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中的麻醉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中的麻醉

一、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岳阳[1](2021)在《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在胸腺疾病微创手术中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剑突下入路(“三孔法”)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行胸腺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剑突下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初步探讨。同时建立“纵隔指数”的概念,探究这一指标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无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患者87例,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剑突下入路组(n=41)和侧胸入路组(n=4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水时间、重患室留观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留置胸引管时间、术后是否需要额外镇痛治疗、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花费、病理结果、“纵隔指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共有8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手术均按计划进行,无中转开胸,其中41例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46例行侧胸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剑突下入路组在手术时间(99.12±19.57min vs.112.17±28.12min,p=0.015)、术中出血量[20.00(20.00,50.00)ml vs.45.00(20.00,50.00)ml,p=0.039]、留置尿管时间[32.30(23.26,33.81)h vs.36.84(25.40,41.07)h,p=0.043]、留置胸引管时间[26.88(20.20,45.87)h vs.45.99(39.34,65.71)h,p=0.001]、术后住院时间[4.00(3.50,6.00)d vs.5.00(4.00,6.00)d,p=0.021]等方面低于侧胸入路组,但在术后并发症[27(71.1%)vs.11(28.9%),p<0.001]、尤其是拔管后双侧胸腔积液[11(84.6%)vs.2(15.4%),p=0.003]、以及拔管后再次置管引流[21(77.8%)vs.6(22.2%),p<0.001]等方面高于侧胸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一般资料、“纵隔指数”,及其他围术期、并发症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有胸腺疾病且适合微创手术的患者,剑突下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留置胸引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侧胸入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纵隔指数”也许不能对手术入路的选择产生指导作用。

陈立如[2](2021)在《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局部晚期胸腺肿瘤(locally advanced thymic malignancy,LATM)一般是指Masaoka III期及以上、但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胸腺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且疑难的疾病,其全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手术的肿瘤学效果和手术安全问题。近年来剑突下入路胸腔镜(subxiphoid VATS,SX-VATS)发展迅速,临床证明其在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中极有优势。然而,目前基于VATS入路的LATM治疗的报道均局限于病例报道,缺少临床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而且临床上对于如何“严格”选择适宜的LATM病例使用VATS治疗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合并症对LATM的围手术期以及预后的影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拟纳入近年来某省级胸腺肿瘤领先学科所在科室经治的LATM病例,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围手术期研究,以评价VATS治疗LATM的优势,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评估和合并症管理,为提高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围手术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提供参考。第一部分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在我院曾行胸部CT检查的4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CT和手术/病理资料,对不同就诊症状和CT特征与手术/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就诊时主诉包括非MG症状、MG症状和检查发现三类,三者的大血管侵犯率依次为62.5%、23.1%和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两比较,非MG症状就诊者大血管侵犯多于MG症状就诊者和检查发现者(非MG症状vs MG症状P=0.034,非MG症状vs检查发现P=0.008),检查发现者心包侵犯少于非MG症状就诊者(P=0.049)、其他周边组织结构侵犯情况在三者或两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肺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9%、62.5%和90%,CT扫描对心包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为:88.5%、57.1%和77.5%;CT增强扫描对大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75%和82.4%;CT扫描对膈神经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2.5%和65%;CT扫描对种植转移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00%和97.5%。结论: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对LATM的侵袭性评估、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SX-VATS治疗LATM的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学效果,并总结相关手术经验和技巧;2.分析胸骨下角(substernal angle,SA)、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手术经验等对SA-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经SA-VATS治疗的2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合并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术中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等。同时根据胸骨下角(SA)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小角组(SA<77°)和大角组(SA>77°),以及根据BMI大小,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低体重组(BMI<22.7kg/m2)和高体重组(BMI>22.7kg/m2),通过分别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分析SA和BMI对SX-VATS治疗LATM近期结果的影响。此外,还依据患者手术日期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手术经验对近期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在SX-VATS下完成手术,均达到R0切除状态。术中结果:手术时间120-360min,平均190±64min,术中出血量10-650m L,平均130±160m L;术中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包括肺楔形切除15例,心包部分切除10例,左侧无名静脉切除3例(包括1例合并切除了上腔静脉侧壁切除),左侧无名静脉侧壁切除2例,左侧受侵犯膈神经切除3例,升主动脉外膜部分切除1例。术后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6例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postoperative myasthenia crisis,POMC),经血浆置换治疗等MG综合治疗,于术后19天康复出院;1例术后2周发生POM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出现左上肢及左侧颈部、颜面部肿胀,术后1周内逐渐缓解消退;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除自动出院的患者,其余1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2.1±4.2天。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15.7±13.0个月。死亡2例,均因MG危象及相关并发症死亡;复发1例,为肺内及胸腔转移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存活至今。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A和BMI大小对手术操作及术后近期结果无显着影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了BMI大小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外(r=0.458,P=0.043),患者的SA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BMI与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手术经验对SX-VATS治疗LATM的影响表现为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和住院时间缩短,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X-VATS治疗经过选择的LATM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结果;2.患者的SA和BMI对近期手术结果无明显影响,但BMI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第三部分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目的:分析MG对胸腺肿瘤患者VATS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探讨LATM患者围手术期MG相关风险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VATS手术治疗的91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前病史和诊断分为三组。A组:不伴任何类型MG(n=35);B组:伴轻症MG的患者,即伴单纯眼肌型MG(Osserman I型)或轻度全身性MG(Osserman IIA型)的患者(n=24);C组:伴有中度全身性MG以上类型的患者,包含Osserman IIB型、III型或IV型(n=32)。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MG对胸腺肿瘤VATS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对LATM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按并发症分组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Masaoka分期、WHO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合并Osserman IIB以上类型的MG使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均明显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外科临床分期在发作/进展期、术前肌无力危象史、ASA分级III级以上和Osserman IIB以上类型MG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serman IIB型以上MG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0天时B组与C组MG症状有效率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单独对LATM病例术后指标分析,发现合并MG使LATM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治疗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天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MG使胸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2.合并Osserman IIB型以上类型MG是胸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积极呼吸支持和监护治疗或有利于降低MG对LATM患者术后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1.进一步评价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2.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标准。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入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LAT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至2021年3月1日。依据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25)和开胸手术组(open thymectomy,OT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VATS组与OT组对比,VATS组术前接受穿刺或腔镜活检、新辅助化疗的比例明显少于OT组,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比OT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VATS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VATS在处理心包、肺、单侧膈神经等导致的外科性困难方面与OT组类似(P>0.05),在处理胸腔种植结节方面也相仿(P>0.05),但VATS在处理大血管相关的外科性困难方面劣于OT组,而且当外科性困难超过3处时VATS也处于劣势(P<0.05)。术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OT组低,VATS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总住院费用均少于OT组(P<0.05)。两组病例在淋巴结阳性/切除例数比、WHO分型、切缘状态、Masaoka分期和TNM分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全部患者随访1-57个月,平均19±16.9个月,随访中VATS组死亡3例,复发1例,OT组死亡4例,复发1例;VATS组与OT组的生存曲线提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X 2=0.216,P=0.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史、肿瘤大小(>5cm)、左无名静脉外科性困难、左无名静脉以外大血管外科性困难和外科性困难数超过3处(含3处)以上是选择开放手术的考虑因素(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式选择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OR=2.207,95%CI:1.152-3.567,P=0.014)、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外科性困难(OR=0.130,95%CI:0.020-0.860,P=0.034)和术中外科性困难≥3处(OR=8.778,95%CI:1.105-69.731,P=0.040)。结论:1.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LATM病例,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同时远期肿瘤学效果与开胸术式相当。2.VATS治疗LATM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符合以下条件的LATM可考虑选择VATS治疗:(1)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5cm,(2)无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导致的外科性困难,(3)外科性困难<3处,(4)无新辅助化疗史。

彭凯[3](2021)在《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治疗胸腺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我们讨论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这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治疗Masaoka-Koga I-II期胸腺瘤患者中围术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完整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8年01月-2020年12由同组胸外科医生诊治并接受微创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且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胸腺瘤(Thymoma)的患者,一共对2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严格经过过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后,最终选择了71例患者,将他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筛选的总体研究对象中,将22例列为研究组A组,严格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extended thymectomy,SVAET);另外49例列为对照组B组,严格接受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左/右)(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extended thymectomy,VATET),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临床特征、肿瘤学信息、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回顾性分析出两种手术方案在治疗Masaoka-Koga I-II期胸腺瘤中的临床围术期疗效的差异性。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手术方案的各项数据分析,A组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SVAET组在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ICU重症监护时间、术后第1、2天可视化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清扫纵隔脂肪的完整性和术后标本展开后的最大长/宽度上均要优于B组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VATET组,(P<0.05);A、B两组患者在手术后24h引流量、术后第3天及拔除引流管当天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这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胸腔积液积气、肌无力危象、膈神经损伤、乳糜胸等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胸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A组较B组患者的整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略低(P<0.05);A、B两组手术方案在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改善上无显着差异(P>0.05);A组切除的肿瘤体积大小与B组无明显差异,但清扫的周围脂肪组织标本展开最大长度和宽度均大于B组(P<0.05)。结论:1、剑突下入路组与单侧胸入路组相比在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但可略微缩短手术时间;2、剑突下入路组患者可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可减少术后前两天的疼痛、可缩短ICU监护时间、可尽早拔除引流管以及可尽早出院,但差异并不显着;3、两组患者各类术后并发症比较上无显着差异,但剑突下入路总体胸部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单侧胸入路;4、两组方案术后患者重症肌无力症状改善上无显着差异;5、两组方案在切除胸腺肿瘤本身的完整性上无明显差异,但剑突下入路在清扫周围脂肪组织的完整性上是有轻微优势的。

赵训杰[4](2021)在《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导致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期以指导临床。[方法]汇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病例5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是否≥107min,将研究对象分为手术时间延长组、非手术时间延长组。将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胸骨下角的大小、术中出血量、胸廓前后径与胸廓左右径之比、右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方1cm处(肋缘下操作点)到颈静脉切迹的直线距离(c-a-D)、胸部CT隆突平面胸骨到主动脉前缘切迹的垂直距离(s-a-d)等方面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行赋值,然后再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总结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将上述数据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在BMI、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胸廓前后径与胸廓左右径之比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胸骨下角、c-a-D、s-a-d、病理类型方面的存在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手术时间延长组胸骨下角大小为(68.32±2.50)°小于非手术时间延长组胸骨下角(70.03±3.02)°(P<0.05);手术时间延长组s-a-d大小为(19.77±5.17)cm明显小于非手术时间延长组s-a-d(25.70±5.54)cm(P<0.05);手术时间延长组c-a-D大小为(31.15±2.88)cm大于非手术时间延长组c-a-D(28.67±2.09)cm(P<0.05);手术时间延长组中胸腺增生10例,胸腺瘤12例;非手术时间延长组中胸腺增生23例、胸腺瘤6例,上述两组在病理类型方面存在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胸骨下角大小、s-a-d、c-a-D、病理类型,将四个指标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所得结果示:病理类型[OR=6.78,95%CI=(1.18,39.14),P=0.032]、s-a-d[OR=0.81,95%CI=(0.70,0.95),P=0.007]、c-a-D[OR=1.65,95%CI=(1.14,2.38),P=0.008]、胸骨下角大小[OR=0.86,95%CI=(0.66,1.14),P=0.295],其中 s-a-d、c-a-D、病理类型为影响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c-a-D、s-a-d、病理类型是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邱林彬[5](2021)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传递疾病,是受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MG和胸腺的关系由来已久,胸腺在疾病发展中的相关性早已为人所知,在过去的十数年里,对它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胸腺切除术在MG治疗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病例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分析我院胸外科单一医疗组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后MG患者的相关材料,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分析,认真探讨哪些因素是真正影响MG术后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今后临床上制定MG的手术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6月~2020年05月于我院胸外科单一医疗组接受胸腺扩大切除手术并成功电话随访的80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效果,以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stable remission,CSR)作为评价指标,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术前病程、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术前有无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药物控制情况、手术方式、术后胸腺病理类型8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其中47例病理类型为胸腺瘤的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WHO组织学分型及切除的肿瘤大小3个方面也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寻影响MG术后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达到完全缓解15例,CSR率:18.75%,平均达到完全缓解时间:4.01年;达到治疗目标61例,达到治疗目标率:76.25%,平均达到治疗目标时间3.24年。(2)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术前病程、术前有无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药物控制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类型(胸腺瘤vs非胸腺瘤),以及胸腺瘤患者的WHO组织学分型和切除的肿瘤大小与术后完全缓解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术后病理类型(胸腺增生vs非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术后MG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P=0.006OR:2.046 95%CI:1.228~3.408)、术后病理类型(胸腺增生vs非胸腺增生)(P=0.009 OR:2.114 95%CI:1.201~3.718)及胸腺瘤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P=0.041 OR:2.709 95%CI:1.043~7.036)是MG术后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年龄不是术后MG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胸腺扩大切除术在MG的治疗上有效可靠,且疗效与术后时间呈现正相关趋势。(2)发病年龄是MG术后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早发型患者较晚发型患者预后更好,考虑是年轻患者新陈代谢更快,所以MG症状的改善和缓解程度可能相对更好。(3)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是MG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Ⅰ+Ⅱa型较Ⅱb型及以上疗效更佳,提示控制MG发病后分型进展有助于提高术后MG的完全缓解率。(4)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与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对术后远期CSR率无统计学上差异,MG患者行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同样安全有效。(5)术后病理类型(胸腺增生vs非胸腺增生)是MG术后远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MG合并胸腺增生远期预后较其他病理类型好,可供治疗选择参考。(6)胸腺瘤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是MG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分期患者远期预后更良好,建议MG合并Masaoka高分期的患者,术后应采取放化疗等进一步治疗措施来提高术后缓解率。

李子凡[6](2021)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胸部微创手术,与传统经侧胸胸腔镜手术相比,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相当,但围术期疼痛更轻微。近几年,该术式在胸外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该手术方式是否能减轻术后远期疼痛仍缺少相关证据。该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等方法,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肋间入路行前纵隔肿瘤切除的疗效和术后远期疼痛。方法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共197例患者接受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其中,术前患有慢性疼痛者3例,术中中转正中胸骨切开手术10例,失访患者17例,共30例患者被排除,最终共167例患者纳入研究,42例(25.1%)接受经剑突下入路手术,125例(74.9%)接受经侧胸肋间入路手术。疼痛程度以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表示,随访日期距手术日期间隔的平均时间为33.6月。在两手术组之间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在匹配组间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与术后远期疼痛程度。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新发重症肌无力(MG)、肿瘤复发或死亡。在两组间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经剑突入路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各42名患者入组,组间人口基线特征变量无明显差异(P>0.05)。经侧胸肋间入路组与剑突下入路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指标增涨、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远期疼痛发生率、术后远期疼痛等级与疼痛NRS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与经侧胸肋间入路手术疗效相当。在我们的研究中,剑突下组相比于侧胸组在减轻术后远期疼痛方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优势。

秦学伟,郑扬[7](2020)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拟行胸腺切除+前纵隔脂肪清扫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32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A组(n=187)和B组(n=245)。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2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停药到拔管时间、出室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 A组切皮时及术毕时MAP、H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切皮时及术毕时MAP和HR均高于术前(P <0. 05),且B组高于A组(P <0. 01); 2组患者均在手术室顺利拔管,A组停药到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均短于B组(P <0. 01),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P <0. 01); 2组患者术后送至重症肌无力中心继续观察24 h后,均未发现肌无力征象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手术具有提前拔管的优势及完善的局部镇痛效果,可提升患者安全性及舒适感,是一种理想的手术麻醉方法。

彭华利,周洋,郑波,唐仕海,赵飞,胡同晨[8](2019)在《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效果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行胸腺切除术的60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胸骨开胸胸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0~2.0年,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带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着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具有类似的临床疗效,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付海林[9](2019)在《胸腺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胸腺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在临床上及早预防,降低胸腺瘤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计162例行胸腺瘤手术患者的病历数据,将29例胸腺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设为感染组,将133例胸腺瘤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设为非感染组,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插管时间、ASA分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寻找导致胸腺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气管导管留置时间、ASA分级对胸腺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高龄(P=0.018,OR=4.937)、吸烟史≥400支/年(P=0.020,OR=4.333)、传统手术方式(P=0.049,OR=3.380)、术中出血量≥200ml(P=0.007,OR=6.178)、气管导管留置时间≥300min(P=0.010,OR=5.149)、ASA分级≥3级(P=0.034,OR=3.986)是胸腺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长期大量吸烟史、传统开刀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较多、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和ASA分级高为导致胸腺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胸腺瘤患者手术之前尽早戒烟,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加强呼吸道的准备,在保证手术安全及疗效的同时尽可能行微创手术方式,在手术中严密止血,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时吸痰,术后尽早拔除气管导管等措施可降低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

邱志宏[10](2019)在《剑突下与右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剑突下与右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围手术期及短期随访效果,探讨剑突下入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6月至2018年0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电视胸腔镜扩大胸腺切除治疗MG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其中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组68例;右胸入路胸腔镜组63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短期疗效,短期随访结果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提出的分类系统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延迟拔管、术后引流量、术后危象、术后开胸止血、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入路组手术时间为(139.00±34.56)min,短于右胸腔入路组时间(152.14±32.36)min,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5)。剑突下入路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明显低于右胸入路组患者(P<0.001,P<0.001和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时间1356个月,平均30个月,失访19例。3例(剑突下入路组1例;右胸入路组2例)随访中死亡。剑突下入路组MG完全稳定缓解率(CSR)及有效治疗率均高于右胸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4,P=0.627)。结论:剑突下和右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MG均安全可行,且短期效果相当。但剑突下入路能很大程度减轻MG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侧胸入路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

二、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在胸腺疾病微创手术中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患者的选择
    2.2 术式的改良
        2.2.1 体位改良
        2.2.2 器械改良
        2.2.3 切口改良
    2.3 麻醉方式与无管化
    2.4 机器人辅助剑突下入路胸腺切除术
    2.5 小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关于“纵隔指数”的定义
        3.2.2 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术前处理
        3.2.3 主要手术器械
        3.2.4 剑突下入路手术技术
        3.2.5 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技术
        3.2.6 术后处理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4.2 两组手术资料比较
    4.3 两组围术期资料比较
    4.4 两组术后并发症资料比较
    4.5 两组“纵隔指数”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优劣势探讨
    5.2 术后并发症管理的探讨
    5.3 关于“纵隔指数”的探讨
    5.4 本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诊断
        1.1.3 CT检查
        1.1.4 CT征象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不同就诊主诉患者周边组织结构侵犯的对比
        1.2.2 包膜及肺组织受侵犯评估情况
        1.2.3 心包受侵犯评估情况
        1.2.4 血管受侵犯评估情况
        1.2.5 膈神经受侵犯评估情况
        1.2.6 胸膜种植结节评估情况
    1.3 讨论
        1.3.1 术前症状学评估
        1.3.2 术前CT轮廓分析
    1.4 结论
第二部分 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观察指标
        2.1.3 手术方法
        2.1.4 术后处理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手术相关指标
        2.2.2 术后恢复情况
        2.2.3 病理结果
        2.2.4 随访结果
        2.2.5 胸骨下角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2.2.6 BMI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2.2.7 手术经验对手术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SX-VATS治疗LATM的历史和现状
        2.3.2 SX-VATS治疗LATM的病例选择
        2.3.3 SX-VATS手术的安全性
        2.3.4 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2.3.5 SX-VATS治疗LATM的优势
        2.3.6 剑突区解剖及胸骨下角对SX-VATS手术的影响
        2.3.7 BMI对 SX-VATS手术的影响
        2.3.8 SX-VATS的学习曲线
        2.3.9 SX-VATS切除LATM时特殊情况的处理
    2.4 结论
第三部分 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
    3.1 资料和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方法
        3.1.2.1 围手术期胸腺肿瘤与MG处理方案
        3.1.2.2 分组
        3.1.2.3 观察指标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3.2.3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2.4 MG治疗效果
        3.2.5 MG对 LATM围手术期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前的影响
        3.3.2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中的影响
        3.3.3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后及预后的影响
        3.3.4 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MG的管理
    3.4 结论
第四部分 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资料收集
        4.1.3 分组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术前基线资料对比
        4.2.2 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4.2.3 术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4.2.4 术后病理对比
        4.2.5 影响手术入路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4.2.6 随访
    4.3 讨论
        4.3.1 LATM手术治疗的趋势
        4.3.2 VATS治疗LATM的围手术期效果
        4.3.3 VATS治疗LATM的肿瘤学效果
        4.3.4 VATS治疗LATM的不足
        4.3.5 VATS治疗LATM的适应症
    4.4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局部晚期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3)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治疗胸腺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
        2.4.1 研究组
        2.4.2 对照组
        2.4.3 观察数据指标
        2.4.4 本研究随访方案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手术方案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3.2 两组手术方案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4 两组手术患者术后重症肌无力MG状态比较
    3.5 两组术后病理中胸腺肿瘤瘤体积与周围脂肪组织标本展开最大长度、宽度比较
    3.6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术中情况的影响
    4.2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围术期情况的影响
    4.3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4.4 两种术式对于术后重症肌无力 MG 症状改善的影响
    4.5 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切除肿瘤体积与术后标本周围脂肪组织展开最大长度、宽度的影响
    4.6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腺瘤的目前治疗现状与前沿进展
    参考文献

(4)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 入组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
        1.4.1 MG的诊断
        1.4.2 改良Osserman分型标准
        1.4.3 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
        1.4.4 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
        1.4.5 治疗效果评价
    1.5 围手术期管理
    1.6 手术方式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2 术后病理
    2.3 随访情况
    2.4 影响MG术后远期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2.5 影响MG术后远期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性别
    3.2 发病年龄
    3.3 术前病程
    3.4 术前最重改良Osserman分型
    3.5 有无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6 术前药物控制情况
    3.7 手术方式
    3.8 术后胸腺病理类型
    3.9 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
    3.10 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
    3.11 胸腺瘤肿瘤大小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2.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方法
        2.3.1 手术方法
        2.3.2 术后管理方法
        2.3.3 随访及疼痛评分方法
        2.3.4 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
        2.3.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结果
    3.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3.1.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基线资料对比
        3.1.2 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其效能检验
        3.1.3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基线资料对比
    3.2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间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相关资料对比
        3.2.1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可行性资料对比
        3.2.2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安全性资料对比
        3.2.3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疗效资料对比
    3.3 远期疼痛资料对比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1 NRS疼痛评估评分表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疼痛分析
    参考文献

(7)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麻醉方法:
        1.2.3 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前、切皮、术毕时MAP及HR比较
    2.2 停药到拔管时间、停药到出室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8)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传统的经胸骨胸腺切除术
    3.2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3.3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围术期治疗

(9)胸腺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收集指标
    1.3 手术方式
    1.4 ASA分级
    1.5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
    3.2 预防及治疗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剑突下与右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观察指标
        2.2.5 随访
        2.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病例
    3.2 手术结果
    3.3 随访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在胸腺疾病微创手术中的回顾性研究[D]. 岳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陈立如. 南昌大学, 2021(01)
  • [3]剑突下入路与单侧胸入路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治疗胸腺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D]. 彭凯. 南昌大学, 2021(01)
  • [4]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D]. 赵训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邱林彬.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李子凡.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秦学伟,郑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22)
  • [8]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效果对比[J]. 彭华利,周洋,郑波,唐仕海,赵飞,胡同晨. 中国医刊, 2019(11)
  • [9]胸腺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 付海林.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剑突下与右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比分析[D]. 邱志宏. 南昌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中的麻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