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胶质细胞瘤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娇[1](2021)在《芳香烃受体AHR的内源性配体ITE抗神经胶质瘤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迅速切换迁移模式的特性,阻断GBM的侵袭极具挑战性,寻求能够阻断多种迁移模式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前期我们的研究发现一种内源性芳基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激动剂,小分子2-(1H-吲哚-3-羰基)-噻唑-4-羧酸甲酯(2-(1H-indole-3-carbonyl)-thiazole-4-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ITE),可以阻断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为确定介导ITE-AHR效应的基因,我们分析了数据库中可能与AHR调控的迁移相关基因。并将其与RNA-seq收集的ITE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比较。从两个基因集的交集中选择了可能相关基因,以供进一步研究。MYH9是非肌肉肌球蛋白IIA(non-muscle myosin,NMIIA)的组成部分,我们发现可通过ITE治疗降低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当MYH9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时,通过划痕实验发现其表达水平和细胞迁移能力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MYH9的过表达消除了ITE的迁移抑制作用,提示ITE-AHR通过抑制MYH9表达来抑制细胞迁移。MYH9对于3D密闭空间中的细胞迁移至关重要,ITE通过AHR影响MYH9的事实开辟了新的研发途径。胶质母细胞瘤作为一种缺乏T细胞浸润的“冷”肿瘤,其中色氨酸双加氧酶IDO/TDO产生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通过与AHR结合起到免疫抑制作用。目前已经开发的AHR拮抗剂,可以激活IDO过表达的癌症模型中的免疫反应。据报道,AHR可以像肿瘤抑制剂一样阻断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如何在癌症中靶向AHR仍然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ITE与PD1抗体协同作用,通过减少髓样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ive cells,MDSC)浸润来激活免疫。ITE与PD1抗体联合显着增加了神经胶质瘤组织中CD3+CD8+和CD3+CD4+T细胞的百分比。免疫调节基因的基因表达谱显示,已知的MDSC诱导物IL11被显着下调,这在ITE与PD1抗体联合组的蛋白水平上得到了证实。ITE单独使用抑制体外培养的GL261细胞中IL11的表达,并抑制IL11诱导PBMC向MDSC分化。在ITE组中,抑制IL11下游Stat3的磷酸化。在这种原位小鼠神经胶质瘤模型中,观察到的IL11-STAT3抑制作用是ITE抑制MDSC浸润,激活免疫的机制之一,因为还可能有其它通路。
胡明宁[2](2021)在《β-arrestin1在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黏附和EMT进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通常患者先通过手术切除大脑中发生的癌变,然后再接受放疗、与烷基化剂替莫唑胺的联合使用,适度改善了病人的生存时间。但是由于神经胶质瘤具有很高的侵袭性、异质性且对治疗有极强的抵抗力,所以大多数患者有很高的复发率,中位生存期也小于15个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策略来治疗神经胶质瘤。β-arrestin1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在许多生理过程(例如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了几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神经胶质瘤中β-arrestin1的生物学功能仍然不是很清楚。本论文通过对U87、U251及其各自的敲低β-arrestin1细胞株U87-sh ARRB1和U251-sh ARRB1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β-arrestin1可能与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细胞黏附和细胞增殖有关。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首次探讨了β-arrestin1在调节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细胞黏附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中的作用,并且证明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β-arrestin1被抑制后,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变慢,细胞黏附增加并且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此外,在U87细胞中发现抑制β-arrestin1降低了AKT、ERK、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和β-catenin活性,并且AKT、GSK3β和β-catenin信号的抑制与β-arrestin1敲低的神经胶质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用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2作用于U87和U87-sh ARRB1细胞,发现U87细胞迁移被显着抑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与U87细胞相比,U87-sh ARRB1的迁移显着降低,但LY294002并不能进一步增加对U87-sh ARRB1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作用于U87和U87-sh ARRB1细胞,U87细胞的EMT标志物被逆转,而对U87.1.4细胞EMT标志物没有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在U87细胞中,敲低β-arrestin1后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过程,通过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减缓神经胶质瘤EMT进程。因此,β-arrestin1成为神经胶质瘤进展的中心节点,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刘婷[3](2021)在《芒果苷促进恶性胶质瘤放疗增敏的机制研究及体内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由于胶质母细胞瘤(GBM)的高侵袭性和高复发性,GBM患者预后极差,且放疗效果欠佳。DNA双链断裂的修复(DDR)是GBM产生放疗抗性的主要原因。DDR包括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两个修复途径,其中NHEJ为肿瘤细胞放疗后修复的主要途径。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单体芒果苷联合放疗可显着抑制GBM细胞增殖,并抑制DDR。基于此,本论文旨在研究芒果苷通过抑制NHEJ途径从而提高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为以芒果苷为先导化合物的抗GBM靶向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方法:(1)芒果苷处理后,用电离辐射(IR)照射胶质瘤U-87 MG、U-118 MG细胞,对NHEJ修复途径的关键蛋白(53BP1、p-ATM、p-53BP1、γ-H2AX)进行Western Blot检测。(2)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分析U-87 MG、U-118 MG细胞中DSBs标志蛋白γ-H2AX焦点的聚集情况。(3)芒果苷处理后,用IR照射大鼠永生化施万细胞,免疫荧光分析γ-H2AX焦点的聚集情况,并用ELISA检测施万细胞DNA损伤百分比。(4)构建GBM荷瘤鼠模型,分组进行DMSO、IR、芒果苷、IR+芒果苷处理。测量20天内荷瘤鼠体重,移植瘤体积和重量,以及100天内生存曲线。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芒果苷处理后,调控NHEJ修复途径的关键蛋白ATM、53BP1、H2AX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这说明芒果苷通过抑制NHEJ途径,阻止DNA损伤修复。(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芒果苷给药后,γ-H2AX阳性GBM细胞和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显着减少(P<0.01),揭示了芒果苷能够有效抑制DNA损伤修复,提高GBM放疗敏感性。(3)芒果苷给药后,γ-H2AX阳性施万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芒果苷对施万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水平无影响。(4)芒果苷联合IR治疗可有效增加GBM荷瘤鼠的体重、延长生存时间(n=10,P<0.05)。(5)芒果苷联合IR治疗可显着降低肿瘤体积和重量,抑制肿瘤生长(n=10,P<0.05)。结论:芒果苷对GBM放射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这可能是芒果苷抑制DNA损伤NHEJ修复途径所介导的,因此,芒果苷可有望研发为改善GBM的放疗敏感性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
方亦龙[4](2021)在《microRNA-22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胶质瘤是大脑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恶性肿瘤的80%。它们通常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或前体细胞,并发展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或少突星形细胞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胶质瘤分为四个等级,其中Ⅰ、Ⅱ级胶质瘤为低级别的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的胶质瘤。通常,相对较高的等级与不良预后有关。当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最大程度地安全手术切除,并结合放疗和替莫唑胺化学疗法等综合治疗,尽管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并延长生存期,但由于肿瘤的浸润性,高级别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非常差,新诊断的病例5年生存率不到15%,并且中位生存期约为15个月。实体瘤在复杂的微环境中发展,严重地影响着肿瘤的生长、转化和转移。在大多数实体瘤的微环境中,有多种非肿瘤的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系统细胞和内皮细胞等。这些基质细胞中的每一种都会产生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管生成分子,并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生长和浸润的局部环境。对于神经胶质瘤,巨噬细胞是这些基质因子的主要来源。此外,巨噬细胞是胶质瘤中最大的免疫细胞群,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可捕获并加工来自肿瘤细胞的抗原并将其呈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细胞。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吞噬作用以及随后的抗原呈递对于产生抗肿瘤免疫至关重要,并增加了靶向巨噬细胞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能性。MicroRNA(miRNA)是参与转录后基因调控的非编码分子,已被证明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miR-22已被证明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多种肿瘤包括胶质瘤中具有抑制癌症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miR-22参与巨噬细胞及T细胞的炎症免疫反应,这提示miR-22有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环境中巨噬细胞从而影响胶质瘤的生长,转化和转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miR-22是否能调控巨噬细胞从而影响胶质瘤的发展以及miR-22通过何种机制,调控巨噬细胞影响胶质瘤的发展。研究目的:1.这项研究旨在miR-22是否能调控巨噬细胞从而影响胶质瘤的发展。2.这项研究旨在miR-22是否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介导T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揭示miR-22在调控胶质瘤肿瘤微环境中潜在的临床价值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为了研究miR-22在胶质瘤及其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用于检测胶质瘤组织样本以及癌旁组织中巨噬细胞的miR-22表达。2.为了研究miR-22在体内的抑癌作用,构建GL261原位小鼠胶质瘤模型。记录纯合子(miR-22-/-)、杂合子(miR-22+/-)和野生型(miR-22+/+)三组小鼠的生存周期;对原位胶质瘤模型中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F4/80和MHC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CD11b+巨噬细胞的比例。3.为了研究miR-22是否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功能产生影响,从胶质瘤患者肿瘤中分离出原代巨噬细胞和原代胶质瘤细胞,并结合人源单核细胞THP-1刺激成的巨噬细胞(命名为THP-1-M)、人源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 MG,以及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和鼠源胶质瘤细胞GL261构建共培养体系,进行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miR-22是否可以调控巨噬细胞从而影响胶质瘤的增殖和迁移,以及进行ELISA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TNFα,IL-2和IL-12表达,证实miR-22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4.RNA测序揭示了巨噬细胞中的miR-22和miR-22相关途径的特定功能。进行流式细胞术以证明miR-22在RAW264.7细胞和原代巨噬细胞中吞噬的作用。将RAW264.7细胞和GL261细胞、THP-1-M和U251及U-87 MG细胞直接混合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2是否能增强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在活细胞成像实验中观察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吞噬过程。5.为确定吞噬能力的增强是否也会增强巨噬细胞中的抗原呈递,将胶质瘤细胞与巨噬细胞混合共培养,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2对巨噬细胞上的抗原呈递相关分子MHC II和共刺激分子CD80的影响。6.为了检测miR-22对巨噬细胞中p-P65的影响,将胶质瘤细胞与巨噬细胞混合共培养,成像流式检测miR-22对巨噬细胞磷酸化p65的核转位,并在体内利用免疫荧光检测miR-22敲除对GL261原位胶质瘤模型中肿瘤组织中的CD11b和p-P65的表达的影响。7.为了检测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是否能促进CD8+T细胞的活化。通过流式细胞术从胶质瘤组织中分选出人CD3+T细胞,从小鼠脾脏分选出的小鼠CD3+T细胞,并在转染miR-22mimics的巨噬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共培养24 h后加入CD3+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产生IFNγ的CD8+效应T细胞的比例。8.为了验证HDAC6是否为miR-22的一个功能靶点,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22mimics后巨噬细胞HDAC6的蛋白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了HDAC6是miR-22的靶点。免疫组化检测HDAC6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检测CD11b和HDAC6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两种选择性HDAC6抑制剂Tubacin和CAY10603处理巨噬细胞,并检测抑制HDAC6的巨噬细胞是否可以介导miR-22在巨噬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结果:1.在胶质瘤组织和巨噬细胞中miR-22的表达情况。通过q RT-PCR检测miR-22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在胶质瘤组织中观察到miR-22的表达显着降低。同时,从胶质瘤组织分选的巨噬细胞中miR-22的表达也显着低于癌旁组织分选的巨噬细胞的表达。2.在原位神经胶质瘤模型中,miR-22的敲除对肿瘤形成以及对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在原位胶质瘤模型中,miR-22的敲除减少了小鼠的生存期并促进了肿瘤的生长;H&E染色对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与野生型组相比,miR-22敲除小鼠的新生肿瘤组织明显增多,免疫组化显示miR-22-/-小鼠中增殖标志物PCNA明显增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在肿瘤发生相对早期的阶段(注射神经胶质瘤细胞后7天)的肿瘤组织中CD11b+巨噬细胞的比例。我们发现,与野生型对照相比,miR-22-/-小鼠的胶质瘤组织中CD11b+巨噬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iR-22-/-小鼠肿瘤组织中F4/80+或MHCⅡ+活化的巨噬细胞减少。3.miR-22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胶质瘤患者肿瘤中分离出巨噬细胞和原代胶质瘤细胞,并结合人源巨噬细胞THP-1-M、人源胶质瘤细胞U251和U-87 MG,以及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和鼠源胶质瘤细胞GL261构建共培养体系,进行了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miR-22是否可以调控巨噬细胞从而影响胶质瘤的增殖和迁移,以及ELISA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TNFα、IL-2和IL-12表达,证实miR-22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CCK-8和Transwell实验证实miR-22能够通过巨噬细胞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ELISA实验证实miR-22增加了培养基中TNFα、IL-2和IL-12的表达水平。4.miR-22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的影响RNA测序揭示了miR-22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术证明miR-22刺激了RAW264.7细胞和原代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RAW264.7细胞和GL261细胞、THP-1-M细胞和U251及U-87 MG细胞直接混合共培养,并用CD11b标记巨噬细胞,CFSE标记肿瘤细胞,成像流式结果证实miR-22增强了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吞噬能力。5.miR-22对巨噬细胞中抗原呈递相关分子和p-P65的影响为了确定吞噬能力的增强是否也会增强巨噬细胞中的抗原呈递,我们将胶质瘤细胞与巨噬细胞混合共培养,并用流式细胞术证实了miR-22增加了巨噬细胞上的抗原呈递相关分子MHC II和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并增加了NF-κB成员磷酸化p65的核转位。免疫荧光证实miR-22敲除的荷瘤小鼠肿瘤内巨噬细胞中磷酸化p65的核转位水平降低。6.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转染miR-22 mimics和NC mimics的巨噬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共培养24 h后加入从胶质瘤组织中分选的人CD3+T细胞和小鼠脾脏中的CD3+T细胞。继续共培养24小时,流式细胞术证实了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增加了产生IFNγ的CD8+效应T细胞的比例。巨噬细胞给予NF-κB抑制剂处理后,抑制了MHC II和CD80的表达和CD8+T细胞的激活。7.miR-22与HDAC6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22抑制了RAW264.7细胞中HDAC6蛋白的表达并且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了HDAC6是miR-22的靶点。HDAC6抑制剂处理后巨噬细胞,增加了培养基中TNFα、IL-2和IL-12的表达水平,并抑制了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在胶质瘤组织中测试了HDAC6的表达,HDAC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并且在巨噬细胞中也观察到一致的结果,这与miR-22的表达相反。此外,HDAC6抑制剂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且HDAC6抑制的巨噬细胞增加了对胶质瘤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相似,HDAC6抑制的巨噬细胞显示p-P65的核转位,抗原呈递和CD8+T细胞激活的增加。结论:1.与癌旁组织相比,在胶质瘤组织中miR-22的表达降低。同时,从胶质瘤组织分选的巨噬细胞中miR-22的表达也低于癌旁组织分选的巨噬细胞的表达。2.在原位神经胶质瘤模型中,miR-22的敲除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并在相对早期阶段减少了巨噬细胞的浸润。3.miR-22增加巨噬细胞中的TNFα、IL-2和IL-12表达,并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4.miR-22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增加抗原呈递相关分子表达和p-P65核转位。5.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以NF-κB依赖的方式增加抗原呈递和CD8+T细胞的激活。6.巨噬细胞中miR-22的过表达通过抑制HDAC6发挥抗肿瘤作用,HDAC6是miR-22的一个功能靶点。
刘晓宁[5](2021)在《新型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其抗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多形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神经胶质瘤的50%,占脑部肿瘤的15%。GBM肿瘤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导致95%的GBM患者生存期不超过两年。而且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在不影响大脑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很难将肿瘤切除干净,导致其术后极易复发,且手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药物治疗在改善病人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GBM肿瘤治疗的一线药物为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等烷化剂,但这类药物长期应用极易产生耐药性。另外人们也积极开发作用其他靶点的药物,以及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应用于GBM肿瘤治疗,尽管有些治疗方案取得了显着的治疗效果,但患者的生存期仍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临床上仍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或方法用于GBM治疗。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是一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多种细胞过程以及胚胎发育、器官再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FAT在包括GBM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或过活化,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NFAT调控的MMPs、VEGFR等下游基因,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NFAT信号通路是一潜在的抗肿瘤药物靶点,可以为GBM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已上市的药物化合物库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其药理学性质及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因此从老药中寻找新药可以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基于此,本课题首先采用老药新用的策略寻找结构新颖的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同时,采用传统药物化学的方法及现代合理药物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前期发现的先导化合物YZ85进行结构改造,以探索有效的、结构新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GBM肿瘤候选药物分子。具体结果如下:1.基于老药新用的药物研发策略筛选出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用于GBM肿瘤治疗。首先从已上市的药物化合物库中,筛选出了93种结构简单且易于衍生的化合物构建筛选化合物库。初筛结果显示,8种化合物有较高的NFAT信号通路抑制活性,其中匹莫范色林酒石酸盐(PIM)的活性最高,IC50值为6.47μM。随后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PIM通过抑制CRAC通道中的STIM1的寡聚,而抑制NFAT信号通路的激活。实验结果显示PIM在细胞水平上可引起细胞周期G1/S期的停滞、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显着抑制GBM肿瘤细胞U87的增殖、迁移、运动等。在体内,PIM能显着抑制皮下及原位GBM肿瘤的生长。最值得注意的是,PIM的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表明其可以穿越血脑屏障,从而保证了未来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效果。组学研究进一步揭示,除了NFAT信号通路,PIM对ATR/RB/E2F、MYC及Aurora A/B信号通路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进而损害细胞周期进程、DNA复制和碱基代谢,有望产生较强的抗肿瘤作用。2.基于先导化合物结构改造的策略探索高活性磺酰胺类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本部分内容以前期发现的高活性磺酰胺类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YZ85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9种YZ85衍生物并进行了初步的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显示,YZ85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GBM活性,有望发展成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揭示了NFAT信号通路是非常有潜力的GBM肿瘤治疗靶点。PIM于2016年刚刚获准上市,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较少,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其对GBM肿瘤治疗潜力的新的抗肿瘤机制,即抑制NFAT信号通路、ATR/RB/E2F信号通路等。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考虑PIM与GBM肿瘤的临床一线药物TMZ或者m TORC1抑制剂联合用药,并积极推动PIM的临床试验。YZ85衍生物其抗肿瘤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将对其结构继续衍生化。
钟升[6](2020)在《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所筛选出的ENMD-2076药物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颅内肿瘤之一,占到了脑部肿瘤的30%40%,具有极高的侵袭浸润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大部分胶质瘤级别定位为IIIIV级恶性肿瘤,其凶险程度极高。尽管其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为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但是其患者的预后依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在分子以及基因水平上认识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生物信息学研究帮助研究者以系统、准确、有效的方式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性分子靶点,阐明了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理论基础,这使得研究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改变和分子机制成为了可能。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辅助下,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核心驱动基因诱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机制,并从疾病相关基因簇中发掘新型的诊断性生物标记或治疗靶点。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是一种研究基因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成分的方法,通过GO富集分析可以明确胶质母细胞瘤中异常表达和调节的生物学功能、细胞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定位。另外,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为生物学细胞信号通路提供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样本中显着改变的细胞信号通路。蛋白-蛋白互作用网络分析(PPI)能够帮助我们从蛋白互相作用模型以及拓扑学的角度探究胶质母细胞瘤分子机制,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可以进一步探究胶质母细胞瘤中异常改变的细胞信号通路。虚拟药物筛选和蛋白质分子对接技术被广泛用于特定蛋白质抑制剂、激动剂的筛选,利用一系列计算模块进行计算分析,以筛选出药理特性最好,与核心驱动基因编码蛋白结合亲和力最强的药物。ENMD-2076是一种新型口服可生物利用的小分子药物,也是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和极光激酶的抑制剂,具有脂溶性,广谱抗肿瘤,易透过血脑屏障等性质。本研究中,通过生物信息方法筛选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组织的高表达核心驱动基因后,我们利用虚拟药物筛选和蛋白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该基因编码蛋白的抑制剂。随后我们使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以及胶质瘤荷瘤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MTT细胞增殖实验、CFA集落形成实验、体外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细胞凋亡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测量、细胞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及动物实验等一系列体内外实验论证该药物的抗胶质母细胞瘤效果。我们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AURKA,NDC80,KIF4A,NUSAP1,KDR是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核心驱动基因。(2)AURKA,NDC80,KIF4A,NUSAP1基因低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好。(3)ENMD-2076与AURKA、KDR基因所表达的Aurora A和VEGFR-2蛋白具有很高的结合亲和力,被预测没有肝毒性,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易于吸收且易通过血脑屏障。(4)体外实验证明ENMD-2076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5)动物实验证明了ENMD-2076具有良好的抗胶质母细胞瘤增殖的效果,并与我们预测的药物在体内的安全性一致。(6)ENMD-2076的抗癌作用机制表明其通过阻断EMT过程抑制GBM细胞的迁移、侵袭;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通过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和增加裂解Caspase-3、Bax的促凋亡蛋白来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GBM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诱导GBM细胞凋亡。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URKA和KDR是GBM的关键治疗靶点。通过虚拟药物筛选技术发现ENMD-2076是Aurora A激酶和VEGFR-2的有效抑制剂。体内外试验表明ENMD-2076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王茹[7](2020)在《患者脑胶质瘤细胞体外3D培养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肿瘤,并且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仅为12-15个月。目前,胶质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药物体外检测模型的缺点是难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肿瘤微环境,导致体外试验与体内用药结果不符,最近几年内,细胞培养正逐渐由“二维单层”迈向“三维立体”。患者衍生的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培养物,也可称为类器官,是一种新的体外肿瘤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体内肿瘤环境,有望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在本研究中,获得了20例新鲜的神经胶质瘤肿瘤组织,包括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组织分离出细胞后,直接在基于Matrigel的3D系统中进行培养。结果发现,来自不同患者的3D培养物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胶质母细胞瘤3D培养物的外观具有不规则的边缘和更多的突起,而星形胶质细胞3D培养物表现出相对圆形的形状。细胞3D培养一个月后,石蜡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3D培养物有一定组织形态,且与亲本组织形态结构相似保留了亲本组织的核异常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3D培养物对于亲本组织的分子表达都得以维持。细胞培养前后,检测CD133的表达,发现在新鲜分离的肿瘤细胞中CD133的表达量极低,但在3D培养物中表达有所提高。此外,实时荧光定量显示,3D培养物中的干细胞标记CD133,SRY-box 2(SOX2),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的mRNA表达水平大大增加。为了明确肿瘤细胞3D培养的药物敏感性,并比较与单层培养的差异,使用吉非替尼对胶质瘤原代细胞进行药物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层培养,3D培养物药物敏感性相对较差,这可能是由于细胞干性的增强使细胞有一定程度耐药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胶质瘤细胞基于Matrigel的三维培养系统,患者衍生的类器官可以保持亲本组织的形态和分子特征,并发现了三维培养可以上调胶质瘤细胞干性,增加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这种三维培养系统有望为胶质瘤药物的研发和肿瘤微环境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
周文婧[8](2020)在《新型类脑器官模型的建立、应用及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类型,是一系列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异质性神经肿瘤的统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最常见的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亚型。GBM呈高度侵袭性生长,侵入脑实质的肿瘤细胞难以在手术和后续的放射治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为主的化疗中彻底清除,这是导致GBM高复发、预后极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良好的实验研究模型,进而分离出侵袭性胶质瘤细胞,研发针对侵袭性肿瘤细胞的新型靶向药物具有实质上的临床转化意义。利用体外肿瘤细胞培养模型探讨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及其机制是常见的实验室方法,其中包括划痕实验、细胞外基质凝胶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3D肿瘤球微侵袭实验等)及细胞在脑切片上迁移模型实验等。然而,肿瘤的侵袭迁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肿瘤细胞自身变化以及肿瘤细胞所生存的环境即肿瘤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变化的影响。TME主要由肿瘤间质、临近的各种组织细胞、微血管、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细胞构成了肿瘤间及肿瘤内细胞的异质性,从而影响肿瘤的恶性增殖、侵袭浸润及血管生成等。研究表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肿瘤干细胞表型,显着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及转移;我们课题组研究发现CAFs可以通过反Warburg效应,直接影响结直肠癌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促进肿瘤的恶性增殖及侵袭转移。在针对胶质瘤微环境的研究发现,反应性胶质瘤相关星形胶质细胞通过高表达链接蛋白Connexin43显着促进了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胶质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glioma associated macrophages,GAMs)与胶质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对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因此,肿瘤微环境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体外模型不具有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条件,难以反映体内脑环境的复杂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 IVYGAP 项目(http://glioblastoma.alleninstitute.org),可获得超过 40 个GBM的RNA-Seq数据,其中已从不同的区域(包括胶质瘤中心区和胶质瘤微环境浸润区)收集了病理学组织样本,但组织病理学难以从肿瘤微环境中的反应性胶质瘤相关神经胶质细胞中筛选出肿瘤细胞,故不能确切标记侵袭性肿瘤细胞。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可靠的体外模型来模拟脑肿瘤的侵袭,其肿瘤细胞可以侵入成熟分化的脑组织结构,并利用此模型实现实时、靶向地对侵袭性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基因组学以及蛋白组学进行评估。基于此,本论文首先构建了可模拟脑肿瘤微环境的类脑器官模型,详细探讨了其发育为成熟类脑器官结构的过程;其次,建立了病人来源的原代胶质母细胞瘤spheroids模型与类脑器官模型的体外共培养系统,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实时追踪荧光标记的胶质瘤细胞在共培养系统类脑器官中的运动,进而确定肿瘤细胞的侵袭速度、侵袭能力;第三,利用共培养系统,我们甄别筛选出靶向的胶质瘤治疗药物苦参碱,并探讨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第一部分 新型体外类脑器官模型建立目的构建类脑器官模型并详细评估各种神经细胞谱系分化发育为成熟脑结构的过程。方法1.体外分离妊娠1 8天的大鼠胚胎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培养为类脑器官。2.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第4天、第10天、第14天和第21天)类脑器官中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SOX2)、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MBP,Oligo2)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1b,AIF-1)表达情况。3.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的类脑器官的结构变化和成熟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表达以及分布情况。4.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分析21天的类脑器官的神经元发育状态。5.RNA-seq及蛋白质朴分析评估类脑器官的发育过程,并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起源的类脑器官发育以及数据库中鼠脑体内发育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WB显示类脑器官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SOX2)明显下调;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MB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1b,AIF-1)明显上调,其中21天的类脑器官表达量最高。2.H&E染色结果显示21天的的类脑器官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区:白质区和灰质区。3.IHC结果显示21天的类脑器官中不同的细胞定位: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白质区和表层区;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灰质区;小胶质细胞散在分布在灰质区和表层区;少突胶质细胞分布在表层区。21天的类脑器官呈现高度的结构整合特征。4.TEM结果显示21天的类脑器官含有许多神经突触和髓鞘轴突。5.在转录组水平上,大鼠类脑器官的发育与体内大鼠脑的发育表现出强烈的相似性,其中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21天的类脑器官与产后体内发育21的大鼠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表明21天的类脑器官为发育成熟的类脑器官。6.与转录组学相比,蛋白质组学分析在分化过程中揭示了与其相似的表达演变模式。7.蛋白质组学比对分析发现4个月的IPSc起源的类脑器官与第10天的大鼠类脑器官发育度相似。表明4个月大的IPSc类脑器官仍代表发育中的大脑结构,与产后第10天的大鼠体内大脑发育更相似,大鼠类脑器官是比IPSc类脑器官发育成熟速度快,是构建方法简单快捷的类体内模型。结论成功构建了可反应体内脑发育成熟的体外类脑器官模型,并深入探讨了类脑器官的发育成熟过程,为脑发育及脑肿瘤研究提供了较好的体外研究模型。第二部分新型类脑器官模型在胶质母细胞瘤研究中的应用目的构建类脑器官模型与病人来源的原代胶质母细胞瘤spheroids模型共培养系统,研究胶质瘤侵袭特征及筛选靶向药物。方法1.使用GFP慢病毒标记实验室构建的5种病人来源的胶质瘤细胞系(BG5,BG7,P3,GG16,GG6)。2.使用圆底低贴附96孔培养板培养肿瘤细胞为肿瘤spheroids,并将其与类脑器官共培养。3.Confocal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观察GFP标记的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情况。4.使用Imaris软件追踪每一个侵袭性胶质瘤细胞的运动轨迹,并计算其侵袭速度。5.裸鼠颅脑原位种植5种病人来源的胶质瘤细胞系,每天检测裸鼠体重,体重下降20%以上时麻醉老鼠,4%多聚甲醛灌注后取出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检测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侵袭特点。6.研究表明TGFβ抑制剂可以增强GBM中的抗迁移/抗侵袭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本课题在共培养系统中加入TGFβ因子、TGFβ抑制剂,验证其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7.利用共培养系统筛选实验室在研药物(苦参碱Matrine;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替莫唑胺TMZ和硫哒嗪thioridazine,Thio)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不同的胶质瘤细胞系具有不同的侵袭能力和侵袭速度。实验室构建的GFP标记的5种病人来源的胶质瘤细胞系中,BG5具有最高的侵袭能力,最快的侵袭速度,P3次之,BG7、GG16细胞系侵袭能力及侵袭速度中等,而GG6细胞系侵袭能力微弱。2.H&E染色结果显示体内颅脑原位种植瘤的侵袭能力强弱与共培养模型中得到的侵袭能力结果相似。表明体外共培养模型可以完全模拟体内脑肿瘤侵袭进展过程,而且更直观。3.TGFβ可以明显促进共培养样系统中胶质母细胞瘤BG7细胞的侵袭,而TGFβ抑制剂可以显着抑制胶质母细胞瘤BG7细胞的侵袭。表明体外共培养模型可以用来探讨细胞因子以及药物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4.在共培养系统中替莫唑胺、苦参碱可以显着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苦参碱可能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药物。结论成功构建了类脑器官模型与病人来源的原代胶质母细胞瘤spheroids模型的共培养系统,探讨了不同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侵袭能力,验证了 TGFβ及TGFβ抑制剂对胶质母细胞瘤侵袭能力的影响。确定了共培养系统可以高度模拟体内模型,能够提供针对侵入性GBM的潜在治疗策略的实验室研究依据。我们利用此共培养系统筛选出胶质瘤的可能的潜在靶向治疗药物苦参碱。第三部分苦参械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进一步确定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使用Cellcountingkit-8(CCK-8)检测苦参碱对正常神经胶质细胞及多种胶质瘤细胞系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明确药物的安全作用浓度。2.应用EdU增值实验探讨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3.利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进一步验证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4.应用PI和V-FITC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情况。5.应用TUNNEL染色法检测苦参碱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情况。6.应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周期的影响。7.使用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苦参碱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NA损伤情况。8.应用SA-β-gal衰老染色试剂盒检测苦参碱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衰老情况。9.WB探讨苦参碱不同时间处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 PARP,Caspase 3,Cleaved Caspase-3)、周期相关蛋白(Rb,p53,p21,p27,CKD4,CDK6)以及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10.蛋白质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数据库分析以及siRNA转染实验验证苦参碱作用于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机制。11.使用立体定向仪,裸小鼠原位种植生物素标记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P3),从第三天开始起隔天腹腔注射PBS、苦参碱(40 mg/kg)、苦参碱(80 mg/kg)。小动物成像仪每周检测颅内肿瘤生长情况;每天检测裸鼠体重,体重下降20%以上时麻醉老鼠,4%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应用IHCKi67、γH2AX、p27染色探讨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体内增殖和衰老的影响。结果1.苦参碱可以明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1.1 CCK-8结果显示,随着苦参碱处理细胞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呈显着的梯度降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在72小时的IC50值比正常胶质细胞NHA小约1.5至2倍,表明肿瘤细胞比正常胶质细胞对苦参碱更加敏感。1.2 EdU结果显示,苦参碱处理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EdU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2.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苦参碱可以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3.苦参碱不能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但可以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衰老。3.1流式细胞仪、TUN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WB结果显示,苦参碱处理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2周期结果显示,苦参碱介导胶质母细胞瘤G0/G1期周期阻滞。3.3苦参碱处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后,yH2AX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加,诱导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DNA损伤。3.4 SA-β-gal衰老染色结果显示,苦参碱处理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诱导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衰老。4.WB结果、以及siRNA转染实验表明苦参碱通过上调p27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衰老。5.数据库分析及WB结果表明苦参碱抑制了 PI3K/AKT/p27信号通路。6.蛋白质芯片、Elisa分析显示苦参碱处理的胶质瘤细胞IGF1分泌减少,WB结果显示下调IGF1可以抑制PI3K/AKT/p27信号通路,β-gal衰老染色结果显示IGF1的下调可增强苦参碱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的衰老作用。7.体内实验验证了苦参碱通过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衰老进而起到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7.1小动物成像结果显示,苦参碱处理组裸鼠颅内肿瘤体积较对照明显减小。7.2小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苦参碱可以延长胶质母细胞瘤裸鼠的生存期。7.3 IHC结果显示苦参碱处理组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而γ-H2AX、p27阳性细胞数较对照明显增加。结论苦参碱可以通过抑制IGF1/PI3K/AKT/p27信号通路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衰老,进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及侵袭转移。
孙英甲[9](2020)在《异甘草素协同替莫唑胺抑制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异甘草素、替莫唑胺及两药联用对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异甘草素作为胶质瘤化疗辅助用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在培养皿中利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SHG44人胶质瘤细胞。MTS试剂盒检测对照组(含与实验组等量的DMSO)、异甘草素组(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替莫唑胺组(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及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40μmol/L+50μmol/L、80μmol/L+100μmol/L、160μmol/L+200μmol/L)作用于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后的增值情况,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增值率及抑制率,进而通过金正均法进行药物联用效果评价;Western-blot分析经干预48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两药协同促进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2)利用DMEM/F12(1:1)无血清培养基(含B27、EGF、b-FGF)从贴壁的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中提取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纯化后的干细胞球采用免疫荧光法经CD133、Nestin联合鉴定其干细胞特性。(3)MTS试剂盒检测各处理组作用于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后的增值情况,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增值率及抑制率,进而通过金正均法进行药物联用效果评价;Western-blot分析经干预72h后干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两药协同促进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1)异甘草素组、替莫唑胺组及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处理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1272h后,与对照组(与实验组含等量的DMSO)相比随浓度增加细胞的增值受到抑制,且异甘草素在处理24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莫唑胺在处理24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药联合处理1272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正均法计算q值,在不同浓度异甘草素+替莫唑胺(80μmol/L+100μmol/L、160μmol/L+200μmol/L)给药24h后,q值均大于1.15,药物联用表现为协同效应,其中以异甘草素+替莫唑胺(80μmol/L+100μmol/L)的浓度组作用48h的协同效应最佳;Western-blot结果提示:80μmol/L异甘草素、100μmol/L替莫唑胺及异甘草素+替莫唑胺(80μmol/L+100μmol/L)作用于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含与实验组等量的DMSO)相比,异甘草素组在处理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1248h,随浓度增加细胞的增值活性增强,异甘草素组在处理72h后,细胞的增值活性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莫唑胺组在处理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1272h,随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其中在72h时各浓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处理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1272h,随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其中在4872h时各浓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正均法计算q值,在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80μmol/L+100μmol/L、160μmol/L+200μmol/L)给药72h,q值均大于1.15,药物联用表现为协同效应,其中以浓度为160μmol/L+200μmol/L作用72h的协同效应最佳;Western-blot结果提示:160μmol/L异甘草素、200μmol/L替莫唑胺及异甘草素+替莫唑胺(160μmol/L+200μmol/L)作用于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72h后,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能够抑制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及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值,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2.异甘草素协同替莫唑胺可通过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及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凋亡。
张永旭[10](2020)在《ZBTB20在高龄小鼠脑内表达及对N2a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文中指出锌指蛋白家族为真核生物中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其包含多个亚家族。ZBTB(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属于锌指蛋白家族的 POK(POZ and Kruppel)家族。研究者最早在树突状细胞中确认ZBTB20的存在,它属于ZBTB家族的新成员,也称为DPZF、HOF或ZNF288。以往的研究证明ZBTB20在很多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生长发育、免疫调节、血糖调控、痛觉调制等。ZBTB20基因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相关基因,但在不同报道中其对肿瘤的作用不一致。在非小细胞肺癌、肝癌中,ZBTB20的表达明显上调,且ZBTB20的表达量与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显示ZBTB20具有促癌基因的作用。但在PTEN基因相关的抑癌基因筛选中,发现ZBTB20具有抑癌作用。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ZBTB20基因敲减抑制细胞增殖,提示其促癌作用,而ZBTB20敲入则被证明引起胶质细胞分化成熟标志神经胶质纤维性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增高,显示ZBTB20对分化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神经肿瘤中,ZBTB20基因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从动物标本检测和细胞学实验两方面探讨了 ZBTB20基因在脑肿瘤发生中的可能作用,由于脑瘤发生率及发生类型与患者年龄相关,如胶质母细胞瘤高发于老年人中,因此我们首先检测了高龄小鼠(11月龄)脑内ZBTB20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确定了 ZBTB20基因在鼠脑内的表达定位及细胞类型。然后本研究通过慢病毒介导ZBTB20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mouse neuroblastoma Neuro-2a cells)细胞系中高表达,检测其对N2a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实验动物的准备:选用C57BL/6小鼠(11月龄)。2.免疫荧光:取全脑做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显色检测小鼠脑切片中ZBTB20、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GFAP 的表达,观察 ZBTB20 表达及其与 GFAP和MAP2、NSE和GFAP共定位情况。3.慢病毒包装和感染:HEK293T细胞中完成慢病毒包装,48h后收集病毒上清液,过滤后保存备用。N2a细胞分为ZBTB20-N2a组和Ctr-N2a组,分别在对数生长期感染ZBTB20过表达慢病毒和对照慢病毒,感染2d后用2μg/ml嘌呤霉素筛选7d,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阳性细胞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ZBTB20蛋白表达。4.细胞增殖和分化检测:光镜下观察ZBTB20基因敲入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ZBTB20敲入后N2a细胞增殖能力,WB法检测ZBTB20敲入后GFAP和微管相关蛋白及tau蛋白的表达量。5.细胞迁移能力检测:利用划痕实验探讨ZBTB20敲入对N2A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老龄小鼠(11月龄)海马区和皮层区均有ZBTB20基因表达,ZBTB20与MAP2、NSE和GFAP均有共定位,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内和核外均有表达。。2.慢病毒感染N2a细胞后,经过7d嘌呤霉素筛选,EGFP阳性细胞大于90%,ZBTB20-N2a组中ZBTB20表达量显着增高。3.ZBTB20敲入使N2a细胞中GFAP蛋白和tau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但细胞形态并无显着改变。3.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结果显示ZBTB20-N2a组和Ctr-N2a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无显着差异。4.划痕实验表明ZBTB20-N2a组和Ctr-N2a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无显着差异。结论1.ZBTB20在老龄小鼠皮层和海马区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2.ZBTB20敲入促进N2a细胞中GFAP和tau蛋白表达,但对细胞形态无影响。3.ZBTB20敲入对N2A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二、神经胶质细胞瘤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胶质细胞瘤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芳香烃受体AHR的内源性配体ITE抗神经胶质瘤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ITE抑制神经胶质瘤的作用机制 |
1.1 引言 |
1.1.1 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背景 |
1.1.2 AHR的研究背景 |
1.1.3 AHR与神经胶质瘤 |
1.1.4 迁移相关基因VAV3 |
1.1.5 迁移相关基因MYH9 |
1.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2.1 实验材料 |
1.2.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ITE对迁移相关基因VAV3 的作用 |
1.3.2 ITE对2D及3D培养细胞的影响 |
1.3.3 ITE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G迁移相关基因MYH9的影响 |
1.4 讨论 |
1.5 结论 |
2 AHR配体ITE与PD1抗体联用对神经胶质瘤免疫的影响 |
2.1 引言 |
2.1.1 GBM的免疫疗法 |
2.1.2 靶向特定免疫抑制因子 |
2.1.3 免疫检查点的介绍 |
2.1.4 GBM的免疫微环境 |
2.1.5 AHR的免疫调控 |
2.1.6 靶向AHR通路 |
2.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ITE与PD1抗体协同作用增加原位GL261模型鼠的存活率 |
2.3.2 ITE与PD1抗体协同作用,增加细胞毒性免疫细胞的浸润 |
2.3.3 ITE与PD1协同作用对TH17/Treg比的影响 |
2.3.4 ITE与PD1协同作用增加CD4+CD8+T细胞的比例 |
2.3.5 ITE减少了原位胶质瘤模型鼠脑肿瘤组织中MDSC的浸润 |
2.3.6 ITE与KYN处理对GL261细胞中IL11的影响 |
2.3.7 ITE处理显着抑制胶质瘤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β-arrestin1在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黏附和EMT进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神经胶质瘤 |
1.2 β-arrestins |
1.2.1 β-arrestins作为脚手支架蛋白在不同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
1.2.2 β-arrestins在癌症中介导的信号通路 |
1.3 上皮间充质转换 |
1.3.1 癌症EMT的特征和功能后果 |
1.3.2 激活EMT的信号通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神经胶质瘤细胞系转录组比较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1 转录组测序数据 |
2.2.2 数据处理 |
2.2.3 GO和 KEGG通路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3.2 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第三章 β-arrestin1 调节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黏附及EMT过程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细胞 |
3.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引物序列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伤口愈合实验 |
3.3.3 Transewell实验。 |
3.3.4 细胞黏附 |
3.3.5 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3.3.6 蛋白质提取、制备及Western Blottig |
3.3.7 免疫荧光 |
3.4 实验结果 |
3.4.1 β-arrestin1(ARRB1 基因)表达鉴定 |
3.4.2 敲低β-arrestin1 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黏附 |
3.4.3 敲低β-arrestin1 降低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 |
3.4.4 β-arrestin1 调节神经胶质瘤细胞EMT进程 |
第四章 β-arrestin1 通过多信号通路调节神经胶质瘤的迁移和EMT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细胞 |
4.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 |
4.3.2 伤口愈合实验 |
4.3.3 蛋白质提取、制备及Western Blotting |
4.4 实验结果 |
4.4.1 β-arrestin1 调节PI3K/AKT、ERK和 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 |
4.4.2 β-arrestin1 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 |
4.4.3 β-arrestin1 通过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神经胶质瘤细胞EMT进程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讨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芒果苷促进恶性胶质瘤放疗增敏的机制研究及体内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现状 |
1.3 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 |
1.3.1 DNA损伤应答 |
1.3.2 胶质瘤干细胞与放疗抵抗 |
1.3.3 氧环境与放疗抵抗 |
1.3.4 其他放疗抵抗机制学说 |
1.4 胶质瘤放疗增敏策略 |
1.5 芒果苷研究进展 |
1.6 课题组在芒果苷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增敏的前期研究结果 |
1.7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1.8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芒果苷抑制U-87MG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细胞系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U-87MG细胞培养 |
2.2.2 给药处理及细胞照射 |
2.2.3 Western Blot检测 |
2.2.4 免疫荧光染色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芒果苷抑制U-87MG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信号通路 |
2.3.2 芒果苷对U-87MG细胞γ-H2AX焦点具有抑制作用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芒果苷抑制U-118MG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系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芒果苷抑制U-118MG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信号通路 |
3.3.2 芒果苷抑制U-118MG细胞γ-H2AX焦点的形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芒果苷对正常神经胶质细胞DNA损伤修复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细胞系 |
4.1.2 药品与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施万细胞培养 |
4.2.2 给药处理及细胞照射 |
4.2.3 免疫荧光染色 |
4.2.4 ELISA检测 |
4.2.5 统计学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芒果苷不影响正常神经胶质细胞γ-H2AX焦点的形成 |
4.3.2 芒果苷不影响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的DNA损伤修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芒果苷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敏感性的体内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药品与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U-118MG细胞培养 |
5.2.2 荷瘤鼠模型的构建 |
5.2.3 实验分组 |
5.2.4 荷瘤鼠处理 |
5.2.5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芒果苷联合IR对荷瘤鼠体重的影响 |
5.3.2 芒果苷联合IR对荷瘤鼠生存率的影响 |
5.3.3 芒果苷联合IR对荷瘤鼠体内移植瘤体积的影响 |
5.3.4 芒果苷联合IR对荷瘤鼠体内移植瘤重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microRNA-22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动物和临床样本 |
2.2 细胞株 |
2.3 试剂 |
2.4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原代胶质瘤细胞的培养 |
3.2 构建GL261原位胶质瘤模型 |
3.3 细胞培养及处理 |
3.3.1 细胞培养 |
3.3.2 细胞转染 |
3.4 流式细胞术 |
3.4.1 胶质瘤患者原代巨噬细胞的收集 |
3.4.2 胶质瘤患者原代CD3+T的收集 |
3.4.3 小鼠原代CD3+T的收集 |
3.4.4 检测GL261原位胶质瘤模型中肿瘤组织中CD11b+巨噬细胞的比例 |
3.4.5 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3.4.6 检测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
3.4.7 检测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相关分子 |
3.4.8 检测巨噬细胞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 |
3.5 GL261原位胶质瘤模型中肿瘤组织病理学分析 |
3.6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3.6.1 检测GL261原位胶质瘤模型中肿瘤组织PCNA,F4/80和MHCⅡ的表达 |
3.6.2 检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DAC6 的表达 |
3.7 免疫荧光分析 |
3.7.1 检测GL261原位胶质瘤模型中肿瘤组织的CD11b及p-P65的表达 |
3.7.2 检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1b,HDAC6的表达 |
3.8 Western Blot |
3.9 RNA的提取及定量实时PCR(qRT-PCR)分析 |
3.9.1 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RNA的提取 |
3.9.2 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 的表达 |
3.9.3 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巨噬细胞中 miR-22的表达 |
3.10 CCK-8检测细胞增殖 |
3.11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 |
3.12 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HDAC6是miR-22的靶点 |
3.13 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 |
3.14 活细胞成像检测RAW264.7细胞在转染miR-22 mimics后对GL261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3.15 mR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3.16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在胶质瘤组织和巨噬细胞中miR-22的表达情况 |
4.2 在原位神经胶质瘤模型中,miR-22的敲除对肿瘤形成的影响 |
4.3 在原位神经胶质瘤模型中,miR-22的敲除对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
4.4 转染miR-22mimics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 |
4.5 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4.6 miR-22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的影响 |
4.7 miR-22对巨噬细胞中抗原呈递相关分子和NF-κB磷酸化p65核转位的影响 |
4.8 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 |
4.9 miR-22与HDAC6的靶向关系 |
5 讨论 |
5.1 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miRNA治疗胶质瘤的可能性 |
5.2 过表达miR-22的巨噬细胞通过增强的吞噬作用以及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
5.3 mi-22靶向HDAC6在调节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胶质瘤血管生成中NF-κB的激活: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新型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其抗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形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现状 |
1.2 NFAT信号通路与肿瘤 |
1.2.1 NFAT及其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 |
1.2.2 NFAT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
1.2.3 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 |
1.3 老药新用与神经胶质瘤 |
1.3.1 老药新用的优势 |
1.3.2 老药新用在神经胶质瘤中的应用现状 |
1.4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老药新用的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其抗GBM肿瘤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IM作为一种有效的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鉴定 |
2.3.2 PIM抑制TG诱导的NFAT核易位分子机制的探究 |
2.3.3 PIM的体外抗GBM活性评价 |
2.3.4 PIM的体内抗GBM活性评价 |
2.3.5 PIM抗GBM肿瘤的分子机理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磺酰胺类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其抗GBM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YZ85衍生物的表征及抗GBM增殖活性测定 |
3.3.2 构效关系分析 |
3.4 小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相关化合物的图表 |
附录二 相关化合物的表征图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所筛选出的ENMD-2076药物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胶质瘤 |
1.1.1 神经胶质瘤概述 |
1.1.2 神经胶质瘤的发病因素 |
1.1.3 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
1.1.4 神经胶质瘤的分级和分子分型 |
1.1.5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 |
1.2 生物信息学 |
1.2.1 微阵列芯片数据集 |
1.2.2 GO,KEGG和GSEA分析 |
1.2.3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 |
1.2.4 临床患者数据集 |
1.3 结构生物学 |
1.3.1 结构生物学概述 |
1.3.2 配体库和对接软件 |
1.3.3 分子对接 |
1.3.4 药理特性 |
1.3.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4 信号通路介绍 |
1.4.1 信号通路概述 |
1.4.2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
1.4.3 血管生成信号通路:VEGF |
1.4.4 AURKA通路 |
第2章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分析工具 |
2.2.2 微阵列芯片数据的获取 |
2.2.3 识别差异表达基因 |
2.2.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KEGG和GSEA分析 |
2.2.5 PPI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和模块选择 |
2.2.6 临床患者数据收集 |
2.2.7 统计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别结果 |
2.3.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 |
2.3.3 蛋白质互作用网络构建和核心驱动基因模块的筛选 |
2.3.4 胶质瘤患者生存曲线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通过结构生物学分子对接和虚拟筛选技术筛选核心驱动基因的抑制剂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分析工具 |
3.2.2 Discovery Studio软件和配体库的选择 |
3.2.3 利用Libdock模块进行以结构为基础的虚拟筛选 |
3.2.4 化合物的药理特性预测 |
3.2.5 化合物与靶蛋白的分子对接 |
3.2.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 实验结果 |
3.3.1 天然药物数据库的虚拟筛选 |
3.3.2 化合物的药理特性预测 |
3.3.3 CDOCKER分析ENMD-2076 与AURKA和VEGFR-2 的精确分子对接 |
3.3.4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体外细胞实验验证ENMD-2076 药物的抗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用品 |
4.2.2 细胞增殖实验 |
4.2.3 集落形成实验 |
4.2.4 体外划痕实验 |
4.2.5 细胞迁移实验 |
4.2.6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ENMD-2076 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
4.3.2 ENMD-2076 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体内动物实验验证ENMD-2076 的抗胶质母细胞瘤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用品 |
5.2.2 实验动物获取 |
5.2.3 制备C6-胶质母细胞瘤负荷大鼠模型 |
5.2.4 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大鼠 |
5.2.5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 |
5.2.6 统计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ENMD-2076 在体内试验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
5.3.2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5.4 讨论 |
第6章 ENMD-2076 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值、侵袭和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用品 |
6.2.2 细胞免疫荧光 |
6.2.3 细胞凋亡实验 |
6.2.4 细胞周期分析 |
6.2.5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
6.3 实验结果 |
6.3.1 细胞免疫荧光测定 |
6.3.2 ENMD-2076 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 |
6.3.3 ENMD-2076 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G2/M期的阻滞 |
6.3.4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结果 |
6.4 讨论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发表文章 |
致谢 |
(7)患者脑胶质瘤细胞体外3D培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胶质瘤研究现状 |
1.3 肿瘤细胞三维培养技术 |
1.4 肿瘤干细胞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胶质瘤细胞系 |
2.1.2 实验小鼠 |
2.1.3 患者样本临床信息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主要药品试剂及耗材 |
2.1.6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胶质瘤样本的消化 |
2.2.2 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
2.2.3 细胞在Matrigel中3D培养 |
2.2.4 胶质瘤细胞系在电纺聚乳酸-微管阵列膜材料中3D培养 |
2.2.5 患者原代细胞的平面培养 |
2.2.6 细胞的CD133流式检测 |
2.2.7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 |
2.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 |
2.2.9 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 |
2.2.10 细胞复苏、传代、计数以及冻存 |
2.2.11 Cell Titer-Blue检测细胞活力 |
2.2.12 细胞药物检测实验 |
2.2.13 提取细胞RNA |
2.2.14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
2.2.15 Real-Time PCR |
2.2.16 成年小鼠心脏灌流及取脑组织实验 |
2.2.17 冰冻切片 |
2.2.18 H9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
2.2.19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基于Matrigel的3D培养方法的建立 |
3.1.1 人脑胶质瘤原代细胞的分离 |
3.1.2 人脑胶质瘤细胞3D培养 |
3.1.3 人脑胶质瘤细胞原位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
3.1.4 人脑胶质瘤细胞3D培养物的病理分子检测 |
3.1.5 基于Matrigel的3D培养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干性表达的影响 |
3.2 3D培养对胶质瘤细胞干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吉非替尼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作用 |
3.4 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脑类器官的初步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型类脑器官模型的建立、应用及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型体外类脑器官模型的建立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二部分 新型类脑器官模型在胶质母细胞瘤研究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第三部分 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9)异甘草素协同替莫唑胺抑制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异甘草素协同替莫唑胺抑制SHG44 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配制0.25%胰蛋白酶(含EDTA) |
2.2 胎牛血清分装 |
2.3 配制异甘草素溶液 |
2.4 配制TMZ溶液 |
2.5 SHG44 人脑胶质瘤细胞培养 |
2.6 贴壁细胞传代 |
2.7 细胞冻存 |
2.8 药物处理分组 |
2.9 MTS法检测细胞抑制率 |
2.10 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Bcl-2、Caspase-3和BAX的表达 |
2.11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MTS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对SHG44 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金正均法计算协同指数q,评价联用效果 |
3.3 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 |
4 讨论 |
实验二 异甘草素协同替莫唑胺抑制SHG44 人脑胶质瘤细胞干细胞增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配制0.25%胰蛋白酶 |
2.2 分装B27 储存 |
2.3 分装EGF储存 |
2.4 bFGF分装储存 |
2.5 含生长因子的DMEM/F12(1:1)的悬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配制 |
2.6 配制异甘草素溶液 |
2.7 配制TMZ溶液 |
2.8 贴壁细胞SHG44 人脑胶质瘤细胞培养 |
2.9 悬浮细胞SHG44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培养 |
2.10 SHG44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鉴定 |
2.11 药物处理分组 |
2.12 MTS法检测细胞抑制率 |
2.13 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Bcl-2、Caspase-3和BAX的表达 |
2.1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SHG44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及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
3.2 MTS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对SHG44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 金正均法计算协同指数q,评价联用效果 |
3.4 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异甘草素抗胶质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10)ZBTB20在高龄小鼠脑内表达及对N2a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细胞系 |
1.3 慢病毒及慢病毒包装试剂盒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1.6 实验耗材 |
1.7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免疫组化 |
2.2 细胞复苏 |
2.3 细胞培养和传代 |
2.4 细胞的冻存 |
2.5 慢病毒的包装及冻存 |
2.6 慢病毒感染、嘌呤霉素筛选和鉴定 |
2.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
2.8 细胞划痕实验 |
2.9 CCK8法 |
2.10 平板克隆实验 |
2.11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免疫荧光法检测ZBTB20在海马内表达 |
3.2 免疫荧光法检测NSE、MAP2、GFAP与ZBTB20在皮层内共表达 |
3.3 慢病毒感染N2a细胞 |
3.4 ZBTB20过表达对N2a细胞分化的影响 |
3.5 ZBTB20敲入对N2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6 ZBTB20基因敲入对N2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ZBTB20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人类疾病的联系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神经胶质细胞瘤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芳香烃受体AHR的内源性配体ITE抗神经胶质瘤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丽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β-arrestin1在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黏附和EMT进程中的作用[D]. 胡明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3]芒果苷促进恶性胶质瘤放疗增敏的机制研究及体内验证[D]. 刘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microRNA-22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D]. 方亦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新型NFA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其抗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活性研究[D]. 刘晓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所筛选出的ENMD-2076药物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D]. 钟升. 吉林大学, 2020(08)
- [7]患者脑胶质瘤细胞体外3D培养及应用研究[D]. 王茹.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8]新型类脑器官模型的建立、应用及苦参碱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文婧. 山东大学, 2020(09)
- [9]异甘草素协同替莫唑胺抑制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D]. 孙英甲.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ZBTB20在高龄小鼠脑内表达及对N2a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D]. 张永旭.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