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合与渗透激发对洋葱 (Allium cepa L .)种子健康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杨杨[1](2021)在《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45与其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胞的增殖、扩张与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细胞学基础。这一系列细胞学事件与细胞壁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果胶作为双子叶植物初生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其合成、修饰与降解代谢通过影响细胞壁的流动性和可延展性,参与着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环节。因此,研究果胶代谢有助于明确细胞壁在植物生长发育历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农作物重要经济性状和育性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现有研究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是参与果胶降解代谢的重要水解酶,其编码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迅速扩张,并在双子叶植物中形成了庞大的基因家族。近年的研究基于对PG基因家族演化和表达模式的分析,提出了PG重复拷贝可能的保留机制,但仍缺乏生物学功能方面的证据支持。目前,仅有少数植物PG基因完成了功能鉴定。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PG基因参与了叶片扩张、果实成熟、器官脱落等众多环节,其作用与细胞扩张和细胞分离关系密切。然而,PG基因在器官形态建构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涉及了哪些细胞学事件,对植株组织器官水平的果胶降解以及内源寡聚糖的积累有着怎样的影响等问题都尚未明确。此外,果胶代谢也参与了花粉壁这类特殊且复杂的细胞壁的发育。PG基因参与了花粉内壁发育以及后期的花粉管伸长过程,但对其在花粉外壁建构中的作用研究非常有限。本实验室早期在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syn.B.rapa ssp.chinensis)中鉴定出了一个参与花粉壁发育和花粉管伸长的PG基因,而后期基于白菜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白菜中具有5个重复拷贝BrPG45-1~BrPG45-5,且其中三个拷贝在白菜核不育两用系雄蕊中差异表达。为更新对白菜PG45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并探讨重复拷贝的保留机制,本研究首先进行了PG45的起源及其在芸薹属物种中的演化分析,并基于对5个重复拷贝的表达模式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PG重复拷贝的保留机制。鉴于白菜和拟南芥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且在拟南芥中仅有单个直系同源拷贝的优势。本研究对AtPG45表达模式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AtPG45在细胞学事件以及植物组织器官中果胶降解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明确PG45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构建包含有31个物种PG基因的最大似然法系统发生树对PG45进行演化分析,发现PG45起源于双子叶植物共同祖先。该基因在3个芸薹属代表物种中进化保守且形成了多个重复拷贝。通过q RT-PCR对白菜和拟南芥PG45的表达分析,发现BrPG45的5个重复拷贝均在发育后期的雄蕊中优势表达,且在白菜核不育两用系雄蕊中差异表达;AtPG45除在花序中优势表达,还在叶片等多个组织器官中表达。根据启动子GUS活性的分析,发现白菜和拟南芥PG45在单核小孢子和双核花粒时期的绒毡层,双核和三核花粉时期的花粉粒中表达。白菜PG45的5个重复拷贝表现出了一致的时空表达模式;拟南芥PG45在茎尖生长点、莲座叶的叶腋等分生组织中也检测到了较高的表达。在洋葱表皮和拟南芥根部表皮细胞中进行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白菜和拟南芥PG45都是可在细胞膜外表达的分泌蛋白。(2)利用芜菁黄花花叶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沉默技术同时抑制BrPG45-1~BrPG45-5在菜心中的表达时,约26.1%的成熟花粉粒异常粘连,并伴随有花粉萌发率降低至野生型对照的44.4%,但不影响营养生长和花器官形态。透射电镜与苯胺蓝染色等技术对花粉发育过程的分析表明,BrPG45的表达抑制会造成花粉外壁结构的异常,其可能通过影响孢粉素沉积来调控花粉外壁顶盖和基粒棒的结构。花粉粘连的表型与含油层物质过度积累有关,而与胼胝质壁的降解无关。根据对BrPG45-1、BrPG45-3和BrPG45-5异源表达拟南芥的表型观察,发现各拷贝异源表达的拟南芥都出现了花粉粘连、花粉活力降低的表型,说明BrPG45拷贝之间存在功能冗余,可能通过剂量效应保留。(3)对AtPG45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生长发育的表型分析,发现AtPG45的异常表达会抑制下胚轴和花茎伸长。突变体atpg45和AtPG45过表达植株的开放花中,81.0%和16.8%出现了雄蕊数量减少的情况。互补实验结果表明,转化互补载体可以恢复突变体atpg45中观察到的表型。对侧生器官发育的观察分析,AtPG45的异常表达会造成莲座叶卷曲,使叶片纵向曲度显着提升至野生型中的2倍。此外,AtPG45的表达沉默会引起侧枝数量增加至野生型的3.3倍,并通过影响花原基和花器官原基的建构导致开放花的四轮花器官出现高比例的形态异常;AtPG45的过表达会导致叶片宽度的过度生长,伴随有叶片表面积的增大和叶片长宽比的减小。对AtPG45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的表型分析,表明AtPG45主要参与了器官的伸长与扩张,以及侧生器官的形态建构,即与白菜PG45出现了生物学功能上的分化。(4)通过测定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的His-SUMO-AtPG45的蛋白活性,明确了AtPG45具有PG水解酶活性。白菜和拟南芥PG45在PG功能域序列上具有保守型,暗示了白菜PG45也通过降解果胶来执行其生物学功能。此外,AtPG45的表达沉默可显着降低叶片中的PG总活性与细胞壁果胶的含量。通过对拟南芥叶片纵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分析,发现叶肉细胞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的排列和形态在AtPG45突变体和过表达叶片中出现了异常,进而明确了AtPG45表达异常引起的叶片卷曲与叶片近轴端-远轴端极性有关。利用带有微管结合蛋白标记GFP-MAP4的野生型和突变体atpg45材料,分析了叶片上下表皮的细胞增殖和细胞扩张情况。结果表明,AtPG45的表达沉默会引起上表皮细胞增殖时期缩短至下表皮增殖时期的48.0%,而细胞相对扩张速率不受影响。免疫荧光标记对果胶分布的分析表明,AtPG45在叶片极性建构中的作用与甲基甲酯化果胶在叶片中的分布无关。高效排阻色谱-质谱法对于拟南芥叶片内源寡聚糖的分析发现,在聚合度2~7范围内,AtPG45的表达沉默会引起高聚合度寡聚糖的积累,而AtPG45的过表达则会促进小片段寡聚糖的产生。此外,AtPG45的异常表达均导致聚合度8~15的寡聚糖的占比降低。因此,AtPG45在叶片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其对内源寡聚糖组成的影响有关。综上所述,AtPG45通过影响植物组织器官中的果胶降解,参与了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建构等事件,进而作用于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构过程。
罗石磊[2](2020)在《硫化氢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文中指出硫化氢(H2S)作为近些年来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后被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大量研究证明H2S能调节植物生理功能,包括启动种子萌发、介导根系器官发生、气孔运动、促进光合作用、调节衰老和产量等。同时H2S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包括温度胁迫、盐胁迫、低氧、重金属胁迫和干旱胁迫等。本试验通过研究H2S对镉(Cd)诱导黄瓜幼苗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结合作物表型、细胞生理及分子水平的检测,说明H2S对Cd诱导的细胞死亡起到负向调控,为H2S抵御重金属胁迫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黄瓜幼苗的根长和鲜重随着Cd(50、100、200和300μM)浓度的升高显着下降,当浓度为200μM时,根长为对照的一半。同时幼苗根系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也随着Cd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当用200μM CdCl2处理48 h后,根系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着升高。随着ROS的积累,黄瓜幼苗根尖细胞死亡也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多。说明Cd抑制根的伸长是受到根尖细胞死亡的影响。2.通过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NaHS)预处理发现,H2S缓解Cd胁迫呈现浓度依赖效应,随着H2S浓度的增大,根长和鲜重先升高后降低,浓度为100μM时效果最佳。Cd胁迫诱导内源H2S含量的显着升高,而NaHS预处理下内源H2S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H2S能显着降低由Cd引起的ROS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同时激活抗氧化系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Evans blue染色结果也表明H2S能减少Cd诱导的根尖细胞死亡。qRT-PCR检测表明H2S通过上调HSP70的表达来增强根系对Cd的抗性,下调ATG8f的表达减少Cd引起的细胞自噬。说明H2S能够通过减少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来抑制Cd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毒害。3.Cd胁迫降低了AsA的含量,显着提高了DHA和GSSG的含量,破坏了氧化还原平衡。H2S显着提高Cd胁迫下AsA和GSH的含量,降低DHA和GSSG的积累。Cd诱导GR、DHAR和MDHAR活性显着升高,NaHS预处理后GR、DHAR和MDHAR活性高于Cd单独处理,而且H2S促进了GR、DHAR和MDHAR基因的表达,增强细胞的还原能力,减少氧化损伤。4.通过DAPI染色和caspase-3-like活性的测定,发现Cd能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而H2S能减少DAPI的荧光和caspase-3-like的活性,抑制这一过程的发生。同时Cd胁迫导致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和线粒体膜转换孔(MPTP)的开放,而H2S提高了Cyt c/a的比值,减少了MPTP的吸光值,抑制了Cyt c释放到胞质中引发PCD的下游反应。5.Cd胁迫下,线粒体Ca2+-ATPase、H+-ATPase和Mg2+-ATPase的活性显着降低,MPTP开放,MPTP相关基因CsVDAC和CsANT表达上调,导致Cyt c和Ca2+释放到细胞质中,诱导线粒体H2O2的积累和激活caspase-3-like的活性,最终发生PCD。H2S负向调控这一过程,减少Ca2+的释放和线粒体H2O2的升高,下调CsVDAC和CsANT基因的表达,维持线粒体ATP酶活性和生理功能,而内源H2S清除剂HT能逆转这一过程,加剧PCD的发生。
甘琴华[3](2020)在《微藻污染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产油微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与光能大规模地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可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污染微生物监测与防治是制约微藻实验室操作和工厂化养殖过程的核心瓶颈之一。传统的污染微生物检测鉴定方法主要依赖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基因型分析。这些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微生物培养过程,滞后的病害诊断过程往往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污染微生物,从而加重疫情,甚至带来灾难性影响。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污染微生物生长条件苛刻,在实验室条件下难以培养。面对这一现状,传统检验手段往往无能为力。因此,快速灵敏的污染微生物检测和精准防治在微藻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污染微生物的快速鉴定。由于微藻养殖过程中污染微生物种类的复杂性和认识的局限性,研究首先以具备相对明确基因型和病理表型的植物病原微生物为例,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污染微生物的快速、原位、高效检测。该方法可应用于寄主范围广,多样化丰富的植物病原物,能快速特异地检测唐菖蒲伯克氏菌洋葱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alliicola)和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同时能够区分不同种属、不同亚种、不同变种的植物病原。B.gladioli pv.alliicola和E.chrysanthemi在感染特征上极为相近,通过建立包括多个宿主范围广泛且感染特征一致的病原物参考拉曼光谱库,获取两种病原的显微拉曼光谱进行检测,能够分别准确鉴定出来。同时,利用PCA分析可以鉴别斯氏欧文氏菌(Erwinia stewartii)和菊欧文氏菌(E.chrysanthemi)两种来自同属不同种的病原物;也可以鉴别密执安棒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和密执安棒杆菌狡诈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insidiosus)两种来自同种不同亚种的病原物;还可以鉴别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pisi)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两种来自同种不同致病变种的病原物;鉴别率均在80%以上。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在病原组织中原位检测唐菖蒲伯克氏菌洋葱致病变种和菊欧文氏菌,结果可以从单细胞水平原位检测植物组织感病部位的病原物,单独侵染和混合侵染识别率分别为15.6%、51.3%,53.4%;显微拉曼光谱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病原物检出率相当。该方法40分钟内可完成,无需微生物分离、无需细胞富集培养,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对微生物的实时、原位、高效检测,在污染微生物快速发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部分是微藻养殖污染控制方法开发。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污染微生物的精准防治,通过深度挖掘目标藻种与污染微生物遗传信息的差异,研究从已知靶点的“药物库”中,选取作用于特定代谢通路的“药物”,通过精准施药,从而实现了对污染微生物的防治。甾醇生物合成途径是商业杀菌剂的重要靶点,比较真菌和微藻的甲羟戊酸途径(MVA途径)和磷酸季戊四醇甲酯途径(MEP途径)锁定几种生物合成途径抑制剂;通过分析真菌和微藻的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基因序列,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和遗传结构的可能区别,进而选取几种甾醇生物合成酶化学抑制剂,美维洛林(MEV)、异恶草松(CLO)、特比萘芬(TBF)、两性霉素B(APT)、环菌唑(TTA)和戊唑醇(TBA)。通过测定发现,在浓度为2.5μg m L-1时MEV、CLO、TBF、APT和TBA仍然对海洋微拟球藻的相对生长速率、光系统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化学抑制剂IC50浓度处理对海洋微拟球藻甾醇分布影响很大;只有TTA处理能促进海洋微拟球藻生长。不同浓度TTA处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海洋硅藻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对甾醇生物合成酶化学抑制剂进一步筛选和表征;结果证明TTA是有效的,在低浓度剂量(1μg m L-1)仍能促进目标微藻的快速生长,同时抑制竞争藻株生长,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海洋微拟球藻的特异性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对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交叉点的基因组比较有助于识别物种遗传结构差异,可为生产所需性状微藻提供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污染微生物防治策略。本研究发现的基于物种特异的遗传特征,设计定制针对特定微藻藻种的微生物和杂藻污染防治的策略,为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微藻精准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连加攀[4](2020)在《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对小麦单一及镉联合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塑料(Microplastic)和纳米塑料(Nanoplastic)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最近,大量研究表明土壤环境微/纳米塑料污染相比于海洋环境更加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微/纳米塑料的生态毒性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海洋水生生物和淡水藻类,而对陆生高等植物的生态影响了解有限。虽然农用地膜残留塑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已见报道,但关于纳米塑料对小麦生长影响的机理仍然不清楚。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在环境浓度水平下(0.01-10mg/L)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SNPs暴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影响,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时显着地使小麦根长增加了88.6%–122.6%。同样地,PSNPs暴露大幅度地促进了小麦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叶片中碳和氮含量。但是,PSNPs却降低了小麦幼苗的根茎比和微量元素(铁,锰,铜和锌)含量。此外,3D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PSNPs可被小麦根部吸收,并经木质部向地上部运输。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表明,所有PSNPs暴露处理均主要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途径来改变叶片的代谢特征。本实验的结论为PSNPs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作为有毒化学物质的载体从而增加其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但纳米塑料与重金属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的联合毒性仍少见报道。由于迄今未见PSNPs与镉对小麦单一和联合毒性的报道,本文因此评估了PSNPs存在下镉(0,20μM)对水培小麦的生长毒性。研究结果表明PSNPs的存在可以部分地降低叶片中镉的含量并减轻镉对小麦的毒性,这可能是由于PSNPs受营养液离子强度削弱的吸附能力所致。此外,PSNPs与镉联合暴露不能显着地激活小麦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这表明抗氧化剂防御系统可能不是PSNPs减轻镉所诱导产生的氧化损伤的主要机制。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表明,PSNPs可以加速镉联合暴露后叶片中有机自由基的形成。另外,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表明,PSNPs对镉毒性的部分缓解作用主要是通过上调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途径实现的。因而,本研究为环境中纳米塑料和重金属联合暴露的毒理学相互作用和未来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袁巧玲[5](2019)在《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cAMS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文中认为洋葱(Allium cepa L.)是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异花授粉作物,是当前我国主栽蔬菜之一,种植面积广泛。洋葱杂种优势明显,但其花器小,花期不集中,单花结籽率低,人工去雄成本高、难度大,因此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极为必要。目前有关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多集中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分子标记,其不育性的发生机理和调控机制暂未明确。本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明确了洋葱发生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提早解离,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AMS(ABORTED MICROSPORES)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中表达量差异显着。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发生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AcAMS基因,分析其在花发育中表达量的差异,进行基因的亚细胞定位,构建AcAMS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检测上下游基因表达量变化,初步探讨了AcAMS与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同时构建了基于TRV的pTRV2-AcPDS载体,试图建立洋葱VIGS的体系。试验结果如下:(1)以洋葱保持系SB2四分体发育时期的花药cDNA为模板克隆了AcAMS(KY296301)基因,该基因CDS序列全长1458 bp,推测编码485个氨基酸,通过BLASTp比对发现AcAMS与AoAMS(Asparagus officinalis L.),MaAMS(Musa acuminata subsp.malaccensis),PdAMS(Phoenix dactylifera L.),EgAMS(Elaeis guineensis)的同源性均大于50%,进化树分析显示,AcAMS与石刁柏的AoAMS在同一分枝上,亲缘关系最近。经与其他物种的AMS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分析发现AcAMS存在bHLH(basic helix-loop-helix)结构域,属于MYC类亚家族bHLH转录因子。(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cAMS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表明AcAMS在花药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花器官中几乎不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比较其在不育系SA2及其保持系SB2不同发育时期花药中的表达差异,发现AcAMS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及四分体时期表达差异显着。(3)构建pGFP-AcAMS载体,采用PEG-Ga2+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结果验证了该融合蛋白瞬时定位在细胞核内,与其转录因子核定位特性相同。(4)构建AcAMS的表达载体p1250-3301-AcAMS,利用花序侵染法遗传转化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经PPT抗性筛选及PCR鉴定后获得T1代植株,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株系表现为部分不育或完全不育,部分不育植株果荚短小,完全不育植株果荚极其短小且弯曲生长,转基因株系花的雄蕊及雌蕊更长,花药颜色黯淡且干瘪,有活力的花粉粒明显少于野生型。检测转基因株系中AtAMS及其上下游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AtAMS显着上调,AtTDF1、AtMS188显着下调,而AtMGT5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同样方法遗传转化ams突变体拟南芥,筛选出抗性苗。(5)构建AcAMS CRISPR/Cas9基因编辑敲除载体pHUN411-AcAMS,未来将用于洋葱遗传转化。(6)以洋葱的AcPDS部分序列(333 bp)和AcAMS部分序列(384 bp),构建基因沉默载体pTRV2-AcPDS、pTRV2-AcAMS,拟建立洋葱VIGS转化体系。
赵颖雷[6](2019)在《水-电场混合引发对洋葱种子活力的恢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洋葱(Allium cepa)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但我国所种植的洋葱品种及所使用的种子主要来源于进口。一个批次的进口洋葱种子在国内要经历多个季节的销售,通常需要储藏4-5年。然而,洋葱种子的寿命相对较短,即使在理想的储藏条件下其也会较其他蔬菜种子更快地失去活力,导致种子出芽缓慢,成苗率降低。技术上可以通过种子引发的方式恢复洋葱种子丢失的活力。在众多的引发形式中,水(湿热)引发因其无任何化学试剂的清洁引发流程与较长的有效期而被广泛应用。但传统水引发通常需要5天以上的引发舱湿度、温度及通气量的精确控制,工艺流程的控制难度较大。高压静电场照射可瞬间提升种子活力,加快萌发并提高出芽率,但有效期较短,一般在20天左右即出现明显消退。本研究将水引发与纯电场引发相结合形成水-电场混合引发(Hydro-Electro Hybrid Priming)技术,并使混合引发后的洋葱种子上出现两种单一引发形式效果及优势的叠加,达到进一步提高种子活力恢复效果,缩短引发时间,延长引发效果有效期,降低技术操作难度的目的。同时对这种效果叠加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过程与结果如下:1电场引发剂量与洋葱种子活力恢复的模型构建。通过前期预实验获得了能使洋葱种子活力出现最大正向提升效果的高压静电场引发参数(10 kv/cm照射40 s),以此为零点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形成了14个处理。对所有处理的2 d芽势、4 d芽势、6 d芽率、胚根长、全株鲜重、平均出芽时间、种子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进行了记录,并通过PCA将这8个萌发指标降维形成1个萌发综合指标,从而构建了电场剂量参数(电场电压与照射时间)与萌发综合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纯电场引发的最佳处理参数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经过验证,优化后的电场引发参数(8.7 kv/cm照射43 s)使洋葱种子的4 d芽势提升14.0%、6 d芽率提升10.4%、胚根长增加8.9 mm、胚根鲜重增加0.123 mg、平均出芽时间缩短0.7 d、萌发指数升高4.76,活力指数升高184.06,综合萌发指标显着提升,但引发效果在最佳条件下贮藏21天后即完全消散。2水-电场混合引发对洋葱种子活力的恢复。采用优化后的电场引发参数对洋葱种子进行水-电场混合引发。引发时长设置为24 h、48 h与96 h,引发过程采取对环境温度、通气量及种子含水量的粗放管理,比较了不同引发形式及参数对洋葱种子活力的恢复效果,并使用人工老化的方式检验了不同形式的效果有效期。结果显示,混合引发24小时的种子综合萌发指标接近水引发96小时;混合引发48与96小时的种子综合萌发指标与种子抗老化能力超过了水引发96小时,达到了在引发环境参数非精确控制前提下提升种子活力恢复效果,缩短引发时间,延长引发效果有效期,降低工艺流程操作难度的技术目的。3引发形式对改变几种萌发关键酶活性与结构的作用机理。通过对不同形式引发后的种子萌发关键酶活性以及酶纯化后圆二色光谱的测定发现,8.7kv/cm、43s这一剂量的电场照射减少了洋葱种子萌发关键酶中SOD二级结构中的无规则卷曲,增加了β-折叠,从而使其单位活力得到迅速、显着的提升导致单位活性的提升,但并没有改变CAT及α-淀粉酶的活性。在该剂量的电场效果的辅助下,混合引发24小时即使SOD活性提升到与水引发96小时相同的水平。该剂量电场照射没有引起SOD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导致的酶数量的增加。SDS-PAGE同工酶类别的鉴定结果显示,洋葱种子SOD为Cu/Zn-SOD。4引发形式对洋葱种胚胞膜修复进程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形式引发后的种子EPR信号、浸提液EC及播种后MDA增量的测定发现,由于混合引发较相同时间的水引发拥有更高的SOD活力,因此在引发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充分地清除种胚细胞内的超氧自由基,从而进一步降低细胞内的环境氧化性,促进胚细胞组织更快更完整的修复进程。生理指标上表现为使用混合引发后的洋葱种子具有更低的EPR信号值、种子浸提液EC值及播种后MDA增量。混合引发48小时即可使上述参数达到与水引发96小时无显着差异的水平。对引发后种胚萌发过程的电镜观察更直观的反映出混合引发能够进一步减少种胚表面的损伤,提高种胚细胞组织修复的速度与程度,使更多比例的种胚细胞修复到能够萌发的状态,从而提高发芽势与发芽率,而纯电场引发在其引发过程中则未产生任何实质性自由基清除或种胚细胞组织的修复。5引发形式对GA、SOD合成及ABA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三种形式引发后的洋葱种子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8.7 kv/cm、43 s的电场照射剂量直接使洋葱种子143个RNA在数量上出现显着差异,但其中没有涉及GA、SOD合成与ABA降解通路上的相关物质。水引发过程激活了GA合成与ABA降解通路上的相关基因,使他们以正常的速度表达,从而提高了GA含量并降低了ABA含量。混合引发在水引发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调一种GA20氧化酶与两种ABA-8’-羟化酶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GA含量,进一步降低了ABA含量,但这种基因上调表达不是由电场改变相关DNA或RNA的结构或数量造成的。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洋葱种子的萌发与活力指数与G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ABA含量、ABA/GA含量的比值呈极显着负相关。水引发与混合引发均使SOD的合成基因出现显着下调表达。因此进一步证实了混合引发使SOD单位活性进一步提升的原因仅为酶二级结构的改变。6引发形式的作用机理的解释与对比。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对混合引发提升种子活力恢复效果,缩短引发时间及延长引发效果有效期的作用机理做如下解释,解释的逻辑与证据链包括两个方面:(1)、SOD活性的改变强化组织修复进程。种子在播种吸涨后即进入“预萌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种与萌发相关的酶被激活,其中SOD等抗氧化酶开始清除能够破坏种胚细胞膜的各种自由基,从而使细胞膜组织开始修复,最终实现萌发;水引发为种子在播种前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预萌发”过程,使种子预先完成一部分的自由基清除与细胞膜修复工作;混合引发通过电场照射提升了SOD酶活性,从而加速了引发的过程,提升了引发的效果。与水引发、混合引发不同的是,纯电场引发并未在引发阶段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自由基清除或胞膜的修复;(2)、激素水平调控。水引发过程激活了种子GA合成与ABA代谢的生理活动;混合引发依靠电场的生物学效应,进一步将这两种激素向促进萌发的水平调控,使混合引发后的种子拥有更高的GA含量、更低的ABA含量及ABA/GA比例,纯电场引发并未在引发阶段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激素水平调控。本文首创地将水引发与电场引发两种形式结合形成水-电场混合引发,在洋葱种子上实现了两种单一引发形式效果及优势的叠加。经过混合引发的种子具有更高的细胞膜与组织完整性,及更优的激素水平。混合引发技术最终实现了在引发环境参数非精确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种子活力恢复效果,缩短引发时间,延长了引发效果有效期,降低工艺控制难度的技术目的。文章构建了从电场导致SOD酶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SOD活性、胞内环境氧化性、细胞膜修复速度与关键激素水平的改变的逻辑解释链,从两个角度科学合理的解释了混合引发的作用机理。
武玥[7](2018)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缓解黄瓜幼苗盐胁迫的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设施蔬菜生产中,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不当或过量施用化肥以及设施内高温、高湿、缺少雨水淋洗等因素,造成土壤或栽培基质盐分含量增加,导致盐渍化现象,带来蔬菜作物生长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作物耐盐性成为了农业科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5-氨基乙酰丙酸(ALA)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产量,增强作物抗性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但其提高植株对逆境抗性的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将外源ALA与NaCl胁迫结合,从生长形态、抗氧化清除系统、光合色素生物合成以及Na+离子转运分配等方面,研究了外源ALA缓解黄瓜幼苗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以期为盐渍化条件下黄瓜栽培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及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的ALA(25 mg L-1)能够促进中度NaCl胁迫(50 mmol L-1)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包括幼苗株高和叶面积,打破了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但ALA施用于植物具有浓度效应,适宜浓度可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50 mg L-1)抑制植株生长。在中度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施用ALA能够显着提高幼苗的干鲜重,明显促进黄瓜幼苗根系形态的建成(包括总根长、根尖数、根系体积以及根系表面积)。另外,外源ALA还抑制了由盐胁迫引起的植株根尖伸长区凋亡,增加了活细胞的数量,提高了幼苗的根系活力。2.NaCl胁迫条件下,外源喷施ALA能够提高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酶活性,提高了植株对H2O2的清除效率。同时,提高了非酶抗氧化剂AsA和GSH的含量,使AsA/DHA和GSH/GSSG比值升高,促进了黄瓜幼苗体内还原型抗氧化剂库,降低了MDA和H2O2含量。另外,外源ALA可促进定位于质体外的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增强了质外体对氧化胁迫的缓冲效应。3.外源ALA增强了盐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L。同时,增强了植株的光合气体交换能力,如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对ALA代谢通路的研究发现,NaCl胁迫下喷施ALA可使植株体内内源ALA、尿卟啉原Ⅲ(UroⅢ)、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及叶绿素a含量与遭受盐胁迫的植株相比均显着增加。相反,血红素(heme)的含量在盐胁迫条件下增加而在ALA处理中降低。说明盐胁迫使ALA代谢通路重心向Fe-支路转移,可看做是植物对盐胁迫的一种适应机制。对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的研究发现,HEMA1,CHLH,POR和CAO的相对表达量均在ALA处理中上调,然而,HEMH基因的表达在外源ALA处理中有所下调。说明在盐胁迫下,外源ALA使代谢通路重心向Mg-支路转移,产生更多捕光色素,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此外,外源ALA处理还修复了盐胁迫对叶绿体超微结构造成的损伤,使肿胀的叶绿体恢复其结构,形成了有序的类囊体和基粒片层,类囊体的降解程度减轻,并且淀粉粒数量增加。4.外源ALA使盐胁迫条件下Na+在黄瓜根系细胞中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得到改善,减轻了离子毒害。同时,外源ALA还修复了盐胁迫对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增加了线粒体的数量,明显降低了胞质离子沉积现象。外源喷施ALA使质膜H+-ATP酶(HA3),液泡膜H+-ATP酶(VHA-A),质膜Na+/H+逆向转运体(SOS1)及液泡膜Na+/H+逆向转运体(NHX1)蛋白表达量上调;说明其减少了细胞对Na+的吸收,并使液泡膜向内转运Na+的能力增强。另外,外源ALA处理使SOS1和HA3基因的表达量在NaCl胁迫条件下上调;而NHX1和VHA-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盐胁迫下相比没有显着差异。
廖欣怡[8](2017)在《洋葱葡萄酒的调制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洋葱(Allium cepa L.)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及氨基酸类,还有丰富的含硫化合物、类黄酮、多糖、甾体化合物、前列腺素A、苯丙素酚类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由于洋葱和葡萄酒都具有预防慢性疾病、抑制癌症因子、清除自由基、阻碍细菌生长等诸多功效,因此,本试验以赤霞珠葡萄和紫皮洋葱为原料,旨在优化出一种风味口感和保健功能平衡的洋葱葡萄酒,并对其主要功能成分做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洋葱汁浓缩时间优化试验结果:洋葱汁浓缩不同时间得率拟合曲线为y=0.126x2-6.789x+96.525(0≤X≤24),R2=0.997。从洋葱汁浓缩过程中的损耗、风味变化、能源节约等因素考虑,选择浓缩12 h为最佳时间,此时的洋葱汁浓缩得率为33.20%。在012 h的洋葱汁浓缩过程中,总类黄酮、总花色苷、总酚、多糖、总抗氧化能力均呈增加趋势,且总类黄酮、总花色苷、总酚、多糖这4种功能物质分别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极高度极显着正相关。因此,从功能物质、抗氧化能力角度考虑,选择浓缩12 h的洋葱汁进行后期实验研究。(2)洋葱葡萄酒酿造工艺优化试验结果:洋葱经打浆、过滤取汁、真空冷冻浓缩12 h后,按照20%的比例与干红葡萄酒混合,暗室静置8天为宜。优化制作的洋葱葡萄酒从颜色、功能成分、抗氧化能力、感官品质、成本节约等因素综合考虑,效果较好。感官品评结果为:紫红色,澄清透亮,半甜型,低酒精度,入口甜中带有微辣,有典型的葱香味和酒香味,还有蔬菜味、水果味,余味中葱香味残留时间较长。(3)与干红葡萄酒相比,优化工艺下制作的洋葱葡萄酒,酒精度下降4.07%(v/v);总糖升高32.50 g/L;还原糖升高24.70 g/L;可溶性固形物增大4.00 Brix;干浸出物增大18.60 g/L;pH值增大0.48;维生素C增大13.20 mg/L。菌落总数试验显示:洋葱葡萄酒的菌落总数未检出,表明其具有极强的抑菌功效。UPLC测定单体酚结果显示:洋葱葡萄酒中芦丁含量增加0.21 mg/L,且多了0.13 mg/L阿魏酸、1.09 mg/L槲皮素、0.07mg/L山奈酚3种酚类物质。GC-MS测定香气成分结果显示:洋葱葡萄酒检测出28种香气成分,总量为65.65 mg/L,香气成分以脂类、醇类、有机硫化物、酸类为主。与干红葡萄酒相比,洋葱葡萄酒中醇类下降15.72 mg/L;脂类下降22.06 mg/L;酸类下降15.19 mg/L;烷烯类下降0.98 mg/L;醛酮类增加0.18 mg/L,此外,还增加了11.63 mg/L的6种有机硫化物和6.30 mg/L的3种其它化合物。
窦润芝[9](2017)在《纳米氧化锌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吸收和转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进入生态环境中,引发人们对纳米材料引起的生物和环境安全的高度关注。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s)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陶瓷、化工、化妆品、纺织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ZnO NPs的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尽管关于ZnO NPs的植物毒性报道已有不少,但关于ZnO NPs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且对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水培试验,以日本晴水稻种子为供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25、50、100 mg/L)的ZnO NPs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nO NPs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水稻幼苗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且随着浓度的升高,ZnO NPs对水稻的抑制作用增强。通过不同尺寸的ZnO纳米颗粒(50 nm、100 nm)与ZnO微米颗粒(5μm)对水稻毒性的比较,发现三种尺寸ZnO颗粒的毒性大小为50 nm>100nm>5μm。此外,通过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光合色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发现ZnO NPs能够抑制叶绿素合成过程中与Mg2+鳌合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叶绿素含量。通过对抗氧化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证明ZnO NPs能够引起水稻的氧化损伤,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OX)的活性,同时,通过上调SOD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抵御氧化胁迫。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及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究水稻对ZnO NPs的吸收和转运,结果发现水稻能够从根部吸收ZnO NPs,且能够向地上部分运输。利用振动切片对水稻根部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皮层细胞径向长度变短,横向长度变宽,细胞形态由近似规整的矩形变成不规则的椭圆形。
田艺心[10](2013)在《不同类型作物种子对系统性荧光化合物吸收的特性及防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质量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市场上假冒种子不断出现,给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损害了种子产业和农民的利益。目前,种子防伪技术多集中在外包装防伪等易被复制和淘汰的技术上,单纯针对种子本身且比较稳定的防伪手段目前国内外鲜有报道。采用荧光化合物种子标记防伪至今国内外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利用种子常用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种子进行荧光化合物标记,通过幼苗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筛选出适宜的荧光标记化合物;针对生产上种子普遍进行包衣的特点,探讨了荧光防伪在种子包衣技术上的应用生理效应和动力学特性,并对标记后包衣种子进行贮藏,探讨贮藏时间与荧光标记物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荧光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行为,为种子荧光防伪的田间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不同类型作物种子提出了有效的防伪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子荧光防伪研究的空白。也为其他林木、牧草种子的防伪提供理论借鉴。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了荧光标记方法和适用的荧光标记物。选取不同种类的荧光化合物采用浸种、引发方法对不同类型作物种子进行荧光标记,结果表明,荧光化合物浸种处理后的荧光表现显着高于引发处理后的效果,且筛选出的荧光化合物在0.1mg/ml浓度浸种处理时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均无不良影响,荧光表现明显。不同类型作物种子适宜采用的荧光化合物分别为:油菜为罗丹明B(RB)、丽丝胺罗丹明B(LRB)臧红T(ST);花椰菜为罗丹明B(RB)、丽丝胺罗丹明B (LRB)葱为罗丹明B(RB)、丽丝胺罗丹明B (LRB)臧红T(ST);洋葱为罗丹明B(RB)、丽丝胺罗丹明B (LRB)臧红T(ST):水稻为罗丹明B(RB)、硫酸二氨基吖啶黄(DH)、臧红T(ST);玉米为罗丹明B(RB)、硫酸二氨基吖啶黄(DH)、臧红T(ST);豌豆为罗丹明B(RB)、丽丝胺罗丹明B(LRB)臧红T(ST);蚕豆为罗丹明B(RB)、丽丝胺罗丹明B(LRB)臧红T(ST)。2、确定了荧光标记物进入种子的途径。荧光标记物进入种子的途径因种子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受种子结构的影响较大。荧光标记物主要通过发芽口进入油菜和花椰菜种子,豌豆和玉米主要是通过种皮渗透的方式进入,蚕豆种子主要是通过种脐和发芽口进入,水稻种子可通过稃壳、稃尖和护颖渗透进入。洋葱和葱种子呈棱形,种皮坚硬,荧光标记物难以进入种子内部:荧光标记物在种子及幼苗中的荧光表现因种皮颜色和种子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豌豆、蚕豆、玉米、水稻果种皮颜色较浅,荧光表现显着。油菜、花椰菜、葱和洋葱种皮颜色较深,荧光表现相对较弱;一些双子叶作物种子如油菜、花椰菜、豌豆和蚕豆幼苗的根、茎、叶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一些单子叶百合科植物如葱和洋葱在幼苗根,茎可观察到荧光,某些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玉米等不易在茎和叶片观察到荧光。3、研究了荧光标记防伪在包衣种子上的可行性。采用种子包膜技术,将RB分别标记在不同类型作物种子上,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的生理变化及荧光表现,筛选与不同类型作物种子包膜处理相适宜的荧光标记剂量。结果表明,水稻、玉米、葱,洋葱种子经RB药种比1:10包膜处理后,幼苗干重和苗高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药种比1:20和1:30包膜处理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未受到不良影响。油菜、花椰菜、蚕豆种子经RB药种比1:10、1:20和1:30药种比包膜处理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未受到伤害。豌豆种子经RB药种比1:10和1:20包膜处理后,幼苗干重、苗高、POD、SOD活性显着降低,1:30药种比包膜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均无不良影响;RB标记后的包衣种子及幼苗的荧光表现与浸种处理结果相一致,表明RB荧光表现未受包衣材料显着影响,为包衣种子荧光标记防伪提供了理论依据。4、探讨了不同贮藏时间与荧光效果的关系。每隔一个月对不同条件下贮藏的荧光标记包衣种子进行RB含量测定和荧光观察,结果表明:1:10和1:20药种比处理后的玉米和豌豆种子,贮藏5个月后的RB含量显着低于贮藏1个月的RB含量,1:30药种比处理后种子上的RB含量在贮藏期间无显着差异。水稻和葱种子在1:10、1:20、1:30药种比处理后的RB含量在贮藏期内均无显着差异。蚕豆种子1:10包膜贮藏6个月后,与贮藏1个月种子R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1:20和1:30包膜处理的种子RB含量在贮藏期间无显着差异。花椰菜种子1:30包膜贮藏6个月后,与贮藏1个月种子R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1:10和1:20包膜处理的种子RB含量在贮藏期间无显着差异。洋葱和油菜种子在1:10、1:20、1:30药种比处理后贮藏6个月后的RB含量均与其贮藏1个月含量存在显着差异;相同种子同等药种比处理时,每个月在常温和15℃条件下贮藏后的荧光量均无显着差异,说明经荧光标记物包膜处理的种子未受温度显着影响,为荧光标记物种子防伪研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贮藏期间,不同药种比处理的种子荧光表现均比对照明显,相同药种比处理的种子荧光表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并没有显着的区别。豌豆、玉米、水稻、蚕豆等种皮颜色较浅的种子荧光表现最为明显;油菜和花椰菜种皮颜色呈深褐色,荧光表现也较为明显;葱和洋葱种子为棱形,种皮呈黑色,坚硬,荧光表现最弱。5、研究了荧光标记包衣种子贮藏后在田间土壤中的生理特性和荧光表现。经荧光标记物包膜处理后的不同类型作物种子在土壤中种植时,不同药种比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有所不同。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在1:20和1:3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根长和苗高显着增加,花椰菜种子在1:2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根长、苗高和叶绿素含量显着提高,蚕豆种子在1:3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干重、根长和苗高均显着高于裸种。豌豆种子在1:30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显着高于裸种。葱和洋葱种子经荧光标记物1:1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苗高显着低于裸种。水稻种子在荧光标记物1:1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根长和苗高显着低于裸种,1:2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苗高显着提高。玉米种子经荧光标记物1:10药种比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显着低于裸种,1:30药种比处理后,幼苗苗高显着提高。油菜种子萌发第7天可在幼苗根部、叶片、茎部纵切面维管束组织观察到明显的荧光。花椰菜种子萌发第10天在根部、叶片、叶脉、茎部纵切面维管束组织可观察到明亮的荧光。葱和洋葱分别从荧光标记至种子萌发第8天和第10天时根部和茎部维管束组织均可观察到明显荧光。水稻仅在种子上荧光表现强烈,茎部和叶片均无荧光表现,种子上的荧光表现持续到第16天时与对照无差异。玉米仅在种子和根部荧光表现强烈,持续到第14天时,荧光表现减弱至对照水平,且叶片和茎部均无荧光表现。蚕豆和豌豆种子、茎部维管束组织、根部、叶片、叶脉处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但幼苗分别发育至第16天和15天时,各部位荧光表现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6、探讨了罗丹明B在田间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田间土壤能有效的吸附荧光化合物RB,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是1.716mg/g,吸附平衡常数为0.042L/mg。吸附的罗丹明B可有效的进行光-Fenton降解反应(通过光氧化与催化技术)。土壤中存在与光-Fenton降解反应类似的条件,因此,吸附在土壤中的的罗丹明B能够通过光氧化与催化技术进行有效降解。同时,种子包衣上使用的罗丹明B量极少,所以罗丹明B的使用不会对土壤带来污染。可作为各种种子的防伪标记使用。
二、水合与渗透激发对洋葱 (Allium cepa L .)种子健康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合与渗透激发对洋葱 (Allium cepa L .)种子健康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45与其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细胞壁果胶代谢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PG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 植物细胞壁的果胶代谢 |
1.1.1 果胶的分类及分布 |
1.1.2 果胶的合成代谢及相关合成酶 |
1.1.3 果胶的降解代谢及相关降解酶 |
1.2 果胶降解代谢的生物学功能 |
1.2.1 果胶降解代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2.2 果胶降解代谢在组织器官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
1.2.3 果胶降解代谢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
1.3 植物PG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进化与表达模式 |
1.3.1 PG家族的结构特征 |
1.3.2 PG家族的进化分析 |
1.3.3 不同类别PG基因及PG基因重复拷贝的表达模式特征 |
1.4 植物PG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1.4.1 PG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4.2 PG基因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
1.4.3 PG基因的表达调控 |
2 白菜PG45 与其拟南芥同源基因的演化与表达模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2.1.2 植物PG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
2.1.3 植物基因组DNA与 RNA的提取 |
2.1.4 qRT-PCR分析基因的时空表达 |
2.1.5 基因启动子的时空表达分析 |
2.1.6 亚细胞定位分析 |
2.2 结果 |
2.2.1 PG45 在白菜和拟南芥等十字花科代表物种中的进化分析 |
2.2.2 BrPG45的5 个重复拷贝在花发育后期的雄蕊中优势表达 |
2.2.3 BrPG45的5 个重复拷贝的启动子在绒毡层和花粉发育后期表达 |
2.2.4 AtPG45 在分生组织和雄蕊发育中优势表达 |
2.2.5 BrPG45和AtPG45 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膜外区域 |
2.3 讨论 |
2.3.1 PG45 为双子叶植物中特有PG且在芸薹属中拥有多个拷贝 |
2.3.2 BrPG45的5 个拷贝均为雄蕊发育后期优势表达的基因 |
2.3.3 AtPG45 在分生组织、雄蕊和叶片等多个组织中表达 |
3 白菜PG45 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3.1.2 白菜PG45 表达沉默载体的构建与载体接种 |
3.1.3 TYMV介导的白菜PG45 表达抑制植株的表型观察 |
3.1.4 白菜PG45 过表达载体异源转化拟南芥 |
3.1.5 白菜PG45 异源过表达植株的表型观察 |
3.2 结果 |
3.2.1 pTY-BrPG45 重组质粒侵染菜心后可抑制BrPG45 多拷贝的表达 |
3.2.2 抑制BrPG45 的表达不会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和花器官的发育 |
3.2.3 抑制BrPG45 的表达会造成花粉粒粘连,但不影响花粉活力 |
3.2.4 抑制BrPG45 的表达会影响花粉的体内外萌发 |
3.2.5 抑制BrPG45 的表达会造成花粉外壁建构的异常 |
3.2.6 拟南芥异源过表达BrPG45 单拷贝会引起花粉粒异常粘连的表型 |
3.3 讨论 |
3.3.1 白菜PG45 特异作用于花粉发育,重复拷贝通过剂量效应保留 |
3.3.2 抑制白菜PG45 出现的花粉粘连与含油层过度积累有关 |
3.3.3 白菜PG45 可能影响了花粉外壁孢粉素的沉积 |
4 拟南芥PG4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4.1.2 拟南芥突变体pg45 的鉴定 |
4.1.3 拟南芥PG45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
4.1.4 拟南芥PG45 互补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
4.1.5 拟南芥PG45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 |
4.2 结果 |
4.2.1 AtPG45 互补载体可恢复突变体atpg45 观察到的表型 |
4.2.2 AtPG45 对下胚轴伸长和株高的影响 |
4.2.3 AtPG45 对叶片扩张和叶片表面曲度的影响 |
4.2.4 AtPG45 对侧枝发育的影响 |
4.2.5 AtPG45 对花发育和花粉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AtPG45 影响了器官的伸长过程 |
4.3.2 AtPG45 参与了叶片扁平性和叶片扩张的调控 |
4.3.3 AtPG45 可能影响了器官早期的形态建构 |
4.3.4 白菜和拟南芥PG45 在生物学功能上出现了分化 |
5 PG45 在拟南芥叶片形态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5.1.2 拟南芥PG45 转基因植株叶片结构的形态学与细胞学观察 |
5.1.3 拟南芥PG45 转基因植株叶片表皮细胞的增殖与扩张情况分析 |
5.1.4 拟南芥PG45 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 |
5.1.5 叶片和花序组织中的PG水解酶活性检测 |
5.1.6 叶片组织中的糖醛酸含量检测 |
5.1.7 拟南芥不同基因型叶片中的内源寡聚糖提取与组分分析 |
5.2 结果 |
5.2.1 AtPG45 对叶片近轴端-远轴端极性的影响 |
5.2.2 AtPG45 对成熟叶片表皮细胞大小的影响 |
5.2.3 AtPG45 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对细胞增殖和细胞扩张的影响 |
5.2.4 AtPG45 原核表达蛋白具有PG水解酶活性 |
5.2.5 AtPG45 对拟南芥组织中的PG水解酶活性和果胶代谢的影响 |
5.2.6 不同基因型叶片中内源寡聚糖组的分析 |
5.3 讨论 |
5.3.1 PG45 具有PG水解酶活性并可影响植物组织水平的果胶代谢 |
5.3.2 AtPG45 参与了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建构,进而影响了叶片曲度 |
5.3.3 AtPG45 对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可能与植物内源OG相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2)硫化氢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 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 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 镉胁迫产生氧化损伤 |
1.4 镉对植物水分和离子平衡的影响 |
1.5 镉胁迫产生遗传性毒害及细胞死亡 |
1.6 植物对镉的耐受机制 |
1.7 植物对镉的吸收与固定 |
1.8 植物对镉的区室化及螯合作用 |
1.9 植物自主调节镉毒 |
1.10 植物激活热激蛋白抵抗镉胁迫 |
2 气体信号分子H_2S在植物中的研究 |
2.1 植物内源H_2S的产生 |
2.2 硫化氢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2.3 硫化氢在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3.1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概述 |
3.2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植物中的作用 |
3.3 细胞色素c在植物PCD中的作用 |
3.4 Ca~(2+)在植物PCD中的作用 |
3.5 活性氧在植物PCD中的作用 |
3.6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植物PCD中的作用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4.2 研究的内容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Cd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培养 |
1.2 试验设置 |
1.3 测定指标 |
1.3.1 根长和鲜重 |
1.3.2 相对电导率 |
1.3.3 丙二醛(MDA)的测定 |
1.3.4 细胞死亡测定 |
1.3.5 H_2O_2含量的测定 |
1.3.6 O_2~·-含量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Cd胁迫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 |
2.2 Cd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影响 |
2.3 Cd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H_2O_2和O_2~·-含量的影响 |
2.4 Cd胁迫对黄瓜幼苗根尖细胞死亡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H_2S对Cd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培养 |
1.2 试验设置 |
1.3 测定指标 |
1.3.1 根长和鲜重 |
1.3.2 相对电导率测定 |
1.3.3 MDA测定 |
1.3.4 根系活力测定 |
1.3.5 内源H_2S含量的测定 |
1.3.6 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测定 |
1.3.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1.3.8 根尖细胞死亡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浓度NaH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长和鲜重的影响 |
2.2 外源NaHS对黄瓜幼苗根系内源H_2S含量的影响 |
2.3 H_2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相对电导率、MDA、根系活力和ROS的影响 |
2.4 H_2S对Cd胁迫下黄瓜根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2.5 H_2S对Cd胁迫下根尖细胞死亡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H_2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AsA-GSH循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培养 |
1.2 试验设置 |
1.3 测定指标 |
1.3.1 AsA和 DHA含量测定 |
1.3.2 GSH和 GSSG含量测定 |
1.3.3 GR、DHAR和 MDHAR的活性测定 |
1.3.4 qRT-PCR检测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H_2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AsA和 GSH含量的影响 |
2.2 H_2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2.3 H_2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GR、DHAR和 MDHAR酶活性的影响 |
2.4 H_2S对 C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CsGR、CsDHAR和 CsMDHAR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H_2S对Cd诱导的黄瓜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培养 |
1.2 试验设置 |
1.3 测定指标 |
1.3.1 DAPI染色 |
1.3.2 Caspase-3-like活性测定 |
1.3.3 根尖线粒体的分离 |
1.3.4 线粒体Cyt c/a和线粒体膜转换孔(MPTP)的测定 |
1.3.5 qRT-PCR检测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H_2S对 Cd胁迫下根尖DAPI染色影响 |
2.2 H_2S对线粒体Cyt c/a和 MPTP的影响 |
2.3 H_2S对 caspase-3-like活性的影响 |
2.4 H_2S对Cd胁迫下CsHSP70和CsATG8f表达的影响 |
2.5 Cd胁迫黄瓜幼苗根系细胞死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H_2S对Cd胁迫下线粒体Ca~(2+)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培养 |
1.2 试验设置 |
1.3 测定指标 |
1.3.1 线粒体分离 |
1.3.2 线粒体Ca~(2+)浓度测定 |
1.3.3 线粒体Ca~(2+)-ATP、H~+-ATP和 Mg~(2+)-ATP酶活性测定 |
1.3.4 线粒体Cyt c/a和线粒体膜转换孔(MPTP)的测定 |
1.3.5 根尖细胞死亡测定 |
1.3.6 DAPI染色和caspase-3-like活性测定 |
1.3.7 内源H_2S含量测定 |
1.3.8 线粒体H_2O_2含量测定 |
1.3.9 qRT-PCR检测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H_2S对 Cd胁迫下线粒体H_2O_2 浓度的影响 |
2.2 H_2S对 Cd胁迫下线粒体Ca~(2+)浓度、Ca~(2+)-ATPase、 H~+-ATPase和Mg~(2+)-ATPase酶活性的的影响 |
2.3 H_2S对 Cd胁迫下线粒体Cyt c/a和线粒体膜转换孔MPTP的影响 |
2.4 H_2S对 Cd胁迫下线粒体MPTP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Ca~(2+)与细胞死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微藻污染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微藻行业发展面临瓶颈 |
1.1.1 微藻应用前景广泛 |
1.1.2 微藻的培养方式 |
1.1.3 微藻细胞内合成代谢 |
1.1.4 微藻行业发展面临瓶颈 |
1.2 污染微生物 |
1.2.1 污染微生物的概念 |
1.2.2 污染微生物的种类 |
1.2.3 微藻污染微生物研究现状 |
1.3 植物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 |
1.3.1 传统检测方法 |
1.3.2 新型快速检测方法 |
1.4 产油微藻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简介 |
1.5 微拟球藻的培养方式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病原微生物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所用仪器 |
2.2.2 植物病原来源及其培养 |
2.2.3 细菌细胞样品准备 |
2.2.4 显微观察和拉曼光谱采集 |
2.2.5 参考拉曼光谱库的建立 |
2.2.6 原位检测样品制备与光谱分析 |
2.2.7 16SrDNA分析与进化树构建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植物病原的筛选 |
2.3.2 代表性植物病原拉曼光谱库建立 |
2.3.3 属间水平植物病原拉曼光谱区分 |
2.3.4 种间水平植物病原拉曼光谱区分 |
2.3.5 拉曼光谱技术在变种亚种水平检测植物病原 |
2.3.6 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混合植物病原样品 |
2.3.7 拉曼指纹技术原位检测植物病原物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微藻污染控制精准药物的研发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所用仪器 |
3.2.2 菌株及生长条件 |
3.2.3 化学抑制剂准备与处理 |
3.2.4 DNA提取,ITS与18S r D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5 RNA的提取、反转录、荧光定量PCR |
3.2.6 微藻生长速率测定 |
3.2.7 光系统II(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测定 |
3.2.8 抑菌实验 |
3.2.9 酿酒酵母生长速率测定 |
3.2.10 甾醇分析 |
3.2.11 统计分析比较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基于基因组信息的药物靶点筛选 |
3.3.2 利用甾醇14α-去甲基酶CYP51s设计抗菌药物 |
3.3.3 不同甾醇生物抑制剂对海洋微拟球藻的影响 |
3.3.4 TTA对真菌和微藻的不同影响 |
3.3.5 海洋微拟球藻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的现场解决方案 |
3.3.6 海洋微拟球藻培养过程中杂藻污染的现场解决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对小麦单一及镉联合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导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2.1 微/纳米塑料的来源和分类 |
1.2.2 农业生态环境中微/纳米塑料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1.2.3 微/纳米塑料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 |
1.2.4 微/纳米塑料的植物吸附或者吸收 |
1.2.5 植物对微/纳米塑料的生长响应和毒性效应 |
1.2.6 微/纳米塑料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
1.2.7 微/纳米塑料协同重金属的联合植物毒性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
2.1.1.2 小麦种子 |
2.1.2 实验材料表征与测定 |
2.1.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
2.1.2.2 激光拉曼光谱(LCRS)分析 |
2.1.2.3 Zeta电位和水合粒径分布测定 |
2.1.2.4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含量测定 |
2.1.3 小麦种子发芽实验 |
2.1.3.1 发芽实验设计 |
2.1.3.2 淀粉颗粒形态观察 |
2.1.4 小麦种子吸水实验 |
2.1.5 小麦幼苗水培暴露实验 |
2.1.5.1 实验设计与小麦培育 |
2.1.5.2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
2.1.5.3 PSNPs在小麦中的微观观察 |
2.1.5.4 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细胞电解质外渗率测定 |
2.1.5.5 小麦叶片中碳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2.1.5.6 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
2.1.5.7 总有机碳含量测定 |
2.1.5.8 小麦叶片代谢分析 |
2.1.6 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2.2.1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主要和次级表征 |
2.2.2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发芽率、根长、活力指数和吸水率的影响 |
2.2.3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4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
2.2.5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
2.2.6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叶片中碳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2.2.7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8 小麦对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吸收与转运 |
2.2.9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2.2.10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叶片代谢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镉的植物毒性交互作用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1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
3.1.1.2 小麦种子 |
3.1.2 Zeta电位和水合粒径分布测定 |
3.1.3 吸附等温线实验 |
3.1.4 小麦幼苗培养条件与暴露实验 |
3.1.5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3.1.5.1 SOD(EC1.15.1.1)测定 |
3.1.5.2 POD(EC1.11.1.7)测定 |
3.1.5.3 CAT(EC1.11.1.6)测定 |
3.1.5.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3.1.6 营养元素和镉含量的测定 |
3.1.7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测定 |
3.1.8 代谢分析 |
3.1.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3.2.1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在营养液的胶体行为和对镉的吸附作用 |
3.2.2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诱导下镉对小麦幼苗的低植物毒性 |
3.2.3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营养元素和镉含量的影响 |
3.2.5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小麦叶片中有机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
3.2.6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协同镉对小麦代谢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cAMS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2.2 洋葱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1.2.3 AMS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细菌菌株与质粒载体 |
2.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4 引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AcAMS基因的克隆 |
2.2.2 AcAMS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AcAMS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2.4 亚细胞定位 |
2.2.5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6 遗传转化 |
2.2.7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及ams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2.2.8 与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2.9 CRISPR/Cas9编辑洋葱AcAMS |
2.2.10 病毒诱导洋葱内源基因沉默的初步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cAM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1 AcAMS基因全长的克隆 |
3.1.2 AcAMS理化性质分析及结构预测 |
3.1.3 AcAMS与其他AMS的同源性比对 |
3.1.4 AMS进化树分析 |
3.2 AcAMS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3 亚细胞定位 |
3.3.1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2 亚细胞定位 |
3.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
3.4.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4.2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3.4.3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筛选鉴定 |
3.4.4 AcAMS功能分析 |
3.5 CRISPR/Cas9编辑洋葱AcAMS |
3.5.1 洋葱基因组DNA的PCR及引物设计 |
3.5.2 CRISPR/Cas9敲除载体的构建 |
3.5.3 pHUN411-AcAMS转化农杆菌 |
3.6 洋葱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初步探索 |
3.6.1 洋葱AcPDS与AcAMS部分片段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
3.6.2 pTRV2-AcPDS、pTRV2-AcAMS转化农杆菌 |
4 讨论 |
4.1 AcAMS亚细胞定位分析 |
4.2 AcAMS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3 AcAMS与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 |
4.4 洋葱VIGS体系的建立 |
4.5 下一步工作计划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水-电场混合引发对洋葱种子活力的恢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种子活力与农业生产 |
1.1.1 种子活力的概念 |
1.1.2 种子活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
1.2 种子的失活与老化 |
1.3 失活与老化导致的种胚胞内氧化环境及膜完整性的变化 |
1.3.1 种子内源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
1.3.2 种子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1.3.3 种子浸提液电导率的变化 |
1.4 失活与老化对萌发关键物质的影响 |
1.4.1 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1.4.2 对α-淀粉酶的影响 |
1.4.3 对内源GA与 ABA含量的影响 |
1.5 传统种子活力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
1.5.1 传统种子活力恢复技术与原理 |
1.5.2 种子引发的技术类型 |
1.6 物理农业在种子处理与作物栽培方面的应用 |
1.6.1 物理农业与农业物理学的概念 |
1.6.2 物理农业在种子处理与作物栽培方面的应用 |
1.6.3 电场的生物学效应特点及研究现状 |
1.7 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的方法与研究进展 |
1.7.1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其组成 |
1.7.2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方法 |
1.7.3 CD光谱在植物蛋白质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 |
1.8 种子萌发过程中GA与 ABA的合成与代谢 |
1.8.1 GA合成途径及关键酶 |
1.8.2 GA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 |
1.8.3 ABA分解代谢途径及关键酶 |
1.8.4 ABA氧化分解关键酶的基因表达 |
1.8.5 内源ABA与 GA互作对种子萌发的调控 |
1.9 转录组测序 |
1.9.1 转录组测序的类型 |
1.9.2 主流转录组测序技术与平台 |
1.9.3 转录组功能注释分析 |
1.9.4 转录组测序在高等植物中的应用 |
1.10 我国的洋葱产业及市场概况 |
1.10.1 洋葱及我国的洋葱产业 |
1.10.2 我国洋葱品种及种业市场概况 |
1.11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11.1 研究目的 |
1.11.2 研究内容 |
1.1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压静电场对洋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电场处理设备的组建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萌发测定 |
2.1.5 纯电场引发效果时效性检验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电场引发对种子萌发启动的影响 |
2.2.2 电场引发对种苗发育的影响 |
2.2.3 电场引发对种子萌发效果的综合评价 |
2.2.4 电场引发效果模型与处理参数的优化 |
2.2.5 纯电场引发效果的消散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电场混合引发对洋葱种子活力的恢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准备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萌发测定 |
3.1.4 水引发与混合引发效果时效性检验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引发形式对洋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
3.2.2 水引发与混合引发效果时效性检验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发形式对洋葱种子萌发关键酶活性与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酶活性的测定 |
4.1.2 SOD的提取与纯化 |
4.1.3 CD光谱测定蛋白质机构 |
4.1.4 SOD同工酶种类的鉴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形式的引发对种子酶活性的影响 |
4.2.2 不同形式的引发对种子酶活性的影响 |
4.2.3 洋葱种子SOD同工酶的类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发形式对洋葱种胚组织与细胞膜的修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准备 |
5.1.2 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
5.1.3 MDA含量的测定 |
5.1.4 种子浸提液电导率的测定 |
5.1.5 SEM与 TEM的镜检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引发形式对种胚胞内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形式引发后种胚胞内MDA含量的影响 |
5.2.3 不同形式引发后种子电导率的变化 |
5.2.4 引发形式对胚组织的修复效果与细胞膜的完整性的电镜观察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引发形式对GA、SOD合成及ABA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处理 |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引发后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变化 |
6.2.2 测序数据质控统计结果 |
6.2.3 转录组de novo组装结果 |
6.2.4 基因功能注释与功能分类 |
6.2.5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与富集分析 |
6.2.6 GA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6.2.7 ABA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6.2.8 SOD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6.3 讨论 |
6.3.1 空间电场对DNA与 RNA序列、结构与数量的改变 |
6.3.2 引发形式导致的GA合成、ABA降解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6.3.3 引发形式导致的SOD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及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中各章补充材料 |
第一章 |
第四章 |
第六章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读博期间申请的专利 |
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与获奖 |
项目资助 |
英文缩写与中英文对照表 |
混合引发相对于水引发进一步差异表达的基因序列 |
致谢 |
(7)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缓解黄瓜幼苗盐胁迫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等植物体内ALA的生物合成 |
2 ALA下游通路的代谢与调节 |
2.1 共同路径 |
2.2 西罗血红素的合成 |
2.3 血红素的合成 |
2.4 叶绿素的合成 |
2.5 代谢通路调节机理 |
3 ALA对植物生理和生长过程的影响 |
3.1 种子萌发 |
3.2 营养生长 |
3.3 果实着色 |
3.4 体外组织分化 |
4 ALA在非生物胁迫下的作用 |
4.1 提高光合作用 |
4.2 增强元素和营养吸收 |
4.3 加强抗氧化防御系统 |
4.4 促进渗透调节 |
5 ALA代谢通路相关基因操控研究进展 |
6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2.1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根系结构的影响 |
6.2.2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As 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 |
6.2.3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绿素合成通路及光合能力的影响 |
6.2.4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Na+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
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根系结构和活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2.1 试验处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形态 |
1.3.2 株高 |
1.3.3 叶面积 |
1.3.4 生物量 |
1.3.5 根系形态指标 |
1.3.6 根尖细胞活力双荧光染色 |
1.3.7 根系活力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NaCl浓度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2.4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 |
2.5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尖细胞活力荧光的影响 |
2.6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As 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 |
1.3.2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1.3.3 抗坏血酸(As A)及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的测定 |
1.3.4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
1.3.5 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含量测定 |
1.3.6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As A-GSH cycle)中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H2O2及MDA含量的影响 |
2.2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及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2.3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As A/DHA与GSH/GSSG比值的影响 |
2.4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 |
2.5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MDHAR,DHAR以及GR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通路及光合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3.2 气体交换参数 |
1.3.3 5-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 |
1.3.4 尿卟啉原Ⅲ(Uro Ⅲ)含量 |
1.3.5 原卟啉Ⅸ(Proto Ⅸ),Mg-原卟啉Ⅸ(Mg-Proto Ⅸ)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含量 |
1.3.6 血红素(heme)含量 |
1.3.7 叶绿素(Chl)含量 |
1.3.8 叶绿素合成通路酶基因荧光定量PCR |
1.3.9 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2.3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ALA代谢通路中间产物含量的影响 |
2.4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ALA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5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肉细胞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Na+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亚细胞组分分离 |
1.3.2 亚细胞组分Na~+,K~+离子含量的测定 |
1.3.3 幼苗根、茎中Na~+荧光染色 |
1.3.4 多肽抗原的设计与制备 |
1.3.5 免疫大白兔及多克隆抗体纯化 |
1.3.6 黄瓜根系膜蛋白的提取与定量 |
1.3.7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3.8 离子转运蛋白表达量免疫印迹 |
1.3.9 离子转运蛋白编码基因荧光定量PCR |
1.3.10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根系亚细胞Na+,K+含量的影响 |
2.2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茎中Na+荧光的影响 |
2.3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Elisa检测 |
2.4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离子转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2.5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根系离子转运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6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洋葱葡萄酒的调制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洋葱的研究现状 |
1.1.1 洋葱简介 |
1.1.2 洋葱营养成分 |
1.1.3 洋葱生物活性成分 |
1.1.4 洋葱功效 |
1.2 洋葱的加工现状 |
1.2.1 洋葱除臭工艺 |
1.2.2 洋葱汁浓缩方法 |
1.2.3 洋葱加工产品 |
1.3 葡萄酒 |
1.3.1 葡萄酒营养成分 |
1.3.2 葡萄酒功效 |
1.4 洋葱葡萄酒的研究进展 |
1.4.1 洋葱葡萄酒的功效 |
1.4.2 洋葱葡萄酒主要酿造工艺 |
1.4.3 目前洋葱葡萄酒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干红葡萄酒的酿造 |
2.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酿造工艺 |
2.2.2 理化指标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发酵曲线 |
2.3.2 理化指标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真空冷冻浓缩时间对洋葱汁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洋葱汁制备 |
3.2.2 真空冷冻浓缩洋葱汁 |
3.2.3 洋葱汁浓缩得率计算 |
3.2.4 洋葱浓缩汁主要功能成分测定 |
3.2.5 洋葱浓缩汁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真空冷冻浓缩时间对洋葱汁得率的影响 |
3.3.2 浓缩时间对洋葱汁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3 浓缩时间对洋葱汁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4 总类黄酮、总花色苷、总酚、多糖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洋葱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洋葱的前处理方式 |
4.2.2 不同前处理的洋葱葡萄酒制备 |
4.2.3 颜色测定 |
4.2.4 主要功能成分测定 |
4.2.5 感官品评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洋葱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
4.3.2 洋葱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葡萄酒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4.3.3 洋葱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葡萄酒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4 洋葱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葡萄酒感官的品质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洋葱浓缩汁添加比例对洋葱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不同比例洋葱浓缩汁的洋葱葡萄酒制备 |
5.2.2 测定指标及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洋葱浓缩汁添加比例对洋葱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
5.3.2 洋葱浓缩汁添加比例对洋葱葡萄酒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5.3.3 洋葱浓缩汁添加比例对洋葱葡萄酒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3.4 洋葱浓缩汁添加比例对洋葱葡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洋葱浓缩汁和葡萄酒混合时间对洋葱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洋葱浓缩汁和葡萄酒混合不同时间的洋葱葡萄酒制备 |
6.2.2 测定指标及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混合时间对洋葱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
6.3.2 混合时间对洋葱葡萄酒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
6.3.3 混合时间对洋葱葡萄酒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3.4 混合时间对洋葱葡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洋葱葡萄酒和干红葡萄酒品质对比分析 |
7.1 试验材料、试剂、仪器 |
7.1.1 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 |
7.2 试验方法 |
7.2.1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7.2.2 菌落总数测定 |
7.2.3 单体酚测定 |
7.2.4 香气成分测定 |
7.2.5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7.3.2 菌落总数分析 |
7.3.3 单体酚分析 |
7.3.4 香气成分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讨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纳米氧化锌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吸收和转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1 纳米材料概述 |
1.1 纳米材料与纳米颗粒 |
1.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3 纳米材料的来源 |
1.4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5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6 纳米材料的环境风险和生物毒性效应 |
2 纳米材料对植物的毒性研究概况 |
2.1 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纳米材料对植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
2.3 纳米材料植物毒性机制的研究 |
3 纳米材料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及生物转化 |
3.1 植物对纳米材料的吸收 |
3.2 纳米材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
3.3 纳米材料在植物体内的生物转化 |
4 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 |
4.1 氧化锌纳米颗粒 |
4.2 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应用 |
4.3 氧化锌纳米颗粒在植物中的毒性研究 |
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纳米材料和供试种子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耗材及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水稻的培养及材料处理 |
2.2 水稻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 样品消解及组织中Zn元素含量的测定 |
2.4 水稻根部组织超薄切片的制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5 水稻根部组织细胞形态的观察 |
2.6 光合色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
2.7 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
2.8 数据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和分析 |
1 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离子释放 |
2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2.1 不同浓度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尺寸的氧化锌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3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根部细胞形态的影响 |
4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
4.1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幼苗H2O2 含量的影响 |
4.2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影响 |
5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5.1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2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光合色素相关基因的影响 |
6 氧化锌纳米颗粒在水稻体内的吸收和运输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 |
2 水稻对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运输 |
3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的氧化胁迫 |
4 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水稻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研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10)不同类型作物种子对系统性荧光化合物吸收的特性及防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防伪技术研究 |
1.1.1 种子包装防伪技术 |
1.1.2 培育防伪种子 |
1.1.3 直接应用在种子上的防伪方法 |
1.2 荧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
1.2.1 荧光化合物发光原理 |
1.2.2 荧光化合物产生荧光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
1.2.3 常用的荧光化合物类型 |
1.2.4 荧光化合物的应用 |
1.3 种子处理技术 |
1.3.1 浸种处理 |
1.3.2 引发处理 |
1.3.3 包衣处理 |
1.3.4 其他处理 |
1.3.5 展望 |
第二章 荧光标记物和标记方法筛选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油菜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2 花椰菜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3 葱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4 水稻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5 玉米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6 豌豆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7 蚕豆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2.8 洋葱种子荧光化合物处理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荧光标记物在作物种子和幼苗中的动力学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菜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2 花椰菜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3 葱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4 水稻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5 玉米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6 豌豆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7 蚕豆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2.8 洋葱种子及幼苗中荧光标记物的动力学特性 |
3.3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作物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及荧光表现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玉米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2 豌豆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3 水稻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4 葱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5 洋葱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6 油菜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7 花椰菜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2.8 蚕豆种子经荧光标记物包衣后的生理变化和荧光表现 |
4.3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包衣作物种子贮藏时间与荧光衰减的关系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罗丹明B的最大吸收波长 |
5.2.2 罗丹明B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3 荧光标记包衣种子贮藏后的荧光定量分析 |
5.2.4 荧光标记包衣种子不同时间贮藏后的荧光表现 |
5.3 讨论和小结 |
第六章 荧光标记包衣种子田间土壤试验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油菜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2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花椰菜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3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葱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4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洋葱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5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水稻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6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玉米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7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蚕豆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2.8 荧光标记物包衣对豌豆种子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荧光表现 |
6.3 讨论和小结 |
第七章 罗丹明B在田间土壤中的吸附与降解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罗丹明B饱和吸附时间的确定 |
7.2.3 罗丹明B在土壤中最大吸附量的确定 |
7.2.4 罗丹明B在土壤中的吸附模型探讨 |
7.2.5 罗丹明B可见光/Fenton光催化降解 |
7.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水合与渗透激发对洋葱 (Allium cepa L .)种子健康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45与其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D]. 杨杨. 浙江大学, 2021
- [2]硫化氢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D]. 罗石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微藻污染微生物快速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D]. 甘琴华. 海南大学, 2020(02)
- [4]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对小麦单一及镉联合毒性研究[D]. 连加攀. 南开大学, 2020(03)
- [5]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cAMS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 袁巧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6]水-电场混合引发对洋葱种子活力的恢复及其机理研究[D]. 赵颖雷.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缓解黄瓜幼苗盐胁迫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 武玥.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8]洋葱葡萄酒的调制工艺优化研究[D]. 廖欣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9]纳米氧化锌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吸收和转运的研究[D]. 窦润芝.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不同类型作物种子对系统性荧光化合物吸收的特性及防伪研究[D]. 田艺心. 浙江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