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村:改革开放富起来(论文文献综述)
江剑[1](2021)在《破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难点的“一、二、三”》文中研究指明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普遍存在无法触动学生心灵,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现实生活指引力度不够的问题。巧妙运用一种方法、合理使用二种资源、有意培养三种智慧,就能破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的难点,让课堂与学生的心灵共起舞,合奏出历史的最强音,展现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独特的魅力。
张文杰[2](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戴嘉玲[3](2021)在《民族乡成立以来河源漳溪畲族社会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因地域较小、人口较少并且分散,不宜建立自治地方,依据《宪法》规定,通过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也能行使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根据设立民族乡的规定,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乡总人口30%以上,可以申请设立民族乡。本文所研究的漳溪畲族乡即是在这一法律和政策背景下,于1999年设立的基层行政区划。对该民族乡成立后的社会变迁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畲族是中国东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漳溪畲族乡是广东省唯一一个畲族乡,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1999年漳溪畲族乡成立以来,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各项政策支持下,漳溪畲族乡充分发挥畲族文化和资源优势,推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乡镇建设。恢复畲族身份的漳溪群众生产发展与民生事业改善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展示当前民族村落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本文以河源市漳溪畲族乡为个案,以漳溪畲族乡人民政府、广东畲族宫、上蓝村、下蓝村、中联村和东源漳溪民族中学为调查对象,试图从社会变迁和多元文化的视角,探讨河源漳溪畲族乡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在阐述河源漳溪畲族乡历史和建制沿革的基础上,着重对河源漳溪畲族乡的建立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选取漳溪畲族乡几个主要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田野调查点,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从民族学及社会变迁理论的角度,描述和分析漳溪畲族乡建乡以来的成就:政治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发展,民族干部快速成长,基层行政组织日益完善,乡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增强;经济上,漳溪畲族乡村落立足民族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和民俗旅游业,促进了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上,蓝村传统民俗活动“蓝大将军节”、中联村显烈宫巡游节和汶水塘捕鱼技艺以及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振兴和重构。本文认为,畲族乡的成立是对漳溪畲族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政治成果。当地自设立民族乡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发展进步,充分反映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民族乡设立的积极意义,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漳溪畲族乡乡村振兴和各项事业发展应进一步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以长期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民族工作引领漳溪畲族乡走出一条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闫薇[4](2021)在《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精神”这一重要全新概念。改革开放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披荆斩棘、自我革新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实干精神和开放互鉴、合作共赢的包容精神。高中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高中生群体处于青少年时代,其身心和思想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感染,从根源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着高中生群体三观的健康发展。所以,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发挥改革开放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改革开放精神进入高中政治课教学为写作逻辑起点,致力于分析探究二者的融合点,进而提出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措施,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除去引言和结论,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阅读大量前者研究改革开放精神的相关参考文献,研究和分析相关领域学者对于改革开放精神要总结。对于改革开放精神的概念性定义和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界定标准,吸收他人的合理观点,归纳整理改革开放精神的核心精神品质,综上所述为本文开展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和融入的原则进行分析。将改革开放精神有机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之中,对于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活化教学内容、进一步发挥课堂育人功能以及丰富改革开放精神弘扬路径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当中提出三个原则:即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第三部分,笔者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高中政治教师的访谈,了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展情况,了解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结合访谈内容对当前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教师自身对改革开放精神的理解较为模糊、对改革开放的40年历史进程缺少系统的学习、教师缺乏对教材文本中改革开放精神的挖掘、有关改革开放精神培育的课程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有待丰富等问题。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致力于探索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路径。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分别从教师主动学习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研究和挖掘新课标新教材中可以融入改革开放精神教育的内容和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改革开放精神的教育作用三个方面寻找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路径。此外,笔者还设计了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的相关教学案例,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如何将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到高中政治思想教育课堂当中,彰显本次研究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面向高中生群体,研究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发挥改革开放精神的教育作用,对于传承改革开放精神、培育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唐闻晓[5](2021)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自力更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不断深入,改革开放语境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改革开放语境下,自力更生是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一对辩证统一关系,但在理论界、实践中,不乏有各执一端的异音,或过分强调对外开放,或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将自力更生置于改革开放语境中,对自力更生的理论支撑、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作出梳理,才能为在改革开放语境中如何继续坚持自力更生提供实践路径。文章共分为五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与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政策与实践的进程推动着改革开放观念深入人心,改革开放语境逐步形成并得以强化,呈现出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既注重整体谋划又强调重点突破以及既注重对外开放又强调自力更生的特征。第二章,改革开放语境下坚持自力更生的理论支撑。从自力更生中包含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出发,追本溯源,探求自力更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中汲取的理论营养,从改革开放与自力更生辩证关系出发,回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经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探寻理论指导。第三章,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抵御自然灾害的历史史实与辉煌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文化基因;梳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精神以及十八大以来伟大的奋斗精神之中,体现着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经济腾飞、科技突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等改革开放以来自力更生的主要成就彰显了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逻辑必然。第四章,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坚持自力更生的现实需要,新时代的国际环境则揭示了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才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第五章,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就是需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最终要在“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中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黄程扬[6](2021)在《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文中认为广汉县推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后,落后的生产管理办法严重束缚和损害了社员生产的积极性。1958年到1976年,广汉县的农业发展十分缓慢,社员温饱难维。从1975年开始,金鱼公社11大队9队和西高公社5大队2队的社员们先后自发冒险进行了“分田埂”、“分口粮田”和“包工包产到作业组”的改革尝试。1977年,广汉县委受西高公社5大队2队“包工包产到作业组”办法的启发,决定在广汉县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1978年,广汉县在四川省委的支持下,于金鱼公社进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试验,建立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当年秋收,金鱼公社的改革试验获得增产增收的极大成功。四川省委派出工作组调查总结,并发出指示支持金鱼公社“包产到组”的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1979年起,广汉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完善“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同时,广汉县的改革经验向全省传播,推动了四川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同一时期,《人民日报》先后对全国农村地区普遍进行的“包产到组”改革进行了多次讨论。四川省委面对《人民日报》的舆论导向,坚决支持广汉县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的经验在省内推广。1980年,联产计酬责任制成为四川省内广大农村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四川省内各地区还在学习广汉县“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出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代替“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成为四川省农业生产责任制中的主要形式。广汉县首创的“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不仅给广汉县的农业生产面貌带来了极大改变,更推动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它突破了长时间以来农业生产在经营管理和劳动管理上的禁区,是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在农村改革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责任制改革,具有在时间上领先全国;由群众首创,自下而上产生;由领导支持,自上而下推动;谨慎试验,层层铺开;是一次富有智慧的“折中”与“过渡”等五大特点。此次改革,实际上是必然历史趋势下纠正“左”倾错误的一次有效尝试。
刘洪瑞[7](2020)在《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监管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及对策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认为
李丽[8](2020)在《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纪录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如今,人们不再“唯教材论”,而是越来越追求课程资源的多样化,纪录片作为一种生动形象且真实性较强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的关注。使用纪录片进行教学,关键是要搜集适合教学内容的纪录片,没有好的纪录片,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在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央视拍摄了大量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优秀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非常适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因此,笔者以此为契机,研究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有关纪录片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大多数都是从整个中学阶段出发,研究缺乏针对性。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对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框题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设计,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发现纪录片辅助教学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巩固和记忆知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纪录片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今后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纪录片资源。总体来说,将纪录片应用于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唤起广大一线教师对应用纪录片进行教学的重视,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
张延曼[9](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王金[10](2020)在《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涉农“一号文件”是比较系统、全面的农村发展指南,指明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见证了农村社会近40年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先后出台了22份涉农“一号文件”(具体指1982年-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和2004年-2020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政策支持。研究历年来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及其转变规律,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启示,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少走弯路”,推动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目的在于明确历年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进行系统梳理,构筑一幅中国农村改革的浓缩画卷,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在不同时期的转变,目的在于明确发生转变的具体内容,阐述转变的规律。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经历了两大转变,即由“经济振兴”“农村支持城市”“政社合一”和以“农”为本等刚性需求向“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村民自治”和以“民”为本等柔性约束转变,再由这些单一层面向“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农民主体”等综合层面转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原因及特点。从原因上看,主要在于国民经济增幅稳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及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驱动。通过对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内容及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转变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政策上的递进性、目标上的一致性、主题上的创新性、内容上的关联性。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发展带来的启示,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围绕“三农”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在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摸索乡村建设规律、在涉农“一号文件”指导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性提出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发挥农民主体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大最优路径,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满足农民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
二、欧村:改革开放富起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村:改革开放富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1)破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难点的“一、二、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巧妙运用一种方法 |
1.图片对比 |
2.数字对比 |
3.实物对比 |
二、合理使用二种资源 |
1.播放精选视频资源 |
2.利用现实场馆资源 |
三、有意培养三种智慧 |
1.培养“顺”的智慧 |
2.培养“变”的智慧 |
3.培养“定”的智慧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民族乡成立以来河源漳溪畲族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社会变迁的研究 |
二、关于畲族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民族乡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漳溪畲族乡的概况 |
第一节 漳溪畲族乡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村落墟镇 |
一、墟镇 |
二、村落 |
第三节 生计方式 |
第四节 民间信仰 |
第三章 畲族乡的诞生:漳溪畲族乡的成立过程 |
第一节 漳溪畲族蓝氏源流 |
第二节 畲族身份的确认 |
第三节 漳溪畲族乡的依法申请 |
第四节 漳溪畲族乡的成立 |
第四章 民族乡成立以来漳溪畲族乡的政治进步 |
第一节 民族团结事业的进步 |
第二节 基层行政组织的完善 |
第三节 畲族干部的培养与成长 |
第四节 民族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第五章 民族乡成立以来漳溪畲族乡的经济与民生发展 |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完善 |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转变 |
第三节 收入水平的改善 |
第四节 就业水平的提高 |
第五节 民生事业的进步 |
一、教育方面 |
二、医疗方面 |
第六节 乡村振兴与旅游业发展 |
第六章 民族乡成立以来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的变迁 |
一、饮食方面 |
二、着装方面 |
三、居住方面 |
四、节日习俗方面 |
第二节 蓝大将军出巡节 |
一、相关文献记载 |
二、有关传说 |
三、传承及发展 |
第三节 显烈宫巡游节 |
第四节 汶水塘捕鱼艺 |
第五节 蹴鞠和射弩传统体育项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收集表 |
(4)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改革开放精神”相关理论的研究 |
2.关于“改革开放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3.国内研究现状小结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改革开放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
(二)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 |
(三)披荆斩棘、自我革新的革命精神 |
(四)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实干精神 |
(五)开放互鉴、合作共赢的包容精神 |
二、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和原则 |
(一)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 |
1.有利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2.有利于活化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 |
3.有利于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
(二)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
三、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分析 |
(一)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访谈概述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内容 |
(二)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教师对改革开放精神的认知和培育意识不足 |
2.教师对教材中改革开放精神的挖掘有所欠缺 |
3.教师融入改革开放精神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
(三)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问题的成因 |
1.应试教育下教师对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足 |
2.社会对于改革开放精神的界定尚不明晰 |
四、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路径探索 |
(一)教师要增强学习改革开放精神的主动性 |
1.教师要深入学习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
2.教师要主动开发“改革开放精神”相关课程资源 |
(二)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精神融入教学的业务能力 |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
2.深入挖掘和梳理教材中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容 |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合理融入改革开放精神 |
4.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改革开放精神的宣传与弘扬 |
(三)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改革开放精神的教育作用 |
1.改善校园文化环境 |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实例 |
附录2 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5)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自力更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自力更生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主要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与强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 |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重大意义 |
3.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推进与改革开放语境的强化 |
1.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
2.改革开放语境的强化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语境下坚持自力更生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
1.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 |
2.列宁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改革开放与自力更生辩证关系的重要论述 |
1.毛泽东的重要论述 |
2.邓小平的重要论述 |
3.江泽民的重要论述 |
4.胡锦涛的重要论述 |
5.习近平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
1.中华民族凭借自力更生精神战胜了频繁不绝的重大灾害 |
2.中华民族凭借自力更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
第二节 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4.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自力更生的主要成就 |
1.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就巨大 |
2.科技进步:以航天科技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为例 |
3.民生改善: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例 |
第四章 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
2.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3.我国具有自力更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巨大潜能 |
第二节 新时代的国际环境 |
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经济形势与国际秩序 |
2.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
第五章 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
第一节 “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就是“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
1.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与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 |
2.以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自力更生的能力 |
第二节 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
1.通过参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自力更生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
2.通过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效提升自力更生水平 |
3.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自力更生成果实现世界共享 |
第三节 在“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中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1.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
2.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必须依托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资料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论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改革前奏:贫困“逼”出来的冒险尝试 |
2.1 改革背景:农业生产桎梏丛生,社员温饱难维 |
2.2 改革端倪:社员冒险秘密“分田地” |
3 改革试验:政府认可下的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 |
3.1 广汉县委力争改革,四川省委批准试验 |
3.2 金鱼公社进行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试验 |
3.3 金鱼公社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成效明显 |
3.4 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在广汉县的普遍实施及完善 |
4 改革推广:舆论争锋下广汉县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经验推向全省 |
4.1 《人民日报》接连报道,《四川日报》宣传鼓励 |
4.2 《人民日报》反对质疑,四川省委坚定支持 |
4.3 《人民日报》“否定之否定”,中央、四川省委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大开花 |
5 改革演变:从联产计酬责任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 |
5.1 四川省委明确提出发展“包产到户”政策 |
5.2 从“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
6 改革史事考订: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相关问题辨析 |
6.1 金鱼公社11 大队9 队社员“分田埂”和“分口粮田”的时间 |
6.2 西高公社5 大队2 队“包工包产到作业组”改革的时间及发起者 |
6.3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是否到过西高公社5 大队2 队进行视察 |
6.4 不同文献材料中对金鱼公社建立生产责任制试点时间的错误记载 |
7 改革评议:突破禁区天地宽 |
7.1 改革功效:制度优势下农业生产面貌的改变 |
7.2 改革地位: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 |
7.3 改革特点:全国农村改革富有智慧与创举的伊始 |
7.4 改革实质:历史必然趋势下纠正“左”倾错误的有效尝试 |
8 余论 |
附录一:《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德阳晚报》等报刊相关报道 |
附录二:改革者历史剪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纪录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纪录片及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概述 |
(一)纪录片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1.纪录片的概念 |
2.纪录片的特征 |
3.纪录片的分类 |
(二)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分析 |
1.课程标准关于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要求及相关解读 |
2.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分析 |
(三)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2.《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需要 |
3.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
(二)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1.物质保证:学校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 |
2.现实机遇:纪录片资源的大量涌现 |
3.师资条件: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 |
三、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一)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
1.应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课例 |
2.应用纪录片辅助教学的课例 |
(二)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取得的效果 |
1.优化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
2.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
3.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4.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
(三)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1.纪录片应用中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
2.纪录片应用中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
3.纪录片应用中学生和家长层面存在的问题 |
四、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相关对策 |
(一)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
1.学校层面 |
2.教师层面 |
3.学生及家长层面 |
(二)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
1.纪录片的选择要有典型性 |
2.纪录片的应用要紧扣主题 |
3.纪录片的应用要合理高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10)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及重点内容 |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加快农业发展 |
一、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
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
三、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
四、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促进农民增收 |
一、稳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 |
二、采取措施巩固农业基础 |
三、开始重视农村社会事业 |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四、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第二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改革初期向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转变 |
一、“经济振兴”转变为“新农村建设” |
二、“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 |
三、“政社合一”转变为“村民自治” |
四、以“农”为本转变为以“民”为本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一、“新农村建设”转变为“乡村振兴” |
二、“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 |
三、“村民自治”转变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
四、以“民”为本转变为“农民主体” |
第三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一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 |
一、国民经济增幅稳固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
三、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
四、总体布局日益完善 |
五、现代化的目标驱动 |
第二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特点 |
一、政策上的递进性 |
二、目标上的一致性 |
三、主题上的创新性 |
四、内容上的关联性 |
第四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
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
一、建立科学考评监督机制 |
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四、构建人才振兴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大力夯实农业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 |
一、创新农业产业形态 |
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
三、强化农业创新发展 |
四、构建农业开放格局 |
第三节 发挥农民主体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 |
一、激发农民主体作用 |
二、强化农民组织程度 |
三、提升农民主体责任 |
四、精准帮扶贫困人口 |
第四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治领导 |
二、传承优质乡土文脉,优化人文底蕴 |
三、注重农村绿色发展,美化生态环境 |
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净化社会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欧村:改革开放富起来(论文参考文献)
- [1]破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题材教学难点的“一、二、三”[J]. 江剑. 新教育, 2021(35)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3]民族乡成立以来河源漳溪畲族社会变迁研究[D]. 戴嘉玲.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4]改革开放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路径研究[D]. 闫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自力更生研究[D]. 唐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D]. 黄程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监管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及对策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D]. 刘洪瑞. 贵州民族大学, 2020
- [8]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纪录片为例[D]. 李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D]. 王金.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