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忽视生活中的“小节”(论文文献综述)
蒋昊宇[1](2021)在《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对氯盐传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氯盐环境作用下将发生钢筋非均匀锈蚀,这将使结构在还未达到其预设的服役寿命前便逐渐丧失承载能力,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氯盐环境中的耐久性研究非常关键。目前,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害物质侵蚀阶段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时刻及形貌分析,而对于由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伤劣化尚未进行深入地探索。明确混凝土在钢筋非均匀锈胀作用下的三维损伤劣化过程以及三维损伤场对氯离子传输的影响,将有助于在锈蚀快速扩展阶段找到相应的控制措施,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因此,本文研究考虑了砂浆和混凝土两种基质,以实现从细观到宏观层面的研究。通过理论构建、试验分析以及数值模拟,从细观层面研究了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过程,并研究了三维锈胀损伤劣化对于氯盐传输的影响。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基于热力学理论,考虑砂浆的压实效应系数K和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建立砂浆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考虑了砂浆材质拉、压性质的不同,可适用于细观层面三维锈胀作用下的数值模拟。(2)基于X-rayCT扫描技术无损获取了不同时刻下氯盐环境中配筋砂浆试件的非均匀锈蚀情况,并结合数字体像相关技术(DVC)计算了不同锈蚀时刻试件的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通过灰度阈值分割技术对组成材料分别进行三维重构,获得了在应力状态下的锈蚀产物体积膨胀率P。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配筋砂浆试件的三维非均匀锈胀损伤劣化全过程。通过DVC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3)基于X-rayCT扫描技术无损获取了不同时刻下氯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试件的非均匀锈蚀情况,并结合DVC技术计算了不同锈蚀时刻试件的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通过灰度阈值分割技术对混凝土组成材料分别进行三维重构,获得了粗骨料和气孔的实际空间分布。在考虑粗骨料和气孔(孔径大于1mm)的实际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数值模型,模拟了钢筋混凝土在非均匀锈蚀作用下的三维损伤场劣化过程,同时对比DVC计算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此外,对比研究了均匀和非均匀锈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三维损伤劣化速度与形貌差异,结果表明非均匀锈蚀将造成比均匀锈蚀更大的危害。(4)采用疲劳轴向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受拉损伤程度的配筋砂浆试件,并将损伤试件浸泡在氯盐溶液中进行了损伤砂浆中的氯盐传输研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了砂浆受拉损伤变量Dp与因损伤造成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放大倍数Kf之间的经验公式。(5)建立了考虑真实三维骨料空间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氯盐传输数值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通过随机投放真实粗骨料,研究了粗骨料空间分布对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三维传输的影响,并与二维传输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粗骨料空间分布不同引起的相同侵蚀深度处氯离子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形式,且三维传输的空间效应不可忽视。此外,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模拟获得了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三维锈胀损伤场,将锈胀损伤场导入COMSOL软件中进行了损伤混凝土中的氯盐传输研究,研究分析了三维损伤劣化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吴国卿[2](2021)在《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与量子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可以生产高品质汽油。C4烷基化反应已经发展很多年,而新型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的C4烷基化反应也已在实验中都得到广泛研究。与传统烷基化催化剂(硫酸、氢氟酸)相比,离子液体烷基化具有温和、腐蚀性较低等诸多优点。然而,尽管有部分研究者曾经通过计算化学方法探索了C4烷基化的反应机理,但大都是基于HF或者H2SO4催化剂。对于离子液体催化的C4烷基化的宏观及分子动力学尚没有进行过深入探索。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反应分别进行了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研究。利用氘化2-丁烯与异丁烷测定了在复合离子液体([BMIM]Cl-AlCl3-CuCl,CIL)中的烷基化反应。在间歇式搅拌反应器中研究了C4烷基化反应。发现2-丁烯的自烷基化和齐聚反应更容易发生在CIL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测定了烷基化反应的关键组分三甲基戊烷(TMP)、二甲基己烷(DMH)、轻端(LE)和重端(HE),并建立一级反应与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对烷基化反应进行了预测。为了验证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测定了异丁烷在CIL中的溶解度和溶解性。在静态混合器中研究了工业反应条件下异丁烷烷基化反应。无论是在传统间歇反应器中还是在静态混合器中,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所得模型对描述离子液体催化的烷基化反应更为可靠。测定了异丁烷烯烃比与动力学参数的关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研究了芳香族化合物在液-液界面上的行为以及离子液体/苯的烷基化性能。从密度分布、链段取向、扩散系数等方面分析了苯物种影响离子液体烷基化性能的主要原因。在烷基化反应过程中,苯的含量虽然很小,但在酸性烃界面层中会积累苯。其中微量的苯足以改变氯铝酸盐阴离子在界面处的强酸性。苯的存在同时也为反应物提供了一个传输通道,增加了界面处异丁烷的浓度。在界面处,适当的酸度和较高的异丁烯烯烃比可以显着提高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研究了其它芳烃对C4烷基化反应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在IL/苯烷基化反应中的发现。对有关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过程中各类物种形成团簇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分子表面静电势(EPS),NBO分析,DOS分析,前线轨道分析,NCI分析,能量分解分析(EDA),拓扑分析,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分析。以上分析表明掺苯之后团簇各个物种之间电荷净转移量的变化,前线轨道理论证明掺苯之后体系的H-Lgap发生明显的降低,NCI与拓扑分析以及能量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团簇以范德华作用主导。
罗瑞[3](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杨冬珍[4](2021)在《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1924-1994)原名阿道夫·米利班德(Adophe Miliband),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英国“新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享有盛名。米利班德的学术地位主要来源于其国家理论,他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承继和对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全面复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留有很大的空间。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通过对其理论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纵向勾勒其生成演进,横向剖析其内容特点,力求客观、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理论整体,了解其理论核心,同时亦指出其理论不足。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对其国家理论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翻译,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对其理论不同阶段的进阶进行了概括和划分。通过对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性考察,认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以工具主义为主的分析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结构主义的观点,反对给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贴上绝对工具主义国家理论的标签。本文共设置6章,分析框架从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谈起,通过其不同时期的文章和着作来梳理其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在厘清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对其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有了清楚的认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权力精英)统治的国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控制国家的阶级与拥有资本的阶级享有共同的利益,并通过政治和裙带关系的捆绑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将其理论核心思想与本质特征及构建方法综合整理后,再现米利班德国家理论产生之后的影响。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辩证评价,探寻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境遇中的理论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消极方面也足以引起我们警醒。在当下,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因为两者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同时对二者的本质区别要有清醒的把握,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回归实践,在现阶段的中国,必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此,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主体部分完成。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国家理论总是具体历史条件中的国家理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是他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二战之后,英国处在巨大的变化当中,已有的观点和理论很难解释清楚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每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米利班德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对前人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国家理论,其理论主要是立足英国并对英国未来走向进行思考的理论。在现阶段、新时代的中国,最符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效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最新结合,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罗正琪[5](2020)在《论李斯特《奥伯曼山谷》中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文中研究指明弗朗茨·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不仅为浪漫主义风格的创立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为推动钢琴表演艺术发挥了里程碑式的作用。本文以李斯特《旅行岁月——瑞士游记》中的《奥伯曼山谷》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作品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试图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来把握李斯特钢琴音乐中技术与风格、创作与表演共融相通的关联关系,从而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理解,为提高钢琴表演艺术服务。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品概述,主要介绍作曲家及《奥伯曼山谷》的创作背景、基本的体裁风格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该作品音乐本体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揭示该作品独特的创作思维及结构特征,从而进一步把握其情感表达方式;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该作品中的钢琴演奏技术特征;第四部分对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演风格的关系进行总结,把握其表里辩证的统一关系。
刘锐[6](2020)在《姚恒璐《华夏民族的“小宇宙”》创作技法研究》文中指出作曲家姚恒璐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自幼酷爱音乐,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及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成为我国着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姚恒璐教授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作品,他将自己的创作与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和民族传统紧密相连。姚恒璐在钢琴曲集《华夏民族的“小宇宙”》中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童谣旋律为素材进行创作,不但将多种创作手法完美融入其中,还保持了原始童谣的风格特点,其灵活巧妙的创作手法对我国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文以传统音乐分析法为基础,结合两种现代音乐分析方法(音级集合与申克式图表)对其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由绪论及两个主体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是对姚恒璐先生的艺术成就、该曲集的创作历程以及对“近似色彩区”这一概念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对以汉族童谣为素材的16首小品进行分析,强调“色彩区”的划分与创作技术之间的联系;第二章则是对以少数民族童谣为素材的8首小品进行研究,更偏重于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与创作技术之间的趣味性关系。
黄金龙[7](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甘露[8](2020)在《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水古称芦水、袁江、秀江、渝水等,为赣江下游支流,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源出萍乡市东南武功山西侧,向东北流经宜春、分宜、新余、新干等市县,在樟树市注入赣江,全长约279千米,流域面积约6262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流域内含括袁州、临江二府所属萍乡、宜春、分宜、新喻、清江、新淦六县的大部分地区,南邻吉安府、北通南昌府,西与湖南长沙府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是明清时期联通江西、湖南二省及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流域内市镇林立,其中商业巨镇樟树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明清时期(1368-1912)袁水流域的环境、物产、人口、交通、市镇及商品经济做了细致的考察,认为:一、人口的增长、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及市镇的形成和发展,市镇的规模又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从空间布局来看,袁水流域的市镇多沿河而建,水陆交通便利的交叉路段发展出较大的市镇,而陆路交通亦多与河流平行、间有穿插而过,可见河流对水陆交通,进而对市镇选址方面的影响。三、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条件,对袁水流域内农业水利的发展亦有较大的影响,进而推动商品化生产,市镇本身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温床,三者交融,不可分割。随着历史时期的不断变化,袁水流域的市镇及商品经济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总体与社会大局息息相关。
和玉婉[9](2019)在《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凤堰梯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景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并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文化景观遗产正是对此的反映。通过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可以为具有价值的景观寻找适合的保护利用途径,并为未来景观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然而由于在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对旅游经济过多的追求,以及未能考虑到相关主体的需求和能动性,导致对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无法深入认识和,并使其受到不同程度上的伤害。本文从社区参与这种新的视角来对文化景观遗产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以一种新的途径来找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景观遗产和社区参与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社区参与是当今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社区参与适用于文化景观遗产的一般保护利用原则:坚持和谐生态、有机整体、积极动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及深挖文化内涵、明确保护利用侧重点和范围、建立健全社区参与机制、完善基础建设的方法策略。再者,选取凤堰梯田作为研究案例,对凤堰梯田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堰坪村文化景观遗产中的梯田文化景观、聚落文化景观和生态系统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研究,得出社区参与应用在凤堰梯田的原则、方法策略。最后,结合社区参与对凤堰梯田进行从整体性规划设计到景观单元——堰坪村的规划设计,并提出决策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方案。本论文对于凤堰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在实践层面预期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来提升对保护利用对象的价值认知,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文化景观遗产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何文君[10](2019)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文化认同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人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在构建身份认同中角色与功能发生了改变,媒介逐渐成为个体自我归类和身份表达的重要外延。信息传播“瞬间即达”的特性让人们的距离感以及传播中距离消耗成本不断降低,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者”存在感。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上,匿名化和陌生化的虚拟空间让用户主体可以更为自由随意地构建自我身份,新的自我认知方式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实中固定的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的数字烙印日趋加深。此外,现代性对社会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中身份认同问题凸显,离散人群、移民、难民和少数民族等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重构过程中,强制性国家建设造成内部对抗性族裔复兴兴起,导致离散化趋势加深,少数民族多样性和国家一统之间的紧张状态日益明显,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已成为亟待重视的重要现实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西北一个少数民族——裕固族作为研究对象,以裕固族媒体使用为切入点,依据传播理论、涵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量化研究以及虚拟民族志、社会网络分析等质化研究,考察了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媒体使用、媒介素养、媒介形态以及其自身因素在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数字时代下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裕固族尚未建立完善的融媒体体系,媒介融合方式和路径较为单一;包括肃南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体尚未充分发挥应有功能,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裕固族人需求的传播内容未能得到深度开发和挖掘;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与消费有了显着提升,他们不再视传统媒体为唯一或首要信息源;新媒体迅速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受众尤其是年轻人首选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娱乐消遣工具;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裕固族无论是在个体媒介素养还是在城乡媒介发展中,都存在清晰的数字鸿沟。裕固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媒介使用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微信在内的新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最重要的渠道;媒体使用程度越高,裕固族族群认同水平越高,国家认同水平也越高;媒介话题关注度、新媒体产品接触度都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显着影响;不同内容的媒介接触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影响不同。裕固族人普遍存在的族群文化危机感是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对自我身份的再思考,他们试图突破以往的族群文化获取方式,借助网络平台了解自身族群历史文化,共享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此进行族群认同的修复和再确认。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使裕固族民众个体自我表达的机会遽然增加,微信群内“脱域”及“在场”的双重表达,扩展了裕固族的认同空间。微信群内基于血缘、亲缘、地缘、族缘的文化书写,使裕固族民众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得以向“部落”回归。当今媒介传播已经在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传媒力量将越发凸显,并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过程中,发挥更强的认同构建作用。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族际交流的诉求以及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裕固族人通过新媒体使用,开启了“下载身份”的历程。“下载身份”具有一定时代特征:裕固族身份认同构建对媒介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是一个前所未有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容元素为新媒体所“赋予”,并通过新媒体进行“下载”。因此,提升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必须加快肃南地区媒介资源和融媒体体系建设、改善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习惯、提高裕固族人媒介素养以及设置媒介接触内容,努力构建以国家为单位的共同体想象,并对裕固族人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做正向引导。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以身处双重文化传播环境的裕固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将裕固族族群纳入研究视野,弥补了长期以来针对该民族媒介传播研究的相对不足,展现了传播研究中少数族群主体性。第二,从研究视域来看,本文以综合动态视角来研究裕固族族群文化传播行为,是传播学、社会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性尝试,也是通过媒介传播研究路径探索更为宏大的民族关系议题的有益尝试。第三,从研究设计来看,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测量量表。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混合研究路径,通过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并运用文献资料与影像资料,对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第五,从研究成果来看,本文提出“下载身份”这一新概念,凸显了新媒体使用对身份认同构建的重要性,特别是以此概念来强调上传与下载信息在解构和重塑身份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一是将进一步丰富和验证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二是对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概念进行边界比较与范围辨析,由此使得族群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内涵更为清晰。三是拓展少数民族媒体发展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范围,特别是开拓少数民族族群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四是发展了认同共生理论。总之,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形成辩证认识,修正线性理论视角,从历史传承、文化符号、社会资本、信息接触等角度,考察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深入观察裕固族族群信息传播结构,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受众媒介素养,特别是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发展思路,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二是系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诉求,从而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多样性以及国家的安定及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为如何更进一步将族群认同纳入国家认同中并由此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理论指导。总之,本文通过研究媒体使用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扩大了传播学的解释范畴,拓展了传播学理论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少数民族媒体使用研究,展现了全面、详实的少数民族族群、国家认同构建图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不可忽视生活中的“小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可忽视生活中的“小节”(论文提纲范文)
(1)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对氯盐传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1 粗骨料对传输的影响 |
1.2.2 损伤对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规律 |
1.3.1 自然锈蚀 |
1.3.2 通电加速锈蚀 |
1.3.3 数值模拟研究 |
1.4 钢筋混凝土锈胀损伤开裂研究 |
1.4.1 试验研究 |
1.4.2 理论研究 |
1.4.3 数值研究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热力学理论的砂浆弹塑性损伤力学本构模型 |
2.1 引言 |
2.2 双标量损伤的定义 |
2.3 塑性应变的发展过程 |
2.3.1 屈服准则 |
2.3.2 强化准则 |
2.3.3 非关联流动法则 |
2.4 损伤变量 |
2.5 损伤演化过程 |
2.6 数值实现 |
2.7 砂浆力学性能参数 |
2.7.1 试件的浇筑 |
2.7.2 砂浆力学性能测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筋砂浆中三维非均匀锈胀损伤劣化过程 |
3.1 引言 |
3.2 试验准备及流程 |
3.2.1 试件的配合比和尺寸 |
3.2.2 通电加速锈蚀方法 |
3.2.3 X-rayCT无损扫描 |
3.3 配筋砂浆锈胀开裂过程分析 |
3.3.1 各相物质的灰度阈值划分 |
3.3.2 三维重构及各物质的空间分布 |
3.3.3 DVC精度分析 |
3.3.4 配筋砂浆的非均匀锈胀应变场发展过程 |
3.3.5 裂缝形貌 |
3.4 三维锈胀损伤过程模拟 |
3.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4.2 数值模型的结果及试验验证 |
3.4.3 均匀和非均匀锈胀作用下的三维损伤场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中三维非均匀锈胀损伤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件浇筑和试验方法 |
4.2.1 试件的配合比和尺寸 |
4.2.2 非均匀通电加速锈蚀及X-rayCT无损扫描 |
4.3 钢筋混凝土锈胀损伤过程分析 |
4.3.1 不同物质的灰度阈值划分 |
4.3.2 三维重构及物质的空间分布 |
4.3.3 钢筋混凝土的非均匀锈胀应变场发展过程 |
4.3.4 钢筋混凝土裂缝形貌分析 |
4.4 非均匀与均匀锈胀损伤场的劣化过程模拟 |
4.4.1 数值模型的构建 |
4.4.2 数值模型的结果及试验验证 |
4.4.3 均匀和非均匀荷载作用下的开裂模拟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损伤对砂浆基质的氯离子传输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准备 |
5.2.1 试件制备 |
5.2.2 力学性能测试 |
5.2.3 应变片粘贴 |
5.3 疲劳轴向拉伸试验 |
5.3.1 疲劳荷载施加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 |
5.4.1 氯盐传输试验 |
5.4.2 磨粉制备及氯离子含量测量 |
5.4.3 测量结果 |
5.5 疲劳拉伸损伤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 |
5.6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粗骨料空间分布和三维锈胀损伤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研究 |
6.2.1 材料和试件准备 |
6.2.2 试验过程 |
6.3 三维细观传输数值模型验证 |
6.3.1 数值模型建立 |
6.3.2 数值模型验证 |
6.4 随机骨料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数值传输模型 |
6.4.1 粗骨料级配及模型边界条件 |
6.4.2 粗骨料的三维空间随机分布 |
6.5 粗骨料空间分布影响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6.5.1 钢筋表面的氯离子分布 |
6.5.2 粗骨料空间分布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
6.5.3 二维传输与三维传输模拟的差异性 |
6.6 锈胀损伤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结果的影响 |
6.6.1 损伤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传输模拟 |
6.6.2 未损伤与锈胀损伤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结果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与量子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异丁烷与烯烃的烷基化 |
1.2 离子液体 |
1.2.1 离子液体的基本特点 |
1.2.2 离子液体的一般制备方法 |
1.3 离子液体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1.3.1 Lewis酸离子液体作为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
1.3.2 复合金属盐离子液体 |
1.3.3 Br?nsted酸/Lewis酸离子液体 |
1.3.4 ILs催化烷基化技术展望 |
1.4 计算化学在烷基化领域的应用 |
1.4.1 宏观动力学在烷基化方面的研究 |
1.4.2 密度泛函理论在烷基化方面的应用 |
1.4.3 经典分子动力学在烷基化方面的探索 |
1.4.4 波函数分析在烷基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计算程序 |
2.1 烷基化反应装置与试剂 |
2.1.1 烷基化反应装置与过程 |
2.1.2 烷基化反应评价方法 |
2.1.3 烷基化反应试剂 |
2.2 实验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2 离子液体制备装置 |
2.3 离子液体表征设备 |
2.4 计算模拟程序 |
2.4.1 Gaussian09与Gauss View5.09 |
2.4.2 ORCA4.2.1 |
2.4.3 GROMACS 2018.4 |
2.4.4 CP2K7.1 |
2.4.5 Mulitwfn3.8 |
2.4.6 Molclus |
2.4.7 XTB |
2.4.8 MOPAC 2018 |
2.4.9 PACKMOL |
2.4.10 Amber Tools |
2.4.11 PSI4 |
2.5 其他程序与运行系统 |
2.5.1 MATLAB R2018a |
2.5.2 Ubuntu2018.4 |
2.5.3 可视化程序VMD1.9.3 |
第三章 复合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氘代2-丁烯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
3.1 静态混合器中的烷基化反应 |
3.2 氘化产物分析 |
3.3 反应时间与关键成分 |
3.4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5 异丁烷的溶解度与扩散系数 |
3.6 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 |
3.7 动力学参数与I/O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芳烃对离子液体C_4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4.1 离子液体中的C_4烷基化反应 |
4.1.1 C_4烷基化反应 |
4.1.2 产品分析 |
4.1.3 放大反应器的催化性能 |
4.2 离子液体[BMIm][AlCl_4]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1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铝酸盐[BMIm][AlCl_4]的量子化学计算 |
4.2.2 纯离子液体[BMIm][AlCl_4]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3 纯离子液体RDF的计算与分析 |
4.3 丁烯与丁烷在IL界面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1 离子液体真空界面模拟 |
4.3.2 气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4 复合离子液体[BMIm][AlCl_4][CuCl]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4.4.1 复合离子液体的量子化学计算 |
4.4.2 复合离子液体动力学模拟 |
4.4.3 复合离子液体的RDF的计算与分析 |
4.5 丁烯与丁烷在复合离子液体界面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4.5.1 复合离子液体的真空界面模拟 |
4.5.2 复合离子液体气液界面模拟 |
4.5.3 烃-酸界面的模拟 |
4.6 离子液体与助剂苯的经典动力学模拟 |
4.6.1 添加助剂苯的IL真空界面模拟 |
4.6.2 添加助剂苯的IL气液界面模拟 |
4.7 苯、ILs、异丁烷和2-丁烯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 |
4.7.1 模拟细节 |
4.7.2 径向分布函数的计算 |
4.7.3 密度分布、界面宽度与组分分析 |
4.7.4 界面处片段取向分析 |
4.7.5 生存概率与自扩散系数 |
4.7.6 表面张力 |
4.7.7 烷基化性能与MD结果的关系 |
4.8 芳烃对离子液体C_4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
4.8.1 分子动力学模拟细节 |
4.8.2 氯铝酸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烷基化性能以及芳烃的富集 |
4.8.3 理论计算的见解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苯/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的电子结构分析 |
5.1 计算模拟过程 |
5.1.1 分子模拟细节 |
5.1.2 molclus+MOPAC预优化 |
5.1.3 molclus+Gaussian09 优化几何结构 |
5.1.4 高精度单点能的计算 |
5.2 电子结构表征 |
5.2.1 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
5.2.2 电荷转移分析 |
5.2.3 前线轨道分析 |
5.2.4 DOS分析 |
5.2.5 非共价相互作用指数分析(NCI)分析 |
5.2.6 AIM拓扑分析 |
5.2.7 能量分解分析(EDA) |
5.2.8 轨道重叠分析 |
5.2.9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思路 |
1.7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
2.2.2 教材使用 |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
4.8 小结 |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
5.5.1 自我研读 |
5.5.2 交流研读 |
5.5.3 合作研读 |
5.5.4 指导研读 |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
5.7 小结 |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
6.1.1 内容层次 |
6.1.2 水平层次 |
6.1.3 结构层次 |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
7.3 研究的反思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 |
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2.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2.1.3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
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影响 |
2.2.2 哈罗德·拉斯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2.2.3 C.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理论的影响 |
2.2.4 塔尔科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 |
2.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
2.3.1 英国民主制的传统 |
2.3.2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 |
2.3.3 空想社会主义的传统 |
2.3.4 改良主义的传统 |
第3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 |
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初步阐发 |
3.1.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起点 |
3.1.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准备 |
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 |
3.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逐步展开 |
3.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雏形 |
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完善 |
3.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走向成熟 |
3.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表述 |
3.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不断丰富 |
第4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构建方法 |
4.1.1 阶级分析方法 |
4.1.2 结构功能范式 |
4.1.3 经验主义方法 |
4.1.4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 |
4.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 |
4.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
4.2.2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 |
4.2.3 资产阶级依然维护着统治的合法性 |
4.2.4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4.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特点 |
4.3.1 立足于现实 |
4.3.2 富有批判精神 |
4.3.3 敏锐的政治责任感 |
第5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影响 |
5.1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 |
5.1.1 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开始与《新左派评论》的创立 |
5.1.2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的曲折发展 |
5.1.3 米利班德在“新左派”运动和《新左派评论》中的作用 |
5.2 米利班德与普兰查斯的论辩 |
5.2.1 第一次“米普论辩” |
5.2.2 第二次“米普论辩” |
5.2.3 第三次“米普论辩” |
5.2.4 围绕“米普论辩”的论辩 |
5.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历史效应 |
5.3.1 论辩各方对其国家理论加以补充完善 |
5.3.2 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探讨得以增强 |
5.3.3 多学科理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
第6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评价 |
6.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性 |
6.1.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观点的坚持 |
6.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方法 |
6.1.3 在对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的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国家本质 |
6.1.4 坚持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 |
6.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局限性 |
6.2.1 对阶级概念的误读 |
6.2.2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否定 |
6.2.3 改良主义方案及实现途径的模糊 |
6.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启示 |
6.3.1 进一步加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
6.3.2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6.3.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拉尔夫·米利班德学术作品目录(1924—1994)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论李斯特《奥伯曼山谷》中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奥伯曼山谷》的创作背景 |
1.1 浪漫主义音乐背景 |
1.2 文学背景 |
1.3 宗教背景 |
2 《奥伯曼山谷》基本音乐结构分析 |
2.1 创新的结构 |
2.2 不断游离的调性 |
2.3 新颖的和声使用 |
2.3.1 极具色彩的和声 |
2.3.2 不协和音程与和弦 |
2.3.3 半音阶式和声 |
2.4 《奥伯曼山谷》基本音乐表现 |
3 《奥伯曼山谷》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分析 |
3.1 音色与触键 |
3.1.1 歌唱性触键演奏 |
3.1.2 颗粒性触键演奏 |
3.1.3 八度音程与和弦 |
3.1.4 震音与颤音 |
3.1.5 琶音 |
3.1.6 踏板的使用 |
3.2 伴奏织体与声部分析 |
3.2.1 密集持续伴奏织体分析 |
3.2.2 多个声部之间的处理分析 |
4 李斯特音乐风格的分析 |
4.1 音乐风格特征分析 |
4.1.1 炫技性 |
4.1.2 戏剧性 |
4.1.3 抒情性 |
4.2 音乐写作风格特征分析 |
4.2.1 音域使用的宽广性 |
4.2.2 主题的隐藏 |
4.2.3 主题变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姚恒璐《华夏民族的“小宇宙”》创作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以及需要突破的难点 |
四、作曲家简介 |
第一章 十六首汉族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
第一节 东北部平原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
一、本区的界定 |
二、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
第二节 江淮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
一、本区的界定 |
二、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
第三节 江浙平原与赣近似色彩区的三首童谣 |
一、江浙平原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
二、赣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
三、三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
第四节 江汉与湘近似色彩区的五首童谣 |
一、江汉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
二、湘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界定 |
三、五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
第五节 西南高原近似色彩区的两首童谣 |
一、本区的界定 |
二、两首童谣的创作技法分析 |
第二章 八首少数民族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
第一节 湘与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
一、湘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
二、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
第二节 西南高原近似色彩区境域内的童谣 |
一、六首童谣创作技法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标号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
四、研究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
三、南、北曲牌界说 |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
余论:曲牌论 |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
参考文献 |
附录编制说明 |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8)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区域社会的研究 |
(二)水陆交通及相关研究 |
(三)市镇及相关研究 |
(四)商品经济及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基本框架 |
(三)后续研究 |
第二章 袁水流域的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及水陆交通 |
一、流域的政区沿革 |
(一)袁水水系与流域范围 |
(二)袁州府的政区沿革 |
(三)临江府的政区沿革 |
二、流域的自然环境 |
(一)气候 |
(二)土地的基本情况 |
三、流域的水陆交通 |
(一)水运的相关情况 |
(二)陆运的相关情况 |
(三)水运与陆运之间的联系 |
第三章 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 |
一、市镇类型与分布 |
(一)市镇类型及数量变化 |
(二)市镇分布及其特点 |
二、市镇人口及消费类型 |
(一)市镇人口及辐射范围 |
(二)市镇人口的消费类型及水平 |
三、市镇管理 |
(一)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
(二)市镇社会秩序与治安状况 |
(三)市镇经济管理与地方财政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商品化生产及商品经济 |
一、商品化生产的农业基础 |
(一)土地开垦 |
(二)灌溉及水利设施 |
(三)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 |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农作物的商品化 |
(二)手工业与矿冶业 |
三、商品于流域内外的流转 |
(一)转运贸易 |
(二)与其他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史籍 |
二、今人着述及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凤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中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梳理 |
2.1 文化景观遗产理论 |
2.1.1 文化景观 |
2.1.2 文化景观遗产 |
2.2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及方法策略 |
2.3 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社区参与概念 |
2.3.2 社区参与的三个层次 |
2.3.3 社区参与的四个方面 |
2.3.4 社区参与模式 |
2.4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原则及策略 |
2.4.1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 |
2.4.2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 |
2.4.3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凤堰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现状 |
3.1 历史概况 |
3.2 梯田景观现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 |
3.2.3 植被种类 |
3.2.4 水文 |
3.2.5 凤堰梯田审美价值赏析 |
3.3 聚落物质景观现状 |
3.3.1 村落建筑环境 |
3.3.2 聚落建筑现状 |
3.3.3 特色文物和农具 |
3.4 聚落非物质景观现状 |
3.4.1 习俗庆典 |
3.4.2 宗教礼制 |
3.4.3 传统曲艺表演 |
3.4.4 特色饮食文化 |
3.5 自然生态系统现状 |
3.6 本章小节 |
4 凤堰梯田保护利用中的社区参与现状 |
4.1 社区参与对象构成 |
4.1.1 地方政府 |
4.1.2 企业 |
4.1.3 非政府组织 |
4.1.4 村民 |
4.2 社区参与组织体系构架 |
4.2.1 组织方式 |
4.2.2 组织形式 |
4.3 社区参与管理事务现状 |
4.3.1 社区参与力量薄弱 |
4.3.2 社区参与意识缺乏 |
4.3.3 社区参与利益分配不均 |
4.3.4 社区参与形式单一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社区参与的凤堰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规划 |
5.1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1.1 规划定位 |
5.1.2 规划目标 |
5.2 基于社区参与的规划决策 |
5.2.1 转变决策观念,增强社区参与意识 |
5.2.2 整合规划程序、建立社区参与机制 |
5.2.3 均衡各参与对象利益,统筹多方发展 |
5.2.4 划分阶段式参与,促进区域优化升级 |
5.3 参与式规划方案制定 |
5.3.1 保护范围确定,结构骨架搭建 |
5.3.2 生态保护规划 |
5.3.3 旅游发展规划 |
5.3.4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
5.3.5 基于社区参与的管理体系健全 |
5.4 以凤堰梯田景区聚落单元——堰坪村为例 |
5.4.1 堰坪村文化景观遗产现状 |
5.4.2 社区参与现状 |
5.4.3 基于社区参与的堰坪村保护利用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身份认同 |
1.2.2 民族、族群与国族 |
1.2.3 民族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量表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认同的传播理论 |
2.1.2 涵化理论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量化研究法 |
2.2.2 质化研究法 |
2.3 数据处理工具 |
2.4 量表设计 |
2.4.1 裕固族媒介素养量表设计 |
2.4.2 裕固族族群认同量表选择 |
2.4.3 裕固族国家认同量表设计 |
第3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语境 |
3.1 文化语境:裕固族族群发展现状 |
3.1.1 裕固族族源 |
3.1.2 裕固族人口变迁 |
3.1.3 裕固族语言文字变迁 |
3.1.4 裕固族的认同符号 |
3.2 媒介语境:裕固族媒介发展状况 |
3.2.1 肃南县通信建设现状 |
3.2.2 肃南广播电视台建设现状 |
3.2.3 裕固族网络媒体平台发展现状 |
3.2.4 裕固族媒体使用现状 |
3.2.5 裕固族媒介素养现状 |
第4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4.1.1 影响因素 |
4.1.2 研究假设 |
4.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
4.2.1 裕固族族群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
4.2.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2.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族群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
4.3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
4.3.1 裕固族国家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
4.3.2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3.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国家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
第5章 数字社群中裕固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
5.1 “尧熬尔文化群”的特征 |
5.1.1 信息类型 |
5.1.2 内容构成 |
5.1.3 沟通时段 |
5.1.4 族界标志 |
5.1.5 角色功能 |
5.1.6 社会功能 |
5.2 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质化分析 |
5.2.1 隐性断裂:裕固族族群认同的现状 |
5.2.2 “身份修补”: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补救 |
5.3 裕固族国家认同的质化分析 |
5.3.1 家国情怀: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展现 |
5.3.2 公共事务: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延展 |
第6章 “下载身份”: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数字烙印 |
6.1 “下载身份”的内涵、产生背景与特点 |
6.1.1 “下载身份”的内涵 |
6.1.2 “下载身份”的产生背景 |
6.1.3 “下载身份”的特点 |
6.2 “下载身份”的形成原因 |
6.2.1 媒介技术的发展 |
6.2.2 族际交流的共同诉求 |
6.2.3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 |
6.3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下载”路径 |
6.3.1 丰富媒介资源并加快融媒体发展 |
6.3.2 提高裕固族人的媒介素养 |
6.3.3 淡化“他者”以构建共同体想象的关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附录D 访谈信息表 |
附录E “尧熬尔文化群”群规 |
致谢 |
四、不可忽视生活中的“小节”(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对氯盐传输的影响[D]. 蒋昊宇. 浙江大学, 2021
- [2]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与量子化学研究[D]. 吴国卿.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D]. 杨冬珍. 吉林大学, 2021(01)
- [5]论李斯特《奥伯曼山谷》中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D]. 罗正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姚恒璐《华夏民族的“小宇宙”》创作技法研究[D]. 刘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8]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D]. 甘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凤堰梯田为例[D]. 和玉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 何文君. 湖南大学, 2019(12)
标签:烷基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