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肥养鱼技术(四)(论文文献综述)
宋云[1](2021)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稻田生态养鱼现状,从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建设、水稻品种与养殖对象选择、农药选择与施用、稻田水管理、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合理投饵等方面总结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并提出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
沈玺钦[2](2020)在《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要求高品高产,又要求减少投喂。本文从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和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等多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方法,本质要求。一、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研究。面对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应用陆基生态渔场技术开展了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生态应用。应用水质分析仪对系统内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系统阐述了光明渔村养殖鱼塘系统、稻蟹共生系统和循环沟渠净化系统(稻田-池塘复合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精养鱼塘系统:平均氨氮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793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1.553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094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0.226mg/L。稻蟹共生系统:氨氮浓度从进水口的0.42mg/L降低到出水口的0.13mg/L,净化效率达到69.05%,磷酸盐含量进水口浓度低,出水浓度高,边沟中由于扰动,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田中间的氨氮、磷酸盐浓度相对中等。沟渠循环净化系统:平均氨氮含量从1.247mg/L降低到0.363mg/L,磷酸盐平均含量从0.203mg/L降低到0.01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的悬浮有机物浓度:8月2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127.45mg/L,8月6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20.36mg/L,8月30日稻田退水前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85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水质:亚硝酸盐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多次测得0mg/L,各田块环沟平均氨氮浓度为0.105mg/L,平均磷酸盐浓度为0.04mg/L。清水输入鱼塘,鱼塘排出了大量肥水通过沟渠进入稻田中,经沟渠和稻田净化后的清水再次注入鱼塘,使得整个系统水质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以及产量因此大大提高。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养殖污染资源化。二、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稻田的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1089.93斤,总体旱田亩产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5d灌溉一次>7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旱田水稻生物量到成熟期平均达到115.86g/穴,而水田水稻生物量在成熟期平均值只有55.04g/穴。7号田和11号田为每隔5d灌溉一次,生物量在同比于其它水田较高,平均值达到68.9g/穴。各田块秆长在抽穗期过后便不再增长,相对于其它指标,秆长在抽穗期过后还算比较稳定。各个田块株高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之后略有减少。水稻秆基部外径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到成熟期略有减少。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576-0.907之间,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根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穗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重(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重(0.625)>成穗率(0.576),有效穗数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成穗率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产量构成因子。三、为了探求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阶段的生殖特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采用了统计学、资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中稻田养蟹基地稻田中华绒螯蟹性腺、肝胰腺、条件指数,以了解目前银川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成熟群体的生长生殖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基地稻田产量大但规格偏小,这主要受当年气温偏低且采用不投料的粗放养殖模式所致。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2-61mm之间,头胸甲长分布在37-59mm之间,体重在22-101g之间。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5-50mm,而11月20日主要分布在35-55mm。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10月24日主要分布在40-50mm,而11月20日则各区间都有一定分布。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体重主要分布在20-50g,而11月20日在20-65g各个组里相对更平均的分布。整体上有趋于平均的趋势。中华绒螯蟹体重与头胸甲宽呈幂函数关系,雄性y=0.001x2.8875,R2=0.8877,雌性y=0.0016x2.7204,R2=0.9315。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CW=0.9017CL+0.5638,R2=0.9759,雌性CW=0.9466CL-1.1013,R2=0.9377。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雄性W=0.0006CL2.9316,R2=0.233,雌性W=0.0007CL2.8717,R2=0.9363。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与肝胰腺重呈线性关系,雄性:HW=0.2351CW-7.5852,R2=0.8117,雌性HW=0.0904CW-1.9197,R2=0.2305。肝体指数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为正相关,雌性为负相关。雄性HIS=0.1064CW-0.3422,R2=0.3102,雌性HIS=-0.0993CW+8.6023,R2=0.0538。输精管重和肝胰腺重呈指数函数关系,HW=0.8129e0.8991VW,R2=0.602。肝胰腺重与卵巢湿重呈二次函数关系HW=0.0581OW2-0.2266OW+1.835,R2=0.1075。四、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水稻亩产量总体上旱田高于水田,这是由于种植模式不同的原因。有的水田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因为放养中华绒螯蟹,故亩产值较高,养殖中华绒螯蟹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较好的办法,3号田的亩产值可以达到1号旱田的两倍,达到8294.71元/667m2。将2019年全场各个品种产量归总,总计鱼产量为44.78万kg;水稻总产量286552kg,中华绒螯蟹总产量5078.5kg。水产品产量和水稻产量的比值为1:1.43。俗称“1斤鱼:1.5斤稻”模式。也就是亩产1430斤稻,耦合集约水产养殖系统产鱼亩产1000斤。鱼塘面积和稻田面积比是290:776,即养殖面积占27%左右。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进行突破提升,在水循环、精养鱼塘系统营养物质去除、稻蟹共生系统营养物质吸收、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生长规律、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宁夏地区的生产规律,从而对来年的生产科研进行指导,对宁夏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精养鱼塘中营养物质的排出能够减缓水体老化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灌溉进稻田使得秧苗更加粗壮同时又净化了水体,循环用的生态沟渠缓冲了养殖尾水营养物质的高浓度,中华绒螯蟹在西北地区特殊的养殖气候与养殖地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生殖特征条件影响。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对精养鱼塘水质调控、稻田生态功能、水稻减少施肥、中华绒螯蟹较少投喂进行了创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西北地区做一个先行者、开拓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加大科学研究,将基础研究做踏实,在基础水化学的测定、水稻基本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华绒螯蟹基础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水循环效率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初步揭示该复合系统的耦合和循环机制。
刘凯[3](2019)在《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经过近年提升和优化,推广实践发展起来的新的农业模式。最早是由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团队提出“稻渔共作”这个概念。与传统稻田养殖相比,新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以粮为主、生态优化、突出了产业化发展三个特征。稻渔综合种养因养殖种类不同可以分为稻鱼养殖,稻虾养殖,稻蟹养殖等,是一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高效节能”的符合时代环保要求的新模式。稻渔共作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这种动物和植物共存的综合生态系统,是强于单独水稻种植的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和资源生产能力结合,成为水稻主产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态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抓手。实践证明,稻田综合种养普遍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能够实现水稻化肥和农药减量,真正实现绿色高效生产。各地气候和地质条件不同,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不能够轻易在其它地方实现,各地需根据生产实际,通过示范和应用实践,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综合种养模式。本论文中,我们以宁夏银川光明渔场基地作为试验基地,从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稻渔共作系统中水质和土壤变化、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为人工构建的复合稻渔生产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求进一步发展。一、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方面:本研究对光明渔场基地的两套流水池系统在2017年和2018年的草鱼生产情况和水体水质变化进行研究。其中草鱼产量,在2017年也达到了68.1kg/m3,2018年达到了76.8kg/m3;整个养殖期间,流水槽内和流水槽外塘中水质保持良好,极少使用“底改调水”类鱼药;现代渔业物联网的应用,给整个水产养殖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逐步实现了生产区域水质监控和智能管理,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更高效,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方式。二、稻渔共作系统中水质和土壤变化研究方面:本研究在光明渔场基地,主要选取了稻鳅系统、稻蟹系统和稻鱼系统(对照组)三块试验田作为试验田。在58月,分5次在三块试验田中采取环沟水样、环沟底泥和稻田泥样进行研究。根据宁夏2017年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户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报告,结合光明渔场基地以及周边种植户的情况,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亩产量大概为600kg/亩,水产品大概60kg/亩,收入2880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下,水稻亩产量700kg,收益1820元。在相同条件下,尽管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投入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在土地租金、水产苗种费、人工费等方面多投入11,250元/hm2,净利润也多3750元/hm2左右。本项目实现所有养殖水体在系统中循环利用,没有排放到外源环境,只通过补充黄河水源,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系统的大耦合,实现高产高生态的目标。三、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方面:本研究从银川市光明渔场的五种稻渔共作系统(稻鳅系统、稻虾系统、稻蟹系统和两个稻鱼系统)中共采样物种148尾(检测同位素88尾),生物种类10种。系统中生物δ13C值范围为-28.39‰-20.95‰,δ15N值范围为4.41‰14.49‰。其中δ15N值最低的是鲤鱼,最高的是黑鱼,都属于稻鱼系统,说明鲤鱼和黑鱼的生活环境以及摄食有所不同。δ13C最低的是鲢,最高的是蟹。营养级的范围在1.584.54之间,主要集中在2.53.8之间。鱼类平均营养级为3.0。营养级大于2.5的鱼类占总数的79%。其中台湾泥鳅和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的营养级最低;营养级大于3.0的占总数的53.4%,最高的为黑鱼,其营养级为4.54。其余营养级顺序分别为:梭鲈>鲢>蒙古红鲌>鳙>克氏原螯虾>中华绒鳌蟹>异域银鲫“中科三号”>台湾泥鳅。本研究旨在为系统中主要生物提供基础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宁夏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渔业资源营养结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池塘养殖和稻田综合养殖结合起来,用池塘的肥水来种植水稻,用稻田净化的清水来养鱼,从而达到“以渔肥田、以田净水、尾水零排放”的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目标。研究表明,饲料中被有效利用的氮含量大约占2027%、磷含量大约占824%,大部分都在池塘中沉积、浪费;而稻田水稻对池塘尾水中的氮、磷的去除率非常高,均达到70%以上。经过在银川光明渔场基地两年的试验证明,我们创新的综合生产模式,是一种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新模式,值得继续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李书田,刘晓永,何萍[4](2017)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估算当前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和化肥需求,对如何实现2020年化肥零增长以及零增长下如何进行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科学管理和施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方法】本研究依据国家统计最新数据、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以省级为单元,系统估算了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全面实现平衡施肥条件下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在考虑有机肥养分有效还田基础上,分析当前化肥消费量与化肥需求量的差异。【结果】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氮磷钾养分共8410万t,其中N 3746万t、P2O5 2024万t、K2O2640万t,粮食作物、蔬菜/瓜果、果树和茶叶、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饲草/草地、水产养殖的养分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41.8%、20.8%、13.1%、5.1%、2.3%、2.1%、10.6%和2.2%。华北、长江中下游、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地区的养分需求分别占20.3%、23.2%、18.8%、16.8%、11.1%和9.8%,其中山东、河南和四川对养分的需求高于其他省份。当前全国化肥消费量为6023万t,其中N、P2O5、K2O分别为3001万t、1943万t和1079万t,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西北地区的化肥消费量分别占全国化肥消费量的10.6%、27.7%、24.4%、11.5%、11.4%、14.2%。我国当前有机肥养分资源潜力为N 3200万t、P2O5 1440万t和K2O 3400万t,但还田的有效养分约为N 484万t、P2O5 411万t和K2O 1273万t。有机肥还田主要在河北、河南、山东、四川和湖南省,其次是广东、广西、云南,而西北、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各省有机肥还田的有效养分量相对较少。化肥消费与需求差表明,全国氮肥和钾肥供应不足,分别亏缺约N 261万t和K2O 288万t,而磷肥投入过量约P2O5 330万t。但不同省份和区域间化肥供需具有较大差异,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或东南地区的一些省份如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广东省氮磷钾肥均过量,而西北和西南地区多数省份的化肥投入不足。【结论】粮食作物是养分需求的主体,其次是蔬菜和果树。在全面实现平衡施肥的情况下,氮、钾肥投入不足,磷肥投入过量。养分需求地区间差异明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需适当减少肥料消费,而西北和西南地区需要依据需求适量增加肥料的投入。
余秀花[5](2015)在《浅谈池塘科学养鱼技术》文中提出池塘养鱼是渔业养殖中的常见形式,推广池塘养鱼对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文章围绕池塘养鱼,从池塘修建的方法和原则、鱼苗的投放和饲养、池塘管理和鱼病防治等环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吴海燕,倪学勤[6](2014)在《水体生物营养剂对鲫鱼养殖生态环境及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鲫鱼(arassius auratus)属于鲫属,鲤科,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由于其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适应力强、耐低氧和产量较高等优点,成为我国的淡水养殖中重要养殖品种之一。鲫鱼是杂食性鱼类,能够摄食水中部分浮游生物和单细胞藻类等[1]。在水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鲫鱼能以天然水体中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物,无需大量人工投饵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能够节约饲粮成本及减少水体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近年来,鲫鱼的规模和产量在不断
魏国,高士杰[7](2007)在《简述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白城市位于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渔业也相对落后,但地表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化肥养鱼,对白城市由资源强市变为经济强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北方地区推广、应用该养殖方法,提供技术和管理借鉴。
李大海[8](2007)在《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对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从生产、市场、技术、政策等多个层面,揭示了海水养殖生产的特殊性,分析了其生产特性与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海水养殖生产模型、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等数理模型,对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波动性明显、发展效率低下、环境病害问题突出等现象提供了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论文首先综述了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四次浪潮”中代表品种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分析,发现在海水养殖发展中,除了具有因生产周期较长、市场均衡存在时滞(与农业生产类似)因素引起的周期外,还存在另一种更剧烈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主要地由容量的限制所引发,与养殖规模、密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在借鉴养殖容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论文构建了海水养殖生产模型,提出了海水养殖最优生产理论。将养殖容量进一步细化为短期容量、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经比较发现短期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而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有可能重合。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应根据可持续容量确定最大养殖规模;但海水养殖经营者会按照经济最优容量确定养殖规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经济最优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将引发过度养殖。模拟显示,如不对海水养殖业进行任何干预,自发产生的过度养殖将使行业发展出现周期性波动,并引起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我国“小农式”的海水养殖经营模式,应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论文建立了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由于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水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可扩散到周边养殖单元,使相同海域不同养殖者的生产决策相互影响。模型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养殖者来说,其最优对策都是扩大养殖规模。海水流动性带来外部性,外部性将导致过度养殖。论文根据海水养殖生产函数推导了海水养殖市场供给函数,并对供给、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非均衡波动的情况,即当供、需曲线交点对应的产量大于可持续容量时,在容量限制与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出现价格持续上升与产量持续下降互相强化、最终导致市场供需完全失衡的现象。论文认为,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有可能加剧过度养殖和行业发展波动。在总结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历程的基础上,论文着重分析了容量限制对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除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进步(r型)外,海水养殖业还存在着容量集约型的技术进步(k型)。通过k型技术进步,单位面积海域能够容纳更多的要素投入,增大可持续养殖容量,提高养殖效益。在对对虾、扇贝等品种养殖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其发展初期的技术进步以r型技术进步为主;而当养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k型技术进步开始成为技术演化的主要方面。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分析显示,当养殖规模未达到可持续容量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较高,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为零;当出现过度养殖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迅速下降,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开始增加。论文认为,技术进步是海水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海水养殖业既无法通过自身调节、也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可持续、有效率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实施适当的行政管理。但是,近3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对海水养殖业发展采取以数量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即把产量、收入等指标的持续增长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目标。论文综述了近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海水养殖业管理政策的演变历程,根据海水养殖生产经营的特点提出了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路,认为应把控制养殖规模、防止过度养殖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并结合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经验提出了具体措施。
吕振平[9](1999)在《浙江省水库施肥养鱼效果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浙江省水库施肥养鱼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水库施肥养鱼应采取的对策,水库要按照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决定是否进行施肥养鱼以及施肥的种类,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蓝学恒,赵广忠,季彦波[10](1994)在《关于内蒙古高原水库化肥养鱼技术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地区气候寒冷,水温达到15℃以上时间每年不足100d,天然水域水质清瘦、饵料生物基础贫乏,鱼类生长缓慢,特别是鲢、鳙鱼放养量在450尾/ha的情况下三、五年仅在100g左右。在寒冷地区能否推广化肥养鱼?本试验在42ha水面,投放3592.5kg鱼种,二年施化肥饲养,产鲜鱼56013kg。其中鲢鱼36724kg,施肥40550kg,化肥系数为1.1,投入产出比为1:1。从试验结果回答了寒冷地区能否推广化肥养鱼技术的问题。
二、施肥养鱼技术(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肥养鱼技术(四)(论文提纲范文)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生态养鱼概述 |
2 湘西州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要点 |
2.1 稻田选择 |
2.2 水稻品种选择及栽插 |
2.2.1 水稻品种选择。 |
2.2.2 水稻栽插。 |
2.3 养鱼稻田的田间工程 |
2.3.1 田埂标准。 |
2.3.2 进出水口设置。 |
2.3.3 拦鱼栅设置。 |
2.3.4 挖鱼沟、鱼溜。 |
2.4 苗种放养 |
2.4.1 放养时间。 |
2.4.2 放养品种。 |
2.4.3 放养规格、密度。 |
2.5 控制水深 |
2.6 合理施肥 |
2.7 水稻病虫害防治 |
2.8 鱼病防治 |
2.9 投饵 |
2.1 0 加强巡查 |
3 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推广应用策略 |
3.1 做好良种良苗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
3.2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
(2)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背景 |
1.2 稻渔共作系统研究 |
1.2.1 稻鱼共生进展研究 |
1.2.2 稻蟹共生进展研究 |
1.2.3 稻虾共作进展研究 |
1.3 精养鱼塘水质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鱼塘水质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条件 |
2.1.2 精养鱼塘系统 |
2.1.3 养殖鱼塘系统水质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精养鱼塘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2.2.2 养殖鱼塘系统总进出水口氨氮变化规律 |
2.2.3 流水槽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2.2.4 精养鱼塘系统中典型鱼塘进出水口悬浮有机物含量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稻蟹共生系统 |
3.1.2 循环沟渠系统 |
3.1.3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检测 |
3.1.4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3.2.2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3.2.3 稻蟹共生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浓度 |
3.2.4 稻蟹共生8月生产旺季稻田环沟水质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条件 |
4.1.2 实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稻田地面上部生物量、秆长、株高、秆基部外径动态变化 |
4.2.2 水稻产量与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产量构成因素关系 |
4.3 .讨论 |
4.3.1 稻蟹共生水稻生长指标的探讨 |
4.3.2 .灌溉鱼塘水对水稻的影响 |
4.3.3 稻蟹共生中水稻根茎秆、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
第五章 大型稻蟹共作—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中华绒螯蟹体长的分布变化 |
5.2.2 中华绒螯蟹体重的分布变化 |
5.2.3 中华绒螯蟹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5.2.4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变化 |
5.2.5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条件指数变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研究 |
7.2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研究 |
7.3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
7.4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
7.5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研究 |
7.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稻渔综合种养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稻鱼共生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
1.2.2 稻蟹共作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
1.2.3 稻虾共作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
1.2.4 稻渔共生系统的整合和展望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宁夏银川大型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光明渔场基地介绍 |
2.1.2 系统组成 |
2.1.3 池塘工程化建设内容 |
2.1.4 设备安装 |
2.1.5 鱼种放养 |
2.1.6 饲养投喂及水质管理(养殖旺季) |
2.1.7 水质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流水槽养殖草鱼产量 |
2.2.2 水质变化 |
2.3 讨论 |
2.3.1 流水槽产量情况 |
2.3.2 流水槽水质变化情况 |
2.3.3 流水槽污染处理问题 |
第三章 银川大型稻渔共作系统稻鱼共生单元水质和土壤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塘口布局和生产情况 |
3.1.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稻鱼系统pH值变化 |
3.2.2 三种稻鱼系统盐度变化 |
3.2.3 三种稻鱼系统三态氮的变化 |
3.2.4 三种稻鱼系统全磷和钾的变化 |
3.2.5 稻鱼共生系统的水体其它水质变化 |
3.2.6 不同稻渔工作模式下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 |
3.3 小结 |
第四章 银川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处理 |
4.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养殖系统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
4.2.2 各塘口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
4.2.3 各养殖系统中生物营养级情况 |
4.2.4 同一系统不同种类生物营养级情况 |
4.2.5 不同系统中同一种类生物营养级情况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流水池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方面 |
5.2 稻渔共作系统下环沟水化学指标和土壤指标的分析方面 |
5.3 稻渔共作系统中同位素特征方面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简述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概况 |
1.1 我国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历史 |
1.2 我国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现状 |
1.3我国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前景 |
2、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意义、潜力与优势 |
2.1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意义 |
2.2大水域施肥养鱼的潜力 |
2.3大水域施肥养鱼的优势 |
3、关于大水域化肥养鱼产品质量与环境保护问题 |
3.1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产品质量问题 |
3.2要加强对养鱼水质检测和保护 |
4施肥水域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
5、施肥水域的合理放养 |
5.1放养鱼种及其比例 |
5.2鱼种放养规格 |
5.3放养数量 |
6、大水域施肥技术 |
6.1化肥的施用 |
6.1.1施肥水平 |
6.1.2施肥种类及配合比 |
6.1.3肥料的施用量 |
6.1.4施肥频度 |
6.1.5施肥方法 |
(1) 地点选择 |
(2) 施肥时机 |
(3) 施肥的方法 |
6.2有机肥及其与化肥的配合作用 |
6.2.1有机肥的使用 |
6.2.2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使用 |
7、施化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7.1氮、磷肥不可盲目混合使用 |
7.2每次施的量不能过大, 坚持少量多次 |
7.3注意防病 |
7.4加强化肥管理, 防止肥分挥发 |
7.5培训人员, 加强技术指导 |
8、加强管理, 提高化肥养鱼的效果 |
8.1要加强人员管理 |
8.2加强渔政管理 |
8.3加强经营管理 |
(8)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研究 |
0.2.2 渔业资源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
0.2.3 制度和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
0.3 本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
0.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述 |
1.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
1.1.1 产量和产值 |
1.1.2 养殖面积 |
1.1.3 养殖单产 |
1.1.4 主要品种 |
1.2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 |
1.2.1 中国海水养殖的发展阶段 |
1.2.2 各海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历程 |
1.3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特点 |
1.3.1 产量高,品种全 |
1.3.2 发展速度快,开发强度大 |
1.3.3 环境、病害问题突出 |
2 中国海水养殖“四次浪潮”及发展规律 |
2.1 对虾养殖 |
2.1.1 对虾生物学概述 |
2.1.2 我国对虾养殖发展简史 |
2.2 扇贝养殖 |
2.2.1 扇贝生物学概述 |
2.2.2 我国扇贝养殖发展简史 |
2.3 海带养殖 |
2.3.1 海带生物学概述 |
2.3.2 我国海带养殖发展简史 |
2.4 海水鱼类养殖 |
2.4.1 养殖海水鱼类概述 |
2.4.2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简史 |
2.5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规律 |
2.5.1 发展的波动性 |
2.5.2 波动的周期性 |
2.5.3 一个发展周期的四个阶段 |
2.5.4 海水养殖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
3.1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 |
3.2 养殖容量 |
3.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
3.3.1 海水养殖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 |
3.3.2 封闭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的生产函数 |
3.3.3 开放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生产函数 |
3.3.4 短期最大产量和可持续最大产量 |
3.3.5 海水养殖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及经济最大产量的确定 |
3.3.6 过度养殖与海水养殖发展周期 |
3.3.7 海水养殖的休作轮养及其意义 |
3.4 小农经营模式与过度养殖(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 |
4 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市场机制 |
4.1 多年来主要品种养殖效益的变化情况 |
4.1.1 对虾 |
4.1.2 扇贝 |
4.1.3 海带 |
4.2 海水养殖周期性发展中行业利润的变化规律 |
4.3 海水养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分析 |
4.3.1 海水养殖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
4.3.2 海水养殖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
4.3.3 容量限制下的蛛网模型(动态均衡分析) |
4.4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相关性假说及实证分析 |
4.4.1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假说 |
4.4.2 关于对虾养殖的实证分析 |
4.4.3 关于扇贝和海带养殖的实证分析 |
5 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与机制 |
5.1 四次浪潮中的技术演化 |
5.1.1 对虾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1.2 扇贝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1.3 海带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1.4 海水鱼类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
5.2 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 |
5.2.1 技术外生性 |
5.2.2 时间分布的非均匀性 |
5.2.3 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5.2.4 多方向性和可逆性 |
5.3 有关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几个问题 |
5.3.1 要素可获得性对技术演化的影响 |
5.3.2 容量限制对技术演化的影响(技术演化的两个方向) |
5.3.3 要素相对价格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
5.3.4 养殖风险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
6 容量限制、外部性与政府管理 |
6.1 我国海水养殖政府管理综述 |
6.1.1 政策的演变 |
6.1.2 主要管理手段 |
6.2 我国部分海水养殖政策效果评价 |
6.2.1 以产量为中心的系列政策 |
6.2.2 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政策 |
6.2.3 产业化政策 |
6.3 以环境为中心的海水养殖行政管理及效果评价 |
6.3.1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概述 |
6.3.2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效果评析 |
6.3.3 两种管理手段:完善产权与政府直接管理 |
6.4 对我国海水养殖行政管理的建议 |
6.4.1 转变行政管理思路 |
6.4.2 明确行政管理目标 |
6.4.3 确定行政管理手段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表 |
附表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施肥养鱼技术(四)(论文参考文献)
-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要点[J]. 宋云. 乡村科技, 2021(10)
- [2]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D]. 沈玺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D]. 刘凯.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分析[J]. 李书田,刘晓永,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 [5]浅谈池塘科学养鱼技术[J]. 余秀花.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07)
- [6]水体生物营养剂对鲫鱼养殖生态环境及生长的影响[A]. 吴海燕,倪学勤.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014
- [7]简述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与管理[J]. 魏国,高士杰. 黑龙江水产, 2007(06)
- [8]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D]. 李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4)
- [9]浙江省水库施肥养鱼效果与对策[J]. 吕振平. 水利渔业, 1999(02)
- [10]关于内蒙古高原水库化肥养鱼技术的探讨[J]. 蓝学恒,赵广忠,季彦波. 现代渔业信息, 19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