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文献综述)
韩网[1](2020)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民宿开发策略研究 ——以观音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存续的核心研究方向,通过有效的保护利用,使之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是我们开发历史文化名村的最终目的,自从民宿这一全新的概念从欧美传到中国以后就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历史文化名村因为拥有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双重优势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民宿开发活动。一方面,民宿开发为历史文化名村引入了社会资金和游客流量,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开发动力;另一方面,民宿开发也对历史文化名村文化传承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开发不当的话,轻则村落保护效果不显,情况严重的话更加威胁到了名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村落风貌格局的保护。本文从观音村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了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民宿开发的辩证关系,结合观音村自身的民宿旅游资源禀赋,探讨出一种平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的民宿开发方法,使其实现在民宿开发的条件下实现历史文化名村永续存在的终极目标。论文以重庆市观音村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时代背景,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及内容,确定研究方法的同时搭建好论文框架。接着对历史文化名村、民宿开发进行文献综述,通过借鉴历史文化名村与民宿开发的实践经验,探讨民宿开发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辩证关系,为保护规划中民宿开发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其次通过反思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不足,分析民宿开发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历史文化名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提出了民宿开发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策略。随后研究我国当前民宿开发的时代背景,详细阐释观音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特色,得出观音村民宿开发可实施的结论。然后总结概况观音村保护与发展现状问题,根据观音村保护与民宿开发发展策略,在整体保护核心资源、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观音村民宿开发的措施。最后分析论文的创新点和结论,反思论文研究中的不足。
王伟莉,徐博伦,孟滨[2](2020)在《基于互融·共生理念的景区民宿室内改造研究——以南阳宝天曼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旅游住宿逐渐形成"民宿热"现象。文章以广义建筑学中的互融共生理念为切入点,归纳出景区民宿室内空间建构体现于对立与互融、简约与抽象、地方性共生的设计理念;并以南阳宝天曼景区民宿室内空间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互融共生理念对其进行空间优化。
铁钟[3](2019)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具有跨学科与综合性特征的研究方向。随着对文化遗产信息模型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沉浸式与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改变了受众感知与汲取历史信息的方式。由于可视化内容无法评估来源和引用参考文献,使得大多数信息模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不是作为一种标准的档案文件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逐步地建立自身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虚拟修复理论,将可视化内容作为开放的数据链接与定制的领域本体,通过感知模拟、定位跟踪、三维打印、逆向建模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立跨学科的交互性研究框架,解决文化遗产多元化带来的数据异构性问题,最终建立虚拟修复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方法与原则。研究首先从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切入,对现行保护原则进行了分析,从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虚拟修复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数字技术的思维模式不同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计算的过程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价值,但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这就需要在全面的文献和实证基础之上,对虚拟修复的技术思维模式进行内容判断与自我审视。针对于三维可视化数据的异构性等研究难点,依据数据的采集方法与文献特征,提出了信息模型虚拟修复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将计算机科学的工具引入人文研究的过程中,因可视化内容不可控的主观特性,需要将其放在持续的批评理论体系中,批评应该先于可视化的产生,而不是事后证明的手段;最后,基于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对信息建模的本体与语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解释性、整体性和交互性等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加以解决。通过交互元数据的引入,加强虚拟修复的透明度,并将这种虚拟修复的理论体系在敦煌数字化展示设计项目中加以实践。为了保护日益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三维可视化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框架,逐渐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与长期保护的机制中。同时虚拟修复也被视作一种交互性的解读行为,一种明确的内省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从而推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的发展。
龚美丽[4](2015)在《城市遗产视角下当代西安旅馆建筑研究》文中认为在快速的时代发展中,一批承载城市记忆的建筑频频被推倒,城市面临“失语”的困境,城市遗产发展出现危机与机遇,我们需要重新调整遗产视角与观念,才能对城市建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过去的遗产视角表达了对传统的延续与历史的十分尊重,新的遗产视角跨越了历史与时间,走向多元化,更关注当下建筑内的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的栖息地与生存状态。旅馆建筑是外人认识城市的一张名片,名片上展示了独特的城市风貌与城市文化,所以旅馆建筑设计对城市的理解,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意义变得更为重要,毫无疑问,旅馆建筑成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西安是中国在历史上最为强盛时期的都城,有大量文明的瑰宝与璀璨的文化,是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它深厚的历史文脉使得旅馆建筑在设计与定位时都必须首要考虑其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这座典型的城市中以城市遗产的视角研究当代西安旅馆建筑,有利于我们了解西安城市文脉在旅馆建筑中的传承,城市文化在旅馆建筑的生存状态,旅馆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旅馆建筑与城市遗产之间的关系,对旅馆建筑的精神与内涵进行分析,接下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旅馆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不同类型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展现出来的建筑特色及其所承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
屈张[5](2015)在《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在历史环境新建项目中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发展不仅推动其向外扩张,同时也在城市内部不断挖掘新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历史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新建和更新项目的压力。其中,一些项目缺少对历史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在设计策略的支持方面还有待完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的前提下,发现新建项目在历史环境中需要保护与强调的价值,提供解决思路,也帮助建筑师更多地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考虑环境品质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因素,达到更新项目与地段环境的有机融合。本文从建筑策划的视角研究历史环境新建项目问题。以建筑策划操作模式为基础,结合项目的环境特点与保护需求,尝试提出协同模式操作框架。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可以分为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主要环节,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其对于特定环境的策划要点和方法。其中,信息处理环节要求充分发现场地、空间、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设计需求;策划构想环节从信息处理中得出抽象性的目标,结合环境心理学、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综合提出对于场地、实体、空间、运行的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环节通过策划自评和使用后评估,补充并完善历史环境项目需要考虑若干的评价因素,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也将建筑策划操作模式从建筑层面扩展到城市设计层面。历史环境新建项目既包括单体建筑设计,也会涉及到成片区域的城市设计。因此其研究不仅是对项目本身功能或形态的简单构想,还需要研究历史环境、公众行为等方面对新建项目带来的影响,做出充分论证,并从城市营造和城市运营等方面提出合理、客观的设计策略。同时,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在城市层面的应用也需要操作方法的更新。笔者以当前快速发展的BIM技术和智慧城市研究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其在建筑策划领域的应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阶段,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以至建筑设计,都需要从设计理念和方法层面作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设计。本研究是对策划协同模式的初步探讨,未来,建筑策划的研究将整合传统建筑技术手段和新兴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创造活力提升、风貌得体、生态融合的城市建成环境。
吕正春[6](2015)在《工业遗产价值生成及保护探究》文中提出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和城市变动重构,传统技术社区难免出现落伍趋势或衰退迹象,原有模式日渐弃置,众多旧有企业面临存废抉择,历史遗存不断积淀演变,工业遗产催生速度日益加快。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正进入重要的提升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深刻理解工业遗产的生成基础,探索其价值存在,追寻其深层本质,不断提升人们工业遗产意识,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有效保护和利用,已成为现实生活中难以回避却又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从STS视角看,工业遗产发端于科技成果的进步与更新,确立于遗存价值的社会抉择与需要,其价值重现则在文明传承接续中得以体认。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城市价值的集中体现。与城市相伴而生的工业文化,承载着工业发展的历史文脉,蕴含着深厚宽泛的人本理念、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人类文明传承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工业文化的创造、保存和交流,工业缔造与发展则是工业文化培育、完善乃至隐遁的演化更迁过程。工业遗产在社会选择和建构基础上,通过提供技术发明、工业发展及科技文化研究典型素材,展示出人类不同时期创造技术成就。研究城市更新中的工业文脉,从中发掘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历经时间考验提炼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信息,了解和把握工业各要素与整体之间、人与城市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寻求传统工业文化积累沉淀的空间特征与具体形态,对一些工业文化遗存进行合理开发和再利用,这本身就是对城市工业文脉的继承与尊重。作为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和保留下来的工业遗存,工业遗产是近现代科技发展进步的载体与见证,是人类所创造并需保存和交流的重要文明成果,内涵丰赡、形式多样,潜藏着巨大的文脉价值内涵,从中可以透视折射出不同时期工业发展所持理念以及工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工业遗产承接着工业发展良性嬗变的时代印记,折射出工业文化的流变态势,见证并记录着社会文明顺衍的变迁与发展,其价值在面对迅猛增强的由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不同形态社会的相互磨合中日益突出。价值认识促催工业遗产发轫。保护工业遗产关键在于认定其普遍性的价值表征,无论从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层面,还是从工艺审美、经济实用抑或教育宣传角度,对人类社会来说,工业遗产本身都蕴孕着重要的价值功能,成为体现人类主体价值观及文明理念最丰富的载体、最具象的符号。工业遗产施行保护的意义正在于其本身拥有珍贵独特而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地区复兴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保护好不同历史阶段较有价值的工业遗存,并非使其仅仅作为一种记忆或成为代表过往的某种纪念物,必须站在城市发展及地区总体建设层面,坚持以系统、全面和整体的观念,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合理模式与路径,既要彰显其底蕴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给后世存留相对完整的文明发展轨迹,又要充分发掘其价值功能,展示现代风貌,使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真正融入当今生产生活环境。在上述理论指导下,本论文以辽宁省沈阳市为案例,展现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状况,即出于经济社会发展考虑,通过政府统筹、整合与调适,积极推行相关保护策略,遵循利用性保护原则,促推老工业区在功能转换和创意提升中得以更新,在体现既往工业成就的同时,更好地反映当前空间形态、勾画未来图景,于传统模板中融入新型价值与功能,以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闫晋波[7](2013)在《在我国城市更新中城市营销与建筑策划的互动研究》文中提出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竞争的加剧,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作用下,城市营销作为城市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及应对城市竞争的有效途径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深入地根植于地区和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的综合发展中。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更新是系统而复杂的城市演变活动,需要通过前期策划研究实现更新活动的多方效益,也需要通过城市营销活动提升更新项目的市场影响力。建筑策划与城市营销同时作用于城市空间决策阶段,受到地区、城市政策、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城市空间提出的空间策划具有提炼城市视觉形象特点的技术优势,在策划学层面和城市建设领域与城市营销有共同的基础与多方面的互动机制,结合应用将有助于分析解决城市更新中遇到的问题。论文介绍了城市营销与建筑策划的相关背景,对国内外城市营销学说进行引介,并从工作时序、工作内容、研究方法层面探讨两者的结合点。以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探讨城市营销在城市更新中运用的一般性规律,以及结合城市营销后建筑学、建筑策划在其中运用的特点。此外,本文通过对国际宪章和城市更新中涉及的战略规划、文保和动迁法规制度、评估方法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指出相应政策对城市营销本身和建筑策划的指导作用,分析其中主导和参与机构,归纳与设想城市营销结合建筑策划的基本组织模式。论文探讨了城市营销和建筑策划的关联性,在建筑策划理论层面针对城市复杂问题引入注重价值和效益的建筑策划方法,提出非营利性和需求导向的策划思路,并在操作流程、分析方法、目标定位、品牌建立几个方面分析两者的关联性和建筑策划对城市营销实施方法上的借鉴。论文进一步提出了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方法的范围和流程,和空间策划的特点:通过城市形态学方法构建城市形象,品牌化的策划模式,借助城市营销多维度的沟通机制并积极创造营销的环境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对美国世贸街区重建和北京金融街拓展两个案例的完整分析、对比研究,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的运用模式和效果。
冯百权[8](2012)在《李先逵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是我国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发展肇始的重要地域之一,建国后至今一直是建筑学术与教育发展的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但已有的研究对西南地区建筑学术史和建筑学家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研究选取李先逵先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是西南建筑史学研究中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同时李先逵先生在建设部丰富而广泛的工作经历,使得其研究涉及多种交叉学科,并且其学术发展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李先逵先生学术思想的阶段性转变代表了我国新时期建筑学科的发展轨迹。作为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李先逵学术思想对深化当前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李先逵先生的身上集中蕴含了老一辈建筑学人的勤劳务实、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通过对李先逵学术思想的研究,展现其学术研究的过程,客观的评价其学术思想,对未来的学子能起到有效的指引,鼓舞新一辈的建筑学子投身于建筑史学科的发展中。本文在详细阅读了李先逵先生的着作和掌握与李先逵先生相关的大量口述史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李先逵先生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李先逵先生的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传统民居研究、山水城市与人居环境研究等核心学术思想在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各个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特征以及学术意义的评述。论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李先逵先生学术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笔者的理解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缺憾和启示。
张男[9](2009)在《机遇与困境: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今年三院交流会的主题是"建筑创作的理念和理由",副题是"大院在建筑文化影响力上的作用",说明在经济发展趋缓,设计市场利润逐年摊薄的今天,大型设计企业在思考如何实现战略转轨、巩固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已经意识到关注设计行业在文化建设中的态度和持续性的建筑创作讨论的必要性。所以遗址博物馆尽管是很小的甚至有些
陆楣[10](2006)在《设计的时代精神——析“精约”》文中研究说明我们今天所说的“精约”,不仅仅是风格范畴,它更是一种设计观念,是设计的时代精神,是设计师应加以倡导的文化意识,是我们设计师应对21世纪的文化背景变革下的理性思考。
二、2002年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民宿开发策略研究 ——以观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村落面貌遭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冲击 |
1.1.2 传统村落保护要求的提高 |
1.1.3 旅游开发挑战村落保护 |
1.1.4 乡村民宿对相关学科、产业的影响 |
1.1.5 多方促进乡村民宿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历史文化名村 |
1.3.2 民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民宿开发与历史文化名村的关系分析 |
2.1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保护开发研究 |
2.1.2 国内相关保护开发研究 |
2.2 民宿开发相关研究 |
2.2.1 国外乡村民宿开发现状与实践经验 |
2.2.2 国外乡村民宿开发小结 |
2.2.3 我国民宿开发现状与实践经验 |
2.2.4 国内乡村民宿开发总结 |
2.3 历史文化名村民宿开发案例分析 |
2.3.1 国外名村民宿旅游案例研究 |
2.3.2 国内名村民宿旅游案例研究 |
2.3.3 案例经验总结 |
2.4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和民宿开发的相互关系 |
2.4.1 历史文化名村民宿开发的优势分析 |
2.4.2 历史文化名村民宿开发的劣势分析 |
3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民宿开发思路 |
3.1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的得失 |
3.1.1 实体要素保护取得成效,环境载体协调不力 |
3.1.2 物质实体传承取得成效,文化虚体保护不足 |
3.1.3 物质环境整治取得成效,人文关怀体现不足 |
3.1.4 管理部门领导取得成效,村民社区自治不显 |
3.1.5 旅游经济效益取得成效,环境原真延续不足 |
3.2 民宿开发实践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的作用 |
3.2.1 能够有力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 |
3.2.2 能够有效发挥历史名村旅游优势 |
3.2.3 能够全面实现村落乡村振兴目标 |
3.3 民宿开发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路径整合 |
3.3.1 民宿总体开发路径 |
3.3.2 民宿开发要素整体的认知 |
3.3.3 民宿旅游资源潜力的挖掘 |
3.3.4 区域优势资源联动的开发 |
3.3.5 民宿改造方案合理的设计 |
4 民宿开发视角下观音村旅游特色资源的挖掘 |
4.1 观音村概况及现状问题 |
4.1.1 现状概况 |
4.1.2 观音村面临的问题分析 |
4.1.3 民宿开发旅游价值评述 |
4.2 观音村民宿发展背景分析 |
4.2.1 丰富独特的历史村落文化底蕴 |
4.2.2 风景秀丽的自然景区生态环境 |
4.2.3 如火如荼的民宿旅游消费市场 |
4.2.4 民宿旅游激励政策的频繁发布 |
4.3 观音村特色旅游资源挖掘 |
4.3.1 线性文化遗产 |
4.3.2 山水格局 |
4.3.3 聚落空间 |
4.3.4 巴渝风貌民居建筑 |
4.3.5 历史环境要素 |
4.3.6 非物质文化遗产 |
4.4 观音村民宿开发可行性分析 |
4.4.1 区域民宿旅游资源协同 |
4.4.2 村域民宿开发资源评价 |
5 观音村保护与民宿开发策略 |
5.1 民宿开发理念与定位 |
5.2 村落核心资源的整体保护 |
5.2.1 统筹民宿整体开发 |
5.2.2 延续村落风貌格局 |
5.2.3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
5.2.4 发扬村落传统文化 |
5.3 民宿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5.3.1 延续聚落景观特色 |
5.3.2 开发利用文化线路 |
5.3.3 合理利用传统建筑 |
5.3.4 活化展示地标意象 |
5.4 民宿开发的宏观体系 |
5.4.1 区域协调发展定位 |
5.4.2 区域协调公共服务设施 |
5.4.3 构建完整的游线体系 |
5.4.4 完善旅游开发体系 |
5.5 民宿开发的中观体系 |
5.5.1 民宿开发区与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确定 |
5.5.2 民宿开发区的分区开发 |
5.5.3 民宿开发区的用地布局规划 |
5.5.4 民宿开发区的总体结构与功能布局 |
5.5.5 观音村产业发展布局 |
5.6 民宿开发的微观体系 |
5.6.1 民宿开发的空间改造 |
5.6.2 民宿开发的公众参与 |
5.6.3 民宿开发的品牌宣传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基于互融·共生理念的景区民宿室内改造研究——以南阳宝天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民宿相关介绍 |
1.1 民宿的概念 |
1.2 民宿的类型 |
1.2.1 乡村民宿 |
1.2.2 城市民宿 |
2 室内空间的互融共生设计理念 |
2.1 对立与互融 |
2.1.1 自然与人工 |
2.1.2 个性与共性 |
2.1.3 传承与创新 |
2.2 简约与抽象 |
2.3 地方性共生 |
3 基于互融共生的宝天曼民宿室内改造策略 |
3.1 项目概况 |
3.2 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现状问题 |
3.2.2 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3.3 改造方法 |
3.3.1 尊重地域文脉 |
3.3.2 结合在地性 |
3.3.3 功能更新 |
3.3.4 细部调整 |
4 结语 |
(3)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修复理念与历史框架 |
第一节 现代保护运动的发展 |
一、早期的修复概念 |
二、修复理念的批判性实践 |
三、二战的影响 |
第二节 古雅的追求 |
第三节 整旧如旧的中国理念 |
第三章 虚拟修复的工具论 |
第一节 虚拟修复的语义演变 |
一、虚拟考古 |
二、数字考古 |
三、虚拟遗产 |
第二节 虚拟的诠释与展示 |
第三节 虚拟修复的时间性 |
第四章 可视化数据额保存、内容访问与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本体研究 |
第二节 可视化数据的文献特征 |
第三节 可视化数据的采集方法 |
第四节 数据的异构性 |
一、斯卡尔左拉花园 |
二、佛罗伦萨火车站竞赛设计 |
三、东园胜概图界画重建 |
四、数据的思维 |
第五节 可视化元数据集成 |
一、元数据标准 |
二、基于本体的概念参考模型 |
三、语义的表达 |
第六节 交互元数据 |
第七节 可视化三维格式的保存与访问 |
第八节 数据生命周期 |
第五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信息建模 |
一、编码、语义与解码 |
第二节 虚拟修复信息模型 |
一、历史建筑信息模型 |
二、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
三、虚拟修复信息模型的本体、语义与重构 |
第三节 信息模型诊断与评估 |
第六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与解读 |
第一节 QUADRATURA幻境 |
第二节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 |
第三节 现实的虚拟构建 |
一、虚拟的可靠性 |
二、严肃游戏 |
三、混合现实的交互性 |
第四节 虚拟现实与现象学 |
一、器官的投影 |
二、引入解释性 |
三、现象学的感知 |
四、场所精神与整体性保护 |
第五节 综合性描述解决方案 |
一、敦煌158 窟的实验 |
二、虚拟沉浸感与三维打印 |
第七章 虚拟修复的数字化国际框架 |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框架的形成 |
第二节 重建的批判性实践 |
第三节 伦敦宪章 |
一、三维可视化 |
二、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性 |
三、信息透明 |
四、交互元数据 |
五、可持续性 |
第四节 塞维利亚原则 |
第八章 数字化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对个体感知的反思 |
第二节 对虚拟的反思 |
第三节 对真实性的反思 |
第四节 对可逆性的反思 |
第五节 对可视化的反思 |
结语真实的虚拟修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莫高窟158 窟Digitization结构关系图 |
伦敦宪章THE LONDON CHARTER(中英文版) |
(4)城市遗产视角下当代西安旅馆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西安城市背景研究 |
1.1.2 城市遗产保护背景研究 |
1.1.3 西安旅馆建筑背景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相关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3.1 城市遗产概念的界定 |
1.3.2 地区、时间范围的界定 |
1.3.3 旅馆建筑范围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城市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旅馆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写作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旅馆建筑与城市遗产关系 |
2.1 城市遗产与城市遗产视角 |
2.1.1 城市遗产基本认识 |
2.1.2 城市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2.1.3 城市遗产的情感与象征意义 |
2.1.4 城市遗产新认识 |
2.1.5 城市遗产视角 |
2.2 旅馆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 |
2.3 西安当代旅馆建筑发展概述 |
2.3.1 1949-1978年西安旅馆建筑 |
2.3.2 1979-1999年西安旅馆建筑 |
2.3.3 2000年-至今西安旅馆建筑 |
2.4 城市遗产视角下西安当代旅馆建筑类型初探 |
2.5 本章小结 |
3 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旅馆建筑 |
3.1 中西文化交融的经典——人民大厦 |
3.1.1 案例选择原因 |
3.1.2 项目概况 |
3.1.3 区位与文脉 |
3.1.4 历史回顾 |
3.1.5 建筑特色 |
3.2 本章小结 |
4 与历史环境对话的旅馆建筑 |
4.1 “唐风”建筑之光——唐华宾馆 |
4.1.1 案例选择原因 |
4.1.2 项目概况 |
4.1.3 区位与文脉 |
4.1.4 建筑特色 |
4.1.5 场景与生活 |
4.2 城墙魅力的体现——阿房宫维景大酒店(原阿房宫凯悦酒店) |
4.2.1 案例选择原因 |
4.2.2 项目概况 |
4.2.3 区位与文脉 |
4.2.4 建筑特色 |
4.2.5 场景与生活 |
4.3 传统空间意境表达—— 威斯汀酒店 |
4.3.1 案例选择原因 |
4.3.2 项目概况 |
4.3.3 区位与文脉 |
4.3.4 建筑特色 |
4.3.5 场景与生活 |
4.4 本章小结 |
5 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旅馆建筑 |
5.1 迷幻的城市镜面——金花饭店 |
5.1.1 案例选择原因 |
5.1.2 项目概况 |
5.1.3 区位与文脉 |
5.1.4 建筑特色 |
5.1.5 场景与生活 |
5.2 湖景美食——建国饭店 |
5.2.1 案例选择原因 |
5.2.2 项目概况 |
5.2.3 区位与文脉 |
5.2.4 建筑特色 |
5.2.5 场景与生活 |
5.3 本章小结 |
6 体现城市生活文化的旅馆建筑 |
6.1 传统民居魅力——湘子门青年旅舍 |
6.1.1 案例选择原因 |
6.1.2 项目概况 |
6.1.3 区位与文脉 |
6.1.4 建筑特色 |
6.1.5 场景与生活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在历史环境新建项目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从Context/Contrast展览看历史环境新建项目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建筑策划操作模式的延伸与应用 |
1.2.2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
1.2.3 新建项目在小规模更新模式中的带动作用 |
1.3 选题的创新点 |
1.3.1 将建筑策划操作模式从建筑层面扩展到城市设计层面 |
1.3.2 从建筑策划的视角研究历史环境新建项目问题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动态 |
1.5.1 国外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5.2 国内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5.3 其他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分析综合方法 |
1.6.2 系统科学方法 |
1.6.3 文献资料方法 |
1.6.4 比较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中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引入 |
本章引言 |
2.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及启示 |
2.1.1 知行合一的建筑策划理论 |
2.1.2 策划活动参与者的变化 |
2.1.3 建筑策划的几个核心理念及启示 |
2.2 建筑策划理论在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早期实践 |
2.2.1 建筑策划理论中的历史环境项目研究 |
2.2.2 以文脉环境为研究的建筑策划:美国哈佛大学拉尔森楼 |
2.3 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控制与建筑策划的衔接 |
2.3.1 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控制体系 |
2.3.2 费城历史街区的设计控制与启示 |
2.3.3 设计控制体系与建筑策划的理念衔接 |
2.4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策划协同模式探索 |
2.4.1 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概念及其对设计的启示 |
2.4.2 三种策划格式比选 |
2.4.3 策划协同模式的框架 |
2.4.4 策划协同模式的主要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策划协同模式的信息处理 |
3.1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中的信息处理 |
3.1.1 当前信息处理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
3.1.2 现有信息处理工作中的不足 |
3.1.3 建筑策划协同模式的信息处理工具 |
3.2 策划协同模式的信息处理程序及方法 |
3.2.1 基于问题导向的信息处理方法 |
3.2.2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信息采样和分类 |
3.2.3 策划操作的信息处理实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活动中心 |
3.3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外部信息索引 |
3.3.1 实体特征和表现 |
3.3.2 可观测的活动 |
3.3.3 场地意义和象征性 |
3.4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内部信息索引 |
3.4.1 功能需求 |
3.4.2 建筑尺度 |
3.4.3 心理需求 |
3.5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运营信息索引 |
3.5.1 城市触媒效应 |
3.5.2 可持续性原则 |
3.6 实践案例一:西安北院门民风小院策划的信息处理 |
3.6.1 项目概况 |
3.6.2 信息处理环节 |
3.6.3 案例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策划协同模式的策划构想 |
4.1 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与探讨 |
4.1.1 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 |
4.1.2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策划探索:哈佛大学西北科学楼策划 |
4.2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场地策划构想 |
4.2.1 场地文化活动构想 |
4.2.2 场地容量构想 |
4.3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实体策划构想 |
4.3.1 建筑风格构想 |
4.3.2 建构构想 |
4.4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空间策划构想 |
4.4.1 使用功能构想 |
4.4.2 特色空间营造构想 |
4.5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运营策划构想 |
4.5.1 多用途开发构想 |
4.5.2 文化触媒构想 |
4.6 实践案例二:开封刘家胡同文化展示中心的策划构想 |
4.6.1 项目概况 |
4.6.2 功能定位与业主要求 |
4.6.3 策划构想 |
4.6.4 案例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策划协同模式的评价机制与策划实践 |
5.1 历史环境项目设计中的策划评价 |
5.1.1 当前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评价方法 |
5.1.2 历史环境中建成环境的整体评价方法 |
5.2 建筑策划评价机制的引入及意义 |
5.2.1 建筑策划评价机制的引入 |
5.2.2 策划评价结果的表达 |
5.2.3 策划评价的自查 |
5.2.4 来自专业机构的协助 |
5.3 策划协同模式的评价因素 |
5.3.1 建筑策划使用后评价(POE)研究的启示 |
5.3.2 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策划评价因素 |
5.4 实践案例三:韩城市基督教堂及周边历史地段策划研究 |
5.4.1 项目概况 |
5.4.2 前期信息收集和问题 |
5.4.3 策划构想 |
5.4.4 评价反馈 |
5.4.5 案例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策划协同模式的外延研究 |
本章引言 |
6.1 美国城市设计经验对策划协同模式的启示 |
6.1.1 城市营造理念与建筑策划的联系 |
6.1.2 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营造 |
6.1.3 历史环境城市更新中的建筑策划要素 |
6.2 策划协同模式中的城市运营策划 |
6.2.1 可持续性理念下的历史环境运营策划 |
6.2.2 文化特色的城市品牌:黄山市徽州文化长廊策划研究 |
6.3 建筑策划的新工具:BIM技术在建筑策划领域的探索 |
6.3.1 BIM与建筑策划的结合 |
6.3.2 BIM对历史环境新建项目的帮助 |
6.3.3 BIM技术中的建筑策划软件扩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建筑策划协同研究的远景展望:可以被“策划”的城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策划采访提纲 |
附录B 参与和调研过的历史环境新建项目资料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工业遗产价值生成及保护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的起源追溯 |
1.2.2 国内外对工业遗产价值及存在方式的相关表述 |
1.2.3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保护实践的相关研究 |
1.2.4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解读 |
2.1 工业遗产的本质界定 |
2.1.1 关于工业遗产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概念澄清 |
2.2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哲学特质 |
2.2.1 工业遗产的STS多维解析 |
2.2.2 价值认识促催工业遗产发轫 |
2.2.3 现实之物承载工业文明——遗存转化为遗产 |
2.3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若干语义阐释 |
2.3.1 工业遗产保护的干预层级 |
2.3.2 工业遗产利用的保留方式 |
2.3.3 工业遗产空间的重构建造 |
2.4 工业遗产保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2.4.1 工业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
2.4.2 工业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 |
2.4.3 工业遗产保护的永续性原则 |
第3章 工业遗产价值生成根源探溯 |
3.1 价值发端:科技进步成果的凝结 |
3.1.1 经验型技术结构向实体型转化,促催工业文明 |
3.1.2 实体型技术结构向知识型过渡,发酵工业遗产 |
3.2 价值确立:社会抉择建构的达成 |
3.2.1 产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
3.2.2 社会需要对产业调整的促推 |
3.3 价值重现:文明传承接续的体认 |
3.3.1 工业文明成果的物化 |
3.3.2 工业文化价值物效用的显现 |
第4章 工业遗产价值向度分析 |
4.1 工业遗产的价值载体功能 |
4.1.1 工业遗产作为历史认知载体 |
4.1.2 工业遗产作为实用功能载体 |
4.1.3 工业遗产作为社会文化载体 |
4.2 工业遗产的价值表征 |
4.2.1 历史文化及社会认识价值 |
4.2.2 技术工艺及科学研究价值 |
4.2.3 转型发展及经济实用价值 |
4.2.4 教育宣传及精神承载价值 |
第5章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状况的现实考量 |
5.1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 |
5.1.1 城市化体现出先进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综合 |
5.1.2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推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
5.2 工业文脉在城市更新中的保护与传承 |
5.2.1 城市工业文脉传承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
5.2.2 快速城市化与产业升级催生大量工业遗产 |
5.2.3 推行工业遗产战略性开发与整治亟需强化 |
5.3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现实状况与问题症候 |
5.3.1 思维观念及价值认同的偏差 |
5.3.2 本土元素及传统特质的匮乏 |
5.3.3 政策法规及管理程序的缺失 |
5.3.4 整体保护及应对策略的板滞 |
5.3.5 主体保障及投入力量的不足 |
5.4 保护传承工业文脉需要统筹考量的基本关系 |
5.4.1 厘清时空变迁更新与历史积淀存续的关系 |
5.4.2 厘清传统文化继承与城市调整创新的关系 |
5.4.3 厘清工业设施保护与生态环境整治的关系 |
5.4.4 厘清物质经济复兴与社会文化进步的关系 |
第6章 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实践观照 |
6.1 工业遗产保护的传统既有模式 |
6.1.1 目前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
6.1.2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通常作法 |
6.2 工业遗产保护的创新方式与应对策略 |
6.2.1 创新方式:功能转换和创意提升 |
6.2.2 应对策略:新常态下保护再利用的有效进路 |
6.3 沈阳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政策措施与相关建议 |
6.3.1 沈阳工业遗存的演化历程与现实状况 |
6.3.2 沈阳工业遗产保护的若干政策措施 |
6.3.3 加强沈阳工业文脉保护与传承的几点建议 |
第7章 结论 |
7.1 工业遗产价值生成的哲学意蕴 |
7.2 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向度分析 |
7.3 关于工业遗产现实保护路径的几点建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7)在我国城市更新中城市营销与建筑策划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课题研究框架 第2章 对国内城市更新既有理论和现状的思考 |
2.1 城市更新概念的界定 |
2.2 对国内城市更新既有理论的思考 |
2.2.1 受到形体规划影响的城市改造思想 |
2.2.2 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反思 |
2.2.3 “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 |
2.2.4 城市更新中的特殊类型研究 |
2.2.5 国内城市更新的多维度研究 |
2.3 国内城市更新的实践与经验 |
2.3.1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更新逐渐成为热点 |
2.3.2 街区规模的城市更新将成为今后国内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 |
2.3.3 大项目、大事件带动城市更新 |
2.3.4 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日益增加 |
2.4 小结 第3章 城市营销和建筑策划的引入 |
3.1 城市营销的缘起 |
3.1.1 历史溯源 |
3.1.2 阶段性理论概述 |
3.2 城市营销的辩义 |
3.2.1 城市营销的概念 |
3.2.2 城市经营与城市营销 |
3.2.3 城市管理与城市营销 |
3.2.4 城市营销与城市规划 |
3.3 国内城市营销的引入 |
3.3.1 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 |
3.3.2 内地城市营销的快速发展 |
3.4 城市营销主要理论架构简述 |
3.4.1 城市营销的价值逻辑 |
3.4.2 城市营销的实施战略 |
3.4.3 城市营销的研究方法举例 |
3.5 国内城市营销现状 |
3.5.1 各类城市排名渐增 |
3.5.2 城市营销类同于招商引资和媒体广告 |
3.5.3 城市营销与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脱节 |
3.6 建筑策划概念的引入 |
3.6.1 建筑策划的经典研究 |
3.6.2 近期国内研究动态简析 |
3.7 建筑策划方法与城市营销的结合点 |
3.8 小结 第4章 城市营销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 |
4.1 奥运会与希腊雅典的城市营销 |
4.1.1 基本背景 |
4.1.2 雅典大都市区概况 |
4.1.3 2004年之前的城市营销策略 |
4.1.4 奥运赛事为主的城市营销活动带来的城市变革 |
4.1.5 雅典的城市形象调研 |
4.1.6 奥运之后的城市营销和组织 |
4.1.7 雅典城市营销的预期 |
4.2 美国旧金山跨海湾交通枢纽中心和大厦 |
4.2.1 交通枢纽的再现 |
4.2.2 城市再开发的基本情况 |
4.2.3 城市营销的策略 |
4.2.4 组织要素 |
4.3 国内城市的相关案例 |
4.3.1 长沙与远大的“空中城市” |
4.3.2 杭州与南宋御街清河坊 |
4.3.3 北京与银河SOHO |
4.4 小结 第5章 相关政策对城市营销和建筑策划的指导作用 |
5.1 国际宪章的指导作用 |
5.1.1 国际宪章缘起简述 |
5.1.2 国际宪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精神的演进 |
5.2 国内相关政策规划的指导作用 |
5.2.1 城市战略规划 |
5.2.2 相关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价值评估 |
5.2.3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制度 |
5.2.4 公众参与机制 |
5.3 主导和参与的机构和组织 |
5.3.1 公共部门:机构众多 |
5.3.2 第三部门与国有控股企业:作用受限,构成复杂 |
5.3.3 私营单位:逐渐明确了产权人的主观能动性 |
5.3.4 城市营销的主导机构和组织模式举例 |
5.4 小结 第6章 在我国城市更新中城市营销与建筑策划互动机制 |
6.1 建筑策划中的空间策划 |
6.1.1 空间策划的概念和意义 |
6.1.2 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策划的流程和方法 |
6.1.3 建筑策划顾问机构的工作和作用 |
6.1.4 西方建筑师进行城市空间策划的先例 |
6.2 价值体系的关联性 |
6.2.1 非盈利为主导 |
6.2.2 以需求为导向的策划思路 |
6.2.3 以价值为基础的策划方法 |
6.2.4 以效益为原则的策划标准 |
6.3 实施方式的借鉴 |
6.3.1 操作流程 |
6.3.2 分析方法 |
6.3.3 目标定位 |
6.3.4 品牌策划 |
6.4 小结 第7章 在我国城市更新中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模式 |
7.1 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的范围和流程 |
7.1.1 结合城市营销的策划范围 |
7.1.2 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流程 |
7.2 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要点 |
7.2.1 城市形态学研究对城市形象的作用 |
7.2.2 品牌化的策划方式 |
7.2.3 多维度的沟通要素 |
7.3 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方法 |
7.3.1 结合城市营销的建筑策划的动力系统 |
7.3.2 策划实施方式构想 |
7.3.3 策划方法和过程 |
7.3.4 策划评估 |
7.4 案例研究:台州市路桥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策划和规划研究 |
7.4.1 前期调研 |
7.4.2 结合城市营销的空间策划 |
7.4.3 城市形象和意象 |
7.4.4 策划评估 |
7.5 小结 第8章 案例应用 |
8.1 纽约世贸中心街区重建 |
8.1.1 世贸中心重建的筹备 |
8.1.2 公众参与过程 |
8.1.3 以空间策划为目的设计竞赛和方案评估 |
8.1.4 建设周期 |
8.2 北京金融街拓展项目空间策划 |
8.2.1 北京金融街拓展的项目背景概述 |
8.2.2 结合城市营销的空间策划目标与概念 |
8.2.3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总结 |
9.2 进一步研究的开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李先逵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推动西南地区建筑史学史和建筑学家的研究 |
1.1.2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史的有益补充 |
1.1.3 反映了我国大建筑学科的嬗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建筑史学研究史的研究 |
1.2.2 对建筑学家和建筑师的研究 |
1.2.3 对建筑教育史的研究 |
1.2.4 本研究的立足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口述历史研究法 |
1.3.3 实地调研法 |
1.3.4 实证与阐释相结合法 |
1.3.5 比较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李先逵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 |
2.1 成长经历 |
2.1.1 出生地达州 |
2.1.2 家庭熏陶 |
2.2 求学经历 |
2.2.1 求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
2.2.2 赴欧留学 |
2.3 学成授业 |
2.3.1 “特殊”时期 |
2.3.2 重建工任教 |
2.3.3 调入建设部工作 |
2.4 李先逵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
2.4.1 传统建筑与文化研究 |
2.4.2 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 |
2.4.3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
3 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社会和时代背景 |
3.1.2 建筑史学研究的新阶段 |
3.1.3 已有的研究成果 |
3.2 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
3.2.1 研究特点 |
3.2.2 概括传统建筑文化特色 |
3.3 古典园林哲学内涵研究 |
3.3.1 研究特点 |
3.3.2 古典园林的阴阳内涵 |
3.4 评述 |
3.4.1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逐渐地清晰化和具体化 |
3.4.2 传统建筑文化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根本 |
3.4.3 当代园林设计的“阴阳之道” |
4 传统民居研究 |
4.1 西南民居研究概述 |
4.2 四川民居的研究 |
4.2.1 研究历程 |
4.2.2 通过比较研究探讨《四川民居》的理论特征 |
4.2.3 场镇聚落布局模式及类型的研究 |
4.2.4 场镇空间特色的研究 |
4.2.5 场镇营建手法的研究 |
4.2.6 民居的地域特色研究 |
4.2.7 巴蜀民居文化品格的概括 |
4.3 干栏式苗居建筑研究 |
4.3.1 研究方法和特征 |
4.3.2 苗族分布及居住特征 |
4.3.3 苗居的聚落形态研究 |
4.3.4 “半边楼”研究 |
4.3.5 对苗居的艺术特色总结 |
4.3.6 苗居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4.4 评述 |
4.4.1 民居模式语言的提炼是李先逵民居研究的最大特点 |
4.4.2 民居文化和美学的研究是其民居研究的另一个特点 |
4.4.3 山地营建 18 法对我国的山地城市建设极具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
4.4.4 李先逵民居研究对西南民居的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5 山水城市与人居环境研究 |
5.1 山水城市的风水内涵研究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特点 |
5.1.3 山水城市的五大特征 |
5.2 当代人居环境的构建研究 |
5.2.1 研究背景 |
5.2.2 对城市基础建设的研究 |
5.2.3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研究 |
5.3 评述 |
5.3.1 丰富了“山水城市”的理论内涵 |
5.3.2 关注人居环境,促进我国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 |
5.3.3 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轨迹 |
6 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6.1 大足石刻保护研究 |
6.1.1 对石刻艺术的原真性保护 |
6.1.2 对大足石刻环境的整体保护 |
6.2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6.2.1 研究特点 |
6.2.2 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五个问题 |
6.3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创新研究 |
6.3.1 整体保护是关键 |
6.3.2 以城市设计为切入点 |
6.3.3 文脉承续与创新 |
6.4 李先逵与“凯恩斯决议—苏州决定” |
6.4.1 “凯恩斯决议”的形成背景 |
6.4.2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均衡发展 |
6.5 评述 |
6.5.1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
6.5.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创新 |
7 建筑教育思想研究 |
7.1 形成背景 |
7.2 教学改革 |
7.2.1 南斯拉夫建筑教育考察研究 |
7.2.2 重建工建筑学专业体系改革探索 |
7.3 教书育人 |
7.3.1 课程建设 |
7.3.2 硕、博士生的培养 |
7.4 李先逵与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 |
7.4.1 明确培养目标 |
7.4.2 正确认识和处理评估和注册考试的关系 |
7.4.3 加强教育界和工程界的联系 |
7.4.4 加强新老建筑系交流协作 |
7.5 李先逵建筑职业教育思想 |
7.6 评述 |
7.6.1 李先逵教育思想是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缩影 |
8 建筑创作思想与作品分析 |
8.1 李先逵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观 |
8.2 创作思想与作品分析 |
8.2.1 重庆能仁寺仿古建筑设计 |
8.2.2 大足石刻波涌梵宫茶舍设计 |
8.2.3 川东电力影剧院 |
9 结语 |
9.1 李先逵学术思想的特点 |
9.1.1 重视史料,论从史出,提炼建筑模式语言 |
9.1.2 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重视多学科交叉 |
9.1.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当前建设服务 |
9.1.4 寻求传统的现代价值,注重传统文化的培育 |
9.1.5 学风严谨,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传承中庸之道 |
9.2 李先逵学术思想之评价 |
9.2.1 视建筑为文化的史学观 |
9.2.2 视建筑为艺术的美学观 |
9.2.3 视建筑为历史的教育观 |
9.2.4 视建筑为责任的事业观 |
9.3 研究启示 |
9.4 研究缺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李先逵年谱 |
C. 人物访谈 |
四、2002年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民宿开发策略研究 ——以观音村为例[D]. 韩网. 重庆大学, 2020
- [2]基于互融·共生理念的景区民宿室内改造研究——以南阳宝天曼为例[J]. 王伟莉,徐博伦,孟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02)
- [3]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D]. 铁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4]城市遗产视角下当代西安旅馆建筑研究[D]. 龚美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5]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在历史环境新建项目中的研究[D]. 屈张. 清华大学, 2015(07)
- [6]工业遗产价值生成及保护探究[D]. 吕正春. 东北大学, 2015(09)
- [7]在我国城市更新中城市营销与建筑策划的互动研究[D]. 闫晋波. 清华大学, 2013(07)
- [8]李先逵学术思想研究[D]. 冯百权. 重庆大学, 2012(03)
- [9]机遇与困境: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现状分析[J]. 张男. 建筑创作, 2009(01)
- [10]设计的时代精神——析“精约”[J]. 陆楣. 中外建筑,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