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掖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滕泽广[1](2021)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张掖现代城市规划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娜布其[2](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专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主题,研究分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维度进行划分,即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等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微观分析,得出每一章节中关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与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通过研究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得到相关案例设计启示,并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现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提炼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三大策略:一,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三,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并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启示与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等四节教学设计。
徐白鸽[3](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渴望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在积极应对需要迫切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过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尤其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治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甘肃为例展开论述。甘肃是我国西部地区较大的省份,生态环境比较薄弱,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边疆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甘肃省这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为线索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概述,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征和意义。第三部分对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其生态治理刻不容缓。第四部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甘肃的实践研究。近年来甘肃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最后一部分为甘肃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选择,从道路选择、发展理念、政府作为、公众意识、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为今后甘肃生态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对策建议。
徐娜[4](2021)在《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黑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是能对黑河流域生态进行保护和修复并能促进黑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具,其主要是恢复保护且能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可持续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贯彻生态发展的价值理念,遵循绿色原则,对协调黑河流域区域政府主体之间、流域境内生态受损者与获益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现存问题的研究并梳理对策,希望以此促进黑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是对黑河流域的概况,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进行概括,找出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现存问题的主要症结。再通过对文献综述的梳理总结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对流域补偿的基本内容的相关定义界定和观点,充分了解生态补偿的发展背景、现存问题和未来趋向。第一章是对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进行概念定义,谁补偿谁受益、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基本原则及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进行阐述。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以及黑河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补偿主体、补偿客体及补偿内容,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标准、模式去补偿。立足于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充分对黑河流域水资源治理与综合管理经验,助力黑河发展。其次,文章主要通过对现有国家及地方对黑河流域生态保护政策的梳理、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现状的总结,在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现的问题有:现实法律制度不能应对现实需要需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补偿主体单一,在以政府补偿为主的情况下,促进市场补偿的发展、补偿的标准方式渠道单一、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通过对莱因河流域、德国易北河等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吸收有可操作性的治理方法,对黑河流域内部问题进行系统化大检查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根据现有法律基础性文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希望为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发展提供发展提供合理的决策意见。最后,充分借鉴国外流域生态治理的可用经验成果因地制宜地运用于国内流域治理的发展,提出适应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发展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多元化补偿主体、完善的补偿方式、促进流域横向补偿发展、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监管等,为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提供进一步完善发展的新思路。
杨清[5](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提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姜靖[6](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及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型城市在长期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要素驱动以及资本投资主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此类城市优势资源经过长期的掠夺式开采和粗放式利用的过程中消耗殆尽,导致经济发展面临瓶颈、传统产业难以为继、社会民生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亟需保护等一系列资源诅咒现象频发。在此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路径,寻找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裕资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立足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从经济稳健发展、人民美好生活、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和新旧动能转换等五个子系统出发,构建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科学评估西北地区15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8年转型效果,运用障碍度模型厘清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并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展开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转型绩效评价体系中有9项指标权重值在0.05以上,依次排序为旅游综合收入、万人公园绿地面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科学技术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这些评价指标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作用较大。(2)转型绩效评价得出以下五点结果。第一,高度波动性。整体上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总绩效持续稳定上升,但其波动性非常突出,不同城市同一年份的总绩效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城市不同年份的总绩效也有较大上升。第二,时空差异性。不同资源型城市的跨越时间和跨越幅度均不一致,转型绩效在不同省域差异性较大,而在同一省份内部差异较小。第三,不同子系统绩效存在差异。5个子系统绩效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稳健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新旧动能转换的空间差异性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子系统的空间差异性减弱,而人民美好生活子系统的空间差异性变化不显着。第四,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分化。成熟型和成长型城市转型绩效均值最高,且明显优于再生型和衰退型,而成长型和成熟型城市转型绩效组内也存在较大差异。第五,不同资源产业的城市分化。油气型城市转型绩效均值最高,其次是煤炭型城市转型绩效,而金属型城市均值最低。(3)系统层障碍因子的障碍度依次排序为经济稳健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人民美好生活、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其中经济稳健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诊断为系统层主要障碍因子。评价层障碍因子的障碍度依次排序为经济运行、经济活力、绿色发展、产业优化、科研创新,即诊断为评价层主要障碍因子。(4)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转型绩效和障碍因子结果,探究适合其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路径,即成长型城市要健全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机制,发挥资源产业比较优势,强化资源、技术、装备、人力、资本等各要素支撑,构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成熟型城市要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改造升级,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投入,利用科技资源,发挥人才优势,完善全产业链研究体系;衰退型城市要采取多产业协调发展的复合发展模式,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业、特色农业,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再生型城市要重塑经济结构,再造支柱产业,搭建政企合作平台,加大环保力度,树立城市新形象。
范学田[7](2021)在《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十四五”是甘肃省产业调整的关键期,也是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伴随着产业调整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的产生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的特点,摸清甘肃省“十三五”时期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贮存等情况是提出“十四五”危废污染防治对策的依据。因此对“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对危废产生量进行预测分析以掌握其产生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各市(州)及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共16个区域产危废企业基本情况、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主要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行业来源等。具体介绍了甘肃省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产危废企业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情况,并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片区、中部片区和陇东片区,按照片区和种类分别对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按片区进行划分,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足,陇东地区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满足需求;按种类划分,甘肃省铁矾渣、石膏渣、尾矿渣、沉矾渣、污泥利用处置能力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电解槽大修渣和铝灰虽建有一定规模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但由于累计贮存量较大,故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还以2020年产生量超过1万吨的危险废物种类为研究对象,运用GM(1,1)模型和改进GM(1,1)模型分别对2016-2020年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数据进行拟合,通过精度检验确定各类危险废物数据拟合的最优模型,并用最优模型预测了“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结果表明:3个改进的GM(1,1)模型较原始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中对于数据变化较大的原始数列,原始序列预处理GM(1,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对于原始数据变化幅度较小的数列,背景值改进GM(1,1)模型Ⅱ适用性更好。到“十四五”末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到211.95万吨,多数种类危险废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也有一些危险废物种类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甘肃省产生量超过5万吨的危废有7类,依次是HW48、HW11、HW46、HW29、HW08、HW21和HW18。基于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和产生量预测,本文指出了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处理处置设施能力不足、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设施布局、监管、制度、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并合理布局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健全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移体系、强化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推广刚性填埋场建设、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推行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危废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危险废物宣传力度等。通过以上防治对策,以期为“十四五”甘肃省生态环保规划危险废物部分编制提供依据,为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危险废物提供参考。
周一虹,张明晶[8](2021)在《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案例研究——基于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的实践》文中认为文章以张掖黑河湿地为例讨论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生态价值实现模式。在描述张掖黑河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梳理不同要素在生态价值实现中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张掖黑河湿地的价值实现模式,得到启示:在资源转化成资产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自然资源价值增值、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屈鹏[9](2021)在《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科学发展战略,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县域城镇化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县城为中心的就近城镇化和县域外异地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是国家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基础组成部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域,增强县域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提升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及管理水平是高台县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中心任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做了具体案例研究。在梳理了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调查发现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提高高台县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和提升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对策。本文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和规律的探索,有助于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对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案例;本文对高台县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路径和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对促进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做案例研究,可以为西部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具有相近人口规模和地域特点的县域政府提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孙晓春[10](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矿产资源型城市在这一进程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开采和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均导致了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尤为迫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及学者们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鲜有系统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研究如何衡量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析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异及成因,探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性建议,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将生态效率、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开发及社会发展作为衡量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子系统,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熵权及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分别进行子系统评价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深入分析不同类别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四项基本任务出发,结合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将生态效率、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开发及社会发展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其次,构建生态效率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生态效率,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生态效率区别及成因。第三,构建环境质量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环境质量,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环境质量区别及成因。第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国土空间开发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五,构建社会发展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各类城市2008-2017年生态社会发展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六,利用上述四个子系统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各类城市2008-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七,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建议。在综合性梳理论文前述章节得出的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总体方向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政策性建议,然后从油气、煤炭和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的角度分别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以期助力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张掖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掖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
1.人地协调观国际研究背景 |
2.人地协调观国内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人地协调观研究 |
2.国内人地协调观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人地协调观 |
2.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人地协调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4.系统科学理论 |
二、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地协调观内容分析 |
(一)课程标准与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对应分析 |
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分析 |
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分析 |
3.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 |
4.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分析 |
(二)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
(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逐章内容分析 |
1.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
2.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
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现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目标突出人地协调观,兼顾其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2.选择最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
3.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表达要准确 |
4.依据课标设计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水平 |
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组成 |
1.课标分析 |
2.教材分析 |
3.学情分析 |
4.教学目标 |
5.教学方法与策略 |
6.教学过程 |
7.教学反思 |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呈示 |
1.教学案例选择依据 |
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
3.《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 |
2.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
3.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 |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总结阶段 |
(二)教学案列实施反思与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汇总表 |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
(二)尊重自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依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四)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生态文明 |
(五)共谋全球生态发展大局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
(一)整体性 |
(二)人民性 |
(三)实践性 |
(四)协同性 |
(五)时代性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一、甘肃生态环境概况 |
(一)自然条件 |
(二)生态状况 |
二、甘肃进行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
(一)在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
(二)生态环境比较薄弱 |
(三)生态压力依然存在 |
(四)改善民生需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甘肃的实践 |
一、甘肃生态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
(一)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二)突出生态扶贫 |
(三)环保制度不断细化和完善 |
二、甘肃生态治理取得的重要成就 |
(一)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二)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三、甘肃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人员环保意识薄弱 |
(二)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
(三)政府监管存在不足 |
第四章 甘肃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选择 |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五)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
(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
(二)大力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
(三)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
三、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
(一)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
(二)提高农村居民环保素质 |
(三)鼓励公众进行绿色消费 |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
(二)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
五、推动生态治理体制机制建设 |
(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 |
(二)严守生态红线 |
(三)将环保制度与生态经济制度相结合 |
(四)继续完善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五)切实贯彻公众参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 |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 |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一)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
(二)政府支付与市场交易相结合原则 |
三、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 |
(一)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 |
(二)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客体 |
(三)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内容 |
第二章 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现实困境 |
一、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现状概述 |
(一)黑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梳理 |
(二)黑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现实发展 |
二、黑河流域生态补偿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现有法律制度不能应对现实需要 |
(二)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单一 |
(三)补偿方式缺乏多样性 |
(四)流域内横向补偿发展缓慢 |
(五)补偿资金渠道范围狭窄 |
第三章 域外典型国家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域外典型国家流域生态补偿的分析与借鉴 |
(一)莱茵河流域生态补偿及特点 |
(二)德国易北河流域补偿及其特点 |
二、域外典型国家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注重综治理合手段的运用 |
(三)流域生态补偿要有针对性 |
(四)加强区域联系合作 |
第四章 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建议 |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二、实行多元化补偿主体制度 |
三、设置完善的补偿方式制度 |
(一)政府补偿 |
(二)市场补偿 |
(三)社会补偿 |
四、加快推进流域横向补偿发展 |
五、确立规范的补偿资金制度 |
(一)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
(二)保障资金运作发展 |
(三)加强资金监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区域 |
1.3 研究前提 |
1.3.1 “经济人” |
1.3.2 “社会人”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 |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1.5.4 比较分析 |
1.6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 |
2.1.3 外部性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生态伦理理论 |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
3.3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
4.1.2 调查区域概况 |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
4.8 政策的监管 |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5.1.1 变量选取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模型检验 |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
5.2.1 牧民行为响应 |
5.2.2 影响因素 |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5.4 小结 |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
6.1.2 研究方法 |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6.2.1 牧民的满意度 |
6.2.2 影响因素 |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6.3.1 青藏高原区 |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
6.3.3 少数民族地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
7.2.1 经济效应 |
7.2.2 生态效应 |
7.2.3 社会效应 |
7.2.4 综合效应 |
7.3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点 |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
致谢 |
(6)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创新点和难点 |
1.3.1 创新点 |
1.3.2 难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缘由及机理相关研究 |
2.1.3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相关研究 |
2.1.4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相关研究 |
2.1.5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三章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基本现状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3.2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历程 |
3.2.1 兴起阶段 |
3.2.2 繁荣阶段 |
3.2.3 分化阶段 |
3.3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基本现状 |
第四章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方法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1 经济稳健发展子系统 |
4.2.2 人民美好生活子系统 |
4.2.3 资源利用效率子系统 |
4.2.4 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 |
4.2.5 新旧动能转换子系统 |
4.3 数据来源 |
4.4 测算方法 |
4.4.1 熵权法评价 |
4.4.2 障碍度评价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 |
5.1 评价指标熵权结果 |
5.2 转型绩效评价结果 |
5.2.1 综合评价结果 |
5.2.2 子系统评价结果 |
5.2.3 不同发展阶段评价结果 |
5.2.4 不同资源产业类型评价结果 |
5.3 障碍因子诊断结果 |
5.3.1 系统层障碍因子诊断结果 |
5.3.2 评价层障碍因子诊断结果 |
第六章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与政策建议 |
6.1 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 |
6.2 成熟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 |
6.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 |
6.4 再生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 |
6.5 政策建议 |
6.5.1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 |
6.5.2 构建资源供需体系 |
6.5.3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6.5.4 完善城市多元化功能 |
6.5.5 坚持人民中心发展思想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危险废物来源与分类 |
1.1.1 危险废物定义 |
1.1.2 危险废物来源 |
1.1.3 危险废物分类 |
1.2 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
1.3 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1.3.1 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1.3.2 国内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1.4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
1.5 课题研究区域、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基本情况 |
2.1.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数量 |
2.1.2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
2.1.3 主要产危废企业 |
2.2 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2.1 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2.2 各年份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
2.2.3 各地区危险废物产存情况 |
2.3 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
2.3.1 甘肃省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
2.3.2 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来源单位 |
2.3.3 各地区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
2.4 危险废物主要行业来源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
3.1 甘肃省持有经营许可证企业整体情况 |
3.2 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
3.3 企业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
3.4 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分析 |
3.4.1 各地区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
3.4.2 各类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十四五”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
4.1 模型简介 |
4.2 GM(1,1)模型改进 |
4.2.1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Ⅰ |
4.2.2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Ⅱ |
4.2.3 原始序列预处理法 |
4.3 模型检验 |
4.4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
4.4.1 建模过程 |
4.4.2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
5.1 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1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地区分布不均衡 |
5.1.2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存在缺陷 |
5.1.3 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 |
5.1.4 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废环境管理意识淡薄 |
5.2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
5.2.1 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合理布局危废处理处置设施 |
5.2.2 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 |
5.2.3 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提升危废利用处置水平 |
5.2.4 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危废相关知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简要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案例研究——基于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的理论分析 |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
(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 |
三、湿地生态环境与价值实现分析:以张掖黑河地区为例 |
(一)张掖黑河湿地地区生态环境特征 |
(二)张掖黑河湿地价值实现理论分析 |
(三)张掖黑河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 |
(四)张掖黑河湿地生态价值实现的主要实践 |
1. 政府识别和实现张掖湿地生态价值的具体实践。 |
2. 企业和居民对张掖湿地生态价值实现的具体实践。 |
3. 科研机构对张掖黑河湿地生态价值实现的具体实践。 |
(五)取得效果 |
四、案例总结和启示 |
(9)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县域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县域和小城镇 |
2.1.4 县域城镇化 |
2.2 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
2.2.1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规划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2.3 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
2.3.1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2.3.2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3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第三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客观条件与目标分析 |
3.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发展现状 |
3.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
3.1.2 交通条件通达便利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1.4 社会发展环境良好 |
3.1.5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
3.1.6 县域经济基础良好 |
3.1.7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1.8 城乡建设成果显着 |
3.1.9 文教卫体发展良好 |
3.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
3.2.1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的目标 |
3.2.2 张掖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 |
3.2.3 高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年)提出的规划目标 |
第四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支撑动力不足 |
4.1.2 半城市化问题突出 |
4.1.3 土地城镇化问题严重 |
4.1.4 县城规划建设水平不高 |
4.1.5 县城城市治理水平不高 |
4.1.6 城乡休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4.1.7 城乡老弱妇幼留守问题突出 |
4.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县域经济动力不足 |
4.2.2 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
第五章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1 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2 美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3 澳大利亚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4 日本小城镇建设经验 |
5.2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概括 |
5.3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第六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和对策 |
6.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原则 |
6.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
6.1.2 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3 集约精细化原则 |
6.1.4 特色创新原则 |
6.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路径 |
6.2.1 教育培训人才发展路径 |
6.2.2 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路径 |
6.2.3 公共管理职能优化路径 |
6.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对策 |
6.3.1 加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 |
6.3.2 促进公共管理职能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台县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表 |
附录 B:高台县探明储量矿产地分布统计表 |
附录 C:高台县县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
附录 D:高台县县城景观风貌规划图 |
附录 E:高台县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生态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环境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土空间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5 社会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矿产资源型城市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生态文明建设 |
2.1.5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 |
2.3.1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借鉴 |
2.3.2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构建 |
2.3.3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 |
第3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 |
3.1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选择 |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3.2.1 数据来源与指标解释 |
3.2.2 评价方法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3.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3.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3.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3.3.4 三类城市生态效率均值对比分析 |
3.3.5 生态效率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
4.1 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择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2.2 评价方法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4.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4.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4.3.4 三类城市环境质量均值对比分析 |
4.3.5 环境质量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评价 |
5.1 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选择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2 评价方法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5.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5.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5.3.4 三类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均值对比分析 |
5.3.5 国土空间开发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评价 |
6.1 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评价指标选择 |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2.2 评价方法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6.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6.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6.3.4 三类城市社会发展均值对比分析 |
6.3.5 社会发展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
7.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1.2 评价方法 |
7.2 评价结果分析 |
7.2.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7.2.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7.2.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7.2.4 三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均值对比分析 |
7.2.5 生态文明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7.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7.3.1 三类城市各维度评价结果汇总分析 |
7.3.2 三类城市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结果综合分析 |
7.3.3 生态文明建设均值前50名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
7.3.4 最高位和最低位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
7.3.5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上升的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
7.3.6 各维度评价主要影响指标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性建议 |
8.1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政策性建议 |
8.1.1 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联控体系 |
8.1.2 创新驱动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提升 |
8.1.3 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 |
8.1.4 优化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8.1.5 提升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水平 |
8.2 各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具体政策性建议 |
8.2.1 油气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
8.2.2 煤炭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
8.2.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张掖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张掖现代城市规划响应机制研究[D]. 滕泽广.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D]. 娜布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的实践研究[D]. 徐白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徐娜.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 [6]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及路径研究[D]. 姜靖. 兰州大学, 2021(02)
- [7]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范学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案例研究——基于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的实践[J]. 周一虹,张明晶. 商业会计, 2021(06)
- [9]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屈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10]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孙晓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