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

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

一、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牛航[1](2021)在《基于城市热岛效应下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研究 ——以昆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范少华[2](2021)在《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目标下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大规模城市群的发展,生产与生活空间体量进一步扩大;生态用地也不断被蚕食,生态用地的减少也代表着天然植被极大地破坏,植被锐减与不断上升的地面不透水率极大地影响了人居环境舒适度,形成热岛效应;如何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的情况下,优化生态用地空间格局,更为经济地提升生态用地安全性与降温、服务功能,削弱城市群热岛效应,保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就成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从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角度出发进行热岛效应的弱化在理论上可以充实对热岛效应削弱的城市群大尺度研究方法,在实践层面可以从生态用地优化设计角度对北部湾城市群的整体人居舒适度提升进行精细化的指导。本文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与MODIS数据以5年为一阶段分析生态用地与热岛效应的变化情况,分别分析其过去19年变化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总结其相关性;接着对生态用地优化模式进行总结,并得出适用于城市群的大尺度MCR模型优化法,在确定优化方法之后利用生态源地与以热岛为主要阻力目标的综合阻力面相关数据构建了生态用地优化格局,接着在生态用地优化格局的基础上,以设计落地为要求导向,通过对生态用地数据与热岛数据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并进一步对优化格局进行实际的优化方案设计。最终在方案中设计了降温绿心区、生态降温高、中、低效益扩张区和降温先行区五类分区;构建东西降温轴与南北降温轴以连接主要热岛与生态用地重叠区,提供降温支持;并通过海岸修复带、城市限制带和交通限制带以提供对热岛扩张的管控与限制支持,最后通过多廊道与多节点来以来连接各大分区,实现以点带面、以线切割热岛蔓延区的目的。最后再对设计方案进行量化分析与图示,提供实施指导与支持。总体来说,本研究分别对生态用地与热岛效应进行了19年跨度的数据分析,并研究其变化趋势与相关性,以MCR模型为基础,构建其弱化热岛效应的生态用地优化模型与优化格局,接着从规划实际落地要求进一步对优化格局进行细化,提出空间结构与详细设计分区方案,最后以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提供规划设计支持。

勾书琪[3](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同时,“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实践和问题式教学。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性的验证原理类地理实验,问题式地理实验有待加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广泛收集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与案例,并结合中图版地理教材提出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其次,在界定问题式地理实验概念的基础上,整理与分析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依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启示,设计了10个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再次,进一步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为检验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从设计的方案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实施,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提出2019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30个,设计了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10个。第二,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6条:(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第三,研究得到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的基本组成11部分,即实验名称、问题类型、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示意图、问题表征与猜想、问题分析与观察操作、问题解决与迁移、反思与评价。

韩帅帅[4](2020)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成为社会和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而空间结构调整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的过度集聚会造成交通拥堵、生态空间锐减、污染集中排放和热岛效应等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人口的无序分散也可能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强调人口高密度集中的单中心结构和强调人口去中心化的多中心结构,哪一个具有更高的生态绩效?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关注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但是人口的分布可以通过影响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工业企业占据城市大量不透水面,是城市主要的污染源和热源,工业企业空间分布在其中承担的机制作用,是本文的第二个关注点。空间结构对空间尺度具有敏感性,例如,一个城市从市辖区尺度来看呈现人口单中心分布,但在市域尺度上观察可能会变成多中心格局,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生态绩效的判断。因此,本文的第三个关注点是比较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性。鉴于以往研究中并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生态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减污、增绿、防灾”三位一体的城市生态内涵框架,分别从市辖区和市域尺度研究了人口单中心和多中心结构对于空气污染、绿色空间和热岛效应的影响,并检验了工业企业空间分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对于空气污染,市辖区尺度的人口单中心结构有利于降低PM2.5排放量,市域尺度的多中心人口分布有利于降低PM2.5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在尺度较小的市辖区中,单中心将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在尺度较大的市域中,多中心将工业企业分散到副中心。由此可能导致,集中在市辖区中心的工业企业,通过知识溢出提高技术水平,邻近性可以共享环保设施,加之受到较高的环境规制从而降低了PM2.5排放量;而分散在市域的工业企业,将节省的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用于环保投入,且集聚在市域副中心的工业企业也会受集聚经济的影响,从而减少对外围地区的污染。第二,对于城市绿色空间,无论是在市辖区还是市域尺度,多中心的人口分布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加绿色空间的面积占比,还提高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从机制实证看,人口多中心结构带来了市辖区和市域工业企业的去中心化。这可能产生两方面结果,一方面,城市中心(主中心)的不透水面会转化为绿色空间,而郊区(副中心)因为企业的集聚而经济增长,更有资金建设绿色空间,这都会促进绿色空间面积的增加。另一方面,多中心半径变得更小,加之密度的下降会提升交通效率,因此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也同时提高。第三,对于热岛效应,无论是在市辖区还是市域尺度,多中心的人口分布结构都有利于降低热岛强度。机制研究发现,多中心的人口结构将主要热源——工业企业从城市中心(主中心)转移到郊区(副中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市辖区和市域空间内中心和外围的温度差,进而降低热岛强度。总之,从城市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多尺度性看,并不存在单一的空间结构具有绝对高的生态绩效。在市域尺度上,多中心具有城市生态的整体最优绩效,而在市辖区尺度,单中心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多中心有利于提升绿色空间绩效,并降低热岛强度。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规划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框架上,区别于以往仅仅关注城市生态的某一要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内涵框架,能够代表城市生态的典型性和整体性,提供了对城市生态绩效研究的完整认知;在研究结果上,发现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空间结构能够统一地提高所有城市生态要素的绩效,要根据空间尺度和具体的生态问题选择合适的空间规划策略;在作用机制上,不同于以往文献关注交通的中介作用、以及定性的研究范式,本文聚焦于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并实证了其在空间结构和城市生态之间的机制传导。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城市空间治理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政策实践意义。中国的城市正在大范围地推广新城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城市的绿色空间绩效,同时降低热岛强度,但是对于市辖区尺度而言,单中心的人口结构更有利于提升空气质量。因此,“一刀切”地实施多中心规划具有生态风险,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案。在城市生态实践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生态问题、不同的空间尺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空间结构方案,以达到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绩效的目的。

刘学[5](2020)在《面向热岛强度削减的城乡建设用地动态模拟与空间治理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其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张。过于粗放的城市增长模式虽然促进了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最为明显。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区域的温度高于乡村区域温度的现象,该现象存在于全球大多数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提高了制冷的能源消耗、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以北京市为代表的超大城市规划了未来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布局优化的战略任务,对建设用地提出了动态减量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正在逐渐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亟需科学的指导思想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这此背景下,本文将城市热岛削减与建设用地动态减量有机结合,客观揭示城市热岛效应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科学划定建设用地动态减量分级区域以实现热岛削减和城市结构优化的目标。随后,形成面向城市热岛削减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核减)的系统空间治理路径。对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下的国土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与热环境缓解的战略目标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阐述研究相关的背景、意义,辨析清楚本文的研究重点。随后,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分析框架剖析研究的核心问题,从五方面表达了城市用地变化和热环境变化间的交互作用关系。以北京市重点区域作为案例,借助谷歌地球引擎云平台、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并揭示了过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其根本驱动力在于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使用数据融合模型获取16年间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借助计量回归方法研究热岛效应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设定三种未来城市发展情景,开展面向城市热岛强度削减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模拟。随后,划定以削减热岛强度为目标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域和建设用地核减区域,并提出“对象-要素-管控”的空间治理路径,形成可监测、可控制、可调整的空间治理体系。全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是以耕地被侵占和未利用的减少为代价。结果显示,1994-2018年研究区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其中1994-2012年增速逐渐上升,2012-2018年增速降低。扩张方式由前期的填充式和边缘式扩张向边缘式扩张和跳跃式扩张转变。整体来看,还是以“摊大饼”的方式进行建设用地扩张。此外,建设用地的主要扩张方向为东北、东部和东南部,而西部扩张速度十分缓慢。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城市土地利用/覆被产生巨大的根本驱动力。(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数据融合模型的使用为形成长时序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数据提供了准确算法。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心区域的热岛强度在2003-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而周边区域的热岛强度呈上升趋势。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区域的热岛强度属于高值区,而周边区域的热岛强度属于低值区。随后的地表温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基于连续年份地表温度数据设置的2035年不同情景的热岛削减程度存在明显不同。2035年三种情景下的建设用地分布相较于2018年更为集中、连片。其原因在于核减的建设用地多位于远郊的分散的农居点和农村工矿用地,而新增建设用地则多位于存量建设用地边缘。就热岛削减效果而言,蔓延式发展情景(情景三)的热岛削减效果最好,规划导向的发展情景(情景一)次之,紧凑式发展情景(情景二)的热岛削减效果最差。(4)基于情景模拟结果,构建“对象-要素-管控”的空间治理路径。对新增建设用地区域和建设用地核减区域进行分区;随后,明确各分区内不同要素的空间配置方式;发动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面向热岛削减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的空间管控,以实现“监测-评价-预警-调整”的动态治理管控机制,形成可监测、可控制、可调整的空间治理体系。

耿丽文[6](2020)在《风景园林视角下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营造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建设健康城市是当今社会的共同追求。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蔓延、绿色空间的日益锐减,带来了一系列气候、环境问题,城市高温现象频发、集中体现在热岛效应,威胁着城市生态安全和居民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城市绿色空间对于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性、郑州市中心城区作为案例城市的适宜性,研究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首先,研究基于遥感数据得到了郑州市中心城区2000、2004、2009、2013和2019近20年来五个时相的夏季热岛布局情况,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发现了研究区的热环境显着改善、热岛“先聚后离”的整体特征。之后,以城市绿色空间规模、植被覆盖状况、空间形态的中心性为切入点,分析特征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发现:相较于规模特征,绿色空间的形态和布局变化对热岛的缓解作用更为突出,认为“一环、四楔、七链”的规划策略提升了绿色空间的蔓延度,有效调节了城市热环境;而植被的覆盖状况虽并不直接影响热岛,但其与地表温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快速城镇化建设初期,平均每提升10%的植被覆盖度可使地表温度降低1℃;此外,相较于单一中心的城市,街区集中、整体分散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对于降低城市相对热岛强度是十分有利的。最后,研究通过比较城区内五个建成环境相似、降温效应突出的公园绿地斑块,归纳了对绿地降温效应影响显着的景观特征,认为林地灌木优势度突出且连接性好、草坪小而散、水域边界形态丰富的绿地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调节地表温度的生态效应。研究以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揭示了近20年来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演变现象、探究了影响热岛效应演变的关键因素以及发挥绿地降温效应的景观特征,以期弥补我国目前对城市热环境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日后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王敏聪[7](2020)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发展和日益增加的建设活动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城市造成更大的气候风险。与此同时生态系统服务、蓝绿基础设施等相关研究为城市气候韧性提升带来了转机与潜力。自然解决途径这一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当代城市面临各种发展问题时应运而生,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开展相关实践。本文研究了如何将自然解决途径这一新兴方法应用在城市设计中,以解决城市面临的日益增加的气候灾害风险,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环境损失。针对这一研究内容,本文从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应用的作用机制、策略框架、方法途径3个方面展开研究。在作用机制研究方面,首先,梳理了与气候韧性城市设计、自然解决途径两方面相关的理论;其次,从气候尺度和时长两个角度提出了本文研究的3种气候韧性类型:区域及城市极端气候变化、区域及城市常规气候压力与组团常规气候压力;再其次,梳理了城市设计影响气候的原理和自然解决途径增强城市气候韧性的原理,提出了影响城市气候的4个空间要素:点、线、面、网和气候韧性的多样性、连通性和适应性属性;最后,阐释了针对不同气候韧性类型的自然解决途径作用机制。在探究了作用机制后,对此提出了策略框架。在策略框架研究方面,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实施的案例中提取出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应用的思路、内容和原则。首先,根据前文的空间要素和气候韧性属性提出了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4种思路:增强结构的多样性和冗余性、增强区域的连通性和模块化、增强廊道的连通性和耐压性以及增强空间单体的多样性和耐压性;其次,探索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与气候相关的自然途径城市设计内容,并详细说明了各层面具体内容和其对气候韧性设计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包含导向、决策和设计3个层面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在方法途径研究方面,从增强的气候韧性属性出发,选择相应城市空间要素,应用不同自然解决途径手段,提出了针对前文提出的3种气候韧性类型下自然解决途径在城市设计中应用方法和途径。首先,针对极端气候变化本文提出了增强多样性连通性的灾害风险面的保护恢复重建、增强适应性的滨海韧性面的保护与恢复和增强适应性的灰色基础设施线3种应用方法;其次,针对中观常规气候压力提出了增强多样性的城市结构网恢复与重建、增强连通性适应性的生态网重建和增强适应性的城市廊道面恢复与重建3种应用方法;最后,针对微观常规气候压力提出了增强多样性连通性适应性的街道线重建、增强多样性适应性的生态建筑点重建和增强多样性和适应性的下凹式绿地点重建3种应用方法。并针对这三种类型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实施途径。

胡佳[8](2020)在《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且越来越多人的对此展开研究,探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地理学科与气候变化教育紧密联系,其中气候变化是反映人地关系的突出问题之一,且地理学科的主要思想是人地关系,人地协调观又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通过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使学生对气候变化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并让他们在意识和行为上得以正确转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不容忽略。为此,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人地协调观与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气候变化教育、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区别与联系,以及对气候变化教育进行可行性分析。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研究对象主要是南昌市的南昌二中、南昌三中和新建县第一中学这三所学校的高一高二学生。据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上存在较大空缺、气候变化教育基础知识方面还比较薄弱、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关注度低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另外,深入挖掘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气候变化教育内容与案例,构建气候变化知识体系,并针对气候变化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教学案例开发的策略,使学生更为有效的接受到气候变化教育。最后,运用案例设计法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自然地理)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和必修二(人文地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案例设计,促进气候变化教育教育与高中地理教材更好地融合,使学生获得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能力,并最终落实到实践上,同时也为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在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洁[9](2020)在《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分析 ——以“热力环流”为例》文中提出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高中地理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教学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本研究以“热力环流”为例,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选取2014—2019年优质课的课堂实录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观察法、比较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建构问题情境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从情境、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三个维度来总结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从而为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构建地理优质课堂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从情境、问题和核心素养导向三个维度总结了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的特征。在观察的16节课堂实录中,教师共设计运用了70个情境。从情境来看,情境类型丰富,以生活类情境为主,其次是实践类和故事类情境;情境呈现方式多样,不同情境类型倾向不同呈现方式,采用文字+图片呈现的最多,其次是采用实践呈现。从问题来看,问题数量较多,以分析层次为主。从核心素养导向来看,主要指向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从问题情境内容综合分析来看,情境与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在具体上升到抽象阶段通过情境给出现象探究原因、总结规律、做判断,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阶段通过给出情境要求学生解释原因、提出措施、做出判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所创设的情境及其呈现方式和提出的问题层次都有较大差异。由此,为一线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丰富问题情境类型;选择合适的情境呈现方式;控制好课堂问题情境的数量和时间。多设置分析和应用层次的问题;注意控制好问题的难度,把握问题的数量;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可以设置一个问题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对应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还应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各种渠道,搜集与地理有关的素材,创设更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探究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

侯依玲[10](2019)在《上海热岛多尺度特征、可能机制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上海市气象观测网1960-2013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1931-1940年及2005-2014年逐小时气温、1981-2015年逐小时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配合近10年上海市人口、电力、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办法结合数理模型,给出了上海城市热岛在各年代、各季节、周尺度及日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原因,分析了城市热岛与局地环流的叠加效应在城市降水、用电量两个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有:1.上海城市热岛范围的扩大、强度的增强与城市化进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空间形态上以徐家汇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白天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形态,受海陆差异影响较为明显;夜间呈现“市区高郊区低”的分布形态,受城市化影响较为明显;1960-2013年城市热岛强度增温率为0.13℃/10a,1981-2013年的升温率为0.20℃/10a;年代际上热岛强度1980年后显着增强;利用城乡对比法估算上海地面增温的28%左右来自下垫面改变,冬、春两季最为明显。2.假日效应在周尺度上对城市热岛存在一定影响。不论是春节还是黄金周期间城市热岛强度均有所降低,主要体现在白天最高气温的变化上;国庆期间,城市热岛的减弱0.1℃,占背景温度的12.7%;春节期间,城市热岛减弱0.13℃,占背景温度的14.9%。3.上海城市热岛日变化在各季间存在反向特征:夏季午后热岛达到最强,其余三季在日落后数小时达到最强;徐家汇站近百年来的增温主要发生在夜间,增温幅度可达白天的2倍;变温速率减慢。4.受热岛和局地环流的影响,上海“城市雨岛”效应显着。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降水中心位于徐家汇和浦东;变化趋势呈现“东增西减”的格局,中心城区的徐家汇站降水量以3.45mm/10a的速度增加,而松江站以-2.26mm/10a的速率减少。5.降水存在清晨与午后双峰并存的现象。从降水量级看,上海地区小到中雨级别降水量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随着降水级别的增大,降水峰值逐步向午后偏移,特大暴雨高峰发生在14时左右;从持续时间看,短历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峰值多集中在下午至傍晚,而长历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峰值则多集中于清晨。6.上海午后短时强降雨与局地短时强降雨频次随年代呈现增加趋势,中心城区增量大于郊区;2000年后局地短时强降水的发生频次相较于1980年代增加了89.2%,短时强降雨增加49.5%;在城市热岛与局地环流的共同影响下,局地短时强降雨城郊比的增速远大于短时强降雨的城郊比,2000年代63.4%的城区局地短时强降水与热岛加强有关。7.上海城市全社会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呈现增加趋势,工业用电量呈现减少趋势,在单一气象因子中,气温和日照时数均与用电量变化有显着相关性;同时反映人体对温度和湿度感受的闷热指数对于用电量的波动相比气温有更大的方差解释率。8.工作日期间气温每升高或下降1℃,用电量相应增加或减少14.59×106 KW h;周末期间气温每变化1℃,用电量相应同向变化13.14×106 KW h;“人口-气温”指数每升高或下降1℃,用电量相应增加或减少15.13×106 KW h;周末期间气温每变化1℃,电量相应同向变化13.60×106 KW h;“人口-气温”指数比原始气温值具有更高复相关系数,平均气温30℃是城市用电量激增的突变点,城市热岛的增强给城市电力供应带来更大压力。

二、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目标下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热环境恶化,热岛效应持续增强
        1.1.2 生态用地被侵占,强化气候问题
        1.1.3 政策引领,城市转向城市群发展
    1.2 研究范围、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生态用地研究进展
        2.1.2 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2.1.3 生态用地弱化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利用空间研究相关理论
        2.2.2 城市热岛获取分析相关理论
        2.2.3 生态用地优化理论
第三章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处理方法
    3.2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分区与提取
    3.3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3.3.1 生态用地矩阵转移分析
        3.3.2 景观格局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北部湾城市群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处理方法
    4.2 北部湾城市群热场演变分析
    4.3 北部湾热岛效应面积统计分析
        4.3.1 区域中心城市
        4.3.2 重要节点城市
        4.3.3 中小城市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的生态用地MCR空间优化模型构建
    5.1 优化模式对比与优化原理分析
        5.1.1 优化模式对比分析
        5.1.2 MCR空间优化模型原理
    5.2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源地提取
    5.3 基于热岛效应为阻力目标的综合阻力面构建
    5.4 生态用地降温缓冲区判别
    5.5 降温廊道与战略节点构建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设计
    6.1 空间优化设计导向分析
        6.1.1 以落地为要求的空间模型优化问题总结
        6.1.2 基于空间设计落地要求下的空间设计导向
        6.1.3 基于空间设计落地要求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6.2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结构设计
    6.3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方案设计
    6.4 生态用地土地覆盖优化调整方案
        6.4.1 生态源地区土地调整方案
        6.4.2 生态降温各分区调整方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问题式地理实验
        2.地理实验方案
        3.地理实践力
一、理论基础
    (一)具身认知理论
        1.具身认知理论主要观点
        2.具身认知理论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二)地理学理论
        1.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2.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背后的各要素关系
    (三)地理教学理论
        1.从地理实践力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问题为线索”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内容分析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1.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2.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1.地理实验项目统计分析
        2.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展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案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2.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3.案例分析呈现
    (二)案例分析启示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1.依据课标、教材
        2.依据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3.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特点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组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1.设计示例
        2.设计分析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
        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
        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
        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
        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
        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二)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2 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3 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4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问题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一:城市生态绩效评价的内容
        1.2.2 研究思路二: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研究的概念框架
        1.2.3 文章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与贡献
第二章 文献评述与理论框架
    2.1 文献评述:基于理论视角
        2.1.1 空间结构相关经典理论回顾
        2.1.2 空间结构对工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
        2.1.3 工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
        2.1.4 工业企业空间分布作为影响机制的必然性
    2.2 文献评述:基于实证视角
        2.2.1 空间结构对空气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2.2 空间结构对绿色空间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2.3 空间结构对热岛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2.3.1 理论框架
        2.3.2 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假说
        2.3.3 机制研究假说
    2.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空间结构的特征与基本事实
    3.1 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与特征
        3.1.1 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
        3.1.2 空间结构的特征
    3.2 空间结构的研究单元与数据
        3.2.1 研究单元:市辖区与市域
        3.2.2 研究的子单元
        3.2.3 数据来源
    3.3 空间结构的测度
        3.3.1 市辖区尺度
        3.3.2 市域尺度
    3.4 空间结构的基本事实描述
        3.4.1 市辖区空间结构现状与演化
        3.4.2 市域空间结构现状与演化
    3.5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空间结构与空气污染
    4.1 引言
    4.2 空气污染的时空演变
        4.2.1 空气污染物的数据介绍
        4.2.2 空气污染的基础事实描述
        4.2.3 空间结构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4.3 模型、变量与估计结果
        4.3.1 模型介绍与变量说明
        4.3.2 基本结果
        4.3.3 稳健检验
        4.3.4 机制检验
    4.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空间结构与绿色空间
    5.1 引言
    5.2 绿色空间的时空演变
        5.2.1 绿色空间的数据来源与指标设计
        5.2.2 绿色空间的基础事实
        5.2.3 空间结构与绿色空间的关系
    5.3 变量与模型结果
        5.3.1 变量选取
        5.3.2 基本结果与稳健检验
        5.3.3 机制检验
    5.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空间结构与热岛效应
    6.1 引言
    6.2 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
        6.2.1 热岛效应的空间尺度性
        6.2.2 热岛强度计算的数据来源
        6.2.3 热岛强度的基础事实
        6.2.4 空间结构与热岛强度的关系
    6.3 变量与模型结果
        6.3.1 变量选取
        6.3.2 基本结果与稳健检验
        6.3.3 机制检验
    6.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城市生态绩效综合分析
    7.2 研究结论
    7.3 政策启示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Citespace中英文文献分析设定
附录2 市辖区和市域的样本城市
附录3 集中指数、集聚指数的计算方法说明
附录4 空间结构对水污染的影响
附录5 空间结构对平均温度的影响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面向热岛强度削减的城乡建设用地动态模拟与空间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2.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2.1.2 基于GEE云平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2.2 城市土地扩张仿真模拟研究
        2.2.1 基于经验的仿真模型
        2.2.2 基于主体的仿真模型
        2.2.3 基于过程的仿真模型
    2.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仿真模拟研究
        2.3.1 影响因子选择
        2.3.2 转换规则设置
        2.3.3 邻域规则设置
        2.3.4 模型精度检验
    2.4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
        2.4.1 城市热岛监测方法进展
        2.4.2 城市热岛研究内容的进展
        2.4.3 城市热环境预测研究进展
    2.5 城市热岛对城市土地覆被模式的响应机制研究
        2.5.1 热岛效应与土地覆被景观组成的关系
        2.5.2 热岛效应与土地覆被景观配置的关系
        2.5.3 热岛效应与土地覆被模式的关系
    2.6 面向城市热岛削减的城市用地扩张治理路径研究
        2.6.1 基于历史热岛效应的城市扩张治理途径研究进展
        2.6.2 基于模拟热岛效应的城市扩张治理途径研究进展
    2.7 现有研究述评及本研究的切入点
        2.7.1 当前研究较少关注城市建设用地减量模拟
        2.7.2 较少研究关注CA模型的邻域改进
        2.7.3 热岛效应相关数据无法兼顾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2.7.4 较少关注土地覆被模式作用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方法比较
        2.7.5 缺乏面向热环境改善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模拟与治理路径研究
        2.7.6 本研究的切入点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3.1.1 相关概念的明晰与界定
        3.1.2 基础理论概述
    3.2 研究的逻辑脉络
        3.2.1 城市发展与热环境的交互作用
        3.2.2 热岛削减和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的内在逻辑关联
    3.3 研究的分析框架
        3.3.1 DPSIR分析框架的概念与内涵
        3.3.2 基于DPSIR框架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的热环境效应
    3.4 本章小结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4.1 研究区、数据处理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与预处理
        4.1.3 基于GEE云平台的非监督分类方法
        4.1.4 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4.2 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结果
        4.2.1 1994-2018年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结果
        4.2.2 分类结果精度验证结果
    4.3 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4.3.1 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4.3.2 建设用地与市中心的距离分析
        4.3.3 建设用地的扩张方向分析
        4.3.4 建设用地扩张中的土地利用占用特征
        4.3.5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移情况
        4.3.6 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热岛数据获取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5.1 数据处理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1.3 数据融合模型与空间分析方法
    5.2 高时空分辨率的热岛数据结果
        5.2.1 预测地表温度准确度评估
        5.2.2 热岛强度的变化特征
        5.2.3 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特征
    5.3 北京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3.1 北京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的异同
        5.3.2 北京市热岛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地表温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6.1 数据处理与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用于研究地表温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响应的方法
    6.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响应结果
        6.2.1 自变量和因变量空间分布
        6.2.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6.2.3 回归结果精度验证
    6.3 基于空间回归模型的响应结果
        6.3.1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空间分布
        6.3.2 GWR模型结果
        6.3.3 空间回归精度验证
    6.4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地表温度预测结果
        6.4.1 地表温度预测结果
        6.4.2 预测结果精度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面向城市热岛削减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模拟
    7.1 数据处理与方法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1.2 建设用地动态减量的CA模型构建
        7.1.3 模型精度评价
    7.2 基于不同情景的建设用地动态减量模拟
        7.2.1 基于情景一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
        7.2.2 基于情景二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
        7.2.3 基于情景三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
    7.3 基于不同情景的城市热岛强度预测
        7.3.1 基于情景一的城市热岛强度预测
        7.3.2 基于情景二的城市热岛强度预测
        7.3.3 基于情景三的城市热岛强度预测
        7.3.4 不同情景下热岛强度缓解效果对比
    7.4 本章小结
8 面向城市热岛削减的空间治理路径
    8.1 构建面向热岛削减的空间治理对象
        8.1.1 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分区
        8.1.2 建设用地核减空间分区
    8.2 明确面向热岛削减的要素空间配置方式
        8.2.1 新增建设用地区域内的要素配置
        8.2.2 建设用地核减区域内的要素配置
    8.3 实施面向热岛削减的空间治理管控模式
        8.3.1 实时监测
        8.3.2 评价机制
        8.3.3 预警机制
        8.3.4 动态调整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可能的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以及科研情况

(6)风景园林视角下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高温现象的严峻性
        1.1.2 绿色空间在调节城市地表温度中的重要性
        1.1.3 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作为案例城市的适宜性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及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概念阐释
        2.1.1 热岛效应
        2.1.2 地表温度
        2.1.3 绿色空间
        2.1.4 植被覆盖度
        2.1.5 城市空间形态
    2.2 研究进展
        2.2.1 热岛效应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2 热岛效应的生态影响
        2.2.3 热岛效应的成因与调控
    2.3 理论支撑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中心地理论
        2.3.3 有机疏散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行政区划
        3.1.2 自然资源
        3.1.3 社会发展
    3.2 研究方法
        3.2.1 辐射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
        3.2.2 均值-标准差法划分热岛等级
        3.2.3 最大似然法提取绿色空间
        3.2.4 空间句法分析城市空间形态
        3.2.5 统计学方法分析变量相关性
第4章 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
    4.1 整体趋势——“先聚后离”
    4.2 尺度特征——“内隆外凹”
    4.3 空间特征——“南热北冷”
    4.4 小结
第5章 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演变的影响因素
    5.1 绿色空间规模
        5.1.1 概况及特征
        5.1.2 相关关系
    5.2 植被覆盖状况
        5.2.1 概况及特征
        5.2.2 相关关系
    5.3 城市空间形态
        5.3.1 概况及特征
        5.3.2 相关关系
    5.4 小结
第6章 影响研究区公园绿地降温效应的景观特征
    6.1 公园绿地的提取
        6.1.1 综合公园
        6.1.2 其他公园
    6.2 公园绿地的降温效应
        6.2.1 绿地内部形成的低温区比例
        6.2.2 绿地外部控制的缓冲区范围
        6.2.3 绿地整体降温效应的综合评价
    6.3 公园绿地的景观特征
        6.3.1 绿地内部的景观特征提取
        6.3.2 绿地内部的景观特征分析
        6.3.3 显着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景观特征
    6.4 小结
第7章 回顾、展望与小结
    7.1 研究结论
        7.1.1 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演变特征
        7.1.2 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
        7.1.3 郑州市中心城区绿地降温的景观特征
    7.2 具体策略
    7.3 研究创新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与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1.1.2 人类活动影响城市气候
        1.1.3 自然解决途径应对气候危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研究
        1.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气候韧性的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
        2.1.2 生态韧性
        2.1.3 气候区划
    2.2 城市设计的气候韧性类型
        2.2.1 气候类型划分依据
        2.2.2 气候压力城市影响
        2.2.3 气候韧性类型选择
    2.3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及路径
        2.3.1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溯源
        2.3.2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内涵
        2.3.3 自然解决途径手段
        2.3.4 自然解决途径实施案例
    2.4 气候要素、城市设计要素与自然解决途径互动机制
        2.4.1 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2 自然解决途径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3 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作用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方法
    3.1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思路
        3.1.1 结构多样冗余
        3.1.2 区域模块连通
        3.1.3 廊道连通耐压
        3.1.4 空间单体多样耐压
    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内容
        3.2.1 区位与格局
        3.2.2 渗透与连通
        3.2.3 类型与要素
    3.3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3.3.1 导向层面原则
        3.3.2 决策层面原则
        3.3.3 设计层面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策略
    4.1 极端气候变化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1.1 多样连通的灾害风险区域保护更新
        4.1.2 适应的滨海生态面保护恢复
        4.1.3 适应的灰色基础设施线生态化重建
    4.2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2.1 多样的城市结构恢复重建
        4.2.2 连通的生态网络重建
        4.2.3 适应的城市廊道恢复重建
    4.3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组团设计策略
        4.3.1 多样连通的街道空间重建
        4.3.2 多样适应的建筑生态界面重建
        4.3.3 多样适应的下凹式绿地重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其他成果
致谢

(8)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
        1.1.2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1.1.3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1.1.4 气候变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 地理学科性质和特点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人地协调观研究现状
        1.3.2 气候变化教育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地协调观
        2.1.2 气候变化教育
        2.1.3 气候变化教育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地理教学案例
    2.3 气候变化教育的可行性
3 人地协调观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及其分析
    3.1 人地协调观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选择
        3.1.3 调查内容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学生日常环保行为习惯调查
        3.2.2 气候变化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调查
        3.2.3 学生环保意识与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调查
        3.2.4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调查
        3.2.5 学生对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与期待调查
    3.3 高中地理教学中气候变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气候变化教育实践存在较大空缺
        3.3.2 气候变化教育基础知识较欠缺
        3.3.3 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关注度低
        3.3.4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3.3.5 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教学案例来源较单一
4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开发策略
    4.1 教材中适合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案例分析
        4.1.1 教材中适合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分析
        4.1.2 教材中适合气候变化教育的案例分析
        4.1.3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知识体系
    4.2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开发的原则
    4.3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选材
    4.4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策略
5 人地协调观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5.1 “城市热岛效应”教学案例
        5.1.1 案例设计
        5.1.2 案例实施过程
        5.1.3 案例分析
        5.1.4 案例总结
    5.2 “实施可持续的发展途径”教学案例
        5.2.1 案例设计
        5.2.2 案例实施过程
        5.2.3 案例分析
        5.2.4 案例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分析 ——以“热力环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学方式的转变
        1.1.2 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高考模式的改革
        1.1.4 命题特点的变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问题
        2.1.2 情境
        2.1.3 问题情境
        2.1.4 地理问题情境
        2.1.5 高中地理优质课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情境认知理论
        2.2.3 认知失调理论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构建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分析框架
    3.1 分析对象
    3.2 分析框架
        3.2.1 情境分析框架
        3.2.2 问题分析框架
        3.2.3 核心素养导向分析框架
    3.3 构建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观察记录表
    3.4 观察记录数据
4 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情境的数据分析
        4.1.1 情境类型分析
        4.1.2 情境呈现方式分析
    4.2 问题的数据分析
    4.3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据分析
    4.4 问题情境内容综合分析
        4.4.1 情境与问题的关系分析
        4.4.2 不同知识点问题情境内容综合分析
    4.5 研究启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之处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上海热岛多尺度特征、可能机制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热岛的内涵
        1.2.2 城市热岛的形成机制
        1.2.3 城市热岛的特征及影响
        1.2.4 本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城市化进程概况
    2.2 数据
        2.2.1 站点观测资料
        2.2.2 社会经济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热岛强度的定义
        2.3.2 降水事件的定义
        2.3.3 电力消耗评价方法
        2.3.4 其他相关统计方法
第三章 上海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引言
    3.1 上海城市热岛的基本特征
        3.1.1 空间变化特征
        3.1.2 时间变化特征
    3.2 城市热岛的年代际变化
        3.2.1 上海城市热岛的年代际变化
        3.2.2 日间城市热岛的年代际变化
        3.2.3 夜间城市热岛的年代际变化
        3.2.4 热岛四季变化的年代际特征
    3.3 城市热岛周循环效应
        3.3.1 周循环信号诊断及统计检验
        3.3.2 长假效应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3.4 城市热岛日变化特征
        3.4.1 徐家汇百年气温日变化
        3.4.2 近十年上海热岛日变化
    3.5 可能的机理分析
        3.5.1 热岛效应与城市化发展因子的关系
        3.5.2 土地利用变化对热岛形态的影响
        3.5.3 城市热岛与3 支局地环流的相互影响
    3.6 本章结论
第四章 上海城市热岛对局地降水的影响
    引言
    4.1 夏季逐小时降水基本特征
        4.1.1 降水日变率气候特征
        4.1.2 降水日变率逐年演变
        4.1.3 降水持续性特征
    4.2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4.2.1 降水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4.2.2 不同持续性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4.3 短时强降水城郊差异分析
        4.3.1 短时强降水频次城郊差异
        4.3.2 短时强降水雨量城郊差异
    4.4 城市化对于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4.4.1 局地短时强降水频次的城郊差异
        4.4.2 局地短时强降水频次的年代际差异
        4.4.3 热岛效应对局地短时强降雨的贡献
        4.4.4 可能的机理分析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上海城市热岛对电力消耗的影响
    引言
    5.1 上海市用电量演变基本特征
        5.1.1 城市用电量年变化趋势
        5.1.2 城市用电量月变化趋势
        5.1.3 夏季用电量日变化趋势
        5.1.4 影响城市电力消耗可能的因素
    5.2 基于气象条件对电力消费的影响分析
        5.2.1 用电量与气温变化关系
        5.2.2 用电量对气温的敏感性
        5.2.3 用电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5.3 基于“人口-气温”指数对电力消费的影响分析
        5.3.1 “人口-气温”指数的建立
        5.3.2 用电量与“人口-气温”指数关系
        5.3.3 用电量对“人口-气温”指数的敏感性
        5.3.4 用电量对“人口-气温”指数的响应
    5.4 本章讨论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工作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四、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热岛效应下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研究 ——以昆明为例[D]. 牛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目标下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范少华. 广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勾书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D]. 韩帅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5]面向热岛强度削减的城乡建设用地动态模拟与空间治理路径研究[D]. 刘学. 浙江大学, 2020(01)
  • [6]风景园林视角下郑州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研究[D]. 耿丽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D]. 王敏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D]. 胡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分析 ——以“热力环流”为例[D]. 徐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上海热岛多尺度特征、可能机制及其影响[D]. 侯依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