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综合宽带接入网的几种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郭贤义[1](2021)在《农村接入网智能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种新兴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高带宽的需求日益旺盛。目前城镇接入网已经基本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实现全面“光纤到户”仍存在许多困难。由于农村地区住户聚集度较低,且村与村之间距离较长,光纤建设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并且和城镇用户相比,农村用户居住一般比较分散,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的规划难度很大,比如对分光点进行最优选址问题以及光纤最优建设线路的选择问题。本文主要以降低农村接入网规划的难度为出发点,深入研究接入网规划中的难点及重点——ODN网络的规划问题,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农村的接入网智能规划系统,针对ODN网络规划难的问题,结合现有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种“上下结合”的规划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方案中的“下”,即对配线段线路进行规划,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布的聚类算法。此算法将聚类算法用于二级分光点的规划,将建设成本作为代价函数,寻找近似最优的聚类簇数以及聚类方案,并进一步依靠二级分光点位置等条件自动确定一级分光点位置,使规划结果近似成本最优。经仿真验证,在农村三种类型分布下,本算法的规划结果和随机扇形法的规划结果相比,光纤建设成本减少20%以上。(2)针对方案中的“上”,即对馈线段线路进行规划,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树算法的馈线段规划算法。此算法将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的覆盖范围作为限制条件,结合经典最小树算法Kruskal,找出符合条件的所用光纤最小的建设线路,并使规划结果的建设成本最优。(3)基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研发了智能规划系统,对该系统各个功能进行设计与实现。
高美琳[2](2021)在《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作为大运量、高时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可靠的车地移动通信系统是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为高速列车提供移动通信业务支持。随着铁路移动通信新型业务需求不断涌现,如旅客宽带接入业务、列车多媒体调度、铁路物联网等新业务应用应运而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需求和频谱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如何改善用户体验,提供面向旅客用户的宽带移动通信业务,成为智慧高铁亟待实现的关键目标。毫米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提供大带宽的通信服务,有望保障旅客用户的宽带业务(如流媒体业务)支持。然而在高速移动场景中,基于毫米波通信技术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面临着列车高速移动、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用户密集接入等典型高铁场景特征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如信道快速时变、链路易受遮挡、小区频繁切换等。针对上述挑战,本文先后考虑有/无遮挡场景、确定性信道与不确定性信道、单小区与多小区场景等,利用混合波束赋形、智能反射表面、移动边缘缓存等技术,以提升通信容量、提高可靠性、改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高铁毫米波通信的性能增强技术开展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以提升系统容量为目标,在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中部署混合波束赋形架构。针对下行多用户多收多发(Multi-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MUMIMO)系统,建立满足发射功率约束以及码本限制条件约束的系统容量最大化问题,并假设已知完美信道状态信息。针对无遮挡场景,通过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算法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提出两阶段混合波束赋形算法,并针对有遮挡场景,提出改进的抗遮挡算法。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章提出的算法以较低复杂度显着提升了系统容量(相比模拟波束赋形架构可提升69.6%),实现高达吉比特率量级的车地通信速率,并降低约20%的中断概率。2)针对毫米波的遮挡敏感性,为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通信容量,通过部署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增加反射传输链路,设计收发端波束赋形与IRS相位调节参数的优化算法。假设已知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分别建立受发射功率以及常数幅度模值约束的中断概率最小化以及遍历容量最大化问题。首先,利用概率论推导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其次,利用二次限制二次规划以及广义特征值-特征向量分析,求解中断概率最小化问题;此外,给出遍历容量的近似上界分析和Jensen渐近分析。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中断概率的理论分析与蒙特卡洛数值结果非常接近,本文所提基于统计CSI算法的性能与已知完美CSI的性能基本吻合,表明该算法可扩展到其他非完美信道或者高移动性场景。通过仿真对比,还证明了部署IRS的系统相比传统无IRS系统,可以在降低功耗的条件下(比如达到同样的遍历容量性能时可降低约12 d Bm功耗),降低约13.2倍的系统中断概率,提升近6.61倍的系统遍历容量。3)为改善旅客用户体验,提出移动边缘缓存(Mobile Edge Caching,MEC)辅助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机制。建立满足列车缓冲区队列稳定性约束的长期系统平均效用最大化问题,设计多小区协作缓存方案,联合优化缓存空间分配与画面质量等级分配。首先,为了面向旅客用户提供流畅优质的流媒体业务,采用自适应视频传输方案,设置多种画面质量等级(如清晰度),并综合考虑多种评价指标,定义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作为系统效用函数。其次,针对动态变化的业务请求、动态时变的信道条件、保障缓冲区队列稳定性、系统长期统计平均QoE优化等带来的挑战,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优化理论求解该随机网络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多小区协作缓存在线算法。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共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所提算法可以保障缓冲区队列稳定性,可兼顾视频质量与流畅性,相比传统无缓存系统,旅客用户的QoE性能提升可超过2倍。
张之锋[3](2019)在《宽带提速战略背景下PON网络演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G时代已来临,电信运营商承载网络将面临全业务的承载需求和高带宽的接入能力。在国家“提速战略”背景下,无源光网络(PON)作为运营商全业务承载网的基础,其演进方案的合理性、网络建设质量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承载性能。各运营商如何在目前庞大的PON网络基础上实现带宽提速方案的平滑过渡,如何确保演进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何确保收益最大化,已是各运营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以PON网络承载各类业务对OLT以及ODN各个节点的演进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概述了国内外宽带网络发展的现状,在充分掌握光接入网及PON技术的基础上,调研和收集了国内各大运营商的网络现状,通过网络现状数据分析总结出各运营商PON网络在OLT设备平台和ODN网络容量上的发展瓶颈等问题。(2)对5G时代将面临的各类业务的发展预测、多样性需求、高带宽发展预测及承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未来PON网络将面临的承载压力和制定一种适合未来PON网络演进方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3)结合未来PON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PON网络存在的问题和业务需求预测两个维度的数据,分城区和农村两种场景,针对每台OLT、每个光节点和每段光缆分别提出了一种演进方案,然后将该策略的测算过程转化到EXCEL表格中做好公式链接,在输入现状数据和业务需求数据后自动生成演进方案,再把演进方案绘制到网络现状图上,最终得到PON网络未来的演进规划方案图。最后通过一个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该演进方案的具体测算过程,并在网络的覆盖、容量、安全三个维度分析了该策略的使用效果。该演进策略解决了以往PON网络所有节点均为单一容量的弊端,在解决目前各运营商PON网络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了未来全业务发展的承载需求,为各运营商在宽带提速战略背景下如何经济、快速的完成PON网络的平滑演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为当前各运营商制定PON网络长期规划建设方案提供一套标准化参考模板。
李栋[4](2018)在《TD-LTE网络中VoLTE业务的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运营商推进数据通信的趋势下,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解决方案网络中的VoLTE(Voice over LTE)语音承载业务是移动运营商基础网络向IP化积极转型的关键技术。基于对用户使用习惯的考量,近年内语音业务还将提供较多份额的运营收入,在2G网络和3G网络中,电路域核心网与分组域核心网并存,分别负责移动用户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但在LTE网络中只有EPC(Evolved Packet Core)核心网,仅能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服务,无法对目前传统的语音业务提供承载。因此,在中国移动大幅度建设TD-LTE网络的背景下,该以何种方式在TD-LTE网络中为用户提供语音业务,满足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双待终端、电路域回落及VoLTE方案三种语音业务实现方案的解析,本文对比研究三种方案在技术原理、实现难度、现网部署、网络改造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取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进而提出Vo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方案为更优化的选择,并根据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方案的特点及现有网络结构给出了某省移动现网网络调整及网元改造的技术路径。首先,进行文献综述和数据采集,在资料整合的基础上对比TD-LTE网络中语音业务的各种解决方案,确立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搭建合理的研究框架;其次,提出适合TD-LTE现网发展条件的推荐方案,展开分析TD-LTE网络中EPC核心网架构,发现TD-LTE网络与2G、3G网络相比之下支持语音业务的薄弱环节;根据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方案的技术原理、实现手段、功能特性,给出TD-LTE网络中实现VoLTE业务的现有网络改造方案,针对拉网测试中特殊区域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质量差的现象进行分析,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并验证,最后结合业务实际运营情况给出业务质量评估方法的建议。本文结合理论基础和某省移动现网实际情况,给出了在网络中部署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的网元设置及网络改造的设计方案并加以验证;并且,结合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部署后网络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承载信道的LTE网络承载语音业务质量分层优化方法,并在目标区域进行了验证。
耿东亚[5](2018)在《广电公司与移动公司互联网网络融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广电拥有高覆盖的接入网络,但其网络内容较少,出口依靠租用,质量很差,严重影响宽带业务发展;中国移动在内容建设方面存在优势,但在接入覆盖上存在短板。本文从绿色通信发展着眼,一、分析某地广电和移动网络现状,设计了一个经济互补的业务融合方案,提升双方业务质量;二、针对该地种类繁多的网络设备,开发出一个可融合多类设备的网管系统。首先,通过对上述两家公司的宽带网络进行调查,阐述了广电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必要性;其次,针对广电和移动两个网络接入用户的特点和区别,研究GPON、EPCN、VLAN和以及AAA认证等互联网融合的相关技术;第三,对比广电HFC和移动公司FTTH接入方式,对业务融合进行设计,制定了一个可行的业务融合方案;第四,与研究领域相结合,重点研究并实现了基于Winsock技术的融合网管系统。本文的关键研究部分,是通过模块功能划分、组织流程设计,分析融合后的网络结构和业务维护需求,实现了一个可融合多厂家互联网设备管理的网管系统。该系统可穿透公网私网,对多种设备进行图形化管理,实现一键登陆设备、监测设备告警并自动进行城域网内的设备保护等功能。该系统与既有厂商定制的网管系统相比,具有简单灵活的优点;与特定网络管理软件相比较,更贴近日常维护的习惯,而且程序留有较充足的功能扩展空间。本文以“融合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计算机技术,拓展业务功能,让更多客户受益,同时提升业务提供者的效率,促进绿色通信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巩小雪[6](2017)在《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层出不穷,推动了网络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这无疑给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对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宽带接入网需要为用户同时提供高速的有线接入和灵活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运营商希望利用现有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基础设施构建无线回程网络,使无线和有线业务共享相同的光缆资源,以降低网络投资成本和运营支出,提高全网资源利用率。此外,正交频分复用P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ON,OFDM-PON)具有频谱效率高、资源分配灵活以及可为不同类型业务提供透明的传输通道等优势,为各种异质技术的融合接入提供了宝贵契机。因此,利用OFDM-PON统一承载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使得光纤-无线(Fiber-Wireless,FiWi)接入网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面向未来的FiWi接入网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高速接入,而且需要满足不同类型业务差异化的服务需求,这给FiWi接入网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资源调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已有部分文献研究了物理层传输优化机制,但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点到点的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对多点到点的上行传输研究不足,且无法满足不同等级用户的传输质量要求。尤其地,随着传输速率的进一步提升,色度色散引起的信号功率衰落将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的色散补偿方法成本高昂或实现复杂,且不能针对不同子信道的传输需求进行灵活有差别的补偿。此外,先前的资源分配研究大多考虑提高服务质量,面向绿色节能和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有待探索。同时,智慧城市、移动云计算等应用的推广促进了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但针对上述特定应用场景的虚拟网络嵌入(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VNE)机制却鲜有涉及。可见,FiWi接入网传输优化和资源调度机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较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别从物理层传输性能优化机制、高效灵活的色散补偿方法、面向绿色节能和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以及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VNE机制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多个新颖的研究思路与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可概述如下:(1)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中传输优化机制研究。首先,研究了基于OFDM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Direct Detection,IMDD)PON系统的功率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信道传递函数的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功率分配方案,本文所提方案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发射功率。其次,针对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高和不同等级用户传输质量要求很难保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多带IMDD OFDM-PON系统,通过对每个带的调制格式和功率进行灵活分配,满足了不同用户传输质量需求。最后,考虑到IMDD OFDM-PON上行传输系统受到子载波混频干扰和光拍频干扰严重,提出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OFDM-PON上行传输系统,改善了系统的传输性能。(2)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FiWi接入网中色散补偿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IMDD PON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数字正交滤波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优参数设计。其次,针对数字正交滤波IMDD PON系统受到色度色散引起的信道衰落问题,提出了利用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效应进行色散补偿。为了验证SPM效应的有效性,推导了同时考虑到光纤的色度色散和SPM效应的理论传输模型。基于以上理论分析进行计算机仿真,分别探索了系统最大可实现传输容量和各子信道最大可实现传输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受到色度色散影响较为严重的信道,SPM可以提高其2倍的信号传输容量,自适应信道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其45%的信号传输容量。(3)FiWi接入网中面向绿色节能与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机制研究。首先,针对FiWi接入网生存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子载波调度的先应式分支光纤维护效率优化机制,以最小化维护批次且保证可接受的调度周期为目标,构建问题模型,理论分析该问题的可行解条件和下界值,设计新颖的虚拟子载波调度启发式算法来解决该问题。所提启发式算法得到的分支光纤维护批次可以达到理论推导的界值。其次,针对FiWi接入网能耗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资源调度的节能机制,构建了虚拟子载波迁移的能耗模型,进行了问题描述和上界值分析,设计了基于灵活调制格式的节能型调度周期和虚拟子载波联合分配算法,最大化系统节省的能耗。本文设计算法性能好于基准算法,且其节能效果与上界值精确匹配。(4)FiWi接入网中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首先,为了支持移动云计算服务定向广告的应用,本文引入集成光纤城域接入网和泛在无线接入的FiWi架构,研究了该架构下位置推荐感知的VNE问题。提出了独立兴趣点和兴趣点轨迹推荐方案。为了最小化光路建立的能耗开销,进一步提出了位置推荐感知的启发式VNE算法。与基准方案相比,本文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38%的能耗同时提高20%的收益,且所提启发式方案的收益非常接近问题的上界值。其次,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高度依赖FiWi接入网,本文研究了 FiWi接入网中支持协作边缘计算的VNE问题。以最小化无线节点发射功率为目标,提出了图裁剪算法嵌入更多的虚拟网络到底层无线网状网中。对于无法嵌入到前端无线网状网的虚拟网络,利用后端PON进行协作处理,同时保证后端带宽资源消耗最小。与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总发射功率、提高VNE效率,以及降低后端带宽资源消耗。为了验证和评估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案的性能,文中利用VPI、MATLAB以及C++等仿真软件搭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案在改善系统传输性能、提高光纤维护效率、节省功率消耗、增加网络收益和减少带宽消耗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文的研究成果为FiWi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李正璇[7](2016)在《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清电视、实时视频会议、3D网络游戏等应用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提升。得益于光纤的超宽带传输特性,光纤接入已逐步取代传统的xDSL技术,成为主流的接入技术。为了控制运维成本,降低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故障率,光接入网主要采用无源光网络(PON)的架构来实现。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PON技术经历了由低速EPON(2.5/1.25-Gb/s)、GPON(1.25/1.25 Gb/s)到10GE-PON(10/1 Gb/s,10/10 Gb/s)、XGPON(10/2.5-Gb/s)的演变。而在带宽需求不断增长的驱动下,光网络亟需进一步升级。ITU-T与全业务接入网组织(FSAN)于2011年开始制定下一代光接入网(NG-PON2)技术标准。经过广泛研究与讨论,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后向兼容性及升级成本等因素,基于波长堆叠技术的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Time an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PON—TWDM-PON)结构成为优选方案。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上行无色光源、用户端波长选择接收、色散管理、能耗控制等也逐渐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此外,更长的接入距离和更高的接入速率是未来接入网的发展趋势。长距离光纤传输对系统的功率预算和色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速信号传输中涉及的高阶调制和解调技术也是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接入网与用户直接相关,是整个光通信网络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决定了接入网系统对成本十分敏感。因此,如何在满足系统指标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技术难度和器件成本,甚至用低成本器件实现更高的性能,成为开展下一代接入网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围绕光接入网的高速化、长距离化、低成本化升级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展开了如下工作:1.基于RSOA的N×10/1.25-Gb/s TWDM-PON系统演示TWDM-PON系统要求光网络单元(ONU)端的收发模块无色化,具有波长通用性。即收发机可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控制输出的波长及选择接收任意一个下行波长。从而可使整个系统中每个用户的ONU一模一样,这对于运营商的安装和维护十分方便,可以极大地降低运维成本。反射型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可以看作一种宽谱光源,当有种子光对其进行注入锁定时,可以得到和种子光同样波长的激光输出。注入锁定包括外部注入和自激两种方式。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利用RSOA和可调光滤波器形成的自注入锁定环形激光器作为上行无色光源,信号可直接调制在RSOA上,从而得到一个低成本、无色化的ONU收发模块。基于此无色化的ONU结构我们开展了如下工作:1)基于RSOA和可调滤波器的上行无色光源利用RSOA和可调滤波器组成的自注入锁定环形激光器,得到了RSOA在自注入锁定状态下的激光输出。调制信号可以直接加载到RSOA上,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可以通过调节滤波器的中心波长来控制,实现了ONU的无色发射功能。2)基于单个滤波器的同时上行无色光源产生和下行波长选择由于RSOA的波长红移效应,上行激光器发出的中心波长与光滤波器的中心波长存在少量偏移,从而导致上下行波长之间产生一定的波长差,避免了上下行信号间由于反射和后向瑞利散射产生的串扰。利用此特性,在ONU中使用同一个光滤波器,同时实现了上行无色光源的产生和下行波长的选择。3)上下行非对称N×10/1.25 Gb/s系统演示利用提出的上行无色光源及系统架构,进行了波长堆叠的N×10/1.25 Gb/s系统演示。2.基于DML的对称40 Gb/s TWDM-PON系统演示受限于RSOA的调制带宽,上述基于RSOA的环形激光器只能支持不超过2-Gb/s的调制速率。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行速率,我们提出利用低成本的波长可调谐直调激光器(DML)作为上行光源,调制速率可达到10 Gb/s。但直接调制会产生较强的频率啁啾,使信号消光比降低,光谱展宽。在光纤中传输时,啁啾与色散相互作用,会使信号发生严重的畸变。对此,我们展开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光滤波的色散管理方案我们提出在ONU端利用光滤波器对直调信号的光谱进行整形,将啁啾产生的频率调制转化为强度调制,从而提高信号的消光比,并实验演示了10-Gb/s直调信号的40 km光纤传输。另一方面,为了消除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对系统功率预算的影响,我们提出将啁啾管理滤波器调整到接收端的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率预算。2)基于上下行共用滤波器的系统结构设计在下一代光接入网中,波长堆叠的架构导致ONU端需要下行波长选择器件。同时,ONU端采用波长可调谐的直调激光器作为上行光源,从而导致上行信号需要光滤波器来进行啁啾管理。因此,我们提出在ONU端使用同一个滤波器同时实现这两种功能,降低ONU的成本。上行啁啾管理中的偏移滤波机制使得上下行波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波长间隔,从而可以避免上下行信号之间由于反射或后向瑞利散射产生的串扰。3)上下行对称40 Gb/s TWDM-PON系统演示基于上述方案,进行了上下行对称40Gb/s容量的TWDM-PON系统演示。在不同的滤波器位置下,分别得到31 dB和39 dB的功率预算。4)利用码型转换消除上行信号放大过程中的码型效应为了提高系统功率预算,需要提升上下行信号入纤功率。当ONU端激光器输出功率较低时,通常采用体积小、易集成的SOA对信号功率进行放大。为了避免放大过程中码型效应对信号的影响,提出利用SOA的增益饱和特性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实现码型转换,从而得到较高的上行入纤功率。3.接入距离延长和功率预算提升方案长距离、高分光比的光接入网可以降低每个用户的成本,且有利于OLT的聚合和管理。相比普通接入网而言,长距离光接入网中的光纤损耗和分光器损耗更高,因此需要较高的功率预算,光纤传输中累积色散量更大,因此通常采用外调制结合相干检测实现。我们提出利用直调直检方案,结合光谱整形的色散管理技术,围绕长距离光接入网展开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直调信号与外调信号性能对比通常认为,直调相比外调制得到的信号质量差,外调制更适合长距离光纤传输。但在长距离接入的应用场景下,系统的高功率预算需要可支持尽量高的入纤功率的调制格式。通过对比发现,外调信号的光谱都有很强的载波分量,而直调信号没有。从而使得直调信号可支持更高的入纤功率。2)基于单个光延迟干涉仪(DI)的上下行多通道色散管理针对长距离传输中的色散问题,提出利用光延迟干涉仪(DI)作为周期性滤波器实现上下行多通道的双向色散管理,从而实现了直调信号的100-km长距离传输。3)100公里长距离光接入网系统演示利用直调信号的高入纤功率特性,结合基于光谱整形的色散管理技术和OLT和ONU端的前置放大技术,实现了对称40 Gb/s TWDM-PON系统演示,可以支持100-km光纤传输,并得到了53dB的功率预算。4.基于10GHz器件的100 Gb/s TWDM-PON系统演示随着40G TWDM-PON标准的日益成熟,针对更高调制速率的研究逐渐展开。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基于低速器件的高速信号调制展开研究,利用频响为10GHz的DML和PIN实现了下行方向基于如下调制格式的100G TWDM-PON系统演示:1)单波长28 Gb/s Duobinary信号直接调制、传输与解调利用激光器和接收机的低通响应特性,得到电双二进制调制(Duobinary)。同时结合光滤波的色散管理方案,实现了28 Gb/s duobinary信号的40km传输。2)单波长25 Gb/s PAM-4信号调制、传输及解调利用高阶调制码型—四电平幅度调制(4-PAM)将对器件的带宽需求降低到10GHz。同时结合光滤波的色散管理方案,实现了25Gb/s PAM-4信号的直接调制、40 km传输及直接检测。3)单波长25 Gb/s NRZ-OEQ直接调制、传输与解调利用光均衡滤波(OEQ)方案改变信号的频谱分布,从而使闭合的眼图张开,实现基于10GHz器件的25-Gb/s二电平(OOK)调制。同时,结合光滤波的色散管理,实现了40 km的光纤传输。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基于光滤波均衡实现的NRZ-OEQ方案能够支持更高的入纤功率,同时比多电平调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此外,与Duobinary和PAM-4格式相比较,OOK解调技术相对成熟,实现简单;虽然受器件带宽限制,经过光均衡处理后信号速率仍然只能达到26 Gb/s,无法实现更高速的调制,但可以满足100G PON的要求。因此NRZ-OEQ是100G PON的一种低成本、可靠的方案。
刘崇[8](2014)在《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接入网的宽带化已是大势所趋。大连联通公司一直致力于大连地区宽带网络的建设,随着EPON技术的成熟,大力建设EPON网络,推进市区接入网络工程的改造。本论文结合作者在大连联通公司参与的大连地区EPON建设工程,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对大连市内四区现有网络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与原有DSLAM设备组网对比,提出了大连地区EPON网络建设的技术分析、网络规划、数据规划和数据配置等实施方案。关于网络融合,采用PON接入为主、DSLAM接入为辅的思路。(2)针对实际住宅小区的状况,分析了小区的业务需求,参与了整个工程方案的设计、设备选型制定、数据规划和配置及后期各项测试与验收等工作。(3)对大连EPON网络IPTV组网进行设计,分析了EPON城域网组播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RP冗余和安全、源路由器安全、用户SR安全、PIM和IGMP协议的安全方案,并在模拟实验中给出了解决措施。对规避城域网IPTV组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发挥了作用。该工程的竣工,为大连联通公司未来的小区EPON工程建设建设提供了标准与经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战峰[9](2011)在《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以铁通西安既有宽带城域网、接入网为基础,探讨如何通过宽带城域网优化改造,使既有在网用户网络质量感知得以提升;如何通过城域网支撑系统的改造,将既有城域网、接入网融入到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宽带城域网的规划建设中去;如何实现改造后的城域网面对多业务需求的灵活接入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结合目前铁通西安分公司正在实施的部分优化改造项目,提出作者自己对下一步改造建设方案的一些建议,城域网优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本论文提出的方案主要部分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一些实施细节将不断的进行细化和完善,所以部分方案的具体细节无法进行更细致的描述。
金月[10](2010)在《广州联通城域网优化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的电信概念和体系。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IP城域网的规划问题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全文首先回顾了城域网中几种关键技术,包括IP路由,Qos(Quality of Service), 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二层交换技术等;然后介绍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城域网技术和规划原则,提出了对广州联通城域网的优化改造方案。这个优化方案包括对核心结构和链路的调整,IDC(Internet Date Center)和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承载网的优化,QoS的部署,以及接入网的结构和标准化讨论。在整个方案的论证和制定过程中,首先对广州联通城域网原有结构的弊端作出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优化的结构方案;在核心层的新结构确定后,对骨干设备之间互联的链路进行调整,以达到结构更优的目的;之后对直接承载业务的IDC和NGN网络,以及承载普通用户的接入层网络进行分析,在对这部分业务承载网的改造中,把重点放在了增大带宽冗余,提高网络稳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最终达到对广州联通整个城域网全面优化改造。
二、实现综合宽带接入网的几种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综合宽带接入网的几种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接入网智能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2 PON网络规划方法的发展 |
1.3 论文的组成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农村接入网规划的研究基础 |
2.1 接入网概述 |
2.1.1 接入网的定义 |
2.1.2 接入网技术分类 |
2.1.3 农村接入网技术的选择 |
2.2 农村PON技术规划问题的研究 |
2.2.1 PON网络的组成 |
2.2.2 农村PON的规划问题 |
2.3 PON网络链路衰减指标及PON传输距离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用户分布的配线段聚类规划算法研究 |
3.1 ODN网络规划问题描述 |
3.1.1 ODN网络结构 |
3.1.2 ODN网络规划方法分析 |
3.2 k-means聚类算法的选取和介绍 |
3.2.1 聚类算法 |
3.2.2 k-means算法目标函数 |
3.2.3 k-means算法的过程 |
3.3 基于用户分布的配线段聚类规划算法描述 |
3.3.1 问题建模和数据准备 |
3.3.2 算法规划流程 |
3.3.3 算法详细描述 |
3.4 算法仿真与分析 |
3.4.1 算法输入 |
3.4.2 算法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成树算法的馈线段线路规划研究 |
4.1 问题描述和建模 |
4.2 生成树算法 |
4.2.1 生成树概述 |
4.2.2 最小生成树定义 |
4.2.3 最小生成树算法 |
4.3 基于生成树算法的馈线段线路规划算法描述 |
4.3.1 数据准备 |
4.3.2 算法流程 |
4.3.3 算法详细描述 |
4.4 算法仿真与分析 |
4.4.1 算法输入 |
4.4.2 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规划系统的搭建与演示 |
5.1 基于Vue+Echarts+Electron的桌面端智能规划系统 |
5.1.1 规划系统的技术选择 |
5.1.2 规划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5.1.3 关键工具库 |
5.2 智能规划系统演示 |
5.2.1 系统安装 |
5.2.2 系统界面介绍 |
5.2.3 系统演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常用数学符号 |
1 绪论 |
1.1 高铁毫米波移动通信概述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 |
1.1.3 面临的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1.2.1 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
1.2.2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抗遮挡研究 |
1.2.3 移动边缘缓存技术研究 |
1.2.4 研究不足 |
1.3 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创新工作 |
1.3.2 各章节安排 |
2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混合波束赋形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混合波束赋形架构 |
2.2.2 问题建模 |
2.3 两阶段混合波束赋形算法设计 |
2.3.1 第一阶段:基于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算法 |
2.3.2 第二阶段: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
2.4 抗遮挡波束赋形设计 |
2.4.1 抗遮挡算法 |
2.4.2 复杂度分析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对比方案与评估指标 |
2.5.2 收敛性分析 |
2.5.3 无遮挡场景 |
2.5.4 有遮挡场景 |
2.6 本章小结 |
3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抗遮挡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传输模型 |
3.2.2 信道模型 |
3.3 中断概率最小化 |
3.3.1 中断概率分析 |
3.3.2 问题求解 |
3.4 遍历容量最大化 |
3.4.1 上界分析 |
3.4.2 近似分析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仿真设置 |
3.5.2 中断概率性能分析 |
3.5.3 遍历容量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用户体验优化的多小区协作缓存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用户请求模型 |
4.2.2 内容缓存模型 |
4.2.3 性能指标模型 |
4.2.4 问题建模 |
4.3 协作缓存策略 |
4.3.1 优化问题处理 |
4.3.2 算法设计与分析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设置 |
4.4.2 缓存容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3 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4 各业务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宽带提速战略背景下PON网络演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推动 |
1.1.2 业务需求对网络的驱动 |
1.2 国内外宽带网络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接入网和PON网络技术 |
2.1 光接入网基本架构 |
2.1.1 光接入网结构 |
2.1.2 光接入网结构层次划分及定义 |
2.2 PON基础知识 |
2.2.1 PON的概念 |
2.2.2 PON基本结构 |
2.2.3 PON数据流原理 |
2.3 现网主流PON技术 |
2.3.1 EPON |
2.3.2 GPON |
2.3.3 EPON和 GPON技术指标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营商PON网络现状及全业务需求分析 |
3.1 运营商PON网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1 PON网络现状 |
3.1.2 存在问题分析 |
3.2 5G时代全业务需求分析 |
3.2.1 多样性业务需求 |
3.2.2 高带宽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ON网络演进方案 |
4.1 下一代PON技术 |
4.1.1 下一代PON演进方向 |
4.1.2 10G EPON系统与XG-PON系统 |
4.1.3 更高速率的NG-PON2 系统 |
4.2 PON技术指标测算方法 |
4.2.1 PON链路衰耗指标测算方法 |
4.2.2 PON带宽测算方法 |
4.3 OLT升级改造演进方案 |
4.3.1 百兆带宽升级演进方案 |
4.3.2 千兆带宽升级演进方案 |
4.4 OLT新建演进方案 |
4.4.1 城市区域OLT新建演进方案 |
4.4.2 农村区域OLT新建演进方案 |
4.5 ODN演进方案 |
4.5.1 演进方案总体要求 |
4.5.2 城区ODN网络演进方案 |
4.5.3 农村ODN网络演进方案 |
4.6 PON网络演进方案工程案例 |
4.6.1 网络总体概况 |
4.6.2 城南业务区演进方案测算举例 |
4.6.3 演进方案效果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TD-LTE网络中VoLTE业务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TE语音承载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LTE网络运营商语音解决方案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TD-LTE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
2.1 TD-LTE网络EPC核心网结构、接口及协议 |
2.2 TD-LTE网络无线接入网 |
2.3 TD-LTE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D-LTE网络语音业务解决方案选择与分析 |
3.1 双待终端方案分析 |
3.1.1 双待终端方案技术架构及路由组织 |
3.1.2 双待终端方案模式选择过程 |
3.1.3 双待终端方案的优势及不足 |
3.2 电路域回落方案分析 |
3.2.1 电路域回落方案的路由组织及移动性管理 |
3.2.2 电路域回落方案的关键技术 |
3.2.3 电路域回落方案的优势及不足 |
3.3 VoLTE方案分析 |
3.3.1 VoLTE方案的网络组织及路由组织 |
3.3.2 VoLTE方案的关键技术 |
3.3.3 VoLTE方案的优势及不足 |
3.4 三种TD-LTE网络中语音业务实现方案比较与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D-LTE网络中VoLTE业务的设计优化与测试 |
4.1 总体网络架构设计及用户预测 |
4.1.1 总体架构设计 |
4.1.2 VoLTE业务用户量预测 |
4.2 承载VoLTE业务的网元部署及接口实现 |
4.2.1 承载VoLTE业务的网元部署 |
4.2.2 承载VoLTE业务的网络接口实现 |
4.2.3 承载VoLTE业务的网络局数据配置 |
4.3 VoLTE业务功能验证 |
4.3.1 VoLTE业务功能的验证手段 |
4.3.2 VoLTE业务功能的验证步骤 |
4.3.3 VoLTE业务功能的验证数据及结果分析 |
4.4 VoLTE业务质量测试与分层优化 |
4.4.1 VoLTE业务重要KQI指标测试 |
4.4.2 VoLTE业务质量的分层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广电公司与移动公司互联网网络融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地广电公司网络结构 |
1.2.2 本地广电互联网业务短板分析 |
1.2.3 本地移动公司网络结构 |
1.2.4 本地移动互联网业务短板分析 |
1.2.5 本地互联网维护现状分析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概述 |
2.1 接入网技术 |
2.1.1 EPON+EPCN技术原理 |
2.1.2 EPON+LAN技术原理 |
2.1.3 GPON接入架构 |
2.1.4 AAA认证机制 |
2.1.5 VLAN定义 |
2.2 Winsock接口 |
2.3 公私网穿透技术 |
2.4 图形化管理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公司与广电公司城域网融合设计规划 |
3.1 项目建设的融合方案 |
3.1.1 项目建设融合流程 |
3.1.2 网络拓扑方案 |
3.1.3 建设规模和线路建设方案 |
3.1.4 项目建设VLAN实现方案 |
3.2 项目建设AAA认证计费实现方案 |
3.2.1 终端管理的AAA认证实现 |
3.2.2 用户业务的AAA认证实现 |
3.3 融合网络安全部署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insock的互联网设备融合网管系统 |
4.1 融合网管系统开发 |
4.1.1 网络管理界面介绍 |
4.1.2 网络设备管理方式和协议介绍 |
4.2 系统模块化设计 |
4.2.1 图形展现模块 |
4.2.2 私网穿透模块 |
4.2.3 数据配置模块 |
4.2.4 告警监控模块 |
4.2.5 环网保护模块 |
4.3 融合网管应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FiWi接入网研究背景 |
1.2 FiWi接入网研究动态和挑战 |
1.2.1 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传输机制研究 |
1.2.2 基于数字滤波的FiWi接入网传输机制研究 |
1.2.3 资源分配与调度机制研究 |
1.2.4 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 |
1.2.5 面临的挑战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1.5 课题来源 |
第2章 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中传输优化机制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基于DML的IMDD OFDM-PON功率优化机制研究 |
2.2.1 OFDM基本原理 |
2.2.2 基于DML的IMDD OFDM-PON传输模型 |
2.2.3 问题定义 |
2.2.4 算法描述 |
2.2.5 复杂度分析 |
2.2.6 仿真和分析 |
2.3 基于DFT扩展的多带IMDD OFDM-PON系统 |
2.3.1 多带DFT扩展IMDD OFDM-PON系统模型 |
2.3.2 复杂度分析 |
2.3.3 系统搭建 |
2.3.4 仿真和分析 |
2.4 基于LDPC编码的上行IMDD OFDM-PON系统 |
2.4.1 干扰模型理论分析 |
2.4.2 上行传输系统设计 |
2.4.3 系统搭建 |
2.4.4 仿真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FiWi接入网中色散补偿机制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软件可重构数字正交滤波PON系统性能研究 |
3.2.1 数字正交滤波的基本原理 |
3.2.2 软件可重构数字正交滤波PON工作原理 |
3.2.3 仿真和分析 |
3.3 利用自相位调制的数字正交滤波PON色散补偿机制研究 |
3.3.1 自相位调制使能的色散补偿理论模型 |
3.3.2 系统设计 |
3.3.3 仿真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iWi接入网面向绿色节能与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机制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基于VS调度的先应式分支光纤维护效率优化机制 |
4.2.1 系统模型和符号定义 |
4.2.2 问题描述与分析 |
4.2.3 GDFLB启发式算法 |
4.2.4 仿真和分析 |
4.3 基于联合资源调度的节能机制 |
4.3.1 系统模型和符号定义 |
4.3.2 灵活OFDMA-PON系统平台 |
4.3.3 功耗模型 |
4.3.4 问题描述和界值分析 |
4.3.5 启发式算法 |
4.3.6 仿真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位置推荐感知的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 |
5.2.1 设计框架 |
5.2.2 网络模型 |
5.2.3 问题定义与界值分析 |
5.2.4 启发式算法 |
5.2.5 仿真与分析 |
5.3 支持协作边缘计算的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 |
5.3.1 网络模型 |
5.3.2 问题定义与分析 |
5.3.3 启发式算法 |
5.3.4 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带宽需求分析 |
1.1.2 无源光网络基本结构 |
1.1.3 无源光网络中的复用技术 |
1.2 无源光网络的的发展 |
1.2.1 无源光网络的标准化进程 |
1.2.2 成本控制分析 |
1.2.3 研究目标 |
1.3 TWDM-PON中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1 无色ONU |
1.3.2 色散管理 |
1.3.3 传输距离和功率预算提升 |
1.3.4 调制速率提升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其创新点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RSOA的 N×10/1.25Gb/s TWDM-PON系统 |
2.1 无色ONU研究背景 |
2.2 基于RSOA的上行无色光源 |
2.2.1 RSOA特性介绍 |
2.2.2 基于RSOA的环形激光器构建 |
2.2.3 基于SOA高通滤波特性的模式噪声抑制 |
2.3 基于RSOA环形激光器的TWDM-PON系统 |
2.3.1 同波长系统中后向瑞利散射和反射串扰研究 |
2.3.2 系统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对称40Gb/s TWDM-PON系统 |
3.1 40 Gb/s TWDM-PON研究背景 |
3.2 基于光谱整形的色散管理方案 |
3.2.1 直调激光器的啁啾特性 |
3.2.2 基于单个可调滤波器的波长选择和啁啾管理 |
3.3 对称40Gb/s TWDM-PON系统演示 |
3.4 功率预算提升方案 |
3.4.1 滤波器位置对功率预算影响分析 |
3.4.2 基于SOA的上行功率放大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直调直检的100公里长距离光接入网* |
4.1 长距离接入背景介绍 |
4.2 直调激光器的长距离传输性能 |
4.3 下行功率预算提升方案 |
4.3.1 直调信号与外调信号的抗非线性性能比较 |
4.3.2 实验结构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基于单个光延迟干涉仪的上下行多通道色散管理技术 |
4.4.1 DPSK解调器结构 |
4.4.2 基于DI的多通道色散管理 |
4.5 对称40Gb/s TWDM-PON的100km长距离接入系统演示 |
4.5.1 实验结构 |
4.5.2 眼图及误码测试 |
4.5.3 结果分析及技术方案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10GHz器件的100/40-Gb/s TWDM-PON系统* |
5.1 100 G EPON研究背景 |
5.2 窄带器件的高速调制方案 |
5.2.1 双二进制码 |
5.2.2 PAM-4 |
5.2.3 频率均衡技术 |
5.3 基于10GHz DML和 PIN的28 Gb/s电双二进制调制 |
5.3.1 基于Duobinary调制的100G TWDM-PON系统 |
5.3.2 实验结构 |
5.3.3 眼图及误码测试 |
5.4 PAM-4 调制传输性能 |
5.5 基于10GHz DML和 PIN的25Gb/s NRZ-OEQ信号调制 |
5.5.1 基于DI的频率均衡 |
5.5.2 DI的啁啾管理效果测试 |
5.5.3 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 |
5.6 码型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8)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相关技术标准 |
2.1 EPON的基本原理 |
2.1.1 EPON的参考结构 |
2.1.2 EPON的上行复用技术 |
2.1.3 EPON的下行复用技术 |
2.2 EPON协议栈 |
2.2.1 MPCP层 |
2.2.2 OAM层 |
2.2.3 向前纠错 |
2.3 突发控制 |
2.3.1 突发发送 |
2.3.2 突发接收 |
2.4 光纤保护倒换 |
2.4.1 骨干光纤保护方式 |
2.4.2 光纤全保护方式 |
2.5 测距 |
2.6 DBA |
2.6.1 DBA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
2.6.2 DBA过程 |
3 EPON网络规划与实现 |
3.1 EPON网络拓扑结构 |
3.1.1 EPON网络参考模型 |
3.1.2 EPON接入网主要结构 |
3.2 EPON接入网具体设计 |
3.2.1 EPON网络规划原则 |
3.2.2 网络规划概要 |
3.2.3 EPON网络数据规划 |
3.2.4 FTTx典型业务发放方案 |
3.3 小区EPON网络建设工程 |
3.3.1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 |
3.3.2 小区EPON网络建设规划 |
3.3.3 小区接入网络具体设计 |
3.3.4 数据规划 |
3.3.5 核心层数据配置 |
3.3.6 FTTH接入方式业务实现 |
3.3.7 FTTB接入方式业务实现 |
3.4 业务实现的相关测试 |
3.4.1 光功率测试 |
3.4.2 网络性能测试 |
3.5 小区EPON网络优化 |
3.5.1 原设计方案的弊端 |
3.5.2 优化方案 |
3.5.3 链路聚合配置 |
3.6 小区EPON网络哈希冲突问题分析 |
3.6.1 问题现象 |
3.6.2 问题定位过程 |
3.6.3 问题原因分析 |
3.6.4 问题的解决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联通EPON组播组网 |
4.1 网络电视IPTV组网 |
4.1.1 网络架构 |
4.1.2 IPTV数据配置 |
4.2 EPON网络承载IPTV业务现状 |
4.3 IPTV组播网络安全 |
4.3.1 RP安全 |
4.3.2 组播节目源安全 |
4.3.3 PIM和IGMP协议安全 |
4.3.4 IPTV组播VPN安全 |
4.4 组播安全部署 |
4.4.1 RP部署 |
4.4.2 源PIM路由器部署 |
4.4.3 用户接入PIM路由器部署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OLT部分组播数据代码 |
附录B ONU部分语音数据代码 |
附录C 网络电视IPTV数据代码 |
致谢 |
(9)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宽带城域网基本概念、特点及基本结构 |
2.1 宽带城域网的概念 |
2.2 宽带城域网的特点 |
2.2.1 多业务的综合信息网 |
2.2.2 以IP技术为基础的数据网络 |
2.2.3 以接入网为重点,接入技术多样化、接入方式灵活化 |
2.2.4 宽带化、高速化 |
2.3 宽带城域网提供的业务 |
2.4 宽带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
2.4.1 网络层次划分 |
2.4.2 各层网络的组网特点 |
2.5 城域网的发展 |
第三章 宽带城域传输网、接入网的主要技术及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城域网传输技术 |
3.1.1 基于SDH多业务传送 |
3.1.2 DWDM传输技术 |
3.1.3 光传送网(OTN) |
3.1.4 弹性分组环(RPR) |
3.1.5 城域传输技术的发展 |
3.2 城域网接入技术 |
3.2.1 xDSL技术 |
3.2.2 以太网接入技术(FTTX+LAN) |
3.2.3 XPON接入技术 |
3.2.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3.2.5 综合数字服务宽带接入技术(HFC) |
3.2.6 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趋势 |
3.3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城域网光缆资源现状及问题 |
3.3.2 城域网网络结构现状 |
3.4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数据业务量及业务接入模式 |
第四章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
4.1 优化要求 |
4.2 城域网优化改造的原则和方法 |
4.2.1 城域网核心层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
4.2.2 城域网业务控制层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
4.2.3 宽带接入网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
4.2.4 城域传送网(OTN)优化解决方案 |
4.2.5 支撑系统(网管等) |
4.3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优化技术的选择 |
4.3.1 城域传输网技术选择 |
4.3.2 宽带接入优化技术选择 |
第五章 西安铁通城域网优化建设方案 |
5.1 网络结构优化建设方案 |
5.1.1 核心层优化方案 |
5.1.2 业务控制层优化方案 |
5.1.3 宽带接入层网络优化 |
5.2 铁通城域光纤网和城域传送网优化 |
5.2.1 城域光纤网的优化 |
5.2.2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 |
5.3 支撑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
5.3.1 认证系统调整升级 |
5.3.2 BOSS系统 |
5.3.3 网管系统 |
5.4 目前宽带城域网优化方案实施进展 |
5.4.1 优化机构简介 |
5.4.2 优化项目计划及实施情况 |
5.4.3 城域网优化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六章 优化方案评估、论证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广州联通城域网优化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 |
1.2 宽带城域网 |
1.3 接入网技术 |
1.4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IP城域网技术 |
2.1 IP城域网的关键技术 |
2.1.1 路由技术 |
2.1.2 端到端的QoS管理 |
2.1.3 接入网技术 |
2.1.4 NGN技术 |
2.1.5 用户/业务管理 |
2.2 IP城域网的设计原则和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广州城域网核心结构优化 |
3.1 原网络状况分析 |
3.1.1 网络拓扑 |
3.1.2 网络状况分析 |
3.2 改造方案论证 |
3.2.1 核心结构 |
3.2.2 路由协议 |
3.3 城域网改造方案 |
3.3.1 网络改造目标 |
3.3.2 网络结构调整 |
3.3.3 OSPF协议调整 |
3.3.4 BGP协议调整 |
3.3.5 精品网络调整 |
第四章 广州城域网链路调整及QoS部署 |
4.1 城域网骨干设备链路优化 |
4.1.1 概述 |
4.1.2 节点优化方案 |
4.1.3 优化实施原则 |
4.2 城域网QoS部署 |
4.2.1 概述 |
4.2.2 QoS部署方案论证 |
4.2.3 QoS部署策略 |
4.2.4 QoS部署效果 |
第五章 广州IDC及NGN承载网改造 |
5.1 IDC网络优化 |
5.1.1 网络现状 |
5.1.2 存在问题 |
5.1.3 优化实施 |
5.1.4 网络调整效果 |
5.2 NGN承载网改造 |
5.2.1 优化前网络 |
5.2.2 NGN网设计方案讨论 |
5.2.3 优化后网络 |
5.2.4 优化后路由 |
5.2.5 优化后测试效果 |
第六章 接入网结构与标准化 |
6.1 接入网技术 |
6.2 广州联通接入网状况 |
6.2.1 接入网模型 |
6.2.2 接入设备优化 |
6.2.3 接入设备日常流量维护 |
6.3 接入层Bras专线 |
6.3.1 Bras专线模型 |
6.3.2 QinQ Vlan规划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四、实现综合宽带接入网的几种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接入网智能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贤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 高美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宽带提速战略背景下PON网络演进策略研究[D]. 张之锋.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4]TD-LTE网络中VoLTE业务的设计与优化[D]. 李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广电公司与移动公司互联网网络融合的设计与实现[D]. 耿东亚.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1)
- [6]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D]. 巩小雪. 东北大学, 2017(01)
- [7]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李正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8]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D]. 刘崇.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D]. 党战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
- [10]广州联通城域网优化与实现[D]. 金月. 复旦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