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琳[1](2021)在《特色小镇经验从浙江到四川的规划创新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影响及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城镇化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各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提振经济而又符合城镇化发展特征的战略措施,以保证城市的良好发展,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空间应运而生。本文选取产业背景相似、产业类型相近、入选同一批次示范基地或特色小镇名单,但地方政策背景又有区别的杭州梦想小镇和成都菁蓉镇,在建立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信息型产业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创新传播。具体研究特色小镇创新性实践如何起源、如何传播以及如何落地。一方面比较分析在不同语境下的特色小镇实践的异同,通过语境分析、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形成机制或转译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变化,通过规划创新传播的研究,对特色小镇经验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规划创新传播模型根据研究案例进行细化与修正,对规划创新传播理论和模型的补充及完善有一定价值。第二,任何规划创新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的,特色小镇创新性实践起源于浙江省,在浙江省独特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语境下,形成了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三,浙江经验经历了两次转译过程,产生了政策和实践的变化。浙江经验向上传播到国家层面,形成国家政策,为第一次转译,表现为政策的变化。国家特色小镇相关政策的演变经历了政策萌芽到细化再到纠偏的过程,特色小镇的实质内涵随着政策演变发生变化。四川省对浙江经验和国家政策进行了重新语境化,为第二次转译。这一转译过程中,政策和实践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实践的变化。在实践案例中,成都菁蓉镇与杭州梦想小镇的实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实践证明在四川省语境下成都菁蓉镇的转译是有效的。
郭强[2](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许入丹[3](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段进,殷铭,陶岸君,姜莹,范拯熙[4](2021)在《“在地性”保护: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的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议》文中认为面广量大、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特色村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大量特色村镇快速消亡,如何进行特色村镇保护迫在眉睫。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设是其关键。系统梳理了我国村镇规划和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指出我国"特色类"村镇的制度化保护与改造体系面临多要素有机结合的关联性挑战、多层次整体保护的层次性挑战和地域特色彰显的地域性挑战。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特色村镇的认知方法要实现从"要素——类型"向"地区——基因"的"在地性"转变。基于此,在操作层面上,提出"特色村镇地区"这一关键概念,结合特色村镇的理论内涵,从对象、价值、技术、目标等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最后结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制度建议。
赵娟[5](2020)在《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为背景,以新时期创新文旅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契机,以具备创新理念和特色定位的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特色小镇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保障,并初步构建了发展文旅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框架,以使之为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文旅特色小镇在保护与利用的双重驱动下可以实现平衡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开发,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生产等多种手段为小镇发展提供培育新动力,可以通过文化要素的识别与转化塑造地域文化空间特色。并就解析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对策,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特色小镇社会经济空间的发展思路。研究发现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作用显着、文化旅游资源聚集效益明显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空间风貌单一、景观环境缺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未形成品牌效应,居民点布局散乱、搬迁难度大等问题。基于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经典案例中成功的经验,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应该以文化旅游为主导,配套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科技、博览会展等产业为辅。为了实现定位目标,发展路径方面提出:区域协同发展,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应区域旅游联动,实现跨界融合,依托区域经济现状,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功能分区发展,形成“一核、一心、一环、五片区”的功能结构,并对每个片区的功能进行定位;产业多元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智慧科技产业、配套服务产业进行阐述;文化引领发展,基于功能分区对特色文化空间进行规划引导,并对非遗活动的保留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规划保障要健全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配套保障要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提供后续经营保障;产业保障要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体制及金融保障要推进体制创新,强化金融保障;创新保障要培育小镇的创新能力,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文化保障要丰富小镇业态,精准融合空间与文化;宣传保障要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关城文旅品牌。
吕朋芸[6](2020)在《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文中认为县或县级市是我国最基本、最稳定、经济社会功能比较完整的基层行政单元,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乡镇一级政府是构成县或县级市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与群众直接面对面、互动性最高的一级政府,乡镇发展势头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展情况。可以说,乡镇建设是我国县域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点,想要县域城镇化能够顺利的实行,就要把乡镇建设工作放在重要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我国经济在稳步向前发展,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乡村也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如华西村、小岗村、赤溪村等,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村庄发展的抬头势态,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一系列的三农文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政府工作报告的出台,一部分乡镇根据自身的发展潜力,集中势头发展经济;另有一部分乡镇经济基础好,迅速崛起,成为中心镇、大镇、经济发达镇,但是受其行政级别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与发展潜力的乡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其具体的发展阶段制定发展策略,此发展策略即为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选择,其中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都是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建设中观路径的两种选择,且政策倾向性较大,发展迅速,因此在对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中,本文选择了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两种路径作为研究对象。S镇在确定镇改市路径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城市的雏形,但其在土地、资金等要素以及权力下放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Y镇为国家级第二批确定的特色小城镇,因为其确认时间早,又属于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因此在开放运营方面一直是处于稳健状态,现在已进入到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成熟阶段,但也存在有资金人才短缺、产品研发不深入与考核体系不精细等问题。综合各方面考虑,本文选取了山东省镇改市的乡镇S镇、特色小城镇Y镇为代表案例,在充分阅读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家城镇化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以新型城镇化、增长极理论等为基础,详细分析S镇与Y镇各镇的自身基础、发展的措施、建设的城镇化效果、出现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建议,通过对两个乡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山东省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这两条县域城镇化路径的区别,并得出了二者都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对县域城镇化有推动作用等,同时,镇改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不同:二者评判标准不同、发展侧重点不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不同,分属于乡镇发展的不同阶段等。特色小城镇是乡镇通过镇域内主导产业或突出产业而发展的,用来弥补与同类经济发达镇之间经济差距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待经济水平赶上经济发达镇较高水平时,镇改市便是其下一阶段的目标,简而言之,镇改市是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下一阶段目标。
金亮[7](2020)在《锦州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沟帮子特色小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出现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而导致发展成本过高的现象。遵照市场规律不难发现,工业用地要随着土地成本远离城市,这使得特色小镇成为实体经济新的活力。本文以研究具有锦州当地特色的、可操作的特色小镇建设策略为目的,研究梳理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总结特色小镇的培育模式,分析不同层级特色小镇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最终确定沟帮子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要素。经过对沟帮子镇现有产业基础、城镇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等方面分析,确定以“熏鸡”产业为核心,在带动当地一产充分发展现代农业,在传承熏鸡传统饮食文化、火车站红色文化、辽西高跷民俗文化的导向下,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从特色产业、制度建设、特色文化、城镇风貌、实施策略五个方面,组织沟帮子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提出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的基本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剖析其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如何助推中国新型城镇化。第二章对特色小镇相关研究。重点阐述特色小镇的本质以及概念,总结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国内外经验。解析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情况,确定其评定指标体系,并梳理和总结了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的基本思路和运营模式。第三章,以沟帮子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沟帮子小镇资料的总结,了解沟帮子小镇发展的现状,分析沟帮子镇特色要素构成,并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第四章沟将熏鸡产业定位为沟帮子小镇的特色产业,进而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确定以熏鸡产业为主的多产并进式产业发展路径,同时提出机制创新思路。第五章对沟帮子镇特色文化的凝练,以尊重现有城镇格局、传承传统文化、保持城镇尺度为原则,对城市风貌进行重塑,主要体现在建筑风貌、特色视廊、旧城改造、环境提升四个方面。第六章对沟帮子特色小镇建设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建设主体的职能分工;总结了特色小镇上报的流程;分析了特色小镇建设的注意事项;阐述了特色小镇投融资的模式体系,引入PPP模式,完善特色小镇投融资保障体系。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提出了论文的结论及本文对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研究做出方向上的引导。
朱浩[8](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陈炳中[9](2020)在《内蒙古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小镇是城乡融合的战略支点,建设特色小镇,集中化开发特色资源,形成特色化的产业集群,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可以推进乡村振兴,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特色小镇自浙江省2015年开始建设以来,为小镇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国家及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发展。义勒力特镇作为集国家级产业强镇示范镇、内蒙古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多个荣誉称号的小镇,拥有着发展农业特色小镇的坚实基础。2019年,义勒力特镇以其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本文结合义勒力特镇的产业结构及产业融合发展等基本状况,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探索小镇未来发展对策。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相应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部分,简要阐释农业特色小镇以及特色农业概念,并对产业融合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进行了简要论述,作为论文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论文的主体部分概述了义勒力特镇的发展现状,指出义勒力特镇发展的“特”和“色”,对目前农业和旅游业取得的建设成效做出总结。通过对其指标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当前义勒力特特色小镇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对问题进行剖析。指出义勒力特镇发展存在小镇特色定位不清、优势产业带动力不强、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特色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备等问题。本文基于义勒力特镇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不足,从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深度挖掘特色产业规划、加强小镇资金与人才建设工作、协同共治推进小镇建设深化发展、加强小镇的智慧性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个具体的实施建议,以期为推动义勒力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先贺[10](2020)在《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自2014年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参观杭州云栖小镇时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后,各省市也纷纷效仿学习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经验,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各地已经完成了1000余个产城融合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特色小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市场定位同质化、产业链整合意识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咨询服务碎片化等问题。传统工程咨询企业分阶段、碎片化的咨询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委托人对特色小镇全过程管控、多目标发展的要求,特色小镇项目落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站在传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角度,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专业人才、技术能力、咨询业绩等现状出发,对特色小镇项目的传统碎片化工程咨询模式进行再造,探索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提出了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和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的两阶段咨询模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研究。本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对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研究。本研究首先对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基本构成、产业链构建原则,得出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四种构建方法及产业链设计步骤,为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其次对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管理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分析特色小镇项目融资需求与现状,提出可借鉴实施的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渠道、融资模式,得出具体可行的融资方案;最后对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创新理念,得出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要点及规划设计阶段的管控措施。(2)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研究。本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WBS工作分解结构法等方法及参照相关咨询服务清单等文件条款,基于组织管理理论,针对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特征展开研究。本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特色小镇项目招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竣工管理、招商运营策划及组织管理等内容。依据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特征,梳理特色小镇项目各阶段各项工作内容,识别特色小镇项目各阶段咨询要点和核心内容,构建了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各阶段工作框架。综上所述,本研究站在传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角度,创新性系统梳理特色小镇项目基于前期策划和实施阶段管控的两阶段咨询模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型,为工程咨询企业开展特色小镇咨询业务提供借鉴,为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在特色小镇项目的成功应用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特色小镇项目落地实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建设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特色小镇经验从浙江到四川的规划创新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新常态 |
1.1.2 双创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研究进展与分析模型 |
2.1 特色小镇 |
2.1.1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辨析 |
2.1.2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2 规划创新传播 |
2.3 分析模型建立 |
2.3.1 传播学 |
2.3.2 地理学 |
2.3.3 规划创新传播理论 |
2.3.4 分析模型 |
3 起源地创新: 浙江创新性实践 |
3.1 浙江特色小镇语境分析 |
3.1.1 政策背景 |
3.1.2 经济基础 |
3.1.3 文化传统 |
3.2 浙江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
3.2.1 发展历程 |
3.2.2 主要特点 |
3.3 浙江特色小镇形成机制 |
3.4 研究案例:杭州梦想小镇 |
3.4.1 产生机制 |
3.4.2 实践路径 |
3.4.3 实施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传播过程分析 |
4.1 传播过程 |
4.1.1 浙江经验的形成 |
4.1.2 向上传播:浙江经验到国家政策 |
4.1.3 向下传播:国家政策到各地实践 |
4.2 传播机制 |
4.2.1 传播动力 |
4.2.2 传播媒介 |
4.3 本章小结 |
5 接收地转译:四川实践 |
5.1 四川特色小城镇语境分析 |
5.1.1 政策背景 |
5.1.2 社会经济背景 |
5.1.3 文化传统 |
5.2 四川特色小城镇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
5.2.1 发展历程 |
5.2.2 主要特点 |
5.3 研究案例:成都菁蓉镇 |
5.3.1 产生机制 |
5.3.2 实践路径 |
5.3.3 实践效果 |
5.4 转译分析 |
5.4.1 转译情况 |
5.4.2 转译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杭州梦想小镇调研提纲 |
2 成都菁蓉镇调研提纲 |
(2)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3)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
2.1 城镇概况 |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
2.2.1 预定目标 |
2.2.2 实施机制 |
2.2.3 考核内容 |
2.2.4 激励机制 |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
2.4.1 构建思路 |
2.4.2 目标体系 |
2.4.3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逻辑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成思考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评价因素 |
4.3.2 评语等级 |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3.4 计算隶属度 |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
致谢 |
(4)“在地性”保护: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的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特色村镇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梳理 |
2 核心问题 |
2.1 关联性问题:无法完整体现多要素的有机结合 |
2.2 层次性问题:无法有效满足多层次的保护需求 |
2.3 地域性问题:无法充分应对多样化的地域差异 |
3“在地性”保护:特色村镇研究的认知转向与实施路径 |
3.1 对象:以“特色村镇地区”为核心展开保护与改造实践 |
3.2 价值:建立综合遗产、景观、产业等多要素的综合价值评估体系 |
3.3 技术:建立基于空间基因凝练的特色村镇地区规划技术导控体系 |
3.4 目标:不拘泥于单一保护和利用,强调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
4 制度建议 |
4.1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推动“特色村镇地区”保护与改造的制度化建设 |
4.2 运用设计思维,推动大尺度特色村镇地区的规划设计 |
4.3 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地域视角下乡村地区的技术标准 |
(5)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 |
1.1.2 国家及甘肃省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
1.1.3 嘉峪关市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 |
1.1.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相关研究的不足及经验启示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1.3.1 旅游区位论 |
1.3.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1.3.3 产业集群理论 |
1.3.4 规模经济理论 |
1.3.5 技术创新理论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2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及其案例解读 |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分类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2 特色小镇的发展 |
2.1.3 特色小镇的分类 |
2.1.4 文旅特色小镇的分类 |
2.2 特色小镇案例及经验借鉴 |
2.2.1 国外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
2.2.2 国内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
2.2.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3 峪泉镇及其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1 峪泉镇现状综合分析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现状交通分析 |
3.1.4 产业现状 |
3.2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产生 |
3.2.1 峪泉镇创建特色小镇的优势 |
3.2.2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产生的背景 |
3.2.3 建设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
3.3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现状综合分析 |
3.3.1 区位分析 |
3.3.2 用地现状 |
3.3.3 产业现状分析 |
3.3.4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优势 |
3.3.5 存在的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定位及动力机制 |
4.1 相关规划解读 |
4.1.1 《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 年)》 |
4.1.2 《嘉峪关旅游大景区建设规划(2016-2030 年)》 |
4.1.3 《嘉峪关市全域旅游规划(2019-2035 年)》 |
4.1.4 《嘉峪关市峪泉镇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8-2030 年)》 |
4.2 总体发展思路及定位 |
4.2.1 发展思路 |
4.2.2 发展目标定位 |
4.2.3 发展功能定位 |
4.2.4 发展业态构建 |
4.3 发展动力分析 |
4.3.1 内在动力 |
4.3.2 外在动力 |
4.4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内部因素 |
4.4.2 外部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 |
5.1 区域协同发展 |
5.1.1 区域旅游联动,实现跨界融合 |
5.1.2 依托区域经济现状,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
5.2 功能分区发展 |
5.2.1 空间功能明确,分区特色发展 |
5.2.2 片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引导 |
5.3 产业多元发展 |
5.3.1 文化创意产业 |
5.3.2 博览会展产业 |
5.3.3 文化旅游产业 |
5.3.4 智慧科技产业 |
5.3.5 配套服务产业 |
5.4 文化引领发展 |
5.4.1 特色文化空间规划引导 |
5.4.2 非遗活动的保留与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保障措施 |
6.1 健全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 |
6.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后续经营保障 |
6.3 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 |
6.4 推进体制创新,强化金融保障 |
6.5 培育小镇的创新能力,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 |
6.6 丰富小镇业态,精准融合空间与文化 |
6.7 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关城文旅品牌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甘肃省) |
致谢 |
(6)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县域城镇化研究 |
1.2.1.2 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 |
1.2.1.3 镇改市研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查阅文献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对比分析法 |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县域城镇化 |
2.1.2 中观路径 |
2.1.3 特色小城镇 |
2.1.4 镇改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人口迁移理论 |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
3.县域城镇化特色小城镇路径的个案分析 |
3.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3.1.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 |
3.1.2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
3.2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山东县域实践个案分析 |
3.2.1 山东省Y镇概况 |
3.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
3.2.1.2 优良的产业发展基础 |
3.2.2 山东省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措施 |
3.2.2.1 科学规划镇区布局 |
3.2.2.2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3.2.2.3 加强玻璃产业发展 |
3.2.3 山东省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城镇化效果 |
3.2.3.1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 |
3.2.3.2 人口市民化程度得到提高 |
3.2.3.3 民生事业进展顺利 |
4.县域城镇化“镇改市”路径的个案分析 |
4.1 镇改市的背景和意义 |
4.1.1 镇改市的背景 |
4.1.2 镇改市的意义 |
4.2 镇改市的山东县域实践个案分析 |
4.2.1 山东省S镇概况 |
4.2.1.1 良好的区位优势 |
4.2.1.2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
4.2.1.3 较全面的社会事业建设 |
4.2.2 山东省S镇“镇改市”措施 |
4.2.2.1 合理规划发展框架 |
4.2.2.2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4.2.2.3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
4.2.2.4 强化公共服务建设 |
4.2.3 山东省S镇“镇改市”的城镇化效果 |
4.2.3.1 城镇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4.2.3.2 行政能力得到提升 |
4.2.3.3 建成小城市服务平台 |
4.2.3.4 人口吸纳度提高 |
5.两种路径的比较分析 |
5.1 两条路径的基础和作用的比较 |
5.2 考核指标体系的分析 |
6.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个案困境和对策建议 |
6.1 城镇化过程中的个案困境 |
6.1.1 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困境 |
6.1.1.1 要素保障不充分 |
6.1.1.2 考核体系不精细 |
6.1.1.3 产品研发不深入 |
6.1.2 S镇“镇改市”过程中的困境 |
6.1.2.1 土地要素供给不足 |
6.1.2.2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
6.1.2.3 赋权中存在问题 |
6.2 城镇化过程中个案困境的原因分析 |
6.2.1 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
6.2.2 “镇改市”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6.3 城镇化建设的个案对策建议 |
6.3.1 Y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6.3.1.1 完善资金、人才要素保障 |
6.3.1.2 建立因地制宜的考核体系 |
6.3.1.3 深入挖掘产品设计 |
6.3.2 S镇“镇改市”的对策建议 |
6.3.2.1 强化制度保障 |
6.3.2.2 加强配套要素建设 |
6.3.2.3 推进权力下放与承接 |
6.4 未来建设发展的思考 |
6.4.1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
6.4.2 “镇改市”发展的思考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7)锦州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沟帮子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的推动 |
1.1.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
1.1.3 锦州市发展沟帮子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
1.2 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1 特色小镇含义的由来 |
2.1.2 国家层面特色小镇的含义 |
2.1.3 辽宁层面特色小镇的含义 |
2.2 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建设情况 |
2.2.1 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研究 |
2.2.2 国家及地方建设特色小镇的推进情况 |
2.2.3 国家特色小镇的申报情况及审批情况 |
2.2.4 辽宁省特色小镇申报及审批情况 |
2.2.5 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空间 |
2.3 特色小镇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3.1 国外特色小镇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3.2 国内特色小镇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3.3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总结 |
2.4 特色小镇的评定标准及培育重点 |
2.4.1 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小镇的评定标准 |
2.4.2 国家级特色小镇培育要素分析 |
2.4.3 构建特色小镇培育要素评价体系 |
2.4.4 辽宁省国家级特色小镇培育情况 |
2.5 辽宁省特色小镇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及培育潜力评估 |
2.5.1 辽宁省特色小镇潜力评估标准 |
2.5.2 辽宁省特色小镇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2.5.3 辽宁省特色小镇培育情况 |
3 沟帮子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研究 |
3.1 沟帮子镇概述 |
3.1.1 区位情况 |
3.1.2 现有荣誉及地位 |
3.1.3 特色资源 |
3.1.4 城镇建设介绍 |
3.2 沟帮子镇的特色要素构成 |
3.2.1 产业基础 |
3.2.2 小镇环境 |
3.2.3 传统文化 |
3.2.4 设施服务 |
3.2.5 体制机制 |
3.3 沟帮子特色小镇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及培育潜力评估 |
3.3.1 沟帮子特色小镇培育要素评价体系 |
3.3.2 沟帮子特色小镇潜力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沟帮子特色产业与制度建设策略 |
4.1 建设原则 |
4.2 以“熏鸡”产业引领的多产并进 |
4.2.1 提升“沟帮子熏鸡”产业 |
4.2.2 加大“标准化鸡禽养殖”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 |
4.2.3 构建“商贸物流服务”产业支撑 |
4.2.4 打造“现代工业”产业集群 |
4.3 以“国家示范区”推动机制的创新 |
4.3.1 创新措施 |
4.3.2 保障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沟帮子特色文化凝练与城镇风貌建设策略 |
5.1 建设原则 |
5.1.1 尊重现有格局 |
5.1.2 保持小镇尺度 |
5.1.3 传承传统文化 |
5.2 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分析 |
5.2.1 以“沟帮子熏鸡”为代表的饮食特色 |
5.2.2 以“张冯驱段”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
5.2.3 以“锦州辽西高跷秧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
5.3 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
5.3.1 建筑风貌 |
5.3.2 特色视廊 |
5.3.3 旧城改造 |
5.3.4 环境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6 沟帮子特色小镇建设实施策略 |
6.1 沟帮子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确定 |
6.1.1 确定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 |
6.1.2 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职能分工和作用 |
6.1.3 企业作为建设主体的职能分工和作用 |
6.1.4 市场作为建设主体的职能分工和作用 |
6.2 沟帮子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程序突破 |
6.2.1 建立评定体系 |
6.2.2 成立推进机构和运营团队 |
6.2.3 成立监督机构 |
6.2.4 申报成果 |
6.3 沟帮子特色小镇的资金筹措 |
6.3.1 政策资金 |
6.3.2 金融资金 |
6.3.3 社会资本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色小镇 |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
(三)高质量发展 |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
(一)发展目标 |
(二)创建数量 |
(三)建设意义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
(一)建设进展 |
(二)分布特征 |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内蒙古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一)农业特色小镇 |
(二)特色农业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一)农业产业化理论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一、义勒力特特色小镇简介 |
二、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基本特征 |
(一)特色小镇的“特” |
(二)特色小镇的“色” |
三、义勒力特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
(一)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
(二)农旅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
第四章 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中的不足 |
一、小镇特色定位不清 |
(一)民族文化特色挖掘深度不够 |
(二)小镇建设缺乏长期运营思路 |
(三)小镇主打产品不清晰 |
二、优势产业带动力不强 |
(一)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
(二)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 |
(三)旅游产业缺乏品牌化建设 |
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
(一)产业间融合缺乏整体规划 |
(二)民族文化元素嵌入度不深 |
四、特色产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备 |
(一)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限 |
(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五章 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对策建议 |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 |
(一)完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案 |
(二)完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规划 |
二、深度挖掘特色产业资源 |
(一)提升农牧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
(二)提高农旅品牌形象与产品设计 |
(三)加强融合特色文化产业资源 |
三、协同共治推进小镇建设深化发展 |
(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
(二)引导企业和群众充分参与小镇管理 |
(三)加强小镇资金与人才建设工作 |
四、加强小镇智慧性建设 |
(一)利用数据信息定向宣传小镇 |
(二)应用“互联网+”手段打造惠民工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动人口规模显着增加,城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
1.1.2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1.1.3 全过程工程咨询迎东风,特色小镇咨询服务面难题 |
1.1.4 产业链整合意识不强,急需构建特色小镇产业链 |
1.2 问题提出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安排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特色小镇文献研究 |
2.1.1 特色小镇发展脉络 |
2.1.2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2.1.3 特色小镇建设意义 |
2.1.4 特色小镇政策文件梳理 |
2.2 产业链文献研究 |
2.2.1 产业链理论文献研究 |
2.2.2 特色小镇产业链文献研究 |
2.2.3 产业集聚文献研究 |
2.2.4 产业集聚与特色小镇融合研究 |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文献研究 |
2.3.1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传统工程咨询企业必走之路 |
2.3.2 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管理 |
2.3.3 两阶段咨询模式 |
2.3.4 全过程工程咨询总咨询师 |
2.4 特色小镇全过程工程咨询文献研究 |
2.4.1 特色小镇项目招商运维策划研究 |
2.4.2 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 |
2.5 文献分析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逻辑 |
3.2 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研究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
4.1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 |
4.1.1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策划 |
4.1.2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基本构成 |
4.1.3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原则 |
4.1.4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方法 |
4.2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管理研究 |
4.2.1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管理策划 |
4.2.2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需求分析 |
4.2.3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渠道分析 |
4.2.4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
4.2.5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方式选择 |
4.3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研究 |
4.3.1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策划 |
4.3.2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创新 |
4.3.3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要点 |
4.3.4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管控 |
第五章 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研究 |
5.1 特色小镇项目招标采购管理研究 |
5.1.1 特色小镇项目招标采购策划 |
5.1.2 落实招标采购前提条件 |
5.1.3 调研潜在供方市场 |
5.1.4 编制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 |
5.1.5 加强合同管理 |
5.2 特色小镇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
5.2.1 特色小镇项目施工管理策划 |
5.2.2 特色小镇项目成本管理 |
5.2.3 特色小镇项目进度管理 |
5.2.4 特色小镇项目质量管理 |
5.3 特色小镇项目竣工管理研究 |
5.4 特色小镇项目招商运维管理研究 |
5.4.1 特色小镇项目招商策划 |
5.4.2 特色小镇项目运维策划 |
5.5 特色小镇项目组织管理研究 |
5.5.1 特色小镇项目组织策划 |
5.5.2 特色小镇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建设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特色小镇经验从浙江到四川的规划创新传播研究[D]. 刘梦琳. 浙江大学, 2021(02)
- [2]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在地性”保护: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的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议[J]. 段进,殷铭,陶岸君,姜莹,范拯熙. 城市规划学刊, 2021(02)
- [5]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D]. 赵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6]县域城镇化的中观路径研究 ——基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和“镇改市”的分析[D]. 吕朋芸.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7]锦州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沟帮子特色小镇为例[D]. 金亮.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内蒙古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D]. 陈炳中. 北华大学, 2020(12)
- [10]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D]. 杨先贺.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小城镇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