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之魂(论文文献综述)
谢帅[1](2020)在《HIL公司印度家电市场本土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多年来积累的巨大产能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出,很多企业开始到海外投资设厂。印度作为沿线重要国家,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近年GDP保持年均7.5%左右的高速增长速度,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是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再加上穆迪政府“印度制造”政策的推出,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量外资前来投资设厂。仅2017年一年,有大约100家中资企业在印度注册公司开展业务,其中有30%左右的企业通过租赁厂房或购置土地开设印度生产基地。但是,企业在投资印度市场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印度独特的商业环境及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各种风险。面对不同的商业环境及文化差异,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很多研究仅局限于企业母公司本身战略基因及目标市场的客观环境,没有充分考虑多重因素结合后产生的影响,从而未能得出战略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以HIL公司为例,分析研究该公司如何基于母公司基因、目标市场竞争态势以及文化差异等核心因素下制定可行的公司发展战略体系,包括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四部分。论文借助PEST模型、“五力模型”及关键内外部因素矩阵分析等工具,分析公司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然后应用SWOT分析工具确定公司发展战略。采用平衡记分卡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公司平衡指标,通过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将公司目标与公司关键平衡指标相结合,采用个人绩效承诺(PBC)将目标与每个员工相结合,最终使公司战略有效落地。同时,提出信息化系统建设、培育“人单合一”文化及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等三项保障措施,为公司发展战略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提出“I+i+n”脐带式组织架构,该架构的原则是每个部门只有一个负责人,终极目标是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由外派员工担任,前提条件是外派员工需要具备部门负责人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因此,任用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不分国籍)担任负责人是一个过渡方案。这个组织架构的好处是规避了因本土员工忠诚度不足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明确责权利解决了外派管理人员和本土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创造性的解决了目前组织机构中存在的中印双方员工博弈问题,提升了组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通过研究HIL公司发现,跨国公司在选取发展战略时,应当充分考虑目标国市场的特殊环境、自身具备的资源和能力及集团公司的战略定位。在设计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时,多采用创新性的思维解决问题。
张云[2](2011)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产业转移是涉及多主体、多空间、多学科的复杂经济现象,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大规模承接与实施国际产业转移,我国融入了全球价值链,成为了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输入性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外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二战后,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实践证明通过参与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的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移出国与产业承接国能够实现双赢,其对于双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均能产生积极影响。鉴于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客体正逐渐从产业(或产品)向全球价值链的组成环节深化,本文构建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特征、趋势、动因、模式、效应以及决策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以期为我国更好的承接与实施国际产业转移提供借鉴,为我国在当前复杂国内国际环境中逐步摆脱面临的困境,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且回顾了国内外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成果,提炼出全球价值链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耦合点,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提供支撑。第2章为本文研究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归纳并评述了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发展历程。首先介绍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理论与模式理论;接着从概念界定、治理结构、驱动因素与创新发展四个层面评述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成果。第3章是以前文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界定与归纳。本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是跨国公司为获取更高利润空间,通过构建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将价值链某环节进行转移的过程;主体多元化、客体深层化、模式网络化、动因复杂化、环境优越化和效应多级化是其特征;并呈现向全球价值链更深层次发展、整合与优化配置资源手段多样化、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趋势。第4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与路径的再思考。首先,利用全球价值链驱动力学说分析国际产业动因,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国际产业转移根本原因,但价值链驱动力的不同导致利润最大化的实施路径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其次,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划分为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等级制五种类型,而国际贸易与投资构成了其主要实现路径。第5章是本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归纳,本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产生了促进就业传导、平衡国际收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利润以及推动技术(品牌)创新等正向效应,并可能诱发竞争力陷阱、产业空心化以及失业困境等负向效应;其对产业承接产生了产业集聚、制度优化、竞争引致、产业关联、结构优化、要素注入、技术溢出和观念更新等正向效应,并可能诱发扩大发展差距和低端价值锁定等负向效应;总体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对双方利大于弊。第6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决策因素的研究,本文在通过利用相关理论,建立国际产业转移目标区位与目标产业静态与动态决策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经济因子、政策因子、社会因子、技术因子和资源因子是目标区位静态决策因子;利益因子、趋势因子和效应因子是目标产业静态决策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本文分别建立了目标区位和目标产业的静态决策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利用实物期权博弈的相关理论,本文跨国公司目标区位与目标产业动态决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实力相当的两家同行业跨国公司目标区位动态决策最优方案是共同等待、同时投资,形成协同转移均衡形式;在目标市场上存在先导企业,并具备一定“在位优势”条件下,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易于采用抢先转移,做出对抗性回应的动态产业决策;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的跨国公司易于采用抢先转移,做出合作姿态的动态产业决策。第7章是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首先是对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现状的概括与描述,勾勒出了中国国际产业转移行业轮廓与区域轮廓;第二,对影响我国东部10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规模、教育水平、科研创新、基建水平、优惠政策、开放水平、行政能力、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等因素共同构成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力;工资水平、土地稀缺性以及失业率等因素共同构成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碍力;在促进力中,教育水平、科研创新、基建水平以及优惠政策对其贡献较大;在阻碍力中,成本因素对其影响较深。最后,从宏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优化、工业的价值链升级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等层面论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第8章是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对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决策层必须努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及建立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在微观层面东部企业必须向功能与部门升级迈进,可以从基于OEM的能力提升、从OEM向ODM转变、综合发展DMS与EMS、培育自有品牌实现OBM以及实现价值链部分升级等方面着手;中西部地区应该从发挥比较优势降低转移成本、优化基建设施搭建转移平台、培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以及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多元人才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承接和实施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创新归纳与研究展望。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是:(1)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国际产业转移微观层面概念界定、特点归纳与趋势分析;(2)基于全球价值链驱动理论的动因机理分析;(3)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的模式划分与分析;(4)国际产业转移静态与动态决策因素分析与决策模型构建。本文认为后续研究可以从以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的多个层面入手进行深化。
孟省[3](2011)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的浪潮日益汹涌,借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契机,,越来越多的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大加速了其资本的国际流动,通过开展跨国并购活动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增强企业长期良好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自2002年至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开展跨国并购的经验。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中国企业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经济市场,通过跨国并购提升其在全球生产经营要素配置中的竞争地位,提升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在开展跨国并购时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以潍柴动力并购博杜安公司、中石油集团并购PK公司为案例,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新折衷理论引入到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研究中,通过分析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态、跨国并购动因、跨国并购模式的选择与跨国并购活动开展实施以及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问题。全文共分为七章,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内容框架。第二章对跨国并购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结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现状的分析,提出基于核心竞争力跨国并购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章论述跨国并购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关系,借鉴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新折衷理论,提出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理论内容,论述了跨国并购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模式选择。第四章从目标企业的选择、协同效应的实现、并购后的管理整合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实施的内容。第五章、第六章,以潍柴动力并购博杜安公司、中石油集团并购PK公司为案例,论证分析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理论内容和战略实施过程。第七章得出结论。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够通过开展跨国并购活动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企业在开展跨国并购前,首先要判断自己的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态进行准确判断,拥有基础态、亚状态、成熟态不同核心竞争力形态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目标企业选择的侧重点和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工作重点是不同的。文章打破了传统的以发达国家企业、发展中国家企业为代表的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跨国并购理论研究思路,构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模式的选择,并给予了战略实施的指导。对中国企业以获得企业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活动的开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焕炜[4](2011)在《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消费者体验》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层次逐步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产品或服务的基本功能,而是努力寻找实现个性化的自我,追求向往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环境下,跨国公司要想保持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源,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创造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创造消费者体验是跨国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趋势正在不断恶化。这次危机对全球的跨国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礼,同时也检验了每家跨国公司的生存能力,正如巴菲特所说:“只有退潮之后,才能发现谁在裸泳”。正是在危机的冲击下,才真正检验出了跨国公司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拥有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能够在危机中生存和发展,甚至逆风飞扬。我国跨国公司缺乏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我国的跨国公司如何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如何持续发展。因此,核心竞争力成为研究我国跨国公司的一个重要课题。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可移植的概念,是把核心竞争力理论作用于跨国公司,是跨国公司具体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结果。因此本文借鉴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并分析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从而引出对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本文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阐述了我国跨国公司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性,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跨国公司持续竞争的优势之源。关于如何构建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给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个性化体验是培育和提升我国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选择《中国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消费者体验》这一题目,对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加以深入系统研究,力图为我国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全文分为六章,其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综述,并对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给予界定。第二章简单介绍消费者体验的概念、本质和特征,为后文做准备。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介绍了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体验的关系,着重阐述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联系,指出消费者体验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可行性、必然性和唯一性,以及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筑。第四章分析利用消费者体验培育核心竞争力时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民族文化方面给跨国公司的经营设置障碍,制约着跨国公司为东道国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第五章为中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在利用消费者体验培育核心竞争力时提出政策建议。第六章得出本文的结论,并对文章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做出阐述。
孔祥荣[5](2010)在《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国际服务外包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着重点倾向于制度因素分析,并且从多边贸易规则、发包国的相关制度及接包国的制度因素三个层面予以展开,其中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目前关于政策及制度因素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国际服务外包是服务贸易的特殊实现方式,基于WTO体系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规则对国际服务外包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国际服务外包在发包方及接包方双方进行,发包国的制度取向及接包国的制度构建共同影响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为全面系统反映制度因素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上述三个层面予以展开。二是在服务全球化和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兴起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融入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但是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起步较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政府基于制度层面的有力扶持是关键。但是目前对接包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缺乏深入分析,本文引入国内制度因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制度选择集合、制度变迁的效应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对印度制度构建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进行经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制度构建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本部分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本文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部分主要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及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及制度变迁的理论综述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制度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本文发现目前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三章是多边贸易规则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主要是从多边贸易规则的视角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两项重要成果——《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确立了WTO对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多边规则,这两项重要成果有助于推动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服务贸易总协定》把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运用到服务贸易领域,并山各缔约方在市场准入方面提出各自的减让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自由化导向有助于降低国际服务外包壁垒,推动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发包方对接包方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性极为敏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推动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进程,有助于提升接包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而维护发包方的利益,推进国际服务外包进程。接包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包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助于发包方降低交易成本,是有助于发包方控制外包风险,三是有助于发包方巩固竞争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升接包方的区位优势,同时接包方也有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第四章是主要发包国的相关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主要从发包国的视角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主要发包国为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从目前最大的发包方美国来看,服务外包的动因除了获取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弥补国内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供给的制度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高等教育,二是移民政策。美国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对国际服务外包持支持态度。但是,美国的服务外包政策也存在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日本长期雇佣制度日益显现的弊端使日本企业倾向于服务外包。与美欧进行国际服务外包相比,长期雇佣制度的深层影响使日本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具有很强的不彻底性。日本政府对服务外包基本持鼓励态度,促进了服务外包的发展。但是,受长期雇佣制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服务外包在日本发展较慢。欧盟国家的法规约束限制了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英国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主要在于英国的服务外包政策比较宽松。由于对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的重新认识,德国政府正在进行法规政策的变革,将有助于推动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第五章侧重于对接包国的制度因素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进行理论分析。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在服务全球化和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兴起的国际背景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接包国经济发展的效应是不确定的,必须伴随国内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此,本章引入国内制度因素,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制度选择集合、制度变迁的效应进行分析。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之一是追逐制度变迁的外部利润。新的制度安排相对于现有制度使部分利益集团获得的净收益较大,为追逐外部利润,产生新的制度供给。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之二是弱化国内制度壁垒。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深化,但是如果国内制度壁垒较高,其对接包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大打折扣,为弱化国内制度壁垒,将促使国内制度发生变迁。制度变迁会产生路径依赖,尽管存在更优的策略选择,仍可能锁定在低效率的状态;要摆脱这种低效率的均衡状态,一是政府的政策性介入,政府是集体行动的代理人,集体行动经常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命令和合法强制。二是依靠壮大国内相关利益集团,通过利益集团的博弈实现博弈均衡状态的改变。三是外国利益集团的影响也可以诱使高效率的策略选择成为支配策略向量。本文据此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集体行动对制度选择的影响。首先运用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促进国内制度变迁的一般机制。其次,进一步分析利益集团的博弈及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动力机制;国内制度变迁选择集合包含许多相关制度,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服务外包的产业特征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制度选择。二是服务外包发生的前提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三是承接服务外包的核心要素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制度选择。四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市场因素与制度选择。国内制度变迁的效应:一是区位优势提升效应,从制度功能的视角来看,制度安排主要通过发挥导向功能、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行为风险等提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区位优势。二是资源配置效应。包括国际间的资源配置和国内资源配置。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大大降低某个地区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该地区;另外,制度的激励可以规定人们的偏好,影响人们的选择,使资源的流向与配置不同,从而决定不同的发展路径。第六章是制度构建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经验分析,以印度为例。印度制度构建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经验为中国目前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并不是印度政府服务外包政策扶持的直接结果,而关键在于国内制度变迁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是发展理念的变革促进了印度的电子革命;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变革促进了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优化为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高等教育制度与激励制度构建为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适用性的人力资本。第七章是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制度约束与构建。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制度约束,并提出了制度构建的建议。一是对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制度约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主要基于理论和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层面。二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进行测算,并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进行分析。三是对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的制度约束进行分析,并从教育制度和激励制度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四是从中国内需市场需求释放的制度创新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朱智[6](2010)在《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产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优化与升级,依托信息技术和服务可贸易革命,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离岸转移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外包产生于制造业,发展于服务业,目前,全球服务外包正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线,由服务领域向制造业、采掘业等领域渗透,出现了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大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即世界生产外包中心,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成为世界服务外包中心,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黑龙江省在装备制造、石油石化、食品、煤炭、医药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和较强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对于黑龙江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减轻资源依赖,尤其是接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服务外包研究现状的剖析,从服务外包的定义、分类、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入手,以指导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实践为立足点,寻找理论依据,填补研究空白。本文在五个方面探索服务外包理论演进逻辑的创新思路:一是基于商品流通视角提出商品流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理论演进逻辑;二是基于业务外包视角提出了服务外包在第一、二、三产业的理论演进范畴;三是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视角提出了正是由于产品内分工产生了生产外包,服务可贸易(服务可分)产生了服务外包,而生产环节中的加工业务与生产性服务可分催生了全球服务外包正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线,由服务领域向制造业、采掘业等领域渗透的新思想;四是基于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视角提出了服务外包正由信息技术外包向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演进的观点;五是基于外包演进路径的视角提出了外包理论演进路线图,包括三个阶段:即外包开始于制造业的第一阶段、外包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阶段和外包由服务业返回制造业、采掘业等领域的第三阶段。在介绍国内外服务外包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评述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趋势、成功案例以及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能力进行测度,并与我国服务外包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出结论:以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为对象发展服务外包,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竞争力。借助2007年国民经济42部门投入产出流量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提取方法,结合服务外包产业特点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要求,遴选出适合发展服务外包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即能源、食品、装备制造、石油石化、医药和森工等产业。在“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框架下,对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进行战略规划,设计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主要任务以及空间布局,为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业务流程。然后,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实施这个战略构想的政策和保障措施。一是针对黑龙江省优势支柱产业,如石油石化、煤炭业、矿业、林业、汽车、食品、医药和装备制造等行业,通过服务外包产业经典案例剖析,明确业务领域,探索经营模式,建立操作流程,形成各行业用得上的“入门教材”和“操作手册”式的报告,对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二是针对哈尔滨市、大庆市和齐齐哈尔等城市服务外包实践,根据各自特色,突出优势,形成对统筹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撑性服务平台、国家政策等配套措施和园区布局规划等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产业发展研究成果;三是针对全国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通过服务外包理论演进,提出以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为对象发展服务外包,来接续大庆、伊春、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四是针对黑龙江省沿边城市和地区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挖掘出可以拓展的业务领域,提出沿边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具体措施方案;五是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商机和政策等研究,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琴燕[7](2010)在《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的FDI因素研究 ——基于信息产业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外包业务日益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业务经营的重要管理模式,欧美跨国公司将其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战略重点转移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外包生产为核心的全球生产价值链。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外包活动大量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承接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参与到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去。快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业务市场,对正走向服务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从服务外包和FDI的理论机理和实际关系角度出发,结合服务外包和FDI,研究中国服务外包和FDI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和消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拟从承接国际外包的福利效应出发,采用博弈分析阐述我国承接国际外包中FDI的技术溢出情况,并利用我国2000-2007年的现实数据,建立Eviews面板数据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的豪斯曼检验,进行实证回归分析。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导言,在概述国际外包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外包的概念、分类,并从交易成本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角度解释了服务外包产生的动因,还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服务外包的文献综述,并进行了评价。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介绍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现状的基础上,从承接国际外包的福利效应出发,采用博弈分析,阐述了我国承接国际外包中FDI的技术溢出情况,分析了服务外包中FDI因素的作用,并且阐述了承接服务外包与FDI的关系。第三章是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根据2000-2007年我国承接信息技术外包规模较大的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北京(BJ)、天津(TJ)、河北(HB)、辽宁(LN)、上海(SH)、江苏(JS)、浙江(ZJ)、福建(FJ)、江西(JX)、山东(SD)、湖北(HBEI)、湖南(HN)、广东(GD)、广西(GX)、四川(SC)15个重要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数据模型,研究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中FDI的作用。第四章是文章的结论和建议部分,阐述了实证结果的实际意义,针对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中FDI因素的作用,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对于积极利用承接服务外包,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利华[8](2010)在《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为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刺激了中国FDI的快速增长,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相对落后,中国FDI的区位分布过于集中于一些国家或地区,总体投资效率较低,甚至造成了资本的严重损失。因此,如何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提高FDI投资效率就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从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外环境、投资主体、产业结构、国内外区域优势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本研究从FDI区位分布角度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从总体来看,中国跨国公司FDI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虚假投资过多,真实投资较少。FDI的产业结构也偏离中国真正的比较优势,对商务服务业和资源产业投资过多,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投资过少。同时,FDI区位分布也过于集中于极少数国家或地区,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比例过高,对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例过低,偏离发展中国家的常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国内市场化、私营化的不断深入,中国FDI区位分布将逐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趋近。从区域角度看,国内来源地区域经济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中国跨国公司FDI的投资主体、投资结构、区位选择以及投资效率,国内区域经济的变化对国外投资区位的选择有直接影响。同时,国外投资地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都对FDI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随着区域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持续深入,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将逐步发生改变。其次,本研究强调了制度依赖对中国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中国跨国公司FDI中存在着各种扭曲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体制的不完善,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国内社会风险的剧增,法制不完善导致私人财产缺乏保障,其导致大量资本流失;歧视性的投资、市场准入、融资政策,过高的税费负担,其导致大量资本的制度逃逸,最终也形成巨额的虚假投资;而政府的过度干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长期悬置以及垄断的普遍存在都导致劣胜优汰,使企业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助长虚假投资。由于国有企业主导的中国FDI特殊的产权结构、激励机制和软约束机制,其导致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投资行业的扭曲和投资区位的不合理,降低投资效率。因此,改善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布局,制度优化是其关键。再次,在对邓宁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FDI区位选择规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FDI国际环境的复杂化,宏观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已成为FDI的重要影响因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企业FDI的条件,比较优势和技术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也成为发展中国家FDI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投资动因、投资目标与区位优势相互结合,形成了各种FDI区位选择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FDI区位选择主要遵循五个原则:就近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竞合原则、垄断竞争原则和交易成本原则,其中就近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是其主要原则。由于中国特殊的投资主体结构和扭曲的投资激励机制,导致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主要遵循垄断竞争原则和交易成本原则,偏离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常规,但随着中国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国跨国公司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原则也将逐步合理化。最后,本研究对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提出了建议。指出只有从根本上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促进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才能形成中国跨国公司FDI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并且最终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的主体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更为合理、投资效率不断提高。
何文成[9](2008)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期。企业国际化是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可以说,任何企业都必然要面对国际化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二○○四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指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是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西方学者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对象,其成果对处于国际化初期的我国企业指导作用十分有限。企业国际化主要研究一个国内企业怎样发展为一个跨国公司。国外现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缺乏战略因素的考虑,在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引入战略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要进入的是复杂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充满不同风险的全球市场,周密的战略实施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成功非常重要,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外部的市场环境仅仅是提供了进行跨国发展的机会,企业自身的能力才是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指出:企业要适应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末来的变化趋势有所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中不确定事件的分析和应付能力尤为重要。哥本哈根商学院尼古莱·J·福斯教授提出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能力观”。在我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仍很肤浅。有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表明,国内的相关研究多是从企业跨国经营的角度入手,或是纯粹地从战略到战略,只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本身,而不研究其国际化战略的管理与控制,再从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由于忽视战略控制问题而造成国际化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对当今居于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而言,每一家的成长史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几乎都经受过挫折。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控制力从而导致企业面临困境甚至死亡的例子非常多,200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的美国安然公司倒闭即是典型的一例。论文针对现有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不足,在综合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战略控制能力的新视角,重新思考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整合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定位,建立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综合理论框架和思路,强调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构建及整合优势不应该是对企业既定国际化战略的被动适应,而应发展成为企业赢得国际化可持续及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点:(1)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能力理论和战略管理的最新发展研究,提出了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研究视角,对其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2)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机理与内核进行了论述,从企业资源论、企业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角度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演化机制,并对国际化战略风险控制、战略控制系统、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之间的动态转化机制作了剖析。(3)构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概念模型,从5个维度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全球化反应能力、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和跨文化融合能力来考察分析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力度,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国际化战略控制模型,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4)建立了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价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客观评价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对分析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制约瓶颈,进而明确企业未来努力方向,维持国际竞争优胜地位,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5)探讨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构建的提升路径,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最后,选取中国大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对本文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高云鹏[10](2007)在《跨国公司在华竞争力要素变化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的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进程的一个里程碑。这促使跨国公司重新审视中国投资环境,重新考虑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重新研究和制定在中国的战略。面对中国20多年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入世带来的新的竞争环境,企业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在华发展战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跨国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基本条件。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为视角,以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竞争力要素变化为主线,基于在1998-1999年所进行的“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要素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相隔数年的在华跨国公司竞争力要素的追踪调查,得出现阶段在华跨国公司竞争力要素的状况。接着对两个阶段竞争力要素对比分析得出在华跨国公司竞争力要素的变化,从而讨论竞争优势变化:跨国公司保持着良好信誉、优良稳定的产品质量、持续为客户优质的服务、不断优化的产品设计、广告作用和地位的提升,与中国政府关系的认知度下降。另外,面对中国加入WTO,世界上的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开始重新考虑中国在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定位,调整在中国的战略,把中国全面纳入其全球化经营中,从过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发展到以全球布局为导向的战略。本文在最后对跨国公司这一战略调整做出进一步讨论,并给与理论启示和建议。本文成果无论是对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实践还是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都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之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之魂(论文提纲范文)
(1)HIL公司印度家电市场本土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跨国公司相关理论 |
2.1.2 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1.3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 |
2.1.4 竞争战略相关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2 PEST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模型 |
2.2.4 EFE分析模型 |
2.2.5 IFE分析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第3章 印度家电市场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印度家电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
3.2.1 印度家用电器市场规模发展历程 |
3.2.2 印度耐用消费品人均消费趋势 |
3.2.3 印度家电市场规模及渗透率 |
3.3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3.3.2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
3.3.3 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
3.3.4 来自供应商的压力 |
3.3.5 来自购买者的压力 |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HIL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HIL公司品牌资源能力分析 |
4.1.1 品牌知名度 |
4.1.2 品牌首位度和转化率 |
4.1.3 品牌形象 |
4.2 HIL公司制造资源能力分析 |
4.3 HIL公司产品研发资源能力分析 |
4.4 HIL公司销售网络资源能力分析 |
4.4.1 销售网络结构 |
4.4.2 渠道深度 |
4.5 HIL公司售后服务资源能力分析 |
4.5.1 电话中心 |
4.5.2 服务网点 |
4.5.3 备件管理 |
4.5.4 服务效果和成本对比 |
4.6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结论 |
第5章 HIL公司发展战略方案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HIL公司本土化发展战略方案 |
5.2.1 HIL公司战略愿景 |
5.2.2 HIL公司战略目标 |
5.2.3 HIL公司业务层战略 |
5.2.4 HIL公司职能层战略 |
第6章 HIL公司发展战略方案实施 |
6.1 建立关键指标体系(KPI System) |
6.2 设置关键指标目标 |
6.3 推广全员PBC(个人绩效承诺) |
第7章 HIL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7.1 建设信息化系统 |
7.2 培育“人单合一”公司文化因子 |
7.3 建设风险控制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1.2.2 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径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
2.1.1 国际产业转移动因论 |
2.1.2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论 |
2.2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 |
2.2.1 全球价值链概念理论 |
2.2.2 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 |
2.2.3 全球价值链驱动理论 |
2.2.4 全球价值链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特征与趋势 |
3.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转移内涵及特征 |
3.1.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内涵 |
3.1.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特征 |
3.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趋势 |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与路径 |
4.1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
4.1.1 生产者驱动视角的分析 |
4.1.2 采购者驱动视角的分析 |
4.1.3 协同性与差异性分析 |
4.2 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与路径 |
4.2.1 研究成果回顾 |
4.2.2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
5.1 产业移出国效应 |
5.1.1 产业移出国的正向效应 |
5.1.2 产业移出国的负向效应 |
5.2 产业承接国效应 |
5.2.1 产业承接国的正向效应 |
5.2.2 产业承接国的负向效应 |
5.3 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效应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决策因素 |
6.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目标区位决策 |
6.1.1 目标区位的决策原则 |
6.1.2 目标区位的静态决策因子及相关决策模型 |
6.1.3 目标区位决策的动态期权博弈分析 |
6.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目标产业决策 |
6.2.1 目标产业的决策原则 |
6.2.2 目标产业的静态决策因子及相关决策模型 |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国际产业转移实证研究 |
7.1 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
7.1.1 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分布 |
7.1.2 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分布 |
7.2 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
7.2.1 模型设立与变量选择 |
7.2.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7.2.3 回归分析与结果评价 |
7.3 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
7.3.1 宏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优化层面 |
7.3.2 中国工业的价值链升级层面 |
7.3.3 促进技术进步层面 |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促进中国国际产业转移对策思考 |
8.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宏观对策 |
8.1.1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
8.1.2 推动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 |
8.1.3 建立东中西部良性互动机制 |
8.2 东部沿海地区的对策建议 |
8.2.1 基于OEM的能力提升 |
8.2.2 从OEM向ODM转变 |
8.2.3 综合发展DMS与EMS |
8.2.4 培育自有品牌实现OBM |
8.2.5 实现价值链部门升级 |
8.3 中西部地区的对策建议 |
8.3.1 发挥比较优势降低转移成本 |
8.3.2 优化基建设施搭建转移平台 |
8.3.3 培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 |
8.3.4 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多元人才 |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课题 附录 |
(3)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跨国并购理论及文献述评 |
2.1.1 跨国并购 |
2.1.2 跨国并购理论 |
2.1.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2.2. 核心竞争力理论及文献评述 |
2.2.1 核心竞争力概念 |
2.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3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问题的提出 |
2.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3.2 研究中相关问题的界定 |
第3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分析 |
3.1 跨国并购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关系 |
3.1.1 跨国并购是企业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3.1.2 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应成为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根本动因 |
3.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理论构建 |
3.2.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理论 |
3.2.2 跨国并购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3.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模式选择 |
3.3.1 以获取核心技术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战略模式 |
3.3.2 以获取市场能力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战略模式 |
3.3.3 以获取战略资源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战略模式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实施 |
4.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 |
4.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 |
4.2.1 战略协同效应 |
4.2.2 管理协同效应 |
4.2.3 经营协同效应 |
4.2.4 市场协同效应 |
4.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后的整合 |
4.3.1 跨国并购后战略的整合 |
4.3.2 跨国并购后文化的整合 |
4.3.3 跨国并购后管理制度的整合 |
4.3.4 跨国并购后技术的整合 |
4.4 小结 |
第5章 潍柴动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 |
5.1 潍柴动力并购博杜安公司简介 |
5.2 潍柴动力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
5.2.1 潍柴动力核心竞争力状况分析 |
5.2.2 潍柴动力并购动因 |
5.2.3 潍柴动力并购整合 |
5.2.4 潍柴动力并购成效 |
5.3 小结 |
第6章 中石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 |
6.1 中石油集团并购PK公司简介 |
6.2 中石油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
6.2.1 中石油集团并购动因 |
6.2.2 中石油集团并购整合 |
6.2.3 中石油集团并购成效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基于核心竞争力开展跨国并购的条件 |
7.1.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模式 |
7.1.3 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7.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消费者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选题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概述 |
(一) 核心竞争力有关综述 |
(二) 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三) 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
(四) 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 核心竞争力对跨国公司发展的现实意义 |
二、消费者体验概述 |
(一) 消费者体验的概念、本质 |
1. 消费者体验的概念 |
2. 消费者体验的本质 |
(二) 消费者体验的衡量指标 |
(三) 跨国公司面临的消费者体验的独特性 |
三、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其消费者体验关系 |
(一) 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联系 |
1. 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体验的逻辑联系 |
2. 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体验的深入分析 |
(二) 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
1. 消费者体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分析 |
2. 消费者体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分析 |
3.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性分析 |
(三) 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1. 创造消费者体验的主体是跨国公司 |
2.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创造消费者体验 |
3.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流程 |
四、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消费者体验的问题分析 |
(一) 市场进入壁垒 |
(二) 民族文化差异 |
(三) 资源短缺 |
五、中国跨国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一) 政府层面 |
(二) 企业层面 |
(三) 小结 |
结论 |
(一) 总结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2.1 本文研究框架 |
1.2.2 木文的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理论综述 |
2.2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
2.3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制度因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文献简评及本文研究视角 |
第3章 多边贸易规则与国际服务外包 |
3.1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国际服务外包 |
3.1.1 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外包的关系 |
3.1.2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自由化导向与国际服务外包 |
3.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国际服务外包 |
3.2.1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 |
3.2.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包方的影响 |
3.2.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国际服务外包接包方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要发包国家的相关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 |
4.1 美国的相关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 |
4.1.1 美国劳动力供给的制度约束与国际服务外包 |
4.1.2 美国的服务外包政策与国际服务外包 |
4.2 日本的相关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 |
4.2.1 日本的长期雇佣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 |
4.2.2 日本的服务外包政策与国际服务外包 |
4.3 欧盟主要国家的相关制度与国际服务外包 |
4.3.1 欧盟国家的法规约束与国际服务外包 |
4.3.2 欧盟主要国家的服务外包政策与国际服务外包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包国的制度因素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理论分析 |
5.1 国际服务外包、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引入国内制度因素 |
5.2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进行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 |
5.2.1 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一)——追逐外部利润 |
5.2.2 国内制度变迁的动机(二)——弱化国内制度壁垒 |
5.3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进行国内制度变迁的路径与制度选择集合 |
5.3.1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5.3.2 集体行动与制度选择 |
5.3.3 国内制度变迁的制度选择集合 |
5.4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进行国内制度变迁的效应分析 |
5.4.1 区位优势提升效应 |
5.4.2 资源配置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度构建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经验分析--印度例证 |
6.1 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历程 |
6.2 经济制度变革与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
6.2.1 发展理念的变革与印度的电子革命 |
6.2.2 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变革与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6.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
6.3.1 知识产权立法保护与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
6.3.2 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与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
6.4 人力资本供给的相关制度与印度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
6.4.1 印度不同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4.2 教育制度与印度人力资本供给分析 |
6.4.3 激励制度与印度人力资本供给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制度约束与制度构建 |
7.1 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制度构建的动力机制 |
7.2 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非正式制度约束与构建 |
7.2.1 国际服务外包实际上是现代服务业向国际市场的延伸 |
7.2.2 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
7.2.3 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非正式制度构建 |
7.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
7.3.1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测算 |
7.3.2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析 |
7.4 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构建 |
7.4.1 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源优势 |
7.4.2 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的制度约束 |
7.4.3 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的制度构建 |
7.5 内需市场需求释放的制度创新 |
7.5.1 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内需市场优势 |
7.5.2 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内需市场释放的制度创新 |
7.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基于服务外包概念、性质、动因和效应等视角的研究 |
1.2.2 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 |
1.2.3 基于产业视角的研究 |
1.2.4 基于国家(地区)视角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5 不足之处 |
2 服务外包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服务外包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外包的概念 |
2.1.2 外包的分类 |
2.1.3 服务外包的产生和概念界定 |
2.1.4 服务外包与"劳务输出"的区别 |
2.1.5 服务外包的分类 |
2.2 服务外包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有关外包的经济学理论 |
2.2.2 有关外包的管理学理论 |
2.3 服务外包产生发展的现实动因 |
2.3.1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服务可贸易革命 |
2.3.2 全球产业向服务业转移 |
2.3.3 跨国公司战略转变 |
2.3.4 经济全球化 |
2.3.5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
2.3.6 跨国公司转嫁风险的需要 |
2.3.7 降低成本的现实选择 |
2.4 服务外包的理论演进逻辑 |
2.4.1 基于商品流通视角的服务外包理论演进 |
2.4.2 基于业务外包视角的服务外包理论演进范畴 |
2.4.3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视角的服务外包理论演进 |
2.4.4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视角的服务外包演进 |
2.4.5 外包的路径演进 |
2.5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发展服务外包的现实意义 |
2.5.1 有利于承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
2.5.2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5.3 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2.5.4 有利于巩固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
2.5.5 有利于解决高素质人才就业问题 |
2.5.6 有利于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态势及借鉴 |
3.1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态势 |
3.1.1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迅猛发展 |
3.1.2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地区分布不均衡 |
3.1.3 服务外包业务的领域不断扩大 |
3.1.4 服务外包方式逐渐由ITO向BPO、KPO的转变 |
3.2 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特点 |
3.2.1 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增长强劲 |
3.2.2 在岸服务外包需求潜力巨大 |
3.2.3 发挥制造业优势承接离岸外包 |
3.3 印度服务外包成功经验借鉴 |
3.3.1 优惠的税收政策 |
3.3.2 全方位的产业扶持政策 |
3.3.3 多层次地培养服务外包人才 |
3.3.4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
3.3.5 行业协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3.4 主要承接服务外包国家竞争力比较 |
3.4.1 承接服务外包的主要竞争要素 |
3.4.2 离岸外包主要承接地竞争力现状 |
3.4.3 主要承接离岸外包国家发展潜力比较 |
3.5 国内外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实践举要 |
3.5.1 印度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实践举要 |
3.5.2 我国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实践举要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运行状况 |
4.1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状况 |
4.1.1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4.1.2 服务外包规模大幅提升 |
4.1.3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日益完善 |
4.1.4 服务外包园区基础全面加强 |
4.2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提高 |
4.2.2 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 |
4.2.3 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
4.2.4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
4.2.5 缺乏大量的熟练英语专业人才 |
4.3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
4.3.1 雄厚的产业基础 |
4.3.2 坚实的科技实力 |
4.3.3 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
4.3.4 低廉的综合成本 |
4.3.5 多元的文化优势 |
4.3.6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 |
5.1.2 确定服务外包产业评价的具体指标 |
5.1.3 建立层次结构 |
5.1.4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5.1.5 确定指标权重 |
5.1.6 对所有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
5.1.7 综合分值的计算 |
5.2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
5.2.2 评价系统表 |
5.2.3 具体指标说明 |
5.2.4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3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水平测度 |
5.3.1 建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二级评价指标数据表 |
5.3.2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5.4 黑龙江省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水平比较 |
5.5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 |
6.1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原则 |
6.1.1 规模原则 |
6.1.2 效率原则 |
6.1.3 成长性原则 |
6.1.4 技术进步原则 |
6.1.5 竞争优势原则 |
6.1.6 关联度原则 |
6.2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指标体系构建 |
6.2.1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指标体系构建的要求 |
6.2.2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指标体系 |
6.3 传统优势支柱产业的遴选方法 |
6.3.1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方法简介 |
6.3.2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
6.4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遴选的实证分析 |
6.4.1 关于样本、指标及数据说明 |
6.4.2 求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6.4.3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
6.4.4 计算因子得分 |
6.4.5 综合评分 |
6.4.6 确立传统优势支柱产业 |
6.5 发展服务外包的业务领域 |
6.5.1 石油石化产业 |
6.5.2 装备制造业 |
6.5.3 煤炭业 |
6.5.4 医药研发 |
6.5.5 食品业 |
6.5.6 森工业 |
6.5.7 航空、汽车产业 |
6.6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战略构想 |
7.1 发展思路 |
7.2 发展原则 |
7.2.1 生产外包与服务外包互动原则 |
7.2.2 发包与接包融合发展原则 |
7.2.3 在岸外包与离岸外包协调发展原则 |
7.2.4 ITO、BPO、KPO递进发展原则 |
7.3 发展战略 |
7.3.1 发展服务外包与提升传统产业结合 |
7.3.2 扩大在岸外包与承接离岸外包结合 |
7.3.3 扶持国内企业与引进外资企业结合 |
7.3.4 市场运作为主与政府推动为辅结合 |
7.3.5 培育接包能力与扩展发包需求结合 |
7.4 发展路径 |
7.4.1 支持企业剥离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职能 |
7.4.2 支持企业发包非核心业务 |
7.4.3 支持企业接包BPO、KPO和高端制造业 |
7.5 主要任务 |
7.5.1 服务外包示范区打造工程 |
7.5.2 服务外包规模企业培育工程 |
7.5.3 百千万服务外包人才工程 |
7.5.4 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空间布局 |
8.1 布局思路 |
8.2 空间布局 |
8.2.1 打造黑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 |
8.2.2 构筑黑龙江省矿业服务外包专属区 |
8.2.3 创建黑龙江省林业服务外包特色区 |
8.2.4 编织黑龙江省服务外包沿边开放产业带 |
8.3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的政策与措施 |
9.1 政府层面的对策 |
9.1.1 优化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 |
9.1.2 强化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支持 |
9.1.3 鼓励企事业实行"主辅分离" |
9.1.4 用好用足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 |
9.1.5 培育和引进服务外包人才 |
9.1.6 加大服务外包推介力度 |
9.1.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9.1.8 加快服务外包信息平台建设 |
9.2 产业层面的对策 |
9.2.1 编制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 |
9.2.2 充分发挥服务外包中介机构的作用 |
9.2.3 采取多种方式壮大服务外包产业 |
9.2.4 塑造"黑龙江外包"的国际品牌 |
9.3 企业层面的对策 |
9.3.1 提高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认识 |
9.3.2 注重服务外包诚信体系建设 |
9.3.3 制定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 |
9.3.4 重视服务外包的专业培训 |
9.3.5 培植壮大服务外包企业规模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的FDI因素研究 ——基于信息产业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有关国际外包的研究概述 |
一、国际外包的概念界定和特征 |
二、国际外包的主要形式和战略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综述 |
二、服务外包的相关实证综述 |
三、服务外包与FDI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四、对国内外文献的简要评述 |
第二章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FDI因素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FDI的现状分析 |
一、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 |
二、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趋势 |
三、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FDI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福利效应分析 |
一、模型建立 |
二、均衡分析 |
第三节 服务外包中FDI技术溢出的博弈分析 |
第四节 承接服务外包与利用FDI的关系分析 |
一、离岸纵向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服务外包与FDI |
二、承接服务外包与利用FDI的关系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外包承接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变量分析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
一、变量相关性分析 |
二、豪斯曼检验 |
三、模型回归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积极承接服务外包 |
一、利用外资发展服务外包 |
二、承接外包业务,提高外包层次 |
三、提高交易制度的效率,扩大承接服务外包的规模 |
四、抓住金融投资浪潮发展服务外包 |
第二节 利用服务外包,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
一、承接服务外包有助于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二、承接服务外包有助于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
三、服务外包为我国切入全球高技术产业链条提供了捷径 |
四、国际离岸外包的发展促使我国加快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进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跨国公司与中国跨国公司 |
1.2.2 对外直接投资(FDI) |
1.2.3 区位选择 |
1.2.4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结构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1.4.2 比较研究方法 |
1.4.3 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结合 |
1.4.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1.4.5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5 主要创新点 |
1.5.1 中国跨国公司、FDI和区位选择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视角突破 |
1.5.2 突出制度缺陷和路径依赖对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
1.5.3 对邓宁折中理论进行一定拓展 |
1.5.4 总结和归纳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规律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国外跨国投资理论中的区位选择思想 |
2.1.1 垄断优势与区位选择 |
2.1.2 交易成本与区位选择 |
2.1.3 相对技术优势与投资区位转移 |
2.1.4 综合理论与区位选择 |
2.1.5 结构主义与区位选择 |
2.1.6 跨国公司空间组织模式与区位选择 |
2.1.7 新经济地理学与区位选择 |
2.2 国内跨国投资理论中的区位思想 |
2.3 对国内外跨国投资理论中区位选择思想的评价 |
2.3.1 西方跨国投资理论逻辑严密但依然需要完善 |
2.3.2 国外跨国投资理论中区位选择研究的局限性 |
2.3.3 国内理论研究急需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分析 |
3.1 中国跨国公司FDI现状分析 |
3.1.1 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国内环境分析 |
3.1.2 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国际环境分析 |
3.1.3 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发展现状 |
3.1.4 中国跨国公司FDI存在的问题 |
3.2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 |
3.2.1 中国跨国公司FDI流量的洲际分布 |
3.2.2 中国跨国公司FDI存量的洲际分布 |
3.2.3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的国别分析 |
3.3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3.3.1 一般发展中国家FDI区位分布特点和规律 |
3.3.2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3.4 中国跨国公司FDI主体结构与区位选择的关系 |
3.4.1 中国特殊的FDI主体结构 |
3.4.2 特殊的FDI主体结构导致特殊的投资偏好 |
3.4.3 特殊的主体投资偏好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
3.5 中国跨国公司FDI主体产业构成对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 |
3.5.1 中国跨国公司FDI主体产业构成 |
3.5.2 中国跨国公司FDI主体产业构成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跨国公司FDI来源地和投资地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国内来源地分布状况 |
4.1.1 中国跨国公司FDI国内分布不均衡 |
4.1.2 中国FDI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 |
4.2 中国跨国公司FDI分布的来源地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要素禀赋与区位特征及其决定的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
4.2.2 区域市场化水平和参与国际分工程度 |
4.2.3 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程度 |
4.2.4 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影响下的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
4.2.5 区域文化差异 |
4.3 中国跨国公司FDI分布的投资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制度因素 |
4.3.2 经济因素 |
4.3.3 区位因素 |
4.3.4 资源禀赋 |
4.3.5 文化因素 |
4.3.6 突发性因素 |
4.4 体制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使FDI区位分布得到改善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理论总结 |
5.1 发展环境变化对于发展中国家FDI的影响 |
5.1.1 影响跨国公司FDI的环境因素综合分析 |
5.1.2 技术进步、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FDI优势转换 |
5.2 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普遍规律总结 |
5.2.1 对邓宁折中理论的拓展 |
5.2.2 强调制度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
5.2.3 强调竞合对于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
5.2.4 强调发展中国家FDI的特殊性 |
5.2.5 发展中国家FDI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
5.3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特点 |
5.3.1 FDI区位分布过度聚集,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
5.3.2 FDI企业缺乏竞争力,大量虚假投资流向金融中心 |
5.3.3 国企占据主导地位,FDI区位分布未能体现比较优势 |
5.3.4 FDI区位选择优先考虑就近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 |
5.3.5 中国FDI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分布不断合理化 |
5.4 制约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
5.4.1 中国FDI企业缺乏竞争力 |
5.4.2 制度缺陷及其路径依赖 |
5.4.3 文化因素 |
5.4.4 政治风险 |
5.4.5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抵制中国思潮 |
5.5 小结 |
第六章 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的对策 |
6.1 优化中国跨国公司的宏观发展环境 |
6.2 优化中国跨国公司的区域发展环境 |
6.3 培育中国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6.4 进一步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布局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过度集聚 |
7.1.2 制度缺陷及路径依赖是FDI区位过度集聚的主要原因 |
7.1.3 区域环境影响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 |
7.1.4 所有权优势依然是中国跨国公司FDI成功的前提 |
7.1.5 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研究动因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1.2.1 企业国际化研究 |
1.2.2 战略控制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及评述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机理研究 |
2.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概念的理论渊源 |
2.1.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界定 |
2.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理论内核 |
2.2.1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解释 |
2.2.2 企业能力论的解释 |
2.2.3 企业知识论的解释 |
2.2.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核心 |
2.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力动态演化机理 |
2.3.1 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2.3.2 国际化扩张战略的动态性适应 |
2.4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的机制分析 |
2.4.1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重点 |
2.4.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控制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研究 |
3.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过程分析 |
3.1.1 企业国际化战略内容 |
3.1.2 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 |
3.1.3 企业国际化战略执行与控制 |
3.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构建分析 |
3.2.1 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要素 |
3.2.2 国际市场的运作能力要素 |
3.2.3 全球化反应能力要素 |
3.2.4 国际化的组织变革能力要素 |
3.2.5 国际化的跨文化融合能力 |
3.2.6 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构建模型 |
3.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特征分析 |
3.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分析 |
3.4.1 企业能力系统的功能 |
3.4.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 |
4.1 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评价研究及其不足 |
4.2.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流程设计 |
4.3.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目标 |
4.5.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5.1 传统战略控制指标体系辨析 |
4.5.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
4.6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的确立 |
4.6.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步骤 |
4.6.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价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案例与实证分析 |
5.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现状 |
5.1.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
5.1.2 中国大企业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差距 |
5.1.3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现状 |
5.1.4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析 |
5.2 典型案例背景材料:海尔集团 |
5.3.案例诊断与剖析 |
5.3.1 海尔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
5.3.2 海尔的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分析 |
5.3.3 海尔的全球化反应能力分析 |
5.3.4 海尔的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分析 |
5.3.5 海尔的跨文化融合能力分析 |
5.4 案例研究的结论 |
5.5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实证分析 |
5.5.1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
5.5.2 问卷分析方法 |
5.5.3 实证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辨析 |
6.2 全球学习效应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提升 |
6.2.1 全球学习效应提升全球化反应能力 |
6.2.2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全球学习效应的构建 |
6.3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 |
6.3.1 全球战略并购 |
6.3.2 全球战略联盟 |
6.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的外部性分析 |
6.4.1 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战略扩张的外部支撑体系分析 |
6.4.2 我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跨国公司在华竞争力要素变化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的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研究现状 |
1.2.2 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2.3 本文前期研究结果概述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战略调整 |
2.1.2 竞争优势 |
2.2 理论分析 |
2.2.1 加入WTO后的环境变化 |
2.2.2 环境变化引发战略调整 |
2.2.3 战略调整建立竞争优势 |
2.2.4 竞争力要素反映竞争优势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前期调查回顾 |
3.2 本次问卷调查的前提 |
3.2.1 基本前提 |
3.2.2 可比性前提 |
3.3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3.1 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 |
3.3.2 问题设计和因素选择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4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4 分析框架 |
第4章 数据分析 |
4.1 2006-2007年调查数据分析 |
4.1.1 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
4.1.2 主因素分析 |
4.2 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4.2.1 1998-1999年调查结果 |
4.2.2 均值和标准差的变化 |
4.2.3 主因素的变化 |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
5.1 跨国公司在华竞争力要素的变化 |
5.1.1 竞争力要素变化反映竞争优势变化 |
5.1.2 稳定的竞争力要素反映的竞争优势 |
5.1.3 变化的竞争力要素反映的竞争优势 |
5.2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与理论启示 |
5.2.1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整 |
5.2.2 理论启示 |
5.3 对中国企业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之魂(论文参考文献)
- [1]HIL公司印度家电市场本土化发展战略研究[D]. 谢帅. 山东大学, 2020(05)
- [2]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 张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 [3]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战略研究[D]. 孟省. 山东大学, 2011(04)
- [4]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消费者体验[D]. 刘焕炜.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9)
- [5]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 孔祥荣. 山东大学, 2010(09)
- [6]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D]. 朱智.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0(03)
- [7]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的FDI因素研究 ——基于信息产业的分析[D]. 李琴燕. 浙江工商大学, 2010(12)
- [8]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 王利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8)
- [9]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D]. 何文成. 中南大学, 2008(02)
- [10]跨国公司在华竞争力要素变化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的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D]. 高云鹏. 河海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