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分散SBS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文颖峰[1](2020)在《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文中指出微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导致热功率密度急剧升高,有效散热成为电子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在元器件和热沉之间填充高导热性能的热界面材料,有利于降低接触热阻、促进热量耗散,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因此,研究、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成为推动电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沥青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密封性能,且易加工、价格低廉,是极具潜力的热界面材料基体。但沥青热导率低、力学性能弱、耐热性差,难以满足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的需求。本学位论文选用价格低廉的沥青为基体,通过添加高导热填料构建有效的填料导热网络以提高沥青的导热性能,同时提高沥青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学术贡献如下:(1)采用预混料法,将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的微米氧化铝粒子(m Al2O3)分散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中,然后与沥青共混,制备了Al2O3微米粒子选择性分布在SBS相中的沥青/SBS/sd-Al2O3复合材料。SBS/m Al2O3相形成的导热网络结构提高了沥青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模量、拉伸强度和软化点。同时沥青/SBS共混物的成本仅为环氧树脂、硅橡胶类热界面材料基体的1/5、1/6,选用沥青/SBS共混物作为热界面材料的基体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为进一步提高沥青/SBS/sd-Al2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采用高效、环保、可控的高能电子束对沥青基复合材料进行辐照。在电子束辐照过程中,SBS发生交联反应,同时与沥青进行接枝反应,提高了富SBS相的力学性能,强化了富SBS相与富沥青质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沥青/SBS/sd-Al2O3复合材料经电子束辐照后,导热性能几乎保持不变,但其拉伸强度、模量和耐热性得到显着的提升。(3)采用液相剪切法,在SBS/NMP溶液中实现了石墨的原位剥离和非共价修饰,然后将共沉淀制备的SBS/石墨纳米片(GNP)纳米复合材料与沥青进行共混,制备GNP选择分布于SBS相中的沥青/SBS/sd-GNP复合材料。SBS/GNP纳米复合材料中的GNP分散均匀、界面热阻低,在沥青/SBS/sd-GNP复合材料中形成高效的导热通路,显着提高了沥青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球形微米Al2O3粒子相比,GNP更容易形成高效的导热通路,沥青/SBS/sd-GNP复合材料在2.9 vol%填充量下的填料导热增幅()为30.7%,远高于沥青/SBS/sd-Al2O3在30 vol%填充量下的值(9.3%)。(4)采用工艺简便、高效、环保的三辊研磨法,在沥青中原位剥离石墨。GNP在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中形成完善的导热网络。当填充量为25 vol%时,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1.95 W·m-1·K-1,比直接熔融混合制备的沥青/c-GNP复合材料高出114%。同时,GNP在沥青基体中分散均匀、与沥青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强,因此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模量、拉伸强度和软化点。
李祖仲,李斌,张亚云,法春光,赵泽鹏,余亦晓[2](2020)在《纳米硫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与微表构造》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技术特性逐渐应用于道路工程领域,尤其在道路沥青改性方面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多种材料对其进行复合改性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采用不同结构类型的SBS改性剂和纳米硫粉,制备纳米硫SBS复合改性沥青,分析纳米硫掺量对改性沥青的基本技术指标和流变性质的影响;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纳米硫SBS改性沥青的表面形貌,探测其复合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硫可以通过交联作用改善SBS改性剂与沥青界面的稳定性,有助于沥青-改性剂新胶体体系的形成,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同时,纳米硫还可改善沥青中极性组分的分布,显着提升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及粘聚性。研究结果为纳米硫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范宇[3](2020)在《干法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SBS改性剂对沥青改性,而国内湿法成品改性沥青目前暴露了诸多缺陷,其根本原因是由于SBS改性剂是采用湿法,即预先掺入沥青再进入拌合楼,这就导致了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的困难,并带来一系列经济、环境上的问题,为此干法改性应运而生。由于干法改性还未被广泛应用,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因此论文针对干法改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及优势。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论文阐述了干法(SBS-T)及湿法(SBS)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分析不同掺量下、不同剪切时间下的SBS-T改性沥青荧光显微图像,并通过荧光显微图像对比了45min剪切时间内SBS-T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分散过程。结果表明SBS-T改性沥青在改性剂掺量范围为4.5%至6%范围内形成的网状结构较好,其剪切时间5min左右时就已经达到相应掺量的SBS改性沥青剪切45min时的分散效果,相应的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等指标与湿法改性沥青相近。对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图像进行了量化处理,给出SBS-T在沥青中面积占比随掺量变化关系和SBS溶胀倍数随剪切时间变化关系,并对两种改性沥青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热敏性模拟。高温状态下改性沥青面积随温度荷载作用时间逐渐增大,SBS-T改性沥青面积收缩率与SBS改性沥青面积收缩率相当;低温状态下,改性沥青面积随温度荷载作用时间逐渐缩小,且SBS-T改性沥青面积收缩率小于SBS改性沥青。通过路面性能试验,获取SBS-T干拌时间仅为25s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和路用性能需求,并与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相近。论文研究了质量易控的干法SBS-T改性方法,明确干法改性沥青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干法SBS-T改性剂由于熔融速率优势显着,大幅缩短搅拌时间,且现场施工时,干法改性技术省去了制备改性沥青的中间步骤,使其相较于湿法改性在经济性和环保性上优势较为显着。实际工程中使用干法SBS-T改性技术时,推荐改性剂掺量范围为4.5%至6%,干拌时间为25s,论文的研究可以为干法改性沥青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和指导。
徐宁[4](2019)在《湿法和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改性机理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行业普遍采用湿法预混工艺制备SBS改性沥青,其对沥青改善效果全面,应用广泛。但湿法SBS改性沥青存在“SBS离析、热分解性能衰减”等缺陷。速溶型SBST改性剂是一种典型的干法SBS改性剂,可直接投放于拌和楼,与集料摩擦后裹附在集料表面并扩散渗透进入基质沥青中发挥改性作用,规避了湿法预混工艺存在的问题。作为新材料和新工艺,SBS-T改性剂的改性效果及其干法应用能否充分发挥改性效果需进行充分验证,宜与行业普遍认可的湿法SBS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综合对比研究。本文在研究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制备工艺参数的基础上,探究SBS-T改性剂的改性效果及SBS-T改性剂干法应用能否充分发挥改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湿法SBS和干法SBS-T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SBS和SBS-T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微观分布,结合红外光谱法分析两种工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最后对两种改性工艺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湿法SBS和湿法SBS-T改性沥青相对于基质沥青性能提升明显,SBS-T同SBS改性剂一样具有较好的改性效果。与湿法SBS-T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相比,干法SBS-T改性沥青混合料可以充分发挥改性作用。湿法SBS和干法SBS-T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互有优劣。具体来说,湿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干法SBS-T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微观研究表明,湿法工艺中SBS改性剂和干法工艺中SBS-T改性剂通过不同方式均可以均匀分布在基质沥青中,且两种改性剂与沥青均发生简单的物理共混,通过改善沥青的物理性质实现改性的效果。根据工艺不同,湿法工艺中SBS改性剂作用过程分为剪切、溶胀、发育三个阶段,干法工艺中SBS-T改性剂作用过程中可分为快速熔融、粘性流动、融合发育三个阶段。相对于湿法SBS改性技术,干法SBS-T改性技术具有工艺简便、质量监管过程透明、绿色环保等优势,可以规避湿法工艺存在的技术缺陷和监管困难等问题。研究成果对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卜宇翔[5](2019)在《纳米ZnO-OMMT复合材料对沥青流变与老化性能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沥青路面施工阶段与服役期间,光、氧、热和水等因素使得沥青材料性能逐渐劣化。采用不同种类的改性剂对沥青材料进行改性,是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的重要途经。本文采用纳米ZnO与有机蒙脱土(OMMT)进行复合制备了纳米ZnO-OMMT复合材料,再利用复合材料对沥青进行改性。通过DSR、BBR、FTIR以及AFM等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热氧老化性能和光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纳米ZnO-OMMT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ZnO颗粒能够较均匀地分散附着在OMMT表面与层间,且纳米ZnO的团聚现象并不明显。离析试验表明,1%OMMT+3%ZnO复合改性剂较单独掺量的3%ZnO或3%OMMT与沥青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容性。(2)纳米ZnO-OMMT复合改性剂能提高基质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且3%OMMT+3%ZnO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最佳。纳米ZnO-OMMT复合改性剂对沥青低温性能影响较小,且1%OMMT+3%ZnO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优于基质沥青。(3)经热氧老化与光老化处理后,纳米ZnO-OMMT复合改性剂能够抑制沥青中含氧官能团的生成,有效减缓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在光、氧、热作用下老化进程。此外,随老化程度的加深,沥青的“蜂相结构”逐渐破坏,微观相态由多相态向单一相态转变。结合AFM粗糙度分析表明,1%OMMT+3%ZnO复合改性沥青的老化程度低于基质沥青。微观因子与宏观流变参数进行灰关联熵分析结果表明,微观因子与流变参数中相位角的相关性最好。
宋鹏[6](2019)在《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存在大量道路结冰现象,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而言,道路结冰会极大的威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对国民经济也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而对道路的融雪化冰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在众多融雪化冰方案中,导电沥青混凝土具备除冰过程不影响交通、应用方便、时效性高、绿色环保等优点,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参考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相材料大多数集中在石墨、钢纤维、碳纤维上,这些材料存在掺量过大、导电效果不佳、对路用性能负面影响较大等不足,对导电沥青混凝土在融雪化冰中的应用产生了较大的限制。因此,本文基于石墨烯和碳纤维复掺作为导电相材料,在合理的掺量下制备出路用性能和导电性能、电热性能都较为优异的导电沥青混凝土,从而保证我国寒冷地区道路在冬季正常使用,解决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本文对导电相材料、集料、沥青等原材料进行了性能试验,通过对比采用不同导电相材料制备的导电沥青混凝土导电性能,从而确定了复掺石墨烯和碳纤维作为导电相材料的导电方案。并对石墨烯和碳纤维在导电沥青混凝土中的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导电相材料在不同沥青混凝土结构类型中的分布特征,确定了采用AC-20作为导电沥青混凝土级配的方案,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了矿料级配、导电相材料掺量、最佳沥青用量,并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和成型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制备出了电阻率为4.63Ω·m的导电沥青混凝土。其次,文章对制备得到的导电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各种路用性能均较普通沥青混凝土更好,说明其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工程实践。再次,采用了与实际应用情况更为符合的二电极法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试件和车辙板试件进行了导电性能研究,并研究了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机理,对石墨烯和碳纤维对导电沥青混凝土导电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接触效应和隧道效应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碳纤维主要通过接触效应构成导电网络,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导电网络的接触效应和隧道效应,从而使导电沥青混凝土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最后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电热性能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导电沥青混凝土具备较好的电热性能,特别是在输入功率较大情况下,可以非常高效的融雪化冰。文章还提出了提高导电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效率的有效方式,并对导电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了设计,以使其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
刘东元[7](2018)在《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基层路用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和实施,我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材料和技术在非洲推广和应用。非洲国家道路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寻求适合于非洲地区气候和交通荷载条件的路面材料以及合理路面结构是非洲公路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沥青路面高模量化是一种优化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解决路面病害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形式在非洲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适合于非洲地区应用技术规范。本文结合非洲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外环路建设需求,研究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合理级配组成、材料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施工工艺等,以期获得承载能力高、抗疲劳寿命长、抗变形能力强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并且能成功应用于亚的斯外环路建设工程。通过不同高模量剂沥青稳定碎石路用性能指标特征对比分析,推荐了适合于亚的斯外环路沥青路面结构的高模量剂。对依托工程实际应用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合理级配组成和范围进行了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的确定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基本路用性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部RA(NZ型)高模量剂和法国PRM高模量剂可以有效改善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抗抗变形能力,两类高模量剂的改善作用使沥青稳定碎石动态模量有效提高,极大提高沥青稳定碎石的抗高温变形能力、抗水损害能力、疲劳寿命以及抗老化性能,但低温抗裂性有所降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亚的斯外环路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合理结构组合以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特征。不同基层路面结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中国规范(JTG E40-2006)设计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相比普通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总厚度可以优化减小5%-10%,依据法国规范设计的路面结构总厚度能优化减小25%以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单轴次标准轴载作用下,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和普通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可以有效减小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路面开裂病害风险。同时在减小竖向压应力、水平剪应力、、路面结构竖向变形和横向剪切流动变形以及提高基层抗裂性能方面更具优势。重复轴载作用条件下,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经受重复车辆轴载作用抵抗竖向变形的长期性能比较优越,设置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能有效减小基层层底水平剪应力,改善其抗剪切变形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路面结构长期抗裂性能。结合亚的斯外环路沥青路面结构现场试验路施工,研究了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对试验路路面结构埋设相关观测元件,验证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在亚的斯外环路沥青路面结构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路观测结果表明,标准轴载作用下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基层层底虽然处于拉应变状态,但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越抗裂性作用防止路面结构产生开裂病害。论文开展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强柔性路面结构研究对丰富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完善路面修筑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钟伟明[8](2017)在《生物重油再生沥青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由建设高峰期转向建管养并重时期,高速公路大中修项目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与日俱增,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受到各方关注。向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再生剂是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沥青再生剂主要为矿质油等物质,高昂的价格限制了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生物重油为地沟油或废弃动植物油脂提炼生物柴油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弃物,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类似于沥青中的轻质油分,将其应用于沥青再生可补充老化沥青失去的轻质油分。将生物重油用于沥青再生,既能实现废物利用、降低成本,又能实现环保,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文对生物重油运用于老化沥青再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取国内三家典型生物柴油厂家生产的生物重油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三种生物重油的理化性能差异,将三种生物重油添加到70#老化沥青中,通过常规物理指标优选了再生效果最佳的生物重油,并将其添加到50#、70#及SBS改性老化沥青中,通过常规物理性能指标及动态剪切流变仪,评价生物重油对三种老化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外观、比重、粘度、含水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仪,对比分析了三种生物重油的理化性能。结果显示,生物重油的比重在0.91~0.95之间,粘度受含水率影响较大。三种生物重油的热稳定性均较好,生物重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羧酸、甘油脂和烷烃等碳氢氧化合物及其氧、硫、氮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能有效调节沥青粘度与流变性能。通过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及粘度指标,优选对70#老化沥青性能恢复最佳的生物重油。结果表明,生物重油A对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粘度恢复程度均较好;生物重油B和C对老化沥青针入度和延度改善效果较佳,但对软化点与粘度改善效果稍差。生物重油A、B、C的最佳掺量分别为3.9%、4.6%、6.4%。综合分析生物重油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再生性能最佳的生物重油A。对比研究了生物重油对50#、70#及SBS改性老化沥青常规物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重油对50#老化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改善效果较好,但粘度恢复程度还需进一步改善,对70#老化沥青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好,对SBS改性老化沥青针入度和粘度性能恢复较好,但对软化点和粘度改善情况欠佳。50#、70#及SBS改性老化沥青生物重油的最佳掺量分别为5.7%、3.9%及4.5%。总体而言生物重油对70#老化沥青常规物理性能改善最好,50#老化沥青次之,SBS改性老化沥青较差。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的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及时间扫描模式研究了生物重油对50#、70#及SBS改性老化沥青流变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生物重油改善了老化沥青抵抗流动变形能力及粘弹性能,生物重油的加入将对老化沥青的疲劳性能有利。即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改善较为理想。
李廷[9](2016)在《SBS胶乳研制及其在微表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表处技术应用于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养护时,其低温抗裂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求其结合料即改性乳化沥青具备良好的低温抗变形能力和弹性恢复性能。丁苯橡胶SBR实现了胶乳化,使得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难度大大降低,而SBS胶乳尚未研制成功,故而SBR在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SBR改性乳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虽较优,但其粘韧性较差,抵抗变形及变形恢复能力较弱,尚不能完全满足寒区微表处混合料的性能要求。因此,SBS胶乳的开发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SBS的溶胀进程及其溶液的流变特性,分析了温度、时间、浓度及剪切速率等因素对SBS溶液粘度的影响,确定了乳化所用SBS溶液的保温温度和时间。以SBS溶液为分散相,以阳离子乳化剂YR和非离子乳化剂FR(质量比3:1)为复合乳化剂,采用机械乳化法(剂在水中法)成功制备了稳定性良好、水分散性优异的星型SBS(Star-SBS)及线型SBS(Line-SBS)两种胶乳,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其最佳配方,两种胶乳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31μm和1.16μm,与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相匹配。以线型SBS(Line-SBS)颗粒、SBR胶乳及自制的SBS胶乳等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乳化沥青,采用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及25℃弹性恢复等试验对其蒸发残留物的常规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动态力学试验和测力延度试验对其低温粘韧性进行了评价,同时以粘温指数、针入度指数、储能模量比变化率及损耗因子变化率等指标对其在沥青路面服役全温度域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SBS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高温性能、低温抗变形性能、温度敏感性及粘韧性等性能均优于SBR改性组,而SBS改性组中星型SBS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整体路用性能较佳。以不同改性剂改性乳化沥青为结合料制备了微表处稀浆混合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和轮辙变形试验研究其常规性能,通过劈裂试验、抗折试验及弯曲试验对其抗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全面占优,而SBS胶乳改性组由于其中含有溶剂,其路用性能略弱于SBS颗粒改性组;延长试件60℃的养生时间至36h,可使SBS胶乳改性组的各项性能略优于SBS颗粒改性组。
于艳杰[10](2014)在《SBS分散状态及其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秦皇岛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独山子T6302线型SBS为改性剂,采用荧光显微分析技术,观察剪切法和溶剂法制备的SBS改性沥青分散状态,并测定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考察了剪切时间、相容剂种类及掺量、SBS与溶剂比例、母粒中SBS含量、溶剂种类及稳定剂对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状态的影响,及SBS微观结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荧光镜片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在热滴沥青上水平放置盖玻片100℃加热10min制备荧光镜片,拍摄的图像能较好的表现SBS在沥青中的微观形态,满足量化分析的清晰要求,而且制样方法较为简便。剪切时间30 min时制备的改性沥青的分散尺度较小,在0.5-6μm之间,在离析过程中SBS与沥青分离较慢,制备的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相对较好,温度敏感性较小。随着相容剂中芳香分含量的增高,改性沥青软化点升高、延度降低;随着相容剂中饱和分的增加,其软化点下降、延度升高,这表明芳香分释放SBS硬段,饱和分释放SBS软段。使用芳香分含量为55%左右的相容剂掺量为5%时改性沥青分散尺度较小,稳定性最好。通过溶剂法制备SBS沥青母粒,用母粒代替SBS制备改性沥青,能有效降低沥青加热温度,弱化改性沥青生产过程的剪切强度,SBS在制备的改性沥青中的分散尺度在1-10μm之间。随着SBS环己烷母液中溶剂比例增加,SBS在沥青中不但分散均匀,而且颗粒尺度变小。从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镜图片、基本性能及储存稳定性可以看出,用甲苯作溶剂的母粒制备的改性沥青较好,但是改善不是很明显。与物理改性相比,化学改性的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和黏度都得到了改善,SBS相和沥青相的两相界面消失,SBS呈现三维网状结构,达到了储存稳定性要求。
二、预分散SBS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分散SBS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热界面材料及其发展方向 |
1.2.1 热界面材料简介 |
1.2.2 热界面材料的分类 |
1.3 沥青的特点与应用 |
1.3.1 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
1.3.2 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4 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 |
1.4.1 材料导热基础 |
1.4.2 导热网络的设计 |
1.4.3 界面调控 |
1.4.4 导热模型 |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氧化铝在沥青/SBS共混物中的选择性分布及其复合材料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材料制备 |
2.2.3 仪器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2.3.2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2.3.3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2.3.4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2.3.5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
2.3.6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成本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氧化铝复合材料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材料制备 |
3.2.3 仪器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化学结构 |
3.3.2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相结构 |
3.3.3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
3.3.4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拉伸性能 |
3.3.5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耐热性和热储存稳定性 |
3.3.6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sd-Al_2O_3 复合材料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石墨/SBS体系的液相剥离及其沥青基纳米复合材料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材料制备 |
4.2.3 仪器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G的液相剪切原位剥离 |
4.3.2 SBS/GN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
4.3.3 SBS/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3.4 沥青/SBS/GNP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4.3.5 沥青/SBS/GNP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3.6 沥青/SBS/GN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石墨/沥青体系的原位剥离及其纳米复合材料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材料制备 |
5.2.3 仪器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G在沥青中的三辊原位剥离 |
5.3.2 NG在沥青中原位剥离的条件控制 |
5.3.3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5.3.4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5.3.5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5.3.6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5.3.7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纳米硫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与微表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2.3 性能测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本路用性能 |
3.2 流变性质 |
4 表面形貌与机理分析 |
5 结论 |
(3)干法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BS-T与 SBS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对比 |
2.1 原材料 |
2.2 改性沥青显微相态分析 |
2.2.1 改性沥青加工工艺及玻片样品制备 |
2.2.2 不同SBS-T掺量下的荧光显微图像特征描述 |
2.2.3 不同剪切时间及不同改性剂下的荧光显微图像特征描述 |
2.3 SBS-T与 SBS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与对比 |
2.3.1 改性剂掺量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2.3.2 改性剂掺量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2.3.3 改性剂掺量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
2.3.4 改性剂掺量对沥青粘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显微图像量化分析及改性沥青热敏性模拟 |
3.1 不同掺量下SBS-T所占改性沥青面积比量化 |
3.2 不同剪切时间下SBS-T在沥青中分布均匀性量化 |
3.3 基于不同结构的高低温状态下改性沥青热学性能模拟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边界条件设定 |
3.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S-T与 SBS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对比 |
4.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 |
4.1.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 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研究 |
4.2.1 高温稳定性 |
4.2.2 低温稳定性 |
4.2.3 水稳定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法SBS改性系列新材料及其成套应用技术 |
5.1 行业背景 |
5.2 SBS-T改性技术评价体系与施工流程 |
5.2.1 SBS-T改性技术评价体系 |
5.2.2 SBS-T改性剂具体施工流程 |
5.3 SBS-T改性技术环保效应及经济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湿法和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改性机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案和改性沥青及混合料工艺参数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SBS改性剂 |
2.1.3 干法SBS-T改性剂 |
2.1.4 集料和矿粉 |
2.1.5 纤维 |
2.2 试验方案 |
2.2.1 改性沥青性能 |
2.2.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2.2.3 微观机理 |
2.3 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制备工艺及参数研究 |
2.3.1 改性沥青加工方式简介 |
2.3.2 SBS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2.3.3 SBS-T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2.3.4 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
2.3.5 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改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 |
3.1 改性剂掺量对三大指标的影响 |
3.1.1 改性剂掺量对软化点的影响 |
3.1.2 改性剂掺量对延度的影响 |
3.1.3 改性剂掺量对针入度的影响 |
3.2 改性剂掺量对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4.1.1 级配确定 |
4.1.2 改性剂掺量优化设计 |
4.1.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4.2 干法和湿法SBS-T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
4.2.1 高温性能对比 |
4.2.2 低温性能对比 |
4.2.3 水稳定性对比 |
4.3 湿法SBS和干法SBS-T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 |
4.3.1 高温性能对比 |
4.3.2 低温抗裂性 |
4.3.3 水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工艺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对比研究 |
5.1 荧光显微镜分析研究 |
5.1.1 样本制备方法 |
5.1.2 湿法SBS改性沥青荧光结果分析 |
5.1.3 干法SBS-T改性沥青荧光结果分析 |
5.2 红外光谱分析研究 |
5.2.1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 |
5.2.2 湿法SBS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5.2.3 干法SBS-T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5.3 两种工艺中改性剂作用过程分析 |
5.3.1 湿法工艺SBS改性剂的作用过程 |
5.3.2 干法工艺SBS-T改性剂的作用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工艺沥青混合料适用性及效益分析 |
6.1 改性沥青的适用性分析 |
6.1.1 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配伍性 |
6.1.2 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性分析 |
6.2 社会效益分析 |
6.2.1 质量监管过程透明 |
6.2.2 环保性 |
6.2.3 经济性 |
6.3 存在的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纳米ZnO-OMMT复合材料对沥青流变与老化性能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纳米ZnO的表面修饰及其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纳米ZnO表面修饰与表征 |
2.2 纳米ZnO改性沥青制备与储存稳定性分析 |
2.3 纳米ZnO改性沥青常规性能试验 |
2.4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ZnO-OMMT复合改性沥青制备与流变性能研究 |
3.1 纳米ZnO-OMMT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
3.2 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分析 |
3.3 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 |
3.4 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流变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ZnO-OMMT复合改性沥青热氧老化研究 |
4.1 热氧老化试验方法 |
4.2 流变性能老化指标分析 |
4.3 复合改性沥青微观结构与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ZnO-OMMT复合改性沥青光老化研究 |
5.1 光老化试验方法 |
5.2 流变性能老化指标分析 |
5.3 微观结构与形貌分析 |
5.4 基于灰关联熵法的微观因子与流变参数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电沥青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导电沥青混凝土发展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制备及优化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集料与矿粉 |
2.1.3 导电相材料 |
2.2 导电相材料优选 |
2.3 导电相材料分散 |
2.3.1 石墨烯分散 |
2.3.2 碳纤维分散 |
2.4 基于导电相材料分布特征的级配类型优选 |
2.5 导电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5.1 矿料级配设计 |
2.5.2 石墨烯与碳纤维掺量优选 |
2.5.3 沥青用量优选 |
2.6 导电沥青混凝土拌合与成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3.1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研究 |
3.1.1 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 |
3.2.1 低温性能评价方法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研究 |
3.3.1 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
3.3.2 浸水马歇尔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冻融劈裂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导电性能研究 |
4.1 复合导电材料导电机理 |
4.1.1 渗流理论 |
4.1.2 有效介质理论 |
4.1.3 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理论 |
4.1.4 电场发射效应理论 |
4.2 导电相材料提高沥青混凝土导电性机理 |
4.2.1 碳纤维提高导电性能机理 |
4.2.2 石墨烯提高导电性能机理 |
4.3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试件电阻率测试 |
4.3.1 电阻率测试方法 |
4.3.2 马歇尔试件电阻率测试 |
4.3.3 车辙板试件电阻率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电热性能研究 |
5.1 传热学基本原理 |
5.2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室内升温试验 |
5.2.1 热量计算方法 |
5.2.2 马歇尔试件升温试验 |
5.2.3 车辙板试件升温试验 |
5.3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试验 |
5.4 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效率分析 |
5.4.1 导电沥青混凝土输入功率分析 |
5.4.2 导电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设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基层路用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技术水平及发展现状 |
1.3.1 国外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应用 |
1.3.2 国内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应用 |
1.3.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高模量剂比选试验研究 |
2.1 研究思路及指标应用 |
2.2 沥青稳定碎石初选级配设计 |
2.2.1 原材料性能试验及结果 |
2.2.2 沥青混合料级配选择与确定 |
2.2.3 三种试验级配评价 |
2.3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
2.4 不同外加剂条件下最佳油石比确定 |
2.4.1 青川岩沥青 |
2.4.2 伊朗岩沥青 |
2.4.3 法国PR高模量剂 |
2.4.4 国内品牌高模量剂 |
2.4.5 特立尼达湖沥青 |
2.5 各种外加剂最佳油石比马氏指标结果比对分析 |
2.6 不同高模量剂最佳油石比状态下路用性能对比 |
2.6.1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抗车辙能力比较分析 |
2.6.2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抗水损害能力对比 |
2.6.3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标准劈裂强度对比 |
2.6.4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单轴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2.6.5 不同外加剂沥青稳定碎石性能试验结果评价 |
2.7 不同高模量剂沥青稳定碎石施工性能对比 |
2.7.1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成型温度散失 |
2.7.2 不同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压实效果对比 |
2.8 不同高模量剂应用选择 |
2.8.1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选择 |
2.8.2 按照路用性能指标要求选择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组成设计 |
3.1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 合理级配组成 |
3.1.1 级配设计理论概述 |
3.1.2 粗集料逐级填充级配设计 |
3.1.3 细集料级配组成设计 |
3.1.4 矿质混合料最佳合成级配设计 |
3.2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 合理级配范围 |
3.2.1 不同级配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3.2.2 HMAM-25 体积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 |
3.3 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确定方法 |
3.3.1 研究思路 |
3.3.2 灰色关联法基本原理 |
3.3.3 灰色关联度计算 |
3.3.4 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确定 |
3.4 高模量剂改性机理和拌和工艺 |
3.4.1 高模量剂聚合物分散融合机理 |
3.4.2 高模量剂干拌法最佳拌和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路用性能评价 |
4.1 试验方案及试验原材料 |
4.2 马歇尔试验性能指标检验和评价 |
4.3 沥青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对比和评价 |
4.3.1 高温稳定性检验和评价 |
4.3.2 DST动态蠕变模量检验和评价 |
4.3.3 水稳定性检验和评价 |
4.3.4 低温抗裂性检验和评价 |
4.3.5 劈裂疲劳性能检验和评价 |
4.3.6 抗老化性能检验和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结构特性 |
5.1 依托工程基本情况 |
5.1.1 道路沿线地形地貌与地质特征 |
5.1.2 当地气候特征 |
5.2 外环路沥青路结构组成 |
5.3 路面结构层组合对比研究 |
5.3.1 普通柔性基层与高模量基层路面结构组合对比 |
5.3.2 半刚性基层与高模量基层路面结构组合对比 |
5.4 单轴次轮载作用路面结构力学特性 |
5.4.1 三种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取 |
5.4.2 交通荷载轮载接地压力确定 |
5.4.3 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5.4.4 三种不同路面力学特性分析 |
5.5 重复轴载作用路面结构力学特性 |
5.5.1 轮载中心路表弯沉计算结果分析 |
5.5.2 基层层底水平剪应力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5.3 基层层底水平拉应力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工程应用研究 |
6.1 HMAM-25 原材料选择及性能 |
6.2 HMAM-25 配合比组成设计与验证 |
6.3 PRM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 试验路铺筑 |
6.3.1 原材料现场储存要求及施工作业面准备 |
6.3.2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现场拌和施工 |
6.3.3 高模量沥青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和路用性能现场验证 |
6.3.4 高模量沥青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运输作业 |
6.3.5 试验段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摊铺作业 |
6.3.6 试验段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压实施工作业 |
6.3.7 试验段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接缝施工 |
6.4 试验路路面结构性能现场验证 |
6.4.1 试验路路面结构观测元件布置 |
6.4.2 试验路路面结构加载和数据采集 |
6.5 试验路路面应用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生物重油再生沥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老化研究现状 |
1.2.2 沥青再生研究现状 |
1.2.3 生物重油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生物重油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物重油预处理 |
2.2.2 生物重油理化性能测试 |
2.2.3 老化沥青制备 |
2.2.4 再生沥青制备 |
2.2.5 沥青性能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重油理化性能 |
3.1 生物重油物理性能 |
3.2 生物重油化学性能 |
3.2.1 元素组成 |
3.2.2 红外光谱 |
3.2.3 热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重油优选 |
4.1 三种生物重油对70#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4.2 三种生物重油对70#沥青延度的影响 |
4.3 三种生物重油对70#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4.4 三种生物重油对70#沥青粘度的影响 |
4.5 生物重油最佳掺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常规物理性能影响 |
5.1 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针入度影响 |
5.2 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软化点影响 |
5.3 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延度影响 |
5.4 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粘度影响 |
5.5 生物重油最佳掺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影响 |
6.1 相关理论 |
6.2 温度扫描 |
6.2.1 复数模量 |
6.2.2 相位角 |
6.2.3 车辙因子 |
6.2.4 动粘度 |
6.3 频率扫描 |
6.3.1 复数模量 |
6.3.2 相位角 |
6.4 时间扫描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9)SBS胶乳研制及其在微表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表处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改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BS溶胀及其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
2.1 原材料及设备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SBS溶液制备方法 |
2.2.2 SBS溶液指标测试方法 |
2.3 SBS溶胀溶剂的选择 |
2.3.1 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 |
2.3.2 SBS的物理化学性质 |
2.3.3 SBS溶胀溶剂的选择 |
2.4 SBS溶胀程度的判定 |
2.4.1 目视法 |
2.4.2 丁达尔效应法 |
2.5 SBS溶液的流变特性 |
2.5.1 溶胀时间和温度作用下SBS溶液表观粘度的发展 |
2.5.2 浓度对SBS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2.5.3 剪切速率对SBS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2.5.4 SBS溶液的非牛顿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BS胶乳的研制 |
3.1 原材料及设备 |
3.1.1 原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SBS胶乳制备方法 |
3.2.2 SBS胶乳性能测试方法 |
3.3 SBS胶乳组成设计研究 |
3.3.1 乳化剂选择 |
3.3.2 乳化工艺参数确定 |
3.3.3 正交试验设计 |
3.3.4 SBS胶乳配方形成及性能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4.1 原材料及设备 |
4.1.1 原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方法 |
4.2.2 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
4.2.3 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
4.3 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4.3.1 SBS颗粒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4.3.2 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4.4 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对比分析 |
4.4.1 稳定性 |
4.4.2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 |
4.5 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对比分析 |
4.5.1 常规性能测试 |
4.5.2 基于动态力学的低温性能评价 |
4.5.3 温度敏感性 |
4.5.4 基于测力延度的粘韧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 |
5.1 原材料及设备 |
5.1.1 原材料 |
5.1.2 试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常规性能 |
5.2.2 抗裂性能 |
5.3 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3.1 矿料级配选择 |
5.3.2 材料用量 |
5.3.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5.4 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 |
5.4.1 常规性能 |
5.4.2 抗裂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SBS分散状态及其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SBS改性沥青概况 |
1.2.1 国内外SBS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
1.2.2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
1.2.3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 |
1.2.4 SBS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
1.3 SBS微观形态的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 |
1.3.1 制备方法对SBS微观形态的影响 |
1.3.2 SBS组成及掺量对微观形态的影响 |
1.3.3 SBS微观形态的表征方法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改性剂、相容剂及稳定剂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及分析测试方法 |
2.3.1 荧光镜片制样方法 |
2.3.2 剪切法制备SBS改性沥青工艺 |
2.3.3 溶剂法制备SBS改性沥青工艺 |
2.3.4 性能测定与分析 |
第三章 荧光镜片制样方法的考察 |
3.1 荧光镜片制备方法的考察 |
3.2 热滴盖玻片成型法加热时间的考察 |
第四章 剪切法制备SBS改性沥青工艺考察 |
4.1 剪切时间的考察 |
4.1.1 剪切时间对SBS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4.1.2 不同剪切时间制备改性沥青基本性能 |
4.2 相容剂组成对改性沥青的影响考察 |
4.2.1 不同相容剂对SBS改性沥青分散状态的影响 |
4.2.2 不同相容剂对SBS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 |
4.2.3 不同相容剂对SBS改性沥青离析的影响 |
4.2.4 相容剂组成对SBS改性沥青粘温特性的影响 |
4.3 相容剂组成对化学改性沥青的影响考察 |
4.3.1 相容剂对化学改性沥青分散状态的影响 |
4.3.2 不同相容剂对化学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 |
4.3.3 相容剂组成对化学改性沥青离析的影响 |
4.3.4 相容剂组成对化学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4.3.5 小结 |
4.4 相容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4.4.1 相容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分散状态的影响 |
4.4.2 相容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的影响 |
4.4.3 相容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离析的影响 |
4.4.4 相容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剂法改性沥青制备工艺考察 |
5.1 母液中SBS与环己烷比例的考察 |
5.1.1 母液中SBS与环己烷比例对SBS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5.1.2 母液中SBS与环己烷比例对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的影响 |
5.1.3 母液中SBS与环己烷比例对SBS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影响 |
5.1.4 母液中SBS与环己烷比例对SBS改性沥青黏温曲线的影响 |
5.2 母粒中SBS含量的考察 |
5.2.1 母粒中SBS含量对SBS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5.2.2 母粒中SBS含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2.3 母粒中SBS含量对SBS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影响 |
5.2.4 母粒中SBS的含量对SBS改性沥青黏温曲线的影响 |
5.3 溶剂种类对改性沥青的分散状态及性能的影响 |
5.3.1 溶剂种类对SBS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5.3.2 溶剂种类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3.3 溶剂种类对SBS改性沥青黏温曲线的影响 |
5.4 稳定剂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5.4.1 稳定剂对SBS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5.4.2 稳定剂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4.3 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黏温曲线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预分散SBS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D]. 文颖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2]纳米硫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与微表构造[J]. 李祖仲,李斌,张亚云,法春光,赵泽鹏,余亦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3)
- [3]干法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范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湿法和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改性机理对比研究[D]. 徐宁. 长安大学, 2019(01)
- [5]纳米ZnO-OMMT复合材料对沥青流变与老化性能改性研究[D]. 卜宇翔.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石墨烯导电沥青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D]. 宋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基层路用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D]. 刘东元.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生物重油再生沥青性能研究[D]. 钟伟明.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9)
- [9]SBS胶乳研制及其在微表处中的应用研究[D]. 李廷. 长安大学, 2016(02)
- [10]SBS分散状态及其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D]. 于艳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