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头市昆都仑河沿岸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姜春宇[1](2021)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包头在新中国成立初的十年间,从西北地区的一个商业城市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以“一五”计划开始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契机,依托包头丰富的矿产、水利等资源,优越的战略位置,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为配合建设5个“156项工程”,包头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围绕包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城市建设开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特点和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作为当时国家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一五”计划实施后,包头的新市区由多元对口的技术人员组成规划建设队伍,苏联专家利用苏联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中国技术人员设计包头新市区规划方案,高校毕业生在综合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城市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东部省市有经验的城市建设部门对口支援包头新市区建设,参与包头城市建设的部分管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这样的建设力量使包头拥有从城建管理、制定规划到实施建设多环节优于同时代非重点建设城市的建设队伍。在城市为工业化服务的思想和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的共同影响下,包头新市区整体上形成以包钢为主体的城市区位特点,城市内部具有鲜明的形态特点,功能区布局注重服务半径,道路街区划分方正整齐、分级设置、密度高,房屋建筑风格样式中苏相结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为包头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本框架,其特点为今天的现代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论文从城市建设的特性、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理念三个方面总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第一,包头城市建设注重计划性和相对稳定性。包头新市区在建设之初就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有力推动包头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突出城市远景计划,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但包头城市远期和近期发展关系考虑不足,给城市近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包头新市区整体上是在规划方案的长期指导下建设的,有利于城市建设长期稳定,但受特权思想和政治运动影响,包头规划建设发生不少变动,造成城市建设事业受挫。第二,三大原因造成包头城市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不协调,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新旧市区发展不平衡。一是城市底子薄,包头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短板;二是包头城市建设侧重为城市工业服务,忽视城市建设与城市居民以及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三是急于求成的建设心态破坏城市循序渐进的建设。第三,城市建设理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理念既要有总揽全局的宏观认识,又要从城市建设的各个微观方面总结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而丰富科学指导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依据。
刘欣[2](2021)在《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架桥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现代城市发展发生了从增量到存量的结构性变化。在公共空间极具缺乏的今天,城市中大量现存的失落空间的再利用逐渐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作为高架桥基础设施的附属产物,其具备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属性,但其现状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空间浪费,对其进行合理的更新利用能很好缓解公共空间短缺的现状,缝合被道路切断的城市肌理,链接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化城市形象的各个层面并激发其活力。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改造和更新进行探讨,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研究为依据,总结其相关概念,分析了其政策演变和权属问题,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具备更新潜力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归纳其空间问题。再通过与问题相对应的特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提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更新营造途径、设计方法和工作路径,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合理利用途径探索,将为在存量时代下挖掘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未来可实施的参考建议。
张慧兰[3](2021)在《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与污染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包头市九原区100个农田土壤样品中10种重金属(As、Cd、Co、Cr、Cu、Mn、Ni、Pb、V和Zn)总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污染因子(CF)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对污染水平进行分析,以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为基础,结合综合生态风险指数(NIRI)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HHRA)定量识别(PMF-based NIRI,PMF-based HHRA)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源;其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总量污染较为严重的27个采样点中10种重金属的形态进行测定,利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风险;通过筛选蔬菜和肥料进行了生物炭修复和间作修复的探索,并利用积累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10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或中值均高于背景值,其中As和Cd超过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污染最为严重,CF和PLI显示农田土壤处于严重污染水平,Cd和As分别为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采用CA和PMF源解析识别的四个污染源排序为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使用>自然来源>工业和交通排放,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是人为源,占78.91%,其中污水灌溉是最大的输入途径,但是据此得出的最大污染源不是造成当地农田生态环境和人体暴露的最大风险源。而本文采用的PMF-based NIRI 和 PMF-based HHRA 的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贡献趋势一致,均为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水灌溉>工业和交通排放>自然来源。化肥和农药是最大的优先风险源,对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38.10%,对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34.61%和32.82%。另外,发现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致癌风险则相反,而化肥农药输入的As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都不容忽视。Cd、Mn、Pb和Zn以有效态为主,它们具有较高的迁移性和毒性,更容易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产生更大的健康风险,而As、Cr、Cu和Ni以残渣态为主。RSP结果表明,Zn为中度污染,Cd为轻度污染。RAC结果显示Cd、Cu、Mn和Zn四种重金属表现为中等风险水平。由蔬菜筛选实验可知,小白菜、空心菜和雪里红为本实验所选10种蔬菜中的优势品种,肥料筛选的研究表明,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效果优于无机肥和专用肥,且相比有机肥,农家肥条件下,以上3种蔬菜对有毒重金属As、Cd和Pb的富集能力降低。生物炭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和农家肥联合修复可以降低小白菜对Cd、Pb和Zn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与小白菜相反,生物炭和有机肥联合修复可以显着降低雪里红对As、Cd和Zn的转移和富集能力。间作盆栽实验发现,间作可以降低小白菜可食部位Pb和Zn的含量,且小白菜间作遏蓝菜的修复效果优于小白菜间作芥菜,这种间作形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小白菜对Cd富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白菜对营养元素Cu的吸收。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方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获得最大风险源的贡献率,能为源头控污、降低风险以及保护人体健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风险预测和有效的政策建议,而且在生物有效性基础上进行修复方式的选择,可以为研究区蔬菜的安全消费以及污染修复的田间试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李佩瑶[4](2021)在《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提出乡土地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知识内涵、掌握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也是拓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前提。4F模式作为一种以引导反思为主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设计的死板、学生参与少、被动学习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使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有所提高,创造了一种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有温度的教学环境,也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基于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同时,乡土地理的可观察性也决定了4F模式的可行性,为创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奠定了基础,基于该模式的乡土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研究,二是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中地理内容中有哪些是可以运用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包头市哪些地理资源可作为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如何设计出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五种研究方法,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并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设计策略。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遴选包头市适合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共六大类9个主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城市、经济环境、交通和资源环境问题。第二,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5个。分别是以包头市工业区位和布局为主题的“大气多彩,草原钢城”;以包头市的植被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为主题的“万亩青绿,城中草原”;以包头市的城市空间布局为主题的“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以包头市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为主题的“塞外通衢,九原文化”;以包头市的水循环为主题的“旖旎石门风景,壮美昆都仑河”五个案例。第三,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包括:(1)紧扣一宗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宗旨;(2)运用两手段:“化繁为简,以情激趣”整合乡土地理信息;(3)把握两方向:基于4F模式升华学生观察认知,巩固知识获得;(4)划分四阶段: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化,教学过程实现四步进阶;(5)创设多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乡土情境。
李慧杰[5](2020)在《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党中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法治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具有专业性强、胜诉率高的特点。本文以包头市为例研究检察机关发动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掘亮点、查找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三种研究方法。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中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异同,发掘国外相关制度和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运用统计分析法整理了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来源和惩罚性赔偿的相关数据。实地调研法,调研了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开展情况,了解包头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亮点,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案件线索来源、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和思路研究了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为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方法、调研的地区与案件类型,国内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异同,及本篇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是调研的情况,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况并进行了典型个案的研究,总结包头市检察机关开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亮点。第三章发现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包头检察机关开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整体情况较好,胜诉率高,检察机关的参与极大地改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被告的力量对比,有助于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包头市检察机关在制度上创新性建设了“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把环境公益赔偿金作为启动补植复绿基地的经济来源。生态修复成为了生态环保公益诉讼的重要内容,通过消除污染、补植复绿、替代修复等方式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达到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
左文韬[6](2020)在《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项目及其用地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项目或项目集中的产业园区而言更是如此。包头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从建国初期以商业为主工业发展滞缓到“一五”时期在国家援建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重工业城市,经过30余年发展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设,再到工业3.0时代为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而重新选择发展路径进而实现转型发展。包头市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地方传统工业—重工业—轻、重工业并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包头市的城市形态也经历了从点状发展到以昆青、东河区、建设路形成的两点一线式发展,再到外部延伸内部填充的发展,最后到多中心横向发展的过程。包头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对19532016年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等重大变革,划分三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至今(20002016)。梳理每个时期工业发展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研究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工业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提出工业发展对策和城市空间优化策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启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阐述本研究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构建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框架。第二部分,按照上述划分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工业发展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就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结构、工厂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工业发展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9532016年间包头市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新时期新背景下城市工业发展对策,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对策,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有益建议。
常雪娃[7](2020)在《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住宅的大量需求。随着房地产快速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用,居住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城市内居住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致使居住用地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失衡,居住区空间形态布局混乱,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包头市具有优越的区域位置,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性质发生了较大转变,土地政策、住房制度也进行了转变,房地产市场不断得到发展,空间的均质化现象也由空间异质性所代替。近些年包头市在人口增加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住宅建设用地仍在建设用地中占据较高比例,但包头市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并未达到用地规范标准。通过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用地协调程度属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形势较为严峻,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已经饱和但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分布不均衡,新区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不到位,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包头市现存的居住区之间建设时间跨度较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老旧居住区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生活的需求,新建居住区缺乏吸引力,导致入住率较低等。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本文根据包头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历程及特征并结合土地政策、住房政策等,运用历史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包头市现存各类型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从居住区内、外环境出发,通过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从发展时间角度梳理出包头市居住区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包头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具体改造与设计方法。文章重点研究居住区的形态发展以及适宜的规模与布局,提出适宜包头市的居住区合理尺度范围,从居住区内部的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组织、绿地及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区与外部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关系的探讨,分析包头市既有居住区,提出适宜包头市发展的居住区布局形态设计方法,以期为未来的包头市居住区建设与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陈碧帆[8](2020)在《包头地域历史城池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冷静地观看我们的城市,不难发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急于追赶变化,急于以旧貌换新颜,摒弃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出现大量城市千城一面的结果,也反映出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独有文化的自信,城市内在活力表现出不足,而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了解此地域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有何特征。对所在地域范围内历史城池的研究是了解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城池遗址不仅是宝贵的地域文化遗产,其所建更能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同时,包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靠大青山,南临黄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汇聚,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这里历史上造就了秦汉时代河套文化的辉煌,隋唐时期形成了游牧民族文化交融多元文化,清至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着名水旱码头,建国后的第一批重点规划城市,在这块土地上存在过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文化的八十多座历史城池。因包头地域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历史城池建设发展也极不稳定,各阶段城市建设各具特点,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本文以“包头现有行政区范围”为研究域,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献的整理,根据朝代变革历时性的不同,将包头地域历史城池发展分为早期(战国至北魏)、中期(隋唐至明清)、晚期(清末至建国)三个阶段,梳理出战国至建国以前(公元前301-1949年)各历代王朝建于包头地域有确定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城池51座,并绘制其城池的平面示意图。其次,从城池的空间布局切入,利用空间图解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序列+结构”的方式,研究战国、秦、汉、北魏、唐、辽、金、元、明、清、清末至建国前等11个时间节点下包头地域历史城池的总体分布、选址布局、风貌偏好、规模变化以及环境演变等特征。包头地域历史城池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相融,建设多选水系地域,且城池在平原开阔台地更易发展;城池规模变化分为县一级城池、“陪都”城池和小城三个等级,其中小城以筑于长城沿线的军事障城为主;城池形态受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共同影响城市形制呈现多种形式,主要有规则多边形垣形,如矩形城池;不规整多边形城垣,如梯形城池及不规则城垣;其次因不同社会属性影响,城池的功能形制可分为,以防御为主的军事城池,宗教文化为主的文化城池,移民文化为主的商业城池,多种功能集一体的政治集权城池。包头地域历史城池总体布局以点状分布为主,城池建设多位于王朝驻防边界地带,城市发展兴衰以历史性阶段为主,具有动态变化特性,城池发展无延续性。本文通过整理包头地域历史城池在各朝代的社会环境变化、地理环境变迁、民族迁移等,还原了当时城池所处历史背景,通过对建国以前不同历史时期包头地域历史城池建设特点和规律的比较性研究,可以为现代包头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资料参考价值。
黄阳培[9](2020)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内蒙古地区传统文化中,藏传佛教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寺庙中心型村落这种独特的村落类型。当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村落文化因为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逐渐消失,但村落中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其延伸出的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具有发掘和保护的价值。因此,探寻寺庙中心型村落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因素,并归纳影响因素作用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丰富内蒙古地区聚落文化体系以及丰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的类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为切入点,以内蒙古地区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该类型村落进行研究。首先,对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进行分析,对其形成背景包括藏传佛教传播、定居行为普及等历史要素进行梳理,并对该类型村落的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论层面探讨藏传佛教文化在村落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对文章所涉村落进行对比归纳研究,在村落层面和院落层面以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对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空间构成、民居建筑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最后,以需求关系为切入点,保护更新为目的,结合调研情况对寺庙中心型村落中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原则和思路,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层面的保护与更新提出策略。寺庙中心型村作为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一种村落类型,其在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普通村落存在极大差异,极具研究价值。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该类型村落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和可参考的科学指导依据。同时,能够对内蒙古地区村落的理解和认知起到积极的作用。
刘建华[10](2019)在《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北半干旱区,伴随着人口增长,自然景观被人工景观代替,生境破碎,景观连通性变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构建多层级的空间生态网络是维持西部半干旱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低层级生态源地稳定依靠高层级生态源地,高层级生态源地对于维持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层级生态源地遭到破坏易影响周围低层级生态源地,以至于影响低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引发层级网络的级联失效,导致整个网络崩溃。故本文以西北典型半干旱城市包头为研究区,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取了包头市的层级生态网络,对网络空间结构结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2006-2016年十年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生态景观破碎。在2010-2016十年间景观变化在包头市呈现点状分布,主要分布在耕地密布草地破碎的农业耕作区和不同景观交替的边缘。包头市尚未形成优势景观,景观破碎度加剧。在类型尺度上,2006-1016年草地景观的散步与并列指数、分离度指数、分别减少了 15.98和1.12。建设用地的形状指数增长了 55.3,凝聚指数降低了 4.59。耕地的形状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增加了 79.5和447.74。(2)草地景观是包头市生态景观的主体,在景观尺度上,包头市全域内景观相似临近百分比指数与散布与并列指数较高,景观分割指数较低。在类型尺度上,1-7级所占比例较高,斑块密度较低,聚集指数较高。8-12级所占比例较低,景观分割指数高,景观破碎,连通性差。根据所提取的草地景观网络,利用度及度分布评价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分析生态网络的特点。发现该草地景观网络的度为6的草地斑块节点数量有5个。度最大值为8的节点有2个,平均路径长度为1.6061,该草地景观网络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3)在市域尺度上构成了分层的点-线-面相互交织的潜在生态网络。第一层由8个潜在生态源地,8条潜在生态廊道和7个节点构成。第二层由31个潜在生态源地,35条潜在生态廊道和28个生态节点组成。第三层由123个潜在生态源地,151条潜在生态廊道和47个生态节点组成。通过计算α,β、Y指数对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进行评价,随着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数量增加,网络中可供物质流动的回路越多,生态源地的平均连通度变好。第二层和第三层网络中连通性高的源地比例较少。基于复杂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分析指标,对所提取的第1、2、3层生态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4)生态网络格局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精确模拟其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NN模型提取了元胞自动机的邻域规则,同时利用MCR模型构建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演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精度较高。将MCR-ANN-CA模型模拟结果与CA-Markov模型进行对比,2种模型模拟结果的KIA指数分别为0.89和0.87,相对误差分别为3.10%和5.31%,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过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
二、包头市昆都仑河沿岸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市昆都仑河沿岸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状况 |
2、包头城市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包头建设现代工业城市的基本条件 |
(一)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确立 |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重点城市建设 |
1、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
2、为配合建设“156 项工程”确定重点建设城市 |
(三)包头特殊的区位优势 |
1、具备满足现代工业的矿产、水利资源 |
2、保障国防安全和均衡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位置 |
3、便于工业建设起步的铁路设施和城市基础 |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的特点 |
(一)多元对口的技术人员参与规划建设 |
1、苏联城市规划专家以指导为主 |
2、高校毕业生是城市规划的主力 |
3、东部省市对口支援包头城市建设 |
4、参与包头城市建设的部分城建干部接受专业培训 |
(二)以包钢为主体的城市区位特点和城市布局 |
1、由包钢厂址决定包头新市区位置 |
2、以服务包钢生产生活为主的城市布局 |
(三)中苏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的城市内部形态 |
1、功能区布局注重服务半径 |
2、道路街区划分方正整齐、分级设置、密度高 |
3、房屋建筑结合中苏建筑风格和建设标准 |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的历史评述 |
(一)城市建设注重计划性和稳定性 |
1、城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 |
2、公共设施建设注重城市长远发展 |
3、规划方案总体上长期指导城市建设 |
(二)城市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不协调 |
1、城市建设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 |
2、新旧市区建设不平衡 |
(三)城市建设理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和案例分析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
2.1.2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 |
2.1.3 交通相关理论 |
2.2 相关案例分析 |
2.2.1 以景观美化为导向的空间 |
2.2.2 以休闲娱乐活动为导向的空间 |
2.2.3 以商业为导向的空间 |
2.2.4 以服务为导向的空间 |
2.2.5 以交通为导向的空间 |
第三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相关概念论述 |
3.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定义 |
3.1.1 相关的城市交通概念 |
3.1.2 高架桥的定义 |
3.1.3 附属空间的定义 |
3.1.4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概念及空间范围 |
3.1.5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属性 |
3.2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组成要素 |
3.2.1 高架桥下空间 |
3.2.2 高架桥与周边道路围合出的空间 |
3.2.3 高架桥影响下的周边环境 |
3.3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
3.3.1 结构类型及特征 |
3.3.2 形态类型及特征 |
3.3.3 周边环境类型及特征 |
3.3.4 使用类型及特征 |
第四章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现状及相关背景政策 |
4.1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相关政策现状研究 |
4.1.1 相关政策分析 |
4.1.2 权属分析 |
4.2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空间现状研究 |
4.2.1 北京二环的空间特点 |
4.2.2 空间的使用现状 |
4.2.3 现状的使用问题 |
4.2.4 空间利用的限制因素 |
4.2.5 空间利用的潜力 |
4.3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更新必要性探究 |
4.3.1 更新需求的评价因子 |
4.3.2 暂无更新需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
4.3.3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
4.3.4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
第五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营造途径 |
5.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交通性原则 |
5.1.3 人性化原则 |
5.1.4 生态性原则 |
5.1.5 艺术性原则 |
5.2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
5.2.1 美化空间,统一周边环境 |
5.2.2 修复慢行系统,保证安全通行路径 |
5.2.3 特色导视系统,生动传递信息 |
5.3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
5.3.1 整合归纳人的活动,合理利用空间 |
5.3.2 与周边统筹规划,织补割裂环境 |
5.3.3 整合空间资源,增强参与性和景观性 |
5.3.4 梳理交通,增强空间标识性 |
5.3.5 扩充服务板块,补足功能短板 |
5.3.6 保护历史建筑,形成主题性城市公园 |
5.4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性设计策略 |
5.4.1 复兴环城公园,形成一体连贯风貌 |
5.4.2 修复生态,建设环二环海绵体 |
5.5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工作路径探究 |
5.5.1 组织方式——搭建多元的组织平台 |
5.5.2 实施方式 |
5.5.3 运营方式——公私合营的运营模式 |
5.6 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相关机制及技术手段 |
5.6.1 公众参与 |
5.6.2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运用 |
5.6.3 多元共治 |
5.7 左安门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方案——桥屿 |
5.7.1 设计选址与现状调研 |
5.7.2 桥下艺术快闪事件 |
5.7.3 设计方案 |
5.7.4 运营与管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6.1.1 基础设施角色的转变 |
6.1.2 城市的粘合剂 |
6.1.3 城市形象、文化、生活的载体 |
6.1.4 独特的景观体验 |
6.2 结论与反思 |
6.2.1 论文结论 |
6.2.2 论文研究的尚待深入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北京二环基本概况调研 |
附录二:北京桥下空间改造建议的调查 |
附录三:毕业设计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与污染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金属源解析研究现状 |
1.2.2 重金属定量风险研究现状 |
1.2.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现状 |
1.2.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现状 |
1.2.5 包头土壤重金属研究现状 |
1.3 现存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分析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重金属总量测定 |
2.3.2 重金属形态测定 |
2.4 修复实验设计 |
2.4.1 筛选实验 |
2.4.2 生物炭修复 |
2.4.3 间作修复 |
2.5 数据分析 |
2.5.1 重金属污染水平 |
2.5.2 风险源定量识别 |
2.5.3 生物有效性评价 |
2.5.4 修复效果评价 |
2.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包头农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源定量识别 |
3.1 重金属总量污染特征与空间分布 |
3.2 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3.2.1 相关性分析 |
3.2.2 正定矩阵分析模型 |
3.2.3 PMF的不确定分析 |
3.3 定量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
3.4 定量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4.1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4.2 HHRA的不确定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包头农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污染修复 |
4.1 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4.2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 |
4.3 重金属污染修复 |
4.3.1 蔬菜筛选 |
4.3.2 肥料筛选 |
4.3.3 生物炭修复 |
4.3.4 间作修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4)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乡土地理 |
2.教学案例 |
3.教学模式 |
一、4F教学模式理论 |
(一)4F教学模式基本组成 |
(二)4F教学模式应用程序 |
(三)4F教学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
1.F1(Fact)环节注意事项 |
2.F2(Feel)环节注意事项 |
3.F3(Find)环节注意事项 |
4.F4(Future)环节注意事项 |
二、基于4F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
(一)基于4F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二)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适宜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
2.依据教材确定适宜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
3.依据4F模式确定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
(三)基于4F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资源分析 |
1.遴选的包头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基于4F模式的包头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
三、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一)案例组成说明 |
1.案例来源与筛选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 |
1.自然地理类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2.人文地理类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围绕课标教材,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2.运用乡土地理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理解 |
3.通过“观察—感受—学习—应用”模式增能提智 |
4.教师引导观察思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
5.采取问题链组织乡土地理情境创设 |
四、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
2.依据高中生特点 |
3.依据4F模式教学特性 |
4.依据乡土地理特征 |
(二)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组成 |
(三)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1.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主题选择分析 |
2.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呈现 |
3.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启示 |
(四)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紧扣一宗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宗旨 |
2.运用两手段:“化繁为简,以情激趣”整合乡土地理信息 |
3.把握两方向:基于4F模式升华学生观察认知,巩固知识获得 |
4.划分四阶段: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化,教学过程实现四步进阶 |
5.创设多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乡土情境 |
五、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准备过程 |
2.实施过程 |
(二)评价与反思 |
(三)案例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包头市适合4F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
2.设计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5 个 |
3.提出了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
附录二:包头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附录三: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一览表 |
附录四: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五: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六: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七: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5)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情况 |
1.3.2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现状 |
1.3.3 文献与本文的关系 |
1.4 创新点 |
2 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查 |
2.1 调研的情况综述 |
2.2 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概况 |
2.3 包头市人民检察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包头市人民检察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2.3.2 包头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件的启示 |
2.4 包头市检察机关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情况调查 |
2.4.1 包头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典型个案研究 |
2.4.2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件启示 |
2.5 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亮点 |
3 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
3.1.1 缺乏线索来源问题 |
3.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标准混淆的问题 |
3.1.3 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问题 |
3.1.4 赔偿款管理与使用问题 |
3.2 检察机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完善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对策建议 |
4.1 建立行政机关联席会议机制和内部情况通报制度 |
4.2 区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标准 |
4.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
4.4 监督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赔偿金的管理和使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工业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
1.4.2 城市空间演变研究综述 |
1.4.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互动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带动城市向西跳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 |
2.1 时代背景 |
2.2 工业发展 |
2.2.1 地方传统工业缓慢发展(1949-1953) |
2.2.2 “一五”时期国家援建(1953-1958) |
2.2.3 大规模建设及调整(1958-1965) |
2.2.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 |
2.2.5 小结 |
2.3 城市形态演变 |
2.3.1 1955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
2.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
2.3.3 1949-1978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 |
3.1 时代背景 |
3.2 工业发展 |
3.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 |
3.2.2 工业郊区化时期(1984-1990) |
3.2.3 小结 |
3.3 城市形态演变 |
3.3.1 1994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
3.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
3.3.3 1978-2000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带动和完善包头市多核心发展时期(1990-2016) |
4.1 阶段背景 |
4.2 工业园区的发展 |
4.2.1 稀土高新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2.2 装备制造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2.3 包头铝业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2.4 金属深加工园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3 城市形态演变 |
4.3.1 2000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
4.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
4.3.3 1990年后包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包头工业空间与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协同分析 |
5.1 工业空间的集聚模式 |
5.2 包头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 |
5.2.1 工业化拉动包头市城镇水平 |
5.2.2 工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关系 |
5.3 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变化的作用方式 |
5.3.1 带动道路空间演变及城市边缘路网的发展 |
5.3.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
5.3.3 带动土地使用结构转型 |
6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工业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
6.1 政策背景 |
6.2 产城融合的内涵及模式 |
6.2.1 产城融合的内涵 |
6.2.2 产业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模式 |
6.2.3 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 |
6.3 工业产业园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
6.3.1 交通网络体系 |
6.3.2 景观生态结构 |
6.3.3 产业园空间组织形式 |
6.3.4 功能组织体系 |
6.4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市产业与城市发展策略 |
6.4.1 交通路网规划 |
6.4.2 功能空间布局 |
6.4.3 政策协调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发展背景 |
1.1.3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城市居住区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研究 |
1.4.2 国内城市居住区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研究 |
1.4.3 总结 |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居住区空间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认知 |
2.1 居住区空间形态的概念解析 |
2.2 居住区空间形态的研究内容 |
2.3 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1 自然环境的影响 |
2.3.2 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 |
2.3.3 住房制度改革及政策的推动 |
2.3.4 城市历史进程的演进 |
2.3.5 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 |
2.4 本章小结 |
3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发展与现状总结 |
3.1 包头市中心城区城市居住区发展历程 |
3.1.1 居住区发展的阶段划分 |
3.1.2 各时期居住区发展历程 |
3.1.3 各时期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 |
3.2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分布现状 |
3.2.1 中心城区居住区概况 |
3.2.2 中心城区居住区分类情况 |
3.2.3 中心城区居住区布局倾向 |
3.3 本章小结 |
4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形态及其空间特征 |
4.1 建国后住宅建设的起步时期(1949-1978年) |
4.1.1 居住区空间内部空间的演变 |
4.1.2 居住区空间外部环境的演变 |
4.1.3 街坊制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
4.2 改革开放后住宅建设大力发展时期(1979-1995年) |
4.2.1 居住区空间内部空间的演变 |
4.2.2 居住区空间外部环境的演变 |
4.2.3 单位制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
4.3 市场经济时期住宅需求多元化阶段(1996-2019年) |
4.3.1 居住区空间内部空间的演变 |
4.3.2 居住区空间外部环境的演变 |
4.3.3 商品房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
4.4 居住区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 |
5.1 既有居住区空间形态的优化方法 |
5.2 包头市中心城区新建居住区空间形态探讨 |
5.2.1 适宜包头市中心城区的居住区合理建设规模建议 |
5.2.2 新建居住区空间形态建设模式的思考 |
5.3 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 |
5.3.1 多元化背景下的居住区建设与发展 |
5.3.2 居住区良好交流空间的塑造 |
5.3.3 居住区智慧化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居住区信息统计表 |
附录B 图表目录 |
附录C 包头城市居民调查问卷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包头地域历史城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文化为城市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 |
1.1.2 城市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及瓶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对象 |
1.3.3 历史分期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城市建设历史研究现状 |
1.5.2 包头历史城池发展相关专题研究概述 |
2 早期包头历史城池研究 |
2.1 早期包头地域历史背景 |
2.2 早期包头地域历史城池 |
2.2.1 战国时期 |
2.2.2 秦朝时期 |
2.2.3 汉朝时期 |
2.2.4 北魏时期 |
2.3 本章小结 |
3 中期包头历史城池研究 |
3.1 中期包头地域历史背景 |
3.2 中期包头地域历史城池 |
3.2.1 唐朝时期 |
3.2.2 辽金元朝时期 |
3.2.3 明清时期 |
3.3 本章小结 |
4 晚期包头历史城池研究 |
4.1 晚期包头地域历史背景 |
4.2 晚期包头古城池建设研究 |
4.2.1 古城池职能的演变 |
4.2.2 城池发展格局的演变 |
4.2.3 古城池布局与功能分区的演变 |
4.3 本章小结 |
5 包头地域历史城池特征研究 |
5.1 历史城池发展概述 |
5.1.1 城池建设与发展兴衰变化 |
5.1.2 城池文化分布、地形选址及功能变化 |
5.2 历史城池总体分布特征 |
5.3 历史城池规模分析 |
5.4 历史城池选址分析 |
5.5 历史城池形态分析 |
5.6 历史城池性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附录 A [包头地域历史城池分布图] |
附录 B [包头历史沿革图(战国至清时期)]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目的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范围、对象及尺度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界定 |
1.3.3 研究尺度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 |
2.1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形成背景 |
2.1.1 藏传佛教传播 |
2.1.2 定居行为普及 |
2.2 寺庙中心型村落的演变过程 |
2.2.1 寺庙引导阶段 |
2.2.2 平等发展阶段 |
2.2.3 多元共生阶段 |
2.3 典型寺庙中心型村落的现状概况 |
2.3.1 美岱召村 |
2.3.2 达兰花嘎查 |
2.3.3 乌审召嘎查 |
2.4 本章小结 |
3 藏传佛教文化对寺庙中心型村落的影响 |
3.1 对村落选址的影响 |
3.1.1 环境的适应性 |
3.1.2 需求的多样性 |
3.2 对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
3.2.1 寺庙的集聚性 |
3.2.2 文化的包容性 |
3.2.3 形式的尊卑性 |
3.3 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
3.3.1 建造的中心性 |
3.3.2 空间的主次性 |
3.3.3 选材的地域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 |
4.1.1 村落选址 |
4.1.2 村落布局 |
4.2 村落空间构成 |
4.2.1 街巷要素 |
4.2.2 边界要素 |
4.2.3 节点要素 |
4.2.4 标志要素 |
4.2.5 区域要素 |
4.3 民居建筑特征 |
4.3.1 外部特征 |
4.3.2 内部特征 |
4.3.3 功能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5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存在问题及保护更新策略探析 |
5.1 寺庙中心型村落需求关系分析 |
5.1.1 内部村民需求 |
5.1.2 外部社会需求 |
5.2 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现状问题 |
5.2.1 村落宜居性较差 |
5.2.2 空间意向性欠缺 |
5.2.3 公众参与性不足 |
5.3 寺庙中心型村落保护更新策略 |
5.3.1 保护更新原则 |
5.3.2 保护更新思路 |
5.3.3 保护更新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A 内蒙古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名录汇总及分析 |
附录 B 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好寺庙汇总表 |
附录 C 村民需求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景观格局的优劣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稳定 |
1.1.2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
1.1.3 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促进景观生态学的进步 |
1.1.4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现实意义重大 |
1.2 干旱区景观格局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的生态脆弱性 |
1.2.2 干旱区景观格局重要性 |
1.3 复杂系统理论 |
1.3.1 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
1.4 生态网络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生态网络提取模型 |
1.4.2 生态网络与景观格局 |
1.4.3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性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关键科学问题 |
3. 包头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景观格局动态度 |
3.2.2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
3.2.3 密度分析模型 |
3.2.4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模型 |
3.2.5 景观格局指数 |
3.3 研究结果 |
3.3.1 景观格局动态度变化分析 |
3.3.2 景观格局转移网络分析 |
3.3.3 景观格局变化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3.3.4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
3.3.5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6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包头市主体景观结构及格局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草地景观分类 |
4.1.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 |
4.1.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草地景观分区 |
4.2.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分析 |
4.2.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包头市生态网络层级性特点及拓扑结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层级网络提取模型 |
5.1.2 基于图论的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 |
5.1.3 复杂网络模型 |
5.1.4 分层生态网络鲁棒 |
5.2 研究结果 |
5.2.1 层级生态源地提取 |
5.2.2 层级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的提取与分析 |
5.2.3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 |
5.2.4 层级生态网络结构分析 |
5.2.5 层级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5.2.6 层级生态网络鲁棒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格局模拟预测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MCR) |
6.1.2 元胞自动机模型(CA) |
6.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 |
6.1.4 MCR-ANN-CA模型 |
6.2 研究结果 |
6.2.1 基于MCR模型的适宜性规则构建 |
6.2.2 基于ANN的CA邻域规则提取 |
6.2.3 MCR-ANN-CA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拟 |
6.2.4 模型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文中关键代码 |
(1) 生态廊道提取代码 |
(2) 恢复鲁棒性代码 |
(3) 连接鲁棒性代码 |
四、包头市昆都仑河沿岸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城市建设特点研究[D]. 姜春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D]. 刘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与污染修复研究[D]. 张慧兰.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包头市乡土地理为例[D]. 李佩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包头市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报告[D]. 李慧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D]. 左文韬.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7]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D]. 常雪娃.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8]包头地域历史城池研究[D]. 陈碧帆.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9]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内蒙古寺庙中心型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黄阳培.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10]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D]. 刘建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