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L-17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煌[1](2021)在《斑秃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 BMCs)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 RNA表达及其培养上清液中的水平在斑秃疾病中的变化,为斑秃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2例斑秃患者(重型组12例、轻型组20例、活动期组15例、稳定期组17例)为研究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 RT-PCR)方法检测32例斑秃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PBMCs中IL-17A、IL-25、IL-35(EBI3、p35)、IL-10 m RNA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5、IL-35、IL-10含量。结果:1.斑秃患者PBMCs中IL-17A、IL-25、IL-10、IL-35基因表达水平:(1)IL-17A、IL-25、IL-10、IL-35(EBI3、p35)m RNA相对表达量:在斑秃重型组、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15;Z=14.495;Z=10.955;Z=(13.096、11.765),P均<0.05]。其中IL-17A、IL-10在斑秃重型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斑秃轻型组,IL-10在斑秃轻型组还高于正常对照组,IL-25在斑秃重型、轻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IL-35(EBI3)在斑秃重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斑秃轻型组,IL-35(p35)在斑秃轻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斑秃重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5、IL-35(EBI3)m RNA相对表达量在斑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898;Z=10.939,P均<0.05),IL-17A、IL-10、IL-35(p35)m RNA相对表达量在斑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IL-25在斑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IL-35(EBI3)在斑秃活动期组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秩相关性分析:IL-17A、IL-10、IL-35(EBI3、p35)m RNA相对表达量与SALT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0;r=-0.447;r=(-0.420、-0.426),P均<0.05],IL-25 m RNA相对表达量与SALT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均>0.05),IL-17、IL-25、IL-10、IL-35与疾病的活动均无显着相关性(P均>0.05)。2.斑秃患者PBMCs培养的上清液中IL-17、IL-25、IL-10、IL-35水平:(1)IL-25在斑秃重型组、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851,P<0.05),IL-17、IL-10、IL-35在斑秃重型组、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IL-25在斑秃重型组和轻型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7、IL-25在斑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94;Z=9.446,P均<0.05),IL-10、IL-35在斑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IL-17在斑秃稳定期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斑秃活动期组,IL-25在斑秃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秩相关性分析:IL-17水平与疾病活动(r=0.479,P<0.05)呈正相关,与SALT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上清液中IL-25、IL-10、IL-35水平与SALT评分、疾病活动无显着相关性(P均>0.05)。3.IL-17A、IL-25、IL-10、IL-35在斑秃患者中的相关性:斑秃患者PBMCs中IL-17A与IL-25、IL-10、IL-35(EBI3、p35)m 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474;r=0.449;r=(0.567、0.562),P均<0.01],IL-10与IL-25m 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01,P<0.01)。斑秃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7A、IL-25、IL-35水平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P均>0.05)。结论:1.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5、IL-10、IL-35)参与斑秃的发病,与斑秃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细胞因子间存在相互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斑秃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IL-17和IL-25在斑秃患者PBMCs中的上清液高水平表达协同一致,与斑秃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促进斑秃的炎症发生。
郭小旭[2](2021)在《IL-17A干预自噬对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IL-17A是否通过调控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自噬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方法:1.酶联合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RBFs,镜下观察第34代形态,免疫荧光法鉴定RBFs标志蛋白波形蛋白。2.本课题组前期实验人员用雷帕霉素诱导RBFs自噬的模型,并用CCK8法检测IL-17A、雷帕霉素最适的作用浓度和时间。IL-17A以20ng/m L 24h为最佳干预浓度及干预时间。雷帕霉素以2nmol/m L 24h为最佳干预浓度及干预时间。3.分组:对照组;IL-17A组;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IL-17A组。4.Western Blot检测RBFs自噬后LC3Ⅱ/I蛋白的表达。5.ELISA法检测RBFs自噬后上清液中IL-6、IL-8、CCL20的含量。结果:1.酶联合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成功培养RBFs,免疫荧光化学法鉴定第三代RBFs,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拍照,波形蛋白(Vimentin)抗体为鉴定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法成功鉴定RBFs,RBFs表达波形蛋白的胞浆被染成绿色,胞核被染成蓝色。证明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支气管成纤维细胞。2.W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7A的干预下调了LC3Ⅱ/I蛋白的表达(P<0.05);雷帕霉素预处理,加入IL-17A干预后LC3Ⅱ/I蛋白表达较雷帕霉素组降低(P<0.05)。3.ELIS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7A组、雷帕霉素组及雷帕霉素+IL-17A组IL-6、IL-8、CCL20水平升高(P<0.05);与IL-17A组及雷帕霉素组比较,雷帕霉素+IL-17A组IL-6、IL-8、CCL20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1.IL-17A能抑制RBFs的自噬活性。2.RBFs可产生IL-6、IL-8、CCL20,且IL-17A可通过抑制自噬影响其分泌。3.适度上调自噬可能有利于改善对IL-17A所致的RBFs炎性因子的失调。
刘悦[3](2021)在《TAZ活化强直性脊柱炎Th17细胞及雷公藤甲素干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脊柱关节病,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慢性炎症为主要特点,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多系统损伤。本病常累及脑、体力劳动处于最佳状态的青年男性,晚期出现脊柱强直畸形,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炎症是AS病理变化的始动环节,炎症一旦发生,将引起AS患者病理性新骨形成,使病理改变进入不可逆期,最终致残。因此,控制炎症是AS治疗的重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由多潜能CD4+T细胞分化而来,能够通过大量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而发挥致炎作用。Th17/IL-17炎症轴在驱动AS炎症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致炎性Th17的分化,成为AS的关键治疗靶标。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是Th17细胞的关键转录共激活因子。初始CD4+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活化、扩展并向 Th1、Th2、Th17 及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4 种亚群分化,其分化过程受不同的细胞因子及特征性转录因子的调控。不同于Th1、Th2及Treg亚群,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 γ t,RORγt)是控制Th17细胞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而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过程中无法独自发挥作用,需要协同转录共激活子形成转录复合物,共同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转录共激活因子TAZ能够与RORγt形成转录复合物,增强RORγt转录活性,正向调控致炎性Th17的分化。因此,探索TAZ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AS患者Th17分化的影响,对于寻找缓解和控制AS炎症的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AS发病以肾督空虚为本,风、寒、湿、热外邪痹阻经络关节为标。其中,湿热痹阻为AS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当以利湿清热为法。中药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叶、花及果实部分,功擅祛风除湿、清热活血、通络止痛。因具有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雷公藤及其制剂在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有效成分能够通过Th17分化通路发挥治疗AS的作用。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能够有效干预AS患者外周血中Th17的分化及IL-17的分泌。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将继续着眼于致炎性Th17细胞的分化,探索TAZ在AS患者中的表达及雷公藤甲素干预作用。目的:探索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及对于Th17细胞分化调控的影响,并使用中药单体雷公藤甲素体外干预活动期AS患者PBMC,探索雷公藤甲素对活动期AS患者ROR γ t及TAZ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寻找AS新的治疗靶点及新药研发提供新方向。方法:研究一纳入AS患者共50例,其中活动期AS患者(AS-Active)25例,稳定期AS患者(AS-Stable)25例;健康对照组(Normal)20例。取各组受试者肘窝静脉血后,运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收集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血清 IL-17 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PBMC中RORγ t及TAZ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将TAZ表达水平与ROR γ t表达水平、血清IL-17表达水平及炎症指标ESR、CRP和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研究二纳入活动期AS患者25例,中药单体雷公藤甲素体外干预活动期AS患者PBMC,观察雷公藤甲素对ROR γ t及TAZ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检验采用双侧检验,计量数据资料以x±s表示,p值<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者,选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者,选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比较,两组数据差值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者,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者,选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不满足正态分布者,采用Spearman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活动期AS患者较稳定期AS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呈显着升高(p<0.05),较正常对照组亦呈显着升高(p<0.01);稳定期AS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较正常组虽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AS患者ROR γ t蛋白表达较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均呈显着升高(p<0.01),稳定期RORγt蛋白表达较健康对照组亦显着升高(p<0.01)。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期AS患者TAZ蛋白表达呈显着升高(p<0.01);与稳定期相比,活动期AS患者TAZ蛋白表达亦呈显着升高(p<0.01)。稳定期AS患者TAZ蛋白表达较健康对照组亦呈显着升高(p<0.01)。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Z表达水平与ROR γ t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0.730;p<0.01),与 ESR、CRP 呈显着正相关(TAZ—ESR:r=0.603;p=0.001<0.05;TAZ—CRP:r=0.416;p=0.039<0.05),与血清 IL-17 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0.800;p<0.01),TAZ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无显着相关性(r=0.353;p=0.084>0.05)。5.经中药单体雷公藤甲素体外干预AS患者PBMC后,活动期AS患者PBMC中RORγt蛋白表达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1);TAZ蛋白表达较干预前亦呈显着降低(p<0.01)。结论:1.TAZ在AS患者PBMC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通过与ROR γ t形成转录复合物,正向调控致炎性Th17分化从而参与AS发病。2.雷公藤甲素体外干预活动期AS患者的PBMC能够下调ROR γ t及TAZ的表达,其可能是干预AS患者Th17分化,从而缓解炎症的有效治疗药物。
杨莉莉[4](2021)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的影响及苦甘颗粒的干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损伤的特征及苦甘颗粒的干预机制,为阐明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的作用规律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的机制预测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苦甘颗粒各组成药物的化学成分,以OB、DL作为筛选参数,选择OB≥30%,DL≥0.18的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苦甘颗粒各组成药物成分的靶点,Perl语言对药物靶点进行整理以及ID转换。检索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的相关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最终获得苦甘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的潜在靶点及数目。运用Cytoscape3.7.2构建中药调控网络以及PPI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选择参数DC、BC进行筛选,获取蛋白互作网络的核心网络。运用R4.0.2软件将交集靶点进行ID转换,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设定P<0.05。2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干预机制15~17g SPF级BALB/c小鼠,在动物室一般适应性饲养1天,无异常后,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染毒组、达菲组、苦甘颗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乙醚麻醉小鼠后,染毒组、达菲组、苦甘颗粒组均用35个LD50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滴鼻感染;正常组用生理盐水滴鼻作为对照。各组小鼠滴鼻感染前1天开始灌胃给药,各组均连续给药5天。达菲组每日给药0.276g/kg;苦甘颗粒组每日给药0.088g/kg;正常组、染毒组均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固定时间称量小鼠体重、监测小鼠血糖值,并计算体重差值。麻醉后,眶静脉取血,收集血清,标记,于-80℃冰箱保存备用。取肺组织,称重后,欲做病理切片观察的肺组织于4%的多聚甲醛中保存,并标记组别;其余肺组织统一于-80℃冰箱保存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IL-6、VEGF-A水平;制备肺组织匀浆,取上清液,采用ELISA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IL-6、IL-17、TNF-α水平。结果1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的机制预测1.1甲型流感相关基因获取获取IL-6、VEGFA、IL-17等2529个流感疾病相关基因。1.2苦甘颗粒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获取获取Luteolin(木犀草素)、Quercetin(槲皮素)等224个有效成分,PTGS2、NFKBIA等2302个作用靶点。1.3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获取获取 IL-6、VEGFA、PTGS2、AKT1、HSP90AA1、NFKBIA、MAKP1 等 117 个交集靶点,以及Luteolin(木犀草素)、Quercetin(槲皮素)、Kaempferol(山奈酚)等114个药物活性化学成分。1.4药物调控网络绘制并分析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该图直观反映了苦甘颗粒多成分、多靶点干预流感的作用机制。其中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柚皮素(Naringenin)、山奈酚(Kaempferol)连接靶点数目较多。1.5 PPI蛋白互作网络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经筛选后获取666个核心网络节点。1.6 GO富集分析共获取2166个基因本体条目(GO):其中相关条目涉及到2001个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主要为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等;46个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条目,主要涉及膜筏、膜微区、膜区、囊腔等;119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磷酸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抗氧化活性等。1.7 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163条信号通路。2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干预机制2.1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重的影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小鼠体重下降,第4天即出现明显下降,第5天显着下降,提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复制成功。第4天: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升高5.0%,无显着性差异(P>0.05),达菲组升高7.9%,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5天: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升高9.5%,具有显着差异(P<0.05),达菲组升高12.7%,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和达菲均可恢复甲型流感病毒致小鼠体重降低的作用,且达菲作用较强,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2.2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重差值的影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小鼠体重差变小,第3天即出现明显变化。此指标比体重变化更灵敏,证实以往研究结果。第4天: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升高39.2%,达菲组升高53.0%,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5天: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升高34.1%,达菲组升高44.4%%,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和达菲均可有效恢复小鼠体重差值变化的作用,第4天即出现明显作用,且达菲作用较强,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2.3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小鼠肺指数出现明显升高(P<0.01),证实甲型流感小鼠肺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20.1%,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达菲组降低37.8%,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和达菲均可有效降低流感小鼠肺指数,但达菲作用较强。2.4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糖的影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血糖降低。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达菲组均升高54.3%,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可明显改善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血糖降低的作用,且作用与达菲相同,但仍无法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2.5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苦甘颗粒干预可减少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减轻结缔组织增生、肺泡壁的增厚、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其作用与达菲接近。证实甲型流感小鼠肺损伤模型复制成功。2.6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6和VEGF-A水平的影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证实甲型流感小鼠肺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45.8%,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达菲组降低75.3%,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干预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6水平,但达菲作用较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清VEGF-A水平明显降低,证实甲型流感小鼠肺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升高120.7%,达菲组升高273.3%,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干预可有效升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VEGF-A水平。结合与正常组比较结果,达菲干预升高小鼠血清VEGF-A水平高于正常,是否有利,有待更多数据证实;而苦甘颗粒干预可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VEGF-A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苦甘颗粒优于达菲。2.7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L-6、IL-17、TNF-α水平的影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肺组织IL-6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苦甘颗粒组升高24.2%,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32.5%,达菲组降低30.7%,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苦甘颗粒干预可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L-6水平,并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比血清IL-6研究结果,苦甘颗粒对小鼠肺组织IL-6水平的作用更明显。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肺组织IL-17水平明显升高。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10.2%,达菲组降低9.8%,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达菲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3.3%,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苦甘颗粒干预可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L-17水平,并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作用略优于达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肺组织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染毒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17.9%,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达菲组降低9.8%,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达菲组比较,苦甘颗粒组降低8.9%,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苦甘颗粒干预可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TNF-α水平,并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达菲作用不明显,即苦甘颗粒作用优于达菲。2.8各指标与肺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肺组织IL-6水平、肺组织IL-17水平、肺组织TNF-α水平、血清IL-6水平与肺指数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690、0.793、0.771、0.704,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中肺组织IL-6水平与肺指数相关性最强;血糖值、体重差值、体重、血清VEGF-A水平与肺指数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91、-0.825、-0.820、-0.405,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其中血糖值与肺指数相关性最强。结论(1)本研究从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血清中IL-6、VEGF-A水平以及肺组织中IL-6、IL-17、TNF-α水平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部分研究结果。(2)苦甘颗粒干预流感病毒感染优于达菲,作用机制与调节肺组织中TNF-α水平异常有关;尤其是修复流感病毒性肺损伤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与修复血清中IL-6水平、VEGF-A水平以及肺组织中IL-6、IL-17、TNF-α水平异常有关。(3)苦甘颗粒修复流感病毒性肺损伤作用正相关指标依次为肺指数、肺组织IL-17水平、IL-6水平、TNF-α水平、血清IL-6水平;负相关指标依次为血糖值、体重差值、体重、血清VEGF-A水平。(4)对比血清IL-6水平,肺组织IL-6水平能更好的反映苦甘颗粒疗效,提示网络药理学的局限性。(5)提示苦甘颗粒的基础方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减方制剂,干预流感临床前疗效评价指标除肺指数、体重差值、体重以外,可纳入肺组织TNF-α、IL-6、IL-17、血清VEGF-A以及血糖值等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指标除IL-6以外,可纳入血糖值指标。最近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国内未见以上相同报道。
李会敏[5](2021)在《髓系抑制细胞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是一种 Th2 免疫反应导致的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大多数PMN病例(约85%)是由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介导的,而其余的与包含7A的血栓蛋白1型结构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或不明机制相关。Th17细胞通过介导基本炎症级联作用在肾脏自身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能促进自身抗体的形成,这是大多数肾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增强组织炎症,并对肾实质细胞有直接影响,然而Th17细胞是否参与PMN的发生发展目前尚不清楚。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一群免疫抑制细胞,研究发现狼疮肾炎患者中MDSC可促进Th17分化和疾病进展,但在PMN中MDSC的变化及与Th2和Th17细胞的相互作用至今尚无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PMN中MDSC与Th2和Th17免疫反应的关系,为PMN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PMN患者肾脏组织石蜡和冰冻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IF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多色免疫组化(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IL-4、CD3和CD11b抗体在肾组织定位和表达强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N患者和HC血浆中抗PLA2R抗体的含量及对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应用FCM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 HC和PMN患者中CD4+IL-4+(Th2)和 CD4+IFN-γ+(Th1)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 IL-4、IL-6、IL-10、IL-13和IFN-γ的水平,并分析Th2细胞比例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及Th1/Th2比例变化;同时检测了 HC和PMN患者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比例变化。(3)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和PMN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的比例与数目;并分析了 PMN患者的MDSC 比例和数量与疾病活动度和外周血Th2细胞比例的相关性。(4)磁珠分选HC和PMN患者的初始CD4+T细胞,加入CFSE标记;同时流式分选纯化各自相应的MDSC细胞,将MDSC和初始CD4+T应用CD3和CD28抗体共刺激培养3天,流式检测比较HC和PMN患者的MDSC的抑制功能。(5)磁珠分选HC和PMN患者的初始CD4+T细胞,体外建立诱导分化为Th2细胞的极化体系,分别加入MDSC和(或)Arg-1和iNOS抑制剂及IL-6和IL-10因子,通过FCM方法比较CD4+IL-4+(Th2)细胞的变化。(6)免疫荧光染色法(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PMN患者肾组织中IL-17+细胞和CD11b+细胞的共定位;FCM和ELISA分别检测HC和PMN患者中Th17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A水平,并分别分析了两者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7)磁珠分选HC和PMN患者的初始CD4+T细胞,体外建立诱导分化为Th17细胞的极化体系,加入MDSC和(或)Arg-1抑制剂,通过FCM和ELISA方法比较CD4+IL-17A+(Th17)细胞和培养上清中IL-17A的变化;(8)ELISA检测HC和PMN患者血浆中Arg-1的含量变化,分析PMN患者中Arg-1含量与疾病活动度和MDSC数量的相关性;流式分选PMN患者的MDSC并加入IL-6或IL-10因子共同培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 IL-6 和 IL-10 对 MDSC 中 Arg-1 mRNA表达的影响。(9)应用重组人Ⅳ型胶原蛋白α3链的非胶原(NC)结构域(Non-collagenous(NC)domains of the α3 chain of recombinant human type Ⅳ collagen,rh-α3(IV)NC1)蛋白免疫DBA/1小鼠,构建PMN小鼠模型,并给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去除MDSC,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中MDSC、Th2、Th17、Th1和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及血清尿素氮的水平;q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结和肾脏组织Th2和Th17相应细胞因子IL-13和IL-17A及相关转录因子GATA3、RORγt和RORα的mRNA表达情况;IF染色检测肾组织内IgG沉积;光镜下观察模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模型小鼠肾脏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结果:(1)PMN患者外周血Th2细胞及相关因子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2)PMN患者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数量显着增加,抑制功能增强,但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3)体外实验证实MDSC抑制Th2细胞分化,IL-6和IL-10增强MDSC抑制能力。(4)PMN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5)PMN患者外周血中MDSC、Arg-1、IL-17三者存在相关性;(6)体外实验证实人MDSC通过产生Arg-1促进Th17细胞分化,并且PMN来源的MDSC有更强的促Th17分化作用且可被Arg-1抑制剂(nor-NOHA)终止;(7)PMN患者血浆中Arg-1含量增加,IL-6和IL-10可以促进MDSC分泌 Arg-1。(8)应用rh-α3NC1成功构建小鼠PMN模型;PMN小鼠外周血中MDSC、Th17和Th2细胞比例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增加;而Th1和Treg细胞比例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9)去除MDSC减轻PMN模型小鼠的肾组织损伤;(10)去除MDSC降低Th17和Th2细胞比例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但增加Th1和Treg细胞比例。结论:MDSC在PMN中显着增加,MDSC可能主要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PMN疾病进展。Th17的分化依赖于MDSC分泌的Arg-1。PMN小鼠模型证实去除MDSC可能主要通过减弱Th17免疫反应减轻小鼠肾脏损伤。
谭为民[6](2021)在《IL-17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易感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原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肝内中小胆管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及广泛的胆管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相关。IL-17作为重要的炎症因子,在PBC发病炎症浸润过程发挥重要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IL-17能诱导肝内中小胆管上皮细胞EMT化进程,促进PBC肝纤维化进程,影响其他多项细胞因子表达。遗传因素是PBC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遗传因素中导致不同个体对PBC易感性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地区开展PBC相关易感性的分析研究对当地PBC的诊断预防有重要指导性作用。因此本研究拟分析PBC中IL-17等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IL-17 SNPs多态性与PBC易感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PBC患者,及同时间段体检科健康对照组共116例,PBC患者56例,健康对照组60例。全血和血清标本冻存于-80℃低温冰箱待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IL-17、IFN-α、IFN-γ、TNF-α多项细胞因子分泌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中TGF-β1表达水平。提取两组全血DNA,PCR扩增IL-17A rs10484879、rs2275913、rs3819025和IL-17F rs763780四个SNPs位点目的片段,Sanger测序确定SNPs基因突变和基因型,并通过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PCR-RFLP)验证两组SNPs位点测序结果。结果:1.PBC患者平均年龄56.25±14.59岁,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42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BC患者血清中反应胆汁淤积指标GGT、ALP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BC组TBIL和DBIL较健康组升高程度高于IBIL升高程度(P<0.05)。PBC组TP降低,GLB升高,A/G比值下降。2.PBC患者血清IL-17、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TNF-α、Vs.1.28±1.94 pg/ml,P<0.001);IL-2(8.60±19.41 pg/ml Vs.0.65±0.59 pg/ml,P=0.003);IL-4(1.43±0.72 pg/ml Vs.0.84±0.34 pg/ml,P<0.001);IL-5(12.82±17.52pg/ml Vs.2.07±1.36 pg/ml,P<0.001);IL-6(108.76±186.17 pg/ml Vs.2.27±1.61pg/ml,P<0.001);IL-10(6.93±9.05 pg/ml Vs.0.82±0.44 pg/ml,P<0.001);IL-12(15.43±22.03 pg/ml Vs.1.29±1.94 pg/ml,P<0.001);TNF-α(26.17±47.47 pg/ml Vs.1.36±1.57 pg/ml,P<0.001);IFN-γ(37.17±35.35 pg/ml Vs.5.94±4.68 pg/ml,P<0.001);TGF-β1(2.21±1.65 pg/ml Vs.1.39±0.56 pg/ml,P<0.001),PBC组IFN-α高于健康对照组(5.84±9.94 pg/ml Vs.3.46±13.50 pg/ml,P=0.309),但表达无统计学差异。3.PBC患者多项细胞因子中,IL-17与IL-6表达成正相关(r=0.4818,P=0.0003);IL-6与IL-1β表达成正相关(r=0.6612,P<0.0001);TNF-α与IL-17表达成正相关(r=0.3714,P=0.0048);IL-12与IFN-γ表达成正相关(r=0.6087,P<0.0001)。4.PBC患者,IL-17 rs10484879(χ2=0.006,P=0.936),rs2275913(χ2=1.365,P=0.243),rs3819025(χ2=0.301,P=0.583),rs763780(χ2=3.369,P=0.124),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健康组,IL-17 rs10484879(χ2=0.004,P=0.948),rs2275913(χ2=0.007,P=0.932),rs3819025(χ2=0.029,P=0.864),rs763780(χ2=1.573,P=0.210),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5.(1)PBC组中,IL-17A rs2275913位点的GG,GA和AA基因型分别为15(26.79%),32(57.14%)和9(16.07%),对照组中IL-17A rs3819025基因的GG,GA和AA基因型分别为11(18.33%),29(48.34%)和20(33.33%)。PBC组和对照组IL-17A rs2275913基因的AA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BC组中,IL-17A rs3819025基因的GG,GA和AA基因型分别为40(71.43%),2(3.57%)和14(25%),对照组中IL-17 rs3819025基因的GG,GA和AA基因型分别为58(96.67%),0(0%)和2(3.33%)。PBC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A rs3819025基因的GG,GA和AA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BC组与健康对照组,IL-17A rs10484879和IL-17F rs763780两位点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6.IL-17A rs2275913位点隐性模型中,基因型AA携带者与携带GA和AA基因型者相比,基因型AA携带者患PBC风险性为其0.383倍,其OR值(95%CI)为0.383(0.157-0.935);共显性模型中,携带AA基因型者是GG基因型携带者PBC易感风险性的0.33倍,其OR值(95%CI)为0.330(0.109-0.998)。IL-17A rs3819025位点显性模型中,GA和AA基因型携带者较GG基因型携带者,PBC易感风险性高11.6倍,其OR值(95%CI)为11.600(2.527-53.259);共显性模型中,GA基因型携带者较GG基因携带者,PBC易感风险性高10.15倍,其OR值(95%CI)为10.150(2.186-47.127)。7.IL-17A rs3819025位点GA和AA基因型携带者较GG基因型携带者,反应胆汁淤积指标TBIL、DBIL、ALP、GGT均升高;GA和AA基因型携带者血清IL-17表达也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但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 rs10484879和IL-17F 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PBC易感性无相关性;IL-17A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PBC易感性较低,可能是PBC的保护基因之一;IL-17A rs3819025 SNP位点突变增加PBC易感性,GA和AA基因型携带者PBC易感性显着升高,可能是PBC的易感基因之一。其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
向聪莲[7](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挖掘固本祛湿化瘀方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银屑病的通路及靶点,并利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及临床样本进行初步验证。2.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特点,研究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代谢状态的变化,从代谢组学的层面阐述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在数据库中筛选固本祛湿化瘀方的有效成分并提取相应作用靶点,与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固本祛湿化瘀方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调控网络图,运用Network analyzer功能分析网络特征,分别得出网络图中药物、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degree值。在string网站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运用CytoNCA插件,筛选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关键靶点。利用R软件对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研究,预测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然后对网络药理学预测所得的靶点进行初步验证。将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固本祛湿化瘀方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固本祛湿化瘀方组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4天后模型组和固本祛湿化瘀方组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连续6天,第7天停止造模,记录PASI评分并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A、IL-6和TNF-α的含量。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且符合课题研究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予固本祛湿化瘀方口服干预12周,于0周和12周空腹采集静脉血液,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A、IL-6、TNF-α、IL-23、IL-1 β 和 IL-10 的含量。2.代谢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采用Analyst TF1.5软件采集血清样本数据,用Markerview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同时满足OPLS-DA模式下的VIP≥1.0及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2或≤0.8,P<0.05的不同组别血清差异代谢物,通过检索HMDB数据库,根据候选生物标志物的质荷比,进一步确定其结构类型、元素组成及分子式等信息,将鉴定出来的代谢物提交给MetaboAnalyst5.0进一步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固本祛湿化瘀方全方共78个有效成分,其中土茯苓15个,赤芍29个,莪术3个,熟地黄2个,乌梅8个,肿节风10个,白术7个,黄芪20个。根据有效成分共预测到233个靶点,检索得到银屑病靶点1563个。构建固本祛湿化瘀方作用靶点—银屑病靶点Venn图,得到107个共同靶点。利用Network analyzer分析“固本祛湿化瘀方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调控网络图,发现对应活性成分数量较多的药物是赤芍、土茯苓、黄芪、熟地黄,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主要是Quercetin、kaempferol、beta-sitosterol 及 Stigmasterol,排名靠前的作用靶点是 TNF-α、IL-6、IL-17A 和 IL-10。通过 CytoNCA 插件,找到了 IL-6、TNF-α、TP53、MAPK8、IL-17A等35个关键作用靶点。通过GO-BP、CC和MF功能分析预测到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主要通过氧化应激反应、氧代谢、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细胞膜、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微观结构,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多种酶及蛋白功能相关。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固本祛湿化瘀方可以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通路治疗银屑病。咪喹莫特造模后小鼠中血清中的致炎因子TNF-α、IL-17A和IL-6含量显着增多,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能够降低咪喹莫特诱导后小鼠血清中致炎因子TNF-α,IL-6和IL-17A水平,降低PASI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 β、IL-6、IL-17A、TNF-α和IL-23的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的水平降低而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后,可明显降低IL-1β、IL-6、IL-17A、TNF-α 和 IL-23 的含量,升高 IL-10 的浓度。2.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银屑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的代谢物共180个,根据VIP值和FC筛选后共98个,此即与银屑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银屑病治疗前后比较,筛选出P<0.05的代谢物共142个,根据VIP值和Fold Change筛选后共88个,和银屑病潜在生物标志物比较,发现了 55个共同代谢物。进一步分析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代物,共鉴定出86个生物标志物,其中有35个与全部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代谢物一致,因此这35个代谢物被筛选为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差异代谢物,35个代谢物涉及22条代谢途径,其中5,6-二羟前列腺素Fla、6-酮前列腺素Fla、白三烯D4(LTD4)和白三烯E4(LTE4)等代谢物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鞘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与银屑病密切相关。有效组治疗前后有差异,而无效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的代谢物共16个,其中11个可能与银屑病相关。ROC曲线分析发现AUC值大于0.7的7个代谢物中,有5个在健康组和有效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健康组和无效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使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预测固本祛湿化瘀方的成分,经实验验证本方可以降低小鼠及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2.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代谢状态,初步发现固本祛湿化瘀方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清代谢状态。
李祎楠[8](2021)在《基于“神形统一观”探讨逍遥散加味治疗桥本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理论探讨三个部分。临床研究是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课题——经方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一部分,基于张兰教授研制的具有疏肝健脾功效的中药复方——逍遥散加味,从主客观评价该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患者的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建立EAT肝郁脾虚模型,从mi RNA326调控Th17细胞分化角度探讨逍遥散加味的疗效机制。理论部分以神形统一观为基础,提出神形失和即肝郁脾虚是桥本甲状腺炎亚临期的病机核心,以疏肝健脾为法通过调神养形达到神形统一。为桥本病亚临床期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及治疗药物,丰富了中医既病防变理论在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方法:1临床研究:本课题临床研究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方法,针对HT亚临床期、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限制含碘食物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量、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生活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逍遥散加味颗粒剂,一次二袋(一袋约15g),一日3次开水冲服;对照组予金水宝片,一次4片,一日3次口服。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首先,通过两组临床试验数据,观察逍遥散加味对HT亚临床期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下降率和中医症状指数等判定标准的影响,评价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疗效;其次,研究110例患者治疗前TGAb滴度值(应变量),与年龄、BMI、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血细胞簇分化抗原及中医症状积分等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回归关系,分析其相关性;最后,研究根据甲状腺双抗体滴度下降率的疗效判定标准,将TGAB或TPOAB滴度下降率≥30%的患者视为有效病例,划入有效病例组,TGAB或TPOAB滴度下降率<30%的患者则为无效病例,划入无效病例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个指标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检验有差异的观察指标与是否有效之间的相关性,寻求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是否有效作为因变量(赋值无效为1,有效为0),将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影响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HT疗效的因素,初步明晰其作用靶点。2动物实验:以SPF级大鼠为载体,通过高碘诱发结合异源性甲状腺抗原免疫法诱导EAT大鼠模型,在EAT大鼠模型基础上,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方法复制出类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大鼠模型,建立EAT肝郁脾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模型组、逍遥散组及金水宝片组,并与正常SPF级大鼠(正常组)比较,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FT3、FT4、TSH、TGAb、TPOAb,采用RT-PCR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mi R326、IL-4m RNA、IL-17m RNA、IFN-γm RNA基因表达,采用Wes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蛋白Ets-1的表达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脾组织中的CD4+IFN-γT细胞、CD4+IL-4 T细胞、CD4+IL-17 T细胞的分泌情况。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2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3理论探讨:根据HT亚临床期肝郁脾虚的病机核心,试从“神形统一观”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阐述从肝脾肾论治桥本病亚临床期的理论内涵,为临床防治HT提供新思路。结果1临床试验结果:(1)治疗前两组一般性资料比较,性别、年龄、BMI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FT3、FT4和TSH的比较: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清FT3、FT4、TSH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血清TGAb、TPOAb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TGAB、TPOAb及下降幅度的比较: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清TGAb、TPOAb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组间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血清TGAb、TPOAb较对照组下降显着(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TGAb下降幅度显着(P<0.01),而其血清TPOAb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当(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积分统计比较:治疗前两组受患者的单项中医症状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后两组内比较,治疗组在甲状腺肿大、周身乏力、胸胁胀满、情绪不宁、便溏、舌象、脉象等临床症状方面和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1);对照组单项症状在除周身乏力以外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及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分析上的意义。(5)TGAB、TPOAb滴度下降率疗效判定结果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55%,对照组总有效率52.73%,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两组单项中医症状疗效评定结果的比较由表3-2可知,治疗组在改善肝郁脾虚主症“便溏”和“舌象”的疗效与对照组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甲状腺肿大、周身乏力、胸胁胀满、情绪不宁、脉象等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1.82%、89.09%、78.18%、87.27%和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52.17%、50.00%、64.71%、64.00%和71.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评定结果的比较:表3-3示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3.3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30.91%,经卡方检验,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0.01)对照组。提示逍遥散加味改善中医症状的疗效优于金水宝片。(8)110例患者治疗前血清TGAb与各指标的多重线性回归:治疗前110例患者血清TGAb滴度值与Th17、CD4+T细胞百分比、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CD19+B细胞百分比、中医症状积分5个指标与血清TGAB滴度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其中Th17、CD4+T细胞百分比、CD19+B细胞百分比、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TGAb间呈正相关(r>0,P<0.05),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与治疗前TGAb间存在负相关(r<0,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TGAb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9)治疗组55例患者不同疗效组别间治疗前各指标比较:治疗组55例患者不同疗效组别间各指标比较,有效病例和无效病例两组间Th17、CD19+B细胞百分比、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中医症状积分4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效组Th17、CD4+T细胞百分比、中医症状积分显着高于有效组,无效组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显着低于有效组。其余指标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血清Th17表达水平与无疗效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与有无疗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二者均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即血清Th17水平越高、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越低,患者治疗后无效的概率越高。而CD19+B细胞百分比和中医症状积分与疗效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10)不良反应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观察中,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尿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等肝肾功能指标均未出现异常,两组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2动物实验结果(1)成功构建EAT模型:造模8周时测定大鼠血清甲功五项,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大鼠TSH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提示大鼠处于亚临床甲亢期;TGAb、TPOAb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且升高水平大于正常组均值的2倍,提示EAT造模成功。36只大鼠中有3只鼠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小于正常组抗体均值的2倍,遂予剔除。造模组与正常组FT3、FT4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成功构建脾虚模型大鼠: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显着下降(P<0.01)。摄食量显着降低(P<0.01),粪便含水率显着升高(P<0.01),提示大鼠存在脾虚症状。(3)成功构建肝郁模型大鼠:造模8周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大鼠5min运动总距离和中央穿格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组大鼠中央区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鼠中央区运动总距离较正常组降低,停留时间较正常组延长,提示大鼠肝郁模型成功。(4)以上结果表明有33只大鼠成功构建成EAT肝郁脾虚模型,成模率达91.67%。进一步对33只EAT肝郁脾虚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逍遥散组和金水宝组进行药物干预。药物干预阶段5只大鼠死亡,其中逍遥散加味组死亡3只,金水宝片组死亡2只。对死亡大鼠进行尸检发现除肺部有残留药物,其余组织未见明显异常。8周后进行后续药效与机制的实验研究。(5)对实验各组大鼠一般行为观察发现,正常组进食饮水正常,大鼠毛色亮泽,精神状态良好,行动灵敏,大便色深量多且颗粒饱满,外观行为未见异常;模型组大鼠造模前束缚时性情暴躁、易怒,挣扎反抗并伴有嘶叫声,束缚解除后迅速躲避、背毛竖立。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期出现外界刺激反应迟缓表现,挣扎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喜扎堆聚集,同时伴并懒动、眯眼倦怠等症状,毛色无光泽,食少,大便色浅质软,颗粒变小,甚至便溏。灌胃治疗后,逍遥散加味组和金水宝组大鼠一般状况较模型组大鼠进食情况,情绪、毛色等一系列外观行为明显改善。(6)通过8周治疗,各组大鼠血清FT3、FT4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经检测模型组血清TSH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给予药物治疗后,逍遥散组大鼠血清TSH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金水宝组大鼠血清TSH表达水平却无显着变化,且逍遥散组大鼠血清TSH的表达明显高于金水宝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给予逍遥散或金水宝治疗后,血清TGAb和TPOAb表达水平显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逍遥散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表达水平与金水宝组相比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下调的趋势。以上结果均表明逍遥散加味可以显着升高大鼠TSH表达水平,同时可以显着降低TGAb、TPOAb水平,且治疗效果优于金水宝片。(7)通过8周药物治疗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mi R326的表达和IL-4、IL-17以及IFN-γm 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模型组大鼠mi R326的表达以及IL-17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逍遥散加味或金水宝片后mi R326的表达和IL-17 m RNA的表达显着下调,且逍遥散组mi R326的表达和IL-17m 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金水宝组。而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IL-4和IFN-γm 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味可以显着降低mi R326的表达以及IL-17m RNA的表达水平,且逍遥散加味的药效明显优于金水宝片。(8)T淋巴细胞异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自身免疫相关的效应T细胞包括Th1,Th2和Th17细胞,它们分别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7。为了确定逍遥散加味是否可以对效应T细胞有影响,我们测量了大鼠脾脏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CD4+IFN-γ+T细胞,CD4+IL-4+T细胞和CD4+IL-7+T细胞分别代表Th1细胞,Th2细胞和Th17细胞。模型组大鼠脾组织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也与IL-17 m RNA水平升高一致,而IFN-γm RNA水平各组则没有差异。Th2细胞的比例在各组间也没有差异,这与IL-4 m RNA在各组之间的表达水平一致。以上结果表明了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桥本甲状腺炎疾病的发病机制。经给予金水宝进行治疗后虽然减少了Th1细胞的比例,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给予逍遥散加味药物治疗后,大鼠脾组织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显着下降(P<0.01),且逍遥散组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金水宝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味可以通过调节Th17细胞对桥本甲状腺炎有治疗作用,且对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明显优于金水宝片。(9)采用Wes法检测四组大鼠甲状腺Ets-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Ets-1蛋白的表达显着下调,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逍遥散加味或金水宝片治疗后Ets-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金水宝组相比,逍遥散组对Ets-1蛋白的表达的上调作用更为显着(P<0.01)。以上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味可上调mi R326下游靶蛋白Ets-1表达水平。(10)为了检测逍遥散加味对EAT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甲状腺病理形态的影响,我们对四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切片进行了HE染色。正常组大鼠甲状腺结构完整,滤泡大小及形态规则,无明显淋巴浸润;模型组甲状腺组织结构不完整,大量滤泡萎缩,滤泡腔及间质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逍遥散加味组大鼠甲状腺组织滤泡腔扩大,部分滤泡结构破坏,滤泡腔内及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轻;金水宝片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结构不完整,病理形态与逍遥散加味组类似,其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重于逍遥散加味组。以上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味可减少EAT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并对甲状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3理论探讨:(1)“神形”涵义之源流考;(2)形神失和与肝郁脾虚关系的阐述;(3)以“神形统一观”从肝脾肾论治桥本病的理论内涵。结论:1逍遥散加味可有效降低HT患者甲状腺相关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滴度,减轻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可能参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外周血中Th17表达水平和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是逍遥散加味早期干预肝郁脾虚HT临床患者的独立疗效预测指标。临床早期应用于辨证干预HT的中药复方—逍遥散加味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逍遥散加味散可通过降低EAT肝郁脾虚大鼠甲状腺组织中mi R326的表达,上调靶蛋白Ets-1的表达,从而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减少IL-17 m RNA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最终对甲状腺组织产生保护作用。3“神”紊乱参与了HT的发病,并且可能是诱发HT患者肝气郁结的潜在病因。脾肾不足导致“形”的损伤,可能是HT发病的基础。最后,从疏肝健脾为主治疗角度诠释“神形统一观”的理论内涵。
陈丽君[9](2021)在《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部分:一、文献综述:1.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研究进展2.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二、临床研究:背景: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病名为“白疕”,白疕血热证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这一时期内是否得到有效的干预对疾病进展有着重要影响,中医药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被广泛接受。但由于个体因素不同,即使治疗方案相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差异。目的:了解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以PASI25作为患者对治疗有无应答的分界值,其中无应答组52例,应答组169例。统计分析患者个人一般资料及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221例患者均接受中医综合治疗,以凉血解毒为法,核心中药方为凉血解毒汤,治疗总有效率为76.9%。通过对皮损PASI评分进行分析,整体评分下降率为45.50%±10.49%,浸润、鳞屑、红斑评分的下降率分别为24.55%± 17.06%、46.48%± 16.55%、65.79%±27.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CRP、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既往治疗复杂及既往合并代谢性疾病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临床疗效确切,经治疗皮损浸润程度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鳞屑,再次为红斑。患者既往治疗复杂程度、是否合并代谢性疾病、NLR、PLR、CRP及肝功能、白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三、实验研究:背景: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银屑病的整体状况,但其作用靶点尚不明确。LL37在银屑病皮损中高表达,主要以中性粒细胞外补网(NETS)的形式在银屑病炎症反应的初始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NETS的表达受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调控;因此通过抑制HDACs活性而下调LL37表达水平可能是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目的:探索凉血解毒汤通过抑制HDACs活性调控LL37表达水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作用机制的可能性。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脱毛区涂抹咪喹莫特(IMQ)以诱导建立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银屑病模型组(Model)、凉血解毒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甲氨蝶呤(MTX)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小鼠背部脱毛区涂抹凡士林。每日给药前采用国际化PASI评分标准,评估小鼠皮损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皮损表皮组织的厚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染色PCNA观察表皮增生能力;免疫组化染色CD31观察微血管数量;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7、IL-22及组蛋白H3、H4水平;免疫荧光共染LL37、VEGF,观察其数量及分布;Western blot检测LL37、VEGF表达水平及HATs、HDACs乙酰化水平;qRT-PCR检测CAMP(LL37编码基因)mRNA水平。结果:1、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损伤模型中,HE染色提示模型组小鼠表皮增生明显,棘细胞层增厚,真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凉血解毒汤用药组和阳性药组小鼠表皮厚度变薄,炎性浸润、棘层增厚有所缓解。模型组小鼠皮损PCNA、CD31、LL37、VEGF均高表达,凉血解毒汤用药组PASI评分增高速度较模型组缓慢,并可降低皮损组织中PCNA及CD31阳性表达,减少皮损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可以下调LL37、VEGF、IL-17、IL-22的表达水平,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并与阳性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2、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HATs低表达,HDACs高表达。经过运用凉血解毒汤可上调小鼠皮损部位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及HATs表达水平,下调HDACs表达水平,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凉血解毒汤可显着缓解银屑病皮损红斑、鳞屑、浸润厚度的整体情况,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HDACs活性下调LL37表达水平,减少IL-17、IL-22等细胞因子的生成,并下调VEGF表达水平以减少血管新生。
陈晓欢[10](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种系统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常伴有自身抗体产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无论诊断SLE的时间长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始终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SLE患者患CVD风险较高,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加速有关。既往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失衡是导致SLE患者AS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可间接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因此,本研究我们通过比较SLE早发AS患者、SLE患者、健康人群血清中Bregs、Th17及Tregs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建立LDLr-/-小鼠+Pristane模型,通过RT-PCR、流式细胞、ELISA等实验检测SLE早发AS小鼠Breg细胞的表达及其对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以及对下游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分子机制,为预防及靶向治疗SLE早发A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20年4月~2021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SLE患者进行分组,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1.0mm的SLE患者作为SLE-AS组;将c IMT<1.0mm的SLE患者作为SLE-non AS组。收集SLE患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IFN-γ、TNF-α)检测结果和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疾病活动度(SLEDAI)、球蛋白、血脂组合(TG、CHO、HDL、LDL、APO-A、APO-B、LPa)、免疫一组(Ig M、Ig A、Ig G)、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24小时尿蛋白水平。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与SLE患者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Control组,收集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IFN-γ、TNF-α)检测结果和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2、通过向10只8周龄的LDLr-/-小鼠腹腔注射Pristane试剂构建SLE早发AS小鼠的模型,作为SLE-AS组,同周龄的10只MRL/lpr小鼠作为SLE组,10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为雌性,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称重,记录观察各小鼠的皮肤毛发情况,摘眼球取血后检测白蛋白、血脂四项(TG、CHO、LDL、HDL)、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 G)水平,取血清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 DNA)抗体、细胞因子(IL-10、IL-17、IL-35、TGF-β、TNF-α),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取主动脉行油红O染色;取脾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regs、Th17、Tregs表达,通过RT-PCR检测IL-10、RORγt、Foxp3 m RNA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的结果:(1)共纳入SLE-AS组患者29例,SLE-non AS组患者106例,均无吸烟史,均有使用激素治疗,Control组共纳入242例。(2)SLE-AS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时间、BMI、CHO、LDL、APO-B、LPa、ESR水平均高于SLE-non AS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Control组比较,SLE-non AS组患者血清IL-2、IL-6、IL-10、IFN-γ、TNF-α水平明显升高,SLE-AS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LE-AS组和SLE-non AS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81,95%CI 1.025,1.141;P=0.004)、BMI(OR 1.402,95%CI 1.134,1.732;P=0.002)是SLE并发AS的危险因素。(5)SLE-AS组患者血清IL-2与疾病活动度SLEDAI呈负相关性(r=-0.517),IL-6与球蛋白呈正相关性(r=0.388),IFN-γ与Ig M呈正相关性(r=0.53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LE-AS组患者血清IL-10/IL-17比值与TG、CHO、LDL、APO-B及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研究的结果:(1)LDLr-/-小鼠腹腔注射Pristane试剂并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后出现脱毛,并随着周龄增加,脱毛症状更加明显,MRL/lpr狼疮小鼠同样出现脱毛表现,普通C57BL/6小鼠则无上述现象。(2)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LDLr-/-+Pristane组小鼠(SLE-AS组)、MRL/lpr+生理盐水组小鼠(SLE组)、C57BL/6+生理盐水组小鼠(Control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但SLE-AS组小鼠、SLE组小鼠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Control组小鼠(P<0.05)。(3)SLE-AS组小鼠血清TG、CHO、LDL水平均高于SLE组小鼠、Control组小鼠,HDL水平则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Control组小鼠比较,SLE-AS组小鼠、SLE组小鼠补体C3水平降低,Ig G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均有血清ANA、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及病理显示的肾脏病变。SLE-AS组小鼠主动脉油红O染色可见到橘红色的脂质沉积,但SLE组小鼠和Control组小鼠均未出现脂质沉积。(6)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的IL-35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小鼠,而TNF-α、IL-10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SLE组小鼠的IL-17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SLE组小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IL-17、IL-35、TGF-β、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Control组小鼠比较,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比例明显降低,而IL-10+Breg、Th17细胞数量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与SLE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reg、Th17细胞数量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Breg细胞与Th17/Treg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与Control组相比,SLE-AS组和SLE组小鼠Foxp3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RORγt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Foxp3、RORγt m 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IL-10 m RNA表达较SLE组和Control组小鼠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SLE合并AS患者年龄为(49.17±8.52)岁,提示具有早发趋势。(2)SLE合并AS患者的年龄、病程、BMI、CHO、LDL、APO-B、LPa、ESR水平与SLE未合并AS患者有显着差异;其中年龄、BMI是SLE并发AS的危险因素。(3)SLE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SLE合并AS患者部分炎性细胞因子与免疫进展相关;IL-10/IL-17的比值与SLE合并AS患者的血脂异常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4)LDLr-/-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ristane可以成功诱导SLE早发AS小鼠模型,表现出与人类SLE患者相似的表型特征、血清学改变、免疫学异常及肾脏病变。LDLr-/-+Pristane小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可以出现明显的高脂血症及AS斑块病变。(5)SLE早发AS小鼠体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及Breg/Th17/Treg细胞之间的失衡。(6)Breg细胞可能主要通过分泌IL-10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
二、IL-17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L-17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斑秃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皮肤病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IL-17A干预自噬对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L-17A、自噬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TAZ活化强直性脊柱炎Th17细胞及雷公藤甲素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固有免疫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作用 |
2. 适应性免疫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作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h17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及其在脊柱关节病中的研究进展 |
1. Th17生物学特征 |
2. Th17细胞功能的二分性 |
3. 调控Th17致病性的因素 |
4. Th17细胞与脊柱关节病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AS患者Th17分化状况及TAZ表达情况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雷公藤甲素对活动期AS患者TAZ表达及RORγt的干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论文总结 |
1. 研究小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的影响及苦甘颗粒的干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综述 |
一、中医药防治流感研究进展 |
二、流感相关因子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的研究 |
目的 |
方法 |
1 甲型流感相关基因获取 |
2 苦甘颗粒药物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
3 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交集靶点获取 |
4 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5 功能富集分析 |
结果 |
1 甲型流感相关基因 |
2 苦甘颗粒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 |
3 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 |
4 药物调控网络 |
5 PPI蛋白互作网络 |
6 GO富集分析 |
7 KEGG富集分析 |
研究二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干预机制 |
目的 |
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流感病毒及药物 |
3 主要试剂 |
4 主要仪器 |
方法 |
1 制备药物 |
1.1 苦甘颗粒制剂 |
1.2 达菲制剂 |
2 动物分组 |
3 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
4 灌胃给药 |
5 称量体重 |
6 测量血糖 |
6.1 校正血糖仪 |
6.2 检测血糖 |
7 取材 |
7.1 收集血样(血清) |
7.2 取肺组织 |
8 称量肺重与计算肺指数 |
9 制备10%小鼠肺组织匀浆 |
10 观察小鼠肺组织E染色病理切片 |
11 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12 采用ELISA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1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小鼠的一般状态 |
2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重的影响 |
3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重差值的影响 |
4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
5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糖值的影响 |
5.1 血糖仪校正结果 |
5.2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糖值的影响 |
6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
7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6和VEGF-A水平的影响 |
7.1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
7.2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VEGF-A水平的影响 |
8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L-6、IL-17、TNF-α水平的影响 |
8.1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L-6水平的影响 |
8.2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L-17水平的影响 |
8.3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TNF-α水平的影响 |
9 体重、体重差值、血糖值与肺指数的相关性 |
10 血清IL-6、VEGF-A与肺指数的相关性 |
11 肺组织IL-6、IL-17、TNF-α水平与肺指数的相关性 |
讨论 |
1 苦甘颗粒干预流感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2 苦甘颗粒的组方依据和方义讨论 |
3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糖值的影响 |
4 苦甘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干预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髓系抑制细胞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原发性膜性肾病 |
1.1.1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
1.1.2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
1.1.3 治疗上的新进展 |
1.2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细胞间的关系 |
1.2.1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Th2细胞 |
1.2.2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B淋巴细胞 |
1.2.3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Th17细胞 |
1.2.4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 |
1.2.5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Treg |
1.3 MDSC |
1.3.1 MDSC的生物分类和功能特征 |
1.3.2 MDSC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1.3.3 MDSC在肿瘤中的作用 |
1.3.4 MDSC在免疫相关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3.5 MDSC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
1.4 Th1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1.4.1 Th17细胞的分化和表达调控 |
1.4.2 Th17细胞功能 |
1.4.3 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促炎作用 |
1.4.4 Th17细胞在肾脏炎症和肾脏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第2章 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MDSC通过促进Th17细胞极化促进疾病进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2.3.2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 |
2.3.3 磁珠分选初始CD4~+ T细胞 |
2.3.4 流式分选MDSC |
2.3.5 MDSC抑制功能实验 |
2.3.6 Th17极化实验 |
2.3.7 Th2极化实验 |
2.3.8 培养MDSC |
2.3.9 细胞外染色 |
2.3.10 细胞内IFN-γ/IL-4/IL-17A染色 |
2.3.11 Treg染色 |
2.3.1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IgG |
2.3.13 人Th1/Th2/Th17 细胞因子检测 |
2.3.14 血浆Arg-1 和IL- 13 检测 |
2.3.15 荧光定量PCR |
2.3.16 组织染色 |
2.3.17 多色免疫组化(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IHC) |
2.3.1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PMN患者病变肾组织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
2.4.2 PMN患者血浆中抗PLA2R抗体含量与尿蛋白定量正相关 |
2.4.3 CD3~+ T细胞与CD11b~+ 细胞在PMN患者病变肾组织中沉积 |
2.4.4 PMN患者Th2反应增强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2.4.5 PMN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下调 |
2.4.6 PMN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下调 |
2.4.7 PMN患者外周血MDSC及亚群数量显着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2.4.8 PMN患者的MDSC具有更强的抑制自体初始CD4+ T细胞增殖的功能 |
2.4.9 PMN患者Th2比例增加与MDSC增加正相关 |
2.4.10 体外IL -6 和IL-10 增强MDSC抑制Th2分化的能力 |
2.4.11 IL-17~+ 细胞和CD11b~+ 细胞在PMN患者病变肾组织中沉积 |
2.4.12 PMN患者Th17反应增强并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2.4.13 PMN患者Th17反应与MDSC正相关 |
2.4.14 MDSC以Arg-1 依赖的方式促进Th17细胞分化 |
2.4.15 PMN 患者血浆 Arg-1 含量增加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
2.4.16 IL-6 和IL-10 促进MDSC分泌Arg-1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去除MDSC缓解PMN模型小鼠的肾脏损伤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膜性肾病小鼠模型的构建及GEM治疗 |
3.3.2 PBMC的分离 |
3.3.3 背部和腋窝淋巴结细胞分离 |
3.3.4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3.3.5 流式检测MDSC |
3.3.6 Treg细胞内染色 |
3.3.7 Th1/2/17 细胞内染色 |
3.3.8 荧光定量PCR |
3.3.9 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的测定 |
3.3.10 小鼠血清尿素氮测定 |
3.3.11 肾组织病理染色 |
3.3.12 肾脏透射电镜制备 |
3.3.13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应用rh-α3NC1成功构建小鼠PMN模型 |
3.4.2 PMN小鼠MDSC及其亚群比例增加 |
3.4.3 GEM可有效去除小鼠外周血中MDSC |
3.4.4 去除MDSC减轻PMN模型小鼠的肾组织损伤 |
3.4.5 去除MDSC减弱PMN小鼠Th17免疫反应 |
3.4.6 去除MDSC减弱PMN小鼠Th2免疫反应 |
3.4.7 去除MDSC增强PMN小鼠Th1免疫反应 |
3.4.8 去除MDSC增加PMN小鼠Treg比例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IL-17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易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PB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全血血清标本收集及保存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2.2.2 酶联免疫吸附法 |
2.2.3 PBC组和健康对照组全血DNA的提取 |
2.2.4 提取 DNA 浓度及纯度测定 |
2.2.5 PCR扩增IL-17多态性位点目的基因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7 目的DNA产物回收与纯化 |
2.2.8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FLP)检测IL-17基因位点多态性 |
2.2.9 Sanger测序检测IL-17 基因位点多态性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PBC组和健康对照组临床基本特征 |
3.2 流式细胞仪检测多项细胞因子表达 |
3.3 PBC组细胞因子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4 PBC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相关SNPs位点判断 |
3.5 PBC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 SNPs位点突变和基因型分析 |
3.6 PBC组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在IL-17不同基因型表达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IL-17/Th17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研究进展 |
References |
(7)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银屑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病名的阐述 |
二、病因病机的论述 |
三、中医内治 |
四、中医外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三、诊断 |
四、治疗概况 |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研究 |
一、网络药理学概况 |
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
三、网络药理学在银屑病中的应用 |
第四节 代谢组学研究 |
一、代谢组学概况 |
二、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 |
三、代谢组学在银屑病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第二节 固本祛湿化瘀方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第三节 固本祛湿化瘀方对银屑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一、临床资料 |
二、材料及方法 |
三、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患者的机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一、总离子流 |
二、银屑病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 |
三、代谢数据分析结果 |
四、多元统计分析 |
五、潜在生物标志物鉴定 |
六、代谢物及代谢途径解释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立法选方依据 |
第二节 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初探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神形统一观”探讨逍遥散加味治疗桥本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经方逍遥散加味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基于miRNA326调节Th17细胞探讨逍遥散加味干预EAT肝郁脾虚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神形统一观”从肝脾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mircoRNA靶向调控相关免疫细胞功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1 从血论治为基础 |
2 从血论治的细化与扩充 |
3 结合八纲进行辨证 |
4 脏腑辨证 |
5 关注情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抗菌肽LL37 |
2. 细胞因子 |
3. 固有免疫细胞 |
4. 适应性免疫细胞 |
5 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概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凉血解毒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前言 |
凉血解毒汤通过下调LL37改善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小鼠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Breg/Th17细胞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IL-17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斑秃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 刘辉煌.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IL-17A干预自噬对大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 郭小旭.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3]TAZ活化强直性脊柱炎Th17细胞及雷公藤甲素干预机制[D]. 刘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的影响及苦甘颗粒的干预特征研究[D]. 杨莉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髓系抑制细胞通过增强Th17反应促进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进展[D]. 李会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6]IL-17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易感相关性研究[D]. 谭为民. 南昌大学, 2021(01)
- [7]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探讨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D]. 向聪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基于“神形统一观”探讨逍遥散加味治疗桥本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李祎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凉血解毒法治疗白疕血热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陈丽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D]. 陈晓欢. 桂林医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