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铁路职工技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尤传露[1](2021)在《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工人教育日益成为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劳动力。产业工人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真正实现新时期产业工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助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起的“求学圆梦行动”,广州市总工会在原来支持职工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加大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支持力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工会牵头的产业工人教育新模式的表率,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建设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法,明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基本内涵,呈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梳理并划分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阶段。再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教育学的角度剖析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式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教育受众单一,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不密切,产业工人对其缺乏了解,以及产业工人自我非职业技能素养认同感不高,各教育主体的合作效果不佳以及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教育目标定位与产业工人需求不匹配,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品牌效应尚未发挥作用,合作主体之间合作未达预期以及对合作教育经费监管不到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建议。研究认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应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上要从职业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举,这也将是产业工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紧跟这一目标趋势,要针对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各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不断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筛选高水准的教育合作伙伴,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产业工人教育接轨。
郭家田[2](2021)在《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工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是应对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解决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确定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及其能力结构是什么。第二,培养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有哪些?第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上述问题,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国外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国内的职业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并调研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构建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根据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培养和竞赛培养三条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路径下影响因素作用进行分析。企业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不足;竞赛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较快,但技能人才培养的受益面相对较窄,对资源的需求度却相对较高;校企合作培养路径能够满足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要求,但存在培养主体相对独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缺乏职业素质培养等情况。根据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现状,结合培养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类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终身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竞赛培养路径的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专业兴趣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多层次技能竞赛,提高竞赛资源的转化及受众面,提升以赛促学的效果。根据企业培养路径现状,结合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机制类因素,通过完善企业培养机制和培训资源,提升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齐海龙[3](2019)在《高铁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以昆明南工务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速铁路的持续快速发展,铁路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新型技术设备推广普及,线路的不断延伸,在减员增效的导向下,对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昆明南工务段是国家铁路集团公司昆明局集团公司下属的六个工务段之一,由于组建时间较短,人力资源数量相对偏少,需求量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合理的规划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马斯洛需求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背景意义,对人力资源规划和马斯洛需求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昆明局集团公司昆明南工务段的人力资源规划现状进行了剖析研究,总结分析昆明南工务段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源年龄、学历职业技能配比不合理、从业人员离职现象严重、培训效果有差距、绩效激励不明显等问题,通过人力资源外部环境中,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行业因素等三个方面环境及内部环境的分析,全面梳理出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问题为导向,从聘用规划、教育培训规划、晋升激励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薪酬福利、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步制定了4项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建立评估反馈修正机制。本文通过建立昆明南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并动态调整,为昆明南工务段人力资源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确保该段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以对高速铁路其他系统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朱明磊[4](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李树陈[5](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红艳[6](2013)在《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是中国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百年:1904年,晚清政府以日本实业教育制度为蓝本确立了实业教育制度,1913年的民国教育部沿袭了该制度;1922年“新学制”实行仿照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一度梦想它能扩大职业教育的实施范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急剧的政治制度转变,引发职业教育制度走向苏联模式;“文革”十年,职业教育几乎被毁灭;20世纪八十年代,职业教育重新开始恢复,打开国门后的职业教育实践者面对欧美先进的科技文明,他们又一次启动学习的历程,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被介绍引入。每一次国家制度变革,引发教育制度变化,职业教育制度也随之改变。职业教育制度的每一次转变都彻底否定过去,但新的制度却未能如愿以偿,职业教育的命运在兴起与停滞之间循环往复。笔者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制变革入手,以上海职业教育制度实施为主体,思考驱动职业教育制度数次重构的原因。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是一个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上海作为在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一个城市,其职业教育制度变迁基本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区域服从中央的精神。通过对不同阶段影响制度变革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上海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是是外力作用,尤其是政府行为;而在职业教育内部缺乏足以影响制度变革的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总限于规模的变化,而其质量的提高举步维艰。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上海特点的职教制度体系,仍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专业设置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按照专业进行配备。如何设置专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自1843年上海被开放后,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和它的经济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关联。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数次转向:20世纪上半叶,商业教育占主导;五六十年代,因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工科教育大发展;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走向改革开放,上海重新恢复多元化城市功能,第三产业的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受到政治制度变迁、城市功能转型、择业观变化以及校长的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在调整,但由于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其总滞后于经济发展,始终在“追赶”经济的步伐,而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学校的类别很多,每类的具体分科更多。不同的类别与分科需要设定相应的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纷繁复杂在所难免。最初各校多根据自己需要,参考日本及欧美的成例,自行拟定。1934年,教育部开始规划各科课程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从学校各自为政逐渐走向标准化、统一化。1953年,职业教育课程确立苏联的技术教育课程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教育领域逐步重视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界也开始学习和模仿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学模式,又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新变革。其在长期实践中纠结于针对性与普适性、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不管学制如何变迁,教学模式怎样转变,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比例是课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永恒的难题。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20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来源渠道和培训形式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师资培养制度的长期缺失,其运行机制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再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职业师资养成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是变革与探索的百年,在移植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的进程中,尽管遭遇到“水土不服”曾踯躅不前,但是有志于职业教育探索的先行者不断进行本土化实践。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是构建与发展的百年,在引进西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尽管遇到挫折会重构体系,但每一次构建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中央法律法规,又要立足工商业大都会的经济特点,寻求部章规定与地方需要之间的变通,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形成地方特色。上海职业教育界在数次学制变革的引领下努力进行本土化探索,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制度,但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具有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独特路径。
郝俊峰,刘俊英[7](2013)在《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教学改革》文中认为文章明确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韩非[8](2011)在《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沈阳铁路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的通车运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高速铁路的大范围运营使铁路企业内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铁路企业的生产模式由传统的“泰勒式”转变为“精益式”,一系列的变化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铁路企业已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员工培训活动,如:对动车组CHR司机、维修人员的储备培养等。然而,铁路企业中多数员工的素质与新技术、新生产模式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开展好企业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素质已成为影响铁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铁路企业培训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缺乏相应的探索。特别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普及的今天,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企业也担负着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同时,企业培训也不能仅仅是强调岗位的适应性,更应该培养员工对工作的构建能力,要从重视短期目标转变为重视长期目标。这种培训不仅对员工有益,对企业也是有益的。因此,加强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对促进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对企业培训相关文献的梳理,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介绍国外企业培训的经验和特点,之后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沈阳铁路局企业的员工培训为例,分析铁路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经研究发现铁路企业培训目前虽能为高铁的发展培养人才,但传统培训模式满足不了新技术、新生产模式对员工能力的需要,最后针对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培训观念、内容、方法和培训师几方面给予相应的对策。
梁海岫[9](2009)在《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建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针对占据50%高等教育容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较少,高职院规划设计基本套用本科研究型大学的设计模式,不完全符合高职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入研究高职院这一细分的大学类型是我国大学规划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广东高职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江浙高职院作为参考对比,用案例分析、理论推演、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结合职业教育学回顾了当前高职教途径总结高职院不同的发展特点,引入协同发展观念探寻高职院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分析了高职院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三个层面的协同内容,论述了高职院在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策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不同,前者是培养高技能操作性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后者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学校与企业、社区的一体化。校园规划建设应围绕实训进行。高职院校园应拓展到外置实训基地、社区培训中心。规划设计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质,符合高职院协同发展要求。职教园区应以共享实训为中心,以产业链中端的制造生产为依托,教育与产业并行,不能简单套用研发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或者快速发展的大学城模式来建设职教园区,否则无法形成相互依托聚集发展的优势。高职院单体建设应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应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产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单体建筑设计。本文研究了高职院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校舍。提出高职院的部分指标和评估依据应根据各地的特点加以修正,不应一刀切。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质、区域产业经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吸收合理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协同发展和兼收并蓄的校园。
中国职教学会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10](2009)在《第七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文中指出
二、浅论铁路职工技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铁路职工技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评价与反思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产业工人 |
2.产业工人教育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 |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 |
1.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 |
2.广州传统产业工人教育模式问题重重 |
3.用工主体和产业工人急需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 |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进程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开端 |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拓展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深化 |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完善 |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目标 |
1.学会认知 |
2.学会做事 |
3.学会共同生活 |
4.学会生存 |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课程设置 |
1.各教育主体联合开发课程 |
2.多教育载体组织实施课程 |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教学方式 |
1.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线上远程教学 |
2.基于学习中心和企业学院的线下教学 |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师资组成 |
1.遴选企业优秀教师 |
2.聘请高校、行业专家教师 |
3.设立网络班主任及辅导教师 |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保障 |
1.多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保障 |
2.多方协同的运行管理保障 |
3.工会三级联动的财政保障 |
4.多渠道的舆论宣传保障 |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成效调研 |
(一)调研结果 |
1.调研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2.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3.产业工人学员的学习体验 |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反馈 |
(二)调研结论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实施成效 |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的问题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
(一)调整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定位 |
1.产业工人教育要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
2.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应从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重 |
(二)优化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
1.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
2.加大非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比重 |
3.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
4.丰富师资来源并强化师资质量 |
5.完善产业工人教育的运行保障 |
(三)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 |
1.筛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合作伙伴 |
2.广泛吸纳国内国际优质产业工人教育资源 |
结语 |
附件1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2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及高技能人才 |
2.1 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汽车制造业现状及高技能人才需求 |
2.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1 资格框架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 |
3.2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
3.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1 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
4.2 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3 竞赛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4 岗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
5.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
5.3 提高大赛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
5.4 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高铁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以昆明南工务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理论 |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
四、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
五、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 |
第二节 需求层次理论 |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分类 |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运用要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南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现状评价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现状 |
一、简介 |
二、机构设置 |
三、人力资源总体情况 |
四、人力资源分类情况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不清晰 |
二、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 |
三、人力资源规划执行效果差 |
四、培训效果有差距 |
五、薪酬福利激励不明显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原因分析 |
二、内部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南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总体思路 |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 |
第二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一、需求分析 |
二、供给分析 |
三、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三节 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一、职工聘用规划方面 |
二、教育培训规划方面 |
三、晋升激励规划方面 |
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 |
五、薪酬福利规划方面 |
六、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南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保障 |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保障制度 |
一、组织保障 |
二、制度保障 |
三、信息系统保障 |
第二节 建立评估反馈修正机制 |
一、建立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的指标要素 |
二、加大人力资源规划执行的监督 |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修正永续实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
四、 文献综述 |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 本文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章 制度构建:外力驱动的变革 |
第一节 建立日本模式的上海实业教育制度 |
一、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建立 |
二、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草创 |
三、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深化 |
四、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转向美国模式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短暂的综合中学制 |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本土化探索 |
第三节 构建苏联模式的上海技术教育制度 |
一、 苏联模式的技术教育制度建立 |
二、 新型教育制度出现 |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暂停 |
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消长 |
第四节 走向市场化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变迁 |
二、 中等职业教育衰退的原因 |
三、 高等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
四、 国家政策:制度构建的推动力 |
第五节 制度构建与外力驱动 |
一、 制度构建的本土化进程 |
二、 国家政策的支持 |
三、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
第二章 专业建设:追赶经济的步伐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商业教育崛起 |
一、 清末各类实业学堂出现 |
二、 民初商业学校崛起 |
三、 商业教育崛起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业教育发达 |
一、 科类设置的法规变革 |
二、 商业教育日趋发达 |
三、 商业教育发达的原因 |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业教育大发展 |
一、 专业设置以苏为师 |
二、 工科专业大发展 |
三、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上海第三产业专业兴起 |
一、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
二、 中专和技校专业建设的转型 |
三、 补缺型角色: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 |
四、 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重点专业建设 |
第五节 影响专业建设变迁的因素分析 |
一、 政府与学校:此消彼长的牵制 |
二、 校长的影响力 |
三、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的影响 |
四、 择业观的变化 |
第三章 课程之困:徘徊于“学问化”和“职业化” |
第一节 日本课程模式的建立与转变 |
一、 清末实业教育课程 |
二、 民初实业教育课程 |
三、 上海实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课程模式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一、 本土化探索的背景 |
二、 课程标准的推出 |
三、 上海的本土化探索实践 |
四、 本土化探索的特点 |
第三节 苏联课程模式的确立与变革 |
一、 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确立 |
二、 职业教育课程“大跃进” |
三、 调整时期的课程设置变革 |
第四节 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引进与探索 |
一、 八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实践领域的摸索 |
二、 九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本土化的探索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课程演变动因 |
一、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 |
二、 培养目标变化波及 |
三、 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导 |
第四章 师资培养:数量到质量的追求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实业教员养成:制度先行 |
一、 清末实业教员养成制度确立 |
二、 清末实业教员的现实来源 |
三、 民初实业教员养成机构建立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职业师资养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
一、 经验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标准 |
二、 学历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现实要求 |
三、 上海职业教员的现状及特点 |
四、 职业教员养成:理论与现实 |
第三节 1949年至1978年间的职业师资培养 |
一、 职业教育师资要求变化 |
二、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来源及特点 |
三、 职教教师在职培养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质突破 |
一、 八十年代三类职业学校师资状况及不均衡性 |
二、 教师资格的发展:提高学历标准 |
三、 职业学校师资养成体系初建 |
四、 完善职教教师的在职进修 |
五、 “双师型”教师需求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养成的思考 |
一、 职业教育师资问题地再现 |
二、 教师任职条件的“学历化”进程 |
三、 师资养成与进修体制的理想构建 |
结语 |
一、 学习先进引发本土化探索 |
二、 制度构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
三、 实践运行中形成地方特色 |
四、 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
二、目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教职工对职工教育培训改革的认识不足 |
(二) 专业教师缺乏深入现场, 知识老化转型不到位 |
(三) 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教材缺乏针对性 |
(四) 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法单一 |
三、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
(一) 提高教职工对教育培训改革的认识, 更新教育理念 |
(二) 组织教师深入一线调研, 促进教师队伍知识转型升级 |
1.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
2.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
3.参加师资培训班,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 有针对性地补充适应的培训教材,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
1.注重层次性 |
2.注重实用性 |
3.注重发展性 |
(四) 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
(8)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沈阳铁路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企业培训的研究回顾 |
(二) 国内企业培训的研究回顾 |
(三) 铁路企业培训的研究回顾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 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 |
(二) 铁路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企业员工培训 |
(二) 在职员工培训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为论文基础部分的主要研究方法 |
(二)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的主要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铁路企业培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分析 |
一、铁路企业培训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二) 福特主义理论 |
(三) 精益生产方式理论 |
(四) 终身教育理论 |
二、铁路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
(一) 企业员工培训是铁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途径 |
(二) 企业员工培训是铁路员工的福利待遇 |
(三) 企业员工培训是铁路发展企业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
(四) 企业员工培训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三章 国外企业培训的经验和特点 |
一、德国西门子公司企业培训的经验和特点 |
(一) 多级化的培训层次 |
(二) 基于工作过程的培训内容 |
(三) 严格的培训师管理制度 |
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企业培训的经验和特点 |
(一) 摩托罗拉大学 |
(二) 重视培训的评估工作 |
(三) 灵活有效的培训方法 |
三、日本松下公司企业培训的经验和特点 |
(一) 重视人性的培养 |
(二) 注重企业团队培养 |
(三) 以日常管理的在职培训为主 |
第四章 沈阳铁路局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
一、沈阳铁路局员工的现状与分析 |
(一) 沈阳铁路局企业员工的现状 |
(二) 沈阳铁路局企业员工的现状分析 |
二、沈阳铁路局企业培训的现状 |
(一) 沈阳铁路局企业培训的类别 |
(二) 沈阳铁路局企业培训的具体实施形式 |
(三) 沈阳铁路局企业培训的内容 |
(四) 沈阳铁路局企业的培训师 |
(五) 沈阳铁路局企业针对高铁发展的培训对策 |
三、沈阳铁路局企业员工培训的分析 |
(一) 培训观念存在的问题 |
(二) 培训内容存在的问题 |
(三) 培训方法存在的问题 |
(四) 培训教师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铁路企业员工培训实施的对策 |
一、培训观念的转变 |
(一) 改变轻视企业培训的观念 |
(二) 建立现代的培训理念 |
二、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化的培训内容 |
(一) 开发学习领域模式的培训内容 |
(二) "钢轨焊接工"培训内容开发的实例 |
三、选择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 |
(一) 培训方式、方法运用应多元化 |
(二) 培训方法运用应具有针对性 |
(三) QC质量小组的培训案例 |
四、建立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 |
(一) 建设"双师型"的培训教师队伍 |
(二) 转变传统培训教师的角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企业培训访谈提纲 |
企业培训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 |
(9)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 |
1.1.2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 |
1.1.3 高职院校园建设新动向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制度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与普通大学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
1.3.2 高职院之间的共性与多样性、差异性的问题 |
1.3.3 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的问题 |
1.4 文献综述 |
1.4.1 对高校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
1.4.2 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
1.4.3 对文献综述分析 |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5.1 对细分的大学类型的研究 |
1.5.2 结合教育学研究大学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 |
1.5.3 引入协同发展的观点研究高校发展与规划设计 |
1.5.4 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
1.6 研究的范围 |
1.6.1 高职教育的相关概念 |
1.6.2 研究的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7.1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
1.7.2 比较分析归纳 |
1.7.3 实地调研 |
1.7.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2.1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简述 |
2.1.1 古代萌芽时期 |
2.1.2 近代发端期 |
2.1.3 现代发展期 |
2.1.4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多样化 |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 |
2.2.1 匠人、实业到职业的发展路线 |
2.2.2 90 年代至今广东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
2.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发展简述 |
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 |
2.3.1 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与产业结构 |
2.3.2 高职院校发展类型溯源 |
2.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及转变 |
2.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动力 |
2.4.1 大众化教育 |
2.4.2 政府 |
2.4.3 企业 |
2.4.4 学校 |
2.4.5 其他 |
2.5 当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问题分析 |
2.5.1 功能经济问题 |
2.5.2 校园形态问题 |
2.5.3 人文及地域方面的问题 |
2.6 政府相关文件梳理及调研数据整理 |
2.6.1 政府文件及评估指标梳理 |
2.6.2 调研数据的整理与使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建立 |
3.1 协同发展视角的引入 |
3.1.1 协同的内涵与作用 |
3.1.2 协同发展的分析 |
3.2 协同发展观的原则与方法 |
3.2.1 原则、目标与方法 |
3.2.2 协同发展观念的含义 |
3.2.3 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建筑设计观 |
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构成 |
3.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内容 |
3.3.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子层次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 |
4.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总体规划理论研究 |
4.1.1 城市空间形成的两种方式 |
4.1.2 现代建筑思潮与大学校园规划 |
4.1.3 校园空间协同发展与建序过程 |
4.1.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内涵 |
4.1.5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特点 |
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子系统的规划研究 |
4.2.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功能系统 |
4.2.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交通系统 |
4.2.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景观环境系统 |
4.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选址 |
4.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研究 |
4.3.2 校园发展决策与选址 |
4.4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4.1 SWOT 分析法的引入 |
4.4.2 改建更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分析 |
4.4.3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
4.5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5.1 扩建的机遇 |
4.5.2 扩建中的问题 |
4.5.3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
4.6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6.1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析 |
4.6.2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策略 |
4.7 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
4.7.1 职教园区的功能组成 |
4.7.2 职教园区的发展模式 |
4.7.3 职教园区的形态模式 |
4.7.4 职教园区协同发展策略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建设研究 |
5.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管理 |
5.1.1 举办的途径 |
5.1.2 单体分期建设时序 |
5.1.3 校企合作模式 |
5.2 单体建设趋势 |
5.2.1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 |
5.2.2 更弹性的单体建设 |
5.2.3 “亦厂亦校”的趋势 |
5.3 实训中心 |
5.3.1 实训中心的形式 |
5.3.2 实训中心的功能要求 |
5.3.3 实训中心的设计分类 |
5.3.4 实训中心的设计 |
5.3.5 实训中心的地域与人文特点 |
5.4 图书馆 |
5.4.1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
5.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功能定位 |
5.4.3 图书馆评估体系与建设现状 |
5.4.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与建设协同策略 |
5.5 教学楼 |
5.5.1 公共教学楼 |
5.5.2 阶梯课室 |
5.5.3 教学工厂概念下的一体化教学楼 |
5.5.4 教学楼的改造 |
5.6 学生宿舍 |
5.6.1 宿舍建设现状 |
5.6.2 在校生、居住人员的结构 |
5.6.3 学生宿舍作为实训场地 |
5.6.4 宿舍发展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回顾与反思 |
6.1.1 建设回顾 |
6.1.2 对政府行为的反思 |
6.1.3 对学校行为的反思 |
6.1.4 对企业行为的反思 |
6.1.5 对规划设计的反思 |
6.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
6.2.1 适应功能需求、高效利用资源 |
6.2.2 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形态 |
6.2.3 建设人文与地域性兼顾的环境 |
6.2.4 建设兼收并蓄的南粤高职院校园新风貌 |
6.3 工作总结与研究成果 |
6.3.1 工作总结 |
6.3.2 研究成果 |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项目实践 |
附录二:广东高职院部分数据汇总 |
附录三:广东省教育厅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访谈节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论铁路职工技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D]. 尤传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郭家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铁工务段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以昆明南工务段为例[D]. 齐海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4]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5]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D]. 王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7]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教学改革[J]. 郝俊峰,刘俊英.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8]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沈阳铁路局为例[D]. 韩非. 沈阳师范大学, 2011(08)
- [9]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梁海岫.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 [10]第七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J]. 中国职教学会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 职业教育研究,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