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年我国粉末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2000-2001年我国粉末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一、2000~2001年中国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宋合龙[1](2020)在《多层壳包覆粉煤灰的增白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煤灰(fly ash,FA)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源之一。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实现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固废资源化应用领域的热门研究。由于粉煤灰的化学组分和物理性质与造纸填料高岭土相似,用其作为造纸填料也成为了当下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粉煤灰白度低的特性限制了其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本论文采用碱熔水热改性法和碳化包覆法对粉煤灰的多层壳包覆,提高粉煤灰的白度性能,以实现粉煤灰在纸张中的加填应用。首先,分别从微观结构、物相分析和化学组分对这批粉煤灰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相关的分析;采用高温除炭和酸性除铁对原始粉煤灰进行预处理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粉煤灰白度性能的变化、烧失量以及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然后,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理,采用响应曲面法重点探讨并优化了HCl浓度、酸浸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粉煤灰白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600℃时,粉煤灰里面的游离炭粒得到了有效的去除,其白度增加到38.27%ISO。因为当反应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粉煤灰中的低价态含铁物质过多氧化,影响粉煤灰的白度性能。在此基础上,加入盐酸,去除粉煤灰中的大部分含铁物质,减少这些物质对后续改性实验的影响。在盐酸浓度15%、酸浸时间45 min和反应温度74℃时,粉煤灰中含铁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其除铁后的白度可达到43.92%ISO,在除炭的基础上增加约6个百分点。采用碱熔水热改性法,在粉煤灰的表面合成高白度的分子筛实现对预处理后粉煤灰的包覆改性。探究了粉煤灰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水热反应时间和水热反应的温度对粉煤灰白度和明度的影响,并从改性粉煤灰的微观结构、基团改变、粒径和物相的变化等指标对比研究了碱熔水热包覆改性粉煤灰的效果。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例为1:1,水热改性时间为6 h,水热改性的温度为80℃时,粉煤灰表面生成的分子筛实现了对粉煤灰较好的包覆效果。利用分子筛高白度的特性,使改性后的粉煤灰白度增加到64.54%ISO。改性粉煤灰的包覆结合强度较好,这不仅是壳层分子筛多孔性对粉煤灰物理吸附作用,而且还在于壳层分子筛和粉煤灰之间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的效果。采用碳化包覆法,碳酸钙在改性粉煤灰的表面异相形核结晶,实现对改性粉煤灰的再次包覆,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白度性能。同时,将未经过碱熔水热改性的粉煤灰和原始600目粉煤灰进行碳化包覆修饰,分别从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指标对三种不同碳化包覆后粉煤灰进行了相关的表征。SEM的分析表明了经过碱熔水热改性的粉煤灰更加有利于碳酸钙的结晶包覆修饰;粒径的比较表明改性后的粉煤灰碳化包覆的整体效果更佳且包覆强度更好;碱熔水热改性后的粉煤灰经过碳化包覆后白度达到74.66%ISO。最后,将碳化包覆的三种不同粉煤灰进行相应的纸张加填,从加填纸张的白度、尘埃度以及相应的强度性能等指标,对加填纸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近的灰分含量下,与未经过碱熔水热改性的两种粉煤灰比较,经碱熔水热改性碳化包覆的粉煤灰在用于纸张加填时,其纸张的光学性能和强度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

孙世超[2](2020)在《超细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及其浆料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结晶碳化硅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强度、抗氧化性、高温机械性能和抗侵蚀能力受到广泛关注。而影响这些性能的关键为重结晶陶瓷的密度指标,然而国内生产的重结晶碳化硅制品在密度指标方面与国外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制备工艺。其中,碳化硅在烧结过程中不存在收缩现象,故重结晶碳化硅制品的密度即由其素坯密度决定。而制备高密度碳化硅素坯工艺的关键在于得到高固相含量低粘度的改性碳化硅浆料。本文从研究传统改性剂和碳化硅粉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选择合适改性剂改性碳化硅粉体制得优质改性碳化硅浆料,进而制得高密度的碳化硅素坯和重结晶碳化硅陶瓷制品。实验结果表明:1.分别使用传统的离子型改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在水溶液中混合搅拌改性碳化硅粉体,结合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得出离子型改性剂易出现挤出现象,即附着于碳化硅表面的离子型改性剂在碱性环境中构象发生改变,导致改性剂脱附,离子型改性剂因较低的密度在浆料上层富集并带走部分浆料中的水分,从而导致浆料分层。另一方面,硅烷偶联剂在改性过程中出现自聚,导致浆料成胶。两者均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2.基于对两种常用改性剂改性失效原因的分析,该部分联合使用离子型改性剂聚马来酸和硅烷偶联剂KH550以5:1比例改性碳化硅粉体。制得的改性碳化硅粉体配制体积固相含量为50%的浆料,其粘度达到0.099 Pa.s。粉体Zeta电位在pH=9时的最大绝对值从50mV提高至65 mV。使用热重,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验证了改性剂的成功接枝和吸附。但在注浆成型搅拌过程中,浆料出现挤出和自聚现象,浆料粘度上升至1 Pa.s以上,无法得到理想素坯。3.使用小分子有机物染料分散黑在水溶液中搅拌改性碳化硅粉体,使用改性得到的碳化硅粉体制备体积固相含量为50%的浆料,其粘度为0.430 Pa.s,且在注浆成型搅拌过程中不存在浆料挤出和自聚现象。制得的素坯密度达到2.43 g/cm3。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分散黑在碳化硅表面的吸附模式属于单层物理吸附。后续实验使用分散黑和海藻酸钠联合改性碳化硅粉体并通过加热搅拌实现化学连接,进一步提升浆料流动性。最终得到的碳化硅粉体制备体积固相含量50%的浆料粘度为0.170 Pa.s。且浆料不存在挤出和自聚现象。素坯密度达到2.62 g/cm3。

孙烨先[3](2020)在《水溶性高分子改性超细碳化硅粉体及其分散性研究》文中指出碳化硅陶瓷是一种具有耐高温、抗辐射、高强度等优异性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机械、航天航空及建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注浆成型法制备的重结晶碳化硅陶瓷密度高且粉体粒度分布均匀,但该方法对浆料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固相含量高且粘度低的浆料才能采用注浆成型。目前,采用我国生产的超细重结晶碳化硅粉体制备的浆料没有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因此需要对粉体进行表面改性从而提高其固相含量,降低粘度。本文选用预处理的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HY-2000和HY-168、聚丙烯酸钠作为改性剂,分别对碳化硅粉体表面进行处理,制备了三种不同pH值的改性粉体,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预处理后的聚丙烯酸为改性剂,通过搅拌加热法得到了 pH=6的碳化硅粉体。改性后其最大固相含量为61.2 Vol%,固相含量为50 Vol%时浆料粘度为0.438 Pa·s,且pH为6。预处理后的聚丙烯酸利用率提高至37%,这是由于分子链伸展的原因。预处理后的聚丙烯酸吸附在粉体表面不仅提高了改性SiC粉体的Zeta电位绝对值的最大值(63 mV),而且改善了浆料的沉降稳定性,SiC浆料经过48 h达到沉降平衡,相对沉降高度为94.8%。此外颗粒中的团聚体明显减少,分散性显着提高。(2)以嵌段共聚物HY-2000和HY-168为改性剂,通过球磨法得到了 pH=7的碳化硅粉体。通过比较浆料的固相含量和粘度得出嵌段共聚物HY-2000改性的效果最佳,最大固相含量为62.59 Vol%,固相含量为50 Vol%时浆料粘度为0.80 Pa·s,浆料的pH为7.08。HY-168改性后的粉体仅依靠空间位阻作用进行分散,而HY-2000则是通过空间位阻与静电排斥协同作用进行分散。(3)以聚丙烯酸钠为改性剂,通过搅拌加热法得到pH=8的碳化硅粉体。得出聚丙烯酸钠改性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反应时间为4 h,聚丙烯酸钠的添加量为0.6 wt%,反应温度为90℃。聚丙烯酸钠改性SiC粉体后,其最大固相含量为65.8 Vol%,当固相含量为50 Vol%时浆料粘度为0.183 Pa·s。改性后浆料具有较好的沉降稳定性,在48 h后达到沉降平衡,相对沉降高度为96.3%。

董浩[4](2020)在《干式变压器用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用电量的需求愈发增加,因此变压器所承受的负荷也越来越大,而灌封型干式变压器在电网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若变压器无法及时散发热量,则容易引起电路故障或变压器起火。目前投入使用的干式变压器浇注料的热导率在0.40.5 W/(m·K)之间,浇注料的热导率低,导致整个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低下,因此提升干式变压器用灌封胶的导热效率是一个有着实用价值的研究目标。本研究以提高环氧灌封胶的导热性为主要目的,兼顾其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加工工艺性,经济性等,以期能制备出一款应用于部分变压器厂的环氧灌封胶。本课题可分为三个部分:填充粉体的复配与改性,灌封胶的制备及固化,灌封胶其他性能的改进。首先,选用氧化硅作为灌封胶的填充粉体,对硅微粉进行复配,提高硅微粉在环氧树脂中的填充量,并构建高自由程的声子传播通道,以提升材料热导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不同种类的改性剂中筛选出适用于氧化硅与环氧体系的硅烷偶联剂,再通过实验确定粉体改性所用的偶联剂为CG-7,其适宜的用量范围为1.52%,确定了粉体干燥的条件为150℃/6h,含水率(DSC测)为0.11%。并且针对已有的改性设备,探寻粉体与偶联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以及改性粉体的储存期,结果表明放置时间越长或反应温度越高,改性粉体的活化程度越高,制备成灌封胶后其工艺性能反而越差,因此改性反应条件为30℃/2h,其接枝率约9%。然后将上述活性粉体填充至环氧酸酐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环氧树脂与酸酐固化剂的用量为100:85,将活化粉体按照质量填充至灌封胶体系,得到其适宜的填充量范围为7275%,导热率在1.01.8 W/(m·K)再根据DSC法检测固化反应的放热曲线,计算出其固化反应时三个特征温度点,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通过实验验证最佳固化工艺为80℃真空/0.5h,80℃/4h,90℃/3h,110℃/2h,140℃/5h最后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铝制备出阻燃粉体,改进灌封胶的阻燃性。并针对浇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灌封胶沉降情况,采用添加增稠性较小的超细重钙改善灌封胶储存问题。

罗扬[5](2020)在《碱活化粉煤灰制备结构陶瓷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粉煤灰年排放量约达5.6亿吨,由于其利用率仅70%,导致粉煤灰堆积总量已超过30亿吨,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粉煤灰主要组分为Si02和Al2O3,与传统陶瓷原料在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上具有相似性,且其粒径细小,与传统陶瓷原料粒度相当,可作为潜在的优质新型陶瓷原料。本论文首先分析了粉煤灰与传统陶瓷原料的理化性质和烧结性能差异,研究了粉煤灰在建筑陶瓷基体中微观作用机制与碱活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煤灰建筑陶瓷制备工艺研究。基于碱介质物相重构思路,又进一步开展先进氧化物结构陶瓷和先进非氧化物结构陶瓷制备新工艺等的开发研究,为粉煤灰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取得如下创新性结果:(1)通过解析粉煤灰微观结构特性及元素赋存规律,揭示了其不同赋存形式在陶瓷基体中的作用机制。褐煤灰颗粒按照化学成分和烧结作用可划为三类:(Ⅰ)富含酸性氧化物(SiO2和Al2O3)的不规则大颗粒,作用类似于陶瓷配方中黏土;(Ⅱ)不规则石英大颗粒,作用类似于陶瓷配方中石英;(Ⅲ)富含碱性氧化物(特别是CaO,MgO和Fe2O3)的球形微珠,作用类似于陶瓷配方中长石。(2)阐明了碱活化对粉煤灰杂质相剥离、物相重构、表面结构改性和硅酸盐结构激活的作用机制。碱活化过程中,三类颗粒经历不同反应历程:Ⅰ类和Ⅱ类颗粒发生脱硅反应,使晶体骨架作用得到改善;Ⅲ类颗粒表面被新生成的羟基方钠石和P沸石相包覆,使助熔作用得到提升。同时,羟基被接枝到粉煤灰颗粒表面,使得颗粒之间产生氢键作用,粉煤灰由脊性料转变为塑性料。另外,粉煤灰硅酸盐网络逐渐解聚,部分Al(Ⅵ)转化为Al(Ⅳ)并置换[SiO4]中Si4+,使其硅酸盐结构得到激发,反应活性显着提升。(3)开发了新型全煤灰建筑陶瓷制备技术。通过控制碱活化深度制备了两种类型的活化粉煤灰:均匀P沸石相包覆的类黏土活化灰和均一羟基方钠石相的类长石活化灰。通过原始粉煤灰与Ⅰ类和Ⅱ类活化灰复配可制备全煤灰陶瓷砖,粉煤灰掺入量达100%。新型全煤灰建筑陶瓷性能远优于国标GB/T 4100-2015要求,烧成温度比陶瓷工业常规烧结温度低100℃左右,烧结温度窗口宽达100℃,无重金属浸出和放射性风险。(4)提出了粉煤灰碱介质物相重构制备先进氧化物结构陶瓷(硅灰石、莫来石)新思路。以褐煤灰为硅源在NaOH碱介质中合成了纳米纤维状托贝莫来石晶须,纤维直径小于200 nm,且大部分纤维长径比大于25,是制备硅灰石陶瓷的优质原料。托贝莫来石晶须烧结活性高,且其微观形貌经高温烧结后仍有效保留;铝硅置换效应可以促进托贝莫来石晶须生长,晶须长径比提高,有利于提高硅灰石陶瓷力学性能。研究同时发现,碱活化过程可以调控高铝灰化学成分,使其与莫来石成分接近,且可在高铝灰颗粒表面形成P沸石包覆相,促进陶瓷烧结和莫来石晶粒生长,两阶段表观活化能分别仅为90.39 kJ/mol和168.86 kJ/mol,低于文献报道值。硅灰石陶瓷最优烧结温度仅为900℃,产品抗折强度为52.47 MPa,体积密度为2.15 g/cm3。莫来石陶瓷最优烧结温度仅为1300℃,产品相对密度为90.85%,抗折强度为109.67 MPa。(5)建立了水玻璃碱活化粉煤灰制备SiC基先进陶瓷新方法。在碱活化反应中,褐煤灰硅酸盐结构和水玻璃网络通过[AlO4]交联形成具有许多局部缺陷的更大网络结构。碳热还原时,褐煤灰中活性Al2O3和Fe2O3可以诱导莫来石中间相形成,从而促进SiC晶须生长。晶须产品结晶度和纯度高,平均长径比达18.26,产率超过70%。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高性能SiCw/SiC复合陶瓷。SiCw交替进行H2O2氧化/HF酸洗改性后形貌更加均匀,且长径比增加了39.10%。再经Al2O3包覆后,纤维具备SiC-SiO2-Al2O3三层芯壳结构,Al2O3壳层和SiO2壳层在热压烧结中可形成莫来石界面相,发挥出显着的增韧作用。产品相对密度为93.8%,抗折强度为533.30MPa,断裂韧性可达13.60MPa·m1/2,维氏硬度为20.60 GPa。

陈建军[6](2020)在《低气体渗透性高折光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硅材料具有高透光率、低内应力,以及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紫外和耐臭氧老化、良好的疏水和电气绝缘性能等系列优异性能,成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封装材料的理想选择,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普通的有机硅封装材料折光率偏低,影响了 LED的出光效率;同时还存在气体透过量过高的不足。气体透过量高,湿气和氧气容易透过封装材料进入到芯片表面。湿气的吸收将导致有机硅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的变化,还可能导致荧光粉的变色等,从而影响到出光效率,甚至造成芯片的失效,不利于对LED芯片的长时间保护。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户外LED的使用,需要经受日晒雨淋、四季冷热交替的考验。有机硅封装材料的气体渗透性已成为影响LED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本课题通过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MDT有机硅树脂,采用纳米填料共混改性,及合成硅钛杂化材料等方式改善有机硅封装材料存在的气体透过量过高、折光率偏低等不足。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TMDVS)、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MS)为主要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低温拉力机、DSC、TGA、TEM、气体渗透仪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发现,制备的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拉伸强度>2MPa、断裂伸长率>70%;良好的光学透明性—680nm处透光率>98%,450nm处透光率>92%;以及优良的耐高温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相较相同乙烯基含量的线性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聚合物的固化物,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升,PMDT2的拉伸强度从PVS2000的1.43MPa提高到2.85MPa,断裂伸长率从86%提高到153%,硬度由45A提高到50A;永久变形率明显降低,压缩永久变形率从58%降低到14%、抗拉永久变形率从42%降低到18%;气体透过量明显下降,O2透过量由720cm3/(m2.24h.0.1MPa)下降到500cm3/(m2.24h.0.1MPa),H2O 透过量由 24.5g/(m2.24h)下降到 15.56 g/(m2.24h)。(2)以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TMDVS)、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PMDM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网状乙烯基封端(TDM)、乙烯基盖帽笼型(TDt)以及这两种混合结构(TDMt)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阿贝折光仪、高低温拉力机、TEM、DSC、TGA、气体渗透仪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发现,TDM、TDMt和TDt三种不同结构硅树脂的最佳共缩合反应温度分别为58℃、54℃和51℃,最佳反应溶剂为乙醇/甲苯(质量比1:1)。三种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具有室温(25℃)拉伸强度高于2.87MPa,低温(-40℃)断裂伸长率大于20%;可见光区透光率超过95%;O2透过量小于270 cm3/(m2.24h.0.1MPa),H2O透过量小于6.5 g/(m2.24h)。制备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可用于LED芯片封装,相较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的芯片具有更高光通量和更低色温偏移,5050SMD芯片封装后光通量可达到138lm/W以上,色温约1800 K。三种结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基封装芯片抗冷热冲击次数为PTDM58-2>PTDMt54-2>PTDt51-2>160次。(3)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ZnO、Al2O3、和TiO2粉体进行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后,与甲基乙烯基硅树脂PMDT2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PTDM58共混制备LED芯片封装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万能电子拉力机、DSC、TGA、SEM、气体渗透仪等对三种表面改性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共混改性后的甲基乙烯基硅树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以及对应固化物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基于纳米粉体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三种纳米ZnO、Al2O3和TiO2粉体在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催化作用下,通过热捏合共混,ZnO、Al2O3和TiO2粉体表面接枝包覆的改性硅氧烷约为1wt%~2wt%。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粉体与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提升,共混后硅树脂透光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未改性的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共混改性后,两种硅树脂的折光率变化不明显。通过与表面改性纳米粉体共混后,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力学强度和韧性都得到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O2透过量和H2O透过量明显下降,但透光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与改性前的甲基乙烯基硅树脂PMDT2的固化物相比,PMDT-TiO2固化物的O2透过量从500 cm3/(m2.24h.0.1MPa)下降至453 cm3/(m2.24h.0.1M Pa),H2O 透过量从 15.56g/(m2.24h)下降至 13.54g/(m2.24h)。基于纳米ZnO、Al2O3和TiO2共混改性的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封装LED芯片,尽管可靠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光通量下降明显,色温漂移较严重。(4)分别采用酯交换法和水解法两条合成路线合成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酯交换法以乙烯基聚硅氧烷为原料在酸作用下水解形成羟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然后在无水条件下与钛酸异丙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水解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碱作用下先制备羟基聚硅氧烷混合物,然后依次滴加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钛酸异丙酯进行封端和钛掺杂得到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低温拉力机、DSC、TGA、TEM、气体渗透仪等手段对酯交换法和水解法制备的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气体渗透性能、以及结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基封装芯片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酯交换法,无水条件下以线性羟基聚硅氧烷与钛酸异丙酯反应得到结构均相的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而水解法由于钛酸异丙酯和硅氧烷之间的反应活性差异,钛酸异丙酯容易发生自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二氧化钛聚集,导致难以得到透明均相产物。水解法比无水酯交换法得到的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光学透明性差,但力学强度和抗气体渗透性更优异。钛掺杂聚乙烯基硅氧烷折光率随钛掺杂量增加而提高,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抗气体渗透性能也都随钛掺杂量的提高而提高。与未掺杂钛的线性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固化物相比,当硅钛树脂中钛含量达到17.8wt%时,折光率从1.4078提高到1.4452,O2透过量由720 cm3/(m2.24h.0.1MPa)降低到 420 cm3/(m2.24h.0.1MPa),H2O 透过量从 24.5 g/(m2.24h)降低到12.34 g/(m2.24h)。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具有良好的抗冷热冲击性能,用其封装的SMD芯片抗冷热冲击次数达到1100次以上,而面积更大的COB芯片抗冷热冲击次数可以超过570次。(5)以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四甲基二乙烯基硅烷为原料,首先通过传统水解缩合法制备羟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然后再与钛酸异丙酯在无水条件下通过酯交换制备液体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探讨了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低温拉力机、DSC、TGA、TEM、气体渗透仪等手段对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气体渗透性能、以及结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基封装芯片性能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无水环境下的酯交换法制备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有效解决了因单体水解活性差异造成的相容性差的难题。红外光谱监控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化学结构结果表明,新制备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含有明显的Ti-O-Si键,但随放置时间延长,这种Ti-O-Si键含量逐渐减少至消失。通过对放置不同时间的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性能研究发现,它们的光学性能、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气体渗透性性能没有随Ti-O-Si键含量变化而变化。与未掺杂钛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相比,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折光率由1.5283提高到1.5846,固化物O2透过量由228 cm3/(m2.24h.0.1MPa)降低到 138 cm3/(m2.24h.0.1MPa),H2O 透过量由 6.32g/(m2.24h)降低到3.58 g/(m2.24h),力学强度稍有提高,光学透明性和热稳定性变化不大。与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LED芯片相比,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的发光效率从138.6 lm/W提高到156.4 lm/W。红墨水实验、冷热冲击和湿热老化试验结果表明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是一种优异的LED器件封装材料。

贾维尚[7](2020)在《金属锂负极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可移动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需求越来越高。金属锂(Li)因其具有超高的比容量和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被誉为二次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圣杯”。金属锂负极能极大地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金属锂作为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实际应用时具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属锂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金属锂不均匀溶解和沉积容易形成锂枝晶;金属锂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因此,对金属锂负极进行改性提升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金属锂负极的改性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对金属锂的表面改性及体相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六部分:(1)采用碘酸溶液浸泡法对金属锂进行非原位包覆,在表面形成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其主要成分为LiIO3和LiI。金属锂表面的人工SEI包覆层能够缓解电解液与金属锂之间的副反应从而稳定界面,同时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使金属锂沉积更加均匀。改性后的锂片与未改性的锂片相比,其组装的对称电池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通过对锂片的表面改性提升了锂硫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库伦效率。(2)采用不同碱金属硝酸盐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在金属锂二次电池中不同的电化学性能。其中KNO3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阳离子K+能够起到电荷屏蔽的作用,其阴离子NO3-能够原位与金属锂发生反应从而改善金属锂表面SEI的质量,共同抑制锂枝晶生长。KNO3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提升了Li|Cu电池的库伦效率和锂硫电池的电化学循环性能。(3)利用静电纺丝和高温碳化的方法合成碳纳米纤维,将导电的碳纳米纤维作为金属锂负极的三维(3D)集流体,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减小集流体表面的实际电流密度,作为多孔等势体能够起到电场屏蔽的作用,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其内部的孔隙可以为金属锂的沉积提供空间,缓解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进一步在碳纳米纤维中引入均匀分布的铜纳米颗粒作为异质形核点诱导金属锂在三维集流体内更加均匀地沉积。将含铜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纳米纤维作为三维集流体能够有效提升Li|Cu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将含铜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纳米纤维膜贴在金属锂表面作为复合金属锂电极能够提高LiCoO2(LCO)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4)将金属锂的表面改性与体相改性结合起来,在泡沫金属骨架结构中注入熔融金属锂形成复合金属锂电极,并在复合金属锂表面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包覆一层氟化锌薄膜。三维骨架结构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并缓解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表面改性能够减少金属锂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通过测试对称电池及LCO电池的循环性能对比了泡沫铜和泡沫镍作为三维骨架结构的不同,泡沫铜表面在高温下与金属锂形成合金,冷却后在复合金属锂电极中出现了大量纳米线结构,增加三维骨架的比表面积和亲锂性,从而使泡沫铜制备的复合金属锂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5)通过高温冶金法一步合成富锂双相Li-Cu合金作为复合金属锂电极,富锂双相Li-Cu合金中包含金属锂单质和CuxLi固溶体骨架结构。高温下Li原子作为置换原子与Cu晶体形成固溶体,CuxLi固溶体骨架呈现电化学惰性,不能可逆地进行电化学脱嵌锂,但具有一定的亲锂性,能够诱导金属锂均匀沉积在三维骨架内。当Li-Cu合金中Cu比例较大时Cux Li固溶体为微米球颗粒;当Cu含量降低时CuxLi固溶体形成较粗的骨架;当Cu含量较少时Cux Li固溶体主要为纳米线结构。通过化学刻蚀法除去Li-Cu合金中的金属锂单质,得到Li-Cu合金内部的CuxLi固溶体三维骨架,以Cux Li固溶体纳米线作为三维集流体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并提高Li|Cu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以富锂双相合金CuLi60作为复合金属锂电极能够提高对称电池及Li4Ti5O12(LTO)电池的电化学循环性能。(6)通过高温冶金法一步合成富锂双相非惰性合金作为复合金属锂电极,富锂双相非惰性合金包含金属锂单质和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能够可逆地进行电化学合金化/去合金化反应,具有亲锂性,能够诱导金属锂均匀沉积在三维骨架内,并且金属间化合物呈现混合离子-电子导电特性,能够使复合金属锂电极的骨架结构具有传输锂离子的能力。因此,在电极内部,除了液态电解质提供的锂离子输运通道之外,还一直存在混合导体骨架提供的固态离子导电通道。以Li-Ca合金与Li-Ba合金为例,富锂双相CaLi10合金内的骨架结构是多孔的CaLi2金属间化合物,富锂双相BaLi24合金内的骨架结构是较为有序的BaLi4金属间化合物微孔阵列。当富锂双相非惰性合金脱锂时,合金中的金属锂单质优先发生电化学反应,然后金属间化合物再进行脱锂,最后形成泡沫金属单质,当泡沫金属嵌锂时,优先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然后金属锂在金属间化合物上进行沉积,形成复合金属锂电极。富锂双相非惰性合金中的骨架结构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并缓解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富锂双相非惰性合金作为复合金属锂电极能够提升电池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高鑫[8](2019)在《聚合物/粉体混合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人们在聚合物中添加粉体的量都是经验性的,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本课题希望通过对聚合物和粉体本身性质的分析,能够找到造成添加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与添加量建立联系。引入了Hildebrand提出的溶解度参数,来类比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借助文献中测得的SiO2的溶解度参数值,计算出聚合物PP与SiO2的Flory-Huggins作用参数c12以代替聚合物与聚合物之间的作用参数,并用计算的Flory-Huggins作用参数c12和体系开始发生相分离时的临界值(c12)c判断共混体系相容性,表明PP和SiO2为完全不相容体系。借鉴Schneie应用GEE方程研究判断聚合物共混相容性,计算出PP/SiO2共混体系的共混焓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通过共混比计算是否相容,即可运用质量分数来判断聚合物粉体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表明PP和SiO2为完全不相容体系。分析了聚合物基体的溶解度参数、粉体颗粒的电负性、大小和表面处理剂的酸碱作用等因素对共混体系中粉体添加量的影响。在整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拟合了PP/SiO2、PET/SiO2、PP/Ca CO3、PET/Ca CO3、PP/MMT、PET/MMT几种不同共混体系中的经验式,用来判断不同粉体在不同聚合物中分散良好时的添加量与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粉体颗粒的电负性、大小和表面处理的关系。选取PP/SiO2共混体系对拟合所得式子进行实验验证。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和硬脂酸改性剂来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与PP进行共混,用多种表征方法来观测其共混效果,例如SEM、红外光谱、DSC、熔融指数等。同时将各体系其它文献中的数据代入拟合所得式子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和其他文献数据验证都表明拟合所得式子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张霞[9](2019)在《路用石墨烯研制及其改性沥青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耐久型沥青路面建设需求,结合碳纳米复合材料科学前沿,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庆科委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开发和制备路用石墨烯及改性沥青,并对其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展开研究,奠定了路用石墨烯改性沥青应用基础。研究中,自主研发石墨烯,基于分子动力学建模优选表面活性分散剂,评价不同分散剂对石墨烯的分散作用,通过分散剂作用先将石墨烯制成分散悬浮液,再以提高沥青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断裂能和弹性恢复能力)为目标,寻求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合理工艺和最佳材料组成,并通过纳微尺度的表征探究石墨烯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得到以下结论:采用球磨法制备石墨烯,通过均匀设计优化球磨剥离法制备工艺,获得石墨掺量、助磨剂掺量及钢砂粒径级配等小罐球磨生产石墨烯的优化制备参数,借助XRD、XRF、BET比表面积以及AFM图像技术等微观表征方法,证明自主研发石墨烯在XRD峰强、比表面积等方面均优于商用NK-1石墨烯。在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中,遵循“分子模拟技术初选-宏观分散试验优选-紫外可见光吸光度法(UV)优选验证”的研究路线,构建选择分散剂与有机溶剂的有效方法。研究中优选出两种表面活性剂和相匹配的有机溶剂:乙撑双硬脂酰胺(EBS)与三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无水乙醇。高速剪切制备改性沥青过程中,氧老化是影响沥青老化的关键因素,研发基于N2保护的装置,解决了高速剪切中沥青热氧老化问题,进而采用溶液超声共混与高速剪切结合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采用表面活性分散剂-乙撑双硬脂酰胺(EBS),将石墨烯悬浮液掺入三氯乙烯溶解的沥青溶液中,通过高速剪切、超声混溶、蒸发的工艺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给出了制备工艺关键控制参数。基于均匀设计方法,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获得EBS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最优材料组成。采用表面活性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创建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设计石墨烯改性剂母液材料配比的方法。通过吸光系数大小与石墨烯掺量及分散剂(与石墨烯)掺比变化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求得沥青中石墨烯的最佳掺量与分散剂最佳掺比。提取石墨烯悬浮液中的上层清液掺入沥青溶液中,采用与EBS石墨烯改性沥青相同的制备工艺,获得PVP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最优材料组成。基于两种石墨烯改性沥青,采用微观解析方法探索石墨烯与沥青协同作用的工作机制。通过金相显微观测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借助图像分析评价石墨烯团聚物在沥青中的分布特征,发现PVP石墨烯改性沥青中的石墨烯分散更均匀;通过XRD和FT-IR分析,发现石墨烯与沥青仅为物理共混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通过DSC扫描分析,发现石墨烯改性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下降,说明沥青的抗低温性能提高。研究表明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均匀分散状态对沥青性能存在重要影响,聚乙烯吡咯烷酮比乙撑双硬脂酰胺对石墨烯的分散作用更优,沥青性能试验研究表明,两种石墨烯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变形恢复能力均改善,说明石墨烯对基质沥青产生协同增强作用,但分散剂不同,增强效能不同:EBS石墨烯改性沥青对沥青拉伸强度、断裂能改善显着,说明沥青中弹性成分增多,沥青弹性变形能力得到改善;PVP石墨烯改性沥青在石墨烯掺量较低时仍保持较高断裂能,同时抗车辙因子和蠕变恢复能力增加明显,证明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弹性恢复能力显着提高。光、热及水老化试验表明,石墨烯改性沥青抗老化能力比基质沥青更强。对沥青胶浆性能的研究表明,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发现采用弯曲应变能密度表征石墨烯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比弯曲劲度模量更合理。基于表面能研究发现石墨烯改善了沥青与集料界面的黏附性,与岩石的粘结强度得以提高。总之,石墨烯的掺入使沥青在低温、高温、抗老化及抗疲劳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均匀分散程度是提升沥青性能的关键因素,若进一步改善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均匀分散程度,石墨烯改性沥青性能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许志康[10](2019)在《钠基CO2固体吸附剂制备改性及成型研究》文中提出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进行CO2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近年来的重要议题。燃煤电厂作为CO2主要的固定排放源,发展与其相匹配的碳减排技术势在必行。在众多CO2捕集技术中,碱金属基固体吸附剂干法CO2捕集技术以其再生能耗低、对设备无腐蚀、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钠基吸附剂价格低廉,再生温度低,理论脱碳量高,具有更高的工业应用潜力。但目前钠基吸附剂CO2吸附容量尚不具备商业竞争力,且制备改性的研究尚不充分,同时对于作为迈入工业应用关键步骤的成型工艺研究稀缺。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固定床反应器,本文开展了粉体钠基吸附剂制备及相关改性机理研究;依据制备改性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吸附剂组份利用挤出-滚圆法进行钠基吸附剂成型工艺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考察了焙烧温度和浸渍方式对Na2CO3/γ-Al2O3粉体吸附剂孔隙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因Na2CO3的负载,γ-Al2O3载体部分表面羟基的配位环境发生变化,使其脱除温度提前至300-400°C。焙烧温度在200-400°C内,由于少量结晶水和表面羟基的脱除,吸附剂孔隙结构随焙烧温度增加有所改善,CO2吸附性能有所提高;提高至500°C和600°C,吸附剂出现烧结,孔道数目下降,CO2吸附性能下降;表明400°C是合适的焙烧温度。超声与常规浸渍,等体积与过量浸渍制备的Na2CO3/γ-Al2O3吸附剂的孔隙结构和CO2吸附性能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选取常规浸渍法制备Na2CO3/γ-Al2O3吸附剂;Na2CO3负载量低于33 wt%的吸附剂制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更高负载量采用过量浸渍法。根据筛选出的制备工艺,研究了碳酸化反应温度和Na2CO3负载量对Na2CO3/γ-Al2O3吸附剂CO2吸附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CO2吸附量粉体钠基吸附剂。吸附剂CO2吸附量随碳酸化温度增加而降低,50°C为最佳反应温度。Na2CO3设计负载量在25-50 wt%时,吸附剂CO2吸附量随负载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负载量在33-40 wt%之间时,CO2吸附量维持在2.2-2.4 mmol·g-1之间;负载量为35 wt%时,CO2吸附量最高,约2.4 mmol·g-1。负载量增加,孔隙结构逐渐变差,碳酸化转化率逐渐降低;负载量在40 wt%以上时,碳酸化转化率明显降低。为进一步提高钠基吸附剂的碳酸化反应活性,研究了MgO掺杂影响机理,获得了MgO掺杂量对较高Na2CO3负载量(30 wt%)吸附剂CO2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MgO掺杂后,部分镁离子会进入γ-Al2O3的晶格缺陷位点中,形成Mg-Al复合氧化物。结合TG-FTIR,进一步证实MgO掺杂吸附剂碳酸化反应后,除了NaHCO3,生成了有利于Na2CO3吸附CO2的Mg6Al2CO3(OH)16·4H2O。掺杂1 wt%MgO,吸附剂CO2吸附性能有所提高;继续提高掺杂量,由于孔隙结构恶化,其对CO2吸附的抑制作用大于MgO增加起到的促进作用,吸附性能反而低于未掺杂的吸附剂。Avrami分数阶动力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钠基吸附剂CO2吸附过程。基于挤压—滚圆法,开展了钠基吸附剂成型造粒工艺探索,初步形成钠基吸附剂成型工艺路线。通过实验摸索,获得了合适的挤压和滚圆操作参数,制备出圆整度较高的球形吸附剂颗粒。由于成型的密实化作用,挤压滚圆成型制备的颗粒(未焙烧)相比于直接破碎的颗粒机械性能提高,但CO2吸附性能有所下降。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成型颗粒,焙烧时由于CMC-Na裂解扩孔作用,大孔隙随焙烧温度增加逐渐增多,导致颗粒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但颗粒碳酸化反应气体的扩散阻力减小,参与反应的Na2CO3数量增加。焙烧温度从200°C到500°C,CO2吸附量逐渐提升;600°C时由于颗粒粒子烧结导致比表面积下降较多,CO2吸附量与500°C焙烧时基本持平,但抗压强度降幅较大。不同焙烧时间的成型颗粒机械性能无明显差距,CO2吸附性能接近。合适的焙烧温度为500°C,焙烧时间2 h。添加CMC-Na时,随着添加量增加(0-2 wt%)成型颗粒CO2吸附量增加;添加量为2 wt%时,吸附量达到1.98 mmol·g-1;由于表面大孔隙增多,机械性能发生退化。微晶纤维素添加后对成型颗粒CO2吸附量提升效果劣于CMC-Na,焙烧后颗粒结构松散,机械性能差。因此选择CMC-Na为扩孔粘结剂,添加量为2 wt%时,对应的成型颗粒具有良好的脱碳-再生循环稳定性。

二、2000~2001年中国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2001年中国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壳包覆粉煤灰的增白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粉煤灰的简介
    1.2 粉煤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2.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1.2.2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1.3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1.3.1 粉煤灰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3.2 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
        1.3.3 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3.4 在矿物金属提取方面的应用
        1.3.5 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1.4 粉煤灰改性作为填料的研究进展
        1.4.1 粉煤灰纸张加填研究进展
        1.4.2 粉煤灰增白改性的研究进展
    1.5 粉煤灰碱法改性的研究进展
        1.5.1 一步合成法
        1.5.2 碱熔融法
        1.5.3 两步合成法
        1.5.4 微波辅助合成法
        1.5.5 晶种法
        1.5.6 无溶剂体系合成法
    1.6 本研究的选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6.1 选题来源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粉煤灰除炭、除铁预处理改性增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粉煤灰预处理
        2.3.2 高温除炭
        2.3.3 酸性除铁
        2.3.4 样品检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原始粉煤灰物相组成分析
        2.4.2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分析
        2.4.3 原始粉煤灰热重分析
        2.4.4 原始粉煤灰筛分分析
        2.4.5 粉煤灰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2.4.6 除炭增白结果分析
        2.4.7 除铁增白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熔水热法制备分子筛包覆粉煤灰的增白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碱熔水热改性
        3.3.2 改性样品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粉煤灰碱熔水热改性机理和增白机理分析
        3.4.2 碱灰比对改性粉煤灰白度的影响
        3.4.3 水热温度对粉煤灰改性白度的影响
        3.4.4 水热时间对改性粉煤灰白度的影响
        3.4.5 反应条件对粉煤灰改性白度影响的正交分析
        3.4.6 最佳条件下改性粉煤灰的表面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煤灰碳化包覆改性及纸张加填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碳化包覆反应
        4.3.2 纸张加填
        4.3.3 样品检测
        4.3.4 纸张加填性能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碳化包覆粉煤灰填料的表征分析
        4.4.2 碳化包覆粉煤灰纸张加填后各性能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超细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及其浆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重结晶碳化硅陶瓷简介
    1.3 碳化硅陶瓷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1.3.1 模压成型
        1.3.2 等静压成型
        1.3.3 注浆成型
        1.3.4 凝胶注模成型
    1.4 碳化硅粉体改性目的和机理
        1.4.1 碳化硅粉体改性目的
        1.4.2 碳化硅粉体改性机理
    1.5 高分散碳化硅粉体改性工艺
        1.5.1 碳化硅粉体物理改性工艺
        1.5.2 碳化硅粉体化学改性工艺
    1.6 碳化硅粉体常用改性剂种类
        1.6.1 偶联剂类
        1.6.2 表面活性剂
        1.6.3 聚合物改性剂
    1.7 改性碳化硅浆料粘度的影响因素
        1.7.1 pH对碳化硅粉体的影响
        1.7.2 pH对改性剂的影响
        1.7.3 温度对改性碳化硅浆料粘度的影响
    1.8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2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2.1.1 超细碳化硅原粉
        2.1.2 实验用试剂
        2.1.3 主要用仪器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2.2.1 粉体的粒度分析
        2.2.2 改性粉体Zeta电位测试
        2.2.3 改性粉体配置的浆料粘度测试
        2.2.4 改性粉体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2.5 改性粉体的热重分析测试
        2.2.6 改性粉体的红外光谱测试
        2.2.7 改性粉体X-射线衍射仪测试
        2.2.8 素坯密度测试
        2.2.9 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剂吸附量测试
第三章 聚马来酸/硅烷偶联剂改性超细碳化硅微粉
    3.1 引言
    3.2 实验原理和过程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过程
    3.3 改性后粉体的表征和物理性能
        3.3.1 SEM表征
        3.3.2 TG表征
        3.3.3 FT-IR和XRD表征
        3.3.4 改性工艺条件对改性后碳化硅粉体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散黑改性碳化硅粉体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理和过程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过程
    4.3 改性碳化硅粉体的物理性能和表征
        4.3.1 改性碳化硅粉体的物理性能
        4.3.2 改性碳化硅粉体的表征
    4.4 碳化硅粉体吸附分散黑的等温线、动力学及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散黑/海藻酸钠改性超细碳化硅微粉
    5.1 引言
    5.2 实验原理和过程
        5.2.1 实验原理
        5.2.2 实验过程
    5.3 改性碳化硅粉体的物理性能和表征
        5.3.1 改性粉体的物理性能
        5.3.2 改性粉体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水溶性高分子改性超细碳化硅粉体及其分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碳化硅概述
        1.2.1 碳化硅物理性能
        1.2.2 碳化硅化学性能
    1.3 碳化硅陶瓷成型方法
        1.3.1 模压成型
        1.3.2 等静压成型
        1.3.3 凝胶注模成型
        1.3.4 注浆成型
    1.4 SiC粉体团聚
        1.4.1 软团聚
        1.4.2 硬团聚
    1.5 碳化硅粉体改性机理
        1.5.1 静电稳定机制
        1.5.2 空间位阻稳定机制
        1.5.3 静电空间稳定机制
    1.6 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方法
        1.6.1 碳化硅粉体颗粒表面物理改性
        1.6.2 碳化硅粉体颗粒表面化学改性
    1.7 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剂
        1.7.1 减水剂
        1.7.2 偶联剂
        1.7.3 分散剂
    1.8 研究进展及意义
    1.9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案
        2.3.1 弱酸性碳化硅粉体的制备
        2.3.2 中性碳化硅粉体的制备
        2.3.3 弱碱性碳化硅粉体的制备
    2.4 测试方法
        2.4.1 微观形貌测试
        2.4.2 物相组成测试
        2.4.3 红外光谱测试
        2.4.4 固相含量测试
        2.4.5 粘度测试
        2.4.6 Zeta电位测试
        2.4.7 沉降稳定性测试
        2.4.8 TG测试
第三章 预处理聚丙烯酸改性制备弱酸性SiC粉体及浆料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改性前后SiC粉体物相组成分析
        3.2.2 改性前后SiC粉体微观形貌分析
        3.2.3 预处理聚丙烯酸改性工艺研究
        3.2.4 改性前后SiC粉体的Zeta电位分析
        3.2.5 改性前后SiC粉体的沉降稳定性分析
        3.2.6 改性前后的SiC粉体热重分析
        3.2.7 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段共聚物改性制备中性SiC粉体及浆料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4.2.2 分散剂HY2000改性工艺研究
        4.2.3 分散剂HY168改性工艺研究
        4.2.4 改性前后SiC粉体微观形貌分析
        4.2.5 改性前后SiC粉体的Zeta电位分析
        4.2.6 改性前后SiC粉体的沉降稳定性分析
        4.2.7 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丙烯酸钠改性制备碱性SiC粉体及浆料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改性前后SiC粉体物相组成分析
        5.2.2 改性前后SiC粉体微观形貌分析
        5.2.3 减水剂聚丙烯酸钠改性工艺研究
        5.2.4 改性前后SiC粉体的Zeta电位分析
        5.2.5 改性前后SiC粉体的沉降稳定性分析
        5.2.6 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4)干式变压器用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环氧灌封胶的概述
        1.2.1 环氧树脂的选择
        1.2.2 常用填料及改性剂
        1.2.3 固化剂及促进剂的选择
        1.2.4 增韧剂的使用
    1.3 环氧灌封胶的研究进展
        1.3.1 对热导率的改进
        1.3.2 对阻燃性的研究
        1.3.3 对绝缘性的改进
        1.3.4 对耐候性的改进
        1.3.5 部分公司产品的说明
    1.4 灌封胶的导热机理
    1.5 干式变压器的简介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及工艺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工艺流程
        2.3.1 粉体的干燥处理
        2.3.2 粉体的活化处理
        2.3.3 灌封胶A组分的制备
        2.3.4 灌封胶B组分的制备
        2.3.5 环氧灌封胶的制备与使用
    2.4 性能测试
        2.4.1 偶联剂与无机粉体的反应测试
        2.4.2 环氧-酸酐体系的粘度测试
        2.4.3 灌封胶组分的静置沉降测试
        2.4.4 灌封胶组分的固化时沉降测试
        2.4.5 灌封胶固化后的导热系数测试
        2.4.6 灌封胶固化后的击穿强度测试
        2.4.7 灌封胶固化后的体积电阻率的测试
        2.4.8 灌封胶固化后的介电损耗的测试
        2.4.9 灌封胶固化后的吸水率的测试
        2.4.10 灌封胶固化后的拉伸强度测试
        2.4.11 灌封胶固化后的弯曲强度测试
        2.4.12 灌封胶固化后的冲击强度测试
        2.4.13 灌封胶固化后的热失重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2.4.14 无机粉体的粒径分析
第三章 无机填料复配及其改性的研究
    3.1 改性剂种类的选择
    3.2 偶联剂用量的研究
        3.2.1 偶联剂用量对灌封胶粘度的影响。
        3.2.2 偶联剂用量对灌封胶电学性能的影响。
        3.2.3 偶联剂用量对灌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3.2.4 偶联剂用量对灌封胶导热性能的影响。
    3.3 对填料的不同干燥方式的探究
        3.3.1 对填料干燥温度的探究
        3.3.2 对填料干燥时间的探究
    3.4 改性工艺的研究
        3.4.1 偶联剂的加入方式
        3.4.2 改性反应的时间与温度
    3.5 不同粒径氧化硅的复配研究
        3.5.1 不同配比混合后的氧化硅的粒径分布
        3.5.2 不同粒径的氧化硅所制备灌封胶的粘度
        3.5.3 不同粒径氧化硅所制备灌封胶电学性能
        3.5.4 不同粒径氧化硅所制备灌封胶的其他性能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环氧灌封胶的研制
    4.1 灌封胶的浇注温度的确立
    4.2 环氧-酸酐配比的确立
        4.2.1 不同环氧-酸酐配比下的粘度变化。
        4.2.2 不同配比对样品热学性能的影响
        4.2.3 不同配比对样品电学性能的影响
        4.2.4 不同配比对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粉体填充量的选择
        4.3.1 不同粉体填充量的粘度变化
        4.3.2 不同填充量对电学性能的影响
        4.3.3 不同填充量对热学性能的影响
        4.3.4 不同填充量对其他性能的影响
        4.3.5 灌封胶A,B各组分间的填充分配
    4.4 不同固化工艺的研究
        4.4.1 环氧灌封胶理论固化温度和时间的计算。
        4.4.2 不同固化工艺的灌封胶固化过程中沉降情况
        4.4.3 不同固化工艺的的样品性能
    4.5 改进灌封胶阻燃性的研究
        4.5.1 使用阻燃环氧树脂
        4.5.2 添加反应型阻燃剂进行阻燃
        4.5.3 添加无机阻燃粉体进行阻燃
    4.6 灌封胶防沉降工艺的改性
        4.6.1 添加超细重钙防沉降
        4.6.2 防沉降配方的粘度变化
        4.6.3 防沉降配方的性能测试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与市面上的浇注料性能比较
    5.1 江特绝缘材料公司JT8968型灌封胶
    5.2 HUNTSMAN公司的ARALDITE型高粘度灌封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5)碱活化粉煤灰制备结构陶瓷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粉煤灰概况
        1.2.1 粉煤灰产生与分类
        1.2.2 粉煤灰危害
        1.2.3 粉煤灰基本物性
        1.2.4 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1.2.5 我国粉煤灰利用面临的挑战
        1.2.6 粉煤灰利用新趋势
    1.3 结构陶瓷和我国结构陶瓷产业概况
        1.3.1 建筑陶瓷
        1.3.2 典型先进结构陶瓷
    1.4 粉煤灰基结构陶瓷研究进展
        1.4.1 建筑陶瓷进展
        1.4.2 先进结构陶瓷进展
    1.5 目前粉煤灰制备陶瓷技术存在的问题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粉煤灰基础性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过程
        2.2.3 分析方法
    2.3 典型褐煤粉煤灰基础性质研究
        2.3.1 褐煤灰整体统计性质分析
        2.3.2 粒度对粉煤灰颗粒化学成分影响规律
        2.3.3 不同粒度粉煤灰颗粒在陶瓷砖中作用机制
    2.4 特色高铝粉煤灰基础性质研究
        2.4.1 高铝灰整体统计性质分析
        2.4.2 高铝灰元素赋存规律
    2.5 粉煤灰作为结构陶瓷原料局限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碱活化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2.3 分析方法
    3.3 碱活化对不同粒度粉煤灰颗粒改性效应
    3.4 碱活化对粉煤灰陶瓷性能提升机制
    3.5 碱活化对粉煤灰颗粒表面改性和可塑性调控
    3.6 碱活化对粉煤灰硅酸盐结构激活效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全煤灰建筑陶瓷制备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2.3 分析方法
    4.3 不同类型碱活化粉煤灰表征
        4.3.1 物相和微观结构特征
        4.3.2 热行为
    4.4 全煤灰建陶表征
        4.4.1 物理力学性能
        4.4.2 物相及微观结构特征
        4.4.3 重金属浸出和放射性测试
    4.5 碱活化对全煤灰陶瓷性能提升机制
        4.5.1 生坯强度(可塑性)提升机制
        4.5.2 烧成制品物理力学性能提升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先进氧化物结构陶瓷制备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过程
        5.2.3 分析方法
    5.3 硅灰石陶瓷
        5.3.1 托贝莫来石水热合成机理
        5.3.2 水热合成托贝莫来石表征
        5.3.3 前驱体烧结性能及新型硅灰石陶瓷表征
        5.3.4 托贝莫来石微观形貌对陶瓷性能影响规律
        5.3.5 铝硅置换效应对陶瓷性能影响规律
    5.4 莫来石陶瓷
        5.4.1 碱活化高铝粉煤灰表征
        5.4.2 莫来石陶瓷性能和结构表征
        5.4.3 烧结动力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先进非氧化物结构陶瓷制备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2 实验过程
        6.2.3 分析方法
    6.3 碱活化粉煤灰制备碳化硅晶须
        6.3.1 水玻璃与粉煤灰间硅酸盐网络交联反应
        6.3.2 晶须性能与生长方向
        6.3.3 碳热还原反应机理
        6.3.4 晶须生成机理
    6.4 SiC_w/SiC复合陶瓷结构设计与制备
        6.4.1 SiC_w氧化动力学及改性效果
        6.4.2 SiC_w表面Al_2O_3包覆机理及效果
        6.4.3 SiC_w/SiC复合陶瓷结构与性能表征及增韧机理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低气体渗透性高折光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LED芯片封装形式的发展
    1.3 LED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1.4 LED封装常用树脂材料
    1.5 LED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1.5.1 提高折光率
        1.5.2 提高柔韧性
        1.5.3 提高抗紫外老化性能
        1.5.4 提高耐热性
        1.5.5 提高导热性
        1.5.6 提高阻燃性
        1.5.7 提高憎水性
    1.6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1.6.1 有机硅材料的特点
        1.6.2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分类
        1.6.3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组成
        1.6.4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改性
    1.7 LED封装材料耐老化性能研究
    1.8 低气体渗透性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
    1.9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与创新之处
        1.9.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9.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9.3 本课题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物样品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3.2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结构表征
        2.3.3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2.3.4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2.3.5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2.3.6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2.3.7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物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TDM、TDt和TDMt的合成影响因素
        3.3.2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TDM、TDt和TDMt的结构表征
        3.3.3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热固化反应行为
        3.3.4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3.3.5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3.3.6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3.3.7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3.3.8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粉体共混改性乙烯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
        4.2.4 改性纳米粉体与硅树脂共混
        4.2.5 粘接剂PVEOS的制备
        4.2.6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样品的制备
        4.2.7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改性纳米粉体的表征
        4.3.2 粘接促进剂PVEOS的性能和结构表征
        4.3.3 纳米粉体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光学性能
        4.3.4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4.3.5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4.3.6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4.3.7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4.3.8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及其固化物样品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
        5.3.2 钛掺杂液体甲基乙烯基硅树脂性能
        5.3.3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影响因素
        5.3.4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结构表征
        5.3.5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5.3.6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5.3.7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5.3.8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5.3.9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形态结构
        5.3.10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原材料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的合成及其固化物样品的制备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的合成
        6.3.2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6.3.3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的结构表征
        6.3.4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形态结构
        6.3.5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6.3.6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6.3.7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6.3.8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6.3.9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金属锂负极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锂电池概述
        1.2.1 锂电池发展简史及现状
        1.2.2 锂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金属锂负极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金属锂负极的主要改性方法
        1.4.1 金属锂表面包覆
        1.4.2 集流体表面包覆
        1.4.3 隔膜改性
        1.4.4 优化电解液体系
        1.4.5 复合金属锂负极
        1.4.6 锂合金负极
    1.5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表征
    2.1 材料制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
    2.2 材料测试及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3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电极片的制备
        2.3.2 电池组装和拆解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碘酸溶液浸泡法对金属锂表面非原位包覆的改性研究
    3.1 引言
    3.2 非原位包覆金属锂电极的制备
    3.3 包覆后金属锂电极的形貌及表面成分表征
        3.3.1 包覆后金属锂电极的形貌
        3.3.2 包覆后金属锂电极的表面成分分析
    3.4 包覆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稳定性测试
    3.5 包覆后金属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5.1 Li|Li对称电池性能测试
        3.5.2 锂硫电池性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硝酸盐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金属锂负极的原位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电解液的配制
    4.3 改性后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3.1 不同含量KNO_3 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的性能对比
        4.3.2 不同碱金属硝酸盐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的性能对比
        4.3.3 锂硫电池性能测试
    4.4 KNO_3 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的改性机理分析
        4.4.1 Li|Cu电池的循环伏安(CV)测试分析
        4.4.2 电化学沉积的金属锂表面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铜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纳米纤维作为三维集流体
    5.1 引言
    5.2 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5.3 金属锂在不同集流体上的电化学沉积行为
    5.4 不同集流体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4.1 Li|Cu电池性能测试
        5.4.2 Li|Li对称电池性能测试
        5.4.3 LCO电池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合金属锂电极表面包覆氟化锌的改性研究
    6.1 引言
    6.2 表面包覆氟化锌的复合金属锂电极的制备
    6.3 氟化锌包覆层的表征
    6.4 充放电过程中复合金属锂电极的形貌变化
    6.5 表面包覆氟化锌的复合金属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6.5.1 Li|Li对称电池性能测试
        6.5.2 LCO电池性能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富锂双相惰性合金作为复合金属锂负极
    7.1 引言
    7.2 富锂双相Li-Cu合金的制备
    7.3 不同比例的Li-Cu合金结构分析
    7.4 Li-Cu合金内部纳米线结构的分析
        7.4.1 TEM形貌及晶体结构测试分析
        7.4.2 XRD晶体结构测试分析
        7.4.3 元素及成分测试分析
        7.4.4 电化学充放电测试分析
    7.5 Li-Cu合金内部纳米线结构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7.5.1 纳米线结构对金属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7.5.2 Li|Cu电池性能测试
    7.6 Li-Cu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7.6.1 Li|Li对称电池性能测试
        7.6.2 LTO电池性能测试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富锂双相非惰性合金作为复合金属锂负极
    8.1 引言
    8.2 富锂双相Li-Ca合金
        8.2.1 富锂双相Li-Ca合金的制备
        8.2.2 不同比例的Li-Ca合金结构分析
        8.2.3 Li-Ca合金内部三维多孔结构的分析
        8.2.4 Li-Ca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8.3 富锂双相Li-Ba合金
        8.3.1 富锂双相Li-Ba合金的制备
        8.3.2 不同比例的Li-Ba合金结构分析
        8.3.3 制备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对Li-Ba合金结构的影响
        8.3.4 充放电过程中Li-Ba合金物相及形貌变化
        8.3.5 Li-Ba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聚合物/粉体混合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粉体材料
    1.2 聚合物粉体复合材料
    1.3 聚合物简介
        1.3.1 聚丙烯
        1.3.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4 聚合物粉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4.1 溶胶凝胶法
        1.4.2 原位聚合法
        1.4.3 共混法
        1.4.4 粒子原位生长
    1.5 粉体的表面改性
        1.5.1 化学改性
        1.5.2 接枝聚合物
        1.5.3 配体交换
        1.5.4 表面改性的其他方法
    1.6 共混材料相容性的评价方法
    1.7 聚合物粉体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1 聚合物/碳酸钙复合材料
        1.7.2 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1.7.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类复合材料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聚合物与粉体相互作用分析
    2.1 分子间作用力
        2.1.1 色散力
        2.1.2 取向(偶极子-偶极子)力
        2.1.3 诱导(诱导偶极-偶极)力
        2.1.4 氢键
    2.2 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3 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4 聚合物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5 表面张力与酸碱相互作用
    2.6 电负性
    2.7 酸碱作用与电负性
第3章 相容性的表征
    3.1 溶解度参数表征共混体系相容性
    3.2 GEE方程判断聚合物共混相容性
    3.3 经验公式的提出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主要试剂
    4.2 主要仪器
    4.3 样品制备
        4.3.1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共混
        4.3.2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
    4.4 测试及表征方法
        4.4.1 扫描电镜分析(SEM)
        4.4.2 红外光谱测试
        4.4.3 差示扫描量热(DSC)
        4.4.4 熔融指数(MI)测定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扫描电镜分析
    5.2 红外光谱分析
    5.3 DSC曲线分析
    5.4 熔融指数分析
    5.5 经验式的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路用石墨烯研制及其改性沥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石墨烯沥青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石墨烯沥青的研究现状
        1.2.3 石墨烯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3.1 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初探
        1.3.2 石墨烯的制备及微观表征
        1.3.3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石墨烯分散母液研究
        1.3.4 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与材料组成研究
        1.3.5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与微观表征
        1.3.6 石墨烯改性沥青胶浆的性能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及行为特性初探
    2.1 基于膨胀石墨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
        2.1.1 实验材料
        2.1.2 基于膨胀石墨的改性沥青制备
        2.1.3 基于膨胀石墨的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研究
    2.2 干法制备的石墨烯改性沥青
        2.2.1 干法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
        2.2.2 石墨烯改性沥青评价指标
        2.2.3 石墨烯改性沥青性能
        2.2.4 石墨改性沥青与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性能对比
        2.2.5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
    2.3 石墨烯与沥青相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用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观表征
    3.1 石墨烯制备的常见方法
    3.2 石墨烯制备方法
        3.2.1 制备原理
        3.2.2 制备原料及仪器
        3.2.3 制备工艺参数
        3.2.4 确定助磨剂的目数
        3.2.5 均匀设计优化制备工艺
    3.3 石墨烯粉体的纯化
        3.3.1 碱洗法提纯石墨烯
        3.3.2 油萃-碱洗法提纯石墨烯
    3.4 石墨烯质量检验
        3.4.1 石墨烯XRD衍射分析
        3.4.2 BET法测石墨烯比表面积
        3.4.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石墨烯分散母液研究
    4.1 石墨烯分散研究现状
    4.2 石墨烯分散剂选择
        4.2.1 分子动力学建模初选
        4.2.2 基本溶剂的选择原则
        4.2.3 分散剂优选分析
        4.2.4 分散剂及基本溶剂的类型对沥青性能影响
        4.2.5 分散剂掺比对石墨烯的分散效果影响
        4.2.6 分散剂种类不同对石墨烯分散效果的影响
    4.3 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石墨烯分散效果评价
        4.3.1 基本原理
        4.3.2 最大吸收波长λ_(max)
        4.3.3 吸光系数ε
        4.3.4 紫外/可见光吸收谱(UV-vis)对分散剂优选验证
    4.4 基于PVP-K15的石墨烯分光度实验研究
        4.4.1 基于PVP-K15的石墨烯分光度实验设计
        4.4.2 基于PVP-K15的石墨烯分光度实验结果
        4.4.3 石墨烯悬浮液中石墨烯有效浓度的测定及评价
        4.4.4 石墨烯浓度、吸光度与分散剂掺比关系分析
    4.5 表面活性剂对石墨烯的分散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与材料组成研究
    5.1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
        5.1.1 高速剪切中的沥青老化问题及其预防
        5.1.2 两种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对比
        5.1.3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环节
        5.1.4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优化
    5.2 基于均匀设计的石墨烯改性沥青材料组成
        5.2.1 石墨烯改性沥青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5.2.2 配方设计建模实验及计算分析
        5.2.3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配方确定
        5.2.4 最佳组成材料性能验证
    5.3 基于UV-vis优化的石墨烯改性沥青材料组成
        5.3.1 不同分散剂掺比对吸光系数的影响
        5.3.2 不同石墨烯掺量对吸光系数影响
        5.3.3 确定石墨烯、分散剂的最佳掺量
        5.3.4 基于PVP-K15分散剂的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
        5.3.5 最佳材料组成性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墨烯改性沥青性能研究与微观表征
    6.1 两种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与性能比对
        6.1.1 两种石墨烯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比对
        6.1.2 两种墨烯改性沥青性能比对
    6.2 光、热及水作用下石墨烯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分析
        6.2.1 老化实验方案
        6.2.2 老化实验结果分析
    6.3 微观分析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分散
        6.3.1 实验主要仪器与材料
        6.3.2 显微观测结果及分析
    6.4 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微观表征
        6.4.1 XRD分析
        6.4.2 红外光谱分析
        6.4.3 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
        6.4.4 ICT扫描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墨烯改性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7.1 石墨烯改性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7.1.1 沥青胶浆粉胶比优化设计
        7.1.2 石墨烯改性沥青胶浆测力延度试验分析
        7.1.3 石墨烯改性沥青胶浆流变性能
        7.1.4 石墨烯改性沥青胶浆力学性能
    7.2 石墨烯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能分析
        7.2.1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分析
        7.2.2 沥青与岩石之间的粘结性能分析
    7.3 经济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主要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钠基CO2固体吸附剂制备改性及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
        1.1.2 温室气体排放的应对政策与措施
    1.2 CO_2 捕集与封存技术介绍
        1.2.1 燃烧前脱碳技术
        1.2.2 燃烧中CO_2 捕集技术
        1.2.3 燃烧后CO_2 捕集技术
    1.3 碱金属基固体吸附剂捕集CO_2 技术研究现状
        1.3.1 钾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1.3.2 钠基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1.4 催化剂、吸附剂成型技术介绍
        1.4.1 成型方式
        1.4.2 成型助剂
    1.5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钠基吸附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装置、方法与误差分析
    2.1 实验样品制备
        2.1.1 负载型钠基吸附剂粉体制备
        2.1.2 MgO掺杂钠基吸附剂制备
        2.1.3 钠基吸附剂成型制备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1 小型固定床脱碳系统
        2.2.2 CO_2 吸附量计算方法
        2.2.3 挤出-滚圆装置
    2.3 表征手段
        2.3.1 氮吸附仪
        2.3.2 X射线衍射仪
        2.3.3 X射线荧光光谱仪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2.3.5 热重-傅利叶红外联用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技术
        2.3.6 精密压力试验机和脆碎度测试仪
    2.4 误差分析
        2.4.1 误差来源及计算方法
        2.4.2 各实验系统误差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体负载型钠基吸附剂制备研究
    3.1 焙烧温度对钠基吸附剂的影响
        3.1.1 不同焙烧温度下吸附剂的CO_2 吸附性能
        3.1.2 不同焙烧温度下吸附剂微观结构
        3.1.3 吸附剂焙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3.2 浸渍方式对钠基吸附剂的影响
        3.2.1 常规浸渍VS超声浸渍
        3.2.2 等体积浸渍VS过量浸渍
    3.3 碳酸化反应温度对钠基吸附剂CO_2 吸附性能的影响
    3.4 Na_2CO_3 负载量对钠基吸附剂CO_2 吸附性能和表观结构的影响
        3.4.1 不同负载量吸附剂的CO_2 吸附性能
        3.4.2 不同负载量吸附剂孔隙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gO掺杂对钠基吸附剂影响机理研究
    4.1 不同MgO掺杂量吸附剂的脱碳特性
        4.1.1 MgO掺杂吸附剂的制备
        4.1.2 MgO掺杂吸附剂的CO_2 吸附性能
    4.2 不同MgO掺杂量吸附剂的微观结构
        4.2.1 吸附剂的孔隙结构
        4.2.2 吸附剂的表观形貌
    4.3 MgO掺杂吸附剂碳酸化反应前后的物相变化
        4.3.1 XRD分析
        4.3.2 TG-FTIR分析
    4.4 MgO掺杂吸附剂改性机理解释
    4.5 CO_2 吸附动力学研究
        4.5.1 吸附动力学模型介绍
        4.5.2 吸附剂CO_2 吸附动力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钠基吸附剂成型制备工艺探索
    5.1 成型钠基吸附剂的制备
        5.1.1 挤压工艺参数分析
        5.1.2 滚圆工艺参数分析
    5.2 挤压滚圆成型对钠基吸附剂的影响
        5.2.1 孔隙结构
        5.2.2 机械性能
        5.2.3 CO_2 吸附性能
    5.3 焙烧温度对成型吸附剂的影响
        5.3.1 焙烧温度对成型吸附剂CO_2 吸附性能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5.3.2 成型吸附剂颗粒焙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5.3.3 成型吸附剂颗粒焙烧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与晶粒堆积状态
        5.3.4 焙烧温度对成型吸附剂性能影响机制分析
    5.4 焙烧时间对成型吸附剂的影响
    5.5 扩孔粘结剂含量对成型吸附剂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发表的论文

四、2000~2001年中国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壳包覆粉煤灰的增白改性研究[D]. 宋合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超细碳化硅粉体表面改性及其浆料性能研究[D]. 孙世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水溶性高分子改性超细碳化硅粉体及其分散性研究[D]. 孙烨先.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干式变压器用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研制[D]. 董浩. 东华大学, 2020(01)
  • [5]碱活化粉煤灰制备结构陶瓷应用基础研究[D]. 罗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
  • [6]低气体渗透性高折光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研究[D]. 陈建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金属锂负极的改性研究[D]. 贾维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聚合物/粉体混合体系的研究[D]. 高鑫.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
  • [9]路用石墨烯研制及其改性沥青性能研究[D]. 张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
  • [10]钠基CO2固体吸附剂制备改性及成型研究[D]. 许志康.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2000-2001年我国粉末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