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创新的手法唱响英雄赞歌(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潘力维[2](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陈梦瑶[3](2021)在《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庆献礼片中艺术表达策略研究 ——以国庆70周年献礼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赵相宁[4](2021)在《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创作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唱剧是起源于西方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由多种声乐曲和管弦乐队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声乐体裁。中国清唱剧起步较晚,最早是从1932年黄自先生创作的《长恨歌》算起,距今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随后的发展虽跌宕起伏,但也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清唱剧的魅力来源于它能将中、西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展现了艺术的多元化。其次它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在原有的西方清唱剧体裁要求下对如和声、曲式、配器、合唱等作法上做了有益探索。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理论实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明确了“清唱剧”“中国清唱剧”的概念。从16世纪清唱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类型及当时着名的清唱剧代表作品如亨德尔的《弥赛亚》、巴赫的《马太受难乐》、海顿的《创世纪》《四季》为例,回顾了清唱剧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及主要特点。中国部分以不同时期为线索:崭新的萌芽期(1932年—1994年)、曲折的复苏期(2001年—2009年)、繁荣的发展期(2011年至今)以及中国清唱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清唱剧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及创作特点。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到来,中国迎来了新起点。在这样积极进步的社会大背景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不断转变,加大了音乐创作的革新的力度,至此也为中国清唱剧事业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清唱剧的创作成果体现于它丰富的作品题材上。第二章总结了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清唱剧主要的四种题材:战争题材、现实题材、历史与民间故事题材和宗教题材,并以相应的代表作品为例主要从剧情介绍、音乐结构、舞台呈现等角度全面总结了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发展的创作特点。第三章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提出目前中国清唱剧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未来中国清唱剧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5](2021)在《中国电视纪录片2020年发展回顾与2021年展望》文中认为202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新时代伟大实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全年制播呈现主旋律高昂、题材内容丰富、艺术表达创新、视听效果不断优化、传播影响进一步扩大等特点,数量质量都得到长足发展,整个行业进入了提质扩容增效的新时期。2021年,电视纪录片将继续发挥好"时代影像志"作用,凝聚精神力量,献礼建党百年;围绕国家全局,抒写时代史诗;加强融合传播,强化科技支撑;汇聚各方力量,加强合作交流,努力打造更多有格局、有分量、有温度的新时代史诗之作。
王卫星[6](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邱铁鑫[7](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卢娇[8](2020)在《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红歌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包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真实写照。红歌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特殊的意识形态,在传输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政治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调查法,探索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面临的困境,进而就红歌文化如何高效务实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应对策略。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了红歌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红歌文化的概念,对红色歌曲、红色文化、红歌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全面分析了红歌文化的历史演进、特征以及分类。第三部分对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述。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凸显红歌文化育人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证其必要性;再从红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来探讨其融入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是红歌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现状。本文从实证出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红歌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下文提出应对策略奠基。第五部分是红歌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对策,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对红歌文化的认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陶然[9](2020)在《论历史新时期的辽宁歌剧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起辽宁歌剧,从1927年着名音乐家阎述诗创作的歌剧《高山流水》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时光荏苒,辽宁歌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可圈可点。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焕发了歌剧人的青春,辽宁歌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自改革开放后,辽宁歌剧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并从剧情、音乐、舞美等几个方面,逐一进行了介绍。从音乐学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搜集资料、采访专家学者的方式,更进一步地对每一部作品都作出了研究与分析。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及结语,共五部分的内容展开叙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特色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从而确保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第二章主要介绍的是改革开放后80年代的辽宁歌剧,分别对《情人》《桃花湾》《友谊与爱情的传说》《茉莉呦,茉莉》四部歌剧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其创作的独特性;第三章主要是对辽宁歌剧90年代的创作进行介绍,并对具有史诗气质的歌剧《苍原》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也突出了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背景下,歌剧所要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第四章介绍的是21世纪的辽宁歌剧创作,主要突出的是新时代创作热情与新时代所赋予的辽宁歌剧新的时代使命,并对赋有史诗气质的歌剧《雪原》进行了重点评述;通过对辽宁歌剧剧作的整理与研究,笔者在结语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并对研究意义进行了总结。年3月,辽宁歌剧院迎来了60华诞,也希望通过此文为辽宁歌剧院献上一份祝贺。也希望能为辽宁歌剧事业的发展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宋燕茹[10](2020)在《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功能重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经典歌曲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非凡。唱着它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就能使人沉浸于孕育歌曲的那个时代的情景之中,感受那激荡年代的浴血奋战,萌生一种对已然岁月的无限怀念,激发起人们昂扬向上的斗志与民族自豪感。红色经典歌曲的格调、旋律无不给人一种美的熏陶,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对过去岁月的崇敬,一种对未来岁月的憧憬。它激发了老年听众对峥嵘岁月的怀念之情,点燃了中青年面对激烈竞争生活的奋斗豪情,尤其能让青少年从红色经典歌曲中感受到党的革命传统和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的崇高与伟大。意识形态建设是国家精神力量和民族精神支柱的营造工程,近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从容地迈向世界大舞台,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等问题。伴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关注度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知度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的严峻形势,而红色经典歌曲就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的特征,因此,系统探讨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既要用红色经典歌曲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要通过必要的引导来增强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凝聚力。本文建立在意识形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红色经典歌曲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分析红色经典歌曲的概念、特征、内容为基础,阐明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主要表现,探究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功能困境及其现实路径。文章从宏观角度对红色经典歌曲和意识形态进行介绍,以狭义的红歌定义为主脉络,梳理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功能,展现作为意识形态的红色经典歌曲。借助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歌五线简谱,以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大时期为时间节点,书写一部意识形态功能表现的历史。分析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正向功能及所遇困境,以抢占红色经典歌曲文化主导权,拓展红色经典歌曲传播方式,激发红色经典歌曲内在活力,推动红色经典歌曲不断发展,层层递进,为解决所遇困境提供现实路径。
二、以创新的手法唱响英雄赞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创新的手法唱响英雄赞歌(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
结语 |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创作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方法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及技术难点 |
(一)研究特色 |
(二)技术难点 |
第一章 清唱剧历史的回顾 |
一、在西方的发展 |
二、在中国的发展 |
(一)萌芽期 |
(二)复苏期 |
(三)发展期 |
三、中国清唱剧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的创作特点 |
一、多样性 |
(一)音乐题材种类繁多 |
(二)音乐元素丰富多彩 |
二、民族性 |
(一)《江姐》 |
(二)《遮不住的青山》 |
(三)《隧道深深》 |
(四)《桃花扇》 |
(五)《摸花轿》 |
三、时代性 |
(一)《雷锋》 |
(二)《梨树花开》 |
四、艺术性 |
(一)《霜降之歌》 |
(二)《路》 |
五、创新性 |
第三章 对中国清唱剧的展望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发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电视纪录片2020年发展回顾与202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旋律强劲高昂,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
1.脱贫攻坚纪录片热情讴歌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 |
2.抗疫题材纪录片翔实记录中国人民同疫情斗争的英勇壮举 |
3.抗美援朝纪录片激荡起全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二、艺术表达力求创新,视听体验效果不断优化 |
1.创作手法多样,叙事生动鲜活 |
2.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艺术特色 |
3.追踪使用先进制作技术 |
三、加强融合传播、国际合作,全方位提升传播效果 |
1.融合传播吸引更多观众 |
2.联合制作播出扩大国际传播效应 |
四、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扎实有效 |
1.积极做好顶层设计 |
2.努力改进服务保障 |
(6)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创新 |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
(二)企业传播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
(一)包钢企业形象 |
(二)包钢企业文化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1.发表论文 |
2.科研项目情况 |
3.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8)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现状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红歌文化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红色歌曲 |
2.1.2 红色文化 |
2.1.3 红歌文化 |
2.2 红歌文化的历史演进 |
2.2.1 1919-1949年,以“革命救亡”为主题的启蒙发展期 |
2.2.2 1950-1965年,以“生产建设”为主流的演进突破期 |
2.2.3 1966-1976年,以“政治斗争”为本色的衰退期 |
2.2.4 1977年至今,以“创新繁荣”为特点的兴盛期 |
2.3 红歌文化的类型 |
2.3.1 传达爱国主义,拥护党的红歌文化 |
2.3.2 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红歌文化 |
2.3.3 体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红歌文化 |
2.3.4 追求和谐统一,憧憬未来的红歌文化 |
2.4 红歌文化的特征 |
2.4.1 鲜明的政治性 |
2.4.2 深刻的教育性 |
2.4.3 广泛的群众性 |
2.4.4 特定的时代性 |
2.4.5 独特的艺术性 |
第3章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3.1.1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
3.1.2 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需要 |
3.1.3 凸显红歌文化育人价值的需要 |
3.2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3.2.1 红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契合性 |
3.2.2 红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存在一致性 |
3.2.3 红歌文化产生并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第4章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4.1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
4.1.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成效 |
4.2.1 唤起了大学生对红歌文化的价值认同 |
4.2.2 初步探索了红歌文化的传播载体 |
4.3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3.1 大学生对红歌文化的认同度有待提升 |
4.3.2 红歌文化育人成效有待提高 |
4.3.3 高校红歌文化育人环境建设薄弱 |
4.4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 |
4.4.2 高校对红歌文化教育方法创新性不够 |
4.4.3 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 |
第5章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改进策略 |
5.1 明确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5.1.1 需求性原则 |
5.1.2 渗透性原则 |
5.1.3 时代性原则 |
5.2 提升大学生对红歌文化的认同 |
5.2.1 强化课堂作用,提升红歌文化认知认同 |
5.2.2 创新内容形式,激发红歌文化情感认同 |
5.2.3 构建反馈机制,落实红歌文化行为认同 |
5.3 优化校园红歌文化阵地建设 |
5.3.1 打造红歌文化学生组织 |
5.3.2 举办校园红歌文化活动 |
5.3.3 丰富红歌文化传播载体 |
5.4 增强大学生对红歌文化的自我教育意识 |
5.4.1 坚持自我教育和外界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
5.4.2 培养大学生志愿者,拓展自我教育新空间 |
5.4.3 树立先进典范,激发自我教育能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论历史新时期的辽宁歌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文论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本文论题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特色 |
第二章 辽宁歌剧的春天 |
一、爱与恨的交融——歌剧《情人》 |
(一)动人的故事情节 |
(二)音乐创作的独特体现 |
(三)对于剧本的思考 |
二、农村题材的歌剧——歌剧《桃花湾》 |
三、轻歌剧的创作 |
(一)剧作家刘岚 |
(二)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歌剧《茉莉呦,茉莉》 |
四、轻歌剧《友谊与爱情的传说》 |
(一)剧情戏剧性的纠葛 |
(二)歌剧的音乐设计 |
五、改革之风吹向20世纪80年代的辽宁歌剧 |
(一)歌剧数量的增多 |
(二)歌剧初期的多元探索 |
第三章 辽宁歌剧的恢弘佳作 |
一、浓郁的乡土气息——歌剧《海蓬花》 |
二、一部具有神话色彩的歌剧《归去来》 |
(一)走近作曲家徐占海 |
(二)动人的戏剧情节 |
(三)歌剧体裁及其音乐上的突破 |
(四)歌剧中民族风格的呈现 |
(五)现代音乐技法的大胆尝试 |
三、史诗般的恢弘佳作之歌剧——《苍原》 |
(一)歌剧中“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
(二)音乐创作的成就 |
(三)歌剧综合美的舞台呈现 |
四、一部以史实为题材的歌剧《沧海》 |
(一)歌剧取材的真实性 |
(二)歌剧的艺术特色 |
五、向成熟迈进的20世纪90年代辽宁歌剧 |
第四章 与时俱进的辽宁歌剧 |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轻歌剧《远方的胡杨》 |
(一)关于“寻找”的故事 |
(二)音乐中的创新 |
二、黑土地上演绎革命情怀之歌剧——《雪原》 |
(一)剧情的跌宕起伏 |
(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 |
(三)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 |
三、英雄的赞歌——歌剧《图伯特》 |
(一)鲜活的人物设计 |
(二)巧妙的音乐构思 |
(三)少数民族特点的充分再现 |
四、星火燎原,诉说革命情怀——复排歌剧《星星之火》 |
(一)剧情的历史性 |
(二)音乐的民族性 |
(三)舞美的震撼性 |
五、新世纪的辽宁歌剧远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功能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 |
(二)红色经典歌曲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歌曲的内涵与特征 |
一、红色经典歌曲的内涵界定 |
二、红色经典歌曲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相关概念探究 |
一、意识形态概念解析 |
二、意识形态功能解析 |
(一)合法辩护功能 |
(二)价值导向功能 |
(三)激励教化功能 |
(四)批判评价功能 |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红色经典歌曲 |
(一)认同与服从:红色经典歌曲的称颂 |
(二)引领与传播:红色经典歌曲的传唱 |
(三)教育与形塑:红色经典歌曲的主调 |
(四)继承与发展:红色经典歌曲的变奏 |
第二章 红色经典歌曲——一部意识形态功能表现的历史 |
第一节 革命时期——讴歌革命与解放历程的赞歌 |
一、国民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性 |
二、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性与战斗性 |
三、解放战争时期——政治性与人民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演奏朝气蓬勃的乐章 |
一、建国初期——为新中国放声歌唱 |
二、大跃进时期——政治与生产口号歌谣化 |
三、文革时期——狭窄的审美意识与极端的情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谱写幸福美好的旋律 |
一、20世纪——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
二、进入21世纪以来——奏响新的时代旋律 |
第三章 当代红色经典歌曲意识形态功能的呈现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歌曲的正向意识形态功能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 |
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四、抵制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 |
第二节 当代红色经典歌曲意识形态功能的困境 |
一、辩护功能的乏力性 |
二、导向功能的偏差性 |
三、教化功能的表面性 |
四、创新功能的滞后性 |
第四章 发挥红色经典歌曲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抢占红色经典歌曲的文化主导权 |
一、挖掘红色经典歌曲的源动力 |
二、增强红色经典歌曲的吸引力 |
三、突出红色经典歌曲的创新力 |
第二节 增强红色经典歌曲的导向作用 |
一、建立红色经典歌曲长效传唱机制 |
二、扩大红色经典歌曲的受众群体 |
三、力促“数字化传播+红色经典歌曲” |
第三节 激发红色经典歌曲的教化效应 |
一、推动红色经典歌曲普及基层音乐课堂 |
二、开展大众参与的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 |
三、让红色经典歌曲积极融入多元文化发展 |
第四节 推动红色经典歌曲的不断发展 |
一、树立红色经典歌曲特色发展的品牌意识 |
二、加强红色经典歌曲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
三、推进红色经典歌曲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以创新的手法唱响英雄赞歌(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庆献礼片中艺术表达策略研究 ——以国庆70周年献礼片为例[D]. 陈梦瑶. 吉首大学, 2021
- [4]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创作回顾与展望[D]. 赵相宁.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国电视纪录片2020年发展回顾与2021年展望[J].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1(03)
- [6]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卢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论历史新时期的辽宁歌剧创作[D]. 陶然.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红色经典歌曲的意识形态功能重塑[D]. 宋燕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