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远的茶艺师——记“《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座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郑州婷[1](2021)在《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际运行乱的现实问题下提出的。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方向。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及其特色,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广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现养老服务公益定位、保基本生活以及满足新时代下新需求、新水平、新期待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上海市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中概念不清、理念不晰、机制固化、发展活力缺乏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注重社会调研,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公建民营社区养老设施为样本切入点,重点调查和剖析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现行运行机制,对其运行情况和特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协作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对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进行构想,设立其发展目标,提出其理想运行机制及相应的对策,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现行运行机制,以提供政策导向。通过文献分析,本文结合现行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实际操作,明晰“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社区养老设施”等基本概念及其类型,并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对社区养老设施进行功能分类,最终归类成社区照料护理类、社区便民服务生活类、社区休闲娱乐类三类养老设施。通过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搜集一手资料,从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六个要素:服务对象的确定、收费与定价、税收优惠与补贴、规范性、智慧化、专业性来全面剖析上海市6个区县8个街镇三类社区养老设施的现行运行机制,并梳理出当前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老旧小区、国有农场改革社区等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的特色与经验。此外,分析其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协作治理为指导,设想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准入机制、服务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支持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保障机制7个子机制,以及形成外部运行、内部运行、内外部作用整体运行3个平衡机制及闭环,阐述其理想运行机制,从而提出能够促进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现行运行机制得以更快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看来,目前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模式可行,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积极意义;调研涵盖范围广,社区三类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特色与经验具有可推广性,可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依据协作治理,本文提出了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并从多元主体协作下的政府、运营方、社会层面出发,结合目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完善对策,为我国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提供经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升老年福祉。
张幸青[2](2020)在《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毒品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对健康和福祉、家庭和社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影响。2018年《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在2000年至2015年间,全球直接因吸毒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0%,报告同时发现,大多数吸毒者是男性,但女性有特定的吸毒方式,虽然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晚开始使用药物,但一旦开始使用药物,女性使用酒精、大麻、可卡因和阿片的速度往往比男性更快,并更加迅速地发展成吸毒病症。而对于已经进行戒毒的女性戒毒人员而言,由于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毒品药理感觉,具有上瘾快、依赖性强等特点,女性戒毒者较男性更容易复吸,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复吸率一般在90%以上,而女性戒毒者的复吸率却高达99%以上,很难实现再社会化。广州市NZ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专门收容广州市抓获的女性戒毒人员的戒毒所,一直在积极探索实现女性戒毒人员更好地再社会化的管理机制,收获了自己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未解决的冲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法和抽样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女性戒毒人员的再社会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广州市NZ强制隔离戒毒所为切入,从物质原因、形成原因、推动原因和环境因素探讨、分析女性戒毒人员的吸毒原因,同时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从女性戒毒人员自身、戒毒所、戒毒人员家属、社会等各个角度分析出目前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难的几点冲突困境,并根据女性戒毒人员吸毒原因和以上分析出的冲突困境提出进一步完善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包括以实效为目的强化回归指导期的教育指导作用;以“互联网+”为借力促进戒毒人员亲情回归;以人才为导向完善场所高质量的教育保障体系;以教育为载体拓宽教育戒治管理方式;以科技为支撑缓解基层民警压力;以“请进来”与“走出去”为依托提升再社会化的成效,希望从最大层面实现女性戒毒人员的再社会化,降低复吸率,使戒毒工作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
胡悦[3](2020)在《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旅游服务产品迭代,旅游行业对广西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全面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近年来颁布重大政策文件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理念逐渐从传统的职业技能型向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并重的新型职业教育观转变。全人教育思想恰逢其时,不断融入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改革新发展、新要求中。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茶艺》是旅游专业一门普遍开设的专业主修课程,依托茶文化深厚的历史传承与精神内涵,挖掘拓展茶艺技能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与落实全人教育教学理念相得益彰。全人教育视角下的茶文化教育尚属探索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如何让学生精进专业服务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调整或优化?如何更好地实现茶文化教育育人功能?由此,探索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融入全人教育的路径、方案具有一定典型性和现实意义,也是本文的研究缘起。本文旨在全人教育视角下,深挖茶文化教育内涵与育人功能,理性思考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两者间的契合性。并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以广西五所中职学校为调查样本,深入调研当前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找出目前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所在,为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的完善与进步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同时也希望对将全人教育落地中职教育领域,中华传统文化融于专业课程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与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采取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搭建本研究的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界定了中职旅游专业、全人教育、茶文化及中职茶文化教育四个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阐述了对本研究起到导引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及素质冰山理论。第三章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契合性分析。通过对全人教育内涵与茶文化教育内涵的梳理与深入分析,阐述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情意素质、礼仪气质等多方面的契合性。第四章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与分析,通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量性与质性相结合方式,对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不同城市的五所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为调查样本,分别从茶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茶艺课程、行业考察、第二课堂)、茶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基本师资情况、师资培训情况及教师教学水平)、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茶艺实训室设施设备及茶艺实训室环境氛围)和茶文化教育教学评价(学生认知兴趣、茶艺师证考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四个方面对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发展存在向好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最后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第五章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发展策略,分别从推进全人教育之课程载体建设、茶文化教育课程育人优化策略、完善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改进茶文化教育的对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后是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分析、调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在情意素质、文化自信、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气质礼仪、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茶文化教育承载的多维育人功能契合全人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第二,调研发现目前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有向好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教师观念转变、教学水平高,校内实训室技能训练设施设备配套完备,学生茶艺师证考取率高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目前茶文化教育仍是注重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审美环境营造不足,教师结构及双师素质建设不足等。其问题成因在于全人教育理念尚未切实导引课程建设、课任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教师学养不足以及中职学生学情基础等。最后针对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全人教育视角下,提出以下建议:1.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茶文化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丰富课程载体,;2.从茶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平台、第二课堂活动三方面对茶文化课程育人提出优化策略;3.从教师、教材两部分出发,完善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建设。并配以茶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例教学设计作为策略建议部分的实践支撑。本研究对强化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培养符合一线旅游服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
陈玉堃[4](2020)在《国家干预下的双重控制与行为策略 ——对G医院X科室护士劳动过程的分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注册护士数量已经超过了 445万,护士是个规模庞大的职业群体,更是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坚力量。尽管国内已经研究了制造业工人、国企工人、建筑工人、酒店服务员、家政工、外卖骑手甚至是网约司机等各种职业群体的劳动过程,但是对护士群体劳动过程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G市三甲公立医院G医院X科室的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聚焦于该公立医院护士的工作现场,运用劳动过程中的控制与抗争的理论视角,以国家干预与护士具体劳动过程的互动为切入点,试图揭示护士群体的劳动过程。尤其是近几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护理事业的干预怎样塑造了护士群体的劳动过程?护士的劳动过程又呈现出怎样的控制与行为策略?本文发现国家对护理事业的干预呈现出两种逻辑并且在科室的趋利化和医院自上而下的培训、考核中被贯彻。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改革体现的效率逻辑,国家“给了政策没给财政”,使得医院科室自负盈亏、追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三方面来不断提高护士的劳动质量,这体现的是国家重视护理事业的质量逻辑。国家以护理质量控制的绩效考核导向为手段,督促医院开展自上而下的护士培训和考核工作,贯彻了国家干预的质量逻辑。G医院内部结构为行政职能部门与医技科室并行的结构,同时医院实行的是护理部—科护士长—站护士长的垂直管理体系。G医院的结构和垂直管理体系使得效率逻辑和质量逻辑在被贯彻的时候,进一步渗入到了公立医院护士的劳动过程中。由此在国家的干预下,护士的劳动过程受到了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控制,具体产生了对护士分而治之、全景式监控等控制手段。面对高强度工作与高频率培训交织在一起的双重控制,护士则通过“吐槽”和“安慰”等同伴互助、寻求与医生的合作、主动构建对医院和职业的认同等行为策略来进行回应。
范捷[5](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付红[6](2019)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住宿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酒店及其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近年来,区别于传统酒店的更加个性化、突出在地文化特色和人文情怀的民宿等非标住宿业快速发展成为市场新热点。然而,目前民宿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极为短缺,职业院校专业(方向)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梳理,主要采用调查法、焦点团体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建立民宿岗位适应性评价指标,对标民宿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结构要求,分析评价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岗位适应性的改进措施和相关思考,为促进中职旅游专业民宿方向课程开发和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第一,厘清岗位适应性以及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视角和成果,界定、剖析相关概念,建立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第二,以民宿典型岗位工作过程和素质能力调研分析为逻辑起点,针对前台、管家、店长等主要岗位,分析建立民宿岗位适应性评价指标模式。第三,设计具有可靠性的调查问卷,深入民宿一线、中职学校调研,分析民宿典型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和不同民宿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第四,基于综合素质、岗位技能、岗位能力等岗位适应性评价的三个维度,对标民宿典型岗位的能力要求,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相关岗位适应性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一般具有较好的民宿前台岗位适应性;经过工作实践锻炼可以初步胜任民宿管家岗位工作;部分优秀中职毕业生经过相关行业多岗历练,亦能胜任店长岗位。第五,针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创新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适岗性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服务旅游新业态发展对专业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杨柳[7](2019)在《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艺术的探索和思考》文中提出古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乐器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变化,“淡雅、清脆”的音色特点让人难以忘怀,因此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2008年6月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现代以来,中国音乐界经历了新旧交替的历史性剧变。随着新兴的学堂乐歌的传播,西方音乐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主流,相比之下传统民族音乐却被大众慢慢淡化。近年来,在对传统音乐文化大力保护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意识到本土的亦是精华,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的传统经典艺术之一,不仅值得保护更应当被继承。而古筝作为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常通过各种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人们对古筝艺术不但熟悉,而且对其历史脉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现如今,古筝音乐表演不单对大众具有艺术普及作用,还可通过古筝艺术培训教育的形式,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审美趣味。与此同时,古筝艺术还能融入到音乐文化产业的进程中,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产业中的其它领域相结合,使这门传统艺术在当今的文化生境下得到更好的接续与传承,及至于获得创新性发展。音乐文化产业是由现代技术、文化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诞生的新型产物,以现代化工业技术以及商品生产制度为基础。而音乐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意识形态,从属于文化产业。至此,音乐不再是一种形式,而转变为商品,模拟工业生产标准、再生产、分配、出售、服务等步骤进行包装,最终以音乐商演、音乐文化传媒、音乐音响等途径使音乐艺术成为商品化产业。笔者试从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艺术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开发,以音乐文化产业为契机,古筝艺术为载体,旨在探寻和发展以古筝艺术为代表的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本文中,笔者将古筝艺术与文化产业联结碰撞,旨在寻求二者结合所带来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笔者展开调查研究,并将相关的调查结果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对我国古筝文化发展的现状等进行剖析阐述,借鉴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同类型文化艺术产业的成功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对当前古筝文化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
张杰[8](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游红霞[9](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10](2018)在《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截至2018年1月25日,根据《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历年对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布数据进行的统计,中国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且获得官方公示的直销企业有90家,已公示申牌声明但还未获得牌照公示的准直销企业共计48家,因此中国直销行业最终的拿牌企业和申牌企业数量共计138家。其中,年度新增好当家、绿活美地、益宝、同仁堂、沃德绿世界、自然阳光、吉美生物、永健、
二、永远的茶艺师——记“《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座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远的茶艺师——记“《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座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社区养老设施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建民营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角度的梳理 |
1.2.4 文献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社区养老设施及其分类 |
1.3.2 公建民营养老设施及其功能类型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2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照料护理类 |
2.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2.1.1 身体条件 |
2.1.2 优先入住情况 |
2.1.3 综合因素 |
2.2 收费和定价 |
2.2.1 基本入住率 |
2.2.2 基本收费 |
2.2.3 主要资金来源与支出 |
2.2.4 总体盈亏情况 |
2.3 享受的税费优惠和补贴情况 |
2.3.1 政策情况 |
2.3.2 税费优惠与补贴情况 |
2.4 规范化建设 |
2.4.1 运营方招投标要求 |
2.4.2 公建民营合同管理要求 |
2.4.3 监督管理 |
2.5 信息化建设 |
2.5.1 智能养老产品的使用 |
2.5.2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搭建 |
2.5.3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
2.6 专业化建设 |
2.6.1 社会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2.6.2 专业团队成员的资质与配置 |
2.6.3 专业团队的培训 |
2.7 运行特色 |
2.7.1 医养融合,打通为老服务各个环节 |
2.7.2 运用信息系统,打造智能管理平台 |
2.7.3 精准对象,分类分层服务,降低运行风险 |
2.7.4 服务网络片区化,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第3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便民生活服务类 |
3.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3.1.1 范围 |
3.1.2 优先享受情况 |
3.1.3 综合因素 |
3.2 定价机制 |
3.2.1 供餐内容与方式 |
3.2.2 基本收费 |
3.2.3 工作人员的工资承担及发放形式 |
3.3 优惠与补贴情况 |
3.3.1 政策情况 |
3.3.2 具体补贴情况 |
3.4 规范化建设 |
3.4.1 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3.4.2 安全管理 |
3.4.3 质量监控 |
3.4.4 监督与考核 |
3.5 运行特色 |
3.5.1 强化引导,实现标准化管理 |
3.5.2 两重补贴,促进可持续发展 |
3.5.3 第三方评估,规范监督管理 |
3.5.4 多方协作,促进资源整合 |
第4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休闲娱乐类 |
4.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4.1.1 身体条件 |
4.1.2 范围 |
4.1.3 综合因素 |
4.2 资金来源与供给情况 |
4.2.1 资金来源与支出 |
4.2.2 供给内容与方式 |
4.2.3 设施使用率 |
4.3 优惠与补贴情况 |
4.3.1 政策情况 |
4.3.2 补贴资金管理与使用 |
4.4 规范化建设 |
4.4.1 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4.4.2 运营方招投标与合同签订周期 |
4.4.3 评估管理 |
4.5 队伍建设 |
4.5.1 团队配备 |
4.5.2 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
4.6. 运行特色 |
4.6.1 多样化、一站式运行,功能齐全 |
4.6.2 专业服务、规范运行,全面提高质量 |
4.6.3 注重团队能力建设、链接资源,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
第5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构想——基于协作治理视角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政府有关政策规范性不够 |
5.1.2 运营方服务质量偏低 |
5.1.3 社会支持网络尚未构建 |
5.2 设立发展目标 |
5.2.1 目标设立的理论依据 |
5.2.2 目标设想 |
5.3 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理想运行机制 |
5.3.1 健全七个子机制 |
5.3.2 形成三个闭环 |
第6章 协作治理下完善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对策 |
6.1 政府层面: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实施规范性 |
6.1.1 明晰社会运营方招投标要求 |
6.1.2 加强委托管理合同管理 |
6.1.3 优化补贴政策结构和内容 |
6.1.4 制定统一的评估考核体系 |
6.2 运营方层面:明确基本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益 |
6.2.1 运营方明确自身基本定位 |
6.2.2 参与前期建设,提高运行效益 |
6.2.3 加强智慧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
6.3 社会层面: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6.3.1 鼓励多渠道引入运营资金,保障资金周转 |
6.3.2 探索用财政补贴撬动市场项目,发展专业化运营 |
6.3.3 建立健全老年人需求表达与参与机制 |
6.3.4 引导市场主体的志愿服务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强制隔离戒毒 |
1.3.2 再社会化 |
1.4 论文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1.4.1 社会身份认同理论 |
1.4.2 标签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架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现状及吸毒成因 |
2.1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层次分布分析 |
2.2 吸毒原因调查问卷设计 |
2.2.1 调查目的及面向对象 |
2.2.2 问题的类型与内容 |
2.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2.3.1 物质原因分析 |
2.3.2 形成原因分析 |
2.3.3 推动原因分析 |
2.3.4 家庭环境分析 |
2.3.5 社会环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的再社会化现实考察 |
3.1 广州市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模式现状 |
3.2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具体做法 |
3.3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成效 |
3.3.1 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工作趋于专业化与科学化 |
3.3.2 女性戒毒人员违纪率持续下降 |
3.3.3 女性戒毒人员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进步 |
3.3.4 女性戒毒人员被探访次数持续上升 |
3.3.5 有典型的女性戒毒人员戒毒成功案例 |
第四章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冲突困境 |
4.1 女性戒毒人员戒毒意愿强与拒毒能力差的冲突 |
4.2 女性戒毒人员需要的亲情支持与破败亲属关系的冲突 |
4.3 女性戒毒人员戒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与民警专业队伍缺乏的冲突 |
4.4 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工作难与民警职业压力大的冲突 |
4.5 女性戒毒人员需要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标签的冲突 |
第五章 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
5.1 以实效为目的强化回归指导区的教育指导作用 |
5.1.1 回归指导区时间明确为2—3个月 |
5.1.2 增加拒毒能力训练 |
5.1.3 开展预防复吸心理训练 |
5.1.4 打造戒毒人员就业帮扶链条 |
5.2 以“互联网+”为借力促进戒毒人员亲情回归 |
5.2.1 远程会见常态化 |
5.2.2 成立戒毒人员家属网络学校 |
5.3 以人才为导向完善场所高质量的教育保障体系 |
5.3.1 高校增加相应戒毒专业 |
5.3.2 加大高素质及专业化民警队伍的培养 |
5.4 以教育为载体拓宽教育戒治管理方式 |
5.4.1 提升女性戒毒人员法律意识与毒品危害意识 |
5.4.2 促进女性戒毒人员康复训练专业化 |
5.4.3 提高女性戒毒人员思想品德素养 |
5.5 以科技为支撑缓解基层民警压力 |
5.5.1 优化完善日常智能监控 |
5.5.2 用技术辅助日常文本工作 |
5.6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为依托提升再社会化的成效 |
5.6.1 “请进来”提高社会各界对戒毒工作的关注度 |
5.6.2 “走出去”减少社会各界对女性戒毒人员的歧视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吸毒原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戒毒意愿调查表 |
附录三 :拒毒能力调查表 |
附录四 :与女性戒毒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与戒毒所民警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中职旅游专业 |
2.全人教育 |
3.茶文化 |
4.中职茶文化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功能主义理论 |
3.素质冰山理论 |
三、茶文化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
(一)茶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 |
1.茶德涵育,塑造品行人格 |
2.体悟茶道,陶冶情操境界 |
3.茶礼研习,培养素质风度 |
4.茶艺鉴赏,增强审美能力 |
(二)茶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 |
1.茶学溯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
2.茶融通识,提升人文综合素养 |
(三)茶文化教育与技能健康 |
1.行茶习技,实训茶艺专业技能 |
2.茶药同源,探究茶饮保健养生 |
四、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1.调查样本选取 |
2.调研指标框架 |
3.问卷编制、施测与发放 |
(二)调查结果 |
1.茶文化教育课程设置 |
2.茶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
3.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 |
4.茶文化教育教学评价 |
(三)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现状与问题 |
1.茶文化教育发展现状 |
2.主要问题 |
3.归因分析 |
五、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发展策略 |
(一)系统规划,推进茶文化教育课程载体建设 |
1.强化全人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改革 |
2.着力打造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载体 |
(二)典型示范,提供茶文化课程育人优化策略 |
1.完善茶艺课程教学 |
2.强化实践教学平台 |
3.优化第二课堂活动 |
(三)措施保障,完善茶文化教育资源条件建设 |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2.推动教材改革 |
六、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及成果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国家干预下的双重控制与行为策略 ——对G医院X科室护士劳动过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问题 |
(二) 文献回顾 |
1. 经典劳动过程理论研究中的控制与抗争 |
2. 对劳动过程中国家角色的研究 |
3. 国内劳动过程的实证研究 |
4. 关于护士群体的研究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公立医院 |
2. 编制内临床护士 |
(四)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二、国家干预下的两种逻辑 |
(一) 公立医院改革 |
1. 公立医院改革下的效率逻辑 |
2. 科室追求经济效益 |
(二) 国家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
1.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
2. 推动护理管理科学化 |
3. 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
三、G医院的结构与垂直管理制度 |
(一) G医院的结构 |
(二) 垂直管理制度 |
1. 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制度 |
2. 垂直管理中的人事管理 |
3. 垂直管理中的薪酬管理 |
四、对护士劳动过程的双重控制及具体控制方式 |
(一) 科层制管理下的质量控制 |
1. 多层次的培训 |
2. 自上而下的考核 |
(二) 效率控制下的分而治之 |
(三) 全景式的监控 |
1. 时间与空间监控 |
2. 监控权向患者转移 |
3. 医护合作中的医生监控 |
五、护士的行为策略 |
(一) “吐槽”和“安慰”等同伴互助 |
(二) 寻求与医生的合作 |
(三) 主动建构自我认同 |
1. 对医院的认同 |
2. 对职业的认同 |
六、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
2.2.3 小结 |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
2.3.1 茶诗 |
2.3.2 茶俗 |
2.3.3 茶歌、茶戏 |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
2.4.2 英德寺庙 |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审评方法 |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
3.5.2 茶树品种因素 |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
3.5.7 小结 |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3.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1.中职旅游专业学生 |
2.民宿 |
3.岗位适应性 |
(四)理论基础 |
1.多元智能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3.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二、民宿岗位适应性评价模式 |
(一)岗位适应性评价要素 |
(二)民宿岗位能力分析 |
1.民宿典型岗位分析 |
2.民宿岗位能力结构 |
(三)民宿岗位适应性评价指标 |
三、研究设计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标 |
(三)样本选取与问卷设计 |
1.行业样本选取与调查设计 |
2.教师样本选取与调查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法 |
3.观察法 |
(五)问卷发放与分析 |
1.问卷发放 |
2.问卷分析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民宿典型岗位人才需求调查 |
1.民宿典型岗位人才需求 |
2.民宿典型岗位能力特征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
1.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素质能力评价 |
2.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分析 |
1.民宿前台岗位 |
2.民宿管家岗位 |
3.民宿店长岗位 |
五、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
1.学生文化素养不足 |
2.学生适应多岗技能弱 |
3.学生适应岗位层次低 |
(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现状的原因分析 |
1.学生自身文化基础薄弱 |
2.专业教师行业粘性不足 |
3.学校专业发展滞后行业需求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思考与建议 |
1.加强人文素养熏陶教育,提升中职学生文化素质 |
2.加强民宿专业发展建设,开发民宿专业方向课程 |
3.加强民宿教学团队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 |
4.加强民宿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
七、研究展望与不足 |
(一)研究展望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艺术的探索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古筝音乐文化产业 |
(一) 创作与表演 |
(二) 欣赏与场域 |
二、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艺术的现状——以教学与实践为例 |
(一) 古筝艺术文化的实践与发展 |
(二) 以忻州市古筝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为例 |
三、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发展现状的对策及审美思考 |
(一) 对策分析 |
(二) 审美思考 |
四、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艺术的发展模式探索 |
(一) 古筝音乐文化在第三产业中的实践应用 |
(二) 多元格局下古筝艺术的发展机遇 |
(三) 探索全产业链文艺市场运作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9)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
小结 |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
小结 |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
小结 |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
小结 |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图片选录 |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
后记 |
四、永远的茶艺师——记“《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座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D]. 郑州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研究[D]. 张幸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全人教育视角下广西中职旅游专业茶文化教育研究[D]. 胡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国家干预下的双重控制与行为策略 ——对G医院X科室护士劳动过程的分析[D]. 陈玉堃.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6]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民宿岗位适应性调查研究[D]. 付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音乐文化产业生境下古筝艺术的探索和思考[D]. 杨柳.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10]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