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览业资格审定制度引发的效率损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刘思思[2](2020)在《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国展览行业作为会展业的一个重要细分行业,是连接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桥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为出国展览行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出国展览一直是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首选途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意愿更为强烈,同时对出国参展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以出国展览为主营业务的出展企业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资本实力弱、创新能力差等较多问题,不仅缺乏优质的国际品牌展览会项目,所提供出展服务也是千篇一律,难以满足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提升营销服务水平成为了出展企业在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问题。B会展公司是中国较早一批从事出国展览的会展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承办境外自办展和代理国际品牌展项目数量较多的出展企业之一,是中国出展企业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出国展览行业为研究背景,以B会展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对会展营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出国展览业的宏观环境和B会展公司所处的出展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结合公司目前的出展营销现状,总结公司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以此帮助公司识别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并创建竞争定位。在明确竞争定位后,借鉴同行经验,提出了公司在出展项目组合及出展服务、价格组合、销售渠道、促销手段、人员培训、有形展示、服务过程等方面的7Ps营销组合策略。本文通过对B会展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旨在帮助提高B会展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出展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建议,也为同类出展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价值。
唐晓岚[3](2019)在《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换经济发展动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有着“无烟产业”美誉的会展业,凭借其超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城市形象提升能力,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海南会展业起步晚、发展慢,然而政策及资源优势突出,使得发展其潜力不可估量。2015年,海南省重点发展的十二个产业里明确将会展产业罗列其中,同时政府提出了“三年成形、五年成势”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组建省级会展主管机构、设置专项扶持资金、加强品牌培育、开展会展行业统计等手段发挥政府职能,有效促进了海南省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会展品牌知名度、会展规模、会展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提升和壮大,为海南经济的稳步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然而对比国内与国外会展业发达的地区或城市,海南会展业发展在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如场馆等基础设施薄弱、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政策单一、市场化水平不高、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等等。本文运用政府职能相关理论,从政府职能行使的角度着手,明确了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三大职能。调研分析获得海南会展业发展与海南政府职能的现状,从而得出政府三大职能行使在海南会展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参照新加坡与上海市的会展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两地政府发展会展业所展现的职能行使,获知政府在海南会展业发展中职能行使的清晰思路。明确海南会展业发展的规划与战略方向,进一步提出如何优化海南政府会展业发展三大职能行使的建议,包括健全地方法律法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市场化进程、理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行业监管手段、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快推进场馆和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等。
薛峰[4](2018)在《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研究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为鉴》文中认为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以来,综合监管一直是中国市场监管领域的热门词汇。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写道: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方案的颁布出台,正式拉开了中国进行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序幕。本文的产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希望以经济法的视角全面审视市场综合监管,为党和国家进行市场综合监管改革添砖加瓦。首先第一章,笔者将从监管的概念分析到市场监管的概念,再延伸到市场综合监管的概念,逐级阐明市场综合监管的概念定位。监管的通常含义是监督和管理,但其含义既不同于监督,亦不同于管理,它是现代管理的一个独立的从属概念。市场监管,指的是市场的监管主体对于市场上的活动参与主体以及对于参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等这些干预活动的总和。但是市场监管又可以区分为对证券、金融等要素市场的监管和对于生产资料、消费品等商品市场的监管。我国现行的市场监管机制是由证监会等专业监管部门实施要素市场的监管,而由工商局作为综合监管部门、质监局和物价局等作为专项监管部门共同实施商品市场的监管。所谓市场综合监管,这一理论发源于管理学中的集成管理理论,即在组织行为学与科学监管理论的指引下,合理布局监管组织系统内部的机构、职能和人员等内部资源,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信息等智力资源,建立起“全过程”、“集约化”的全新市场监管模式。市场综合监管总体上以机构整合为方向,以分类监管为目标,以专业运作为手段,以社会监管为支撑。之后第二章再从经济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入手,分析市场综合监管的理论选择和理论基础。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有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纯粹的“政府全能、市场无用”的政府主导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互动型阶段;三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开始,至今天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主导阶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其中政府是一只“看得见的手”,是一种实际的物质存在。而根据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是有形的存在,而是以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出现,这两只手共同构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源泉。现阶段更要求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市场的自由度,减少缩小政府的监管机构,实施综合监管。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综合监管。该理论中心在于围绕交易费用节约,把交易作为分析对象,寻找到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运用什么样的机制来进行最为合理。交易成本根据事前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可以区分为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市场综合监管同样可以套样“交易成本”理论,综合分析进行市场监管的各项成本,得出综合监管为交易成本最低的选择的结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选择要“将分析扩充到市场外的另一选择——政治力量1”,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也是存在局限性的,必须通过公共选择的理论来审视政府监管的不足,而后即可通过政治制度的修改完善来弥补不足。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有三项:第一、在政治活动之中进行运用的经济人假设。第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国家机构作为一个主体,但是构成机构的是一个个部门和一个个政府工作人员,每一个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在进行政府决策和实施政府行为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部门或者个人的利益得失;第三、政治的可交易性。即认为政府的决策、实施过程与经济市场中的交易行为相类似,政治过程就可以直接理解为在解决政治冲突时进行利益交易(交换)从而达成协议的过程。由于对域外市场监管情况的研究可以很好的作为我国市场综合监管理论的映证和补充,所以在第三章笔者专门就美国食品药品领域的市场监管的历史发展、立法进程、重要监管法律等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美国食药市场监管的综合监管方式、综合监管理念,作为最后解决监管路径措施问题的比较法依据。美国的市场综合监管理论依据最早可以追溯到撰写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的限制政府干预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提出的“自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要受到自身的科学法则的约束。只要让市场竞争机制起到完全的应有作用,市场机制会比运用强制力的政府机制的调节作用更有效,也更加有利于对消费者的保护。对于美国市场综合监管的实证分析主要针对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1906年通过《食品与药品法案》并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从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市场监管的历史进程(从建立到强化,从加强到放松)的发展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对于市场综合监管的进一步认识。美国食品药品领域的监管实证对于我国未来建立科学的市场监管体制、树立先进的监管理念有哪些启示呢?第一,中国应树立逐步放松政府监管的理念。“市场本身纠正自身毛病要比政府纠正市场的毛病更为有效。因为市场上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竞争的压力迫使它必须讲究信誉,否则就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1”第二、建立合适的市场监管体系,运用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作用。第三、创新监管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科技的力量,达到既提高监管效率,又节约监管的人力、物力成本的监管效果。第四、要培育科学的市场监管理念,注重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中国国内在2018年3月开始确立实施市场综合监管改革,而在此之前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所以第四章着重分析国家实施综合监管改革之前的市场监管现状情况。此前长期的监管法律理念发展过程中,普遍重管理而轻培育,重事前监管轻事中、事后监管,重危机应对轻风险预防,重传统监管轻高科技监管,强面上监管弱精准监管。笔者以所居住的城市上海作为分析样本,从市场监管立法、市场监管机构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总结出综合监管改革之前的监管问题主要有:一、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二、监管机构繁多、规模庞大。三、监管机构权责不清、界限不明,相同事项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四、监管效率不高,行事拖沓。五、监管的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科技含量不足。六、监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监管专业人员欠缺。总之,现有的市场监管机构立法不足、规模庞大、效率不高、人手不专、监督不够,有限的机构改革也不能完全克服系统的缺陷,结果就会容易陷入“缩小了又膨胀,压缩了又扩张”的怪圈。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最后第五章对于中国市场综合监管的立法、机构设置和市场综合监管的全面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与措施,希望能在经济法领域中为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推进与发展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撑。笔者认为,市场综合监管的总体路径框架应包括:一、市场综合监管立法要有力。必须迅速及时,抓紧进行市场综合监管类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同时市场综合监管立法必须体现安全价值与效率价值的有机统一。立法必须注重前瞻,增强市场综合监管立法的趋势引领力。同时确保制度完备,加强立法内容表述的可执行性。更要加强整体设计,预防市场综合监管立法中的钱穆制度陷阱。立法时应注重层级清晰,该由法律规定的内容交给法律,该由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交给行政法规和规章。立法程序上应适当引入更多市场活动参与者以及利益相关方进入立法环节,充分的听取各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和诉求。二、市场综合监管要求监管机构设置必须做到“有效”。市场综合监管机构设置时必须遵循统一性、权威性、独立性、协调性、严密性相结合的法律原则。机构监管权的配置必须清晰化、程序化、透明化,必须注重监管权配置中的宽进严管。市场综合监管之手的塑造任重而道远,既要强化监管之手,充分运用各种科技先进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又要丰满监管之手,通过社会组织、个人监管等社会共治方式以及引入监管机构竞争机制等方法,加强市场综合监管的力量。最后还要约束监管之手,需要从监管立法、监管制度设计、监管机构制衡以及加强市场主体、社会各方面对于市场综合监管之手的监督等方向加以努力,做到监管之手的可控可约束。总而言之,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要使原有市场监管中错位的正位,缺位的到位,越位的归位,通过实施市场综合监管,使得监管的权威得以彰显,监管的脉络得以理顺,监管的效率得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不断增强。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市场综合监管的合理模式。
党晓林[5](2019)在《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商标权取得制度是商标体系的基石。在取得方式上,主要有使用取得和注册取得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在历史发展上,首先确立的是使用取得,而随着商业发展需求,同时也基于使用取得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得到确立,但是也引入一些新的问题。不论采用哪种取得模式,取得制度都应该体现商标本质和实现商标功能。本文第一章从商标状况入手来阐述注册取得制度的现状和问题。针对我国采用的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在当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乱象,特别是商标抢注和商标囤积进行分析,不仅仅分析其现象,例如商标抢注的商标囤积的各种类型和相关案件等,更从其成因角度来分析,除了利益驱动和现实需求等表面原因,进一步从深层次剖析了注册制度的错误认知和制度缺漏等原因。本文第二章从历史和理论考证方面进一步剖析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首先,从历史发展视角来分析商标权取得模式和注册取得的确立过程,特别是注册取得确立的现实原因以及我国的注册取得制度的沿革等。其次,从国际视野对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使用取得制度代表美国的立法和发展的分析,美国的使用取得制度中实际上也包含了注册取得制度的成分,而在针对使用取得转变为注册取得的代表英国的立法和发展的分析中,发现英国的注册取得制度中包含了大量的使用要素。进一步,在商标相关的国际条约中,马德里国际注册体系已经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注册取得制度,这也体现了国际贸易对注册取得制度的需求。最后,通过对注册取得的根据的分析,深入探究了注册取得与商标本质和商标功能之间的关系,即商标本质和商标功能是注册取得制度的基础,意思自治与法律确认体现了注册取得制度的性质,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体现了注册取得制度的价值。本文第三章阐述了商标权注册取得的制度设计,包括基本原则和实质要件以及注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在基本原则中,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与真实使用目的的相统一;在实质要件中,重点分析了显着性的内容和依据,特别是针对固有显着性的剖析以及与使用取得制度中显着性基础的对比,从中得出了注册取得制度中显着性判断的基础:法律推定的合理性。在最后一节,阐述了注册取得制度与商标使用的关系。在第四章,结合前三章中针对我国商标制度中乱象及其成因分析和注册取得制度的基础以及制度设计等内容,对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我国当前的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中的众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对商标注册取得制度的错误认知和当前注册取得制度中的一些制度缺漏,对此通过一些规制设置,使得注册取得商标权能够回归商标本质,例如对缺乏真实使用目的的申请和恶意申请的法律规则,针对未使用的注册商标的法律规则,以及注册商标权之间的冲突解决规制等。
张光润[6](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许昌市人民政府[7](2018)在《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许政[2018]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省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
朱贻文[8](2017)在《国际博览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工博会为例》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之间的经济角逐日益表现为创新能力的较量,创新与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以国际博览会为代表的临时性行业集聚活动,能够使全球范围的产业成员在短时间内聚集,除了可以支持有关市场和创新的知识流动,还能为成员创造机会结识新的交易伙伴,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网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国际博览会的作用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地方性”与“全球性”之辩是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长久以来的争论焦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试图协调本地互动与全球联系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过去研究片面强调本地互动的重要性提出批判。在此背景下,基于本地根植性的传统产业集群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国际博览会等“临时性产业集群”(temporary cluster)开始受到关注。国际博览会可以激发企业产生新想法,把握市场动态趋势和建立新合作关系,这与创新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然而,目前关于国际博览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领域,很少有学者注意到国际博览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因此,研究国际工业博览会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将对破解“地方性”与“全球性”之辩、完善现有的创新理论、以及重新定义关于博览会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意义。国际博览会应被视为全球创新活动中的重要节点,其既具有本地性,也具有全球性,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并在本地、全球范围扩散其影响。本文的整体构架与论证思路得益于导师的多年指导及其研究团队在产业集群与创新领域的长期积累。与导师国外合作伙伴、国际顶尖学者一年多的合作经历与深入讨论,进一步夯实了本文的理论基础。2010年以来,通过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工博会)连续7年的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访谈材料与近200份问卷资料,这都成为本文重要的实证基础。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搜集的近2000条本地合作专利联系以及通过相关部门调研获取的14000多家上海企业创新能力数据,则为大样本分析等定量方法的运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系统梳理创新、知识流动、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全球尺度、本地尺度和微观视角三个层面,分析了国际博览会之于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具体来说,(1)基于全球集群网络理论,分析了国际博览会之于创新活动的全球效应;(2)通过统计假设与检验(Hypothesis Testing),观测了上海工博会在本地网络中的创新影响;(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方法,检验了上海工博会中企业的学习与创新路径。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际博览会以全球临时性集群网络(global temporary cluster networks)的方式,在全球尺度下对创新产生促进效应。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基于全球集群网络的视角论证了国际博览会的全球影响。首先,产业知识、行业信息随着国际博览会在不同地区的主体间不断交互和扩散。其次,企业的知识库随着他们参与博览会所在区域的变化而不断拓展。最后,从后续效应看,国际博览会帮助企业建立新的跨区域关系,巩固并深化原有国际合作。第二,国际博览会通过参展者的知识溢出,在本地产生显着的创新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参展者创新能力”、“内部合作密度”、“合作联系数量”三个角度验证了博览会在本地网络中的创新影响。首先,博览会可以吸引创新能力较高的本地企业;其次,由于博览会提供了良好的关系平台,这些参展企业之间也具有更加紧密的合作联系;最后,参展企业在本地的合作关系数量也相对其他企业更多,这体现了博览会在本地创新活动中的辐射作用。第三,企业通过博览会中的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可以有效获取知识并促进创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对象—行动—效果”三个层面验证了企业在博览会中的创新路径。具体来说,一方面,参展企业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在展会中主要通过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交换,这种交流帮助企业有效地获取市场变化情况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参展企业利用展会期间的充裕时间,主要以间接观察的方式走访同行的展台,这种观察使企业有效掌握竞争者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从而促进自身的创新活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证明了国际博览会可成为打破“地方--全球”之隔的中心节点。对于长久以来经济地理学的地方性与全球性之辩,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到跨国企业等组织可以起到链接本地与全球的作用。虽然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国际博览会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销售平台,但还未有研究对其在创新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论述。预计本文将成为创新理论和国际博览会研究的重要补充。(2)基于“全球—地方—企业”三个尺度,从实证层面验证了国际博览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新兴的临时性集群研究还未能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国际博览会对产业创新的作用。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从全球尺度、本地尺度和微观视角逐层递进,提出相应理论假设并以实证案例进行检验。这一分析有助于认识国际博览会创新作用的具体机理,并为验证其作用提供了可靠证据。
李国勇[9](2017)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展览业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体,不仅具有带动地方发展的经济效益,还有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素质等社会效益,因此展览业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政府主导型展会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往往借助一定的财政资金保障,不但提升了展会的整体影响力,而且为地区展览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应当看到有些政府主导型展会办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展会管理过程中存在展会审批管理的多头与无序、行政办展色彩浓厚、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管理错位等问题,人们开始质疑,政府主导型展会现行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否会影响展会市场运作和企业正常经营。随着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凸显,许多学者也不断地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但是以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对展览业的特点等方面研究,本文以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为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数量、规模、主要形式等方面着手,准确把握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现状和本质,深入分析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积极作用及存在问题。企业型政府理论相对于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之处,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重视战略的思考和长期性的规划,注重分权的管理理念,. 关注成本和效率关系,有使命感责任心,强调顾客导向,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鼓励更多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供应商中来,依靠自由竞争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从企业型政府理论视角等新公共管理领域相关理论,通过G市物流展案例分析,借鉴国内外展会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对进一步完善创新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推动展览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研究。在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管理中应当加强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与市场分工;转变管理方式,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确自身定位,转变评价方式。同时应当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展会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优化展览业营商环境。
钟颖[10](2014)在《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我国展览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场馆建设初具规模,室内展览总面积位居世界第二;展会数量持续增长,有58个国际性展会获得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举办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展会。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展览市场仍存在资源浪费、重复办展、恶性竞争、市场化程度低等严重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展览业朝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对展览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准入的管理上。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展览业进行管理的行政法规,确立起了对国际展主办和承办单位资格审批和展览项目审批的市场准入管理体制。之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对国内展准入实行登记制,由各级工商行政机关负责对举办单位的资质和展会内容进行审查。展览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展览业市场准入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培育适格的办展主体,规范办展主体的服务行为;也有助于优化展览资源的配置,整合展览项目,减少重复办展。然而,由于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未能发挥实效,对上述市场失灵现象实现有效地规制。所以,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其中存在的对行业发展的消极制约因素,然后通过借鉴展览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准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建议。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理论。该章首先对展览业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展览业与会展业、展览业与展览会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接着总结了我国展览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出我国展览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一节对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内涵进行界定。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不仅包括办展主体的准入,还包括展览项目内容的准入,旨在培育适格的市场主体,整合协调展览项目,减少重复办展。所以,对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对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分析。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在主体准入方面,我国准入制度允许政府、商协会、展览公司三大主体进入市场办展,并规定了各主体进入的条件和程序。但允许政府办展,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我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在展览项目准入方面,我国对国际展和国内展展览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国际展展览项目实行分级审批制,国内展展览项目实行登记制。第二节总结了两大制度的内容和程序,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准入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准入管理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展览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管理长期缺失。第三节对这两类管理机构在准入管理上应履行的职能作了分析。第三章对德国、法国、新加坡这三个展览业发达的国家的准入管理制度作了介绍,旨在总结出它们市场准入制度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所借鉴。第四章就我国准入法律制度的弊端提出了改革建议,要求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创新准入管理方式、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协调配合,并对制度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地分析。
二、展览业资格审定制度引发的效率损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览业资格审定制度引发的效率损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及会展营销 |
2.2 7Ps营销理论 |
2.3 服务营销在会展营销中的运用 |
2.4 关系营销在会展营销中的运用 |
2.5 其他营销理念在会展营销中的运用 |
2.6 其他会展营销相关研究 |
2.7 现有研究评述 |
第三章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现状分析 |
3.1 B会展公司概况 |
3.2 B会展公司组织结构 |
3.3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及存在的问题 |
3.3.1 出国展览项目现状 |
3.3.2 出国展览盈利模式现状 |
3.3.3 出国展览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1.5 自然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供方议价能力 |
4.2.2 买方议价能力 |
4.2.3 现有行业竞争对手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3 公司SWOT分析 |
4.3.1 内部优势(S) |
4.3.2 内部劣势(W) |
4.3.3 外部机会(O) |
4.3.4 外部威胁(T) |
第五章 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制定及实施 |
5.1 营销策略制定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及服务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服务过程控制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3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会展业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概述 |
2.1 会展业的内涵及作用 |
2.1.1 会展业的概念及界定 |
2.1.2 发展会展业的作用 |
2.2 政府职能理论及内涵 |
2.2.1 政府职能的概念及界定 |
2.2.2 政府职能相关理论 |
2.2.3 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
3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及政府职能概况 |
3.1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历程 |
3.1.1 初期萌芽阶段(1988至2001年) |
3.1.2 快速成长阶段(2001至2015年) |
3.1.3 重点培育阶段(2015年至今) |
3.2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现状 |
3.2.1 会展数量规模不断增长 |
3.2.2 会展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
3.2.3 会展品牌培育成效初显 |
3.2.4 会展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
3.2.5 会展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
3.3 会展业发展中海南省政府职能行使现状 |
3.3.1 宏观调控职能行使方面 |
3.3.2 市场监管职能行使方面 |
3.3.3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行使方面 |
4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1 宏观调控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会展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 |
4.1.2 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
4.1.3 会展品牌培育特色化不足 |
4.1.4 政策扶持方式单一、力度有限 |
4.1.5 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
4.2 市场监管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管理体制机制还需优化 |
4.2.2 相关审批未有效整合 |
4.2.3 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受限 |
4.3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专业展览场馆建设滞后 |
4.3.2 场馆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
4.3.3 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足 |
4.3.4 缺乏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5 会展业发展中国内外地方政府职能分析及启示 |
5.1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 |
5.1.1 专门的会展业服务机构 |
5.1.2 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业协会 |
5.1.3 完善的基础设施 |
5.1.4 极简的审批手续和无差别政策支持 |
5.1.5 丰富的宣传推广手段 |
5.1.6 专业的会展服务提供方 |
5.2 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
5.2.1 明确会展业发展目标 |
5.2.2 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
5.2.3 完善的会展场馆设施 |
5.2.4 实施走出去战略 |
5.2.5 加强会展业人才培育 |
5.2.6 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
5.3 对海南政府的启示 |
6 完善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建议 |
6.1 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6.1.1 完善地方相关法规,规范会展行业发展 |
6.1.2 快推广产业融合,培育特色会展品牌 |
6.1.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会展市场规模 |
6.1.4 建立政府退出机制,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 |
6.2 改进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
6.2.1 理清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审批方式 |
6.2.2 创新行业监管方式,促产业健康发展 |
6.2.3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
6.3 强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
6.3.1 加快推进会展场馆高水平建设 |
6.3.2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6.3.3 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6.3.4 加快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6.3.5 加强宣传推介和对外交流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研究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为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研究难点及主要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市场综合监管概说 |
第一节 监管与市场监管的概念 |
一、监管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的概念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监管的概念 |
一、市场综合监管的法律含义 |
二、市场综合监管主体的法律分析 |
三、市场综合监管客体的法律分析 |
四、市场综合监管行为的法律分析 |
第三节 市场综合监管应有的法律理念分析 |
一、树立精准监管的法律理念 |
二、树立注重风险防控的法律理念 |
三、树立注重事中事后监管的法律理念 |
四、树立加强柔性监管的法律理念 |
第二章 市场综合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概论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内在要求 |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进 |
四、中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
一、科斯为代表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 |
二、政府监管的成本分析 |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
一、对以布坎南为主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的认识 |
二、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对市场综合监管的审视 |
第三章 美国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美国产品市场监管的理论和立法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证分析 |
一、美国 FDA 的发展与美国食品药品领域监管演变情况 |
二、美国食品药品监管立法进程分析 |
三、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剖析 |
四、美国FDA注重防控的监管理念分析 |
五、美国FDA的综合监管方式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市场综合监管改革前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市场综合监管改革试点情况分析 |
一、2014年起全国各主要地区(上海以外)市场综合监管试点情况分析 |
二、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试点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前国内市场监管领域的主要问题——以上海为例 |
一、监管立法繁多而缺乏统一性 |
二、监管机构平行分列而缺乏综合性 |
三、监管理念陈旧而缺乏先进性 |
第五章 我国实施市场综合监管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综合监管要求监管立法要“有力”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监管要求监管机构“有效” |
一、市场综合监管机构的综合性分析 |
二、市场综合监管机构监管权的配置 |
三、市场综合监管机构体制应当确保激励相容 |
第三节 塑造市场综合监管之手 |
一、强化监管之手 |
二、丰满监管之手 |
三、约束监管之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和现有成就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之反思 |
第一节 我国商标申请的现状 |
一、商标表象:巨额注册量下的商标大国 |
二、商标乱象一:商标抢注 |
三、商标乱象二:商标囤积 |
四、商标乱象的危害和忧虑 |
第二节 商标乱象的成因分析 |
一、利益驱动 |
二、现实需求 |
三、司法的困境:面对商标抢注和囤积的智慧与无奈 |
四、对注册制度的错误认知和制度缺漏 |
第二章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历史和理论考证 |
第一节 历史发展中的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 |
一、注册取得商标权的产生和演变 |
二、商标注册制度确立的现实原因 |
三、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沿革 |
第二节 国际视野下的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 |
一、各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现状 |
二、使用取得制度代表:美国的立法和实践 |
三、使用取得转变为注册取得的代表:英国的立法和实践 |
四、国际协调下的商标注册制度 |
第三节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根据 |
一、注册取得制度的基础:商标的本质和商标功能 |
二、注册取得制度的性质:意思自治与法律确认 |
三、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价值: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第三章 商标权注册取得的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注册取得与商标使用相统一的原则 |
二、诚实信用原则与真实使用目的 |
第二节 商标权注册取得之实质要件 |
一、显着性 |
二、在先性 |
三、非功能性 |
四、合法性 |
第三节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下的注册程序 |
一、商标注册申请主体应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相适应 |
二、注册取得制度的商标标识应采用可表征标准 |
三、相对事由的审查原则 |
四、异议程序的设计 |
五、审查原则、异议程序、异议理由之间的联动关系 |
六、注册程序上的公平与效率:与实用新型专利审查的比较 |
第四节 注册取得制度与商标使用 |
一、注册取得制度下注册商标的使用与保护 |
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与保护 |
三、使用原则下的商标使用 |
四、混合制度对商标使用的要求 |
第四章 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坚持商标注册制度 |
一、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是历史和国情的选择 |
二、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是国际大势 |
第二节 商标注册制度的实体问题分析 |
一、在商标注册申请中使用目的要求的缺失 |
二、在注册程序中商标使用要素的缺失 |
三、在权利行使上商标使用要素的规制不足 |
第三节 商标注册制度的程序问题分析 |
一、注册主体上的问题 |
二、异议审查程序中的审查环节过多 |
三、审查程序各环节之间的配合 |
四、在商标注册各环节中缺少对商标使用的核查 |
第四节 完善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建议 |
一、建议的基础和基本思路 |
二、对缺乏真实使用目的申请和恶意申请的规制 |
三、针对未使用的注册商标的规制 |
四、注册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国际博览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工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基础与方法 |
1.3.1 研究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创新、学习与产业集群 |
2.1 创新与知识流动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知识类型与知识流动 |
2.2 学习、交流与地理邻近 |
2.2.1 地理邻近与面对面交流的作用 |
2.2.2 远距离交流与技术进步的作用 |
2.3 永久性与临时性产业集群 |
2.3.1 传统永久性产业集群 |
2.3.2 临时性产业集群 |
第3章 国际博览会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 |
3.1 国际博览会的全球循环与流动 |
3.2 国际博览会的本地平台作用 |
3.2.1 国际博览会和企业创新能力 |
3.2.2 国际博览会与本地企业关系建立 |
3.2.3 国际博览会的本地辐射效应 |
3.3 企业在国际博览中的学习与创新 |
3.3.1 基于对象、行动与效果的创新过程 |
3.3.2 企业在博览会中的互动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 |
第4章 国际博览会的全球影响 |
4.1 国际博览会的全球网络 |
4.1.1 国际博览会与世界城市 |
4.1.2 关于全球集群网络的讨论 |
4.1.3 国际博览会的跨国循环网络 |
4.2 国外国际博览会发展及其影响 |
4.2.1 欧洲国际博览会 |
4.2.2 北美国际博览会 |
4.3 中国国际博览会发展及其影响 |
4.3.1 我国博览会发展概况 |
4.3.2 我国博览会空间分布格局 |
4.3.3 博览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上海工博会在本地网络中的创新影响 |
5.1 本地尺度下博览会的创新效应 |
5.2 创新的测量与刻画 |
5.2.1 创新投入 |
5.2.2 创新产出 |
5.3 案例适用性及统计检验方法 |
5.3.1 工博会的适用性 |
5.3.2 企业创新网络数据采集 |
5.3.3 统计检验方法设计 |
5.4 检验结果分析 |
5.4.1 企业创新能力比较 |
5.4.2 内部合作密度比较 |
5.4.3 合作联系数量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海工博会中企业的学习与创新路径 |
6.1 微观视角下博览会中的创新活动 |
6.2 定量方法设计 |
6.2.1 案例的适用性论证 |
6.2.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设计 |
6.3 问卷数据采集与检验 |
6.3.1 问卷调查过程与数据整理 |
6.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1 模型拟合与调试 |
6.4.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7.4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1. 研究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的背景 |
2. 研究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 国外展会管理研究的概况 |
2. 国内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研究的现状 |
3. 对我国政府主导展会管理研究的总体评价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基础 |
一、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概念界定 |
1.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概念 |
2.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历史发展 |
二、企业型政府理论基础 |
1. 企业型政府的概念 |
2. 企业型政府的主要内容 |
三、企业型政府的分析借鉴 |
第三章 政府主导型展会现状与分析 |
一、我国现有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现状 |
1. 政府主导型展会总体情况 |
2.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主要形式 |
3.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积极作用 |
二、目前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问题分析 |
1. 存在的问题 |
2.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个案分析:G市物流展招展招商管理 |
一、案例介绍 |
1. 案例选取依据 |
2. G市物流展总体情况 |
二、展会的招展招商现状 |
1. 实施方案 |
2. 具体运作 |
三、案例分析 |
1. 招展招商策略分析 |
2. 专业团队建设分析 |
3. 市场化水平分析 |
4. 展会综合效果分析 |
第五章 展览业发达地区展会管理模式分析借鉴 |
一、展览业发达地区展会管理模式 |
1. 政府驱动型 |
2. 市场驱动型 |
3. 双边驱动型 |
二、经验和启示 |
1. 三种管理模式比较 |
2. 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
1. 加强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与市场分工 |
2. 转变管理方式,改善公共服务 |
3. 明确自身定位,转变评价方式 |
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
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2. 完善展览业标准体系建设 |
3. 搭建行业诚信体系 |
4. 推进行业统计制度 |
5. 改善落实财税政策、金融保险服务 |
三、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展会市场化进程 |
1.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
2. 培育品牌展会、提升组织化水平 |
3. 明确展会产权关系助推项目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
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展会活力 |
1. 构建统一的行业协会 |
2. 发挥贸促机构作用 |
3. 创新展会项目运作模式 |
五、优化展览业营商环境 |
1. 营造城市氛围和改良基础设施及服务 |
2. 完善展馆管理运营机制 |
3. 健全展览产业链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展览业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 展览业和会展业 |
二、 展览业和展览会 |
第二节 我国展览业的特点和发展 |
一、 展览业的特点 |
二、 我国展览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内涵界定 |
一、 市场准入的内涵 |
二、 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 |
三、 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价值 |
第二章 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多元的办展主体 |
一、 政府 |
二、 商协会 |
三、 展览公司 |
第二节 国际展和国内展展览项目分类管理 |
一、 国际展展览项目实行分级审批制 |
二、 国内展展览项目实行登记制 |
第三节 准入管理机构 |
一、 政府部门的角色和职能 |
二、 展览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展览业准入制度的借鉴 |
第一节 德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特点 |
一、 政府不介入办展 |
二、 唯一的准入管理机构——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 |
三、 统一权威的展览项目审核标准 |
第二节 法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特点 |
一、 展览场馆申报制 |
二、 展览项目审核方式和程序的改革 |
第三节 新加坡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特点 |
一、 办展主体——展览公司 |
二、 较完备的展览业准入标准体系 |
三、 新加坡展览业协会(SACEOS)统一管理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
一、 政府逐步退出直接办展 |
二、 细化对办展主体资质的规定 |
三、 构建统一权威的展览项目审核评估标准 |
第二节 创新准入管理方式 |
一、 实现国际展和国内展准入管理的统一 |
二、 建立全国联网的展览项目网上申报平台 |
第三节 政府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协调配合 |
一、 确立商务部为准入主管机构 |
二、 建立由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展览业资格审定制度引发的效率损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B会展公司的出展营销策略研究[D]. 刘思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3]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 唐晓岚. 海南大学, 2019(05)
- [4]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监管体制研究 ——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为鉴[D]. 薛峰.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5]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研究[D]. 党晓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7]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J]. 许昌市人民政府. 许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6)
- [8]国际博览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工博会为例[D]. 朱贻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国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10]我国展览业市场准入制度研究[D]. 钟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