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流”对成人世界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媛[1](2021)在《“韩流”对中国当代明星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薛官星[2](2020)在《亲子游戏对4-5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人的生长过程中,4-5岁是处于学龄前阶段,身体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时期适当地进行合理的身体锻炼不但不会阻碍幼儿的身体发育,相反会促进幼儿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但是家长缺乏对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使得幼儿没有接受体育游戏和动作技能的练习,错过身体发育的最佳敏感期,导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身体素质差、学习效率低、运动兴趣不高等现象,对孩子以后的运动神经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对于我国幼儿身体素质下降亟需进行科学方案的改进和有效的实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游戏又作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亲子游戏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念,也可以丰富亲子教育的相关理论。本文以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4-5岁幼儿的身体素质发育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亲子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尝试为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在郑州市二七区卓跃儿童运动馆根据男、女幼儿的分组中随机抽取38名幼儿再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人。其中,实验组以亲子游戏对幼儿加以干预、对照组以幼儿游戏对幼儿加以干预;实验为期12周、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的游戏课程进行。以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的测试指标分别在实验前、后对两组的男、女幼儿进行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1).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比中,实验后各测试指标的成绩均高于实验前。10米折返跑指标测试中,女幼儿在实验前、后的对比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测试指标成绩无显着性。(2).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对比中,男、女幼儿的立定跳远、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两项指标中无显着性差异。(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的组间对比中,男、女幼儿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两项指标中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干预后的运动成绩均高于干预前,说明该运动方案的实施对幼儿的运动成绩均有所提升,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2).幼儿游戏的实施对女幼儿的灵敏性有较大帮助,对其他身体素质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3).亲子游戏相比于干预前,对下肢力量、灵敏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4).亲子游戏相较于幼儿游戏,亲子游戏对幼儿的上、下肢力量、平衡性、协调性的素质发展效果更好。建议:虽然亲子游戏对幼儿的下肢力量、灵敏性、平衡性和协调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幼儿的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发展效果并不明显,建议对运动方案的相关内容和亲子游戏的实施上进行改善,以达到亲子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运动方案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对幼儿新奇的刺激,又要合理使用器械,注重场地的使用。鼓励家长尽可能地参与到亲子游戏中来;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亲子游戏这种教育方式,尽可能多地为家长和幼儿创造条件,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李岩[3](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李晓迪[4](2018)在《青少年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是“00后”一代,其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较之以往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道德品质在因素多变的背景下跟以往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新媒体、自媒体的应用,外来文化的碰撞,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以往的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不足以适应新环境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因此,面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探所新的解决方法与道德教育策略。本文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了界定,在其基础上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各学者对道德概念、本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理论阐述,通过对近五年来搜狐、新浪网上关于青少年道德案例分析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培养以及青少年自身修养等四个方面。最后,坚持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引导下,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基于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论文从社会教育的导向性、家庭教育的主基础性、学校教育的渠道性以及青少年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四个方面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孙嫣然[5](2018)在《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成长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以怀旧风格为定位,以青春成长叙事为根基,结合时代背景将三个时期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用艺术语言勾勒出来,朴实无华却格外具有感染力。导演细腻地还原了韩国青年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青涩、懵懂历程,将视点聚焦于青年人的情感成长,刷新了青春成长类作品在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形象。因此本文选择“请回答”系列剧作为研究对象,以成长为切入点,主要从成长叙事内容、叙事特征、叙事价值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从叙事内容方面入手,全面总结剧中人物在爱情、亲情、友情中的成长历程,即成长叙事内容的梳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将主人公在爱情、亲情、友情中的成长变化轨迹描述出来,对爱情的懵懂、亲情的认知、友情的成长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其次,在叙事内容的基础上继而分析成长叙事的特征,即导演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叙述主人公的成长,从角色塑造、叙事视角、叙事情节、叙事语言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角色的多维塑造丰富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通过视角的多重选择抒发了主人公的成长感受,通过情节的多种设置展现了主人公的动态变化,通过语言的多样表达烘托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最后,结合前两章的叙述,从叙事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导演表达成长主题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深入分析作品所衍生出来的内在意义。其中,文化价值所具有的引领性、艺术价值所体现的真实性,社会价值所折射的映照性,在一定程度上给电视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思考,同时对影视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
赵宜[6](2015)在《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提出电影是一种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特殊叙述形式,作为大众媒介,银幕中的形象和叙事参与再现(representation)社会现实和文化/政治变迁。青年文化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初期被以独立的社会身份“发现”以来,青年就开始成为越来越可见的社会、文化力量和重要的研究对象。而同时,青年文化也常常最能反映社会变化的本质特征。银幕上的青年形象以及银幕外的青年文化景观,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下形成的,不仅再现了青年在不同时期的现状,反映了青年文化的变迁,同时也参与了对青年话语乃至社会整体的重构。近年来,随着一批青春题材电影的集中热映和广泛影响,“青春”成为了当下中国的热点文化议题。然而,就在不久前,有学者曾指出在中国电影批评话语中“青年”的缺席。而在中国电影的官方话语中,也从来只有被划归进主旋律影片范畴的少儿电影,而没有青年电影的提法。事实上,中国电影史中历来不乏青年银幕形象和青春叙事,但却缺乏一种从青年文化角度观照电影的批评话语,并继而造成了青年银幕形象“在场的缺席”。因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以青年文化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史进行一种重读,并建构一种以青年形象与青年文化为主体的电影批评方式。在章节分布上,第一部分作为绪论,通过对当代大陆电影中青年形象“在场的缺席”现象、大陆电影批评文本中对青年阐释话语的缺失以及青年文化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价值,确立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并对所用理论工具及前人所做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主体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为:第一章,“新时期青年银幕形象的嬗变(1979-1989年)”,主要考察新时期之前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书写的特点,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大陆电影中逐渐开始显现为青年文化景观的元素,并从当代中国青年研究中的“青年问题”与“青年文化”这两种研究视角考察这一个时期截然不同的两种述说青年的主体和书写青年的方式;第二章为“九十年代青年银幕形象的突变(1990-2000年)”,以一种“后新时期”中国的视角考察1990年代中国电影中较为突出的边缘青年形象,以及青年导演本身所体现的青年文化性,同时,也单独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春期成长叙事的出现进行探讨;第三章为“新世纪的青年文化与青春片(2001-2010年)”,本章强调了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年文化的转型,青年文化通过与技术革命和消费主义的结合,呈现出渗透进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样式,体现出了表现为“青年的终结”的与20世纪青年文化形态的分野,及其在当时期电影中的体现,同时,还讨论了在“WTO时代”背景下,新生代电影人试图建构一种中小成本的青春题材电影以加入到“票房时代”的市场搏杀中的过程;第四章为“最近的发展:青春片的爆发(2010年至今)”,主要对大陆电影在融合了香港、台湾等地的电影资本与创作经验后建构本土青春类型片进行考察,并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青春片中的文化景观进行后亚文化式的解读,以回应在青春符码消费化的语境下越来越普遍的“青年消失论”的观点。本文认为,对于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的研究要求一种更具青年主体性的视角,并结合具体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青年现状、青年文化特点和银幕表现,以及青年文化的多义性、流变性的特点。而这不仅是在寻求一种新的观察电影的角度,也并不只是单纯地重现在银幕上露面的那些青年形象,而更应该被视作一种观照电影的方法论,以弥补传统的电影批评方式在讨论青春题材电影或者青春片时所可能遭遇的局限和不足。
贺丹薇[7](2014)在《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分析 ——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X小学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增加,我国的广告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当今社会商业广告无处不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广告的商业目的往往带有过多的诱惑和暗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很多商家只注重自己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的公众利益以及广告的道德规范,这样制作出来的广告缺乏积极引导,既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并且商业广告传递着一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它以巧妙的说服对受众产生影响。针对未成年人的商业广告,也正是通过宣扬新潮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成年人群体。不止针对成年人的广告对未成年人有影响甚至针对儿童的广告也有一定问题,未成年人的人格、价值观还处于模糊定形阶段,还不能独立判断、理性思考,商业广告却直接向青少年灌输物质至上的观念,有时还会颠覆未成年人的正确认知、爱情观亲情观,污染未成年人的心灵,干扰他们的健康成长,误导未成年人,给未成年人营造了非常恶劣的成长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强注入与高渗透的商业广告的教化洗脑作用不弱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不良信息的侵蚀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应引起全社会的重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X小学学生为例,从社会工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日常生活层面、心理层面等不同层面上阐释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性格、价值、情感和认知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结语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X小学现状及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第三章分析了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探讨了通过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的预防和解决的途径。
王思思[8](2014)在《中韩电影类型化发展比较研究 ——以战争类型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九十年代起,韩国影视剧在全球语境下迅速崛起,政府的大力扶持,分级制度的建立,为韩国电影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韩国电影进入复兴期后,借鉴好莱坞类型片发展模式,开始探索本土化发展道路。当今韩国影视剧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并顺利融入了中国乃至亚洲市场拥有了大批忠实观众,更凭借在各大电影节的出色表现而蜚声国际。中国国产电影的类型化步伐虽然稍晚于韩国电影,但目前也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类型化的繁荣是中国电影产业日益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但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尝试也蕴含着困境,韩国电影在实行分级制度以前也有过类似经历,因此,笔者有意于将当下中国及韩国类型化电影进行比较。本文旨在从类型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战争片和韩国电影复兴以来的战争类型片,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绪言”部分,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研究已有专着和学术论文,总结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了解中韩战争类型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方向;第一章以战争片中的人性为主题,探讨电影是如何体现战争状态下的普遍人性的,并通过电影特性展示战争对人类心灵和人性扭曲与异化;第二章从人物设置、情节编织技巧方面对中韩战争类型片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第三章探讨了中韩战争类型片当中意识形态的表达:韩国战争片的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南北关系”的变迁上;中国战争片则表现在电影创作历史中反思意识的萌发,通过分析战争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描写来佐证英雄主义表现手法的演变;文末在总结前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中韩战争片类型化发展中的几点启示。
卢波[9](2012)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青年文化整合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青年文化建设的手段和途径,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倚重。中国社会转型为青年文化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引发青年文化整合的现实诉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提出了整合青年文化的紧迫任务,因此,加强青年文化整合研究,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用好青年文化载体,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中打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团结凝聚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也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文化整合是对青年群体中某种共同的文化样式施加影响,进而改变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接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实现青年精神文化状态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社会主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组织导向力量的集中表达,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是对社会现实的正面映视,规定、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青年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但又带着创新、反叛的文化取向。因此,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总处于矛盾冲突和双向互动过程中,既存在青年文化对主流文化“偏离”,又存在着主流文化对青年文化的整合。本文坚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青年文化整合的特定内涵,梳理青年文化整合的理论依据,考察中外青年文化整合的历史经验,分析青年文化整合的现实路径,探究青年文化整合的内在机制,同时阐明了青年文化整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论文由导论、六章和结论组成。导论:阐述论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阐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青年文化整合的概念研究。重点厘清青年文化、整合和青年文化整合概念,阐明青年文化整合的性质、目的,揭示青年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第二章:青年文化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就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方略以及文化整合的理论流派进行梳理,并且从中凝练出青年文化整合的依据和思路。第三章:青年文化整合的历史考察。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前苏联以及中国在青年文化整合中的实践做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第四章:青年文化整合的现实路径。青年文化的整合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道德、风俗、舆论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主要体现为思想教育、利益维护、政治社会化参与、传媒引导、文化交流和组织凝聚等路径。第五章:青年文化整合的机制建设。青年文化整合若要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套整合机制,使各种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本章试图从动态研判、宣传引导、诉求表达、冲突响应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建立机制。第六章:青年文化整合的当代审视。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阐述青年文化整合的价值诉求、目标旨归和发展要求。结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青年文化整合既是时代的大趋势,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新要求。需始终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努力探索文化整合的过程规律,使青年文化整合成为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时代动力。
张继巍[10](2012)在《“九零后”学生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这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同时,阅读教学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当代中学全部都是“九零后”,他们的生活条件及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也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他们自信、聪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涉猎广泛,但同时他们又敏感、坚持己见、不易妥协,这些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的十分突出。如何针对“九零后”学生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本论文将“九零后”学生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作为重点,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中学教育阶段都有重要地位。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学好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鉴赏作品的能力和水平,还能借此向其他学科渗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做好分析和研究。二、“九零后”学生特点,包括他们的审美特点、情感特点、性格特点。这个学生群体出生在九十年代,成长在二十一世纪,在思想上,他们非常独立,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想法,几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立的思想体系,他们自信也更愿意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轻易妥协。三、“九零后”学生特点对阅读教学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再加上文化的多元化,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越来越个性化。他们喜欢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读文本内容,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个性特点。四、有效实施阅读教学的对策。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扩大课外阅读量,帮助学生扩展课外阅读知识,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带领学生准确理解阅读内容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同时,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丰富情感,完善人格。
二、“韩流”对成人世界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流”对成人世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亲子游戏对4-5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幼儿游戏 |
2.1.2 亲子游戏 |
2.2 关于4-5岁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研究 |
2.3 关于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幼儿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
2.5 关于亲子游戏对幼儿心理的相关研究 |
2.6 关于亲子游戏中家长角色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幼儿身体形态的指标数据分析 |
4.1.1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幼儿身高的数据分析 |
4.1.2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幼儿体重的数据分析 |
4.2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的指标数据分析 |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测身体素质指标数据分析 |
4.2.2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立定跳远的数据分析 |
4.2.3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网球掷远的数据分析 |
4.2.4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坐位体前屈的数据分析 |
4.2.5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10米折返跑的数据分析 |
4.2.6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走平衡木的数据分析 |
4.2.7 亲子游戏和幼儿游戏对双脚连续跳的数据分析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亲子游戏对幼儿力量素质的影响 |
5.1.1 亲子游戏对幼儿上肢力量素质的影响 |
5.1.2 亲子游戏对幼儿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 |
5.2 亲子游戏对幼儿柔韧素质的影响 |
5.3 亲子游戏对幼儿灵敏素质的影响 |
5.4 亲子游戏对幼儿平衡素质的影响 |
5.5 亲子游戏对幼儿协调素质的影响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4)青少年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重难点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2.概念、理论概述及研究价值 |
2.1 概念 |
2.1.1 青少年 |
2.1.2 道德 |
2.1.3 道德教育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3 青少年道德教育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
2.3.1 理论价值 |
2.3.2 现实意义 |
3.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
3.1 问题提出 |
3.2 社会环境存在问题 |
3.2.1 观念冲突带来的影响 |
3.2.2 道德失范带来的影响 |
3.2.3 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 |
3.3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
3.3.1 学校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
3.3.2 学校道德教育重智力轻德育 |
3.3.3 缺乏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
3.4 家庭方面存在问题 |
3.4.1 教育理念落后 |
3.4.2 教育方法不灵活 |
3.4.3 家庭结构不健全 |
3.5 青少年自身存在问题 |
3.5.1 道德知行不一致 |
3.5.2 对道德追求的主体意识薄弱 |
4.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社会方面因素 |
4.1.1 多元化文化碰撞引发道德选择迷茫 |
4.1.2 道德调控失效引发道德价值困惑 |
4.2 学校方面因素 |
4.2.1 道德教育方法简单 |
4.2.2 道德教育内容抽象 |
4.2.3 道德评价标准单一 |
4.3 家庭方面因素 |
4.3.1 道德教育环境复杂 |
4.3.2 道德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
4.3.3 道德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
4.4 青少年自身因素影响 |
4.4.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自身因素 |
4.4.2 从道德价值取向角度分析青少年自身因素 |
5.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途径 |
5.1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
5.1.1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道德 |
5.1.2 树立正确的群体价值观 |
5.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5.2.1 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
5.2.2 拓展道德教育模式 |
5.2.3 建立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
5.3 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5.3.1 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
5.3.2 优化家庭环境,提升家庭共同道德素养 |
5.3.3 家庭学校结合,发挥合力作用 |
5.4 激发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5.4.1 努力学习,拔高道德底线 |
5.4.2 知行合一,促进自我提升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5)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关于“请回答”系列的研究 |
0.2.2 关于成长的相关概念 |
0.3 研究方法 |
1 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成长叙事内容 |
1.1 爱情成长的阶段 |
1.1.1 懵懂自然的情感倾慕 |
1.1.2 苦乐交织的情感体验 |
1.1.3 回归理性的情感升华 |
1.2 亲情成长的类型 |
1.2.1 对成人世界的困惑 |
1.2.2 对亲人行为的误解 |
1.2.3 对亲情本质的体悟 |
1.3 友情成长的足迹 |
1.3.1 相识之初的矛盾与摩擦 |
1.3.2 朝夕相处的包容与理解 |
1.3.3 成年之后的相聚与回首 |
2 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成长叙事特征 |
2.1 成长叙事角色的多维塑造 |
2.1.1 爱情角色:多元组合的关系编排 |
2.1.2 亲情角色:全面包罗的家庭关系 |
2.1.3 友情角色:集体群像的人物设计 |
2.2 成长叙事视角的多重选择 |
2.2.1 内外视角并置:成年与少年的同步发声 |
2.2.2 视角灵活切换:全方位的心理感受概述 |
2.3 成长叙事情节的多种设置 |
2.3.1 历时性对比:相似段落的屡次出现 |
2.3.2 偶然化影响:重大事件的客观推动 |
2.3.3 伏笔式建构:变化轨迹的铺垫呈现 |
2.4 成长叙事语言的多样表达 |
2.4.1 情节化的音乐元素:主观表意 |
2.4.2 主观化的人声元素:直戳内心 |
3 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成长叙事价值 |
3.1 文化价值:情感观念的导向性 |
3.1.1 纯粹质朴的爱情观 |
3.1.2 纯厚朴实的亲情观 |
3.1.3 纯净无瑕的友情观 |
3.2 艺术价值:追求创作的真实性 |
3.2.1 演员表演与化身角色的统一 |
3.2.2 导演思想与生活真实的统一 |
3.3 社会价值:反观自我的映射性 |
3.3.1 个体经历与集体记忆的交融 |
3.3.2 镜像自我与价值体系的重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与范围 |
1. 研究缘起 |
2. 社会的青年与青年的社会: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二节 对于青年文化研究理论的考察 |
1. 西方视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传统 |
2. 内部观照:从“青年问题”到“青年文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1. 文献综述 |
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青年银幕形象的嬗变(1979-1989年) |
第一节 时代的儿女:国家形象与意识形态载体的建构传统 |
第二节 新时期语境下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想象 |
1.“受难青年”与“觉醒青年”:“伤痕电影”中的青年形象 |
2. 反抗历史:中年导演的怀旧叙事与青春想象 |
3.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从“再启蒙”叙事到改革叙事 |
第三节 我在他们中间?改革叙事下的青年问题视角 |
1. 社会变革下的青年问题及其表现 |
2. 作为社会问题的“越轨青年”与“越轨青年”的再社会化 |
第四节“民间恶魔”:青年银幕形象的文化突破 |
1. 反叛青年的银幕形象 |
2. 银幕中的仪式抵抗 |
第二章 九十年代青年银幕形象的突变(1990-2000年) |
第一节 边缘青年的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 |
1.“后新时期”图景下的“废墟景观” |
2. 迷失与寻找:边缘青年的想象抵抗与解决 |
3. 误读与挪用:银幕上的“摇滚乐” |
第二节 寻找与回归:“地下电影”的断裂与恢复 |
1.“反常的断裂”:“地下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2.“主流”的回归与回归主流 |
第三节 残酷青春物语:青春期少年的成年仪式与成长体验 |
第三章 新世纪的青年文化与青春片(2001-2010年) |
第一节 青年终结的世纪:2000年以后的中国青年与银幕形象 |
1. 抵抗的消散:“后喻文化”时代下的“青年终结” |
2. 从边缘走向中心:新世纪以来的青年银幕形象 |
第二节 内地青春片的商业化探索与类型化实践 |
第四章 最近的发展:青春片与青年文化(2010年至今) |
第一节 青春类型片:华语青春片的多元与融合 |
1. 融合时代:青春符码的交流与互动 |
2.“青春片 2.0”:当下青春片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当下青春片的怀旧消费与青年文化景观 |
1. 为什么是怀旧?青春片的“怀旧消费”及其文化逻辑 |
2. 无处不在的“青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分析 ——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X小学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广告传播学与媒介暴力角度的研究方面 |
(二)社会工作,心理学角度研究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X小学现状及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一节 X小学现状 |
第二节 调查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三、 分析与总结 |
第二章 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
第一节 未成年人与广告的关系 |
一、 未成年人群体地位的特殊性与广告 |
二、 未成年人群体思维性格特点与广告 |
第二节 广告对未成年人生活的影响 |
一、 对物质消费行为的影响 |
二、 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
三、 对语言文字的影响 |
四、 对未成年人性格形成的影响 |
第三节 广告对未成年人心理层面的影响 |
一、 对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 |
二、 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
三、 对情感生理认知的影响 |
四、 对未成年人是非观、认知世界的影响 |
第三章 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广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
一、 广告的商业性、两面性 |
二、广告的复杂性、开放性 |
第二节 影响未成年人的广告泛滥的原因 |
一、 主流价值观缺乏引导力掌控性,制度不完善 |
二、 文化传播的失衡 |
三、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
四、 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给予垃圾广告以广阔空间 |
第四章 商业广告负面影响的预防与社会工作介入 |
第一节 预防商业广告给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举措 |
一、 鼓励商家、广告制作者提高职业道德 |
二、 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制度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方法讨论 |
一、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中韩电影类型化发展比较研究 ——以战争类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1. 中韩影视剧研究现状 |
2. 中韩战争片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 关键概念 |
1. 类型片 |
2. 类型和类型化 |
3. 战争片 |
4. 战争片主要类型 |
第一章 探寻战争中的人性 |
第一节 普遍人性的回归 |
第二节 拷问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
第二章 战争类型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
第一节 人物设置 |
1. 政治领袖 |
2. 高级指挥将领 |
3. 普通士兵与平民 |
第二节 故事情节编织技巧 |
1. 以小见大 |
2. 以喜衬悲 |
3. 以虚写实 |
第三章 中韩战争类型片中的意识形态 |
第一节 韩国——硝烟弥散中的“南北关系”变迁 |
1. 冷战遗毒 |
2. 民族伤痕 |
3. 和解之愿 |
第二节 中国——走下神坛的“英雄” |
1. 反思意识的萌发 |
2. 战争“英雄”群像 |
第四章 中韩战争类型片发展启示 |
第一节 类型化和多元化并存 |
第二节 类型片传播的精神内核 |
第三节 文化转型下的本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青年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中国社会转型为青年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
(二) 青年文化的时代境遇引发青年文化整合的现实诉求 |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提出了整合青年文化的紧迫任务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年文化整合的概念研究 |
一、青年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一) 青年文化的概念 |
(二) 青年文化的具体形态 |
(三) 青年文化的本质 |
二、青年文化整合相关概念界说 |
(一) 整合的定义 |
(二) 文化整合的定义 |
(三) 青年文化整合的定义 |
三、青年文化整合的内涵属性 |
(一) 青年文化整合的性质 |
(二) 青年文化整合的目的 |
(三) 青年文化整合的主体和客体 |
(四) 青年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 |
第二章 青年文化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奠基 |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方略 |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化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觉醒 |
三、青年文化整合的相关理论借鉴 |
(一) 青年文化的理论流派 |
(二) 文化整合的理论 |
第三章 青年文化整合的历史考察 |
一、西方国家的青年文化整合 |
(一) 西方国家青年文化整合的历史脉络 |
(二) 西方国家青年文化整合的启示 |
二、前苏联的青年文化整合 |
(一) 前苏联青年文化整合的模式 |
(二) 前苏联青年文化整合模式的启示 |
三、中国的青年文化整合 |
(一) 中国青年文化整合的历史分野 |
(二) 中国青年文化整合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青年文化整合的现实路径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一) 充分了解青年群体 |
(二) 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
(三)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
二、维护青年利益 |
(一) 全面认识青年利益 |
(二) 积极化解利益冲突 |
(三) 充分维护正当利益 |
三、实现青年政治社会化 |
(一)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动机 |
(二)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
(三) 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整合要求 |
四、加强传媒引导 |
(一) 大众传媒的整合功能 |
(二) 积极传播青年文化 |
(三) 发挥传媒的引导效用 |
五、促进青年组织凝聚 |
(一) 青年组织发生 |
(二) 青年组织的文化功能 |
(三) 促进青年组织文化建设 |
六、扩大青年文化交流 |
(一) 青年文化交流的类别 |
(二) 青年文化交流的整合作用 |
(三) 大力推动青年文化交流 |
第五章 青年文化整合的机制建设 |
一、青年文化整合机制的内涵 |
(一) 青年文化整合机制的概念 |
(二) 青年文化整合机制的目标 |
(三) 青年文化整合机制的手段 |
二、青年文化整合机制的内容 |
(一) 动态研判机制 |
(二) 宣传引导机制 |
(三) 诉求表达机制 |
(四) 冲突响应机制 |
(五) 文化发展机制 |
第六章 青年文化整合的当代审视 |
一、青年文化整合的价值诉求 |
(一)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
(二) 坚持以青年为本 |
(三) 坚持按青年文化的发展规律办事 |
(四)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
(五) 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 |
二、青年文化整合的目标旨归 |
(一) 坚持文化育人,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
(二) 发展青年文化,丰富青年精神世界 |
(三) 提升青年文化品位,增强文化竞争力 |
三、青年文化整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要求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和主持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10)“九零后”学生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
(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 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
二、 “九零后”学生特点 |
(一) 审美特点:对强烈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二) 情感特点:感情生活的相对贫乏让“九零后”处理感情问题显得稚嫩、不成熟、受挫能力差 |
(三) 性格特点: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而又敏感脆弱 |
三、 “九零后”学生特点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
(一) 难以掌握阅读内容的精髓 |
(二) 对阅读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
四、 有效实施阅读教学的对策 |
(一) 有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阅读内容 |
(二)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三) 特别注意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致谢 |
四、“韩流”对成人世界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韩流”对中国当代明星文化的影响研究[D]. 李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亲子游戏对4-5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 薛官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4]青少年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晓迪.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5]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成长叙事研究[D]. 孙嫣然. 辽宁大学, 2018(01)
- [6]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D]. 赵宜. 上海大学, 2015(02)
- [7]商业广告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分析 ——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X小学学生为例[D]. 贺丹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2)
- [8]中韩电影类型化发展比较研究 ——以战争类型片为例[D]. 王思思.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9]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青年文化整合研究[D]. 卢波. 武汉大学, 2012(06)
- [10]“九零后”学生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D]. 张继巍.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