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

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

一、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韩利琴[1](2021)在《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文中指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的中学教育体制也较以往有了巨大的革新与优化,受传统应试型教育模式的影响,在现代历史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无疑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相悖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中学历史教学应当更加关注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历史课程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引导与培育,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通过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贾芳[2](2021)在《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教学楼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风格略显单调而一定程度上缺失特色,强调视觉形象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而知觉现象学研究人的身体知觉与运动,主张身体在空间中进行知觉体验,致力于研究知觉体验的重要意义,这为解决空间中一系列被忽视的问题带来了极好的启发与指导。论文引入知觉现象学视域,以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大量中学教学楼为例证,立足学生的静、动态知觉与空间的互动,从物质层面研究了静态下界面材料、色彩、纹理、自然要素等物质构成要素,以及精神层面对动态情节与气氛等非物质构成要素作研究。基于此,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案例进行分析,从静态下学生感官维度的知觉体验展开对空间物质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从动态场景的知觉体验进行空间精神层面的分析。最后,总结出“重返现象空间”与“尊重人的知觉体验”的设计原则,以此提出激发学生知觉体验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实践作品对设计策略进行论证并作进一步阐释,从而增进学生在空间中互动的行为性,也提升了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品质。本文期待为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知觉现象学指导教育建筑设计的理论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此外,对推进知觉现象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吴秉旭[3](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张琰涵[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日本史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为鹏[5](2021)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运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以国兴中学、海口市一中、昌茂花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闫妙华[6](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学思之窗”栏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熊杨莉[7](2021)在《英国“学校历史项目”教科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

王芳[8](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胡沥丹[9](2021)在《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开拓进取的时代,也是创新发展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全面开启了新局面,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爱国”看似老生常谈,实则意义深远,其与时代接轨,被赋予了新定义,也让“爱国主义”有了新内涵,“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新思路。立足于新背景,可以发现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各种社会错误思潮的影响、网络不良言论的危害以及“00后”学生的个性特征,都需要大力推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建设,让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接受系统化、渐进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逐渐成长为爱祖国、爱党、爱人民和爱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是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将纵向层次和横向要素相融合,从而循序渐进地阶梯式培育有爱的、有信念的、有志向的、有梦想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教学体系。经调查发现,当前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工作取得了诸多成就,主要有政府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一体化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一体化设置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一体化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但同时也凸显出理念认识的一致性有待达成、组织管理的纵深性有待推进、合力育人的协同性有待加强、载体运用的创新性有待提高、考核评价的多元性有待探索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思想深植、体制机制欠缺、资源统整不够、介质适配不足、传统评价观念局限等。新时代改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要从突破理念藩篱、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各方优势、精准打造介质、改变评价观念五方面着手,从而持续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管理、资源、载体和评价的一体化建设。

彭雪梅[10](2021)在《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乃课堂教学之依据,然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率不高甚至很低,这需要我们反思其编写范式是否存在问题。遂本文以库恩“范式”的3个维度(科学共同体、理念、方法)贯穿全文,探究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转换特征、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向,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4套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进行历史考察发现: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经历了“3次转换”,其编写范式在科学共同体上呈现出人教社专业编辑、专家教授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三结合”队伍特点;编写理念上呈现出“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逐步推进的特点;方法上呈现出“单一”到“多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专家、教师及学生得出: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面临“两大现状”和“六大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与“学”的需求,编写范式出现危机。“两大现状”为师生使用率低和师生满意度低;“六大问题”为: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时代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操作性不强;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最后依据现存问题并结合以往的编写范式提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为:(1)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应规范编写人员领域,编写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科学共同体应为从事高中体育教育研究、教学的人员及管理人员等;同时应优化科学共同体的人员结构,缩小专家教授的比例,加大一线教师的比例,同一教学内容的编写应专家教授与一线优秀教师合作完成;此外还需优化科学共同体的地区分布,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应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学校,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各地专家教授、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共同体,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各地教育教学实际情况。(2)理念上,凸显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增强教科书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学生学习需求的实现;准确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不相符的情况;关注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增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实用性;落实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实行制度,注重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的具体实现。(3)在内容编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螺旋式”上升,且应详细具体,便于理解;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仅要文字与图表相结合,还应以便捷的方式加入视频教程;在考核评定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学习评价方法上应具有多元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学练方法上更具指导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二、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历史思维能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
三、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
    (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
四、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借助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借助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借助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 结语

(2)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学教学楼数量发展概况
        1.1.2 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在中学教学楼的重要地位
        1.1.3 学生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1.1.4 知觉现象学强调空间中人身体的知觉体验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知觉现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教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知觉现象学与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相关概念综述
    2.1 知觉现象学
        2.1.1 知觉现象学概述
        2.1.2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2.1.3 知觉现象学引导建筑实践的发展方向
    2.2 知觉体验
        2.2.1 知觉体验的观察与描述
        2.2.2 知觉体验的研究原则
    2.3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
        2.3.1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概述
        2.3.2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特征
        2.3.3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意义
    2.4 知觉现象学引入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2.4.1 知觉现象学与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关联
        2.4.2 知觉现象学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的指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知觉体验要素现状研究
    3.1 调研对象的构成
        3.1.1 门厅空间
        3.1.2 廊空间
        3.1.3 过厅空间
        3.1.4 楼梯空间
    3.2 问卷调查
        3.2.1 问卷调查的整体设计
        3.2.2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3.2.3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3.3 调研的总结分析
        3.3.1 物质层面的总结分析
        3.3.2 精神层面的总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分析
    4.1 物质层面感官维度的知觉体验分析
        4.1.1 视觉维度
        4.1.2 触觉维度
        4.1.3 听觉维度
        4.1.4 嗅觉维度
        4.1.5 味觉维度
    4.2 精神层面动态情节的知觉体验分析
        4.2.1 路径序列
        4.2.2 节点主题
        4.2.3 空间线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5.1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5.1.1 重返现象空间
        5.1.2 尊重人的知觉体验
    5.2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静态场景设计策略
        5.2.1 视觉维度诱导观察
        5.2.2 触觉维度引导碰撞
        5.2.3 听觉维度诠释静默
        5.2.4 嗅觉维度触及记忆
        5.2.5 味觉维度唤起共鸣
    5.3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动态情节设计策略
        5.3.1 路径序列的呈现
        5.3.2 节点主题的烘托
        5.3.3 空间线索的贯穿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问卷调查
附录 B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问卷调查数据汇总
附录 C 案例统计表
附录 D 国内学校案例汇总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9)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概述
    2.1 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相关概念界定
        2.1.1 爱国主义
        2.1.2 爱国主义教育
        2.1.3 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
        2.1.4 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
    2.2 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习近平爱国主义系列重要论述精神
        2.2.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3 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2.3.1 有利于一体化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有爱之人
        2.3.2 有利于一体化培养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有信之人
        2.3.3 有利于一体化培养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有志之人
        2.3.4 有利于一体化培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梦之人
3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现状调查
        3.1.1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做法
        3.1.2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取得的成就
        3.2.1 政府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工作
        3.2.2 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工作
        3.2.3 一体化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3.2.4 一体化设置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3.2.5 一体化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3.3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3.3.1 理念认识的一致性有待达成
        3.3.2 组织管理的纵深性有待推进
        3.3.3 合力育人的协同性有待加强
        3.3.4 载体运用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3.3.5 考核评价的多元性有待探索
    3.4 成都市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存在问题的成因
        3.4.1 应试教育思想阻碍了理念认识的全面普及
        3.4.2 体制机制欠缺阻碍了组织管理的上下同力
        3.4.3 资源统整不够阻碍了合力育人的同向同行
        3.4.4 介质适配不足阻碍了载体运用的推陈出新
        3.4.5 传统评价观念阻碍了考核评价的综合多样
4 新时代改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4.1 突破理念藩篱,推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一体化建设
        4.1.1 转变应试观念,顺应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4.1.2 提升认识站位,培养站谋深远的工作队伍
        4.1.3 贯彻育人为本,树立“三全”教育新理念
    4.2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4.2.1 专管专治,设立上传下达的管理机构
        4.2.2 首尾贯通,创建系统完备的工作机制
        4.2.3 纵横联动,健全协调有力的管理制度
    4.3 整合各方优势,推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4.3.1 把握校内现有资源,发挥校园第一阵地作用
        4.3.2 调动家庭优质资源,提高家庭家长的配合度
        4.3.3 运用社区特色资源,打造教育活动本土空间
        4.3.4 挖掘社会丰富资源,开辟教育活动广阔空间
    4.4 精准打造介质,推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一体化建设
        4.4.1 注重创新,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
        4.4.2 结合实际,选取符合各年龄阶段特点的特色载体
        4.4.3 凝聚力量,编写符合各年龄阶段特点的生动教材
    4.5 改变评价观念,推进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一体化建设
        4.5.1 “一把尺子”,制定科学考核标准
        4.5.2 多元考核,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4.5.3 及时反馈,科学运用评价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对教科书建设与改革的高度重视
        1.1.2 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
        1.1.3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1.1.4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研究尚未涉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教科书与教材
        2.1.2 教科书与教师教学用书
        2.1.3 编写范式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科书演变研究
        2.2.2 体育教科书内容研究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研究
        2.2.4 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研究
        2.2.5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文本分析法
        3.2.5 德尔菲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范式理论概述
        4.1.1 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4.1.2 范式理论内容梳理
        4.1.3 “范式”维度的确立
    4.2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历史考察
        4.2.1 “统编教材”阶段(1949年-1985年)
        4.2.2 “一纲多本”阶段(1986年-1999年)
        4.2.3 “体育与健康”阶段(2000年至今)
    4.3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4.3.1 第一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总结(1997年)
        4.3.2 第二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1年)
        4.3.3 第三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4年)
        4.3.4 第四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19年)
        4.3.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4.4.1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使用率低
        4.4.2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满意度低
        4.4.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
        4.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
        4.4.5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
        4.4.6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时代适应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4.7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实际操作性不强
        4.4.8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
    4.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
        4.5.1 科学共同体
        4.5.2 理念
        4.5.3 方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5.1.2 师生从不使用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原因
        5.1.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5.2 建议
        5.2.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建议
        5.2.2 其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四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五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六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一轮)
附录七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二轮)
附录八 问卷效度调查表
附录九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
致谢

四、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 韩利琴. 考试周刊, 2021(54)
  • [2]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贾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日本史书写研究[D]. 张琰涵. 西南大学, 2021
  • [5]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运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以国兴中学、海口市一中、昌茂花园学校为例[D]. 吴为鹏.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6]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学思之窗”栏目为例[D]. 闫妙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英国“学校历史项目”教科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D]. 熊杨莉.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8]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 王芳. 鲁东大学, 2021
  • [9]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胡沥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D]. 彭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中学历史创新教育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