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控制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许亚锋[3](2015)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盛行对学习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学习场所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研究己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面对新技术环境下学习场所的变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关注技术如何影响学习场所的设计,具体包括四个研究问题:新技术环境下学习场所面临着何种变迁;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构成要素;影响教师和学生使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因素;基于上述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应该如何设计学习空间。围绕上述问题,论文开展以下研究:1.分析空间的范式变迁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归纳了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空间的构成要素。通过剖析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的演变历程,说明学习空间与教学空间的根本性的区别。学习场所正面临着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变迁,而技术因素则是推动空间范式变迁的重要动力。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新技术环境下学习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相应的理论模型、空间规划、内部陈设、物理环境与服务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等。2.研究影响教师和学生使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主要因素。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教师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了解了影响教师使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因素,包括教师的适应、易操作性、隐私等,并且发现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因使用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环境心理学、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采用路径分析方法验证了影响学生使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因素,包括兼容性、感知参与性、感知愉悦性等。3.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设计框架。根据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设计方法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学习空间设计框架,该框架由空间设计、构建和部署、情境中评价、优化设计四个阶段迭代循环,通过不断采纳用户的观点来增强学习空间的可用性。4.从实践的视角进行了教室和工作室两种典型学习空间的开发与应用。基于上述框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两个典型的学习空间:“新技术体验教室”和“大学电子课程工作室”,并且对空间的使用进行了跟踪评估,发现学生对两个学习空间都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空间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水平和社会性交互水平,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表明,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意向,根据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空间设计框架从空间规划、内部陈设、物理环境与服务、技术支持四个方面开发空间,能够使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具备较高的可用性,从而促进空间范式的变迁。
叶晓玲[4](2013)在《技术“进入”教育的言与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技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技术领域的实践也日渐繁荣,人们在“技术能够促进教育”的价值预设下将技术不断引介到教育领域,对这种引介的合理性却未及思考。现象学的原则要求我们悬置已有观念、对实事进行无预设的观察和描述。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以赤子之心重新探问“教育技术是否合理、如何产生?”成为必要。在“面向事情本身”的原则引领下,本文运用现象学描述、现象学分析、现象学解释学等方法,借鉴了技术现象学的思路与理论,对技术进入教育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探查与分析。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首先,探问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原初关系,以分析技术进入教育的本真原因。研究重新拷问了原初意义上的教育和技术,描述了教育中的技术现象,发现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教育经常性地无法独自完成其功能,需要借助技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于知识的交流传承,所以,此时的教育就成为一种“缺陷”存在,而技术帮助教育实现了其功能、构建出完整的教育存在,从而成为教育的“代具”。技术作为外在的东西构成了教育存在的本身,这时的教育以一种“教育-技术”的结构去存在。这个结构说明了教育与技术的原初关联,显示了技术进入教育的动因,也证明了教育技术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在存在意义上阐释“教育”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先天地构成了一个运动的张力,引发了教育存在内部“教育”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借鉴德里达的“延异”概念对这种互动进行了分析描述,阐明了“教育”与“技术”之间延异运动的引发与过程,指出了教育在二者的延异中被发明,教育技术在这个延异运动中生成,教育技术的生成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再次,教育与技术之间互动的在场显现,表现为教育中的“人”对技术的使用,技术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因“人”在教育中的具体需要被调整和改变,而教育亦因技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教育中的“人”可以类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他们分别与技术形成他者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或具身关系。在不同的关系中对技术要求不同,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亦不同,而不同的关系也显示了技术在教育中的不同存在状态;不同关系间的演化,显示了在场显现中技术进入教育、构建教育存在的过程;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分析,也揭示技术成为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的不足在于需要在现象学方法的支撑下,对教育技术生成的相关思考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检验。
王慧[5](2011)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专业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广西北部湾建设工程正进行的热火朝天,这么大的资金投入使得整个自治区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有了跨越性的变化,在新的战略规划与战略部署指导下,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缓解我区重点、支柱产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势在必行。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速度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8-2015年是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有了市场上紧缺人才的需求,就要建立相应的专业。但非常遗憾的是,各大高校并没有及时设置与这些紧缺人才相对应的紧缺专业。本文以石化产业、海洋产业、物流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为重点,研究广西高校紧缺专业建设,以期解决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人才紧缺问题。第一章绪论,简述论文的选题背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采取的方法,呈现整个研究的框架。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主要为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方向分析,获取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数据,对高校建立紧缺专业提供依据。第四章主要是分析现在高校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中紧缺专业的建设现状,以及这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作用,提出紧缺专业最核心的建设路径。第五章根据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紧缺专业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为学校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提供参考,为教育厅进行紧缺专业设置规划及决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总之,紧缺专业设置是一项预测性、前瞻性的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不但要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推进,更要先于社会发展而预先调整.
二、自动控制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控制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理论研究 |
2.1.1 文献分布情况 |
2.1.2 基本理念 |
2.1.3 设计原则 |
2.1.4 设计框架 |
2.1.5 评价研究 |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实践进展 |
2.2.1 SCALE-UP项目 |
2.2.2 TEAL项目 |
2.2.3 ALCs项目 |
2.2.4 TILE项目 |
2.2.5 “改造大学学习空间”项目 |
2.2.6 未来课堂项目 |
2.3 现状分析与启示 |
2.3.1 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 |
2.3.2 对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范式的变迁 |
3.1 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 |
3.1.1 概念内涵的演变 |
3.1.2 设计理念的演变 |
3.1.3 关键特征的演变 |
3.2 相关领域对空间变迁的影响 |
3.2.1 社会背景 |
3.2.2 学习理论 |
3.2.3 学习科学 |
3.2.4 教学法 |
3.2.5 信息技术 |
3.3 空间变迁的现实需求 |
3.3.1 现状与问题 |
3.3.2 成因分析 |
3.4 空间变迁的途径 |
3.4.1 利益相关者的重视 |
3.4.2 理念的更新 |
3.4.3 方法的优化 |
3.4.4 技术的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架构 |
4.1 理论模型 |
4.1.1 构建目标 |
4.1.2 基本特征 |
4.1.3 模型与释义 |
4.2 构成要素 |
4.2.1 空间规划 |
4.2.2 陈设 |
4.2.3 物理环境与服务 |
4.2.4 信息技术 |
4.3 典型空间分析 |
4.3.1 教室 |
4.3.2 工作室 |
4.3.3 实验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设计 |
5.1 设计范式 |
5.1.1 参与式设计的兴起 |
5.1.2 学习空间设计的现实诉求 |
5.1.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
5.2 设计原则 |
5.2.1 教师使用空间的影响因素 |
5.2.2 学生使用空间的影响因素 |
5.2.3 设计原则的归纳 |
5.3 设计框架 |
5.3.1 相关研究的启示 |
5.3.2 设计框架的提出 |
5.3.3 设计过程 |
5.3.4 具体维度 |
5.4 技术整合 |
5.4.1 数据与信息采集 |
5.4.2 基于混合云的数据处理 |
5.4.3 用户应用服务 |
5.5 实现方式 |
5.5.1 空间布局 |
5.5.2 家具 |
5.5.3 无线投影 |
5.5.4 多屏显示 |
5.5.5 记录过程 |
5.5.6 虚拟桌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案例一:新技术体验教室 |
6.1.1 使用情境分析 |
6.1.2 空间设计与开发 |
6.1.3 可用性评估 |
6.2 案例二:大学电子课程工作室 |
6.2.1 使用情境分析 |
6.2.2 空间设计与开发 |
6.2.3 可用性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回顾 |
7.2 论文的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香港公开大学“活动学习室”调研表 |
附录2 教师使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影响因素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使用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教学过程 |
附录5 案例一的前测问卷 |
附录6 案例一的后测问卷 |
附录7 案例一的基础知识测验题和综合应用评分标准 |
附录8 案例二的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技术“进入”教育的言与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缘起:“行”之匆匆与“思”之凿凿 |
二、旨趣:哲学追问与问题聚焦 |
三、回眸:历史来路与现实冲突 |
四、意义:本原思考与价值论证 |
五、径路:方法选择与逻辑展开 |
第一章 方法与理论:“言与思”的基础 |
第一节 现象学的原则与方法 |
一、为什么遵循现象学的原则与方法? |
二、什么是“现象学的原则与方法”? |
三、怎样遵循现象学的态度与方法? |
第二节 技术现象学理论 |
一、为什么选择技术现象学理论? |
二、有哪些主要的技术现象学理论? |
三、怎样借鉴技术现象学理论? |
第二章 “教育-技术结构”:技术作用下的教育存在 |
第一节 面向教育的实事本身 |
一、关于“教育”的词源学追溯 |
二、对教育实事的考察 |
三、教育的“缺陷”性存在 |
第二节 面向教育中的技术实事本身 |
一、“技术”的定位 |
二、教育中的技术实事 |
三、教育中技术的“代具性”补充 |
第三节 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 |
一、斯蒂格勒对人的存在的诗意解读 |
二、斯蒂格勒技术现象学思路的启示 |
三、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延异之一:教育的自我发明 |
第一节 “延异”概念的前生今世 |
一、德里达的“延异”观 |
二、斯蒂格勒对“延异”观的借鉴 |
第二节 借鉴“延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一、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观点梳理 |
二、借鉴“延异”的必要性 |
三、借鉴“延异”的合理性 |
第三节 “教育-技术”结构内部的延异运动 |
一、非对象化的思与言:理解“延异”的基础 |
二、延异的引发:教育的“缺陷”存在 |
三、延异的过程:“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差异化运动 |
四、延异的启示之一:延异运动构成教育不断革新进步的原因 |
第四节 教育在“教育”与“技术”的延异中自我发明 |
一、延异比存在本身更古老,是构成教育存在的差异运动 |
二、教育在“教育”与“技术”之间延异的踪迹中被发明 |
三、延异并非像在场者般显露自身,教育在延异的踪迹中显现 |
四、延异的踪迹包含了不在场者的在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延异之二:教育技术的生成 |
第一节 延异分析中的生成意蕴 |
一、延异的启示之二:关于教育技术的产生 |
二、他人研究的印证:关于教育技术“一体两面”的研究 |
三、不同视域对话的学理依据:现象学解释学 |
第二节 生成论思想:解释“延异”与教育技术的学理资源 |
一、赫拉克利特及其哲学地位 |
二、赫拉克利特的主要哲学思想 |
三、“生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节 关于教育技术的解释学:教育技术生成 |
一、“教育技术生成”的含义 |
二、教育技术生成的根基 |
三、教育技术生成的过程 |
四、教育技术生成的张力 |
五、教育技术生成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延异”的事例:教育活动中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第一节 前文思考与后文言说的统一性 |
一、发生现象学与静态现象学:前后研究的范式及关系 |
二、教育中人技关系分析的视域:教育的“教育-技术”结构 |
第二节 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及启示 |
一、唐·伊德及其思想背景 |
二、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 |
第三节 教育中的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一、教育中的“人” |
二、教育者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三、受教育者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四、教育中人与技术四种关系的讨论 |
第四节 教育中人与技术四种关系的启示 |
一、关系程度的启示:技术在教育中存在状态 |
二、关系分析的启示:技术的核心作用及教育技术应聚焦的“技术” |
三、关系状态的启示:成为教育技术的基本要求 |
四、关系演化的启示:成为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言与思”之得 |
二、“言与思”之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本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紧缺人才(exigent talents) |
2.1.2 人才培养模式(tal ents trai ni ng models)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 |
2.2.2 国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三章 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
3.1 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3.1.2 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
3.1.3 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4 钢铁和铝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3.1.5 粮食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3.1.6 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3.1.7 林浆纸产业发展现状 |
3.1.8 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9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2 北部湾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
3.2.1 北部湾九大重点产业发展趋势特点 |
3.2.2 北部湾紧缺人才需求发展呈现新特点 |
3.3 广西北部湾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分布情况 |
3.3.1 理工科类紧缺专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
3.3.2 农科类紧缺专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
3.3.3 经管法类紧缺专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
3.3.4 以海洋、石化和物流产业为重点 |
第四章 紧缺专业最核心的建设路径 |
4.1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4.2 产学合作教育 |
4.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
4.4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
第五章 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专业建设的对策 |
5.1 从政府层面研究紧缺专业建设的对策 |
5.1.1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合理的专业建设调控机制 |
5.1.2 科学规划紧缺专业建设的内容 |
5.1.3 政府科学规划紧缺专业建设的原则 |
5.1.4 加快紧缺专业布局结构调整 |
5.1.5 建立专业监测机制 |
5.1.6 建立紧缺人才专业规划评估检查制度 |
5.2 从学校层面研究紧缺专业建设的对策 |
5.2.1 科学规划加强紧缺专业建设 |
5.2.3 以产学研为纽带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自动控制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实践[D]. 许亚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4]技术“进入”教育的言与思[D]. 叶晓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紧缺专业建设研究[D]. 王慧. 广西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