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一、三、五”(论文文献综述)
夏一铭[1](2021)在《基于行业平台的生态文明审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一项基础文明,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基本的权利。生态文明对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中国,不应该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应被视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我国行业生态文明审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为基本依据,结合国情针对各行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的影响进行监督、鉴证及评价,借其指导我国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结合现有行业,参考国际通行的实施路径,将"健康与卫生、水资源、气候与空气污染"这三个关键指标作为我国行业生态文明审计战略目标的考核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高度设计具有三层结构的行业平台生态文明审计方法体系,并提出了大数据助力行业平台生态文明审计的主要思路。
朱江[2](2021)在《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保护问题愈加被全社会所关注,环境绩效审计这样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在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环境绩效审计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为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保障。但目前,企业在具体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使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还需要对现有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优化。本文对当前环境绩效审计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的分析研究。通过对ZY油田进行调查,深入了解ZY油田生态环境管理的情况及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现状,分析了现阶段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影响当前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实施效果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针对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这一缺陷,一方面在选取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时,本文引入了战略目标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维度进行指标的选取,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最终确定出21个指标,对ZY油田环境管理工作的绩效做出综合评判;另一方面,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分为三个层次,合理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出一套适用于ZY油田的科学合理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在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效果进行分析后,本文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构建的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进行实际运用,从内部审计角度,对ZY油田开展环境绩效评价,得出ZY油田整体环境绩效水平处于优秀水平,但部分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ZY油田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保障措施。
王悦[3](2021)在《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Z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1月1日起新审计准则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贯穿审计准则。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中,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选择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客户。对于风险较大的客户则采取增加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确保其风险在事务所可接受范围内。事务只有通过准确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才能持续的修订和调整审计计划,合理安排审计风险应对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保证审计质量。论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Z事务所为例,对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评价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通过审计底稿的学习和实地调查,发现Z事务所在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存在风险评估难、未能正确设定审计风险、未能定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未能依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准确计算检查风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选定合适的审计风险评价指标和重大错报风险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模型量化审计风险,对事务所原有的定性评估审计风险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量化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计算检查风险数值,以计算出的检查风险的高低科学安排审计资源及后续的审计流程。为了检验定量分析模型的科学性,选取Z会计师事务所R项目进行了验证,结合企业的信息及专家打分的结果,对该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认为,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运用该模型定量评价审计风险是可行的。这一研究及构建的定量分析模型为Z事务所及类似的审计机构合理评价审计风险提供了方法参考。
杨钰玲[4](2021)在《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审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审计工作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此期间,审计职能进一步得到拓展、审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内部环境审计成为了内部审计拓展的新兴业务之一。政府为实现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不断加强生态环保立法、执法,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并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等。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不再将保护生态环境抛在经济发展之后。尤其化工企业,为实现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在坚持科学发展、开放发展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需要从企业内部做好环保工作。因此,企业开始在日常实务中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督和咨询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内部环境审计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深入了解S化工公司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以及内部审计流程、目前负责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部门、内部环境审计现状,分析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方面的缺陷,从影响S化工公司环境审计的内外因素出发,分析构建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选出24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在内部环境合规审计、内部环境管理审计、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和内部环境绩效审计四个方面的开展情况。从上述背景、意义以及研究过程等方面得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工作需进一步提升。S化工公司日常比较注意环境保护也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但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监督、评价和咨询作用,内部环境审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突出。该问题会使得企业内部没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危机意识。论文最后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后续的发展提出了保障性建议,能对S化工公司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罗卓琪[5](2021)在《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Z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向前推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恶化也在不断加深。党中央适时调整战略决策,转变战略方向,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项全新工作,与之相应的各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这使得审计评价结果的主观性较强,影响审计工作应保持的客观公正。因此,就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这一课题目标,将Z市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研究实例,以期客观准确全面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履职尽责情况,以及当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片面重视政策与资金审计的现实情况。通过广泛查阅文献、搜集资料数据、发送调查问卷,依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将与生态治理资源情况相关的评价指标适当加入指标体系。本文将层次分析法灵活应用于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确定各级权重,完善指标体系。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就相关制度建设、共享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持续优化评价体系等提出对策建议。通过Z市现实客观的自然资源情况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有着较好的可行性,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履职情况,有利于发现领导干部履职不足之处,促使领导干部及时整改。也希望为离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在其他地区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邓姗[6](2021)在《水资源绩效审计研究 ——以B市为例》文中指出如今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首要关注点,不但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中还要体现在文化中,构建我们美丽而又文明的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给政府施加压力,让政府对环境管理加大重视程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但是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晚,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的还不够并且很多时候还是以合规性审计为主,针对资金进行审计,这并不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反映出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后的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和水资源管理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水资源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就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一共有六章节,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的方法路线第二章主要是引用的一些文献和整个论文的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和水资源管理理论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分析及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水资源绩效审计定义进行全面阐述并列出当前水资源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四章,基于DPSIR的水资源绩效审计体系构建。本文主要运用DPSIR模型,构建水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指标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最后进行评价。第五章,安徽省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对B市水资源绩效审计进行资料数据搜集,运用第四章的评价体系,对B市进行水资源绩效审计。第六章,相关结论与建议,总结案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重点在于构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同时将该指标运用到B地区水资源审计中,将得出的结论与B地区原本的审计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提出建议。
郭盛[7](2021)在《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给企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形下,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内部审计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给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内部审计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利润,但是却可以在防范风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企业增值的目标。本文深入研究了CF铜业集团公司现状,就如何优化其内部审计展开了全面地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CF铜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加强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如下:CF铜业集团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成立了审计机构,已经形成一套固定的审计流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不高、审计工作范围狭窄、对审计成果的应用较弱、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不合理及内部审计未运用到完善内控的作用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相关建议,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二是注重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三是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结果;四是加强内部审计团队人才培养;五是加强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评价。本文研究对于优化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也可为其他企业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供重要的参考。
林婷[8](2021)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A高速公路为例》文中认为2008年后,我国加快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的步伐,建设行业涉及资金体量庞大、审查资金风险高,但其中贿赂问题严重,其中存在多问题,针对建设行业存在的乱象,跟踪审计开始逐渐应用到建设行业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发生风险的关键点,确定审计介入时点,对建设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审计。此后跟踪审计这一审计模式在我国许多大型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为确保资金的准确运用提供了保障,而这一审计形式也逐渐推广各地市对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中,其中审查出许多问题、问题及时得到整改、取得相应的成果,得到相关部门及社会的认可。建设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国家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如整体性和固定性、投资管理复杂开放性、社会公共性及生态环境影响性等,且其投资金额大、审查风险高、管理难度大,随着跟踪审计在建设项目中的不断运用,也暴露出跟踪审计在结合实际运用中的不足之处。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是对跟踪审计任务的集中反映,但是实际中对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评价并不理想,其中对跟踪审计使用的指标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指标不全面、赋予权重过于主观、指标体系不统一等。因此本文应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根据项目在各个阶段所做内容的不同,结合跟踪审计各阶段的重点方向,以期优化实际使用的跟踪审计指标、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增加对前期指标权重的分配、关注事前环节的把控,以此来系统监督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提升跟踪审计工作效率,完善跟踪审计评价。本文基于对文献和理论的梳理,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具体案例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进行优化处理,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创新点:本文发现优化后的指标能更多发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对项目监督更加慎重全面,并将审计关口前移,对于前期事项的审计更加重视,增强前中后期的联动,发挥预防作用。加强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使得问题得到及时整改,监督加以落实。以此来满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际需求,指标的优化对评价建设项目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期望通过对A项目的研究,在优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指标的基础上,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研究提供新的框架与思路,从而丰富现有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研究。
高震昊[9](2021)在《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研究 ——以H市为例》文中认为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工作,解决好当下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各省市应该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但要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进行优化,还需要加大大气污染的防治力度。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运行势态良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工业化取得累累硕果的背后,仍然有许多隐患。近几年以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大气环境压力,人们对绿色生态的需求度日益提高,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环境治理能力,要想对政府部门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以及履行结果做出合理评价,需要针对政府部门的大气污染的防治做好绩效审计工作,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透明在公众的监督下,并由公众和媒体对其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合理的评价。然而,由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阶段性发展尚不完善,无法给予大气污染防治足够的技术支持,大气治理效果的改善和提升仍旧面临着问题。笔者在阅读大量与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所选案例对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进行研究,并希望通过构建起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评价分析指标,对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工作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首先,笔者通过阅读大量与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和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文献资料,将本文所提及的相关概念界定清楚。对环境绩效审计、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理论分析和概念界定,并对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进行进一步总结,使本文的案例研究工作有据可依。其次,通过列举与大气相关的环境质量研究分析模型,选出最符合笔者论文研究目的的PSR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将模型中的三种分析评价指标与实际生活中的大气污染治理相关影响因素相结合,在研读相关文章的基础上构筑了一套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三种分析指标间存在的关联关系,详细说明了如何运用该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并将之应用于本文对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的研究中去。再次,笔者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以H市为例,对该市在大气污染方面的治理工作做出了进一步介绍,在这一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对H市所在省份近三年的统计年鉴及各年空气质量报告,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指出H市在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扩展分析到整体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并从整体角度提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绩效的评价体系。
黄晓雅[10](2021)在《基于PSR模型的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强调要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层面强调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性的审计制度,自其提出以来各个省市竞相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2018年以来已经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全面展开。然而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对开展较晚,目前开展的城市相对较少。我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拥有自身优越的海域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资产,海洋经济早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点。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一味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也给海洋环境带来了莫大的压力,资源浪费,海洋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屡次发生。如何在经略海洋的过程中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活动时正式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更加意味着保护海洋环境、提升海洋治理能力成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实行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是响应国家审计要求,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然之举。如今我国针对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至今未形成一套通用的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国内外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现状进行评述,对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践情况和现存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进行梳理,根据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出发,以海洋资源经济发展压力和海洋环境承载压力、海洋环境状态、经济投资响应、人文制度响应的内在联系作为指标构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判断矩阵,对各层级指标赋予相应权重,最终构建出一套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Z市市长为例对该指标的体系的可操作性及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结合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现存问题提出自身的一些建议。
二、审计“一、三、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审计“一、三、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行业平台的生态文明审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生态文明审计理论与实践 |
1. 基础理论方面。 |
2. 实践发展方面。 |
(二)国内生态文明审计理论与实践 |
1. 生态文明审计理论方面。 |
2. 生态文明审计实践发展方面。 |
三、国内外生态文明审计的现状 |
(一)国外生态文明审计路径 |
(二)国内生态文明审计的现行做法 |
四、我国生态文明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多为纵向审计,缺乏横向联审 |
(二)缺乏可信数据支撑的理论范式 |
(三)优化生态文明审计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 |
(四)生态文明审计方法有待提高 |
五、创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审计方法体系 |
(一)可持续发展关键指标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审计战略目标 |
(二)基于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行业平台审计分析框架 |
六、大数据助力行业平台生态文明审计的主要思路 |
(一)从顶层设计建立生态文明审计行业大数据共享平台 |
(二)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共享使审计数据分析更精准 |
(三)大数据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取证简洁直观 |
(四)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数据共享与发布更为便捷 |
(五)大数据背景下各种审计数据信息的可追溯性强 |
七、结语 |
(2)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概念 |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 |
2.1.2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 |
2.1.3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概念 |
2.1.4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概念 |
2.2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2.2.2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现状 |
3.1 ZY油田基本情况 |
3.2 ZY油田生态环境管理情况 |
3.2.1 优化调整推进绿色发展 |
3.2.2 攻坚克难推行绿色生产 |
3.2.3 创新引领发展绿色科技 |
3.2.4 多措并举打造绿色文化 |
3.2.5 完善机制保障绿企常绿 |
3.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现状 |
3.3.1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流程 |
3.3.2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目标 |
3.3.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内容 |
3.3.4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3.3.5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 |
3.4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环境绩效审计不够规范 |
3.4.2 设立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视角单一 |
3.4.3 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不强 |
3.5 构建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
3.5.1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重要性分析 |
3.5.2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
4.1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指标设计的依据 |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设计的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
4.2.1 平衡计分卡原理 |
4.2.2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设计 |
4.2.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筛选 |
4.2.4 计算确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权重 |
4.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效果分析 |
4.3.1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更加规范 |
4.3.2 设立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视角全面 |
4.3.3 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
4.4 ZY油田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应用 |
4.4.1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分级评判标准 |
4.4.2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做出决策 |
第五章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
5.2 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
5.3 动态调整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
5.4 优化和完善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
5.5 完善环境绩效审计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Z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审计风险 |
2.1.2 审计失败 |
2.1.3 风险导向审计 |
2.1.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 审计风险评价的方法 |
第三章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Z会计师事务所现状 |
3.1.1 Z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2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的现状 |
3.2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审计风险评估过分依赖审计人员职业判断 |
3.2.2 审计风险未能定量评估 |
3.2.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不合理 |
3.2.4 审计风险评估程序未得到充分运用 |
第四章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方法的改进 |
4.1 引入模型定量评估审计风险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模型的步骤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审计风险的方案框架 |
4.2 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 |
4.2.1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2 建立评判集 |
4.2.3 构建权重集 |
4.2.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4.2.5 审计风险综合评估 |
4.3 重大错报风险的定量分析 |
4.3.1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3.2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判断集 |
4.3.3 构建重大错报风险权重集 |
4.3.4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模糊关系矩阵 |
4.3.5 重大错报风险综合评估 |
4.4 定量计算检查风险 |
4.4.1 计算检查风险 |
4.4.2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
第五章 审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R项目案例研究 |
5.1 R项目简介 |
5.1.1 R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5.1.2 R公司内部因素分析 |
5.2 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运用 |
5.2.1 审计风险评估 |
5.2.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定量计算检查风险 |
5.3.1 计算检查风险 |
5.3.2 Z事务所风险控制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Z会计师事务所计划阶段审计风险评估表 |
附录二 R项目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三 R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价调查表 |
附录四 审计风险评价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环境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审计的定义 |
2.1.2 环境审计内容 |
2.2 内部审计与内部环境审计的概念界定 |
2.2.1 内部审计的概念 |
2.2.2 内部环境审计的概念 |
2.2.3 内部环境审计的特点 |
2.2.4 内部环境审计的方法 |
2.3 内部环境审计理论基础 |
2.3.1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
2.3.2 成本效益相关理论 |
2.3.3 经济外部性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化工公司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现状分析 |
3.1 S化工公司基本情况 |
3.1.1 S化工公司简介 |
3.1.2 S化工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3.2 S化工公司环境保护管理的现状 |
3.2.1 S化工公司所处的环保监管环境 |
3.2.2 S化工公司环保投入情况 |
3.3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的现状分析 |
3.3.1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机构及职责 |
3.3.2 S化工公司环境审计的相关规定 |
3.4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内部环境审计制度不健全 |
3.4.2 企业环境绩效管理有待提高 |
3.4.3 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失效 |
3.4.4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
3.5 影响S化工公司环境审计的内外因素分析 |
3.5.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5.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6 构建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评价体系的目的 |
4.1.1 健全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制度 |
4.1.2 规范企业内部环境管理 |
4.1.3 在企业的绩效体系中融入内部环境审计 |
4.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设计 |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 |
4.4.2 内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赋值结果 |
4.4.3 内部环境审计目标及评分标准 |
4.5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综合评价 |
4.5.1 模糊综合评价运用 |
4.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的对策 |
5.1 健全内部环境审计制度 |
5.2 优化内部环境绩效管理体系 |
5.3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审计 |
5.4 完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态环境治理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三、层次分析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环境学理论 |
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三章 生态环境治理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第四章 Z市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依法依规原则 |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三、独立性原则 |
四、代表性原则 |
五、可操作性原则 |
第二节 调查问卷A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一、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情况指标内容 |
二、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情况指标内容 |
三、生态环境治理资源情况指标内容 |
第三节 调查问卷B确定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五章 评价体系在Z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 |
第一节 Z市生态环境治理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况 |
一、Z市生态环境治理概况 |
二、Z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况 |
第二节 Z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 |
一、原始数据 |
二、数据计算整理 |
第三节 Z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评价指标构建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两两比较打分表 |
致谢 |
(6)水资源绩效审计研究 ——以B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水资源审计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水资源审计的基本概念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 |
三、DPSIR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水资源管理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分析及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分析 |
一、水资源绩效审计主体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客体 |
三、水资源绩效审计对象和内容 |
四、水资源绩效审计目标 |
五、水资源绩效审计标准 |
六、水资源绩效审计程序 |
七、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
八、水资源绩效审计结果及运用 |
第二节 水资源绩效审计实践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水资源绩效审计现状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的特点 |
三、水资源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
第一节 DPSIR模型用于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
一、DPSIR模型的演化及基本原理 |
二、DPSIR模型用于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
一、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二、驱动力指标的构建 |
三、压力指标的构建 |
四、状态指标的构建 |
五、响应指标的构建 |
六、影响指标的构建 |
七、本文构建的指标与目前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对比 |
第三节 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模型 |
二、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四节 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
一、定性指标评价标准 |
二、定量指标的评分标准 |
第五章 安徽省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 |
第一节 B地区的相关介绍及资料来源 |
一、基本情况 |
二、资料来源 |
第二节 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 |
一、B地区水资源审计基本情况及审计评价结果 |
二、B地区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各项指标的权重 |
三、B地区驱动力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四、B地区压力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五、B地区状态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六、B地区影响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七、B地区响应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八、公民满意度,饮水质量提升,普及到位程度等的情况 |
第三节 基于DPSIR模型的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结果 |
一、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结果 |
二、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
三、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使用指标评价的优势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相关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明确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详细标准 |
二、发展水资源绩效审计的人才战略 |
三、构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表 |
附录B 社会效益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质量的概念界定 |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四、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五、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六、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内部审计理论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受托责任理论 |
第四节 公司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案例情况 |
第一节 案例背景 |
第二节 选择本案例的原因 |
第三节 CF铜业的基本情况 |
一、组织架构 |
二、内审机构现状 |
三、内部审计流程 |
第四章 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内部审计信息化 |
第二节 内部审计内容 |
第三节 审计成果的应用 |
第四节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
第五节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 |
第六节 内部审计独立性 |
第五章 相关建议与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相关建议 |
一、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
二、注重效益审计 |
三、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结果 |
四、加强内部审计团队人才培养 |
五、加强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评价 |
六、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增强内部审计组织独立性 |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A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 |
二、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在跟踪审计中运用研究 |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建设项目 |
二、跟踪审计评价 |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现状及指标优化 |
第一节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现状 |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推行制度历程 |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现状 |
第二节 目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的问题 |
一、审计评价指标不统一 |
二、审计评价侧重于中后期阶段 |
三、审计评价内容重点不突出 |
第三节 目前选取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目前选取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指标 |
二、选取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指标的优化 |
一、跟踪审计评价的基本框架 |
二、跟踪审计评价指标的优化 |
第四章 云南省A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现状 |
第二节 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现状概况 |
一、A高速公路项目基本情况 |
二、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评价基本情况 |
第三节 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指标的优化 |
一、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优化评价指标选取 |
二、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各阶段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优化前后得分对比分析 |
四、A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指标优化前后评价结论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相关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加强监督跟踪,建立完善评价指标 |
二、增强前期指标关注,发挥审计预防免疫功能 |
三、明确重点评价内容,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9)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研究 ——以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大气污染防治 |
二、环境绩效审计 |
三、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论 |
二、受托环境责任理论 |
三、PSR理论 |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的主体和对象 |
一、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的主体 |
二、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的对象 |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目标 |
一、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
二、对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落实效果进行评价 |
三、对政府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 |
四、监督大气污染项目建设顺利运行 |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程序 |
第四节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证据收集程序方法 |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分析 |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的数据选择 |
一、相关法律法规 |
二、大气污染物类别与来源 |
第二节 PSR模型 |
一、大气污染评价模型 |
二、PSR模型框架 |
三、PSR指标选取的原则 |
四、具体指标的选取 |
五、PSR指标体系的分析思路 |
第三节 主成分分析法及运用 |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含义 |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五章 H市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
第一节 H市介绍 |
一、H市的基本情况 |
二、H市大气污染的客观环境 |
三、H市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出台情况 |
第二节 H市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分析程序的实施 |
一、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二、评价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
三、H市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比较分析 |
第三节 H市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指标应用面临的问题 |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清,责任不明晰 |
二、审计问责机制缺失 |
三、政策激励机制和制度规则缺失 |
四、审计力量与技术不足 |
五、审计监督力度较弱 |
六、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尚不完善 |
第六章 提高整体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效果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整体层面审计工作的建议 |
一、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履职尽责 |
二、完善问责机制,有序高效推进 |
三、加强政策引领,鼓励积极治污 |
四、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服务保障 |
五、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攻坚合力 |
六、完善公告制度,健全监督机制 |
第二节 对整体层面政府治理工作的建议 |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工业污染防治 |
二、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做好燃煤污染防治 |
三、加快交通结构调整,做好交通运输污染防治 |
四、加快用地结构调整,做好扬尘污染防治 |
五、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强化秋冬季污染防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PSR模型的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含义 |
2.1.2 海洋资源资产的界定 |
2.1.3 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含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
第三章 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要素 |
3.1 审计主体 |
3.2 审计对象 |
3.3 审计依据 |
3.4 审计目标 |
3.4.1 总体目标 |
3.4.2 具体目标 |
第四章 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的现状评述 |
4.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梳理 |
4.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现状 |
4.3 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现状 |
4.3.1 审计内容 |
4.3.2 审计方法 |
4.3.3 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 |
4.4 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的难点 |
4.4.1 数据库信息不完善 |
4.4.2 缺乏专业人才 |
4.4.3 受托管理责任界定不清 |
4.4.4 评价依据薄弱 |
4.5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不足 |
4.5.1 未实现规范化 |
4.5.2 轻绩效评价 |
4.5.3 定量评价较为欠缺 |
第五章 基于PSR模型的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PSR模型 |
5.1.1 PSR模型的基本原理 |
5.1.2 可行性分析 |
5.2 构建原则 |
5.2.1 全面系统与重要性原则 |
5.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5.2.3 动态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5.2.4 统筹协作原则 |
5.3 构建思路 |
5.3.1 压力维度指标构建 |
5.3.2 状态维度指标构建 |
5.3.3 响应维度指标构建 |
5.4 评价方法 |
5.4.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5.4.2 构建判断矩阵 |
5.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4 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六章 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Z市市长离任审计为例 |
6.1 Z市海洋资源资产基本情况 |
6.2 对Z市市长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 |
6.2.1 压力维度的评价 |
6.2.2 状态维度的评价 |
6.2.3 响应维度的评价 |
6.2.4 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审计“一、三、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行业平台的生态文明审计创新研究[J]. 夏一铭. 会计之友, 2021(24)
- [2]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朱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Z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研究[D]. 王悦.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4]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研究[D]. 杨钰玲.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5]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Z市为例[D]. 罗卓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水资源绩效审计研究 ——以B市为例[D]. 邓姗.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CF铜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分析[D]. 郭盛.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A高速公路为例[D]. 林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研究 ——以H市为例[D]. 高震昊.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基于PSR模型的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黄晓雅. 河北大学, 2021(02)
标签:审计风险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