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式留学美国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耿式留学美国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庚款留美学生的爱国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玲[1](2021)在《现代性的另一种诉求 ——近代中国留美生基督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方晨蕾[2](2021)在《教育与中国的现代化 ——张彭春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872年的大清留美幼童运动到1909年的“庚款留美”,近代留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留学史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民国时期的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位论文等,体现了他们在留学期间的学术水平和现实关怀,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晚清民国时期的留学生在回国后有相当一批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教育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教育专业的留学生在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张彭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目前对于张彭春的研究以戏剧和外交领域居多,教育领域的较少,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张彭春博士论文的思想渊源,探讨其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以及这些教育理念对他后来教育实践的影响和指导,并延伸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张彭春攻读博士前的教学实践、攻读博士时期导师对他的影响以及同时期从事教育研究的留美生的博士论文来分析张彭春博士论文的思想渊源。在攻读博士之前,张彭春在南开学校任职,期间发表了多篇讲演。通过对这些讲演的整理,可以归纳出张彭春关注的以下几个重点:对学生爱国救国情怀的培养;注重体育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注重个人品质、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教育等。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张彭春深受克伯屈(WillianH.Kilpatrick)、杜威(John Dewey)等人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与同时期致力于教育研究的留美生经常交往探讨,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张彭春教育理念的形成。第二章从张彭春的博士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入手,探究其教育理念。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主要对现代化教育和课程结构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一系列标准,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1.鼓励学生扩大生活圈,培养学生的生产与组织能力;2.提供均等机会,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3.给予适应人文主义的机会,培养艺术创造能力。对于如何实行课程的改革,张彭春提出了调查、评价和检验的三个步骤以及将普通训练和专门训练分开的建议。第三章结合张彭春在清华和南开学校的教学实践来探究张彭春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对其教学实践的影响和指导。在清华学校,张彭春主要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设立公开考试的模式选拔游美学额;鼓励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聘请中国学者加入教师队伍。在南开学校,张彭春研究课程改革;开设现代戏剧、英文比赛等活动;推崇广播、影视等新的教育手段等。这些教学实践都与张彭春在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相契合,他在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和建议在他回国任教于清华学校和南开学校期间都得到了体现,而这些教学实践进一步使他的教学理念得到检验和巩固。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张彭春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进一步提炼,挖掘它们的现代意义。在当今世界,张彭春的教育理念仍可以为教育提供启示和指导,比如开展多样的学校活动、扩大生活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倡传承中国文化;合理利用互联网等教学新技术,扩宽教学途径;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善课程内容等。

段质美[3](2021)在《谁是近代中国涂料工业的先驱?》文中研究说明日前,涂料行业资深专家段质美先生收集了鲜有报道的行业前辈戴济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资料,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涂料工业的早期贡献者做了一些考证并撰写了此文,并提出戴济作为中国涂料业的先驱实至名归。希望本文刊出后能引起行业关注,也欢迎进行探讨,以达到行业共识。

周志贤[4](2020)在《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新式学生群体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第一批学生群体,也是五四新学生乃至当代学生的雏形。近代对中国影响较深的人才,究其源头,大都是由清末新式学生成长起来的。本文以湖南新式学生为切入点,从近代区域学生史、教育史的角度,对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是在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他们主要是一批接受了新式教育的省内学堂学生与留日学生。与沿海省份相比,湖南新式学生群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在民国建立前已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才群体。此外,该群体在湖南省内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均匀的,他们更注重军事、实业、师范等实用性专业的学习。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他们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在民国建立前后走向社会,推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在政治方面,他们通过参与反帝爱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来维护国家主权、推动晚清政治变迁;在经济方面,他们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维护民族经济利权,提出了一系列近代化的经济思想,并在学成后为中国创办了大量工商企业;在教育方面,他们揭露新式学堂存在的陈规陋习,通过学习成长为一代教育家群体,提出了近代化的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创办了许多新式学校。总的来说,该群体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并在强烈的爱国思想指引下,将自己先进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群体在吸收文明进而服务社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叶定颖[5](2020)在《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文中提出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代留美女学生群体整体人数不及留美男学生,但是她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积极贡献不容忽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1880—1937年间留美女性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中国近代女性赴美留学的发展历程,理清历史脉络,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的研究。本文共分三个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数据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与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的关系为主线,探究中国近代女性赴美留学的发展历程。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随着19世纪末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情况,中国女性留美教育开始起步,并着重介绍了最早赴美留学的四位女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深入分析这四位女学生与教会女子教育之间的关系。文章第二部分关注20世纪初期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发展,对自费留美、官费留美、庚款留美等不同的女学生群体进行分析,总结她们在地域分布与家庭背景、出国前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专业选择等方面所呈现的特点。文章第三部分探究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介绍清华停止选派庚款留美女学生风波,分析留学资格要求的提高对留美女学生人数和质量的影响,论述男女平等思潮对女学生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以俞庆棠、吴贻芳为例探析留美经历对女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从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具有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留美女学生的女性意识逐渐走向觉醒。

张银凤[6](2019)在《1917-1927年寰球中国学生会的社会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风杰[7](2019)在《留学生群体与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研究 ——以庐山谈话会参加人员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刘欣[8](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刘璐[9](2018)在《江苏留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1840-1928)》文中认为留学教育活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作为西学东渐的前沿,江苏在清廷要员和地方名流的支持下,凭借其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文教基础,也开展了留学教育活动并以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本文侧重对1840-1928年间的江苏留学教育活动以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进行研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8年北洋政府结束,在此期间的江苏留学教育活动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首先,1840-1895年是江苏留学教育的兴起阶段。在这一时期,以22名幼童为代表的江苏籍学生留学美国,开启了江苏官费留美教育活动的序幕。同时,留欧教育随着福州船政学堂派遣学生及随从人员前往欧洲学习也开始兴起,马建忠就是其中的江苏留学生代表。其次,1895-1911年是江苏留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中,随着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更激起国人出洋留学以救国的心理,由此江苏的留日教育得以兴起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蓬勃发展。20世纪初,庚款留学的推进使得江苏的留美教育活动得以广泛开展。与留美活动同期,随着清末新政改革的推进,江苏的留欧教育活动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第三,1911-1928年是江苏留学教育的自由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受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留日活动曲折发展,呈现出时涨时落的态势。与留日活动不同的是,江苏的留美教育活动继续发展,出现了庚款留美、省派留美、校派留美及稽勋留美等多种形式;留欧教育也出现了留法勤工俭学、留学苏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江苏留学生在学成归国后,相继就职于不同的行业,而教育行业就是其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他们凭借自身留学海外的经历,为学校的师资和管理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内教育引入了新式的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的实验和改革,还推动了民间教育团体的建立。这些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江苏,在1840-1928年间作为留学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区域,在区域教育史和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的江苏留学生在回国后,其在教育领域的作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江苏留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的专门研究较少,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丰富留学史的研究,并为当今江苏的留学教育提供借鉴。

李陈哲[10](2018)在《教育科学化求索的一个样本 ——艾伟教育心理学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领域兴起了教育科学化运动,其表现是要将教育立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以及用科学方法研究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教育界诸多人士由此走向教育科学化求索之路。艾伟作为其中之一,怀着改进中国教育的热忱,以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运用测验与统计工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并渗透于教育科学化求索之中。全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以及个案法,对艾伟的着作、论文以及主要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研究。其中,以艾伟的《教育心理学》、《汉字问题》着作及其发表的系列论文为主要研究资料。绪论方面,论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目标和方法、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系统阐述艾伟从心理学到学科心理学的学术探索。以教育科学化运动为背景,考察了艾伟的求学过程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分析了艾伟教育心理学与学科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其二,重点展现艾伟教育心理学思想在学科研究上的应用。在分析艾伟教育心理测验思想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其汉字心理研究;其三,以艾伟创办教育实验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为案例,呈现艾伟教育科学化的实际求索。总结万青试验学校的办学特点,探求了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的运行机制。最后,力求对艾伟教育科学化求索进行理性反思。

二、庚款留美学生的爱国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庚款留美学生的爱国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2)教育与中国的现代化 ——张彭春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四、主要研究理论和方法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张彭春博士论文写作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攻读博士前的教学实践
    第二节 张彭春的留学经历
    第三节 导师的思想对张彭春的影响
    第四节 同时期留美教育学学者的博士论文
第二章 张彭春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
    第一节 对现代化教育的建议
    第二节 对课程结构规划的建议
第三章 张彭春博士论文中教育理念的实践
    第一节 清华学校的实践
    第二节 南开学校的实践
第四章 张彭春教育理念的现代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3)谁是近代中国涂料工业的先驱?(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4)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关于新式学生群体
        1.2.2 关于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两大类型
    1.3 研究现状
        1.3.1 对清末新式学生群体的整体研究
        1.3.2 对清末新式学生群体的区域研究
        1.3.3 对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的个案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概况
    2.1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形成背景
        2.1.1 民族危机加深与湖南士风民气的转变
        2.1.2 清末湖南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1.3 清末湖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2.2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概况
        2.2.1 学堂学生起步晚、逐年增长
        2.2.2 留日学生走在全国前列
        2.2.3 地域分布广泛而不均衡
        2.2.4 学生所学专业有所偏重
第三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政治变迁
    3.1 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3.2 辛亥革命的生力军
第四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经济发展
    4.1 争取经济利权
    4.2 推动经济思想的近代化
    4.3 践行实业救国
第五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新式教育
    5.1 传播新式教育思想
    5.2 抵制新式学堂的腐败陋习
    5.3 担任新式学堂教师、创办新式学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对于留学教育史的研究
        (二)国外对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研究
        (三)文献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时间界定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世纪末: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启动
    第一节 19世纪末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先驱
        一、近代中国最早的四位留美女学生
        二、四位早期留美女学生与19世纪末的教会教育
第二章 1900—1910年代: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初兴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形成
        一、中国近代女性自费留美教育的兴起
        二、中国近代女性官费留美教育的发轫
        三、中国近代女性庚款留美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1900-1910年代留美女学生特征
        一、地域分布与家庭背景
        二、留学前教育背景及知识结构
        三、留学专业选择的单一性
第三章 1920—1930年代: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革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性留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一、女性庚款赴美留学的波折与终结
        二、女性留学资格要求的提高
    第三节 1920—1930年代留美女学生特征
        一、专业选择呈多样化趋势
        二、归国职业选择以教育为主
        三、从事教育工作的留美女学生个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江苏留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1840-192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苏留学教育发生的背景
    第一节 西方现代文明的勃兴和清王朝的衰落
    第二节 江苏地方名流对留学教育的支持
    第三节 江苏经济对留学教育的推动
        一、商贸口岸的开放
        二、外国租界的设立
        三、近代工业的诞生
    第四节 江苏文化发展的结果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
        二、新式学校的设立
第二章 江苏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1840-1928)
    第一节 江苏留学教育的兴起阶段(1840-1895)
        一、留美教育的兴起
        二、留欧教育的跟进
    第二节 江苏留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1895-1911)
        一、留日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留美教育的广泛开展
        三、留欧教育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江苏留学教育的自由发展阶段(1911-1928)
        一、留日教育的曲折发展
        二、留美教育的继续发展
        三、留欧教育的多样发展
第三章 江苏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引入了新式的教育理念
        一、邀请学者来华讲学
        二、《江苏》杂志和近代教育思想的译介
        三、编译着作
    第二节 推动了学校师资管理阶层的更替及高校制度的变革
        一、扩充了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
        二、推动了高校制度的改革——以郭秉文为例分析
    第三节 推动了教育的实验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实验
        二、综合改革实验
    第四节 推动了民间教育团体的建立
        一、江苏留学生与江苏省教育会
        二、江苏留学生与中华职业教育社
结语
附录 1840-1928年出国的江苏重要留学生名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教育科学化求索的一个样本 ——艾伟教育心理学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一) 文献资料收集
        (二) 艾伟研究综述
    四、概念界定
        (一) 教育科学化
        (二) 教育科学实验
第一章 教育科学化运动与艾伟教育心理学的探索
    第一节 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起
        一、教育科学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教育科学化运动的表现
    第二节 艾伟生平及其主要教育实践活动
        一、早期求学活动
        二、主要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节 艾伟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形成
        一、从学心理学名师,筑心理学研究之基
        二、进行国内外交流,推进心理学研究
    第四节 从教育心理学到学科心理学:艾伟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
        一、艾伟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要点
        二、对学科独立的思考:艾伟教育心理学演变的内在推动力
        三、现实需要:艾伟学科心理研究的外在原因
第二章 艾伟教育心理学思想在学科研究上的应用
    第一节 艾伟教育心理测验思想及实际体现
        一、艾伟教育心理测验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科学与实用:艾伟教育心理测验思想
        三、编造测验举例
    第二节 艾伟教育心理测验思想与汉字心理研究
        一、汉字心理研究缘由
        二、怎样研究汉字心理
    第三节 汉字心理研究的案例考察
        一、选定课题
        二、测验进行
        三、成绩计算及实验分析
第三章 艾伟教育科学实验基地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万青试验学校的创办
        一、试验学校创办的背景
        二、万青试验学校的办学特点与经验
    第二节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的开设
        一、教育实验催生教育研究机构
        二、教育心理研究所的创办及其运作
结语
    一、教育心理科学在教育上的应用
    二、具体学科的微观透视
    三、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庚款留美学生的爱国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的另一种诉求 ——近代中国留美生基督信仰研究[D]. 李静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教育与中国的现代化 ——张彭春博士论文中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 方晨蕾.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谁是近代中国涂料工业的先驱?[J]. 段质美. 中国涂料, 2021(02)
  • [4]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D]. 周志贤.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D]. 叶定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1917-1927年寰球中国学生会的社会实践研究[D]. 张银凤.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7]留学生群体与国民政府的抗日外交研究 ——以庐山谈话会参加人员为中心的考察[D]. 韩风杰.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9]江苏留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1840-1928)[D]. 刘璐.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10]教育科学化求索的一个样本 ——艾伟教育心理学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研究[D]. 李陈哲.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耿式留学美国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