种防治措施来治理小菜蛾时,使用性诱剂不但可以在不杀伤天敌,而且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那么,小菜蛾对性诱剂是否也会产生抗药性,以及如若其对性诱剂产生抗药性后,其抗药性的机理又是什么样的,本论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小菜蛾种群的性信息素的比例及含量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诱剂对本实验室饲养的小菜蛾种群进行抗性选育时,先对其性信息素的比例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出性诱剂各组分的比例在(Z)-11-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乙酸酯:(Z)-11-十六碳烯醇=5:5:1时,使用剂量为55μg时,具有最佳的引诱率,引诱率可达到85%。2.通过对室内小菜蛾进行了连续12代的抗性选育后,得到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抗性品系对性诱剂的抗性倍数为25.83倍,为中等水平抗性,引诱率也有起初的85%下降到48.9%。通过构建生命表,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进行了比较,抗性品系相对敏感品系生物适合度下降,相对适合度为0.768,尤其在产卵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在对室内两品系小菜蛾种群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受体蛋白的研究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性信息素受体蛋白进行表达量的研究发现,抗性品系的控制性信息素受体蛋白的基因存在表达量下降的现象,且与Z11-16:Ald相对的受体OR1存在显着差异。抗性品系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3的氨基酸序列与敏感品系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存在氨基酸的替换的现象,其中PBP3氨基酸序列中发生了3对氨基酸被替换。分别为60位的精氨酸被替换为赖氨酸,125位的丙氨酸被替换为甘氨酸,以及127位的丝氨酸被替换为苏氨酸。通过模拟分子对接,将两品系的性信息素受体PBP3分别与三种性信息素分子进行了模拟对接,结果显示,抗性品系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信息素分子之间的结合自由能略有升高,由此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导致小菜蛾对性诱剂敏感性下降的原因之一。4.通过对抗性品系的现实遗传力进行计算发现,连续12代的筛选后,总的现实遗传力(h2)为0.049。在筛选初期(F0F5)可能由于筛选压力高,现实遗传力为0.062,相较于后期(F6F11)的筛选较高,现实遗传力0.019。在抗性种群现实遗传力不变的前提下,假设在汰选压力为50%90%,现实遗传力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敏感性降低10倍所需的代数为9.44.3代。
何秀玲[6](2013)在《害虫抗药性研究与治理状况概述》文中指出简述了全球害虫抗药性发生情况,对我国害虫抗药性发生概况、治理策略和治理现状进行了介绍。
姜卫华[7](2011)在《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文中提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水稻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化学防治是控制二化螟危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防治水稻螟虫必须考虑水田用药的安全性、防治钻蛀性害虫的药剂有效性,以及粮食作物所能承担的用药成本,因此用药选择受到很多限制,防治用药相对单一,抗药性发展迅速。江、浙等地二化螟曾相继对六六六、杀虫单和三唑磷等主要水稻螟虫防治药剂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在二化螟对三唑磷产生高水平抗性后,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氟虫腈曾作为应急农药品种,被引进用于抗性地区水稻螟虫的防治,随后又作为高毒农药的重要替代品种用于防治多种水稻害虫。但因该药剂的生态毒性问题,在推广使用后很快被禁止用于水稻害虫防治。因此,监测和研究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动态变化,对于了解二化螟对新型药剂的抗药性发展趋势,以及合理使用农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二化螟抗药性治理来说,由于用药选择余地相对较小,相应的开发有效的农业防控技术,降低二化螟的种群发生密度,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就更为重要。本研究依据生产实际,在连续监测二化螟抗药性的基础上,通过室内汰选抗性品系,分析抗感品系适合度的变化,研究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机制和发生规律,同时以螟虫发生较重的超级稻田为对象,研究开发机械化农业中可以有效控制越冬二化螟虫口数量的农事操作技术,通过春季二化螟的繁殖地调查分析,揭示隔离育秧降低二化螟种群密度的原因。本研究试图从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两方面探索抗性二化螟的综合治理技术。1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测定了浙江苍南地区田间二化螟对氟虫腈,以及其它常用药剂的抗性水平,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四龄幼虫点滴法测定。结果发现苍南种群对三唑磷已经产生高水平抗性(297倍),对氟虫腈(16.0倍)和敌百虫(12.8倍)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哒嗪硫磷(5.9倍)和二嗪磷(5.6倍)也已具有低水平抗性,但对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尚没有产生抗性。讨论发现,二化螟仅对曾经集中大量或长期普遍使用的杀虫剂品种表现出显着抗性。进一步对新型杀虫剂氟虫腈抗性的监测发现,大部分地区的二化螟对氟虫腈保持敏感,氟虫腈抗性仅局限于曾大量集中使用的浙江苍南等地,而且随着氟虫腈使用的减少和禁用,抗性水平也在不断下降。这些结果不仅表明二化螟对氟虫腈具有产生抗性的风险,同时还说明任何新型杀虫剂只要大量集中使用,都会快速产生抗性。由此认为,进行二化螟抗药性治理,一方面要尽量提高用药品种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农业技术措施和其他综合治理技术,降低水稻螟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化学防治的用药量。此外,本文最后还根据药剂毒力测定结果,提出了目前二化螟防治用药的合理建议。2氟虫腈对抗、感二化螟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药剂对抗性和敏感性害虫的亚致死效应,有利于了解药剂的持效性及其对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利用氟虫腈亚致死剂量LD10和LD25分别处理浙江苍南抗性二化螟和安徽太湖敏感性二化螟来分析氟虫腈对二化螟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处理后两种群的存活率、产卵量都明显降低,幼虫期延长;氟虫腈对抗性种群存活率的降低作用大于对敏感种群的作用。此外,亚致死剂量处理后,敏感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比对照明显升高,敏感、抗性种群的Km值均增大,表明氟虫腈诱导改变了酯酶的同工酶组成。最后讨论认为,氟虫腈对二化螟持效性较强,持续作用对抗性二化螟的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抗性的快速发展。酯酶在二化螟对氟虫腈的解毒和抗性中发挥明显作用,但涉及的具体同工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3氟虫腈对二化螟抗性选育及其生物适合度的研究为了探明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为该药剂在生产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通过室内对浙江苍南二化螟进行氟虫腈抗性选育,得到近20倍的二化螟抗性品系;利用15代的选育结果,计算得到室内氟虫腈筛选抗性的现实遗传力h2为0.3532,说明二化螟对氟虫腈有一定抗性风险。通过构建种群生命表研究了氟虫腈的抗性生物适合度。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与同源对照品系相比,在生长发育上二化螟表现为化蛹率显着降低,繁殖能力上表现为单雌卵粒数显着减少;用种群数量趋势指数来确定两个品系的相对适合度,抗性品系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的0.78。抗性品系在繁殖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讨论认为,虽然二化螟对氟虫腈具有较大的抗性风险,但选育过程中,暂停筛选后其抗性表现明显下降,且抗性品系具有低的适合度,表明田间可以通过停用、轮用药剂的方法控制、延缓其抗性的发展。4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生化机制为了明确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生化机制,以室内选育的氟虫腈敏感和抗性二化螟为试虫,利用点滴法进行增效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在敏感品系或是抗性品系中,PBO都有明显增效作用,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是在敏感品系中的1.3倍;TPP和DEM在敏感品系中几乎不增效,但在抗性品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DEM的增效比是敏感品系的3.4倍,而TPP为1.2倍。代谢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多功能氧化酶的对硝基苯甲醚(P-NA)活性、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以CDNB底物)活力在抗性品系中都比敏感品系的高(活性比分别为1.29,1.34和1.76)。由此认为,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机理包括细胞色素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的升高。本研究利用筛选的抗性品系测定其对不同药剂的抗性变化,发现抗性品系对杀虫单、氯氰菊酯和硫丹的抗性也分别增加了3.3倍,2.2倍和3.2倍,而对三唑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没有增加。分析认为交互抗性源于类似的解毒机制或者是靶标抗性。5二化螟GABA受体a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为了检验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是否与其靶标的分子变异有关,利用RT-PCR及RACE技术进行了二化螟GABA受体的基因克隆及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得到二化螟GABA受体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1957 bp,5’非翻译区为71bp,3’非翻译区为395bp,开放阅读框(ORF)1491 bp,编码496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55.1KDa。相似性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昆虫GABA受体α亚基的典型特征,与昆虫GABA受体的相应亚基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高达64%-94%,因此认为是二化螟GABA受体的α亚基序列。抗、感品系GABA受体的序列比对未发现有差异,排除了本抗性品系的抗性与此克隆亚基突变有关,但其他亚基是否存在抗性相关变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6二化螟的农业防治研究利用综合防控技术手段减少农药用量是害虫抗药性治理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和目前水稻生产的农事操作习惯,试图通过调查研究建立有效的农业防控技术。首先调查了越冬二化螟幼虫的发生特点以及不同农事操作对稻桩中虫口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常规稻中有40%以上的二化螟越冬幼虫分布在离地10 cm以内的稻秆中,约80%的二化螟分布在离地20 cm以内的稻秆中,而超级稻仅有14.3%分布在离地10 cm以内的稻秆中,离地20 cm以内的稻秆中也仅有39.2%;常规稻收割时60%以上的幼虫处于5龄,而超级稻收割时63.9%的幼虫发育到了6龄;水稻收割留茬高度对稻桩中二化螟的虫口数量影响很大;旋耕造成稻桩中越冬幼虫的虫口减退率不超过30%,但对二化螟残虫量降低有持续作用;烧田对于常规稻田稻桩中的越冬二化螟影响较小,但可以使高茬收割的超级稻稻桩中的螟虫减少84.8%;春季灌水可使超级稻田中越冬二化螟减少60-77%。综合利用低茬收割、处理稻草,旋耕灭茬和春灌灭蛹,可以有效控制越冬二化螟的种群数量,超级稻田越冬虫口累计减退率可达98%以上。其次通过调查春季田间二化螟成虫产卵选择性及初孵幼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存活状况,发现田间自然情形下,二化螟更嗜好在水稻和茭白上产卵,在水稻上产卵数量较茭白上多,差异显着,而在小麦、甘蔗、玉米及杂草上未见产卵;初孵幼虫在水稻上存活率最高,小麦、休闲田杂草和茭白上次之,而在甘蔗、玉米中极低。结合二化螟落卵选择性及幼虫在不同寄主中的存活状况,初步判断,春季二化螟的主要繁殖地是水稻(秧)田,少量来自茭白田,在小麦田和休闲(杂草)田繁殖的可能性较小,而玉米及甘蔗田很难成为二化螟自然发生的有效繁殖地。因此认为,春季隔离育秧,阻止二化螟在稻田产卵,可以有效降低二化螟的发生量。本研究发现二化螟对不少常规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氟虫腈在大量使用的抗性地区,也很快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但室内筛选、抗性生物适合度和亚致死剂量效应研究均表明,二化螟不容易对氟虫腈产生抗性,由此证实二化螟抗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阶段性单一化大量用药所致,抗药性治理必须采取合理用药和减少农药用量的措施。在减少农药用量方面本研究证实了多种有效农事操作方法,并提出了一套控制越冬二化螟种群数量的农事操作技术,同时通过田间调查,初步判断出春季二化螟的主要繁殖地,证实利用隔离育秧等措施防治一代二化螟,可以有效压低全年二化螟的发生数量。以上结果对于二化螟抗药性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交互抗性和抗药性机制研究证实,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主要是由于代谢解毒能力的加强。本研究还首次克隆到了二化螟GABA受体基因,这些结果为二化螟抗药性分子机理以及GABA受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杨美玲[8](2008)在《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为害严重的农业害虫,有机磷杀虫剂是防治这一害虫使用较广的杀虫剂,为了深入探讨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机制,针对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更有效地进行抗性治理,本文通过东亚飞蝗田间种群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东亚飞蝗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现状;同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分析了抗性产生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东亚飞蝗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分析和增效作用测定本研究针对我国东亚飞蝗发生规模、分布特点、农药使用背景差异和种群遗传特征,采集了河北黄骅、海南黄流和山东无棣田间种群,选择有代表性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东亚飞蝗无棣种群对马拉硫磷最为敏感,黄骅种群对毒死蜱和辛硫磷仅有5.4和2.9倍的抗药性,而黄骅和黄流两种群对马拉硫磷已产生了57.5和14.8倍的抗药性。可以看出,由于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马拉硫磷选择压力的差异已经造成不同田间种群对其抗性程度产生了变化,而且不同的有机磷农药对同一种群的选择压力已产生不同的抗药性水平。由此说明,研究东亚飞蝗对常用杀虫剂抗性发生现状,建立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及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在河北黄骅田间种群和敏感品系中对马拉硫磷的增效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在黄骅种群还是敏感品系中,PBO对马拉硫磷都没有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0.9和1.1),但在黄骅种群中TPP和DEM对马拉硫磷表现出显着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16.2和3.3),而在敏感品系中TPP和DEM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1.4和1.2);由此推测,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黄骅种群马拉硫磷抗性相关,而细胞色素P450与马拉硫磷抗性无关。二、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代谢解毒酶生化机制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东亚飞蝗代谢解毒酶系(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生化特性。东亚飞蝗河北黄骅种群和敏感品系代谢解毒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黄骅种群酯酶对α-NA、α-NB及β-NA三种底物的水解活性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底物CDNB和DCNB水解活性显着高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1-3.2倍和1.2-2.0倍。而对于细胞色素P450活性,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酯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黄骅种群和敏感品系电泳图谱中条带带型没有差异,但黄骅种群条带染色明显深于敏感品系。据此推测,黄骅种群与敏感品系之间的酯酶活性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差异与河北黄骅东亚飞蝗的抗药性有关。用对氧磷、马拉氧磷两种有机磷抑制剂对东亚飞蝗海南黄流和山东无棣种群的羧酸酯酶进行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黄流和无棣种群的pI50值有显着差异,黄流种群分别是山东种群的1.16和1.27倍,说明黄流种群对对氧磷和马拉氧磷的敏感性较低。然而黄流种群和无棣种群的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以α-NA和β-NA为底物时,无棣种群羧酸酯酶活性分别是黄流种群1.75和1.50倍,具有显着差异。动力学研究表明,无棣种群和黄流种群的羧酸酯酶K和Vmax值没有显着差异。据分析黄流种群和无棣种群羧酸酯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所导致的种群分化引起的。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尚难以断定对马拉硫磷生物测定中LD50值较低的无棣种群对其它农药的敏感性如何。基于无棣种群较高的羧酸酯酶活性,我们推测,东亚飞蝗无棣种群可能对其它的农药具有较高的抗药性。三、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靶标酶生化机制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东亚飞蝗有机磷靶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生化特性。对东亚飞蝗黄骅种群、黄流种群、无棣种群和敏感品系AChE活性和动力学比较结果表明,三个东亚飞蝗田间种群AChE活性与敏感品系相比有显着差异,黄骅种群、黄流种群和无棣种群AChE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4.04、9.55和1.99倍,并且三个田间种群的Km值与敏感品系相比也有显着差异;根据有机磷杀虫剂对AChE的体外抑制结果,河北黄骅种群AChE对马拉氧磷、氧化毒死蜱及辛硫磷的敏感性与敏感品系相比分别下降了3.2、2.2和1.1倍。而海南黄流种群对马拉氧磷和氧化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下降了11.3和19.2倍。同时发现,对马拉硫磷生物测定中仅有1.8倍抗药性的山东无棣种群,其AChE对马拉氧磷和氧化毒死蜱的敏感性也分别下降了4.8和2.4倍。结合东亚飞蝗解毒酶的生化机制研究,本文认为黄骅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机理主要包括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升高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升高以及敏感性下降。黄流种群产生抗性主要是由于AChE的活性升高和敏感性降低引起的。而无棣种群可能对其它的农药有较高的抗药性,导致其AChE敏感性的显着下降。据此认为,东亚飞蝗不同种群抗性产生机制是不尽相同的,有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的抗性机制。四、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本研究利用简并性引物和降落PCR技术从东亚飞蝗中克隆获得了3个东亚飞蝗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arEs)基因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CarE1,CarE2和CarE3。根据昆虫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保守区(motif),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东亚飞蝗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ng sequence tags,ESTs)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搜索,并对其进行了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ESTs拼接、注释,获得了32条羧酸酯酶ESTs和12条谷胱甘肽S-转移酶ESTs,与克隆获得的3条羧酸酯酶基因片段同源比对和拼接后,共得到34条羧酸酯酶基因片段。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上述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在黄骅种群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羧酸酯酶基因CarE1、CarE4、CarE6、CarE12、CarE15、CarE19、CarE22、CarE23、CarE26、CarE27、CarE30和CarE32在黄骅种群中的表达量分别是敏感品系的3.29、1.13、8.78、3.16、3.17、11.84、2.24、4.92、6.24、4.66、4.47和4.73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1、GST2、GST3和GST12的表达量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25、1.33、2.47和1.61倍。据此认为这些羧酸酯酶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提高与东亚飞蝗的抗药性密切相关。对东亚飞蝗AChE基因克隆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认为直翅目昆虫AChE基因可能有其特殊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通过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东亚飞蝗的田间抗性现状。通过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东亚飞蝗对有机磷的抗性机理,发现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在产生抗性过程中的机制是不尽相同的,有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的抗性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有效地进行抗性治理,延缓东亚飞蝗的抗性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次借助现有的东亚飞蝗的ESTs数据库对抗性相关解毒酶基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用real-time PCR对代谢解毒酶羧酸酯酶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在抗性和敏感种群中差异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抗性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代谢解毒酶基因,这将极大地推动东亚飞蝗抗性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结果对东亚飞蝗抗性机制和东亚飞蝗的抗性治理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彦华[9](2008)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室内筛选》文中指出褐飞虱是亚洲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褐飞虱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暴发频繁,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优质高产。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褐飞虱的重要手段。亚洲不少国家已有报道褐飞虱对常规的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褐飞虱抗药性的增加是其发生面积增加和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进行了防治褐飞虱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菊酯类农药对褐飞虱生殖力的影响、褐飞虱的抗性监测,并通过筛选抗性品系,对其交互抗性测定、抗性生化机制、抗性稳定性及抗性遗传方式研究,试图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和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水稻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检)测近年来,褐飞虱在亚洲不少国家暴发频繁,给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化学防治一直是控制褐飞虱的最有效途径。需要摸清褐飞虱对现用主要药剂的敏感性与抗生现状,以便于针对性的开展抗性治理与科学用药,在2005年~2007年期间,测定了我国9省30地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田间褐飞虱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抗性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RR=79.1~813.5倍);对噻嗪酮、氟虫腈和噻虫嗪都已经产生了低水平到中等水平抗性,其抗性水平分别达到13.1,29.8和19.5倍。长期大量使用吡虫啉,是褐飞虱对其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制定和实施褐飞虱的抗性治理策略,以延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2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用吡虫啉对室内饲养的褐飞虱种群进行了连续的抗性筛选,其研究结果表明:对吡虫啉具有200.1倍抗性的褐飞虱室内种群,在室内经26代抗性选育,LC50从16.0 mga.i./L上升至133.7 mg a.i./L,抗性上升8.4倍,达到1671.3倍,其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049,这暗示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后,如继续使用吡虫啉防治,其抗性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从抗性筛选的第6代时从中分出一部分停止选育,17代后其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由759倍下降至114.1倍并趋于稳定。这表明除去选择压力后,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并不稳定,表现出抗性衰退趋势。虽然尚未恢复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但充分说明生产上暂停使用吡虫啉进行防治褐飞虱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加强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治理。3抗吡虫啉褐飞虱的交互抗性研究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是其近年来大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现在褐飞虱的防治中还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为了褐飞虱的科学用药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在室内用吡虫啉对褐飞虱进行抗性筛选,测定抗吡虫啉褐飞虱的交互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对同类药剂中的氯噻啉和噻虫啉有交互抗性,而对同类药剂中的呋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没有交互抗性;此外,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也没有交互抗性。为了减轻吡虫啉对褐飞虱的选择压力且恢复褐飞虱对其的敏感性,可考虑推荐噻虫嗪、烯啶虫胺、噻嗪酮和氟虫腈等交替轮换用于防治田间褐飞虱,以延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4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遗传分析害虫的抗性遗传特性是影响其抗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制订抗性治理对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进行了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遗传特性。吡虫啉对褐飞虱抗性和敏感种群正反交后代3龄若虫的毒力分别为25.68(21.64~30.57)mg a.i./L和30.19(25.35~36.24)mg a.i./L,两者差异不显着(LC50值95%置信限重叠),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按照Stone(1968)报道的公式,求得正、反杂交F1、F2′的显性度分别为0.58和0.63,两者均介于0~1之间,说明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生为不完全显性。F1与抗性亲本回交或自交后代的吡虫啉LD-P线与单个主基因控制假设明显不符,说明抗性为多基因遗传。5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生化机制本研究测定了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及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抗、感褐飞虱品系中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在抗、感品系中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SR分别为1.5和2.3),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是在敏感品系中的1.5倍。羧酸酯酶抑制剂TPP在敏感品系中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SR为1.0),但在抗性品系中增效作用明显(SR为1.5)。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在抗、感褐飞虱品系中均无显着增效作用。进一步测定抗、感品系有关酶的离体活性发现:抗性褐飞虱的多功能氧化酶的对硝基苯甲醚(P-NA)活力和酯酶的α-乙酸萘酯活力分别是敏感褐飞虱的1.6和1.5倍,差异显着.多功能氧化酶的增效剂(PBO)能有效抑制褐飞虱抗性种群的抗性倍数的57%,而酯酶的抑制剂(TPP)能有效抑制抗性种群的抗性倍数的35%,这两种代谢酶的抑制剂加起来能有效抑制褐飞虱抗性种群抗性倍数的92%。因此,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主要为代谢抗性。6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长期以来,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类药剂广泛被用于防治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随着我国在2007年1月1日全面禁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类药剂,因此筛选出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迫在眉睫。2005年,我们测定了六类二十余种杀虫剂对我国不同的水稻生态区(广西南宁、桂林、湖南常德和江苏南京)褐飞虱种群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噻嗪酮、氟虫腈、噻虫嗪、烯啶虫胺、毒死蜱、异丙威、猛杀威、丁硫克百威等8种药剂对褐飞虱具有较高的毒力,可作为大田药效试验的候选药剂。需要根据大田药效试验结果(其中少数品种同时要进行对天敌安全性评估和室内抗性风险评估),最终从上述候选药剂中筛选出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7菊酯类药剂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及生殖力影响的评价为了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进行了菊酯类药剂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及生殖力影响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氟硅菊酯和醚菊酯对褐飞虱具有相对较高的毒力,其毒力次序为氟硅菊酯>醚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甲胺磷、高效氟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乙氰菊酯;分别采用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对照药剂三唑磷对褐飞虱的亚致死剂量(LC5)连续10代处理褐飞虱,药剂处理后的每代褐飞虱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显着,但这两种菊酯类药剂处理后每代褐飞虱的产卵量与对照药剂三唑磷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上述两种菊酯类药剂与噻嗪酮复配能有效抑制菊酯类药剂对褐飞虱的刺激产卵作用。本文还对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应用进行的讨论。
罗雁婕,吴文伟,杨祚斌,浦恩堂,郭志祥,尹可锁,何成兴[10](2008)在《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蔬菜重要害虫,已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阐述了国内外及云南省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云南省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二、害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害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2)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蔬菜生产及害虫发生 |
1.1 我国蔬菜生产发展 |
1.2 蔬菜害虫发生及为害 |
2 蔬菜害虫药剂防治 |
2.1 概况 |
2.2 存在问题 |
2.2.1 过度依赖农药 |
2.2.2 抗药性问题严重 |
2.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
2.2.4 发生农药中毒事件 |
3 农户认知及用药行为 |
3.1 概况 |
3.2 存在问题 |
3.2.1 认知不足,农药选择不当 |
3.2.2 农药施用剂量、方式不规范 |
3.2.3 任意混合配置,机械选用不当造成浪费 |
3.2.4 农技指导不到位,治理对策不够规范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农户对蔬菜害虫及其治理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设计 |
2.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选择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户对蔬菜害虫认知及用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
3.1.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 |
3.1.2 相关认知特征描述 |
3.1.3 用药行为特征描述 |
3.2 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2.1 变量与样本统计 |
3.2.2 模型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两类重要蔬菜害虫药剂分析及存在问题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库调研 |
2.2 蔬菜害虫防治药剂文献调研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茄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1.1 登记农药 |
3.1.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3.2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2.1 登记农药 |
3.2.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4 讨论 |
第四章 两种重要蔬菜害虫代表性防治药剂田间药效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1.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2.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 |
3.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 |
4 讨论 |
第五章 提升蔬菜害虫药剂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
1 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 |
2 农业农村部完善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
3 建立科学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 |
4 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高效安全药剂研发 |
5 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菜农杀虫剂使用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3)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
2 褐飞虱的抗药性研究 |
2.1 褐飞虱的抗药性现状 |
2.2 褐飞虱对不同药剂抗性情况 |
2.3 褐飞虱抗性机制研究 |
2.3.1 表皮穿透性降低 |
2.3.2 靶标敏感性降低 |
2.3.3 代谢能力提高 |
3 褐飞虱再猖獗的研究 |
3.1 再猖獗的现状 |
3.2 褐飞虱抗药性 |
3.3 其他原理 |
4 防治策略 |
4.1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
4.2 提高农户的科学用药水平 |
4.2.1 确定施药适期, 施药方法并适量用药 |
4.2.2 改善施药技术, 更新施药工具 |
4.3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
5 结论 |
(4)甜菜夜蛾抗药性对斑痣悬茧蜂寄生生物学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害虫抗药性问题 |
1.1.1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
1.1.2 害虫抗药性的现状 |
1.1.3 害虫抗药性的治理 |
1.2 甜菜夜蛾抗药性现状 |
1.2.1 国内甜菜夜蛾抗药性现状 |
1.2.2 国外甜菜夜蛾抗药性现状 |
1.3 害虫抗药性对天敌的影响 |
1.3.1 害虫抗药性对天敌的直接影响 |
1.3.2 害虫抗药性对天敌的间接影响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抗药水平甜菜夜蛾对斑痣悬茧蜂子代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斑痣悬茧蜂子代蜂卵+幼虫发育历期 |
2.2.2 斑痣悬茧蜂子代蜂蛹重 |
2.2.3 斑痣悬茧蜂子代蜂蛹历期 |
2.3 讨论 |
第3章 甜菜夜蛾抗药性对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蜂寿命和体型大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蜂寿命 |
3.2.2 斑痣悬茧蜂子代成蜂体型大小(后足胫节长度) |
3.3 讨论 |
全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菜蛾的分布与危害 |
1.1.1 小菜蛾的分布 |
1.1.2 小菜蛾的危害 |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 |
1.2.1.1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2 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3 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4 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5 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2.1.6 对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7 对微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
1.2.2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 |
1.2.2.1 昆虫的行为抗性 |
1.2.2.2 昆虫的生理抗性 |
1.3 抗性小菜蛾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
1.4 抗性风险评估 |
1.5 小菜蛾的抗性治理及综合防治 |
1.6 小菜蛾性诱剂的研究进展 |
1.6.1 小菜蛾性诱剂的发现与发展 |
1.6.1.1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发现和鉴定 |
1.6.1.2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 |
1.7 小菜蛾性信息素结合体(PBPs)和受体(ORs)的研究进展 |
1.7.1 小菜蛾性信息素气味结合蛋白(PBPs) |
1.7.2 小菜蛾性信息素气味受体蛋白(ORs) |
1.8 立体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2.1.1.1 小菜蛾饲养材料的种植 |
2.1.1.2 小菜蛾的人工繁殖和饲养 |
2.1.1.3 小菜蛾虫种的保存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优配比及总量的筛选 |
2.2.1.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优配比的筛选 |
2.2.1.2 小菜蛾性诱剂最优使用剂量的筛选 |
2.2.2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选育及生物适合度 |
2.2.2.1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选育 |
2.2.2.2 抗性级别的划分 |
2.2.2.3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2.2.2.4 生命表的组建 |
2.2.3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 |
2.2.3.1 小菜蛾触角RNA的提取 |
2.2.3.2 小菜蛾触角RNA的反转录 |
2.2.3.3 小菜蛾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4 小菜蛾ORs和PBPs引物的设计 |
2.2.3.5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菜蛾ORs的表达量 |
2.2.3.6 小菜蛾PBPs的扩增、测序、克隆及序列对比 |
2.2.3.7 小菜蛾PBPs在基因组DN A上的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 |
2.2.3.8 小菜蛾PBPs的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4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现实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 |
2.2.4.1 现实遗传力估算 |
2.2.4.2 抗性风险评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的最优配比 |
3.2 小菜蛾性诱剂的最佳使用剂量 |
3.3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筛选 |
3.4 小菜蛾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比较 |
3.5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ORs的表达量比较 |
3.6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PBPs的差异比较 |
3.6.1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触角中PBPs的差异比较 |
3.6.2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基因组DNA中PBPs的差异比较 |
3.6.3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PBPs与性信息各组分结合力的研究 |
3.6.3.1 PxylPBP3-R/S蛋白的三维建模 |
3.6.3.2 PxylPBP3-R/S蛋白与三种性信息素分子的分子对接 |
3.7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8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佳的比例及使用剂量 |
4.1.2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筛选 |
4.1.3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ORs的表达量差异比较 |
4.1.4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PBPs与性信息素结合力研究 |
4.1.5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 |
4.1.6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风险评估 |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期间科研、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附录B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基因组PBP3的序列对比 |
(6)害虫抗药性研究与治理状况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杀虫剂抗性发生现状 |
2 我国害虫抗药性发生概况 |
3 抵御杀虫剂抗性发生的对策和我国害虫抗药性治理状况 |
3.1 抵御杀虫剂抗性的对策 |
3.2 我国害虫抗药性治理状况 |
3.2.1 不同害虫的抗药性治理 |
3.2.1. 1 鳞翅目害虫抗药性治理 |
3.2.1. 2 同翅目害虫抗药性治理 |
3.2.1. 3 半翅目害虫抗药性治理 |
3.2.1. 4 真螨目害虫抗药性治理 |
3.2.1. 5 缨翅目害虫抗药性治理 |
3.2.2 害虫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治理 |
3.2.3 害虫对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治理 |
3.2.3. 1 多毒素策略 |
3.2.3. 2 高表达/低表达 |
3.2.3. 3 避难区策略 |
3.2.3. 4 特异性/诱导性表达策略 |
3.2.3. 5 其他策略 |
4 结语 |
(7)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二化螟发生概况及其原因 |
1.1 二化螟发生概况 |
1.2 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 |
2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
2.1 二化螟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
2.2 二化螟抗药性机制 |
2.3 二化螟抗药性遗传及风险研究 |
2.4 二化螟抗药性治理 |
3 氟虫腈的作用靶标—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及其抗性的的研究进展 |
3.1 γ-氨基丁酸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
3.2 GABA受体的抗药性研究 |
4 氟虫腈的毒理学及其抗性的的研究进展 |
4.1 氟虫腈的作用机制 |
4.2 氟虫腈抗性及机制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毒力作用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浙江苍南二化螟对几种常规杀虫剂的抗药性 |
2.2 浙江苍南等地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监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氟虫腈对二化螟抗、感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来源及饲养 |
1.2 供试药剂及试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氟虫腈对二化螟亚致死效应的观察 |
1.5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氟虫腈亚致死剂量对二化螟存活率的影响 |
2.2 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抗、感种群经亚致死氟虫腈处理后羧酸酯酶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选育及生物适合度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虫饲养方法 |
1.3 供试药剂及试剂 |
1.4 所用仪器和设备 |
1.5 生物测定方法 |
1.6 室内抗性筛选 |
1.7 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 |
1.8 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选育 |
2.2 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2.3 氟虫腈抗性二化螟的相对适合度 |
3 讨论 |
第五章 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生化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虫饲养方法 |
1.3 供试药剂及试剂 |
1.4 所用仪器和设备 |
1.5 生物测定方法 |
1.6 解毒酶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解毒酶抑制剂在抗感二化螟中对氟虫腈的增效作用 |
2.2 抗性和敏感性二化螟的解毒酶活力 |
2.3 二化螟抗氟虫腈的交互抗性谱 |
3 讨论 |
第六章 二化螟GABA受体α亚基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T-PCR方法获得的二化螟GABAR基因cDNA片断 |
2.2 几个二化螟品系GABAR基因片断氨基酸序列的比较 |
2.3 二化螟GABAR基因及推导的全长序列 |
2.4 二化螟GABAR基因全序列与其他昆虫序列的比对及相似性比较 |
2.5 二化螟抗性与敏感品系GABAR基因的全长序列验证比较 |
3 讨论 |
第七章 二化螟的农业防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 |
1.2 试虫 |
1.3 越冬二化螟在水稻植株中的垂直分布调查 |
1.4 不同农事操作对稻田二化螟越冬虫口数量影响的调查 |
1.5 越冬二化螟在不同作物落卵量的调查 |
1.6 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中的存活状况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越冬二化螟在水稻植株中的垂直分布 |
2.2 越冬代二化螟在不同品种水稻中的发育进度 |
2.3 不同农事操作对稻桩中越冬二化螟虫量的影响 |
2.4 越冬二化螟在不同作物上的落卵量 |
2.5 二化螟幼虫在不同作物中的生长发育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第一作者研究论文 |
致谢 |
(8)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中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本文的研究依据 |
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3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东亚飞蝗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东亚飞蝗概述 |
1.1.1 东亚飞蝗分布、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
1.2 东亚飞蝗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昆虫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
2.1 昆虫抗药性的定义 |
2.2 昆虫抗药性的分类 |
2.3 昆虫抗药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2.4 昆虫抗药性的形成及演化 |
2.5 昆虫抗药性的研究方法和监测技术 |
2.5.1 生物测定法 |
2.5.2 生化测定法 |
2.5.3 电生理检测法 |
2.5.4 抗药性遗传的测定 |
2.5.5 抗药性分子检测 |
2.6 昆虫抗药性生理生化机制 |
2.6.1 昆虫的行为抗性 |
2.6.2 昆虫的生理抗性 |
2.6.3 昆虫的生化抗性 |
2.6.3.1 昆虫的代谢抗性 |
2.6.3.1.1 非专一性酯酶系与抗药性的关系 |
2.6.3.1.2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药性的关系 |
2.6.3.1.3 细胞色素P450与抗药性的关系 |
2.6.3.2 昆虫的靶标抗性 |
2.6.3.2.1 乙酰胆碱酯酶靶标与抗性的关系 |
2.6.3.2.2 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 |
2.6.3.2.3 γ—氨基丁酸受体氯离子通道与昆虫抗药性 |
2.7 抗药性治理 |
2.7.1 适度治理 |
2.7.2 饱和治理 |
2.7.3 复合作用治理 |
第三节 我国东亚飞蝗抗药性的研究现状 |
3.1 我国东亚飞蝗的为害 |
3.2 中国东亚飞蝗发生区的生态类型 |
3.2.1 蝗区的概念 |
3.2.2 东亚飞蝗发生区的生态类型 |
3.3 我国东亚飞蝗的治理 |
3.3.1 我国东亚飞蝗治理的发展进程 |
3.3.2 我国东亚飞蝗可持续治理进展 |
3.4 有机磷杀虫剂的毒理作用 |
3.4.1 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
3.4.2 有机磷杀虫剂对昆虫毒杀作用的机理 |
3.4.3 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的基本特点 |
3.5 东亚飞蝗有机磷抗药性研究 |
3.6 研究展望 |
第三章 东亚飞蝗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分析和增效作用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东亚飞蝗的采集及饲养 |
1.2 供试药品 |
1.3 生物测定的方法 |
1.4 马拉硫磷增效测定的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亚飞蝗敏感品系和不同田间种群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 |
2.2 东亚飞蝗敏感品系和黄骅种群增效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代谢解毒酶生化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种群 |
1.2 供试药剂 |
1.3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
1.4 酯酶的测定 |
1.4.1 酶液的提取 |
1.4.2 酯酶活性计算的标准曲线的测定 |
1.4.3 酯酶活力的测定 |
1.4.4 羧酸酯酶动力学常数K_m、V_(max)值的测定 |
1.4.5 羧酸酯酶的体外抑制 |
1.4.6 酯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Non-denaturing PAGE)电泳分析 |
1.5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测定 |
1.6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性的测定 |
1.7 蛋白含量的测定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浓度测定和酯酶活性计算的标准曲线 |
2.2 东亚飞蝗敏感品系和黄骅抗性种群解毒酶活性的差异 |
2.3 东亚飞蝗黄流和无棣种群羧酸酯酶活性、动力学和体外抑制比较 |
3 讨论 |
3.1 东亚飞蝗黄骅种群代谢解毒机制 |
3.2 东亚飞蝗黄流和无棣田间种群代谢解毒机制 |
第五章 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靶标酶生化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种群 |
1.2 供试药剂 |
1.3 乙酰胆碱酯酶酶液的提取 |
1.4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
1.5 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常数K_m、V_(max)值的测定 |
1.6 乙酰胆碱酯酶的体外抑制 |
1.7 乙酰胆碱酯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8 蛋白含量的测定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和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较 |
2.2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和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参数比较 |
2.3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和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对不同抑制剂的敏感性 |
3 讨论 |
第六章 东亚飞蝗有机磷抗性分子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种群 |
1.2 供试药剂和主要仪器 |
1.3 东亚飞蝗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ng sequence tags,ESTs)数据库的搜索 |
1.4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基因克隆 |
1.4.1 总RNA提取 |
1.4.2 第一链cDNA合成 |
1.4.3 PCR扩增反应 |
1.4.3.1 PCR引物的设计 |
1.4.3.2 PCR扩增 |
1.4.4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1.4.5 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和转化 |
1.4.5.1 连接反应 |
1.4.5.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4.5.3 转化反应和细菌培养 |
1.4.6 质粒DNA测序 |
1.4.7 测序及同源性比较 |
1.5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的Western blot分析 |
1.5.1 样品的处理 |
1.5.2 SDS-PAGE电泳 |
1.5.3 蛋白质转膜 |
1.5.4 抗体杂交 |
1.6 羧酸酯酶基因3'末端克隆 |
1.6.1 总RNA的提取 |
1.6.2 第一链cDNA合成 |
1.6.3 羧酸酯酶基因的3'-RACE引物 |
1.6.4 3'cDNA末端快速扩增(3'-RACE) |
1.7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定量分析 |
1.7.1 总RNA的提取 |
1.7.2 引物设计 |
1.7.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1.7.4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量比较 |
2 结果 |
2.1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基因PCR扩增cDNA片段的核苷酸顺序及推导的氨基酸顺序 |
2.2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基因3'RACE扩增片段的核苷酸顺序及推导的氨基酸顺序 |
2.3 序列同源性分析 |
2.4 东亚飞蝗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ing sequence tags,ESTs)数据库的搜索 |
2.5 荧光定量PCR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分析 |
2.6 东亚飞蝗羧酸酯酶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2.7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的基因克隆及Western blot分析 |
2.7.1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的基因克隆 |
2.7.2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Western blot分析 |
2.7.3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在ESTs数据库中的搜索工作 |
3 讨论 |
3.1 羧酸酯酶的过量表达与东亚飞蝗抗药性的关系 |
3.2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过量表达与东亚飞蝗抗药性的关系 |
3.3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及其靶标不敏感机制研究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室内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近年来褐飞虱的发生危害现状 |
2 褐飞虱的大发生原因分析 |
2.1 水稻品种及耕作制度因素 |
2.2 境外虫源基数大 |
2.3 气象因素 |
2.4 化学防治因素 |
3 水稻褐飞虱的化学防治:回顾与展望 |
4 褐飞虱抗药性发生演变与研究进展 |
4.1 褐飞虱抗药性发生概况 |
4.2 影响褐飞虱抗药性发展的因素 |
4.3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 |
4.4 褐飞虱抗药性遗传 |
4.5 褐飞虱抗药性治理 |
5 褐飞虱再猖獗的研究 |
5.1 杀虫剂诱导褐飞虱再猖獗的因素 |
5.2 褐飞虱再猖獗的调控 |
6 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的关系 |
7 五种高毒有机磷类农药的禁用 |
8 害虫对吡虫啉的抗药性 |
8.1 害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研究现状 |
8.2 害虫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 |
8.3 害虫对吡虫啉的抗性遗传 |
8.4 害虫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 |
9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水稻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测定方法——稻茎浸渍法 |
1.4 数据处理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敏感基线 |
2.2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 |
2.3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监测 |
2.4 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检测 |
2.5 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检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室内抗性筛选 |
1.5 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的室内筛选 |
2.2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 |
3 讨论 |
第四章 抗吡虫啉褐飞虱的交互抗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室内抗性筛选方法 |
1.5 交互抗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筛选及对其它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
3 结论 |
第五章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抗性遗传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基因的显隐性程度的研究 |
2.2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性连锁分析 |
2.3 单个与多个抗性等位基因的统计估计 |
3 讨论 |
第六章 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生化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所用设备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活体增效测定 |
2.2 抗性与敏感品系解毒酶系活性测定比较 |
3. 讨论 |
第七章 防治褐飞虱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六类杀虫剂对4个褐飞虱种群的室内毒力 |
3 讨论 |
第八章 菊酯类药剂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及生殖力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毒力测定方法 |
1.4 药剂对褐飞虱生殖力影响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菊酯类杀虫剂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
2.2 菊酯类药剂对褐飞虱生殖力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10)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药性发生现状 |
2 抗药性机理研究 |
3 小菜蛾抗药性综合治理 |
四、害虫的抗药性及其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玉米螟对四唑虫酰胺的抗性机理研究[D]. 钱梦雅.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2]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D]. 周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3]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及其治理对策[J]. 刁跃珲,孙凯迪,张蕴邺,王兴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6)
- [4]甜菜夜蛾抗药性对斑痣悬茧蜂寄生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 赵晨.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5]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D]. 崔儒坤.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害虫抗药性研究与治理状况概述[J]. 何秀玲. 世界农药, 2013(05)
- [7]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D]. 姜卫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8]东亚飞蝗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杨美玲. 山西大学, 2008(03)
- [9]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室内筛选[D]. 王彦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10]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J]. 罗雁婕,吴文伟,杨祚斌,浦恩堂,郭志祥,尹可锁,何成兴.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