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艺业:东亚农业生力军(论文文献综述)
冯娇娇[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增长动力的转换提升,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课题,使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及挑战。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这为确立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指明了方向。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成为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欠发达地区作为我国多数农产品的主产区,在农业发展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亟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这一难题。本文以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欠发达地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研究方法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首先,本文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进行了梳理,目的是从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关联,尝试性探讨新时代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实践路径。其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剖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再次,本文重点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其原因分析得出制约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经营者主体素质不高、金融改革滞后等。最后,在对前面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全文整体上采用了历史析理、理论研究至实践探索地逻辑思路。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状况下,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领域发展的短板,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瓶颈问题,亟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补齐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实现“四化”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才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好促进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郭磊磊[2](2020)在《收益率趋同视角下的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传统经济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国家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成功迈进发达国家之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并存先进的、现代化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无法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成为现代化国家。中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城乡经济差距产生的失衡现象和社会矛盾也越发凸显,分析城乡经济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是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问题,生产要素由要素收益率低的经济部门流向收益率高的经济部门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部门的竞争优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论,究竟是边际报酬均等导致城乡经济差距最终消失,还是产生可能的“极化效应”、“规模效益递增效应”导致城乡经济差距非均衡发展。本文从城乡经济部门要素收益率变动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首先梳理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素收益率变动的过程,并分析两部门要素收益率最终趋同的理论逻辑。城乡经济部门在城乡分离阶段,依赖部门内部基础要素,进行粗放式、低效率生产;在城乡对立阶段,城市非农经济部门对诸多生产要素的需求超出本部门内部拥有,较高的要素收益率不断吸引农业经济部门生产要素进入,城乡经济要素收益率不断趋同。城乡融合阶段,农业经济部门生产要素环境变化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改变,有利于农业产业升级,具体表现为劳动力的减少有助于农业经济部门资本深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性体现,通过增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业经济部门生产率,实现生产要素收益率在城乡经济部门趋同。基于城乡经济发展系统视角,两大经济部门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组合及效率,选择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建立城乡经济部门要素收益率模型,测算两经济部门生产要素收益率并进行趋同判断。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城乡经济部门物质资本收益率出现趋同,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收益率在考察期内取得较大提升,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城乡趋同趋势,说明劳动力、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差距变化会影响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第二,劳动力、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发散说明非农经济部门对这类生产要素需求更大或者这些生产要素部门内效率更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城乡失衡现象更为严重,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依托生产要素的流动,建立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包括提升城镇化水平、营造农业财政金融环境以及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等。最后,从要素收益率趋同视角提出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建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转移,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第一,进一步放松二元体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利用户籍改革、土地改革、教育改革促进劳动力、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业固定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及科技投入,实现农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第三,发挥政府的主要作用,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均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低于城镇,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城乡居民就业机会的均等化。另一方面,系统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利用财税及科技政策支持产业振兴,推行职业农民教育政策实现人才振兴,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支持农村文化振兴,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振兴,激发基层组织动力,实现基层组织振兴。综上所述,只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部门内部产业升级发展,才能共同实现城乡经济部门要素收益率的趋同,聚焦经济部门要素收益率趋同既能考察城乡经济发展均衡,又能够反映农业经济部门产业发展,显然,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凸显是客观规律,但需要顺应要素禀赋及结构的变化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邵家豪[3](2017)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空观念是历史认识的基础,时空观念素养也是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时空有了清晰的概念,能够将不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定位在时空的坐标轴中,才有可能对于这些人物和事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将他们恰当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对历史的总体认识。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时空观念”素养进行了研究:1.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了上海市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现状;2.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进行了能力定义和分层,并以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为例编制相应的教学进度表;3.对自身教学实践和他人的教学案例进行归纳和提炼,总结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方法和建议。
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4](2014)在《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沙漠和戈壁包围的塔里木内陆河两岸的狭长绿洲带上,生活着维吾尔族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之为“刀郎人”。现代刀郎人集中居住在叶尔羌河、提孜纳甫河、喀什河、阿克苏河、和田河,以及这些河流汇成的塔里木河等河流两岸的绿洲,同时分布在塔里木河下游的沙雅、轮台、库尔勒等地。由于闭塞的自然地理环境,刀郎人与外界交流不便,导致刀郎人在生活习俗、性格特点、乐舞艺术等方面与其他的维吾尔族形成了一些区别,这些区别以“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刀郎民俗”等形态体现在刀郎人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并赋予了刀郎人“维吾尔族中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身份。本文主要把刀郎人聚居的,被称为“刀郎地区”的麦盖提、阿瓦提、巴楚三县的刀郎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中所涉及的诸项内容,通过走进刀郎地区,感受刀郎人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关注刀郎人的存在精神、生活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法则、艺术情趣,了解作为刀郎人历史文化百科全书的“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欣赏“刀郎热西姆”等,最终对“刀郎”形成较系统地认识。我认为dolan有“本义的刀郎”和“时尚的刀郎”两层含义。“本义的刀郎”指的是生活在被称作“刀郎地区”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以及分布在塔里木河两岸的刀郎维吾尔人及其文化。在2004年“时尚的刀郎”出现之前,只有“本义的刀郎”这一概念。“时尚的刀郎”指的是歌手罗林的艺名并随之打响的文化品牌。“本义的刀郎”和“时尚的刀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刀郎”不仅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又是一个文化的存在。“本义的刀郎”所代表的刀郎维吾尔人是维吾尔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刀郎”又是以比较独特的文化特征区别于其他维吾尔族群体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刀郎维吾尔人特有的文化形态和个性,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价值的延续,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文化存在,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优势资源。刀郎文化不是独立的文化系统,而是整体维吾尔族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刀郎维吾尔人的祖先共同创造了刀郎文化,刀郎维吾尔人的后代共同传承着刀郎文化。此外,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对刀郎地区所拥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分类界定,揭示出刀郎文化资源的悠久性和丰富性,并对刀郎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以及开发空间和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刀郎文化地域辐射面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只关注到了刀郎维吾尔人最集中的被称作“刀郎地区”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最终成果很难体现维吾尔族刀郎文化全貌。故本文只能算是对整体维吾尔族刀郎文化进行研究的一个起点。
夏力[5](2013)在《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目前农民科技培训背景为前提进行选题和立意,以国内学者对农民科技培训理论研究不多,且未成系统为契机,进行立题研究,旨在丰富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理论研究内容,使我国有关农民科技培训理论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并增强从理论研究上,为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性。论题以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为例,在明确研究目的及研究路径基础上,采用适合本文研究所能使用的文献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和相对比较法,对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予以论述。在具体的论题探讨中,主要分析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且在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基础上,借鉴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现状,针对农民科技培训中的存在问题,以深化探讨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和拓展农民科技培训新思路为创新点,对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和探讨,并依据分析和研究,为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提出了一些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和应对策略。目的是为强化研究出来的理论能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实践上的引导性,从而在理论研究上,达到促进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健康开展的目的与初衷,为提高我国农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对湖南省及全国其他省市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出一些可参考或可借鉴的途径,从而体现本课题理论研究实际价值。
王璐[6](2013)在《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看宜都村镇空间的变迁》文中认为传统规划理念和技术聚焦于城市的发展,偏向于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但是缺乏对第一产业的研究。在进行村镇规划的时候,如果盲目套用传统规划技术和理念,忽略农业对于村镇空间的影响,则恰恰无法抓住村镇地区的真实发展规律。当前村镇规划研究所欠缺的,不是对西方理论和实践活动在我国的简单应用,也不是城市规划方法和研究思路在村镇地区的简单复制,而是立足于我国村镇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从农业研究的角度入手,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的农民生活,进而推理不同的村镇空间形态布局。本文以湖北省宜都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梳理宜都市的农业发展规律,以及相对应的农民生活情况——对宜都市境内包含主要农业种植类型的村庄进行详细调研,探究在宜都当前农业种植技术条件下,不同作物的详细种植情况,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农民生活情形;在横向比较不同农业模式所对应的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对宜都的农业发展历史进行纵向梳理,深入挖掘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内在联系;根据宜都市农业发展规律,推理宜都农业的未来情形。然后,分析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在村镇空间上的反映——按照与农业发展相对应的时间顺序,论述宜都村镇空间的变迁过程:传统时期宜都的村镇空间如何适应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状态;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变化之后,宜都村镇空间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未来的宜都农业发展方向,以及其即将对村镇空间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根据宜都村镇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划其未来的空间布局状态——根据前面对于宜都农业、农民生活和村镇空间发展关系的论述,推导出未来适合宜都地区自身发展规律的合理的村镇空间形态,描绘符合未来宜都农民需求的新的生活画卷。
练薇薇[7](2012)在《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传统开发利用以围垦种养为主,开发模式单一、层次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因此,加强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沿海滩涂资源是江苏省的一大优势,构成了一道“黄金海岸”。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剧,耕地日益锐减,土地资源的约束作用日益体现。这一体现在江苏省尤为突出。因此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沿海滩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滩涂开发利用逐步向深度进军,向广度拓展,开发利用速度在不断加快,开发利用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开发利用效益不断提高。沿海滩涂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滩涂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充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做足做好沿海滩涂的文章,是江苏最为现实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现状的分析,对比国际国内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并结合江苏实际,提出推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和措施.本研究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胡茂胜[8](2011)在《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数千年来农业就一直是中国人的根本生计。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农民,国民生产总产值的大部分也都来自农业,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实质。只有农业发达了,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才是有希望的。在以农立国的传统中国,农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的问题。推动农业近代化的力量有很多,士绅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由他们来组织和领导农业改良,推动农业的近代转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江苏是中国南方“精耕细作”农业的典型代表,也是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比较成功的地区。同时,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鱼米之乡,有着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禀赋,传统农业比较发达,是近代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农业资本主义产生较早、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此外,江苏地区还是西学东渐中的一个重要港口,士绅阶层较早受西方农学的影响,其开明程度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国内其他省份。研究士绅对江苏农业近代化的影响,可以为当今江苏乃至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起到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与启发意义。论文以士绅为视角,以农业近代化为研究主线,系统探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译介及倡导,并考察了士绅对推动江苏农业科研、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动因、成效及历史局限性。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历史学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研究法,成为本课题解释历史和行文的基本工具,并结合现代化的理论方法。同时,由于研究对象是近代士绅和近代农业,所以历史文献法便成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有关近代士绅及江苏农业的档案、专着、期刊、报纸等历史文献资料的爬梳、整理和研究,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士绅在江苏农业近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既是选题的学术价值所在,也是论文企求达到的学术目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着名的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成熟早、水平高,曾经在一千多年中是世界领先的。明清以来,农业生产工具一直没有大的改进,农业技术也未见大的改观。清朝后期,西方近代化机械、电气、化工等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西方产生了以机械化、电气化和化肥的使用为主要特色的近代化农业,并且又有了与之相适应的近代化农业教育体系,再加上人口、耕地等诸多问题开始困扰中国农业,所以晚清时期江苏传统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没有大的改观;农业品种缺少改良,无法与西方科学选育良种相比;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资金贫乏,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成本高昂,以致无论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国内市场上,都无法与洋货竞争。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从而妨碍了江苏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成了制约江苏农业近代化的“瓶颈”。晚清时,江苏不少士绅第一次迈出了国门,踏上了出洋考察或修学的征程。尽管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考察西方的近代化农业,然而在游历过程中却不断地看到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无不观之而惊叹。他们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与西方在农业方面的差距,是最早受近代化农业启蒙的一批人。出洋的所见所闻,为他们日后着农书、立农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们通过着述,一方面向世人介绍了西方的先进农业科技,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农业,倡导推行近代化农业。他们对近代化农业的译介和倡导,为江苏士绅实践近代化的农业奠定了舆论基础。农业科技离不开实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步骤,就是建立农事试验场。近代化农业科技传入中国之后,江苏士绅或是协助地方政府筹建近代化农事试验场,或是资助农事试验场,或是自己创办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试验场,大大推动了江苏农业科研的发展。此外,中国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缺乏合作与交流,从而影响农业技术的提高。随着士绅们对西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认识的不断深入,加上中国小农生产面临的挑战,他们开始仿效西方和日本兴办农会,创建农业公司,实施规模化经营管理。农业近代化或现代化能否实现,农业能否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前提。因此,江苏士绅们对发展近代化农业教育,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非常重视。他们不仅创办了各种近代化的农业学校,还很注重农业的社会教育,筹办了农业博览会。他们兴办的一些农务组织也发挥了教育功能,起到了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近代以降,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比较缓慢,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进行农业科学试验,转变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传播和推广近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这只是士绅们力图改造江苏传统农业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性的步骤,而要真正实现对江苏传统农业的改造,使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则必须将近代农业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为此,江苏士绅们大力推广近代化的农业技术,期望能够早日实现农业的近代化。晚清民国时期,江苏士绅开展了一系列的近代化农业实践。他们之所以要致力于近代化农业的推广,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科举废除以后士绅在职业、知识结构、生存空间和价值观上都发生了转变,三是士绅的传统功能在近代得以延伸,四是地方自治下士绅的权力不断扩张。这些都为士绅们传播和推广近代化的农业创造了条件。作为地方精英的士绅在推广近代化的农业方面,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效。一方面,是在推行近代化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以往传统社会内部所不具备的新兴事物。另一方面,传统农务事项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士绅们的农业实践,推动了江苏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当然,相对江苏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士绅们的农业活动还不足以使江苏农业完全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他们在发展近代化的农业中倾心倾力,出钱出地,然而论及业绩,倡导启蒙的意义远大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依然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晨曦中之一抹亮光而已。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制度、人口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以外,与士绅自身的局限性也有很大关系。回顾和总结士绅在江苏农业近代化中的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今天的乡村地方精英们提供不少珍贵的历史启示。
杨煜璇[9](2011)在《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工业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试图探索一条城市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之路,但由于社会体制、机制的原因,城市工业化发展受到很大影响。70年代后期,农村工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民以农村为基地,以地方性社区为基础,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将工业化过程引入农村生产中;采用现代化技术装备和工艺条件,依靠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取得了较大成就,成为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农村工业化发展,加速了工业化发展的步伐,促进了经济体制的转换;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成为我国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工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由于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和环境保护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短视效应,使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导致生产方式上的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剧,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工业化的高速度增长是以资源高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受发展方式粗放、结构布局分散和城市工业污染源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工业化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所面临的国土、生态、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现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矛盾不但制约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而且与我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实现农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相背离。在国内外学者关于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领域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对关于工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界定,并对农村工业化及其传统理论进行了讨论,对西方“原始工业化”新论和经典思想家有关农村工业化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农村工业化思想进行了详尽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农村工业化及其所引起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分析框架;试图从环境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探索,分析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联系,以及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研究构建农村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途径。以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背后所付出的昂贵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深入讨论农村地区工业化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对案例的剖析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发展及其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不应只看重经济效益,而应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提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转变观念,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改革考核机制,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产业(行业)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农村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和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建设,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给予农民应有的待遇等。农村工业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如何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朝着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对此提供一定实践参考意义。
瞿宙[10](2009)在《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航天蔬菜育种基地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农业休闲游的兴起是伴随着上海和全国经济的腾飞而发展起来的,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刚刚兴起的农业生产或旅游形式,上海的农业休闲旅游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上海休闲农业园区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其在景观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了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的原则、理念、内容及方法。以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航天蔬菜育种基地为例,实际实践上述的内容,以期对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实践有所帮助。
二、园艺业:东亚农业生力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艺业:东亚农业生力军(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析理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演进 |
(一)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 |
(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改革开放以前 |
(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平衡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 |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联 |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明确目标 |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新动能 |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
(一)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加快农业发展 |
(二)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助力农业发展 |
(三)以文化振兴为指引促进农业发展 |
(四)以生态振兴为目标构建生态农业 |
(五)以基层组织振兴为保障推动农业发展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产业振兴与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
(二)人才振兴与农业从业者结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 |
(三)文化振兴与农业文化资源开发不足之间的矛盾 |
(四)生态振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 |
(五)现代农业发展与现存体制机制障碍之间的矛盾 |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 |
(一)化解农产品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矛盾的现实需要 |
(二)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效益,巩固脱贫成果的现实需要 |
(三)改善欠发达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四)推进欠发达地区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
(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约因素 |
(一)不平衡发展造成的资源流失 |
(二)区位优势抬升机制明显滞后 |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
(四)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宽度过窄 |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 |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
(三)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滞后 |
(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难 |
(五)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程度低 |
(六)农业资金供给紧缺 |
三、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
(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
(五)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
(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
第四章 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路径 |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 |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紧缺和优质农产品生产 |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
(三)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相关体系 |
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
(三)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三、补齐农业生产的短板,增强农业发展基础 |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四、创新培育方式,推动经营主体协同发展 |
(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
(二)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融合发展 |
五、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 |
(一)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促进农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
(二)深化金融改革,培育农村资本市场 |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牵动人才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收益率趋同视角下的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城乡关系理论的演进 |
2.1.1 马克思城乡关系发展理论 |
2.1.2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理论 |
2.2 经济理论中的要素收益率研究 |
2.2.1 经济增长理论的中的要素收益率研究 |
2.2.2 发展经济理论中的要素收益率研究 |
2.3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中的要素收益率研究 |
2.3.1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
2.3.2 城乡经济要素流动与收益率研究 |
2.3.3 产业升级与要素收益率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素收益率趋同的理论逻辑 |
3.1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乡要素的变化 |
3.1.1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乡劳动力的迁移 |
3.1.2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物质资本的流动 |
3.1.3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乡人力资本的流动 |
3.2 要素流动对农业部门要素收益率的影响 |
3.2.1 城乡对立阶段传统要素收益率的趋同 |
3.2.2 城乡融合阶段新型要素收益率的趋同 |
3.3 要素收益率趋同的必要条件 |
3.3.1 农业劳动力稀缺与劳动收益率趋同 |
3.3.2 农业资本深化与物质资本收益率趋同 |
3.3.3 农业现代化与人力资本收益率趋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城乡要素收益率估算及趋同判断 |
4.1 生产要素收益率中要素存量的估计 |
4.1.1 资本存量的估计 |
4.1.2 资本存量估算结果 |
4.2 城乡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 |
4.2.1 要素产出弹性模型及估计 |
4.2.2 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 物质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及分析 |
4.3.1 分区域物质资本收益率的变动及比较 |
4.3.2 分省份物质资本收益率的变动及比较 |
4.4 劳动收益率的计算及分析 |
4.4.1 分区域劳动收益率的变动及比较 |
4.4.2 分省份劳动收益率的变动与对比 |
4.5 人力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及分析 |
4.5.1 分区域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变动及比较 |
4.5.2 分省份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变动及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乡部门要素收益率趋同的影响因素 |
5.1 要素收益率趋同计量模型的建立 |
5.1.1 建立模型的思路 |
5.1.2 变量的选择 |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2.1 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2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模型设立与估计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设立与估计方法 |
5.3.2 估计的主要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乡要素收益率趋同的国际经验 |
6.1 发达国家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
6.1.1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
6.1.2 后发工业化国家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
6.2 发达国家城乡要素收益率的趋同 |
6.2.1 发达国家城乡劳动收益率的趋同 |
6.2.2 发达国家城乡物质资本收益率的趋同 |
6.2.3 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本水平的趋同 |
6.3 发达国家城乡要素收益率趋同的经验总结 |
6.3.1 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
6.3.2 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
6.3.3 政府主导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城乡经济要素收益率趋同的对策研究 |
7.1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
7.1.1 破除劳动力流动约束 |
7.1.2 土地流转改革与资本进入农业部门 |
7.1.3 促进人力资本城乡双向有效流动 |
7.2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7.2.1 提升农业资本深化水平 |
7.2.2 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7.2.3 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
7.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7.3.1 均衡的城乡融合发展 |
7.3.2 乡村振兴战略及政策支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结论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次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定义与能力分层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基本信息统计 |
第二节: 上海市高中生对“时空”信息的认识与态度 |
第三节: 上海市高中生“时空意识”素养现状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意见 |
第三章: “时空观念”素养能力分层的教学进度表—以上海地区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 |
第四章: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时空观念”的实践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时序意识 |
第二节: 空间意识 |
第三节: 时间图表能力 |
第四节: 历史地图能力 |
第五节: 关联能力 |
第六节: 理解论述能力 |
第五章: 发展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方法与建议 |
第一节: 对时间观念的教学 |
第二节: 对空间观念的教学 |
第三节: 对整体时空认识的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时空意识”素养水平调查问卷》问卷设计 |
附录二: 《高中生“时空意识”素养水平调查问卷》问卷数据统计 |
后记 |
(4)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由来、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第一章 “刀郎”(dolan)与“刀郎人” |
第一节 “刀郎”(dolan)的语源与语义 |
第二节 “刀郎人”的历史渊源 |
第三节 “刀郎人”的内涵与外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走进“刀郎”地区 |
第一节 离塔克拉玛干最近的绿洲——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田野点 |
第二节 古老的胡杨林中间的社区——巴楚县阿瓦提镇田野点 |
第三节 阿克苏河畔的村庄——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田野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刀郎人”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狩猎业和渔业 |
第二节 畜牧业——作为宠物的“刀郎羊” |
第三节 农业 |
第四节 民间贸易 |
第五节 传统手工技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刀郎人”的婚姻家庭与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婚姻习俗 |
第二节 木屋居住结构与家庭关系 |
第三节 亲属关系与称谓 |
第四节 “绿洲”社会结构与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刀郎人”的语言特征 |
第一节 底层语言遗迹 |
第二节 近代主体语言变迁 |
第三节 现代多元语言交融 |
第四节 现代刀郎人的语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刀郎人”的生死观与信仰 |
第一节 送葬和停尸 |
第二节 灯观念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刀郎麦西热甫 |
第一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种类 |
第二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组织结构——“依格提毕西” |
第三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功能分析 |
第四节 刀郎麦西热甫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刀郎木卡姆 |
第一节 刀郎木卡姆的特殊载体——刀郎乐器 |
第二节 刀郎人演艺生活 |
第三节 刀郎木卡姆的社会功能 |
第四节 刀郎木卡姆与刀郎麦西热甫的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
第五节 刀郎木卡姆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刀郎画(热西姆) |
第一节 刀郎画的产生 |
第二节 刀郎画的风格及特征 |
第三节 刀郎画家的创作活动 |
第四节 刀郎人对刀郎画的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刀郎人”及“刀郎文化” |
第一节 “时尚的刀郎”与“本义的刀郎” |
第二节 刀郎人文化特征的当代诠释 |
第三节 刀郎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 |
第四节 刀郎人文化的整体性解读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民科技培训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农民科技培训研究综述 |
1.2.3 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其发展趋势 |
1.3 研究方法、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民科技培训理论基础 |
2.1 农民及农村劳动力 |
2.1.1 农民 |
2.1.2 农村劳动力 |
2.2 科技及农业技术 |
2.2.1 科技 |
2.2.2 农业技术 |
2.3 “三农”和农民问题 |
2.4 农民科技培训 |
第三章 对比国外与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分析 |
3.1 国外农民科技培训的具体做法 |
3.2 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的具体做法 |
3.3 湖南省农业技术使用现状 |
3.4 湖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 |
第四章 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与农民科技需求脱节 |
4.2 培训机构合作不力,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
4.3 配套管理体制不畅,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
4.4 教育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资金严重短缺 |
第五章 加强湖南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 |
5.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5.2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5.3 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内容、形式多元化 |
5.4 加大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 |
5.5 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农民科技培训经验的借鉴 |
5.5.1 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上的借鉴与完善 |
5.5.2 农民科技培训资金保障机制上的借鉴与完善 |
5.5.3 农民科技培训管理机制上的借鉴与完善 |
5.5.4 协调联动机制上的借鉴与完善 |
5.5.5 风险保障机制上的借鉴与建立 |
5.6 完善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
5.6.1 制定和完善农民科技培训规划 |
5.6.2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
5.6.3 深化农村科技教育改革,推进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创新 |
5.6.4 切实增加农民科技培训投入 |
5.6.5 加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农民科技培训 |
5.6.6 为农民科技培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看宜都村镇空间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阐释 |
1.1.1 农业生产 |
1.1.2 村镇空间 |
1.2 研究背景 |
1.2.1 政策背景 |
1.2.2 现实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村镇体系结构研究 |
1.3.2 村镇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1.3.3 村庄的分类指导研究 |
1.3.4 保留村庄的选择方法研究 |
1.3.5 农民需求的研究 |
1.3.6 未来村庄发展道路研究 |
1.3.7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理论基础 |
1.5.1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理论 |
1.5.2 费孝通的富民理论 |
1.5.3 施坚雅的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理论 |
1.5.4 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理论 |
1.5.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6 研究意义 |
1.6.1 实践意义 |
1.6.2 理论意义 |
1.7 研究方案设计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宜都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调查 |
2.1 调查区域介绍 |
2.2 当前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调查 |
2.2.1 大棚种植——三江村与大战坡村 |
2.2.2 粮食作物种植——六里冲村 |
2.2.3 柑橘种植——鄢家沱村 |
2.2.4 茶叶种植——毛湖淌村 |
2.2.5 百合种植——南冲村 |
2.2.6 小结 |
2.3 不同生产方式下的农民生活 |
2.3.1 劳动生产率情况 |
2.3.2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 |
2.3.3 小结 |
2.4 宜都农业的发展规律梳理 |
2.4.1 宜都农业的发展历程 |
2.4.2 宜都农业的发展逻辑 |
2.4.3 宜都农业的未来推理 |
2.4.4 小结 |
2.5 宜都农业的组织形式 |
2.5.1 组织形式—:龙头企业 |
2.5.2 组织形式二:自发的合作社 |
2.5.3 宜都农业组织的未来 |
2.5.4 小结 |
2.6 本章结论 |
第3章 不同生产生活下的村镇空间体现 |
3.1 传统的宜都村镇空间成因 |
3.1.1 农村散居的成因 |
3.1.2 传统的集镇分布及城乡关系 |
3.1.3 小结 |
3.2 现代的宜都城乡空间变迁 |
3.2.1 农村散居的变化 |
3.2.2 现代的城乡联系及集镇分布 |
3.2.3 农民社交范围的变化 |
3.2.4 小结 |
3.3 未来的宜都城乡空间变迁推理 |
3.3.1 农民进城的意愿调查 |
3.3.2 未来的村镇地区居住形态判断 |
3.3.3 小结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自下而上”的村镇规划应对 |
4.1 “大型集中居民点”规划选点 |
4.2 满足农民未来需求的设施安排 |
4.3 符合农民利益的建设方式 |
4.4 未来宜都农村的生活图景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部分访谈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实践经历 |
(7)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境外滩涂开发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滩涂开发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与有利条件分析 |
2.1 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 |
2.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
2.2.1 丰富的沿海资源 |
2.2.2 适宜的气候条件 |
2.2.3 其他方面的优势 |
第三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研究 |
3.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进程 |
3.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
3.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障碍分析 |
3.3.1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够强 |
3.3.2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不够完善 |
3.3.3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不够 |
3.3.4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技植入不足 |
3.3.5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市场引导不明显 |
3.3.6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及趋势分析 |
4.1 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1.1 日本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1.2 荷兰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1.3 新西兰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4.1.4 韩国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1.5 其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2 国内鲁、浙、闽、粤等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
4.2.1 山东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2.2 浙江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2.3 福建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2.4 广东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
4.3 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
4.3.1 国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
4.3.2 国内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及模式选择 |
5.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及意义 |
5.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
5.1.2 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1.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义 |
5.2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指导原则 |
5.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 |
5.3.1 江苏沿海滩涂种植业的开发模式 |
5.3.2 江苏沿海滩涂养殖业的开发模式 |
5.3.3 江苏沿海滩涂旅游业的开发模式 |
5.3.4 江苏沿海滩涂其他产业开发模式 |
第六章 加快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宣传,增强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识 |
6.2 完善规划,指导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施 |
6.3 出台政策,规范、扶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6.4 科技支撑,提高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能力 |
6.5 市场引导,经济合理地指导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6.6 规范管理,依法维护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秩序 |
结束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本文"士绅"的范围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近代江苏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农业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
一、农业技术 |
二、生产工具 |
第二节 农业品种缺少改良 |
一、棉花 |
二、蚕种 |
三、其他品种 |
第三节 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
一、国际市场 |
二、国内市场 |
第四节 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 |
一、农业生产中充斥着迷信色彩 |
二、缺乏改良传统农业技术的意识和技能 |
第二章 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译介和倡导 |
第一节 江苏士绅对西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 |
一、西方近代化农业机械 |
二、西方近代化畜牧业 |
三、西方近代化农业科研 |
四、西方近代化园艺技术 |
五、西方近代化农业教育 |
第二节 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论着的译介 |
一、创办近代农业报刊 |
二、翻译出版近代农业科技着作 |
第三节 江苏士绅对近代化农业的倡导 |
一、对农工商关系的重新定位 |
二、主张引进或制造农业机械 |
三、重视农业科研及优良品种的引进 |
四、倡设新型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 |
五、提倡发展近代化农业教育 |
第三章 士绅与江苏农业科研及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近代化 |
第一节 农事试验场及其农业科研活动 |
一、筹办农事试验场 |
二、农事试验场的科研活动与成绩 |
第二节 农会及其职责 |
一、创立农会 |
二、农会的主要职责 |
第三节 农业公司及其新质 |
一、创建农业公司 |
二、农业公司的资本主义性质 |
第四章 士绅与江苏农业教育的近代化 |
第一节 大力兴办农业学校 |
一、士绅兴办实业教育的动机 |
二、与地方合作办学 |
三、自办农业学校 |
第二节 筹办农业博览会 |
一、组织参加国外农业博览会 |
二、举办省内农业博览会 |
三、农业博览会的知识传播方式 |
第三节农务组织的教育功能 |
一、农事试验场的教育作用 |
二、农会的知识传播功能 |
第五章 士绅与江苏近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 |
第一节 引进、培育和推广良种 |
一、引进和培育优良棉种 |
二、培育推广优良蚕种 |
三、改良稻麦、蔬果及其他品种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一、植树造林的新认识 |
二、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三节 垦植、灌溉、肥料生产和渔业技术 |
一、垦植技术 |
二、灌溉技术 |
三、肥料生产技术 |
四、渔业技术 |
第四节 丝、棉业与农产品加工技术 |
一、蚕业技术 |
二、棉纺织技术 |
三、碾米、榨油与面粉加工技术 |
第六章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动因、成效及局限性 |
第一节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动因分析 |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
二、科举之废与士绅的嬗变 |
三、士绅传统功能的延伸 |
四、地方自治下士绅权力的扩张 |
第二节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成效 |
一、推广了先进农业科技知识 |
二、促进了农产品的高质优产 |
三、农业公司的作用和意义 |
四、推动农工商一体化发展 |
第三节 江苏士绅近代化农业实践的历史局限性 |
一、士绅近代化程度总体较低 |
二、士绅自身财力有限 |
三、工业资本介入农业改良的局限性 |
四、士绅城居和劣化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学术构想与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村工业化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工业化含义及其传统理论 |
一、工业化含义 |
二、传统工业化理论 |
第二节 农村工业化及其传统理论 |
一、农村工业化 |
二、农村工业化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及其环境污染状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及其贡献 |
一、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成就及贡献 |
三、农村工业化的典型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 |
一、农村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
二、农村工业化对土地的污染 |
三、农村工业化对大气的污染 |
四、农村工业化对水的污染 |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造成环境问题的特点 |
一、发展起点低,缺乏治污设施 |
二、工业发展失控,缺乏行业监管机制 |
三、城市污染大户外迁,加重了农村农村工业化污染 |
四、农村工业经济脆弱,治理污染水平低 |
第四章 农村工业化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工业化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 |
一、疾病问题 |
二、贫困问题 |
三、环境难民问题 |
第二节 农村工业化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的盲点与导向的片面性 |
二、二元社会结构 |
三、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 |
四、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
第五章 农村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新型农村工业化及其特征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一、突破传统理论的羁绊,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 |
二、加强经济建设,削弱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
三、摒弃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坚持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 |
四、改革考核机制,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航天蔬菜育种基地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1.1 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综述 |
1.1.2 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原则、要求及主要内容 |
1.1.3 详解休闲农业景观设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资料收集整理 |
1.2.2 实地(例)调查 |
1.2.3 分析研究 |
1.2.4 归纳总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休闲农业景观基本理论 |
2.1.1 休闲学 |
2.1.1.1 休闲和休闲学定义 |
2.1.1.2 休闲方式 |
2.1.2 休闲农业 |
2.1.2.1 休闲农业的定义 |
2.1.2.2 休闲农业的意义 |
2.1.2.3 休闲农业的形式 |
2.1.3 上海市民休闲行为与休闲农业的关系 |
2.1.4 景观设计学 |
2.1.5 农业景观 |
2.2 国外休闲农业现状 |
2.2.1 荷兰 |
2.2.2 法国 |
2.2.3 意大利 |
2.2.4 欧洲休闲农业景观成功经验 |
2.2.5 日本 |
2.2.6 日本休闲农业成功发展经验 |
2.3 国内休闲农业现状 |
2.3.1 台湾 |
2.3.1.1 台湾休闲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1.2 台湾休闲农业的类型 |
2.3.1.3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 |
2.3.2 北京 |
2.3.2.1 北京休闲农业类型 |
2.3.2.2 北京发展休闲农业的启示 |
2.4 国内外休闲农业经验总结 |
2.4.1 相关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完善且执行有力 |
2.4.2 投资渠道多元化,经营管理水平高 |
2.4.3 注重农业生态保护性开发,规划布局合理 |
2.4.4 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研究不足 |
3. 上海休闲农业现状 |
3.1 上海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经济条件 |
3.1.4 农业条件 |
3.1.5 旅游业条件 |
3.2 上海休闲农业分布与总体状况 |
3.3 景点分布及特色 |
3.3.1 崇明:湿地与候鸟 |
3.3.2 嘉定区定位:现代农业 |
3.3.3 金山区看点:欣赏金山农民画 |
3.3.4 青浦区特色:围绕水做文章 |
3.3.5 松江区优势:农庄游加“林家乐” |
3.4 上海休闲农业园(区)实地调查分析 |
3.4.1 申隆生态园 |
3.4.2 申亚乡村度假农园 |
3.4.3 番茄农庄 |
3.5 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5.1 开发用地指标不够 |
3.5.2 休闲农业定位不够明确 |
3.5.3 活动项目和开发模式存在雷同 |
3.5.4 投入不到位 |
3.5.5 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和特色不够 |
3.5.6 未利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 |
3.5.7 可持续发展性差 |
4. 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的原则、内容及方法 |
4.1 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的原则 |
4.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1.2 地域性原则 |
4.1.3 动态性原则 |
4.1.4 市场性原则 |
4.1.5 经济性原则 |
4.2 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
4.2.1 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 |
4.2.2 目标定位 |
4.2.3 产业布局 |
4.2.4 设计思路 |
4.2.5 功能布局 |
4.2.6 土地利用规划 |
4.2.7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
5. 设计实例——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航天蔬菜育种基地 |
5.1 区域位置 |
5.2 规划建设定位 |
5.3 设计理念 |
5.4 功能分区 |
5.4.1 入口景观和示范区 |
5.4.2 设施栽培区 |
5.4.3 露地栽培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园艺业:东亚农业生力军(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冯娇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收益率趋同视角下的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D]. 郭磊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 邵家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4]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D]. 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 兰州大学, 2014(01)
- [5]湖南省农民科技培训问题研究[D]. 夏力.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6]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看宜都村镇空间的变迁[D]. 王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01)
- [7]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练薇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8)
- [8]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D]. 胡茂胜.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 杨煜璇.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10]上海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航天蔬菜育种基地景观设计为例[D]. 瞿宙.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