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经》、《载经》、《传经》所揭示的辩证意义

浅谈《传》、《经》、《载经》、《传经》所揭示的辩证意义

一、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邝浩丹[1](2021)在《《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以本体的方法设计并且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2.训练并运用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对阳明病的文献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到的数据补充到《伤寒论》知识图谱。方法:1.以信息科学“本体论”的方法设计《伤寒论》知识本体框架。2.使用标注工具对《伤寒论》的原文的知识,各药学着作《伤寒论》常见药物知识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伤寒论证候进行人工分类标注分类和提取,构建方剂、药物、证候、病证、方药剂量知识集。3.通过软件将各数据集导入到Neo4j图数据库中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对已构建的《伤寒论》知识图谱进行查询和校验。4.标注古今名医验案,联合计算机专家训练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将训练的模型应用于,宋代到清代十四位医家《伤寒论》着作中阳明病文献的识别。5.对各医家阳明病证治方药进行探讨和数据分析。6.将上述知识导入《伤寒论》知识图谱当中作为补充。结果: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的本体框架。2.将《伤寒论》原文、本草学着作、证候鉴别诊断中100,000余字的知识内容,分类为病名、证候、症状、治法、病因、病机、方剂、药材、气、味、功效、归经、转归等13个概念类别,6个知识数据集。3.将各知识数据集导入Neo4j图数据库后,形成了包含6350多个具体概念和11300多个知识三元组的《伤寒论》知识图谱。4.运用Cypher语句调取了知识图谱中六经病、方剂、症状、脉象知识子图,对数据库知识内容进行了可视化表示和简要解读,说明了知识图谱在知识组织和表示上的可行性和便捷性。5.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辅助下从《伤寒论》名医着作中有关阳明病的条文进行挖掘,整理得到了 149个方剂命名实体和74个药物实体。6.各医家治疗阳明病证的方药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辛温发汗解表类方。二、辛凉透热类方。三、温中止呕类方。四、攻下热结类方。五、攻下瘀血类方,六、利湿退黄类方。七、导下润肠类方。结论:《伤寒论》知识图谱是高效知识组织和表示形式。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是《伤寒论》知识图谱补充的必要工具,提高了文献挖掘的效率。宋代到清代是《伤寒论》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阐发了阳明证治的新理论,拓展和补充了治疗阳明病的新方法,是启发我们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的重要借鉴。

宋立毅[2](2021)在《《伤寒论》“过渡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过渡证”理论溯源以及具体证治的研究,初步构建《伤寒论》“过渡证”证治体系,羽翼六经辨证体系,从而使六经辨证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指导临床的作用。方法:1、通过对《内经》《周易》《难经》等古籍的梳理,深入研究“时空观”“恒动观”的思想,挖掘其蕴含的“过渡证”的理论肇端。2、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的整理,以及对历代医家研究的分析,提炼出“经-经过渡”、“经-腑过渡”等“过渡证”证治内容。3、将“过渡证”有机整合,初步构建“过渡证”辨治体系。结果:“过渡证”理论内容丰富,渊源甚深,贯穿于整部伤寒论且处处体现于六经传变之中,其在《伤寒论》中的发展体现在辨症、辨证、辨病以及治法灵活运用过程之中,包含着传变的顺序不同、药物种类逐步的变化及药物剂量的调整,主要内容包含同经的“经-经过渡”、“经-腑过渡”,以及不同经之间的“经-经过渡”、“经-腑过渡”。结论:1、“过渡证”与合病、并病并无包含关系,而是从疾病发展的不同角度看问题。当疾病未能显示时空的变化,模糊用合病或并病概念,有的时候更易入手,而在动态辨治疾病过程,“过渡证”概念较之合病等,更能体现疾病的动态细微的变化。2、随着“过渡证”体系的研究,使“时空观”“恒动观”的思维更加的具体化,理解更加深入,对于疾病的发展变化认识得更加细腻,辨治更加准确。3、同时使疾病在经-经、经-腑等的过渡阶段得以及时地辨证施治,更好地体现治未病的思想。

魏鹏辉[3](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王超[4](2020)在《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通过对人体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进行多普勒超声血流图观察,比较其差异性,探索其对胃肠道阻滞的诊断意义以及胃肠道阻滞程度在其相关血流图上的反映。并以辟谷状态下的人群为对象,利用现代生理检测仪器和脉诊仪,观察胃肠道虚实状态下人体相关生理指标、主观感觉与脉象的关系,从而探索中医脉诊的科学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历史文献论述,明确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研究一: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分别测试正常人群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的人迎脉、寸口脉和趺阳脉的多普勒血流图,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三处多普勒血流图指标的特征,分析其差异。研究二:对正常组、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同一部脉的血流图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正常人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寸口脉、人迎脉、趺阳脉三部脉多普勒血流图指标间的差异性。研究三:借助研究二能够反映出正常组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不同的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对于胃肠道内部阻滞程度的诊断意义。研究四:统计分析辟谷者在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三次检测的数据,包括体重、骨量等身体成分、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流灌注量等生理指标数据及睡眠状况、精力评价、疲劳感等人体主观感觉状态,探索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性指标及主观感觉状态上的反映。研究五:采用Matlab软件对辟谷前,辟谷中,辟谷后三次检测分别筛选其中两期数据的特征性参数进行分析,探索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结果研究一:通过研究发现所有正常组的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的比较中,多普勒血流图的搏动指数(PI)、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P)、阻力指数(RI)、血管内径(D)、循环血流周期(ET)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患者组的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的比较中,多普勒血流图除ET无显着差异,PI、Vd、Vm、Vp、RI、D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二:正常组与患者组人迎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Vm值有差异(P<0.05),Vd、Vp、D、E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与患者组寸口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Vd、Vm、Vp、D、ET 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与患者组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Vd、Vm、Vp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D、ET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研究三:非严重性便秘患者组与严重性便秘患者组在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Vp、Vd、Vm均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四: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的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的血氧饱和度、血流灌注、身体水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五:辟谷者在辟谷前与辟谷后的脉诊信息差异极其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80.64%,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72%;辟谷者在辟谷前与辟谷中的脉诊信息差异较为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80.48%,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67.57%;辟谷者在辟谷中与辟谷后的脉诊信息有差异但并不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75.99%,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58.33%。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通过人体研究发现: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的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有着显着性差异性;相比较于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血流图,作为足阳明胃经原穴的趺阳脉的血流图数据对于胃肠道内部阻滞情况有着更加明确的反映;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程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且胃肠道内阻滞程度越高内容物越充盈时,代表脉力的多普勒血流图搏动指数(PI)越高,表示趺阳脉脉力越有强。利用现代客观化生理检测仪器以及脉诊仪,通过人体研究发现: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性指标、主观感觉状态以及脉象有着不同的反映,当胃肠道内容物处于充盈状态时,体重、BMI、血压、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以及排便量、排尿量等人体生理性指标偏高一些,且精力主观感觉状态充盛,疲劳感觉状态偏低,寸口脉象偏于赢实有力的状态;当胃肠道内容物处于虚羸状态时,体重、BMI、血压、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以及排便量、排尿量等人体生理性指标明显偏低,且精力主观感觉状态低下,疲劳感觉状态升高,寸口脉象偏于虚羸无力的状态。结合文献研究及现代客观化检测仪器,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解释了传统的:“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即当胃肠道内容物充盈时,会出现脉象偏赢实的“阳脉”,身体整体状态处于亢奋的“阳明”状态;当胃肠道内容物虚羸时,会出现脉象偏虚弱的“阴脉”,身体整体状态处于虚弱的“太阴”状态。综上所述,中医学脉诊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研究价值;趺阳脉、寸口脉与人迎脉三者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趺阳脉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胃肠道虚实状态,对于阳明胃肠壅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胃肠道内容物处于壅实的状态,人体脉象会出现“阳脉”,胃肠道内容物处于虚羸的状态,人体脉象会出现“阴脉”。

马照新[5](2020)在《方有执对伤寒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研究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一书,分析方氏的注释特点、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思想以及对伤寒学说发展的影响。整理方氏生活时期的疫灾情况,分析社会背景对其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方法:1、通过查阅《明史》和地方通志等相关史料,并结合《伤寒论条辨》中的序文,对方氏的生平、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相关着作进行考证。2、分析《伤寒论条辨》注文内容,总结方氏在注释《伤寒论》过程中运用到的注释方法。此外,通过与《伤寒论》原文内容进行对比,将方氏删改的内容进行整理。3、通过研究《伤寒论条辨》的序和跋,注文所引用的文献以及社会背景,分析其学术思想的渊源。4、通过对《图说》和《伤寒论条辨或问》二文进行互参分析,总结方氏对六经体系的认识。5、通过研究方氏的注文,总结其注释特点和学术思想。6、结合后世医家对方氏的评价,分析其对伤寒学说发展的影响。结果1、明代疫灾频繁发生,致使方氏及其家人均深受疫灾之害,故而方氏弃儒学而入于医道,深入研究《伤寒论》,终着成了《伤寒论条辨》一书。2、方氏将《伤寒论》条文的顺序进行调整并重新编次,并在注释过程中删除了《伤寒例》一文。方氏将《伤寒论》第十五篇到二十二篇中与398条相重复的内容删除,将《平脉法》改名为《辨脉法上》,并单独列出《辨温病风温杂病脉证并治》一篇。方氏除了对条文进行了全面注释,还补充了《图说》、《本草钞》、《庐山刘复真脉诀捷要》、《严三点捷法》、《痉书》和《伤寒论条辨或问》。3、方氏对条文中的关键字运用同音字和反切法标注读音,运用拆字法和对比法,并结合相近时期的着作注释文字的含义,进而从字义阐发医理。4、方氏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本经》以及《名医别录》,旁参《脉经》、《外台秘要》等书,并继承了孙思邈的三纲学说,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形成风伤卫、寒伤荣、风寒两伤荣卫的三纲鼎立学说,其医学思想的形成还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5、方氏提出六经六部理论,指出六经传变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并反对以日数定六经。方氏以三纲统太阳诸病,并系统整理药物功效,阐明研究脉学之关键在于扼其纲领,当以浮沉迟数四者为宗。6、方氏的三纲鼎立学说得到了喻嘉言等诸多医家的赞同,并在其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错简重订派。与之相对,张遂辰等医家反对其说,倡维护《伤寒论》原貌,柯琴等则致力于《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的研究。至此,伤寒学说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

黄瀚锋(Wong Hon Foong)[6](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认为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雎世聪[7](2019)在《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注解伤寒论》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类比、求证、辨疑,从《注解伤寒论》的简介、引文及不同版本的比较,《注解伤寒论》注释内容述评,《注解伤寒论》注释《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及其学术成就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一定程度上弥补系统分析《注解伤寒论》的空白,为《注解伤寒论》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方法:本研究在精研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注解伤寒论》古今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分析,结合《注解伤寒论》的源流以及后世医家的理论发挥,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横向即对《注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进行探讨;纵向则整理《注解伤寒论》学术思想的历史发展沿革及历代流传的各种不同版本的差异。结果:1成无己祖籍山东聊摄,生活于宋金时期,《注解伤寒论》成书年代约为公元1144年,流传的版本主要有汪本、赵本、吴勉学本。2《注解伤寒论》明确提出的引用的古籍文献大约有391次,包括《素问》、《灵枢》、《难经》、《备急千金要方》等古籍。他引用的文献与古籍书目错误、文字有差异的地方一共约有113处,这些错误大多为个别字词的差异,基本都不影响文意的理解,吴勉学本的《注解伤寒论》的文字错误是相对较少的。3后世医家对《注解伤寒论》的注释部分有争议,但也有许多医家沿用了他的注释内容。4《注解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主要有:首次全面注释《伤寒论》,开创历史先河;重视以经解经的方法,合理引用医理文献;引用《内经》理论详恰,体现学术渊源关系;继承发展《伤寒论》理论,学术观点启迪后世;注解病因病机严谨精当,阐明仲景辨证精神;对脉象的注释义理详备,诊疗重视四诊合参;全面阐释方药针灸疗法,治疗重视表里先后原则;阴阳五行理论渗透注文,灵活运用哲学思想;审邪气所在以法救之,告诫医家当详察病情;随文顺释严格遵循旨意,忠实《伤寒论》原貌;释词与校勘相结合,奠定医家研读条文的基础;保存大量古籍文献风貌,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注释承先启后影响深远,推动伤寒学术发展。结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仲景《伤寒论》的广泛传播及伤寒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肖啸[8](2018)在《《伤寒杂病论》疾病传变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千百年来对仲景书的研究可谓蔚为壮观,但是并没有形成对张仲景疾病传变思想的综合的全面的认识。本次对疾病传变的原因、传变的具体途径及辨证思维中所体现的疾病传变思想进行研究,旨在系统总结张仲景的疾病传变观。以期对张仲景的疾病传变思想增进认识,并能对临床中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伤寒杂病论》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1)机检与手检相结合,首先通过查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确定相关文献与医家。然后通过文献数据库查检收集相关论文及着作信息。(2)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主要按照对传变的认识、传变的原因、传变的途径等对其内容进行分类。(3)通过逻辑分析与纵横比较的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内容结合历代医家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疾病传变的概念广泛,其包含了六经病之间相传之传经概念且包含了经证与非经证,变证与变证,甚至各方证与方证之间发展变化。正确地认识传变的内涵是进行疾病传变研究的前提。传变发生与病人的体质、痼疾、治疗的失误、病后调摄等相关。传变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六经传变、本经病的进一步发展转变、并病传变、外感病传变为内伤、经络脏腑的传变、久病传变等六种形式。从方证辨证的角度认识到方剂的变化随疾病的传变而转变,仲景的辨证思维是恒动变化的思维。结论通过研究可知,疾病传变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对疾病传变的深入研究是发展中医辨证方法的关键所在。张仲景二书是疾病动态演变及用方演变专书。

王峰[9](2017)在《《足臂》《阴阳》《内经》与伤寒六经提纲病症的联系研究》文中认为汉代张仲景因着《伤寒论杂病论》,为中医学辨证论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伤寒六经病提纲又是《伤寒论》学术思想最精华部分的代表。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经络学说和《伤寒论》六经病提纲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极高的常用理论。经络学说不但多用于指导针灸外治,而且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受历代医家的重视,融会贯通在众多医家学术学说之中。而《伤寒论》六经病提纲则是汤药内治法的理论核心。这两种理论体系不仅各具特色,而且也有高度交叉融合的地方。目前尚无学者从经络学说来研究《伤寒论》六经提纲的成果报道,而探讨经络学说与《伤寒论》六经提纲的相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有鉴于此,我们设计了此课题开展研究。研究目的:历代关于《伤寒论》的注家,多从经络学说的角度来认识《伤寒论》的着作中,多是以足经来解读,从手经的角度来认识比较欠缺。手足二经同气相求,密切相关,分则为二,合则是一。如果仅从足经的角度来研究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够严谨的。所以本文试图从手足十二经络学说的角度来探讨《伤寒论》六经病提纲,以期对《伤寒论》的理论核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疾病,以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文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以《伤寒论》成书时间作为时间节点,自上溯源,考证《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后文简称《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后文简称《阴阳》),注:本书马王堆出土帛书分甲本和乙本,张家山汉墓简书称丙本。《黄帝内经》(后文简称《内经》)三部医学文献中的经络学说为主,自下辅参相关医家的论述,加深对六经病提纲的认识。另一方面从相关文字的本意和演变来加以探讨,来认识、分析六经提纲。其中主要文献选择学术界普遍流传之版本:《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马续兴着,1991年11月出版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此书包括了《足臂》、《阴阳》)。《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与2012年3月出版的版本。此版本是1965年前后由人卫出版,因为选用善本整理,且发行量巨大,故为1949年以后《内经》的通行本。因为封面有折枝梅做标记,故又称“梅花版”。《伤寒论》选用由钱超尘、郝万山整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的版本。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五部分来讨论。首先(第一、二部分)从概念处着手,从经字的历史演变,到六经和经络学说的历史渊源进行探讨。其次(第三到第八部分)以上述三部经典中的经络学说为主线,来逐字逐句的分析解读《伤寒论》六经病提纲,突出手足经并重对六经病提纲理论、临床的指导意义。最后(第九、十部分)通过上述三部经典和《伤寒论》早期文献着作入手,来梳理经络学说和八纲辨证的雏形和发展,探讨经络学说与开阖枢的关系。研究结论:从手足十二经络学说的角度来认识《伤寒论》六经病提纲不但更加深入与立体,而且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六经病证,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全文的综合凝练,可以得出如下几个较为有特色的结论:第一,手足十二经络和《伤寒论》六经病提纲是有密切关系的。有的表现容易体会到,如太阳经的头项强痛。有的比较隐晦,如少阴病之但欲寐,是卫气通过经络循行异常的结果。第二,关于少阳经在经络学说和伤寒六经排列位置的问题。经络学说排列太阳-少阳-阳明,是少阳(偏手少阳三焦腑,)体现太阳和阳明之间病邪、病位传遍过程,主要从病理的角度去认识。而《伤寒论》的排列却是太阳-阳明-少阳,是少阳(偏足少阳胆腑)从传经、从生理的角度来考虑的结果,二者排列顺序不同。第三,通过文献查阅得出结论,伤寒六经是用三阴三阳这个模式,用开阖枢这个术数模式来表达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对人体的影响。通过较为系统的文献梳理,使我们看到经络学说在三阴三阳和开阖枢理论所起到的作用,从而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梁万山[10](2017)在《岭南医家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苏世屏,号离尘。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其代表作《伤寒论原文真义》共8卷17万字。全书诠释《伤寒论》用六经气化学说,进一步提出气化与形质的关系,并在气形两个方面对书中理法方药进行解释。目前关于岭南伤寒医家苏世屏的及其着作《伤寒论原文真义》研究甚少,该书出版后未能广为人知。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的学术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带有时代的烙印,对当时推动岭南医学乃至中医学有一定意义,为当今岭南中医药乃至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本论文研究《伤寒论原文真义》书中伤寒学术观点,立足书中核心思想——气化和形质的思想作出探讨。方法:1.文献分析法: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所使用的方法基本是文献分析法,如有关阐述气化学说相关医家着作资料的收集汇总。并且按照医史文献的传统研究方法,重视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如联系苏世屏再传弟子方恩泽医生,查阅复印苏世屏遗留的手稿并对其进行访谈。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纳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理论评述法是本论文对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的主要方法。其中参照了采用气化学说的医家着作学术观点的对比,提炼归纳书中内容并分点阐述。如参考《张志聪医学全书》、《陈修园医学全书》、《唐容川医学全书》《伤寒论崇正篇》等。成果: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这部医学着作所表达的学术思想,属于维护旧论派,其中又是维护旧论派中持气化学说的医家。继承并发扬了六经气化学说,原书体例参照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的编次特点,并且以六经思想为核心对其进行分章节。并且用"以经注经"、"以论释论""以临证解论"的方式对《伤寒论》进行注释。苏氏先从气化形质两个层面分析人体中气的种类——经气和谷气,不同的形质系统——五脏六腑、经隧、经筋、经络、血脉,揭示出六经本标中气理论。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太阳经经气阴阳失衡,导致六淫中寒邪侵袭。本气不足是致病的本因,而寒邪是六淫致病之首,其他燥湿热邪气则需通过寒邪带领才能进入人体致病。后续的病机变化则是有关传经的问题。病邪进太阳经经气层后,则进入到他经,苏氏归纳为有"转"和"属",并且探索了《伤寒论》中传经的方式和日数,归纳了传经与日数的规律。这是一个创新点。因此,苏氏认为,《伤寒论》以太阳伤寒为主要之立说,以寒之标气中风为分说,以合病并病为合说。结论: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中的学术思想继承了"钱塘二张"为代表的维护旧论派,并发扬了维护旧论派中用六经气化思想来解释《伤寒论》。加上西医逐渐普及的背景下,更明辨中医中气化与形质之别,与西医系统的比较阐述了《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对岭南伤寒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二、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伤寒论》知识图谱的设计及构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 《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二) 《伤寒论》知识图谱本体构建方法
        (三) 《伤寒论》知识准备
        1.《伤寒论》原文来源
        2.《伤寒论》原文标注工具
        3.《伤寒论》具体概念的规范化
        (四)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
        1.Neo4j图数据库简介
        2.基于本体设计构建知识图谱
        3.图数据库环境配置及相关工具
        4.Neo4j图数据库操作语言简介
        (五) 《伤寒论》知识数据集构建
        1.《伤寒论》方剂知识集
        2.《伤寒论》方药剂量集
        3.《伤寒论》药物知识集
        4.《伤寒论》证候知识集
        5.《伤寒论》病证知识集
        6.《伤寒论》治法知识集
        7.《伤寒论》转归知识采集录入方法
        (六) 知识数据集导入Neo4j图数据库
        1.《伤寒论》知识图谱数据集导入
        2.转归知识关系的构建
    四、结果和分析
        (一) 药材知识查询校验
        1.单味药知识查询校验
        2.常见药对知识查询校验
        (二) 疾病知识查询校验
        1.太阳病相关知识子图
        2.阳明病相关知识子图
        3.少阳病相关知识子图
        4.太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5.少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6.厥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三) 方剂知识查询校验
        1.单方知识子图
        2.方剂-方剂知识子图
        3.方剂-脉象知识子图
        4.方剂-药材-功效知识子图
        5.方剂-药材-症状知识子图
        6.方剂-药材-药味知识子图
        7.方剂-药-剂量知识文本
        (四) 证候知识查询校验
        1.症状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2.脉象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3.治法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五、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阳明病文献知识挖掘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对《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的意义
        (三) 以阳明病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 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训练语料的标注
        1.文本分类和标注方法
        2.《伤寒论》阳明病文献选择和研究方法
    三、结果和分析
        (一) 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参数和应用
        (二) 阳明病文献命名实体识别结果数据分析
        1.阳明病方药治法分析
        2.历代医家阳明病证治思路方药探讨
        (三) 阳明病证治探讨
        1.经腑传变的辨治
        2.阳明病兼变证辨治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构建及其中医领域的应用进展概述
    参考文献

(2)《伤寒论》“过渡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过渡证”理论溯源
    1 时空观
        1.1 起源与发展
        1.2 与中医的联系
        1.3 时空观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影响
    2 恒动观
        2.1 起源与发展
        2.2 与中医的联系
        2.3 恒动观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影响
第二部分 《伤寒论》六经“过渡证”体系梳理研究
    1 经-经过渡证
        1.1 循经过渡
        1.2 越经过渡
    2 经-腑过渡
        2.1 同经经-腑过渡
        2.2 越经经-腑过渡
    3 “过渡证”图解
    4 名家医案中所蕴含的“过渡证”思维
第三部分 《伤寒论》“过渡证”的内涵与特色研究
    1 “过渡证”内涵
    2 “过渡证”与合病、并病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
    3 “过渡证”特点
        3.1 传变方向的特点
        3.2 方证中药物数量变化
        3.3 方证中药物剂量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伤寒论》“过渡证”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4)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脉诊的传承与现代客观化研究进展
        1 古代中医脉诊的传承与发展
        2 中医脉诊现代客观数据化发展历程
        3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 总结
    综述二 对于《黄帝内经》“大小肠皆属于胃”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关于胃与肠在解剖结构上的认识
        2 胃、大肠、小肠三者生理功能特点
        3 胃与肠的中医理论论述与临床实践应用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
    1 胃肠道虚实状态研究的古代论述
    2 脉诊的古代认识
    3 胃肠道虚实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的多普勒超声血流图的差异性分析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的诊断意义研究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三 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程度的指导意义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四 通过现代客观化仪器研究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指标及主观感觉状态上的反映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五 通过现代客观化脉诊仪研究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5)方有执对伤寒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生平医事研究
    2 社会背景研究
    3 明以前伤寒论研究现状
    4 学术源流研究
    5 学术特点研究
    6 对伤寒学说发展的影响
    7 方氏研究失当之处
    8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生平和着作探析
    1 方有执生平
    2 社会背景
    3 方有执着作
第二章 注释特点
    1 注音
    2 文字校释
    3 字词训诂
    4 方名训诂
    5 注释与评述相结合
第三章 删改《伤寒论》
    1 削《伤寒例》
    2 删减汗、吐、下诸篇
    3 改脉法篇
    4 重订条文
第四章 学术特点
    1 学术渊源
    2 六经体系
        2.1 六经的实质
        2.2 六经的传变
        2.3 小结
    3 三纲鼎立
        3.1 中风证
        3.2 伤寒证
        3.3 伤寒两伤证
    4 详辨中风与伤寒
    5 条文互参,以究其理
        5.1 类症互参
        5.2 类方互参
        5.3 发挥仲景学说
    6 精熟脏腑学说
    7 深谙经络理论
    8 重视病因
    9 重视脉诊
        9.1 详注伤寒脉理
        9.2 补充脉学理论
    10 精医理,重临证
    11 首列温病、杂病专篇
    12 详述痉病
    13 全面注释《伤寒论》药物
第五章 对后世的影响
    1 伤寒学派的影响
    2 对六经学说的影响
第六章 注释的偏颇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1.2.5 .指导处方用药
        1.2.6 .判断转归预后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2.1 .隋唐时期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2.2 .宋金元时期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3.1.5 .涵盖证素辨证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3.4.1 .痰湿咳嗽
        3.4.2 .气虚便秘
        3.4.3 .虚寒胃痞
        3.4.4 .血虚痹证
4.六经辨证的变通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4.3.1 .外感发热
        4.3.2 .血热鼻衄
5.六经辨证的细化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5.4.1 .外感风寒证
        5.4.2 .虚寒痛经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6.六经辨证的补充
    6.1 .辨病的问题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2 .对症的问题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7.总结
8.创新点
9.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7)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简介、引文及不同版本的比较
    1 《注解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2 成无己生平、《注解伤寒论》成书、刊行年代
    3 《注解伤寒论》的流传版本
    4 《注解伤寒论》引用文献概览
        4.1 《注解伤寒论》引用古籍书目、引用古籍篇章出处概览
        4.2 《注解伤寒论》出处有疑、不详的引用
        4.3 《注解伤寒论》引用文献文字与古籍文字的不同
        4.4 《注解伤寒论》引用文献的错误
        4.4.1 《注解伤寒论》引用参考文献书目错误
        4.4.2 《注解伤寒论》引用参考文献文字的错误
        4.4.3 《注解伤寒论》引用参考文献出自两个篇章
        4.5 《注解伤寒论》中“《经》曰”、“《经》云”的出处
        4.6 《注解伤寒论》未提引用书目、篇章
        4.7 引用多次的内容
    5 赵本、汪本、吴本《注解伤寒论》部分文字差异的比较
    6 《注解伤寒论》和赵开美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内容的比较
第二章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注释《伤寒论》第五篇到第十四篇内容的述评
    1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注释《伤寒论》内容述评
        1.1 注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述评
        1.2 注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述评
        1.3 注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述评
        1.4 注释《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述评
        1.5 注释《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述评
        1.6 注释《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述评
        1.7 注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述评
        1.8 注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述评
        1.9 注释《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述评
        1.10 注释《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述评
    2 后世医家对《注解伤寒论》的注释争议较大的内容
    3 后世医家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相似的注释
第三章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1 《注解伤寒论》对症状、病因病机的阐释体现的学术思想
        1.1 《注解伤寒论》对“发热”的阐释
        1.2 《注解伤寒论》对“恶风”的阐释
        1.3 《注解伤寒论》对“恶寒”的阐释
        1.4 《注解伤寒论》对“往来寒热”的阐释
        1.5 《注解伤寒论》对“汗”的阐释
        1.6 《注解伤寒论》对“头项、身体、肢节疼痛”的阐释
        1.7 《注解伤寒论》对“身重”、“身蜷”、“身瞤”、“身痒”的阐释
        1.8 《注解伤寒论》对“面赤”、“面目身黄”的阐释
        1.9 《注解伤寒论》对“口苦”、“口不仁”、“口伤烂赤”的阐释
        1.10 《注解伤寒论》对“咽干”、“咽痛”的阐释
        1.11 《注解伤寒论》对“烦”、“烦躁”、“躁”、“躁烦”的阐释
        1.12 《注解伤寒论》对“喜忘”、“如见鬼状”、“如狂”的阐释
        1.13 《注解伤寒论》对“谵语”、“郑声”的阐释
        1.14 《注解伤寒论》对“心中懊”的阐释
        1.15 《注解伤寒论》对“心下痞”、“心下硬”、“心下痞硬”的阐释
        1.16 《注解伤寒论》对“结胸”的阐释
        1.17 《注解伤寒论》对“咳”、“喘”的阐释
        1.18 《注解伤寒论》对“哕”的阐释
        1.19 《注解伤寒论》对“呕”、“吐”的阐释
        1.20 《注解伤寒论》对“下利”的阐释
        1.21 《注解伤寒论》对“口渴”、“不渴”的阐释
        1.22 《注解伤寒论》对“胸胁症状”的阐释
        1.23 《注解伤寒论》对“腹胀满”的阐释
        1.24 《注解伤寒论》对“腹痛”的阐释
        1.25 《注解伤寒论》对“脐上、脐下悸”的阐释
        1.26 《注解伤寒论》对“厥逆”、“四肢拘急”的阐释
        1.27 《注解伤寒论》对“小便异常”的阐释
        1.28 《注解伤寒论》对“大便异常”的阐释
    2 《注解伤寒论》对脉象的阐释体现的学术思想
    3 《注解伤寒论》对施治方法的阐释体现的学术思想
        3.1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方剂配伍
        3.2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药物功效
        3.3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方后注
        3.4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针灸疗法
        3.5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外治法
        3.6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其他疗法
        3.7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自愈
        3.8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治疗时机
        3.9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的治疗禁忌
        3.10 《注解伤寒论》阐释《伤寒论》方剂的功效
第四章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成就
    1 首次全面注释《伤寒论》,开创历史先河
    2 重视以经解经的方法,合理引用医理文献
    3 引用《内经》理论详恰,体现学术渊源关系
    4 继承发展《伤寒论》理论,学术观点启迪后世
    5 注解病因病机严谨精当,阐明仲景辨证精神
    6 对脉象的注释义理详备,诊疗重视四诊合参
    7 全面阐释方药针灸疗法,重视表里先后原则
    8 阴阳五行理论渗透注文,灵活运用哲学思想
    9 审邪气所在以法救之,告诫医家当详察病情
    10 随文顺释严格遵循旨意,忠实《伤寒论》原貌
    11 释词与校勘相结合,奠定医家研读条文的基础
    12 保存大量古籍文献风貌,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13 注释承先启后影响深远,推动伤寒学术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8)《伤寒杂病论》疾病传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对疾病传变内涵的重新认识
    1 传经与传变的辨析
        1.1 关于“传经”内涵的争议
        1.2 何为传变——传变与传经的概念差异
    2 正确地认识传变的内涵是进行疾病传变研究的前提
第二部分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及传变的具体形式
    1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由张仲景的一则代表性病案分析谈起
        1.1 体质痼疾论
        1.1.1 张仲景的体质与痼疾观
        1.1.2 特殊的体质痼疾类型——平人伏邪论
        1.1.3 二者对传变的影响
        1.2 误治传变论
        1.2.1 误用汗法
        1.2.2 误用下法
        1.2.3 误用吐法
        1.3 调摄失宜论
        1.3.1 药法将息不当致传
        1.3.2 瘥后劳复致传
        1.3.3 饮食不当致传
    2 疾病传变的具体形式
        2.1 六经传变论
        2.1.1 医家对传经路径的认识
        2.1.2 从《伤寒论》看传经具体路径
        2.1.3 传变的一种特殊形式——直中
        2.2 本经(病)进变论
        2.2.1 太阳病进变
        2.2.2 阳明病进变
        2.2.3 少阳病进变
        2.2.4 三阴经进变
        2.2.5 杂病进变
        2.3 并病传变论
        2.3.1 并病的内涵及拓展
        2.3.2 并病的类型
        2.4 外感内伤论
        2.4.1 伤寒中最多杂病
        2.4.2 对张仲景二书中关于外感传变杂病的探讨
        2.5 经脏传变论
        2.5.1 经络脏腑传变
        2.5.2 脏腑间的相互传变
        2.6 久病传变论
        2.6.1 久病传及肝脾肾
        2.6.2 久病入络
第三部分 辨证方法中的疾病传变观——以方证辨证为例
    1 方证辨证能体现仲景原意
    2 方证的动态演变
        2.1 病机发展,方随机转
        2.2 方为根基,随症加减
第四部分 讨论
    1 传变贯穿疾病始终
        1.1 病种不同,传变的时间也有所差异
        1.2 各种传变路径往往相互交叉错杂
    2 对传变的深入研究是发展中医辨证方法的前提
    3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疾病动态演变及用方演变专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足臂》《阴阳》《内经》与伤寒六经提纲病症的联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释经字
    1.经字的本意
    2.经字现代解读
    3.经字在《伤寒论》中的解读
        3.1 辨脉法的3个如经
        3.2 平脉法的经说和绝经
        3.3 辨太阳病脉证篇的13个经字
        3.3.1 释3个过经
        3.3.2 释3个经水
        3.3.3 第8条的3个经字
        3.3.4 释温经、经动、到经和随经
        3.4 辨阳明病脉证的经字
        3.5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的阴经、经尽、后经和一经
第二章 释六经
    1.六经的含义
    2.六经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3.经络皮部和六经学说的关系
    4.《足臂》、《阴阳》和《内经》的经络学术特色
        4.1《足臂》、《阴阳》经络学说的特色
        4.2《内经》中的经络学说的特色
第三章 太阳病提纲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3.1 释脉浮
        3.1.1 脉字的释义
        3.1.2 浮字的释义
    3.2 太阳经病
        3.2.1 释头项强痛
        3.2.2 释恶寒
    3.3 太阳腑病
        3.3.1 太阳蓄水
        3.3.2 太阳蓄血
第四章 阳明病提纲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4.1 经络阳明
    4.2 运气阳明
    4.3 胃家释义
    4.4 辨实义
        4.4.1 手阳明主津与实
        4.4.2 足阳明主血与实
第五章 少阳病提纲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5.1 少阳排列
    5.2 口苦释义
    5.3 咽干释义
    5.4 目眩释义
第六章 太阴病提纲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6.1 释腹满而吐
        6.1.1 从腹结穴、腹哀穴认识腹部
        6.1.2 释腹满
    6.2 释食不下
    6.3 释自利益甚
    6.4 释时腹自痛
    6.5 释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6.5.1 释若下之
        6.5.2 释必胸下结硬
第七章 少阴病提纲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7.1 释脉微细
    7.2 释但欲寐
        7.2.1 释心肾不交与但欲寐
第八章 厥阴病提纲和经络学说的关系
    8.1 厥字考证
    8.2 论厥证
    8.3 厥阴释义
    8.4 消渴释义
    8.5 释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8.6 释饥而不欲食
    8.7 释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第九章 从经络学说谈八纲辨证
    9.1 阴阳
    9.2 表里
    9.3 寒热
    9.4 虚实
    9.5 小结
第十章 谈经络“开阖枢”理论和伤寒六经的关系
    10.1 经络学说观点看《灵枢·根结》
        10.1.1 穴位和根结
        10.1.2 足六经和开阖枢
        10.1.3 阴阳失调对开阖枢的影响
    10.2 经络学说的表里关系和阴阳离合论
    10.3 经络学说和伤寒六经的早期影响
    10.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岭南医家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三节 岭南伤寒发展脉络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 苏世屏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第一节 苏世屏生平及《伤寒论原文真义》
    第二节 《伤寒论原文真义》成书时代和学术背景
        一、成书时代
        二、学术背景
第二章 《伤寒论原文真义》的体例及其特点
    第一节 《伤寒论原文真义》的体例
    第二节 《伤寒论原文真义》的编次特点
        一、采用逐节串注,免疏漏之虞
        二、参照陈修园和唐容川,以六经为中心分卷
    第三节 《伤寒论原文真义》的注释方法
        一、以经解经
        二、以论释论
        三、以临证释论
    第四节 在校注《伤寒论》中维护旧论,重视文法,反对删改移易
第三章 《伤寒论原文真义》的学术思想——气化与形质
    第一节 用气和形的两个层面认识万事万物,指出气化确有其物
    第二节 从形气两个层面,阐述六经气化学说
        一、从气化的层面,分析人身气的组成种类
        二、从形质的层面,分析人身气化的物质基础,重申经隧这一重要形质
    第三节 气化与形质两方面探讨人身生理活动
        一、气化与形质的关系
        二、人体中气化与形质互动组成模型——标本中气理论
第四章 气化与形质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第一节 伤寒中一切病症的因本经经气自病
    第二节 太阳伤寒为基础,叙述一切六经疾病
        一、风寒为一体,风为寒之标,寒为风之本
        二、中风证在三阳经中出现较多,其后三阴经均以伤寒证为主
    第三节 从气化学说入手,分析全论的条文
    第四节 气化学说分析《伤寒论》方剂
        一、标本阴阳解释方剂组成功用
        二、多方相互比较
        三、用形质来解释伤寒论方中药物的作用
    第五节 六经气化中传变的特点和次序
    第六节 《伤寒论原文真义》中所用脉诊
        一、三部九候脉法中将人迎脉变为趺阳脉
        二、论中"脉阴阳"均是有所指
        三、独取寸口脉法
    第七节 气化思想对阴阳学说的分析
第五章 明辩形气,纠正诸家之误
    第一节 不赞同张志聪所论形质
        一、未分清经隧与血脉,随文敷衍
        二、误认为脉中只有营气,没有营血
        三、误认为经隧为十二经别之大络
    第二节 对唐容川不明气化与形质区别的批判
第六章 苏世屏对师父黎庇留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师徒两人学术观点相同处
        一、同用气化思想解释《伤寒论》条文
        二、在对待温病的态度
        三、重视辨证论治
    第二节 师徒两人学术观点不同处
        一、在气化思想的认识有所区别
        二、在传经问题上,两者截然相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D]. 邝浩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伤寒论》“过渡证”研究[D]. 宋立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D]. 王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方有执对伤寒学说的继承与发展[D]. 马照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学术思想研究[D]. 雎世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伤寒杂病论》疾病传变思想研究[D]. 肖啸.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9]《足臂》《阴阳》《内经》与伤寒六经提纲病症的联系研究[D]. 王峰. 云南中医学院, 2017(10)
  • [10]岭南医家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研究[D]. 梁万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标签:;  ;  ;  ;  

浅谈《传》、《经》、《载经》、《传经》所揭示的辩证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