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及体育消费结构现状调查

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及体育消费结构现状调查

一、关于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薄潇男[1](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生活化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激发运动动机,强化课内外体育活动,最终养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应充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带动全民体质的稳步增长。鼓励大学生走出静态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更好的发挥体育活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六所高校普通大学生通过问卷形式展开调查,以了解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状况。对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做出阐述,并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系统分析,构建西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明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指标,最终建立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线,家庭、社会协同培养的路线,从而构建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目的性、多样性、稳定性、规律性、长期性等特征。以大学生活构成、体育动机、参与主体人数为划分标准,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呈现多种表现形式。(2)西安市大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了解不足,对健康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半数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体育动机中选择增强体质、健美塑形、保持健康的人数较多。多数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下,且每周参加2次以下锻炼,大多数学生运动强度都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大学生参加跑步、健步走、篮球的人数比较多,每学期体育消费中运动服装所占比例最大。(3)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要素由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身体、心理、能力、时间等方面构成个体要素,而与大学生相关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学校要素,家庭要素包括家庭经济和代际传递,社会要素包括赛事举办、同伴效应、自然环境。影响要素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进而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4)以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目的,明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指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培养路径。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线,家庭与社会作为补充,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并提出革新学校教育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方法、改善课程评价标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园体育环境、改进家庭教育观念、加强社会组织引导等培养对策。

雷蕙竹[2](2021)在《疫情下18-30岁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祖国大江南北,席卷全球。在全民交通管制、居家抗疫的背景下,健身成为民众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运动健身的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对体育健身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生活富裕,女性更加经济独立,更加宠爱自己,更加关注自身建设如身材管理等。相关数据表明,我国20-60岁的女性人口超过4亿人次,女性消费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女性消费呈现出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潜力巨大、品类多样的消费特征。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疫情下上海市及哈尔滨市两地18-30岁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和风险感知理论为基础,结合消费意愿量表中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购买意愿四个维度设计消费意愿量表;结合风险感知理论设计疫情感知态度量表。并提出研究假设:H1:不同年龄、现居地、学历、收入、体育健身产品消费金额的消费者对于疫情感知和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和购买意愿有显着差异;H2:对疫情的感知态度与女性消费者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意愿之间有显着的相关关系;H3:对疫情的感知态度与女性消费者体育健身产品消费的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都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H4:女性消费者体育健身产品的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与消费意愿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H5: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可以作为影响疫情感知态度和消费意愿的部分中介。本文累计发放问卷400份,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调研数据,使部分假设得到验证,得出如下结论:(一)女性消费者的年龄、月收入、消费金额不同,其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和购买意愿也会有显着的差异;(二)女性消费者的居住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疫情感知和疫情态度(三)女性消费者学历高低不会对消费意愿造成影响;(四)女性消费者体育健身产品的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与消费意愿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可以作为影响疫情感知态度和消费意愿的部分中介。最后,本研究结合研究结论,从体育健身产品企业的角度,为未来体育健身产品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一)及时了解消费者疫情感知态度,培养体育产品消费意愿及行为习惯;(二)把握消费者疫情感知和态度,准确的进行产品广告投放;(三)了解女性消费者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进一步激发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潜力;(四)疫情下主动挖掘科技发展红利,利用数字化优势拓展消费机会;(五)疫情下基于消费者对疫情、身体健康的关注,主动挖掘和利用科技发展红利,实现消费需求增长。

刘伟[3](2021)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威胁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常态化。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中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活动主体特征、体育活动条件特征、体育活动形式特征、体育生活方式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为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中年人的体育活动行为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研究发现:(1)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整体来看并不理想,受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影响较大。(2)中年人有明确的体育活动参与动机,但参与体育活动稳定程度较差,具体表现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较少,每周参与体育活动3次以下的人数较多,运动强度中等偏低。(3)中年人体育活动观念较弱,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是很高,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以体育实物性消费为主。(4)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大多以增强体质类和休闲类项目为主,个人独自锻炼是他们主要的锻炼形式。(5)新冠疫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年人的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对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认识更加充分,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有所增加。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年人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养成科学、文明、健康体育生活方式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体育健身防疫知识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中年人的体育锻炼意识。(2)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体育锻炼预防新冠疫情的健康价值。(3)满足中年人的体育活动需求,完善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线上+线下健身形式的融合。(4)推动疫情防护与科学健身相结合,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合理选择体育活动项目与锻炼形式。(5)中年人应辩证的看待新冠疫情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实现体育活动意识向体育活动行为的积极转变。

张梦凡[4](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乐消费转变。本文是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选取连云港市5所高校全日制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作为目标人群。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众多的全民消费领域之中,体育消费也成为消费领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原有的物质消费、必需品消费、发展消费逐渐向舒适消费、健康消费、快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为大学生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体育消费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并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体育消费特征、体育消费类型、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制约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研究分析结果提出恰当合理的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连云港市5所高校大学生从生源地分布来看,生源地为乡镇的大学生占55.9%,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占44.1%。从性别分布情况来看,男女生的比例约为5/6,女生人数居多。从年级分布情况得知,调查人数多集中在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较少。从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频率来看,每周的锻炼次数为1—2次的学生占57.35%,说明这5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和积极性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从月均生活和月均体育消费调查显示,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月均生活费普遍集中在1501-2000元,月均体育消费集中在0-200元。从大学生的消费认知得出,95%的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认知呈积极态度。3.通过调查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得出,主要消费动机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增强体质、保持身材、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学校要求、追求时尚、从众攀比;而排在前三的主要是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形态、娱乐休闲。通过大学生体育消费满意度发现,94%的大学生在消费完体育产品或服务之后比较满意。4.不同的生源地、不同的年级的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显着,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明显高于生源地为乡镇的大学生,大二大三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而男女体育消费差异并不明显。5.互联网平台选择排前三的APP分别为:淘宝、京东、拼多多。采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付款的人数占86.94%。6.影响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经济因素、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因素、闲暇时间因素、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因素、商家的服务态度因素。

魏德琦[5](2021)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之中,对综合性、全方位的人才需求愈发增加。但我国大学生“好身材、差体质”矛盾愈发明显,“外强中干”问题暴露,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关注。2019年9月2日,国务院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到2035年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着提升。大学生是今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参与者、领导者和受益者,大学生体育素养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体育强国纲要》的有效实施。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成为目前体育改革建设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体育素养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溯,较为系统地界定了体育素养的概念。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确定了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并对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的具体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素养界定是一种关于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道德、体育技能、体育个性等与体育活动息息相关的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它是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和体育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综合实践产物,暗含着终身体育的体育理念与体育行为。2.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包括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等7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3.通过对太原市6所普通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身体素质整体偏低;体育意识淡薄、终身体育意识模糊;缺乏体育锻炼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体育道德较好,仍需加强;体育活动参与度较低;学习技能途径单一、掌握项目程度较浅;体育个性不太明显。4.提升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具体对策如下:加强各项服务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体教结合,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储备;文体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多举措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关注个体差异,塑造多样化的体育个性。

周鑫[6](2020)在《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现阶段人才资源中的宝贵资源。同时,大学这一时期也是培养人终身体育行为的关键期。在我国,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年来,羽毛球运动已成为高校日常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与我国发达城市的高校相比,无论是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参与行为还是运动氛围,兰州市都不容乐观。承上所述,为了掌握兰州市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体育态度,提高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促进兰州市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本文以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从行为学的角度对爱好者行为的时间、空间、动机、组织形式、运动方式、体育消费及运动效果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特尔菲法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间方面来看,爱好者闲暇时间较为充足,但参与羽毛球运动的频次和坚持性方面还不够合理,尤其体现在女生这一人群中;在空间方面,他们以校内活动为主,高峰期时会出现场地紧缺的现象,男生更倾向于在馆内打球。2.在组织形式方面,体现出集群性特征,以同学结伴为主,网络报名为辅,女生的组织形式更为保守;在运动方式方面则体现出竞技性特征,以打比赛为主。比赛内容较为单一,双打是他们最主要的方式。女生与男生的运动方式相比更为随意。3.消费水平整体呈现出合理性特征,不同生源学生在羽毛球项目上的消费水平差异不显着,月支出总金额与羽毛球项目支出金额呈正相关。消费结构以基础性消费为主,这与当前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4.动机与行为效果均呈现出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征,爱好者的内部动机较为匮乏,不同性别爱好者的动机呈现出显着性差异;运动心率范围基本符合最佳运动心率控制范围,行为效果显着,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出现不良的行为效果。5.影响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是首要因素,而学校因素是关键因素。

温梦如[7](2020)在《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趋势研究 ——以四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指出在仔细研读过大量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相关内容的资料之后,对“消费”、“体育消费”等概念进行理解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借鉴,设计了《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表》并进行发放调查,对参与体育消费的大学生以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使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使用逻辑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借助SWOT分析对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进行了归纳。本文主要对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一些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绝大部分苏州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都具有比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并在合理范围内参与了体育消费,“愉悦心情”和“强身健体”和是他们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2)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水平总体上属于正常水平,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每个月用于体育方面的开销金额在50元以上;体育消费结构较为清晰,他们主要的体育消费还是集中在实物消费方面;体育消费相关运动项目涉及到各个方面,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喜欢的运动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电子竞技和田径,这五项运动依次排在前五位。(3)在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这部分,从积极影响因素和消极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也考虑到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他们把愉悦身心和受校园环境方面的影响分别作为最主要的主观积极因素和最主要的客观积极因素,同时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是最主要的主观消极因素,运动场地和器材分布不均匀则是最主要的客观消极因素。(4)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市场将会非常广阔,他们在未来体育消费方向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在专业场所锻炼、参加健身俱乐部以及去现场观看体育赛事。

马思思[8](2019)在《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观念,提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这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展现我国体育大国的国际形象。当下,我国集中于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使其快速发展,而体育素养水平无形之中成为了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增强青少年体质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持续发展有关键作用。因此,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素养水平是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基础性事业。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及归纳等方法,对青少年及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剖析,根据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体育个性七项指标分析当下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现状,探究其不足之处,并且对国外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指标进行对比,通过构建体育素养提升指标模型,得出杭州市青少年在体育认知和体育意识层面还些许薄弱、体育行为较单一、体质水平较差、体育技能的掌握不娴熟、体育品德的提升以及体育个性的培养还需进一步提升。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现状问题,并对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素养提出相应的措施。

秦明昆[9](2018)在《大学生体育行为与部分心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行为是指人在内在动因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的躯体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即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大学生体育行为是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包括学生个体的认知活动和所表现出的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学习、参与方法和习惯,反映学习、参与意志和情感等。可以说,学生的体育行为是一系列学习、参与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包含着由动机到实现学习目标这一过程中的一切行为活动,它受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心理学量具,对2所“985”“211”高校及3所普通高校的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分析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学习兴趣、情感、意志、气质这4个心理学指标的相关性。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颇多,但对于大学生体育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研究少之又少,且多为静态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助于人类的健康,这是大家广泛的共识。因此,描述与揭示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探讨大学生体育行为与心理学部分指标的相关性,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行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大学生体育行为能力、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的提高以及培养人们正确的体育行为观提供理论参考。结论表明:1、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方面1)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总体有所改善,但呈现出性别、学校以及年级差异;2)不同性质高校间无明显差异;3)不同地域高校间在体育学习行为维度上无明显差异,但在体育参与行为维度上差异较明显。2、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性1)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五个维度与体育学习兴趣的五个维度之间均在0.05或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2)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五个维度与体育学习兴趣的五个维度之间均在0.05或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3、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意志的相关性1)体育学习行为的五个维度均与意志在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2)体育参与行为的五个维度,除项目选择和意志在0.05的水平上呈中度相关外,其他四个维度均与意志在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4、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情感的相关性1)体育学习行为的五个维度均与情感在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2)体育参与行为的五个维度均与情感在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5、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气质的相关性1)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五个维度与气质的四种类型之间均在0.05或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2)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五个维度与气质的四种类型之间均在0.05或0.01的水平上呈高度相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学习兴趣、意志、情感以及气质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重要心理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6、维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课的开展、体育兴趣以及体育氛围。提出建议:1)大力宣传体育行为的作用,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节;2)把毎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定期测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3)改变性别观念,因“性别”施教;4)针对年级差异,实施分级管理;5)深刻认识体育行为与体育目的实现之间的关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6)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体育兴趣的引导;7)注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8)切实把握情感调节;9)让气质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完美体现。

金豆[10](2018)在《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务院办公室【2016】27号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意见》政策中强调了充分利用刊报、网络等手段,加强对体育的新闻传播力度,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微博公测以来,它正在逐渐改变着公众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大学生也逐渐成为微博用户的主力军。微博的出现使大学生能随时随地的了解体育信息,接触体育事件。但是大学生的心态并不完全成熟,在步入社会之前,会受到各类信息的干扰,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因此,本文全面研究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大学生接触体育微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的因素,进而为体育微博和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近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市大学生多数在使用微博,微博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体育信息的一种有效、便捷的方式。上海市大学生使用微博的频率较高,且倾向于用浏览和阅读的方式获取信息。同时部分上海市大学生认为体育微博的传播体育信息能力和效果一般,体育微博整体的真实性有待提升。2.不同性别、专业的上海市大学生在接触体育微博的动机上存在显着差异。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接触体育微博更多的是对体育的热爱;文科类、女性大学生接触体育微博更多的是追求体育娱乐。3.体育微博拓宽上海市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效果一般,但体育微博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在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的特征方面主要呈现为,体育微博传播与共享的时效性以及体育微舆情趋势的劝说性。4.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现状良好,体育微博既能促进上海市大学生正确健康的体育态度形成,又能使得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且使用微博频率越高,其锻炼的时间、频率、强度越大。但体育微博对于体育文化主题传播不够鲜明、语言自由容易导致微博内容诚信的缺失、微博负能量话题的出现、微博过度娱乐化等问题。

二、关于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健康中国政策导向
        1.1.2 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1.1.3 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体育生活方式亟待改进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生活方式
        2.1.2 体育生活方式构建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状况研究
        2.2.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系统分析法
        3.2.6 德尔菲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分析
        4.1.1 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1.2 满足多层次需要,构建新时代大学美好生活
        4.1.3 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助力三大国家健康战略
    4.2 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4.2.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
        4.2.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
    4.3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分析
        4.3.1 大学生基本信息与健康认知情况
        4.3.2 体育活动重要性
        4.3.3 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
        4.3.4 体育活动持续时间、频率、强度
        4.3.5 体育项目的选择
        4.3.6 体育活动的场地
        4.3.7 体育活动参与形式
        4.3.8 体育消费情况
        4.3.9 体育生活方式的整体满意度
    4.4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的系统分析
        4.4.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的系统构成
        4.4.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分析
        4.4.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分析
        4.4.4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分析
    4.5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分析
        4.5.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理论构建——演化基础
        4.5.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构建——着力点
        4.5.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构建——实施过程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疫情下18-30岁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体育消费意愿研究现状
        2.2.2 女性消费研究现状
        2.2.3 疫情下体育健身产品消费研究现状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资料法
        3.4.2 访谈法
        3.4.3 数理统计法
        3.4.4 问卷调查法
        3.4.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研究信效度检验
        4.1.1 信度检验
        4.1.2 效度检验
    4.2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4.2.1 性别特征
        4.2.2 年龄特征
        4.2.3 居住地特征
        4.2.4 受教育程度
        4.2.5 收入特征
        4.2.6 体育健身产品消费金额
    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4.4 相关性分析
    4.5 回归分析
    4.6 基于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
    4.7 研究结果分析与假设验证
        4.7.1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及其对疫情的感知和态度
        4.7.2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消费意愿影响的差异性
        4.7.3 疫情感知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与消费意愿的关系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5.1.2 进一步激发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潜力
        5.1.3 女性体育健身行为与体育产品消费有机结合
    5.2 研究建议
        5.2.1 了解消费者疫情感知和态度,培养体育产品消费意愿及行为习惯
        5.2.2 把握消费者疫情感知和态度,及时准确的进行产品广告投放
        5.2.3 利用数字化优势,拓展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机会
        5.2.4 主动挖掘科技发展红利,带动消费需求增长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疫情下体育健身产品消费研究调查问卷

(3)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文献述评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地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活动主体特征分析
        3.1.1 保定市中年人基本情况
        3.1.2 体育活动参与动机与主体健康认知
        3.1.3 体育活动稳定程度
    3.2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活动条件特征分析
        3.2.1 余暇时间用途
        3.2.2 体育活动场所
        3.2.3 体育消费情况
    3.3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活动形式特征分析
        3.3.1 体育锻炼项目
        3.3.2 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3.3.3 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分析
    3.4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变化的分析
        3.4.1 新冠疫情对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及程度分析
        3.4.2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征
    3.5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影响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因素分析
        3.5.1 影响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观因素分析
        3.5.2 影响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客观因素分析
    3.6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提升策略分析
        3.6.1 加强体育健身防疫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中年人体育锻炼意识
        3.6.2 推动疫情防护与科学健身相融合,强化中年人体育活动行为
        3.6.3 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中年人体育健身需求
        3.6.4 权衡新冠疫情发展态势,选择适宜体育运动项目
        3.6.5 注重体育人文关怀,提高中年人体育参与频率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健康中国”背景下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健康中国的概念
        2.1.2 体育消费的概念
        2.1.3 体育消费行为的概念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研究
        2.2.2 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研究
        2.2.3 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研究
        2.2.4 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研究
        2.2.5 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4.1.1 生源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4.1.2 性别情况调查分析
        4.1.3 不同年级情况调查分析
        4.1.4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频率的分析
        4.1.5 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及月均体育消费调查分析
        4.1.6 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认识的调查分析
        4.1.7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分析
        4.1.8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4.2 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分析
        4.2.1 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
        (1)不同生源地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2)不同性别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3)不同年级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4)大学生实体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5)大学生互联网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4.2.2 大学生体育消费类型调查分析
        4.2.3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1)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2)大学生体育消费平台选择的分析
        (3)体育消费支付方式的分析
    4.3 影响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
        4.3.1 个人经济因素
        4.3.2 兴趣爱好因素
        4.3.3 闲暇时间因素
        4.3.4 体育产品质量与价格因素
        4.3.5 产品服务因素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体育强国”背景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1.1.2 社会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出新要求,大学生体育素养问题日渐凸显
        1.1.3 提高体育素养是大学生健康促进的需求,是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有力抓手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相关研究
        1.4.2 关于体育素养概念的相关研究
        1.4.3 关于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1.4.4 关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的相关研究
        1.4.5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3.1.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总要求
        3.1.2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3.2.1 体质水平现状分析
        3.2.2 体育意识现状分析
        3.2.3 体育知识现状分析
        3.2.4 体育道德现状分析
        3.2.5 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3.2.6 体育技能现状分析
        3.2.7 体育个性现状分析
    3.3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问题
        3.3.1 身体素质整体偏低
        3.3.2 体育意识淡薄、终身体育意识模糊
        3.3.3 缺乏体育锻炼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
        3.3.4 体育道德较好,仍需加强
        3.3.5 体育活动参与度较低
        3.3.6 学习技能途径单一、掌握项目程度较浅
        3.3.7 体育个性不太明显
4 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对策
    4.1 加强各项服务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2 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
    4.3 体教结合,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储备
    4.4 文体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体育道德
    4.5 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4.6 多举措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4.7 关注个体差异,塑造多样化的体育个性
5 结论与建议
附录1《太原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特尔菲法
        2.2.4 实地观察法
        2.2.5 访谈法
        2.2.6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样本的基本情况
        3.1.1 爱好者的性别、生源和年级
        3.1.2 爱好者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
    3.2 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的行为特征
        3.2.1 爱好者行为的时间特征
        3.2.2 爱好者行为的空间特征
        3.2.3 爱好者行为的动机特征
        3.2.4 爱好者的组织形式特征
        3.2.5 爱好者的运动方式特征
        3.2.6 爱好者的消费行为特征
        3.2.7 爱好者行为的效果特征
    3.3 影响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的因素分析
        3.3.1 指标初选
        3.3.2 指标筛选
        3.3.3 指标权重确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趋势研究 ——以四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依据
    1.1 提出问题
        1.1.1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苏州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影响
        1.1.2 苏州普通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体育消费群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消费有关研究
        2.1.1 研究概况
        2.1.2 关于消费的概念
        2.1.3 关于消费的影响因素
    2.2 体育消费有关研究
        2.2.1 研究概况
        2.2.2 关于体育消费的概念
        2.2.3 关于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 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综述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3.4 数理统计法
        3.3.5 逻辑分析法
        3.3.6 SWOT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对参与调查的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性别结构情况分析
        4.1.2 对参与调查的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源的结构情况分析
    4.2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消费的意识和动机
        4.2.1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
        4.2.2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
    4.3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体育消费项目
        4.3.1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
        4.3.2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情况
        4.3.3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类型
        4.3.4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消费项目
    4.4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因素
        4.4.1 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观积极因素
        4.4.2 促进体育消费的客观积极因素
        4.4.3 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观消极因素
        4.4.4 影响体育消费的客观消极因素
        4.4.5 普通高校学生对学校体育消费满意度
        4.4.6 校内社团组织对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4.4.7 体育消费产品本身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4.5 苏州市高校大学生未来消费趋势的预测
        4.5.1 未来消费方向情况统计
        4.5.2 在收入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进行的体育消费方向
    4.6 对策
        4.6.1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自身因素的引导对策
        4.6.2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外部因素的引导对策
5 SWOT分析与结论
    5.1 SWOT分析
        5.1.1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中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5.1.2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中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5.1.3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中的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5.1.4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中的挑战(Threats)分析
    5.2 结论
        5.2.1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消费的意识和动机
        5.2.2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消费项目
        5.2.3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因素
        5.2.4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题目概要
附录三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致谢

(8)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良好的政策支持
        1.1.2 时代发展的需要
        1.1.3 健康成长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专家访谈法
        1.3.4 逻辑分析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身体素养
        2.1.2 核心素养
        2.1.3 健康素养
        2.1.4 体育素养
    2.2 国内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现状
        2.2.1 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现状研究
        2.2.2 青少年体育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2.2.3 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2.3 国外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现状
        2.3.1 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理论研究
        2.3.2 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
    2.4 国内外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现状述评
    2.5 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5.1 体育认知
        2.5.2 体育意识
        2.5.3 体育行为
        2.5.4 体质水平
        2.5.5 体育技能
        2.5.6 体育品质
        2.5.7 体育个性
3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现状
    3.1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认知现状
    3.2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意识现状
    3.3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行为现状
    3.4 杭州市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
    3.5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技能现状
    3.6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品质现状
    3.7 杭州市青少年体育个性现状
    3.8 小结
4 国外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经验及启示
    4.1 美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经验及启示
    4.2 欧洲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经验及启示
    4.3 日本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经验及启示
5 提升杭州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对策
    5.1 教体结合、借势宣传丰富青少年体育知识的储备
    5.2 多主体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体育意识
    5.3 全方位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5.4 高效率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5.5 多举措提高青少年的体育技能水平
    5.6 文体结合提升青少年的体育道德修养
    5.7 塑造多样化的青少年体育个性
6 结语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9)大学生体育行为与部分心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大学生群体
        1.1.2 行为
        1.1.3 体育行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现状分析
        3.1.1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课前准备情况
        3.1.2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课中情况
        3.1.3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课后情况
        3.1.4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年级人数统计对比分析
        3.1.5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学校人数统计对比分析
    3.2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现状分析
        3.2.1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组织方式分析
        3.2.2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项目选择分析
        3.2.3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场所选择分析
        3.2.4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目的分析
        3.2.5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参与程度分析
        3.2.6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年级人数统计对比分析
        3.2.7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各学校人数统计对比分析
    3.3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
        3.3.1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3.3.2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学校差异性分析
        3.3.3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年级差异性分析
    3.4 大学生体育行为意志的现状分析
        3.4.1 大学生体育行为意志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3.4.2 大学生体育行为意志水平的学校差异性分析
        3.4.3 大学生体育行为意志水平的年级差异性分析
    3.5 大学生体育行为情感的现状分析
        3.5.1 大学生体育行为情感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3.5.2 大学生体育行为情感水平的学校差异性分析
        3.5.3 大学生体育行为情感水平的年级差异性分析
    3.6 大学生体育行为气质的现状分析
        3.6.1 大学生体育行为气质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3.6.2 大学生体育行为气质水平的学校差异性分析
        3.6.3 大学生体育行为气质水平的年级差异性分析
    3.7 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性研究
        3.7.1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性分析
        3.7.2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与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性分析
    3.8 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意志的相关性研究
        3.8.1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与意志的相关性分析
        3.8.2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与意志的相关性分析
    3.9 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情感的相关性研究
        3.9.1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与情感的相关性分析
        3.9.2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与情感的相关性分析
    3.10 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气质的相关性研究
        3.10.1 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与气质的相关性分析
        3.10.2 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与气质的相关性分析
    3.11 维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关键词界定
        1.2.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市大学生微博媒介接触现状
        3.1.1 上海市大学生微博拥有情况
        3.1.2 上海市大学生微博的使用与参与情况
        3.1.3 体育类信息在大学生接触微博媒介信息中的地位
        3.1.4 上海市大学生对微博传播体育信息能力和效果的评价
    3.2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3.2.1 体育态度基本理论研究
        3.2.2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
        3.2.3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情感的影响
        3.2.4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动机的影响
    3.3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3.3.1 体育行为基本理论研究
        3.3.2 体育信息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
        3.3.3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途径的影响
        3.3.4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偶像崇拜的影响研究
        3.3.5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3.4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影响的特征与关系分析
        3.4.1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的特征分析
        3.4.2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的变化关系
    3.5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5.1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的问题
        3.5.2 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的解决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四、关于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D]. 薄潇男.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2]疫情下18-30岁女性体育健身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雷蕙竹.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3]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D]. 刘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健康中国”背景下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D]. 张梦凡.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9)
  • [5]“体育强国”背景下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 魏德琦. 中北大学, 2021(01)
  • [6]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苏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趋势研究 ——以四所本科院校为例[D]. 温梦如. 苏州大学, 2020(03)
  • [8]杭州市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研究[D]. 马思思.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大学生体育行为与部分心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秦明昆.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1)
  • [10]体育微博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金豆.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及体育消费结构现状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