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2002年五年间宁夏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辛婉怡[1](2021)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宁夏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袁亚丽[3](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张学霞[4](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马伟[5](2018)在《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文中认为日本对我国东北的“农业开发”,是通过涉农会社实现的。其中,“东亚劝业会社”“满拓公(会)社”及“大连农事会社”主要从事土地掠取及农业经营、农业移民、农业金融等业务,“东亚劝业会社”“满蒙畜产工业会社”“满洲畜产公(会)社”“满洲猪毛工业会社”等则从事畜产品买卖、加工、输出等业务。1922年设立的“东亚劝业会社”,致力于东北土地、农产品、大米、牛肉等资源的掠取。截至1935年,该会社在“南满洲和东部内蒙古”掠取土地超过13万町,吉东地区95.32万町。其中部分土地改造为水田,以朝鲜佃农为主要劳力,获取稻谷等实物地租,部分旱田租借给我国汉族农民,以货币地租获利。1936年“东亚劝业会社”解散后,水田业务由“鲜满(满鲜)拓殖会社”接收,旱地业务则由满拓公(会)社所承继。截至1941年,“满拓公(会)社”共掠取土地2002万町,相当于日本本土耕地面积的2.2倍。对于如此规模的土地,除一小部分配给日本移民外,剩余绝大部分一方面由该公社直接采用租佃制度进行经营,另一部分则采用“掠夺型经纪”模式,雇佣土地经理人进行管理,这很大程度造成农业收入体系及分配模式混乱。同时,该公社还试图在“满拓区”内推行改良农法,办法是通过改良农具取代东北传统农具,但因数量严重不足而进展缓慢,最终造成该改良农法流于形式。1929年设立的“大连农事会社”,主要在“关东州”进行土地及农产物的垄断业务,并为日本农民迁移东北积累经验,但大规模移民侵略实施后,该会社的作用降低,但依然以租佃的形式对所掠土地进行控制。畜产方面,“九·一八事变”前,“东亚劝业会社”对农业资源的垄断和掠取有所节制,伪满洲国建立后,借助政治优势,始实行行业垄断。1930~1935年,“东亚劝业会社”还一度向日本海军提供东北冷冻牛肉。该会社解散后,畜产业务整合为“满蒙畜产工业会社”,从事肉类屠宰、加工等业务,并专门供应日本海军及关东军。1937年,“满洲畜产会社”获取该工业会社的全部股份,并完全垄断了伪满肉类、皮革、毛皮、羊毛等畜产物的加工、运输、输出等业务。“满蒙毛织会社”主要从事东北羊毛及澳洲细羊毛的深加工业务,并垄断了东北羊毛业务的输入。1943年升格为“满洲畜产公社”后,着重以制定价格的方式控制东北畜产资源。针对日本对我国东北,乃至东亚的殖民,本文以“结构性殖民理论”三大要素三大维度进行解读及理论提升。三大要素包括重农主义、农业移民及“国策会社”,其中,“国策会社”是核心环节,是推行重农主义和农业移民的基础和载体。而涉农会社体现“国策会社”的意志,并助推其农业殖民政策。三大维度是重农主义而非重商主义,规模性的农业移民而非零星的工业、商业移民,“国策会社”而非商业公司。三大维度处于高位,对殖民地的占有、同化及转化为“地理边疆”的可能性将处于高位。否则即处于低位。相较于西班牙、葡萄牙及英国、法国对美洲殖民,日本对我国东北殖民的政策性无疑处于高位。
刘妮雅[6](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耿仲钟[7](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任劼[8](2016)在《农民收入质量对其消费及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既是约束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术界普遍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农民收入的低水平状态不但影响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前提是正确有效地衡量农民收入的真实水平。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已经不再适合使用单纯的收入数量进行衡量。收入质量概念为评价收入水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收入质量理念为思路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迫切需要扩大内需的背景下,以农民为主的社会中低收入者的潜力巨大。因此,测算农民收入质量并探究其对经济增长贡献——消费及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将深入探究我国宏观视角下的农民收入质量,及其对农民消费及投资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其内容与章节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从现实和研究背景出发,此部分讨论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由文献综述和评价得出主要研究问题,通过概念界定提出了农民收入质量等概念,最后根据理论回顾和理论框架构建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我国农民收入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数的测算,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第三章分析了收入质量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过程,根据指标选取原则,选择了15个指标构成农民收入质量体系,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该体系构建基本正确合理。第四章在农民收入质量体系的基础上,采用1997年至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数据,使用熵值法获取各指标权重,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测算我国历年各地区的农民收入质量指数。并以正态云模型为评价方法,对2014年全国各省份的农民收入质量进行模糊评价,得到相应的评语等级。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村经济贡献——农民消费和农民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由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该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五章是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分析,通过使用面板回归模型、面板VAR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别分析农民收入质量及各维度对农民消费的总体及分维度影响、滞后影响和门槛效应。第六章是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的影响分析,通过使用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中介变量检验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分析农民收入质量及各维度对农民投资的总体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质量对投资存在的门槛效应,信贷配给在农民收入质量影响农民投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信贷在该过程中的影响程度。第四部分为全文总结,由第七章和第八章组成。第七章通过上文研究内容,从基于促进农民消费和农民投资视角进行提升农民收入质量的政策分析。第八章在总结全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凝练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研究展望。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农民收入质量体系由充足性、结构性、成长性、成本性和知识性五个维度14个指标构成。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及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农民收入质量在区域间差异极大,说明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差异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收入质量各维度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考虑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参数估计结果和各维度得分均值,农民收入的充足性和结构性重要程度较高,其他维度亟待重视。(2)我国农民收入质量与收入数量存在脱节现象。我国农民收入质量指数的变动体现出在波动中增长,增长速度减缓的趋势,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更加贴近。农民收入质量指数呈现沿海及毗邻地区较高、边境地区较低、西部内陆地区最低的辐射状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处于收入质量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收入质量仍有较大改善的空间。(3)我国农民收入质量显着影响农民消费。我国农民收入质量每增加0.1个单位,当年农民消费增长1510.4元,农民收入质量各维度中收入充足性、结构性、成长性和知识性均显着影响我国农民消费,但收入成本性不显着。我国农民消费存在较为明显的“惯性消费”现象,农民收入质量与农民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及互为因果关系。我国农民收入质量指数增加1单位,下一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将增加0.3058个单位,但两期后农村居民消费将减少0.2588个单位。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4508。我国农民消费欲发生突破式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提升农民收入质量是根本。(4)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同样显着影响农民投资。我国农民收入质量每增加0.1个单位,下一年农民投资增长489.3元,农民收入质量各维度均显着影响下一年农民投资。我国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3464。信贷配给是农民收入质量影响农民投资的关键中介变量。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的直接影响较大,路径系数为0.3542;通过信贷影响农民投资的间接影响较小,路径系数为0.2635。农民收入质量的提高是提升农民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的核心因素。
李首涵[9](2015)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化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变化的表现一波三折。1999-2003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减产,近年来,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背景下粮食净进口大幅攀升。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会出现粮食产量增长趋缓甚至粮食产量绝对下降的趋势吗?粮食生产变化的原因及机理是什么?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更广的视野对粮食生产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2007-2008年和2011年全球发生两次粮食危机。这也预示着,世界粮食生产仍然存在很多变数,粮食生产变动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考察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并对粮食生产变动背后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客观地评判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及变动的驱动力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依据,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农业经济、计量经济、会计和历史等学科的理论或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粮食生产变化规律、原因及机理展开研究,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有所拓展和创新。基本思路:先国内后国际;先实证分析是否存在粮食生产变化规律及什么规律,后研究变动的原因和机理。首先,借助统计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进行研究;其次,分别从生产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比较效益和收入等视角入手,采用Tornqvist-Theil生产率指数、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原因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第三,采用与第一部分相类似的方法对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进行研究;第四,除采用与第二部分相类似的方法外,还借助中美日英四国的比较分析,对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原因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1.在研究的考察期内,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并未表现出始终如一的规律;2.决定或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是以分工和交易为基础的资源配置过程,粮食生产变动的决定性原因是农民或经营者追求收入或利润最大化的动机;3.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生产是一种低收益经济活动,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造成的;4.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有不断增长的潜力;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粮食生产收益不断提高。由此得出如下政策启示:1.政府在粮食生产方面的政策应该有助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利益协调功能;2.政府政策应该重点指向市场失灵的方面;如:政府需要在市场机制框架下提供政策保险或鼓励商业保险,对那些在产业调整过程中短期损失严重的粮食生产者提供生存保障、对存在生存危机者提供转业或转产的救助;3.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或地区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加大粮食生产的各项投资,推动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国家应该继续保持增加农业科技投资,引领粮食单产向更高水平迈进:4.加快纠正政府扭曲市场行为的不当干预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收益适当提高。
杨胜利[10](2014)在《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劳动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早已被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着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优势正在淡化,中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消减期,经济增长必须向提高质量转变。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方面,已经日益提上日程。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上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性以及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以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结构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GIS绘图、综合评价、国内外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转型期劳动力资源的阶段性特征、优化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优化配置的目标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介绍,并对研究范围和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为文献评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规律与阶段性特征。第三部分,为全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构建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框架,对就业政策以及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模型。第四部分,主要对转型期人口结构变动下上海劳动力市场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产业、空间、总量以及国际比较四个方面对上海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从定‘量角度对上海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合理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上海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劳动力资源需求趋势进行了研究。第六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从人口流动机制变迁、劳动力供需平衡、外来劳动力需求与外来劳动力就业服务进行了研究。第七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从人力资本提升的经济效应、就业效应、外溢效应、影响因素以及上海的人才政策、人才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八部分,主要研究了转型期综合评价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主要是解决谁来配置、效果如何以及如何改进的问题。通过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分工理论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资源优化配置情况、政府和市场职能角色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九部分,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上海劳动力资源面临着进一步优化配置。推进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加快人才资源集聚,进一步扩大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2.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同于其他资源配置,它是人的配置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双向结合体,是生活层面与生产层面的统一。劳动者既有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再生产的需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更有对科技创新、改革开放、自由流动的需求。3.上海劳动力资源集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上海发展的优势所在。虽然,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技能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产业布局日益合理、区域分工日益清晰,为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的内外部环境。4.推进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该坚持,“产业先行、职责明确、合理分工”的原则。首先,要打破地域限制,本着立足上海、带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思想,做好整体规划,实现产业链的合理衔接。其次,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政府需要提供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强行调控不利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5.要在转型期提高上海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要提升劳动力资源开发服务水平、优化劳动力资源成长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解决人才发展中所面临的创业平台、薪酬待遇、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问题。6.外来劳动力资源在上海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大对外来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服务和管理,营造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上海户籍劳动力供给存在明显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外来劳动力资源总量会以结构优化的方式继续增加,以满足上海经济发展的需求。7.转型期上海经济增长不仅需要保证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供给,还要保证劳动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才资源较普通劳动力资源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劳动力资源总量在产业间的分布存在一个适度的规模,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海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水平会出现上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就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但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规模水平、环境水平以及配置效率短期内会有所下降。8.转型期经济发展中对不同职业劳动力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专业技术人员与上海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远大于普通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与上海经济发展关联度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海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呈增大趋势,而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比较优势呈变小趋势。按照市场规律,企业追逐利润,产业偏好低成本,未来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进一步从上海向外转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增大。这说明政府可以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人口调控的目标。9.转型期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即配置目标是多层次的、劳动力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配置方式是多层次的。在配置目标上要努力实现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供需平衡、合理流动、充分就业等;在劳动力需求上要保障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要兼顾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求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在配置方式上要通过积极有效而差别化的配置方式来实现对外来劳动力、本地户籍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1.本文构建了开放区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界定,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迁、人力资本提升、综合评价、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发挥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期劳动力优化配置的目标与路径。2.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指标体系对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情况进行了评价与测度,探寻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各主体角色演变及配置效应变动,得出在转型期政府的配置效应呈逐渐增大趋势,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会出现拐点,向提升质量转变。3.本文以转型期所面临的“新常态”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总量供需平衡、素质提升和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迁、人力资本提升为主要途径,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相关检验模型对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趋势进行了分析。
二、1998~2002年五年间宁夏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2002年五年间宁夏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
四、资料的运用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
第六章 农村市场 |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三、研究方法、所用概念及史料解析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设立的历史及资源背景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口政策及农业移民 |
第二节 “日本之满蒙特殊地位”产生的思想根源 |
第三节 我国东北的农业资源禀赋及其特点 |
第四节 日本涉农会社及其主要功能 |
第二章 “东亚劝业会社”及其对“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农业资源“开发” |
第一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设立及股权变动 |
第二节 1906~1922年日人的土地盗买 |
第三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土地掠取活动 |
第四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农业经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满拓公社”所控土地管理及农耕技术 |
第一节 土地经理人制度与“满拓区掠夺型经纪”模式 |
第二节 农具与东北垄作耕法 |
第三节 “北满改良农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农事会社”对“关东州”农业资源掠取 |
第一节 “大连农事会社”的设立及农业移民 |
第二节 “大连农事会社”的土地掠取 |
第三节 日本移民的农业经营及“大连农事会社”的地租收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洲畜产会社”对东北畜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东北畜产资源数量考析 |
第二节 “东亚劝业会社”“满蒙畜产工业会社”对畜牛资源的掠取 |
第三节 “满蒙毛织会社”的设立及对东北羊毛资源的垄断 |
第四节 东北猪的养殖及日人对猪毛资源的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日本涉农会社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结构性殖民理论”的构建及日本式殖民的特点 |
第二节 “国策会社”满铁关系会社及其涉农机构 |
第三节 日本涉农会社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东北古今县名对照表 |
附录二 日本在中国东北“农业开发”大事记 |
附录三 东三省各县及“关东州”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
附录四 东三省各县家畜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产量和面积 |
3.1.3 品种结构 |
3.1.4 区域布局 |
3.1.5 市场流通 |
3.1.6 产品加工 |
3.1.7 国际贸易 |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量波动增长 |
3.2.2 种植面积稳定 |
3.2.3 具有生产优势 |
3.2.4 品种资源丰富 |
3.2.5 栽培区域集中 |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5.1.1 调研方法 |
5.1.2 数据来源说明 |
5.1.3 调研问卷设计 |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1 成本比较分析 |
5.2.2 收益比较分析 |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 |
5.4.2 技术因素 |
5.4.3 经济因素 |
5.4.4 政策因素 |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
6.1.1 流通主体 |
6.1.2 流通渠道 |
6.1.3 流通模式 |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6.5.1 研究方法 |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7.1.1 调研方法 |
7.1.2 数据来源说明 |
7.1.3 调研问卷设计 |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实证模型构建 |
7.3.2 交叉因素分析 |
7.3.3 变量选择说明 |
7.3.4 模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
8.1 有效需求分析 |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8.2 市场供给分析 |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农民收入质量对其消费及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
1.1.2 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
1.1.3 收入质量是衡量收入水平的合理体系 |
1.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本研究的选题基础和方向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3.1 农民收入研究文献综述 |
1.3.2 收入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农民收入与农民消费综述 |
1.3.4 农民收入与农民投资综述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 |
2.1.2 农民收入 |
2.1.3 农民收入质量 |
2.1.4 农民消费 |
2.1.5 农民投资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收入分配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投资理论 |
2.2.4 消费理论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3.1 农民收入质量体系构建和指数测算的理论分析 |
2.3.2 农民对农村经济贡献途径的理论分析 |
2.3.3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4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5 农民收入质量、信贷与农民投资的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民收入质量体系构建与验证 |
3.1 收入质量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变迁 |
3.1.1 研究对象的变迁 |
3.1.2 研究意义的变迁 |
3.1.3 研究理论的变迁 |
3.1.4 研究内容的变迁 |
3.1.5 研究方法的变迁 |
3.2 农民收入质量体系构建 |
3.2.1 农民收入质量体系内涵和构成要素 |
3.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3 评价指标选取 |
3.3 农民收入质量体系验证 |
3.3.1 农民收入质量体系验证方法 |
3.3.2 数据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3.3.3 拟合评价和参数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收入质量测算与评价 |
4.1 农民收入质量测算 |
4.1.1 农民收入质量测算基本思想 |
4.1.2 农民收入质量测算中权重的确定 |
4.1.3 农民收入质量测算结果分析 |
4.2 农民收入质量评价 |
4.2.1 农民收入质量评价方法 |
4.2.2 农民收入质量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5.1 农民收入质量影响农民消费的理论分析 |
5.1.1 农村居民消费趋势及特点 |
5.1.2 农民收入质量影响消费的理论模型 |
5.2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的选取和检验 |
5.2.2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影响的模型选择 |
5.2.3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影响的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2.4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影响的面板VAR结果分析 |
5.2.5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消费影响的面板门槛模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的影响分析 |
6.1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1 农民投资趋势及特点 |
6.1.2 农民收入质量影响农民投资的机理分析 |
6.2 农民收入质量对农民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农民收入质量影响农民投资的模型构建 |
6.2.2 变量和指标选择 |
6.2.3 指标的数据来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面板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6.2.5 面板门槛模型结果分析 |
6.3 农民收入质量通过信贷对农民投资的影响分析 |
6.3.1 农民收入质量通过信贷影响农民投资的理论分析 |
6.3.2 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 |
6.3.3 中介变量检验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促进消费与投资的农民收入质量提升政策分析 |
7.1 农民增收政策措施简述 |
7.1.1 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 |
7.1.2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
7.1.3 农业防灾减灾技术补助政策 |
7.1.4 促进农民增收其他政策 |
7.1.5 相关政策分析与评价 |
7.2 基于促进消费与投资的农民收入质量提升政策建议 |
7.2.1 重视并全面提高农民收入质量 |
7.2.2 提高农民收入质量,促进农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 |
7.2.3 提高农民收入质量,增加农民投资,拉动农村经济 |
7.2.4 改变现有农民收入质量分布格局,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
第三章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实证分析 |
3.1 经济增长过程中全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变动的历史表现 |
3.2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基于中国31省区(市)的分析 |
4.1 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分析 |
4.2 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和单产贡献的实证研究 |
4.3 粮食播种面积变动分析 |
4.4 粮食生产要素贡献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分析 |
4.5 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及技术进步变动分析 |
4.6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动再考察 |
4.7 粮食生产收益变动与粮食生产变动的关系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国际比较研究 |
5.1 基本概念、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 |
5.2 经济增长过程中世界及样本国粮食自给变动的历史表现 |
5.3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自给变动规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 |
6.1 世界及样本国人均粮食产量及其增长率变动概况 |
6.2 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分析 |
6.3 粮食生产收获面积和单产贡献的实证研究 |
6.4 粮食收获面积及单产变动分析 |
6.5 粮食生产要素贡献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分析 |
6.6 世界及样本国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变动分析 |
6.7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原因——基于中美日英四国的比较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转型期 |
1.2.2 劳动力资源 |
1.2.3 劳动力市场 |
1.2.4 资源配置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文献评述 |
2.1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来源 |
2.1.1 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1.2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1.3 新结构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1.4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与标准 |
2.2.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
2.2.3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配置机制 |
3.1.1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
3.1.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 |
3.1.3 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
3.2 就业政策与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 |
3.2.1 就业政策的含义与作用 |
3.2.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
3.2.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
3.3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宏观层次的分析 |
3.3.2 微观层次的分析 |
3.4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 |
3.4.1 国外借鉴 |
3.4.2 本文理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口变动中的劳动力资源现状 |
4.1 人口变动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
4.1.1 全国人口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4.1.2 上海人口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4.1.3 上海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与供需矛盾 |
4.2 上海劳动力资源基本现状及其特点 |
4.2.1 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的现状 |
4.2.2 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分布现状 |
4.2.3 上海劳动力资源空间分布的现状 |
4.2.4 上海劳动力资源素质提升的现状 |
4.3 上海劳动力资源现状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1 上海劳动力资源规模优势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2 上海劳动生产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3 上海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
4.3.4 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
5.1 基于钱纳里模型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验证 |
5.1.1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
5.1.2 经济发展阶段中产业结构验证 |
5.1.3 上海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
5.2 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配置合理性分析 |
5.2.1 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配置扭曲度分析 |
5.2.2 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5.2.3 产业结构、市场机制、人力资本与偏离度实证分析 |
5.3 上海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3.1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3.2 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3.3 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
5.4 劳动力资源职业构成、产业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4.1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5.4.2 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 |
5.4.3 劳动力资源职业构成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区域比较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
6.1 市场化进程与人口流迁 |
6.1.1 人口流迁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
6.1.2 上海经济增长、人口流动、资本投入实证分析 |
6.2 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
6.2.1 上海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资源需求趋势 |
6.2.2 上海劳动力资源供给趋势 |
6.2.3 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与优化配置 |
6.3 上海人口流迁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 |
6.3.1 上海外来劳动力职业构成与来源地 |
6.3.2 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环境分析 |
6.3.3 上海人口流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力资本提升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
7.1 上海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提升 |
7.1.1 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
7.1.2 人才资源、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7.2 上海人才政策与人才结构优化 |
7.2.1 上海人才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
7.2.2 上海人才结构与优化 |
7.3 人力资本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7.3.1 人力资本提升路径 |
7.3.2 劳动力再生产、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本提升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评价与分析 |
8.1 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
8.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8.1.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设计 |
8.1.3 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
8.1.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选取 |
8.2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评价 |
8.2.1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目标模型 |
8.2.2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分析 |
8.2.3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其他地区比较 |
8.3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设计 |
8.3.1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层次结构 |
8.3.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8.4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 |
8.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8.4.2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8.4.3 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其他地区比较 |
8.5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应评估 |
8.5.1 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8.5.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
9.1 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
9.1.1 坚持市场优先,政府主导的原则 |
9.1.2 坚持以扩大就业和优化人才结构为宗旨的原则 |
9.1.3 坚持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的原则 |
9.1.4 坚持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层次原则 |
9.2 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
9.2.1 完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促进劳动力流动 |
9.2.2 构建指标体系,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估 |
9.2.3 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加强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
9.2.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向高端产业转移 |
9.2.5 完善政府责任体系,促进劳动力就业 |
9.2.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 |
9.2.7 改善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1998~2002年五年间宁夏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20-40年代宁夏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辛婉怡. 宁夏大学, 2021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D]. 马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5)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7]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8]农民收入质量对其消费及投资的影响研究[D]. 任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9]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化的实证研究[D]. 李首涵.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10]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杨胜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