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胆石病与肥胖、血脂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阿扎提江·艾尼瓦尔,阿卜杜外力·艾尔肯,玉苏甫,于文庆,克力木[1](2021)在《雌激素是新疆女性胆石病人的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是新疆女性胆石病人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204例女性胆石组病人与204例对照组病人的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水平,以研究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胆石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胆石组病人雌二醇育龄期和绝经后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石病人多发结石与单发结石比较,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雌二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病人血清雌激素含量升高,多发胆石组女性病人血清雌激素含量高于单发结石病人。研究提示,血清雌激素升高是胆石的危险因素,为胆石形成机制之一。
孙正鸿[2](2020)在《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Gallstone,G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筛查GS发病的高危人群,为该地区(成都市)胆囊结石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至遵义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通过影像学(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并符合纳入条件者共200例,年龄在1880岁,此人群作为观察组;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无胆囊结石并符合纳入条件者共1000例,年龄在1880岁,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按1:5随机配比,配比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集病例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红素(TBil)等。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除一般资料外,还进行了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脂肪肝病史、胆囊炎病史、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等疾病指标的收集(请见附件3)。采用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此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合并有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糖尿病、胆囊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TC、TBil、FBG的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性别、年龄的相关影响后,合并糖尿病病史(OR1.800;95%CI1.0922.966,P=0.021)、胆囊炎(OR1.772;95%CI1.1302.780,P<0.05)及高水平FBG(OR1.162;95%CI 1.01101.336,P<0.05)、高水平TC(OR1.211;95%CI1.0321.421,P=0.019)及低水平HDL-C(OR0.333;95%CI0.2060.538,P<0.05)与胆囊结石显着相关。结论:(1)高FBG、高TC、低HDL-C和糖尿病、无结石性胆囊炎可能是形成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2)高BMI,往往可能伴随有TC、TG等血脂代谢的异常,也可能会间接导致了胆囊结石。
吴华帅[3](2020)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胆总管结石LCBDE术后的患者采用大黄灵仙胶囊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患者胆汁成分和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致石性胆汁的作用,为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符合要求的胆总管结石LCBDE术后患者总计80例,采用统计分析软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大黄灵仙胶囊试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止痛及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予以大黄灵仙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后(即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15天)测定两组患者胆汁成分含量: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固醇、磷脂、总胆汁酸盐,并进行计算分析两组的各项胆汁成石趋势指标:胆汁成石指数、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于6个月后随访,了解两组患者胆结石复发率情况。结果:(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胆汁成分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其治疗后的胆汁总胆固醇、总胆红素以及游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总胆汁酸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试验组患者胆汁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及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22,P=0.029,P=0.019),其总胆汁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胆汁成石趋势相关指标有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其治疗后的胆汁成石指数、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下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试验组患者胆汁成石指数、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7,P=0.011,P=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6个月两组间胆结石复发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试验组患者胆结石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结石复发率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其他意外事件,表明大黄灵仙胶囊安全有效。结论:(1)大黄灵仙胶囊具有调控胆汁成分的作用,能够降低胆汁总胆固醇、总胆红素以及游离胆红素水平,增加总胆汁酸含量,稳定胆汁热力学平衡体系,改善胆汁致石性,甚至逆转胆汁成石趋势。(2)大黄灵仙胶囊能有效防治胆总管结石,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
龚浩[4](2020)在《青海地区胆囊结石病例分析及藏、汉族胆囊结石与ABCG5/8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住入院的胆囊结石疾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术前各类并发症、住院费用等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及住院费用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为该病进入临床单病种后进一步控制住院费用和减少住院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同期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藏、汉族胆囊结石病患者及我院体检中心藏、汉族无胆囊结石正常人的静脉血,通过基因测序分析藏族、汉族人群之间胆囊结石疾病与ABCG5/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探索胆囊结石疾病同遗传基因方面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第一部分通过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IS),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住入院胆囊结石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住院患者临床病历资料Excel数据库;第二部分为采集2018年~2019年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藏、汉族胆囊结石患者静脉血,并且同期采集体检中心藏、汉族无胆囊结石正常人群的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RFLP或Taqman MGB探针方法检测ABCG5(Q604E)和ABCG8(T400K、Y54C、D19H)4个常见位点的单核酸多态性,比较基因型在民族间分布差异。所有合格的数据库及实验记录数据最后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对胆囊结石疾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如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手术等)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作单因素分析,探讨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本资料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903例,通过筛选后符合本次课题研究要求的病历资料有1644例,患者地域分布主要以西宁市、海东市为主,分别占41.79%(687/1644)、27.92%(459/1644),其次为海南州、海北州,分别占7.18%(118/1644)、6.45%(106/1644)。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年龄段,占47.12%,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3岁,最大年龄为90岁,平均年龄为52.71±14.83岁。民族主要以汉族、回族及藏族为主,分别占53.53%(880/1644)、22.14%(364/1644)、17.15%(282/164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35.95%(591/1644)。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41.00%(674/1644)、59.00%(970/1644),女性患病人数大于男性。手术患者占71.96%(1183/1644),未手术患者占28.04%(461/1644)。同期采集了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确诊胆囊结石病藏、汉族患者的静脉血,作为胆石病组有77份;健康体检中心经明确诊断无胆囊结石疾病藏汉族正常人群的静脉血共84份,作为对照组。2.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1644例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元12943.25元;住院费用在男女性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2,P=0.049);在61-70岁年龄段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13475.10元,不同年龄段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5,P=0.00<0.05);不同民族间住院费用比较无显着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6.498,P=0.370);不同职业间住院费用比较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35,P=0.029<0.05);不同住院天数分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47,P<0.001);2017年和2018年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元13598.88元和12312.10元,这两年间住院费用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93,P=0.00<0.05);未手术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7664.41元,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住院费用分别为16779.52元、13417.86元,不同手术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显着有统计学意义(χ2=505.696,P<0.001);但合并有术前合并症时对住院费用产生明显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479,P<0.001)。3.费用构成本研究中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中有药品费用、手术费用、检查费用、医用耗材费和其他费用,两年时间里住院费用均数中检查费用最高为3953.45元,占29.66%,其次药品费均数为2676.45元,占20.08%,耗材费均数为2251.08元,占16.89%。4.胆囊结石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ABCG8基因的两个SNP(T400K)和SNP(Y54C)多态性总体上在胆石组和对照组间比较,运用四格表卡方检验Fisher’s Exact Test发现基因型TK(48.1%VS20.2%,P<0.05)和等位基因K(25.3%VS12.5%,χ2=8.716,P=0.00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YC(44.2%VS26.2%,P<0.05)和等位基因Y(27.3%VS17.9%,χ2=4.103,P=0.04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5.ABCG8基因的T400K和Y54C多态性进一步从性别及民族比较,男性汉族胆石组中基因型TK(75.0%VS14.3%,χ2=11.059,P=0.001)和等位基因K(37.5%VS7.1%,χ2=7.693,P=0.006)明显高于汉族男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运用四格表卡方检验Fisher’s Exact Test发现男性汉族胆石组中基因型YC(56.3%VS21.4%,P=0.046)和等位基因Y(46.9%VS17.9%,χ2=5.658,P=0.017)明显高于汉族男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女性中,该组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6.ABCG8基因的T400K和Y54C多态性在总体上从民族间分布比较,汉族中胆石组基因型TK(60.0%VS16.7%,χ2=10.370,P=0.001)和等位基因K(30.0%VS8.3%,χ2=7.718,P=0.005)明显高于汉族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7.ABCG5基因SNP(Q604E)和ABCG8基因SNP(D19H)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论从总体上胆石组和对照组间比较,或民族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青海地区胆囊结石疾病的地域分布主要以西宁市、海东市为主,年龄中最小者13岁,最大者为90岁,平均年龄为52.71±14.83岁,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占59.00%,民族以汉族为主占53.53%,藏族居第三位为17.15%,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为主占35.95%。2.青海地区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住院费用中检查费用所占比例最高,药品费用和医疗耗材费用也是其主要构成成分。3.青海地区ABCG8 T400K和Y54C可能是汉族男性胆囊结石病的两个遗传标记位点,携带这两个等位基因位点的汉族男性人群可能具有较高风险发生胆囊结石病。4.青海地区藏、汉族胆囊结石病患者ABCG5基因Q604E和ABCG8基因T400K、Y54C、D19H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民族间分布无差异,但仍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及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证实。5.青海地区藏族人群中ABCG5和ABCG8基因的四个常见位点Q604E、T400K、Y54C、D19H在胆石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没有差异。ABCG8基因D19H的变异位点可能在青海地区藏族及汉族人群中均较为罕见。
伊力亚尔·麦麦提江[5](2020)在《血清雌激素水平对胆囊结石发病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雌激素水平在人群胆囊结石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研究雌激素水平与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囊一般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建立两组,分别是结石组、健康组,并且每组入选300位研究对象。结石组均来自我科,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对两组分别测定雌激素水平与BMI值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在雌激素水平有差异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雌激素是否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大小与结石大小有影响。结果:(1)结石组的雌激素水平与健康组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不同性别与绝经前后进行比较,结石组男性、绝经后女性与健康男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未绝经女性雌激素水平高于健康组未绝经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石组BMI值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未绝经后女性进一步研究:(4)高雌激素组与低雌激素组胆囊大小、结石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BMI异常组雌激素水平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雌激素水平对胆囊结石的形成有作用。(2)肥胖既能对胆囊结石又能对雌激素水平起作用。(3)临床上控制雌激素水平对预防胆囊结石以及胆囊切除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有重要价值。(4)雌激素水平与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囊大小和结石大小的关系尚不确定,需要在高雌激素水平以及雌激素受体之间进一步研究。
江旭东[6](2019)在《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中医体质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合肥地区经住院治疗的胆石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该地区胆石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安徽省二院等三所医院近十年收治的胆石病患者病历资料,制定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对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对调查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的填写,对于收集的所有临床数据使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且由研究者专门进行核对矫正。结果:本次调查胆石病患者资料共43272例,其中单纯胆囊结石40904例(94.52%)。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别为419例(0.97%)和1949例(4.50%)。单纯胆囊结石构成比例较国内为高,而肝内、外胆管结石构成比例较国内为低,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该病在合肥地区近十年来的男女比例为1:1.72,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合肥地区胆石病的高峰年龄为41~(岁)组(25.21%)、51~(岁)组(21.44%)。单纯胆囊结石与胆石病的整体发病高峰年龄相符,而肝内、外胆管结石的高峰年龄组分别为61~(岁)组和51~(岁)组。不同年龄段各类型胆石病患者的组成情况也有差异,单纯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别在41~(岁)组、51~(岁)组、61~(岁)组达到峰值。单纯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饮食结构占比最高的是高脂饮食,分别为94.76%和4.84%,是其饮食类型中构成比例最大的一种,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饮食结构中,高脂饮食的构成比较低,与其他饮食结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调查显示,单纯胆囊结石患者中职员和农民的构成比最高,分别为27.71%和25.50%;肝外胆管结石中职员的占比最高,为34.12%;肝内胆管结石中农民占比高达65.87%,明显与其他职业有差异性,农民更易罹患肝内胆管结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地区各类型胆石病中,单纯胆囊结石是该地区胆石病的重要临床类型,且发病趋于年轻化;该地区胆石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饮食、职业等。目的:本研究是为了对合肥地区胆石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在该地区,胆石病发病和中医体质分型之间的关系,帮助该地区的人群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对个人体质进行分析调理,促使易感体质人群加强防范,以达“治未病”的目的。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就治的300例胆石病患者(病例组);及相同时间段在本院体检中心收集300例正常受检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将两组接受调查者的资料收集后,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按照不同需求,对数据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均数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率运用卡方检验(f)进行比较,尸<0.05时认为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结果:参与本次病例组调查的患者中,男126例,女174例。该组患者中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数及比例按照升序排列分别为特禀质0例(0%)、血瘀质12例(4%)、气滞质13例(4.33%)、阴虚质14例(4.67%)、阳虚质16例(5.33%)平和质18例(6%)、气虚质46例(15.33%)、湿热质67例(22.33%)、痰湿质114例(38%)。病例组中痰湿体质人数和湿热体质人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0.05)。而其他几种体质类型的比较中,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尸>0.05)。从性别及年龄两方面比较,女性患者较男性多;40-60岁年龄段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并且该年龄段女性患者明显偏高,但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对两组进行饮食偏好调查,其结果同样无差异(尸>0.05)。结论:胆石病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本次调查合肥地区胆石病患者体质分型结果来看,痰湿、湿热体质人群相对于其他体质人群而言,可能更易患胆石病。并初步探讨了运用中医体质学,对患者的偏颇体质进行调整,望可达成“治未病”的目标。
熊若飞,蔡军,肖焘[7](2019)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继发肝内胆管结石的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继发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的23 764例患者,实验组为术后继发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无继发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筛选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实验组以下临床数据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囊切除手术史、胆道狭窄、胆总管扩张(直径≥15 mm)、结石大小(≥10 m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29 mmol/L)、术后直接胆红素升高(≥13.68 μmol/L)。多因素分析显示胆囊切除手术史、胆道狭窄、胆总管扩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术后直接胆红素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术后继发肝内胆管结石是患者胆囊切除手术史、胆道狭窄、胆总管扩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术后直接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太想[8](2019)在《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和分析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的相关性,从而达成以下目的:(1)发现胆石病的发病诱因,明确胆石病的危险因素,为胆石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2)完善胆石病病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利用电脑软件筛选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检号、性别、肝胆超声检查报告和13C呼气试验报告等信息,共筛选出33 101例(行肝胆超声检查者31 579例,13C呼气试验检查者10 271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者共8 749例。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分别统计出青岛地区胆石病和幽门螺杆菌的患病率。通过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性别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出青岛地区胆石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2.分析青岛地区胆石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按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幽门螺杆菌组和非幽门螺杆菌组,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卡方检验的方法判断两组胆石病患病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幽门螺丝杆菌筛查者(10 271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为40.55%,其中男性感染率为42.83%,女性感染率为37.0%,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2.行肝胆超声检查者(31 579例)中胆石病的患病率为6.2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59%,女性患病率为5.8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胆石病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P<0.05);3.临床资料完整者(8 749例)中,幽门螺杆菌组的胆石病患病率为6.91%,非幽门螺杆菌组胆石病的患病率为7.57%,非幽门螺杆菌组胆石病的患病率高于幽门螺杆菌组,幽门螺杆菌组与非幽门螺杆菌组的胆石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1.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2.山东青岛地区胆石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胆石病的发生并没有相关性。
李太想,史光军[9](2018)在《胆石病病因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胆石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胆石发生的部位,胆石病包括胆囊、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根据胆石成分的不同分为三类:胆固醇类结石、胆色素类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研究表明胆汁淤滞、胆固醇分泌过多和胆盐、磷脂酰胆碱合成减少是胆石形成的直接原因。胆石病的病因包括年龄、性别和肥胖等,此外,饮食习惯、怀孕次数、口服避孕药、饮酒和吸烟也被认为是胆石病的发病原因。本文结合近几年有关胆石病的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为胆石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王启晗,张中文,吴健,蔡强,孙海东,蔡劬,蒋兆彦,韩天权,张圣道[10](2018)在《上海地区胆囊结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居民胆囊结石病(以下简称胆石病)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间,对上海三个区部分2079岁自然人群15 256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男8 617人,女6 639人。使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分析等方法收集参加者相关临床数据。胆囊疾病采用空腹B超检查确诊。采用t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胆石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胆石病总体患病率为7.02%,女性(8.10%)略高于男性(6.19%)(P<0.05)。不论性别,胆石病的患病率随年龄递增(P<0.05)。(2)胆囊总体切除率为2.48%,女性(3.42%)是男性(1.75%)的约2倍(P<0.05),也随年龄递增(P<0.05)。(3)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龄、脂肪肝、胆石病家族史、高血压、体质量指数增加为胆石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调查显示,当前上海地区人群总体胆石病患病率为7.02%,胆囊切除率为2.48%。性别、年龄、脂肪肝、胆石病家族史、高血压和体质量指数与胆石病发生密切相关。
二、女性胆石病与肥胖、血脂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胆石病与肥胖、血脂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雌激素是新疆女性胆石病人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一、雌激素水平与胆石病关系 |
二、激素水平与胆石病关系 |
结语 |
(2)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统计学分析 |
研究流程图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 LCBDE术标准化治疗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病例纳入方式 |
1.5 病例分组方法 |
1.6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1 剔除标准 |
1.6.2 脱落标准 |
1.7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对照组 |
2.1.2 试验组 |
2.2 留取标本 |
2.3 记录指标 |
2.3.1 一般项目 |
2.3.2 用药安全指标 |
2.3.3 胆汁相关指标 |
2.3.4 术后复发率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伦理学评价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两组患者胆汁成分水平变化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胆汁成石趋势指标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随访观察指标比较 |
3.5 安全性观察 |
4 讨论 |
4.1 胆结石的形成机制 |
4.1.1 胆固醇超饱和与热力学失衡 |
4.1.2 胆色素与胆汁酸代谢失调 |
4.1.3 胆道炎症反应 |
4.1.4 钙离子浓度失衡 |
4.2 致石性胆汁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
4.2.1 致石性胆汁概念的提出 |
4.2.2 关于致石性胆汁的相关研究 |
4.3 中医对于胆石症的认识 |
4.3.1 从中医经典探究胆石症 |
4.3.2 胆石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学 |
4.3.3 中医治疗胆石症相关理念 |
4.4 大黄灵仙方防治胆石症的相关机制探讨 |
4.4.1 大黄灵仙方的前期实验研究基础 |
4.4.2 从中医药角度剖析大黄灵仙方 |
4.4.3 大黄灵仙胶囊对于人体致石性胆汁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胆石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青海地区胆囊结石病例分析及藏、汉族胆囊结石与ABCG5/8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1644例胆囊结石疾病患者一般构成及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1.1 研究资料 |
1.1.1 资料来源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研究内容 |
1.2.1 分析基本资料 |
1.2.2 分析临床数据资料 |
1.2.3 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 |
1.2.4 针对分析结果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计 |
1.3.2 收集资料 |
1.3.3 整理临床资料 |
1.3.4 统计学分析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结果 |
1.5.1 地域构成 |
1.5.2 年龄和性别构成分布 |
1.5.3 民族构成 |
1.5.4 职业构成分布 |
1.5.5 住院天数构成 |
1.5.6 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构成 |
1.5.7 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
1.5.8 住院费用构成分析 |
1.6 讨论 |
1.7 建议 |
1.7.1 增强管控临床药品及耗材的使用 |
1.7.2 合理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 |
1.7.3 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管理及监督,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
1.7.4 加强医院医生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1.8 结论 |
第二部分 青海地区藏、汉族胆囊结石与ABCG5/8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所需试剂 |
2.1.2 实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
2.1.3 主要软件 |
2.2 实验对象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排除及纳入标准 |
2.2.3 DAN提取及检测 |
2.2.4 SNPs检测及分型 |
2.2.5 DNA测序 |
2.2.6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2.3.2 基因SNPs检测分型 |
2.3.3 基因型和单体型分布比较 |
2.3.4 基因型和单体型分布比较 |
2.4 讨论 |
2.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血清雌激素水平对胆囊结石发病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与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数据统计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中医体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本病的研究 |
1.2 西医对本病的研究 |
1.3 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
2.材料及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调查方法 |
2.3 分组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统计及处理 |
3.调查结果 |
3.1 合肥地区胆石病发病谱 |
3.2 各类型胆石病的发病关系及男女发病分布比例 |
3.3 各个类型胆石病的发病高峰年龄的分布 |
3.4 饮食类型与胆石病类型的关系 |
3.5 不同职业与胆石病类型关系分布 |
4.讨论 |
4.1 合肥地区临床胆石病谱 |
4.2 年龄因素 |
4.3 性别因素 |
4.4 饮食因素 |
4.5 职业因素 |
5.结论 |
6.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合肥地区胆石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理论研究 |
1.1 中医体质的概念 |
1.2 影响体质的因素 |
1.3 中医体质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
1.4 中医体质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 |
1.5 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对胆石病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
2.材料及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依据、方法及内容 |
2.3 数据分析 |
3.调查结果 |
3.1 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 |
3.2 病例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
3.3 两组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比较 |
3.4 病例组中性别组成及年龄分布 |
3.5 两组患者饮食偏好对比 |
4.讨论 |
4.1 胆石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
4.2 探讨胆石病“易患体质”对胆石病发病的影响 |
4.3 浅谈胆石病易患体质的日常调理 |
5.结论 |
6.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临床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胆石病和幽门螺杆菌的患病率 |
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9)胆石病病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患者自身因素 |
1.1 年龄因素 |
1.2 性别因素 |
1.3 种族因素 |
2 饮食习惯与胆石病的关系 |
3 代谢综合征增加胆石病的患病风险 |
4 基因与遗传和胆石病的关系 |
5 病毒感染是胆石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
6 肠道菌群与胆石病的关系 |
(10)上海地区胆囊结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样本数与年龄和性别分布 |
二、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
(二) 胆囊疾病和脂肪肝诊断 |
(三) 生化检查 |
(四) 数据分析 |
结果 |
一、胆石病患病率 |
二、胆囊切除率 |
三、一般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比较 |
四、与胆石病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
讨论 |
四、女性胆石病与肥胖、血脂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雌激素是新疆女性胆石病人的危险因素[J]. 阿扎提江·艾尼瓦尔,阿卜杜外力·艾尔肯,玉苏甫,于文庆,克力木.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03)
- [2]成都地区部分常住人口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孙正鸿.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研究[D]. 吴华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青海地区胆囊结石病例分析及藏、汉族胆囊结石与ABCG5/8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D]. 龚浩. 青海大学, 2020(02)
- [5]血清雌激素水平对胆囊结石发病影响的研究[D]. 伊力亚尔·麦麦提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合肥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 江旭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继发肝内胆管结石的危险因素[J]. 熊若飞,蔡军,肖焘.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9(06)
- [8]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D]. 李太想. 青岛大学, 2019(02)
- [9]胆石病病因的研究进展[J]. 李太想,史光军.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8(04)
- [10]上海地区胆囊结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王启晗,张中文,吴健,蔡强,孙海东,蔡劬,蒋兆彦,韩天权,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