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艾滋病患者不再无助(论文文献综述)
陆一琛[1](2021)在《艾滋病的跨界书写——以吉贝尔的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法国当代作家艾尔维·吉贝尔因出版披露福柯死因和自己罹患艾滋病事实的自传体小说《给没有救我命的朋友》而家喻户晓。吉贝尔的成名作"艾滋病三部曲"的叙事张力源自于其书写跨体裁、跨媒介的特殊性:一方面,在罹患艾滋病的真实境遇下,如实记录病情进展的迫切性与借助文字媒介特有的虚构性重塑现实、改变死亡命运的心理需求使得书写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自传与小说之间摇摆不定;另一方面,部分影像与小说所构成的跨媒介互文关联极大地强化了媒介的表现效果和表意效能。只有在突破虚实之界和媒介之限的双重跨界视域下,吉贝尔的艾滋病书写才能显现出其"史诗般"的独特魅力,成为近现代疫病书写史上无法取代的重要篇章。
王子欧[2](2021)在《复原力训练对降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
屈婧[3](2021)在《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张文华[4](2021)在《D机构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Gross情绪管理理论的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心智障碍者群体在弱势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心智障碍者相较于其他残障者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被称为“残疾人中的残疾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甚至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照顾,加之社会对心智障碍者的歧视和偏见,使心智障碍者无法正常的融入社会。这就为心智障碍者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拥有很多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累积不仅会危害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对心智障碍者群体的康复及成长也造成较大的威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缓解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本研究以D机构的“融合中国”项目为例,呈现L市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情绪管理实践。基于情绪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搜集D机构融合中国项目中有关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服务的相关资料。运用资料分析法来分析和归纳心智障碍者家长常见的负面情绪及其产生原因。以Gross情绪管理理论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指导,从情景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五个方面梳理并呈现D机构的实务干预过程以及干预的成效。研究发现,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家长情绪管理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家长的生活质量,情绪管理在对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管理服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薄弱、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家长情绪的复杂性使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大多以ABC理论为指导,注重对非理性信念的改变而忽视情境对家长负面情绪的影响。因此,为解决在情境方面干预的缺乏性,运用Gross情绪管理理论介入到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管理,以ABC理论为辅助,从认知和情境等方面进行干预,丰富社会工作介入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情绪管理研究视角及理论基础。
齐腾飞,高良敏,景军[5](2020)在《家的执着与社会身份的建构——云南麻风患者的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流叙事中,麻风患者被视作干预帮扶的对象和被动的客体,其主体行动历来缺乏关照。本研究细述云南五个麻风院内麻风患者的生命历程,从非常态的视角审视家庭制度和实践,通过原有家庭、拟制家庭和组建家庭三个维度,分析他们如何利用家庭文化策略,构筑自身秩序。研究发现,麻风患者从未放弃对"正常人"社会身份的追求。在社会结构创设有限的背景下,麻风患者将嵌入社会结构、建构社会身份纳入到家庭策略运用的主体行动当中。在结构与主体的纠葛之中,麻风患者在获取生而为人的尊严的同时,也推动着结构的改变。另外,麻风患者的主体行动,也为更广泛人群抵御结构性无助提供了蓝本。
王硕[6](2020)在《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现状,分析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的特点,探讨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路径,检验应对方式在病耻感与社会疏离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医护人员开展乳腺癌幸存者的社会疏离干预工作、促进其融入社会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19年5月~2019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山东省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门诊或病房复诊的乳腺癌幸存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交回避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感量表以及社会影响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1.0和AMOS23.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着差法(LSD)、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中的社交回避得分为(5.43±3.37)分,社交焦虑得分为(9.62±5.08)分,孤独感得分为(38.98±9.31)分,均高于我国健康人群(P<0.01);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一般癌症人群(P<0.01),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经济歧视(2.67±0.54)分、内在羞耻感(2.49±0.51)分、社会隔离(2.36±0.46)分、社会排斥(2.18±0.46)分;乳腺癌幸存者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屈服得分均高于一般患病人群(P<0.01),面对得分与一般患病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个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回避(2.40±0.37)分、面对(2.39±0.43)分、屈服(2.06±0.53)分。2.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在职情况、家庭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术后时间以及是否接受过放化疗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疏离中的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得分与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P<0.01);社交回避、孤独感得分与面对应对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P<0.01),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得分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4.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和屈服应对、回避应对既是社交回避的显着性预测因素(P<0.01),共解释了变异量的37.8%,也是社交焦虑的显着性预测因素(P<0.05),共解释了变异量的28.1%;社会隔离和屈服应对、回避应对、面对应对是孤独感的显着性预测因素(P<0.01),共解释了变异量的34.9%。5.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为:χ2值=17.663,CMIN/DF=1.214,GFI=0.983,AGFI=0.965,NFI=0.979,TLI=1.009,CFI=1.000,RFI=0.966,RMSEA=0.000。病耻感以回避应对、屈服应对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社会疏离,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回避应对0.085、屈服应对0.192,病耻感对社会疏离的总体效应值为0.085+0.192+0.433=0.710,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39.01%,其中回避应对占11.97%,屈服应对占27.04%。【结论】1.乳腺癌幸存者的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均显着高于国内健康人群,存在社会疏离状况;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高于一般癌症人群;乳腺癌幸存者较多采用回避、屈服应对方式,较少采用面对应对方式。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在职情况、家庭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术后时间以及是否接受过放化疗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状况存在差异。3.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两两相关。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呈正相关;社会疏离与面对应对呈负相关,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呈正相关;病耻感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呈正相关。病耻感的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维度和屈服应对、回避应对是社交回避、社交焦虑的重要预测因素,病耻感的社会隔离维度和屈服应对、回避应对、面对应对是孤独感的重要预测因素。4.应对方式在病耻感与社会疏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乳腺癌幸存者的病耻感既可以直接对其社会疏离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回避应对、屈服应对间接对其社会疏离产生影响。
韦静[7](2020)在《论阎连科长篇小说的身体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当代西方身体理论认为,身体不仅作为反映个体的生理特征而存在,同时还承载着个体思想意识、观念情感、精神等多种意义,并借此折射出社会、历史、政治、文化、伦理等因素对个体身心的双重规训痕迹。文学作品中的身体既是构建文学世界的基本要素,也成为窥探作者文学创作意义和价值的有效维度。在阎连科的小说里,身体无所不在,它既是物质性的存在,也是隐喻性的存在。在最能代表阎连科鲜明的创作风格和非凡的创作成就的长篇小说中,身体不但是构建故事情节的主要媒介,而且是文本意义的根源和核心。本文探究阎连科长篇小说创作中的身体书写,着重对《受活》、《日光流年》、《风雅颂》、《坚硬如水》、《炸裂志》、《丁庄梦》等长篇小说描写的身心疾病进行剖析,以此挖掘阎连科小说的独特性。论文有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别梳理了阎连科小说的主题研究、“神实主义”研究、身体书写研究,指出本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创新性。第一章,从文学与身体关系的理论切入,分析阎连科的身体书写既有“文学豫军”的身体书写传统更源于阎连科个人的身体记忆。在与“文学豫军”对于疾病、饥饿、残缺等身体书写的共性倾向比较中,分析阎连科身体书写最为酷烈的独特性与作者个人生命体验的密切关联。第二章,通过细腻的文本分析。重点阐释阎连科小说中身体遭遇的普遍状态:疾病和饥饿,从中挖掘身体叙事背后蕴藏的隐喻意义,通过对饥饿与疾病的论述和分析,阐释阎连科小说中人物的身体与生存之间形成悖谬关系的深层原因。第三章,分析阎连科“神实主义”创作方法在身体书写上的呈现,即身体书写的酷烈性与荒诞化。可以说身体书写也是理解“神实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
王励飞[8](2020)在《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现状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了解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一般资料对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明确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存在预期性悲伤的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进一步构建相应的社会支持干预方案及如何在实践中通过社会支持有效缓解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情绪,改善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月至10月选取杭州市某三级医院肿瘤内科和胃肠甲乳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250例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AG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使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照顾者和患者资料、预期性悲伤和社会支持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多选题项采用多重响应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总分、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一般资料上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明确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和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纳入分析的229例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总分为(77.83±10.00)分。各维度得分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悲伤13.00(11.00,15.00)分,失去的感觉20.00(19.00,22.00)分,愤怒7.00(6.00,8.00)分,易怒8.00(7.00,9.00)分,内疚11.00(10.00,13.00)分,焦虑10.00(8.00,11.00)分,完成任务的能力8.00(7.00,9.00)分。以条目均分中位数对各维度得分排名,“失去的感觉”最高,为4.00(3.80,4.40)分,“易怒”最低,为2.00(1.75,2.25)分。2.预期性悲伤总分在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性格、是否患有慢性病、恶性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丧亲经历、与患者的关系、持续照顾时长、参与照顾原因和患者性别、诊断、癌症分期及治疗方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6.26±8.59)分,略高于国内常模(P<0.05)。各维度得分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主观支持24.00(20.00,28.00)分,客观支持7.00(5.00,9.0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5.00(4.00,7.00)分。以条目均分中位数对各维度得分排名,“主观支持”最高,为6.00(5.00,7.0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最低,为1.67(1.33,2.33)分。家庭成员是照顾者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的主要来源。4.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得分在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性别、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性格、恶性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丧亲经历、与患者的关系、持续照顾时长和参与照顾原因等一般资料上存在不同;在患者资料上,照顾者社会支持总分在癌症患者的年龄、癌症分期、治疗方式和付费类型上存在不同,客观支持得分在癌症诊断、癌症分期、治疗方式和付费类型上存在不同;主观支持得分在照顾者性别、性格、宗教信仰、恶性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丧亲经历、与患者的关系、持续照顾时长和患者年龄、付费类型上存在不同;对支持的利用度在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性格、是否患有慢性病、恶性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丧亲经历、与患者的关系、持续照顾时长、参与照顾原因和患者癌症诊断、癌症分期、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总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643,P<0.01)。预期性悲伤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责任和义务、恶性肿瘤家族史、外向型性格、照顾者性别、混合型性格、直系亲属丧亲经历、癌症分期和子女对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家族史、责任和义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年龄、手术和父母对照顾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期性悲伤情绪,其中,“失去的感觉”是最主要的情绪表现。2.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社会支持、参与照顾原因、恶性肿瘤家族史、性格、照顾者性别、直系亲属丧亲经历、癌症分期及与患者的关系。3.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主观支持水平最高,对支持的利用度最低。4.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恶性肿瘤家族史、参与照顾原因、付费类型、患者年龄、治疗方式及与患者的关系。5.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提高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能显着降低其预期性悲伤程度。
刘佳荣[9](2020)在《跨性别媒体形象构建研究 ——以澎湃新闻的跨性别主题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包容度不断提高,跨性别群体的媒体形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媒体能否客观公正地构建跨性别媒介形象,对跨性别者自我审视与认同、与其他社会群体沟通交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审视跨性别群体形象进入公众视野的历史发展,选取澎湃新闻为研究样本,分析跨性别媒介形象及其背后呈现的认知原理和传播机制,揭示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心理现实过程中人们的认知偏差,从而提出重塑形象的对策。本文选取澎湃新闻跨性别主题报道,收集并梳理2014年至2020年的182篇报道样本及108个人物形象样本,导入框架理论范式,运用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新闻文本的来源、主题、词汇、修辞和叙事等方面,探究跨性别媒介形象、建构框架及形象再现中出现的认知偏差。研究发现,澎湃新闻中跨性别的媒介形象可分为四种典型形象,其中最为频繁再现的是“受难者”和“正面典型”形象,“维权”形象出现,负面形象被淡化。相较于以往报道,在减少歧视与污名上有了较大改善,是以出现对跨性别媒介形象塑造的转向。进而,研究针对跨性别媒介形象的“再现”,对传者与受众出现的认知偏差进行分析,探讨了社会认知偏差可能造成对跨性别媒介形象重塑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改进跨性别主题报道、重塑跨性别媒介形象针对性的对策。
叶晓月[10](2020)在《“非虚构”领域的社会问题书写及作品传播研究 ——以袁凌的创作实践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大潮在中国兴起,同时诞生了一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在其中,一批写作者着眼于社会现实问题,形成了“非虚构”领域颇为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书写现象。袁凌的社会问题书写以寻访深入、主题宽广深刻而着称,可被视为代表。近些年来,“非虚构”领域的社会问题书写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质。本文主要从创意写作的角度出发,以袁凌的创作实践为中心,并结合不同的作者作品,对“非虚构”领域社会问题书写的文本特质、作者因素和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究。关于“非虚构”社会问题书写的文本特质,主要是通过分析袁凌等人的作品内容,对社会问题书写的内在机制进行讨论。与小说不同,在对现实的表达上,“非虚构”呈现出有限性和自然性的特点,从而形成相应的作品力量;与报告文学不同,在对社会问题的凸显上,“非虚构”书写注重个人视角的呈现,由个人问题引发群体思考;在对社会价值意义的追寻上,“非虚构”调和了文学和新闻的特点,实现了个性和共性、当下性和长远性的统一。关于“非虚构”社会问题书写的作者因素,主要是讨论了作者对于“非虚构”作品的影响问题。这部分研究集中从袁凌出发,来探讨不同作者的多重身份对作品内容以及作品视角的影响,作者的深度调查对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的影响,作者的个人境遇对作品主题及情感倾向的影响。关于“非虚构”社会问题书写的传播与接受,则主要以袁凌和新媒体平台的作品传播为例,讨论了社会问题书写在传播中呈现的两个特点,即传播中的情感偏向性和读者权利的扩大,进而指出,新旧媒体的转化给“非虚构”作品提供了多渠道的传播方式,读者权利的扩大也给作者创作与作品传播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考。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可以发现“非虚构”领域的社会问题书写在中国的发展日渐成熟,从作为国外衍生品存在到日渐形成自身特质,“非虚构”写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在当今高校,在创意写作的学科视野中,开展非虚构写作研究和训练,正不断被接受和发扬。通过对“非虚构”领域社会问题书写的的探讨,既能为“非虚构”本身助力,也能不断促进高校创意写作的发展。
二、让艾滋病患者不再无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艾滋病患者不再无助(论文提纲范文)
(1)艾滋病的跨界书写——以吉贝尔的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艾滋病的双重隐意 |
二、虚实之界:自我虚构与文学见证 |
三、媒介之限:文字与影像之间的跨媒介互文 |
(4)D机构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Gross情绪管理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情绪管理理论的提出及演化 |
二、情绪管理理论在中国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三、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心智障碍者家长 |
二、负面情绪 |
三、情绪管理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 |
二、机构简介 |
三、项目简介 |
四、D机构的情绪管理服务流程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Gross情绪管理理论 |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
第四节 情绪管理实务干预原则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伦理 |
第三章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情绪管理服务实践 |
第一节 心智障碍者确诊后家长各阶段负面情绪表现 |
第二节 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个体原因 |
二、情境原因 |
第三节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实施干预的过程 |
一、情境选择:选择合理情境 |
二、情境修正:构建支持环境 |
三、注意分配:注意集中和注意分散 |
四、认知改变:提高认知重评能力 |
五、反应调整:表达抑制和表情宣泄 |
第四章 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务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评估目标及方法 |
第二节 评估对象 |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评估内容 |
第三节 心智障碍者家长对情绪管理策略的掌握程度 |
一、情境选择: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选择 |
二、情境修正:支持环境减轻心理压力 |
三、注意分配:关注积极情境 |
四、认知改变:从“无力”到积极 |
五、反应调整:抑制与宣泄相结合 |
第四节 评估结果 |
第五章 总结反思 |
第一节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的实践总结 |
一、Gross情绪管理理论应用效果及适用性 |
二、社会工作者承担支持者和资源协调者的角色 |
第二节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的实践反思 |
一、构建完善的情绪管理实务模式 |
二、发挥情绪管理对缓解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的最大效用 |
三、关注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1 癌症幸存者 |
1.1 癌症幸存者概念 |
1.2 乳腺癌幸存者的相关研究 |
2 社会疏离及相关研究 |
2.1 社会疏离的概念 |
2.2 社会疏离的理论 |
2.3 社会疏离的测评工具 |
2.4 社会疏离的相关研究 |
3 病耻感及相关研究 |
3.1 病耻感的概念 |
3.2 病耻感的测评工具 |
3.3 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 |
4 应对方式及相关研究 |
4.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4.2 应对方式的测评工具 |
4.3 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5 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5.1 社会疏离与病耻感 |
5.2 社会疏离与应对方式 |
5.3 病耻感与应对方式 |
6 问题的提出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样本量 |
2 研究工具 |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2 社会疏离调查表 |
2.3 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 SIS) |
2.4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 |
3 资料收集 |
4 统计学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考虑 |
7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乳腺癌幸存者一般资料 |
1.1 乳腺癌幸存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1.2 乳腺癌幸存者疾病及治疗相关资料 |
2 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得分情况 |
2.1 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得分情况 |
2.2 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得分情况 |
2.3 乳腺癌幸存者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
3 不同人口学、疾病及治疗特征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得分比较 |
3.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得分比较 |
3.2 不同疾病及治疗特征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得分比较 |
4 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5 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应对方式对社会疏离的回归分析 |
6 应对方式在病耻感与社会疏离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讨论 |
1 乳腺癌幸存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现状 |
2.1 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现状 |
2.2 乳腺癌幸存者病耻感现状 |
2.3 乳腺癌幸存者应对方式现状 |
3 不同人口学、疾病及治疗特征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特点 |
3.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特点 |
3.2 不同疾病及治疗特征的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特点 |
4 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关系 |
5 乳腺癌幸存者应对方式在病耻感与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 本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论阎连科长篇小说的身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阎连科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一)主题研究 |
(二)关于“神实主义”的研究 |
(三)阎连科小说身体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阎连科长篇小说身体书写探源 |
第一节 文学与身体 |
一、身体与文学性的身体 |
二、文学豫军的身体书写 |
第二节 阎连科的身体记忆 |
一、家人疾病的记忆与作家的疾病体验 |
二、浸入骨髓的饥饿体验 |
第二章 难承其重的身体负荷:饥饿与疾病 |
第一节 饥饿挤压下的身心异化 |
一、饥饿带来的身体创伤 |
二、饥饿导致的心灵异化 |
第二节 多样的疾病与丰富的隐喻 |
一、喉堵症:无可逃脱的宿命悲剧 |
二、残疾:人性之恶的一面镜子 |
三、热病:人性贪婪的一面镜子 |
四、精神病:无家可归者的精神之殇 |
第三节 身体与生存形成的悖谬关系 |
一、为身而毁身的矛盾与无奈 |
二、受虐型的女性身体 |
第三章 神实主义与极端化的身体书写 |
第一节 神实主义 |
一、“蝴蝶事件”的启示 |
二、神实主义的艺术呈现 |
第二节 身体书写的酷裂性 |
一、群体化的身体之痛 |
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身体书写场景 |
第三节 身体书写的荒诞化 |
一、炸裂的身体与炸裂的欲望 |
二、压抑的心灵与疯癫的身体 |
三、超验的身体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现状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家庭主要照顾者 |
1.2.2 预期性悲伤 |
1.2.3 社会支持 |
1.3 研究现状 |
1.3.1 预期性悲伤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预期性悲伤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社会支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量确定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中文版预期性悲伤量表 |
2.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设计 |
2.3.2 资料收集 |
2.3.3 质量控制 |
2.3.4 伦理规范 |
2.3.5 资料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
3.1.1 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
3.1.2 癌症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现状 |
3.3 一般资料对预期性悲伤的影响 |
3.3.1 预期性悲伤在照顾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3.2 预期性悲伤在癌症患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4 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的现状 |
3.5 一般资料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
3.5.1 社会支持总分在照顾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5.2 社会支持总分在癌症患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5.3 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在照顾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5.4 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在癌症患者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6 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3.7 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多因素分析 |
3.8 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癌症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分析 |
4.1.1 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分析 |
4.1.2 癌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分析 |
4.2 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分析 |
4.3 一般资料对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 |
4.3.1 参与照顾原因 |
4.3.2 恶性肿瘤家族史 |
4.3.3 照顾者性格 |
4.3.4 照顾者性别 |
4.3.5 直系亲属丧亲经历 |
4.3.6 癌症分期 |
4.3.7 与患者的关系 |
4.4 家庭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
4.5 一般资料对家庭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
4.5.1 恶性肿瘤家族史 |
4.5.2 参与照顾原因 |
4.5.3 付费类型 |
4.5.4 患者年龄 |
4.5.5 治疗方式 |
4.5.6 与患者的关系 |
4.6 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5 结论 |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
6.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3 建议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跨性别媒体形象构建研究 ——以澎湃新闻的跨性别主题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2.跨性别人群的概念与社会认知 |
2.1 跨性别群体及“去病化”过程 |
2.2 性别相关概念 |
2.3 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 |
3.国内跨性别主题报道的历史发展 |
3.1 国内媒体报道的历史演变 |
3.2 国内媒体报道的现状描述 |
3.3 跨性别报道平权意识缺失与问题呈现 |
本章小结 |
4.跨性别群体媒介形象的新闻框架生产 |
4.1 跨性别主题报道的基本情况 |
4.2 取景框架:跨性别主题报道的内容分析 |
4.3 叙事框架:跨性别主题报道的话语分析 |
本章小结 |
5.跨性别群体媒介形象“再现”的认知偏差 |
5.1 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话语制作中的传者认知偏差 |
5.2 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受众认知偏差 |
5.3 由部分跨性别群体权利意识缺乏引起的认知偏差 |
本章小结 |
6.跨性别报道的转向与形象重建 |
6.1 提升报道质量,减少话语生产偏差 |
6.2 改进报道策略,促使受众认知结构逆向迁移 |
6.3 明确报道意义,实现正确舆论引导 |
结语 |
尾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非虚构”领域的社会问题书写及作品传播研究 ——以袁凌的创作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非虚构”社会问题书写的文本特质 |
第一节 有限的和自然的现实表达——相对于小说而言 |
第二节 个人视角下的问题凸显——相对于报告文学而言 |
第三节 文学新闻化的价值求优——相对于新闻而言 |
第二章 “非虚构”社会问题书写的作者因素 |
第一节 作者身份——以记者袁凌和女工郑小琼为例 |
第二节 作者参与——介入形式划分和介入考验探究 |
第三节 作者境遇——从袁凌的经历到袁凌的创作 |
第三章 “非虚构”社会问题书写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从袁凌和新媒体平台作品看传播中的情感偏向性 |
第二节 从袁凌和新媒体平台作品看读者权利的扩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让艾滋病患者不再无助(论文参考文献)
- [1]艾滋病的跨界书写——以吉贝尔的作品为例[J]. 陆一琛. 外国文学, 2021(04)
- [2]复原力训练对降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研究[D]. 王子欧.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3]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屈婧. 南华大学, 2021
- [4]D机构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Gross情绪管理理论的分析[D]. 张文华. 兰州大学, 2021(12)
- [5]家的执着与社会身份的建构——云南麻风患者的主体性研究[J]. 齐腾飞,高良敏,景军. 开放时代, 2020(05)
- [6]乳腺癌幸存者社会疏离与病耻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王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论阎连科长篇小说的身体书写[D]. 韦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 王励飞.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9]跨性别媒体形象构建研究 ——以澎湃新闻的跨性别主题报道为例[D]. 刘佳荣. 暨南大学, 2020(12)
- [10]“非虚构”领域的社会问题书写及作品传播研究 ——以袁凌的创作实践为中心[D]. 叶晓月. 上海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