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L2交换结构研究

AAL2交换结构研究

一、AAL2交换结构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佩锋[1](2013)在《诺基亚西门子WCDMA实验网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CDMA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已从TDM转到了ATM和IP,并向全IP方向演进。对于工程技术、3G业务等人员紧跟技术的发展提出挑战,针对技术的研发、设备的维护、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模拟现行网络实验环境非常重要。目前中国联通诺基亚西门子移动设备实验网技术过时,需要建立一个软硬件与现行网络同步、技术面向未来的WCDMA实验网。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以ATM和IP技术基础,设计建设包括CN、UTRAN和UE几部分的诺基亚西门子WCDMA实验网,功能达到通过本实验网模拟实现语音、可视电话、数据通信等功能。本课题的背景是中国联通为提升移动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力支撑公司3G业务发展。在黑龙江培训中心建立诺基亚西门子WCDMA移动网络设备运行维护培训基地。整个实验网中分无线侧、核心网的CS域和PS域、配套等几部分,本次重点研究完成无线侧部分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中国联通WCDMA现行网络设备选定、组网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参考了诺基亚西门子厂家的设备安装和调试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培训中心实际情况、实验网特点,按照实际工程的实施步骤要求等多方面的考虑。对实验网的无线接入设备RNC和NodeB设备选型和布局、设备的组网、硬件安装中电缆和光缆连接、RNC软硬件设计与调试、设备开通后对其功能进行测试的研究。建设一个即能满足现行网络的技术要求,又能兼顾到技术演进需求的WCDMA实验网。满足中国联通和厂家对工程技术、3G业务等人员技术支持和培训的需求。

赵志远[2](2011)在《一种基于FPGA的灵活AAL2模块设计》文中指出为了提高语音及传真类业务在异步传输模式(ATM)中的传输性能,在对ATM信元格式和语音编码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语音及传真类业务传输的ATM/AAL2信元格式。详细介绍了基于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的AAL2适配模块的设计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模块的转发性能进行了分析。该模块具备线速转发能力,可移植性好,适用于ATM设备中多接口、多速率、多话路、多编码的并行接入及处理。

苗正[3](2011)在《一种基于FPGA的ATM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ATM交换系统是某通信交换网络项目的核心。目前在通信网中所采用的交换方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及IP交换。本文首先分析了上述四种交换技术的特点,并结合项目要求,给出了本文所采用的交换技术体制:ATM交换。然后对不同类型的交换结构和缓存策略进行了分类和对比。虽然Crossbar交换结构相对于其它交换结构而言,耗费较多的资源;但其输入缓冲无阻塞交换结构中存储器和交换结构速率与端口线速相等,非常适用于高速和大容量交换系统,近年来许多高速交换机和路由器均倾向于采用输入缓冲无阻塞的Crossbar交换结构来实现。况且,Crossbar交换结构简单,容易硬件实现。虚拟输出排队策略通过在每个输入端口放置N个FIFO缓冲队列,每个FIFO存放着指向N个不同输出端口的信元,完全消除了队头阻塞。因此,本文选择基于虚拟输出队列策略的Crossbar空分交换结构。在对交换系统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交换结构、缓存策略和调度算法分别进行了研究之后,根据项目的要求,最终确定了基于VOQ缓存策略、Crossbar空分结构和iDRM调度算法的高速交换结构模型。然后,对交换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并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HDL),利用FPGA实现了8 8端口、交换容量为1.2Gbps交换结构。该设计不仅成功地突破交换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 VOQ缓存、iDRM调度算法和Crossbar交换结构;而且对于改变交换机的核心器件普遍依赖于进口国外ASIC套片的现状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恺[4](2010)在《具有AAL5功能的大容量ATM交换机的FPGA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性能优势明显的ATM技术曾在通信网中获得广泛应用,现今仍应用于空间通信和无线网等特殊领域。依托于《10Gbps大容量ATM交换原型样机》项目,论文重点研究具有AAL5功能的大容量ATM交换机的设计方案和AAL5协议接收方向功能的FPGA实现。该AAL5的FPGA实现方案与现有的实现方案相比,具有较高数据处理速率,且通过FPGA可实现较强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在简述ATM基本理论、交换结构以及AAL5协议原理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基于FPGA实现的具有AAL5功能的大容量ATM交换样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信元预处理、信元交换和AAL5等主要模块的具体功能。重点研究的AAL5接收方向FPGA设计和实现的模块包括内部信道号ICN映射、信元分类处理、接收位宽变换、缓存写入控制、信元重组处理、CRC处理和PoS L3接口控制等;完成了上述模块的功能分析、VHDL编程和仿真验证,以及整个AAL5接收方向处理的仿真验证。论文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研究交换模块的功能增强与改进,探讨了原理样机的测试过程、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以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样机达到了设计要求,论文为研制基于FPGA实现的具有AAL5功能的大容量ATM交换机建立了技术基础。

罗斌,樊自甫,万晓榆[5](2009)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平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讨论了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面的假活现象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措施包括增加MSC SERVER对Iu用户面资源的监测功能,利用SNMP协议在MSC SERVER中检测并向WEM(无线网元管理器)实时地反馈Iu接口用户面状态。最后将该方案以系统补丁的形式,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实验室TD-SCDMA试验网中进行功能验证与测试。

罗斌,樊自甫,万晓榆[6](2009)在《TD-SCDMA网络Iu接口用户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引言软交换是3GPP在R4核心网中引入的网络框架结构,软交换结构的核心网可以向用户提供综合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并且引入了与承载无关的电路交换(CS)域以及将移动交换中心(MSC)分为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

罗斌,樊自甫,万晓榆[7](2009)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平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法》文中提出为了满足用户对网络性能不断增长的需求,3GPP在R4核心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将移动交换中心(MSC)分成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和媒体网关(MG),并选择Iu接口作为无线接入网(UTRAN)和核心网(CN)的通用接口。主要讨论了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面的假活现象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包括增加MSC Server对Iu用户面资源的监测功能,利用SNMP协议在MSC Server中检测并向无线网元管理器(WEM)实时反馈Iu接口用户面状态。最后将该方案以系统补丁的形式,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实验室TD-SCDMA试验网中进行功能验证与测试。

李文江[8](2008)在《大容量卫星交换体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逐渐由原来的弯管转发技术向星上处理转换,星上处理具有处理灵活,带宽利用率高,点对多点通信方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向星上处理转变。星上处理

张文红[9](2008)在《基于网络处理器技术及其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大唐电信集团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随着各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共同努力,目前该技术已成熟,具备了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但前期大唐移动的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产品基于ATM交换进行系统构建,系统容量受限,设备集成度低,需要进行平台级改进,且在网络协议需要上考虑R4、R5、R6的平滑演进,因此,公司考虑开发基于IP交换的硬件平台。本论文主要基于IP交换的硬件平台中的接口板的设计和实现。论文通过对网络处理器、ATM适配层5协议、ATM适配层2协议的研究,接口板以Intel公司的IXP2400网络处理器为核心实现,通过编写微码实现AAL2/AAL5与内部IP数据的转换。实际测试表明,该设计合理,所支持的ATM连接数量、接口处理能力等方面完全符合RNC系统容量大、集成度高的要求,目前已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RNC设备中。

马彦恒[10](2008)在《ATM交换控制与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作为B-ISDN的核心技术,由于其具有统计复用和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特性,在现有的许多专用通信网络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来源于某专用通信网络ATM交换机的研制,ATM交换机需要支持多种业务(话音、视频、图像、IP数据等)的综合接入与交换,因此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综合业务ATM支撑平台,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ATM交换控制与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包括ATM技术、综合交换技术和ATM资源管理。其次,分析了综合业务接入与处理过程,基于所采用的交换平台阐述了信元交换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型ATM连接的交换控制方式。探索出一种将综合业务承载到ATM交换平台的可行方案。本文还研究了ATM资源管理技术。经过比较与分析,结合网络使用要求,首次提出带宽资源实行挤占式分级管理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综合业务资源共享的问题。对ATM连接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并采用自动保存与恢复技术进行保护,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对ATM连接信息实时备份功能进行了设计,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重用的软件平台,给出了主要功能的软件实现。该研究已通过测试验证,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AAL2交换结构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AL2交换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诺基亚西门子WCDMA实验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1.1.1 WCDMA 移动通信系统现状
        1.1.2 WCDMA 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及情况分析
    1.2 WCDMA 系统结构
        1.2.1 UMTS 系统网络构成
    1.3 实验网
        1.3.1 实验网的意义
        1.3.2 实验网的组成
        1.3.3 实验网目标
第2章 无线接入设备组网与互连
    2.1 设备组网
        2.1.1 UTRAN 的基本结构
        2.1.2 核心网络基本结构
    2.2 光缆和电缆的敷设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线接入设备选型与布局
    3.1 无线接入部分设备的选型
        3.1.1 RNC
        3.1.2 NodeB
    3.2 设备布局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诺西 RNC 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4.1 硬件配置
        4.1.1 单板型号选定
        4.1.2 硬件管理系统
        4.1.3 时钟及同步系统
    4.2 软件设计调试
        4.2.1 物理接口设计
        4.2.2 ATM 资源设计
        4.2.3 用户控制面的信令设计
        4.2.4 用户面的路由和数字分析设计
        4.2.5 软件调试代码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测试
    5.1 功能测试的方法
        5.1.1 测试设备
        5.1.2 测试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5.2 功能测试的过程
        5.2.1 小区搜索
        5.2.2 RRC 连接建立过程
        5.2.3 位置登记过程
        5.2.4 鉴权加密过程
    5.3 参数指标
        5.3.1 小区选择重选
        5.3.2 接入参数
        5.3.3 功控参数
        5.3.4 准入与过载控制参数
        5.3.5 HSPA 参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一种基于FPGA的ATM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交换技术研究
    2.1 交换技术体制
        2.1.1 电路交换
        2.1.2 分组交换
        2.1.3 ATM 交换
        2.1.4 IP 交换
    2.2 ATM 协议层次结构
    2.3 交换结构
        2.3.1 时分交换结构
        2.3.2 空分交换结构
    2.4 交换结构的缓存策略
        2.4.1 输出缓存
        2.4.2 输入缓存
    2.5 交换结构和缓存策略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TM 交换系统的设计
    3.1 交换系统概述
    3.2 交换单元
        3.2.1 交换模块
        3.2.2 外部接口时序关系
    3.3 传输管理单元
        3.3.1 路由处理及VOQ 处理模块概述
        3.3.2 路由处理及VOQ 处理模块缓冲模式
        3.3.3 路由处理及VOQ 处理模块功能划分
    3.4 MMSP 模块
    3.5 MCU 接口以及其他辅助电路
    3.6 QOS 保证及拥塞处理策略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TM 交换系统的实现
    4.1 交换系统概述
    4.2 交换系统硬件实现平台
        4.2.1 交换系统母板
        4.2.2 STM-1 接口板
        4.2.3 CPU 接口板
    4.3 交换系统信元格式
    4.4 交换结构的FPGA 实现
        4.4.1 设计工具介绍
        4.4.2 硬件描述语言VHDL
        4.4.3 VOQ 模块的FPGA 实现
        4.4.4 iDRM 调度模块的FPGA 实现
        4.4.5 Crossbar 交换结构的FPGA 实现
    4.5 交换系统的测试
        4.5.1 交换功能测试
        4.5.2 组播功能测试
        4.5.3 优先级功能测试
        4.5.4 性能指标的测试
    4.6 系统研究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4)具有AAL5功能的大容量ATM交换机的FPGA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ATM交换及其发展现状
    1.2 ATM适配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ATM基本理论及AAL5原理
    2.1 ATM信元结构
    2.2 ATM技术特点
    2.3 ATM交换结构
        2.3.1 ATM交换结构的基本功能
        2.3.2 ATM交换结构的分类
        2.3.3 基于共享缓存的交换结构
    2.4 AAL5原理
        2.4.1 AAL协议简介
        2.4.2 AAL5协议
第三章 具有AAL5功能的ATM交换机方案设计
    3.1 具有AAL5功能的ATM交换机总体设计
    3.2 信元预处理模块设计
        3.2.1 信元接收方向处理流程
        3.2.2 信元发送方向处理流程
        3.2.3 信元预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接口
    3.3 交换模块设计
        3.3.1 交换模块的总体框图
        3.3.2 信元写入控制
        3.3.3 信元读出控制
        3.3.4 流量控制
    3.4 AAL5模块设计
        3.4.1 AAL5发送模块设计
        3.4.2 AAL5接收模块设计
第四章 AAL5接收模块的FPGA设计与实现
    4.1 AAL5接收模块设计
        4.1.1 AAL5接收模块组成及其功能
        4.1.2 AAL5接收模块存储器结构介绍
    4.2 主要模块的PGA设计与实现
        4.2.1 ICN映射模块
        4.2.2 信元分类处理模块
        4.2.3 接收位宽变换模块
        4.2.4 缓存写入控制模块
        4.2.5 信元重组处理模块
        4.2.6 CRC处理模块
        4.2.7 PoS L3接口控制模块
    4.3 AAL5接收模块整体仿真验证
第五章 交换模块的改进及原理样机调测试
    5.1 交换模块的功能增强与改进
        5.1.1 微处理器接口
        5.1.2 信头处理模块的改进
        5.1.3 中央缓存读出模块的改进
    5.2 原理样机测试方案及结果
        5.2.1 VP/VC交换测试及结果
        5.2.2 广播信元与单播信元混合测试及结果
        5.2.3 业务优先级测试及结果
    5.3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TD-SCDMA网络Iu接口用户面假活现象的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Iu接口用户面假活现象及其影响
3 Iu接口用户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法
4 方法的验证与测试
5 结束语

(7)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平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Iu接口体系结构
2 Iu接口用户面存在的假活现象及其影响
3 Iu接口用户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案
4 解决方案的验证与测试
5 结语

(8)大容量卫星交换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星上交换体制的提出
2 地面网络交换构架分析
    2.1 核心路由器交换构架分析
        2.1.1输入输出接口
        2.1.2输入输出接口
        2.1.3交换结构
    2.2 ATM交换构架分析
        2.2.1输入输出接口
        2.2.2交换矩阵
        2.2.3信令与控制处理
3 星载ATM/IP混合交换体制
    3.1 IP路由控制技术, ATM信令控制技术与数据交换技术分离
    3.2 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技术与交换技术的分离思想
    3.3 定长包 (cell) 交换技术以及自定义路由技术
    3.4 QoS服务质量保证、流量控制、优先级以及组播、多播技术的星地功能合理分配
4 结束语

(9)基于网络处理器技术及其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RNC 产品网络接口及接口硬件单元分析
    2.1 TD-SCDMA 无线接入网分析
    2.2 ATM 及AAL 技术简介
    2.3 AAL5 技术
    2.4 AAL2 技术
        2.4.1 AAL2 的一般框架结构
        2.4.2 AAL2 的功能模型
        2.4.3 AAL2 的数据单元
        2.4.4 AAL2 公共部分子层(CPS)
        2.4.5 AAL2 的分段和重装特定业务汇聚子层
    2.5 网络处理器技术
        2.5.1 网络处理器的定义及基本组成
        2.5.2 网络处理器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2.5.3 Intel 网络处理器介绍
    2.6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RNC 接口单元硬件结构分析
    2.7 IPOA 技术
    2.8 小结
第三章 硬件平台单板设计
    3.1 单板功能模块划分及描述
    3.2 单板接口描述
        3.2.1 外部接口设计
        3.2.2 内部接口设计
    3.3 关键模块实现描述
        3.3.1 控制处理模块
        3.3.2 网络处理器模块
        3.3.3 千兆以太接入模块
    3.4 小结
第四章 驱动和微码软件详细设计
    4.1 单板驱动设计
        4.1.1 单板初始化子模块
        4.1.2 单板控制子模块
        4.1.3 NP 下载子模块
    4.2 单板微码设计
        4.2.1 微码模块划分及数据流程
        4.2.2 微引擎使用划分
    4.3 小结
第五章 单板测试
    5.1 测试和性能分析
    5.2 测试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附录A:缩略语
参考文献

(10)ATM交换控制与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所做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ATM技术
        2.1.1 ATM的基本概念
        2.1.2 ATM协议模型
    2.2 综合交换技术
    2.3 ATM资源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TM综合交换控制技术研究
    3.1 综合业务接入与处理
        3.1.1 IP业务接入与处理
        3.1.2 帧中继业务接入与处理
        3.1.3 电路仿真业务接入与处理
        3.1.4 话音业务接入与处理
        3.1.5 业务处理流程
    3.2 信元交换流程
        3.2.1 交换平台结构
        3.2.2 信元交换的基本流程
    3.3 信元交换控制
        3.3.1 点到点VP/VC信元交换
        3.3.2 组播VP/VC信元交换
        3.3.3 AAL2连接交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TM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4.1 ATM交换资源分类
    4.2 ATM连接标识资源管理
    4.3 ATM带宽资源管理
        4.3.1 ATM综合业务分类
        4.3.2 带宽资源管理方式
    4.4 ATM连接管理
        4.4.1 连接管理策略
        4.4.2 连接保护方式
        4.4.3 连接冗余备份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与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软件设计与实现
        5.2.1 ATM交换控制与资源管理软件架构
        5.2.2 接口设计
        5.2.3 数据结构设计
        5.2.4 连接信息管理软件设计
        5.2.5 带宽资源管理软件设计
        5.2.6 ATM交换控制软件设计
        5.2.7 数据保护与备份软件设计
    5.3 软件测试
        5.3.1 ATM连接控制能力测试
        5.3.2 带宽资源管理测试
        5.3.3 PVC业务热拔插测试
        5.3.4 PVC断电保护能力测试
        5.3.5 PVC业务主备冗余能力测试
    5.4 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AAL2交换结构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诺基亚西门子WCDMA实验网设计与实现[D]. 徐佩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6)
  • [2]一种基于FPGA的灵活AAL2模块设计[J]. 赵志远. 无线电工程, 2011(06)
  • [3]一种基于FPGA的ATM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苗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4]具有AAL5功能的大容量ATM交换机的FPGA设计与实现[D]. 刘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5]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平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法研究[J]. 罗斌,樊自甫,万晓榆. 广东通信技术, 2009(03)
  • [6]TD-SCDMA网络Iu接口用户面假活现象的解决[J]. 罗斌,樊自甫,万晓榆. 电信技术, 2009(02)
  • [7]TD-SCDMA网络建设中Iu接口用户平面假活现象的解决方法[J]. 罗斌,樊自甫,万晓榆. 现代电信科技, 2009(02)
  • [8]大容量卫星交换体制研究[J]. 李文江. 卫星与网络, 2008(06)
  • [9]基于网络处理器技术及其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S2)
  • [10]ATM交换控制与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现[D]. 马彦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AAL2交换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