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跑摸高在跳高力量训练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丹[1](2021)在《练习变异性理论在初中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杨焕英[2](2021)在《组合训练对跳远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体育的大力支持,不管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城市体育还是农村体育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关注度最高且最受欢迎的当属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各个项目中,跳远项目是非常具有观赏度的项目之一,并且此项目在近几年各大型的国际赛事中也不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随之在国内竞技体育界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有关从事此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体育科研工作者也不断增多。跳远作为一项跑跳结合的非周期性快速力量性项目,是一个环节相对较为复杂、技术方面要求也较高的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在整个跳远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上下肢以及腰腹核心区相互配合同时发力的快速力量能力,而且在起跳那一瞬间起跳腿的完全蹬伸、摆动腿的蹬摆发力、上肢运动的轨迹以及身体姿态都有严格的要求。跳远是一项极具爆发力的运动项目,良好的弹跳能力和助跑能力都需要运动员的快速力量素质作为支撑。因此,在平时跳远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训练当中,快速力量素质是应着重发展的素质之一。研究目的:本文根据核心力量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特征进行提炼融合,试图找到一种高效且合理的组合训练法,通过观察对比8周系统训练后的C+P组(核心力量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CT组(核心力量训练)、PT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三组对反应跳远运动员快速力量相关指标影响的规律,并结合跳远专项成绩测试检验其训练效果的差异,从而验证C+P组合训练优于单一的核心力量训练或者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以期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组合训练为今后跳远训练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山东体育学院1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实验对象平均分成三组:C+P组为实验组,CT组、PT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为期10周的实验干预(第1周为实验前测试,第10周为实验后测试,正式训练一共8周),并分别对实验前后快速力量相关指标和跳远成绩进行两次测试,最后将测试所得数据通过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论:(1)训练时间相同的情况下,CT组、PT组、C+P组各组所进行的训练都对跳远运动员的各项快速力量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C+P组训练后的效果对跳远运动员快速力量素质的影响更为全面。(2)在前期的力量抗阻训练和跳远技术练习一定的情况下,CT组、PT组、C+P组各组所进行的训练都能提高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但C+P的组合训练相比于CT训练和PT训练效果为最优,其次为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最后为核心力量训练。由此可得出C+P组合训练效果要优于单一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更优于单一的核心力量训练。
沈其豪[3](2021)在《坐上跳高训练架练习与背越式跳高在助跑、起跳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男子跳高曾经是我国在田径方面的优势项目,倪志钦和朱建华等优秀运动员在国际田径赛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坐上跳高训练架练习(以下简称为坐上练习)作为朱建华成绩增长期的常用专项训练方式,对提高跳高的运动表现有显着的训练效果,然而该方法随着这些优秀运动员的退役,目前已较少使用在运动训练或田径教学中。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运动捕捉与分析的方法,对坐上练习和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究两者数据之间相似和差别之处,挖掘该训练方法的理论依据,明确其对跳高助跑和起跳技术的影响机制,以充实跳高运动的训练和教学手段。研究方法: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8名高水平跳高运动员的坐上练习和背越式跳高进行三维运动图像拍摄(拍摄频率为60Hz)。由于坐上练习和背越式跳高的最大高度存在差异,为保证运动员在两种情况下用力程度相近,分别选取两种模式中最高高度、次高度、次次高度进行对比。利用锐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进行图像解析与数据分析,采用James Hay的人体模型规定进行标点和数据处理,原始运动学数据采用Butterworth四阶低通滤波进行平滑,截断频率为10Hz。分析的运动指标包括:后四步步长、速度,起跳阶段身体重心高度、速度以及起跳腿的髋、膝、踝角,躯干倾角,两大腿夹角等。研究结果:1.在助跑节奏上,运动员在坐上练习中助跑后四步的速度比例更优,最后一步步长显着大于背越式跳高中最后一步步长;在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坐上练习时的摆动腿髋关节角度优于背越式跳高中的摆动腿髋关节角度。2.在起跳腿最大缓冲瞬间,运动员坐上练习时的起跳腿膝关节缓冲幅度优于背越式跳高时;起跳腿离地瞬间,运动员坐上练习时的起跳腿膝、踝关节蹬伸更为充分;坐上练习时,运动员在起跳腿着地和离地瞬间的两大腿夹角更合理。3.起跳阶段,运动员在坐上练习时的身体重心高度和垂直速度更合理,蹬伸距离更长,腾起角更大。4.在坐上练习时,运动员起跳腿着地瞬间躯干内倾角度更优,起跳腿离地瞬间的躯干后倾角更接近90°。5.坐上练习时运动员的蹬伸时间较背越式跳高更充分。研究结论:坐上练习和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和起跳阶段在动作模式上极为相似,但两种模式在助跑和起跳阶段,有较多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坐上练习有助于改善后四步助跑速度比例,增加倒一步摆动腿蹬伸幅度和步长,从而增加髋角,利于获得合理的两大腿夹角,实现早摆快摆;有助于合理增大起跳缓冲和蹬伸幅度,调整起跳阶段身体重心,适当延长蹬伸时间,获得更大的蹬伸距离、垂直速度和腾起角;有助于优化起跳阶段运动员躯干的内倾和后倾。
李嘉欣[4](2021)在《弹力带训练对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体操是一项具有艺术性、难美性、观赏性的新型竞技体育项目,其很好地将竞技体育与艺术展示融合为一体,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运动员在进行艺术体操训练时需要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运动员在完成跳跃难度动作时,需要较强的下肢力量。弹跳力是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体操运动员完成跳跃难度动作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将影响运动成绩。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通常经过后天的训练来改善其弹跳力,以提高少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近年来,弹力带训练已逐渐应用到多种体育项目中,其独特的抗阻力训练方式可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主要通过教学实验法,选取广州winky艺术体操俱乐部40名8-10岁艺术体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进行为期14周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采用弹力带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深入研究分析两种训练方法对8-10岁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弹跳力影响的效果差异。研究结论如下:1、弹力带训练方法比常规训练方法更有助于发展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实验后实验组在50米跑、立定跳远成绩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但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及坐位体前屈成绩提高不显着。表明弹力带训练方法在提升速度素质及下肢力量素质水平上更显着。2、弹力带训练方法比常规训练方法更有助于发展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弹跳力。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原地纵跳摸高、三步助跑左、右单足摸高、连续三次纵跳摸高、三步助跑一级右跨步跳成绩上均有显着性差异,三步助跑一级左跨步跳成绩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实验组整体提高幅度仍优于对照组。3、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不仅可运用弹力带进行基础力量训练,还可用其进行快速伸缩复合力量训练,通过力量素质的增强来提高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弹跳力水平。这两种训练内容均有利于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弹跳力的发展。4、相比常规训练,弹力带训练更容易感受动作发力、刺激本体感觉、激发训练兴趣、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并从中产生新的训练刺激,使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自身弹跳力有所提升,进一步提高艺术体操项目中跳跃难度的完成质量。
陈晨[5](2021)在《跳绳训练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阶段是身心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提升的至关重要时期,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更是重中之重,该阶段青少年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敏感期,应在排球运动员的青少年阶段适时对专项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干预。女生各项身体素质发展在11-14岁阶段出现第一个波峰,在这一阶段提升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更好的为技战术练习以及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打下基础。本文为论证跳绳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索有关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新的训练方式方法,尝试将跳绳练习的竞技价值转变为一种新的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本文以排球运动项目特点和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规律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实验前后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对照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和组间分析,从而论证跳绳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研究跳绳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在联系及运用效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构建切实可行的普及化排球专线身体素质训练方法。2020年6月28日至2020年9月29日,训练课共计十二周,每周两次课,每次30分钟左右,保定市体校排球馆。实验对象为保定市体校女子排球队28名11-14岁女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14名女排队员。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实验前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显示结果均服从正态分布,保证了实验的公平公正性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实验场地环境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实验组则采用跳绳训练法。经过为期12周的跳绳训练干预后,又对专项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包括速度素质:30米跑;灵敏素质:V字移动;耐力素质:800米跑;弹跳力:助跑摸高;协调能力:一分钟跳绳;柔韧素质:立位体前屈。实验结论与建议如下:结论:(1)相较于传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跳绳训练更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在速度素质测试“30米跑”中,实验组成绩出现了明显提升,相较于实验前成绩提高0.61秒,相较于对照组提升0.42秒;在灵敏素质测试“V字移动”中,实验组成绩相较于实验前提升1.29秒,相较于对照组提升0.91秒;在弹跳力测试助跑摸高中,实验后实验组成绩相较于实验前提升0.05米,相较于实验后对照组提升0.04米;在耐力素质测试指标800米跑中,实验组实验后成绩相较于实验前提升了0.41分钟,相较于实验后对照组成绩提升0.48分钟;在柔韧素质测试指标立位体前屈之中,实验组实验前与实验后成绩提升0.50厘米,相较于实验后对照组成绩提升0.22厘米;在协调能力测试一分钟跳绳中,实验后实验组相较于实验前成绩提升16.29次,相较于实验后对照组提升13.29次。(2)11-14岁阶段的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处于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因此无论是跳绳训练还是传统专项训练方法,只要经过系统的练习,专项身体素质就会有所提升。(3)跳绳训练能够帮助青少年女排运动员有效提高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弹跳力、耐力素质以及协调能力,经过12周跳绳训练干预后均出现显着性差异,但柔韧素质方面并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建议:(1)在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注意身体素质训练方式方法的选择,身体素质训练单一乏味,难以使青少年运动员长时注意力保持集中状态,所以就需要选用青少年儿童感兴趣的训练形式,比如可以将变换各种形式的跳绳加入到日常训练内容之中,从而来达到帮助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的目的。(2)专项身体素质是一个整体,各项身体素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把握好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关系,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的制定出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3)在本次实验中,跳绳训练相比传统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更能吸引青少年运动员的注意,由于场地不受限制,更适合于硬件设施有限的运动队。(4)在跳绳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动作标准正确及科学合理的练习,不能盲目跳绳。身体素质练习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论是在跳绳训练还是在其他身体素质训练中都要注重安全问题,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程冰茜[6](2021)在《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男排体能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以河北省体校U16男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排球体能训练逐渐科学化,具体化,关于排球体能训练的方式却比较传统和单一,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具有足够的体能来支撑他在场上执行教练员所布置的战术。为了高效执行教练员的战术部署,则需要运动员在综合体质能力上通过专项的锻炼进行强化,其中对于体能的锻炼提升是在战术执行上最为优先和关键的必要条件。当运动员体能素质过硬时,能够有效促进其在赛场上的表现,并能够通过更好地发挥抵消队伍策略布置上的不足。想要在赛场上最大化发挥和调动运动员的价值,提升队伍“赢面”的可能性,除了在队伍战术策略谋划上下功夫,也需要将队伍的每一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锻炼到位,只有在策略和体质两者同时兼并缺一不可的情况下,队伍才更有胜率。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只有利用科学有效的锻炼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强化,才能提升排球队员们的战术运用和赛场表现。基于此,通过查阅排球运动相关专业文献,结合运动员实际实验反馈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将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男排体能训练中的实验进行研究,并在训练流程结束后与常规训练模式队员进行对比测评,从而论证了该种训练策略方式在河北省体校男排体能训练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效果显着。论文首先对相关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以河北省体校U16男排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资料巩固理论知识,通过专家访谈法探讨本次实验训练计划的内容进行制定,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来论证模式训练法针对青少年U16男排队员所发挥的提升效果。考虑到身体发育差异的问题,本次选取选取了16名体能相当的U16男排运动员作为实验训练者,其中分出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为有效体现实验对比,前者将接受模式训练法,后者接受常规训练,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和内容设置两种为期10周的训练模式对比计划,在最后将对两组训练人员进行体能水平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进行比对,总结实验成果,验证模式训练法针对河北省体校U16男排体能是否有提升成效。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模式训练法在U16男排体能训练上是可行的。(2)通过模式训练法的实验组,在垂直板块与水平移动板块的体能上总体提高显着,垂直板块上的原地后抛2kg实心球,60s双摇跳,以及水平移动板块上的30米跑实验前后的P值分别为0.000,差异性极其显着。(3)常规训练组与模式训练组在训练结束后的引体向上、原地后抛2KG实心球、助跑摸高、30米田径、半米字移动和反复横跨测评中的成绩P值全部小于0.05,由此可见具有显着性差异。尤其是30米跑项目P值低于0.000,可见其有着较大的差距,然而快速挺举20KG和60S双摇跳的P值大于0.05,差异性较小。(4)就实效性而言,无论是模式训练法还是传统体能训练法都卓有成效。相较于传统的训练方式,模式训练法在提升受训者专项身体素质效率更佳,为球员的竞技比赛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石锦鸿[7](2021)在《弹力带组合训练对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研究 ——以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男子篮球队为例》文中指出为提升篮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抓住弹跳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缩小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与国外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上的差距提供建议,该研究将通过弹力带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下肢基础力量、核心力量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来检验其是否可以积极影响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其中,实验严格按照经典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弹跳力测试指标以及弹力带动作指标的确定,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由大量阅读文献进行统计后,制成问卷调查表,再发放给相关专家进行选取。以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校男子篮球队的28名13-15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实验的开始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些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校男子篮球队队员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前分别收集了他们的身体形态和弹跳力各项指标方面的部分信息,然后又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确保实验分组合理。实验组使用弹力带进行训练,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用此前同样方法对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后测,采集相关数据对两组数据用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检验弹力带组合训练对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效果。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手段,为今后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操作指引。研究结论如下:(1)弹力带组合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发展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2)在水平方向上来看,进行弹力带组合训练方法干预和未进行干预的立定三级跳成绩均有提高,但前者提高远比后者多。(3)弹力带组合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发展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竖直方向上的弹跳力。研究具体建议如下:(1)建议基层基层学校将弹力带引进各个项目的训练中。(2)建议今后的研究者能够拓宽弹力带训练方法的使用领域,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弹力带训练手段,将弹力带更好的运用到体能训练以及技术训练乃至战术训练中去。(3)由于本人时间、能力有限,实验对象只能代表大部分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并不能完全代表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因实验经费与实验器材有限,本次实验弹跳力测试的测试手段较为简单。建议今后的研究者可以增加实验对象的数量,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实验数据,避免人工测量所带来的误差。
刘城欣[8](2021)在《田径跳跃类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对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旨在通过对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常用的篮球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训练效果对比,探索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为篮球教练员制定下肢爆发力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与理论依据,为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针对性训练提升训练效果。方法:从瑞金市挑选出无下肢及腰部伤病的28名高中篮球特长生作为受试者。将受试者均匀分组进行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篮球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训练,在实验前通过下肢爆发力测试指标对受试者各项下肢爆发力能力进行测试并进行数据记录,八周的训练实验干预后再进行测试,收集数据。随后使用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并对检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后得出最后的结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经过八周的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和篮球常用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训练后,单腿助跑摸高、1RM负重深蹲、立定跳远和30米冲刺对比实验前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单腿助跑摸高、立定跳远和30米冲刺成绩比对照组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且实验组的助跑摸高、立定跳远和30米冲刺训练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实验后实验组的1RM负重深蹲成绩对比对照组不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但对比两组成绩均值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篮球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对下肢爆发力的各项测量指标都有显着的训练效果,这与前人的研究相符;其中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单腿助跑摸高、立定跳远和30米冲刺的训练效果要比篮球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训练效果更好,运动员在通过田径跳跃项目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训练后,下肢爆发力的提升效果要比常用的篮球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提升效果更好;篮球教练员可以在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训练计划中多借鉴和结合田径跳跃项目中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从而使篮球项目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更具针对性,也能更有效的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
陈正书[9](2020)在《背越式跳高普修课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背越式跳高是一种在杆子上形成背弓姿势,跟随身体的摆动动作向上摆动并越过横杆,过杆时需挺髋、倒肩使背部先着垫的跳高方式。是目前跳高竞赛普及的一种运动技术,也是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术。为了使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广大教师和教练员经过长期摸索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与训练经验。随着发展当代信息技术和普遍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来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目前,微信已在中国大众尤其是大学生中普及。如何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根据多媒体信息多样化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呈现独特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动作表象,提高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在有限的课时中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到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通过课上分小组拍摄小视频,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达到背越式跳高动作技术质量提高的目的,并探讨普修班学生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手段之间产生的影响,为背越式跳高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实践依据,使其得到推广及应用。本研究主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以广州体育学院2018级普修班体教2班和体教3班,设计实验对象为52人,实验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进行16个学时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实验研究得知,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方法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的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2)实验后达标成绩、技术动作评定得分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3)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上传相关学习资源,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更易于掌握背越式跳高理论知识。(4)两种教学方法对身体素质均有促进作用,但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方法促进效果更明显。(5)通过实验发现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更受到学生的青睐。(6)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只是线上的教学模式,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教学辅助工具,不能代替线下的教学方法,更不能起主导作用。
刘仰勋[10](2020)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体育院校普修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现实可能。从教学系统教的层面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支持。从学的层面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和个性发展,提升了学习兴趣。然而,十余年的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所带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些微变化意味着重构教学过程尚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多层面、多角度的不断探索。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尝试通过运用微课与动作技能为主的实践类课程有机融合,来强化体育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为加快体育专业院校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网络、数字、个性、终身的教育体系以及“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时代学习型社会提供一些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以天津体育学院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的36名男学生为实验对象。根据天津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以背越式跳高为教学内容设计了微课素材,进行了9次课的教学实验。实验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身体素质进行了调查与测试,以便确保实验的同质性。实验中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实验班采用微课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后将教学实验和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得出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背越式跳高达标成绩的P值为0.034,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背越式跳高技评成绩的P值为0.024,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3、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P值为0.036,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4、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动作技能学习兴趣的P值为0.021,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P值均大于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依据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跳高微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理念,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路径。2、跳高微课教学内容设计突出了学科重点和项目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将练习内容、手段视频与字幕、音效同步,实现了跳高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有效结合和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为多感官共同参与动作技能学习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案例。3、跳高微课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依据个人需求和素质技能基础自主掌控学习进程、选择学习内容、调控练习密度,满足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跳高微课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身体素质的发展。
二、助跑摸高在跳高力量训练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助跑摸高在跳高力量训练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组合训练对跳远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力量训练 |
2.1.1 “核心”与“核心区”的概念 |
2.1.2 核心力量的作用机制 |
2.1.3 核心力量与核心稳定性 |
2.1.4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 |
2.1.5 核心力量训练应用于跳远项目的重要性 |
2.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
2.2.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定义 |
2.2.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生理机制 |
2.2.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 |
2.2.4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实践领域的研究 |
2.2.5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于跳远项目的重要性 |
2.3 组合训练 |
2.3.1 组合训练的定义 |
2.3.2 C+P组合训练 |
2.4 快速力量 |
2.4.1 快速力量的定义 |
2.4.2 快速力量训练负荷的确定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验法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
4.1 研究结果 |
4.1.1 CT组实验前后运动员快速力量差异性对比分析 |
4.1.2 PT组实验前后运动员快速力量差异性对比分析 |
4.1.3 C+P组实验前后运动员快速力量差异性对比分析 |
4.1.4 三组实验前后运动员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
4.1.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性对比分析 |
4.1.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跳远成绩差异性对比分析 |
4.2 讨论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2:运动员基本信息 |
附件3:训练过程中拍摄的部分图片 |
(3)坐上跳高训练架练习与背越式跳高在助跑、起跳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跳高训练架 |
2.2 背越式跳高的文献综述 |
2.2.1 跳高的基本概念及跳高姿势的发展 |
2.2.2 背越式跳高助跑阶段的研究现状 |
2.2.3 背越式跳高起跳阶段的研究现状 |
2.2.4 背越式跳高训练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2.1 实验设计 |
3.2.2.2 研究高度选取 |
3.2.2.3 研究器材及放置 |
3.2.2.4 实验场地 |
3.2.2.5 实验时间 |
3.2.2.6 实验指标与解析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3.1 数据收集 |
3.2.3.2 数据分析 |
3.3 相关操作定义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助跑阶段技术对比分析 |
4.1.1 倒四步步长、速度对比 |
4.1.2 摆动腿蹬离地面时的髋、膝、踝角对比 |
4.2 起跳阶段下肢对比 |
4.2.1 起跳阶段起跳腿髋、膝、踝角对比 |
4.2.2 起跳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对比 |
4.2.3 起跳阶段两大腿夹角对比 |
4.3 起跳阶段身体重心对比 |
4.3.1 起跳阶段重心高度对比 |
4.3.2 起跳阶段重心速度对比 |
4.3.3 腾起角对比 |
4.4 起跳阶段躯干对比 |
4.5 起跳阶段缓冲蹬伸时间对比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弹力带训练对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艺术体操 |
2.1.2 弹跳力 |
2.1.3 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 |
2.2 艺术体操的相关研究 |
2.3 弹跳力训练的相关研究 |
2.3.1 弹跳力训练在体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2.3.2 弹跳力对艺术体操的重要性 |
2.4 弹力带训练的相关研究 |
2.4.1 弹力带训练的主要特点 |
2.4.2 国内弹力带训练的相关研究 |
2.4.3 国外弹力带训练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教学现状与分析 |
4.1.1 教师调查现状分析 |
4.1.2 教学调查现状分析 |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弹跳力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4.2.3 实验后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3 弹力带训练在少儿艺术体操弹跳力教学中的应用 |
4.3.1 教学原则 |
4.3.2 教学目标 |
4.3.3 教学过程 |
4.3.4 教学内容 |
4.3.5 教学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专家信息表 |
附录C 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D 弹跳力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E 弹跳力训练动作选取调查问卷 |
附录F 艺术体操弹跳力训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G 身体素质及弹跳力指标测试及方法 |
附录H 实验组艺术体操教学案例 |
附录I 对照组艺术体操教学案例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跳绳训练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定义 |
1.1.1 跳绳 |
1.1.2 专项身体素质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跳绳运动的现状 |
1.2.2 跳绳运动的推广价值 |
1.2.3 跳绳运动对身体素质训练效果的研究 |
1.2.4 排球专项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
1.2.5 排球身体素质的分类及评价指标 |
1.2.6 促进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方法及手段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3.1 排球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研究 |
1.3.2 跳绳运动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测试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跳绳动作设计与实施 |
3.1 跳绳动作设计理论依据 |
3.1.1 青少年运动员特点分析 |
3.1.2 跳绳动作设计运动训练学理论依据 |
3.1.3 跳绳动作设计原则 |
3.1.4 制定跳绳训练的步骤 |
3.2 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筛选及确定 |
3.3 实验的实施 |
3.3.1 实验流程 |
3.3.2 实验内容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
4.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30 米跑成绩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V字移动成绩对比分析 |
4.2.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助跑摸高成绩对比分析 |
4.2.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800 米成绩对比分析 |
4.2.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立位体前屈成绩对比分析 |
4.2.6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分钟跳绳成绩对比分析 |
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
4.4 跳绳训练对专项身体素质影响的机制 |
4.4.1 跳绳训练对30 米跑影响的机制分析 |
4.4.2 跳绳训练对V字移动影响的机制分析 |
4.4.3 跳绳训练对助跑摸高影响的机制分析 |
4.4.4 跳绳训练对800 米跑影响的机制分析 |
4.4.5 跳绳训练对立位体前屈影响的机制分析 |
4.4.6 跳绳训练对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影响的机制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男排体能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以河北省体校U16男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1.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 模式训练法训练理论 |
1.2.1 模式训练法的概念 |
1.2.2 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
1.2.3 模式训练法的特点 |
1.2.4 模式训练法的优势 |
1.2.5 总结 |
1.3 体能及体能训练理论 |
1.3.1 体能及体能训练 |
1.3.2 排球体能训练基本素质 |
1.3.3 排球运动必备力量素质 |
1.3.4 排球运动必备速度素质 |
1.4 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
1.4.1 力量素质发展特点 |
1.4.2 速度素质发展特点 |
1.4.3 有氧素质发展特点 |
1.4.4 灵敏协调素质发展特点 |
1.4.5 柔韧素质发展特点 |
1.4.6 弹跳力发展特点 |
1.4.7 有氧耐力发展特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模型的构建与制定 |
3.1 青少年U16 组男排体能训练任务目标 |
3.2 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模型参数指标的构建 |
3.2.1 垂直板块 |
3.2.2 水平移动板块 |
3.3 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应用方案的制定 |
3.3.1 模式训练方案的制定 |
3.3.2 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应用方案的评测标准 |
3.4 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应用方案的实施 |
3.4.1 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起始状态诊断 |
3.4.2 建立青少年U16 男排体能训练目标 |
3.5 制定青少年U16 男排训练计划 |
3.5.1 训练计划 |
3.5.2 组织训练实施 |
3.5.3 实验过程控制 |
3.5.4 检查评定 |
4 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4.1 实验过程 |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员身体前测数据 |
4.1.2 实验前两组得分比较 |
4.2 实验结果 |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测两组数据对比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测两组数据对比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实验组整体角度分析 |
4.3.2 对照组整体角度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
(7)弹力带组合训练对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研究 ——以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男子篮球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增加后备人才的需要 |
1.1.2 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需要 |
1.1.3 弹力带作为训练工具的优点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1.5 文献综述 |
1.5.1 有关弹跳力训练的研究现状 |
1.5.2 有关弹力带训练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体变量上的同质性检验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弹跳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原地双脚纵跳摸高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助跑双脚起跳摸高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2.4 实验组与对照组立定三级跳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3 实验后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 实验前后的各项测试指标数据 |
附件2:访谈提纲 |
附件3:《专家效度评分表》 |
附件4:《弹跳力测试指标问卷调查表》 |
附件5:《弹跳力训练动作指标问卷调查表》 |
(8)田径跳跃类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对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爆发力 |
2.2 理论依据 |
2.2.1 下肢爆发力的增长原理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下肢爆发力的研究现状 |
2.3.2 篮球下肢爆发力训练的研究现状 |
2.3.3 跳远训练的研究现状 |
2.3.4 跳高训练的研究现状 |
2.3.5 田径训练方法对篮球训练影响的研究现状 |
2.4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4.1 国外下肢爆发力的研究现状 |
2.4.2 国外田径项目下肢爆发力的研究现状 |
2.4.3 国外田径跳跃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研究现状 |
2.4.4 国外对篮球下肢爆发力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思路 |
3.1.3 研究方法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受试者及其分组基本情况分析 |
4.2 实验前测组间数据分析 |
4.2.1 单腿助跑摸高前测数据分析 |
4.2.2 1RM负重深蹲前测数据分析 |
4.2.3 立定跳远前测数据分析 |
4.2.4 30 米冲刺跑前测数据分析 |
4.3 实验后测组内效果对比分析 |
4.3.1 单腿助跑摸高后测组内效果对比分析 |
4.3.2 1RM负重深蹲后测组内效果对比分析 |
4.3.3 立定跳远后测组内效果对比分析 |
4.3.4 30 米冲刺后测组内效果对比分析 |
4.4 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4.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单腿助跑摸高能力对比分析 |
4.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1RM负重深蹲能力对比分析 |
4.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立定跳远能力对比分析 |
4.4.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30 米冲刺能力对比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6 研究的不足及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背越式跳高普修课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微信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特点 |
2.1.1 微信及其功能特点 |
2.1.2 微信群及其特点 |
2.1.3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特点 |
2.2 国内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研究现状 |
2.2.1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2.2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2.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的基础性分析与教学实验设计 |
4.1.1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的优势分析 |
4.1.2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分析 |
4.1.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的实验设计 |
4.2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背越式跳高教学的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前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2.2 实验后学生背越式跳高掌握情况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10)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体育院校普修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和微课特点剖析 |
2.1.1 互联网+教育的概念 |
2.1.2 微课的概念 |
2.1.3 微课的特点 |
2.2 微课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自主学习理论 |
2.2.4 移动学习理论 |
2.2.5 掌握学习理论 |
2.3 国外微课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微课理论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微课设计应用的研究现状 |
2.4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
2.4.1 国内微课在理论上研究现状 |
2.4.2 国内微课在基础学科教学中设计与制作的研究现状 |
2.4.3 国内微课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4.4 国内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设计与制作的研究现状 |
2.4.5 国内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4.6 国内微课在田径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4.7 国内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
2.5 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微课在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4.1 微课教学的实验设计 |
4.1.1预备实验 |
4.1.2正式实验 |
4.2 微课在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课教学中设计的前期分析 |
4.2.1 实验对象技能学习的需求分析 |
4.2.2 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分析 |
4.2.3 实验对象起点能力分析 |
4.3 微课设计的目的 |
4.3.1 学生方面 |
4.3.2 教师方面 |
4.3.3 田径课程方面 |
4.4 微课设计的原则 |
4.4.1 以“微”为先原则 |
4.4.2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4.4.3 因材施教原则 |
4.4.4 实用性原则 |
4.4.5 趣味性原则 |
4.4.6 以创新为“核心”原则 |
4.5 微课教学设计 |
4.5.1 确定主题 |
4.5.2 微课教学设计思路 |
4.5.3 微课教学进度安排 |
4.5.4 微课脚本设计 |
4.6 微课的制作和平台应用 |
4.6.1 微课的材料收集和制作 |
4.6.2 微课平台的应用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的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
5.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5.1.4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动作技能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2 实验后研究结果与分析 |
5.2.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动作技能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
5.2.5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5.2.6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动作技能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3 讨论与分析 |
5.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动作建构效果分析 |
5.3.2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下,微课在教学中的设计及合理性分析 |
5.3.3 自主学习理论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
5.3.4 移动学习理论下,学生学习效率分析 |
5.3.5 掌握学习理论下,学生动作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本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附件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助跑摸高在跳高力量训练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练习变异性理论在初中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丹.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2]组合训练对跳远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杨焕英. 山东体育学院, 2021(02)
- [3]坐上跳高训练架练习与背越式跳高在助跑、起跳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研究[D]. 沈其豪.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弹力带训练对少儿艺术体操运动员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嘉欣.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5]跳绳训练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 陈晨.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模式训练法在青少年男排体能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以河北省体校U16男排为例[D]. 程冰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弹力带组合训练对13-15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研究 ——以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男子篮球队为例[D]. 石锦鸿.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8]田径跳跃类项目下肢爆发力训练方法对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刘城欣.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9]背越式跳高普修课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D]. 陈正书.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10]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体育院校普修课为例[D]. 刘仰勋.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