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青年学生的勤勉品行(论文文献综述)
陆慧灵[1](2021)在《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训育虽已成为历史,但是它曾经作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对师范生、师范学校乃至中国近代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训育背后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丰富了民国训育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为当前师范生开展师德教育提供一定借鉴。本论文首先阐述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时间的推移厘清训育的发展与演变;借助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分析训育在师范学校中的特殊使命;结合当时政府颁布林林总总的政策文件以窥师范学校训育的发展缩影。其次本论文梳理了民国时期的训育制度和实施训育的重要举措,训育制度包括训育目标、训育原则、训育机构以及训育方法;重要举措包括了导师制、学生自治会以及军事训练,以实现对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的深度把握。本论文选取了训育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的两所师范学校,以此作为切入点归纳民国时期师学校训育实践的特点:重视人格培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及重视社会实践。最后结合训育制度以及学校训育实践,总结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成效以及局限性,借此已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激发师范生社会责任感,践行教育服务社会理念;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范生师德修养;融合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师范生自治管理能力。
梁珍珍[2](2021)在《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多次谈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形成了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相关论述。回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得起使命、扛得起责任、品行高尚的优秀青年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的新历史定位给党和国家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优良家教家风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价值观为根基,以爱岗敬业、孝亲敬老的道德伦理为基本准则,蕴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品德塑造和行为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发挥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来研究:第一部分是优良家教家风的基本概述。概述优良家教家风的相关概念,从家教、家风含义以及家教家风的相互关系入手,对优良家教家风进行解释,其后阐述优良家教家风的类型和内容,分析优良家教家风对社会、家庭、个人的重要作用。解决了优良家教家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发挥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等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奠基作用。优良家教家风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石,是维系大学生家庭和睦的精神内核,奠定了大学生成长的家庭基础;优良家教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支持作用。一方面,优良家教家风以礼修身、以德增智、以孝向善的内容丰富了大学生品行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另一方面,优良家教家风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及可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再次,促进作用。优良家教家风以其内容的通俗易懂以及生活化、日常化等特点容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进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三部分提出了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路径。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出发进行论述。将重视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高校优良家教家风传统教育力度、构建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三者相结合,实现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李佳娟[3](2020)在《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任务的变化,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需要好家风,而与时俱进的好家风尚未完全形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进行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的问题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好家风不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家风应包括怎样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原则、内容和路径等进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与之合拍、同步的家风,是充分发挥良好家风作用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新时代家风,要在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特点、功能进行符合时代背景的阐述,进而以此为基点,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依据、原则、内容与路径。从概念到依据到原则到内容再到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全过程,回答的是新时代家风的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构建的方向、构建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构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源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以满足广大家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需求为目标,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反映人民群众良好家庭面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从特征看,新时代家风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传承性、创新性、感染性、连接性和规范性,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对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彰显四个方面。新时代家风的构建,是一个基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建设工程。从历史依据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要发挥传统优良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积极作用,红色革命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社会主义好人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作用。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道德观、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的新发展,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指导。而从现实依据看,家庭的变迁、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需求,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动力。新时代家风构建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各个原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坚持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使之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服务。坚持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则要使新时代家风的构建契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主体的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目的在于促使新时代家风实现神形兼具。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家庭要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已经成为现实之问。从立身、治家、处世、致用、强国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促使家风与时代合拍、同步。立身之风包括知书达礼、审慎自律、尊老爱幼、择贤而友的核心内容,立身家风构建得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治家之风表现在健康生活、勤劳简约、互敬互爱、和顺和睦,治家家风能够为家庭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构建宽容豁达、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敬畏自然的处世家风,旨在让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宽容、友善、诚信和敬畏。而构建知行合一、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致用家风,是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家风建设的指向。在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构建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爱党爱国、共建共享的强国家风,有助于以优良家风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家风的构建,要通过构建主体、构建载体、宣传方式、构建方法等具体的路径得以实现。家庭成员、广大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主体,“六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载体看,要借助传统节日、地方文化、家风故事、文化产品等多重载体,促使广大家庭重视家风、构建家风。从宣传方式看,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新兴的宣传媒介展开宣传。从构建方法看,需综合运用言传身教、说服引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进而实现家家构建家风、形成家风的良好态势。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基础,阐述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是构建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前提,而明确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核心,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则是构建新时代家风的关键所在。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具有支撑作用,新时代家风的构建与形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具有积极价值。如果全社会重视新时代家风、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以良好家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雪娇[4](2020)在《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仁德”属于哲学范畴,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所要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道德思想的统称。“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德目,儒家经典《中庸》一书,将智、仁、勇并称为“三达德”。“仁”与义、礼、智、信并称为“五常”,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具有恒久性、传承性和现实性,值得后人不断继承、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学校体育中“仁德”的培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孔子“仁德”思想的研读,探求“新时代”学校体育培育“仁德”的新途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阅读并学习与“仁德”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仔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运用专家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访谈了河北省内以及省外的伦理学、体育伦理学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的相关专家,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予建设性意见,为本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增强论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一些重大赛事或学校体育中典型案例的分析,来印证论点并说明问题;立足历史文献,寻究“仁德”的语义、内涵以及孔子“仁德”思想的教育价值,结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价值以及途径等进行了多维度综合性的逻辑思辨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仁德”体现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善的品德概括,是行为规范、道德修养、道德标准的体现。关于“仁德”的思想内涵从爱人之仁和生生之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和概括。爱人之仁应做到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慧;克己复礼;博施济众等。对生生之仁的诠释,追求以“生生”为特征和纽带的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用仁爱之心来看待世间万物。“仁”有“生生”之意,体现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发挥生命创造力的生生不息精神,保持朝气蓬勃的生命力。2、总结出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优势:实践性、直观性、时效性、示范性。通过对这些优势的梳理,认识到学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仁德”培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原则体现在:健全生命的基本原则;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律己助人的忠恕原则。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恭敬之情;教导学生的宽容之心;发展学生的守信之德;培育学生的勤勉之行;启发学生的惠泽之恩。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价值包括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微观价值:仁德与坚韧品质;仁德与奉献精神;仁德与责任担当。宏观价值: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增强公民的民族自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3、学校体育中“仁德”的培育,主要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途径加以实施。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仁德”培育,是在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中融入“仁德”培育的内容来实现;课外体育活动中“仁德”的培育,主要通过扩展体育活动内容、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培育氛围来实施;体育训练中“仁德”培育的途径包括:创设情境激发“仁德”、言传身教发展“仁德”、因势利导培养“仁德”;体育竞赛中“仁德”培育可通过榜样激励融入“仁德”、合作精神强化“仁德”、拼搏精神践行“仁德”来进行。
张晓薇[5](2020)在《经亨颐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亨颐在政局动荡、民族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对社会现实以及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深刻剖析,并结合其人生经历与德育实践,形成丰硕的德育成果。经亨颐德育思想强调“人格纯正之教育”的德育理念,秉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德育目标,囊括了人生观教育、人格教育、纯正教育、时政教育、实效教育、艺术美育、纯正体育等德育内容,旨在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使其成为正直、坚毅、能担当大任的社会栋梁之才,还创造性地提出诸多德育方法,包括“分团教育,重视积累”、“学生自治,人格训练”、“他律自始,自律终成”等。除此之外,对于德育,经亨颐并非仅作理论探讨,他还是个兢兢业业的实践者、改革家。在推行德育理念时,经亨颐并未简单地灌输了事,而是通过浙江一师、春晖中学等教育实体机构,竭力开展生动的德育实践,希冀实现其德育理想。经亨颐的德育思想作为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滚动的时间长河中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极具研究价值。通过对经亨颐德育思想的整体梳理,挖掘其德育思想中的精髓,并结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我们可发现经亨颐德育思想对青年德育观的塑造以及人格的完善具有极高当代价值,也有利于新时代德育思想的发展。
石莹[6](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朱续荣[7](2020)在《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父母教子的依据,也是治家法则、管理家庭的标准,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古代社会进行道德教化的有效方式。传统家训文化发轫于封建时期,随着这一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家训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子治家,它往往被统治阶级赋予政治色彩及教化意义,用来约束社会成员行为和家庭伦理秩序,成为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及国家治理的法宝。从这一意义上讲,传统家训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剔除了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封建糟粕之后,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传统优秀家训文化中所蕴含的修身之本、齐家之要、处世之法、为政之道等德育内容,以及养正于蒙、以身作则、宽严相济、因材施教等德育方法,承载着培养道德修养,塑造人格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家庭不和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因此,在新时代,深入挖掘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辩证地分析并准确地把握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的精髓要义,实现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优秀家训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塑造个体品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家风,实现家庭的和谐,弘扬;三是有利于厚植家国情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对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与目的,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从厘定传统家训文化的概念入手,解析了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并系统回顾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演变,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大量传统家训文化经典及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读,归纳和总结出蕴涵于其中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实施方法。第四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评价和剖析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第五部分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和提炼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尝试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金怀菊[8](2020)在《习近平劳动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创造人类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劳动美德的基础上,着眼于当今国际形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新时代的劳动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劳动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新局面和新境界。习近平劳动思想体现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性,坚定有力地回答了新时代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有价值吗?劳动还能致富吗?等问题,并且还表明了为什么劳动能够创造幸福、什么样的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等问题。习近平劳动思想深刻阐述了劳动助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申了劳动的力量,这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劳动者地位和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明确了“创造伟大”的发展动力,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指明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立足时代分析和把握习近平劳动思想,并从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形成基础、主要内容、重大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对习近平劳动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和系统的认识,汇聚起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我国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柱。全文共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形成基础。这部分主要围绕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现实背景和实践基础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德是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国际发展局势和国内劳动领域的新变化是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习近平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实践和基层从政经验是其劳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习近平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聚焦于劳动价值论、劳动创新论、劳动教育论、劳动和谐论、劳动保障论和劳动幸福论六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具体内涵。习近平坚定有力地扭转了当今社会和劳动领域出现的质疑劳动价值、看不起普通劳动者、轻视体力劳动、贪图不劳而获、崇尚暴富等错误价值观念,强调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调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以培育劳动精神,形成崇尚、热爱、尊重劳动的价值取向;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幸福等论断。第三部分,习近平劳动思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劳动思想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活力,彰显出新时代的风采;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提供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思路;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拓宽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筑牢了共产党人的思想长城,推进伟大工程建设的行动引领。
褚楚[9](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王艳[10](2019)在《教科书中民族精神的演绎与呈现 ——基于民国时期(1917-1934)小学公民科教科书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民族精神培育作为各国传承其文化传统和培养民族认同感的趋势和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当前从教科书视角来探究民族精神的落实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民国时期作为中西文化大融合的时期,此时的公民教科书作为传递公民知识和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更是具有其特殊性。研究民国公民科教科书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呈现,也是如今面对世界文化碰撞、交流民族精神培育的应有之义,更有助于我国当前德育教材的编写和民族精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民国1917年—1934年不同时期的三套公民教科书中华民族的演绎及其渗透机制进行系统的剖析,总结民国时期公民科教科书民族精神渗透机制和培育方式的基本特点,力求为我国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章节,在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且建构了教材选文系统分析、作业系统分析和综合实践系统分析的教科书分析框架,确立了本研究的整体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部分,依据上述分析框架对民国时期(1917-1934)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演绎和公民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呈现进行分析。发现1917年出版的《国民学校公民读本》更加偏好介绍国家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在体裁采用知识陈述的方式,选材的范围多局限于介绍国情和政治制度等我国政治知识,在教育教学上采用形式教学的方式,练习系统的设置也多为思考课本知识,在评价方式上以教师评价和书面测试为基本测量方式;1924年出版的《新学制公民教科书》的内容虽然仍以国家知识介绍为主,但开始关注学生私德和公德的培养,在体裁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出现故事、对话和规章的形式,在教育教学上基本沿用了形式教学法,练习系统的设置也基本为思考课本内容的知识,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也基本以教师考评和书面测评为主;1933年陆伯羽编撰的《模范公民训练册》更加偏好学生私德的培养与良好行为的构建,体裁上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更是出现了单元教学体例将课文进行了统整,在教育教学上选择了重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在练习系统的设置上一改以往思考课本知识内容的方式,开始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参与,书面、实践记录等多形式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本文还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人与人三对关系来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变迁: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家国一体”思想下的爱国主义经历忠君到爱国,从遵循天下观念转变为国家观念;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从重“独善其身”的私德培养到强调“兼济天下”的公德心建构;人际关系上,沿袭了以往的“以礼待人”的和谐社会观,但又更加强调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基于上述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是总结和反思我国民族精神的演绎,从选文系统、练习系统、综合实践系统以及评价方式对德育教科书民族精神有关内容的设计和编撰策略提出建议。
二、培养青年学生的勤勉品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青年学生的勤勉品行(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 民国时期训育在师范学校中的特殊意义 |
(二) 民国师范学校训育为当下师范生师德教育提供借鉴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师范学校 |
(二) 训育 |
四、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 历史文献法 |
2. 个案分析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的历史背景 |
一、“训育”的演变与发展 |
(一) 清末时期——“训育”传入 |
(二) 民国前期——“训育”发展 |
(三) 民国中后期——“训育”完成 |
二、训育在师范学校中的特殊使命 |
三、民国时期相关训育政策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制度及举措 |
一、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制度 |
(一) 训育目标 |
(二) 训育原则 |
(三) 训育方法 |
(四) 训育机构 |
二、民国时期师范学校主实施训育的主要举措 |
(一) 导师制——训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二) 军事训练——训育实施的主要方式 |
(三) 学生自治会—训育实施的主要组织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具体实践——以两所师范学校为例 |
一、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训育实践 |
(一) “湘南革命摇篮”——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
(二) 五大训育方法——训话、礼仪、揭示、考察、讲演 |
二、四川省立剑阁乡村师范学校的训育实践 |
(一) 四川省立剑阁乡村师范学校的简介 |
(二) 三大训练课程——国防、政治、教学 |
三、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践的特点 |
(一) 重视人格培养 |
(二) 加强体育锻炼 |
(三) 重视社会实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成效与局限 |
一、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成效 |
(一) 增强师范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
(二) 推动师范生走向社会和服务社会 |
(三) 促进师范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
二、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局限 |
(一) 逐渐沦为国民党政府控制学生思想的手段 |
(二) 某些传统道德思想违背时代发展潮流 |
(三) 缺乏统一的训育体系整体效果甚微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对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
一、激发师范生社会责任感践行教育服务社会理念 |
二、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范生师德修养 |
三、融合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 |
四、尊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师范生自治管理能力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民国报刊 |
(三) 学位论文 |
(四)期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优良家教家风基本概述 |
第一节 优良家教家风的相关概念 |
一、优良家教家风的含义 |
二、优良家教家风的来源 |
三、优良家教家风的类型 |
四、优良家教家风的内容 |
第二节 优良家教家风的作用 |
一、对社会的作用 |
二、对家庭的作用 |
三、对个人的作用 |
第二章 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奠基作用 |
一、奠定大学生成长的家庭基础 |
二、奠定大学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支持作用 |
一、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二、营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三、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第三节 促进作用 |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
第三章 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注重家庭在优良家教家风教育中的作用 |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基础 |
二、健康的家庭环境是保障 |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关键 |
第二节 加强高校优良家教家风传统教育力度 |
一、立足主渠道,加强优良家教家风内容的宣传教育 |
二、利用新媒体,丰富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形式 |
三、把握实效性,优化优良家教家风教育方法 |
第三节 建构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大学生的社会环境 |
一、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主旋律 |
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
三、加强制度的保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调研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法 |
(四) 归纳演绎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风 |
二、新时代家风 |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 |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的特点与功能 |
一、新时代家风的特点 |
二、新时代家风的功能 |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传统优秀家风为源泉 |
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 |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五、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 |
六、以满足广大家庭的家风建设需要为目标 |
第二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 |
第一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历史依据 |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 |
二、红色革命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 |
三、社会主义好人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 |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依据 |
二、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 |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 |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依据 |
一、家庭的变迁 |
二、不同主体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 |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四、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 |
第一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一、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 |
二、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 |
三、实现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与创新当代家风相结合 |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 |
一、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 |
二、实现国外家风资源的洋为中用 |
三、实现新时代好家风的中为洋用 |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 |
一、契合个人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
二、契合家庭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
三、契合社会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
四、契合国家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 |
一、新时代家风在内容表达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
二、新时代家风在构建形式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
三、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构建新时代家风 |
第四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 |
第一节 立身 |
一、知书达礼 |
二、审慎自律 |
三、尊老爱幼 |
四、择贤而友 |
第二节 治家 |
一、健康生活 |
二、勤劳简约 |
三、互敬互爱 |
四、和顺和睦 |
第三节 处世 |
一、宽容豁达 |
二、与人为善 |
三、待人以诚 |
四、敬畏自然 |
第四节 致用 |
一、知行合一 |
二、开拓创新 |
三、爱岗敬业 |
四、服务社会 |
第五节 强国 |
一、遵纪守法 |
二、志存高远 |
三、爱党爱国 |
四、共建共享 |
第五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六位一体”共建家风 |
一、家庭成员是新时代家风的建设者 |
二、广大家庭是新时代家风的营造者 |
三、学校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参与者 |
四、社区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协作者 |
五、社会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推动者 |
六、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引领者 |
第二节 “守一望多”承载家风 |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二、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三、以家风故事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四、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第三节 “春风化雨”宣传家风 |
一、传统媒体必不可少 |
二、新媒体应充分利用 |
三、自媒体可适当使用 |
第四节 “态势聚合”形成家风 |
一、言传身教法 |
二、说服引导法 |
三、榜样示范法 |
四、比较鉴别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有关“仁德”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仁德”的研究 |
三、体育学界有关“仁德”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第三章 “仁德”的诠释 |
一、语义分析 |
二、“仁德”的内涵 |
(一)爱人之仁 |
(二)生生之仁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与“仁德”培育 |
一、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优势 |
(一)实践性 |
(二)直观性 |
(三)时效性 |
(四)示范性 |
二、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原则 |
(一)健全生命的基本原则 |
(二)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 |
(三)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 |
(四)律己助人的忠恕原则 |
三、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 |
(一)培养学生的恭敬之情 |
(二)教导学生的宽容之心 |
(三)发展学生的守信之德 |
(四)培育学生的勤勉之行 |
(五)启发学生的惠泽之恩 |
四、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价值 |
(一)微观价值 |
(二)宏观价值 |
第五章 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途径 |
一、体育课中“仁德”的培育 |
(一)理论课中“仁德”的培育 |
(二)实践课中“仁德”的培育 |
二、课外体育活动中“仁德”的培育 |
(一)扩展体育活动内容 |
(二)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
(三)营造培育氛围 |
三、体育训练中“仁德”的培育 |
(一)创设情境激发“仁德” |
(二)言传身教发展“仁德” |
(三)因势利导培养“仁德” |
四、体育竞赛中“仁德”的培育 |
(一)榜样激励融入“仁德” |
(二)合作精神强化“仁德” |
(三)拼搏精神践行“仁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经亨颐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经亨颐德育思想溯源 |
2.1 人生经历 |
2.1.1 家庭熏陶:忧国恤民,胸怀大志 |
2.1.2 .留学经历:负笈东瀛,教育救国 |
2.2 时代背景 |
2.2.1 民族危机,教育救国 |
2.2.2 “新文化”引领“新教育” |
2.3 思想借鉴 |
2.3.1 国内传统思想 |
2.3.2 国外先进思想 |
3 经亨颐德育思想的整体架构 |
3.1 德育理念 |
3.1.1 人格纯正之教育 |
3.2 德育目标 |
3.2.1 以陶冶人格为核心 |
3.2.2 以全面发展为依托 |
3.2.3 以实践体验为途径 |
3.2.4 以学生主体为旨归 |
3.3 德育方法 |
3.3.1 分团经验,重视积累 |
3.3.2 学生自治,人格训练 |
3.3.3 他律自始,自律终成 |
3.4 德育实践 |
3.4.1 主掌一师,除旧布新 |
3.4.2 创办春晖,实践理想 |
4 经亨颐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追求价值人生 |
4.1.1 注重精神境界 |
4.1.2 “勤勉不变更” |
4.1.3 辩证对待关系 |
4.2 培养健全人格 |
4.2.1 团体主义之利与个人主义之利相结合 |
4.2.2 新国民之人格 |
4.2.3 诚:包括一切人格之要件 |
4.3 反对铸型,回归本真 |
4.3.1 教育为纯正之事 |
4.3.2 教育者为纯正之人 |
4.4 时事必观,心系家国 |
4.4.1 与闻政治:教育与政治不可离 |
4.4.2 爱国教育:国家主义不可抛 |
4.5 利于社会,服务民众 |
4.5.1 职业教育与职业陶冶 |
4.5.2 “愿为社会作马牛” |
4.6 陶冶情操,以美育德 |
4.6.1 陶冶人格、祛除媚俗 |
4.6.2 “立美”教育:重在“立人” |
4.7 锻炼体格,以体育德 |
4.7.1 “纯正体育” |
4.7.2 “运动会价值观” |
5 经亨颐德育思想的集中表达 |
5.1 学校训育 |
5.1.1 教育与训育:授与智识与指导品性相结合 |
5.1.2 训育之内容:意志之习惯,自律之精神 |
5.1.3 训育之意义:养良善之习惯,陶冶其品性 |
5.2 育德先育师 |
5.2.1 教师专任 |
5.2.2 严格要求教师品性 |
5.2.3 教养学生之要旨 |
5.3 学生本位 |
5.3.1 养纯洁之精神 |
5.3.2 服务社会为第一要义 |
6 经亨颐德育思想的总体评析 |
6.1 经亨颐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6.1.1 历史性超越: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合一 |
6.1.2 时代性进步:完善女性人格,提倡女子教育 |
6.1.3 当代性升华:增强道德素质,提升精神生活 |
6.2 经亨颐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6.2.1 知识教育何以必要 |
6.2.2 德育落实何以实现 |
6.2.3 人格教育何以万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家训文化及其历史演变 |
一、传统家训文化 |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萌芽期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期 |
(三)传统家训文化的成熟期 |
(四)传统家训文化的鼎盛期 |
(五)传统家训文化的转型期 |
第二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概述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内容 |
(一)修身之本 |
(二)齐家之要 |
(三)处世之法 |
(四)为政之道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 |
(一)养正于蒙 |
(二)以身作则 |
(三)宽严相济 |
(四)因材施教 |
(五)知行统一 |
第三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利于塑造“内圣外王”的个体道德人格 |
(二)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助于维系家族的稳定 |
(三)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益于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二)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必须坚持的原则 |
第四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利于个人品德的培育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 |
(三)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益于学校德育的开展 |
(四)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助于社会风尚的提升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
(一)加强个人对德育思想的践履能力 |
(二)重视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
(三)优化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
(四)加强对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宣传和落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8)习近平劳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学界现有研究的不足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 |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劳动思想的形成基础 |
第一节 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德 |
第二节 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一、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二、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第三节 习近平劳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实践 |
二、基层从政时期的劳动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 |
一、重视劳动本身的地位与价值 |
二、突出劳动的价值引领作用 |
三、关注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
第二节 劳动创新论 |
一、培育新型创造性人才 |
二、建树革命性创新精神 |
三、建构高效化工作机制 |
第三节 劳动教育论 |
一、实施以劳育人的教育方针,统筹五育并举育人格局 |
二、家校社携手合作,构筑劳动教育共同体 |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
第四节 劳动和谐论 |
一、弘扬劳动精神,创造浓厚的劳动文化 |
二、关爱劳动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
第五节 劳动保障论 |
一、完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
二、加大政策扶持,做好保障工作 |
三、加强法治建设,促进保障力度 |
第六节 劳动幸福论 |
一、以劳动创造为基础的劳动幸福论 |
二、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导向的劳动幸福论 |
三、以人民幸福为价值旨归的劳动幸福论 |
第三章 习近平劳动思想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活力,彰显出新时代的风采 |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治理经验 |
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第二节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提供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思路 |
一、全面部署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的总体要求 |
二、客观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对象的整体特征 |
三、勇于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手段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拓宽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 |
一、在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劳动支撑起民族的价值追求 |
二、在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劳动激荡起社会的实干精神 |
三、在个人价值标准层面,劳动促使人们实现行为自觉 |
第四节 筑牢了共产党人的思想长城,推进伟大工程建设的行动引领 |
一、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 |
二、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
三、劳动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的重要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教科书中民族精神的演绎与呈现 ——基于民国时期(1917-1934)小学公民科教科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族精神培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的趋势和要求 |
1.1.2 国家政策对于民族精神传统复兴的关注 |
1.1.3 民国公民科教科书编撰及文化精神研究的价值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追本溯源”: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教科书渗透的线索分析 |
2.1 中华民族精神历史传承的相关研究 |
2.1.1 中华民族精神定义和内涵的相关研究 |
2.1.2 近代民族精神内涵的相关研究 |
2.2 教科书和民族精神渗透的相关研究 |
2.2.1 民族精神在教科书中的渗透机制研究 |
2.2.2 我国德育教科书中华民族精神渗透的研究 |
2.2.3 民国时期公民科教科书中民族精神渗透的研究 |
2.3 教科书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 |
2.3.1 教育学视阈下的教科书分析 |
2.3.2 其他学科视阈下的教科书分析 |
第3章 “反求诸己”:从政治知识到自身修养的构建 |
3.1 三套公民教科书知识建构演化 |
3.1.1 偏好国家知识的《国民学校公民读本》 |
3.1.2 《新学制公民教科书》与公民科教科书的转型 |
3.1.3 偏好私德的《模范公民训练册》 |
3.2 公民科教科书体裁与体例分析 |
3.2.1 体裁上,公民科教科书的体裁愈发多样化和生活化 |
3.2.2 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古今中外 |
3.2.3 叙述视角更贴近学生生活——优良公民榜样的树立 |
3.2.4 整合多德目的单元体例式公民教科书 |
小结 |
第4章 “革故鼎新”:公民教科书中教育内涵及实践的转化 |
4.1 教学方式的革新——从形式教学到重体验、多学科融合教学 |
4.1.1 形式教学在公民教育的应用及衍生 |
4.1.2 走向重体验,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模范公民训练册》 |
4.2 练习系统的设置——从思考问题到思考“我” |
4.2.1 关注知识掌握的《国民学校公民读本》 |
4.2.2 兼顾知识回顾和思维训练的《新学制公民教科书》 |
4.2.3 帮助学生思考“我”的《模范公民训练册》 |
4.3 评价系统的更新——由教师评价到评价主体多样化 |
4.3.1 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国民学校公民读本》与《新学制公民教科书》 |
4.3.2 多样化、多主体评价方式在《模范公民训练册》中的运用 |
第5章 “兼容并包”:民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生成 |
5.1 “家国一体”思想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5.1.1 由忠君到爱国——“家国一体”思想的传承和变迁 |
5.1.2 从天下观念到国家观念——爱国主义的呈现 |
小结 |
5.2 “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做君子到做公民 |
5.2.1 以君子为范——以私德培育为中心的传统道德教育 |
5.2.2 公德培育在民国公民教科书的显现和进一步深化 |
小结 |
5.3 从依附服从到独立自主——传统人际文化的变迁 |
5.3.1 “以礼待人”——和谐人伦关系的传承 |
5.3.2 平等独立——人伦关系的转变 |
小结 |
第6章 “臻于至善”:民族精神演绎与培养的启示与展望 |
6.1 民族精神的演绎和特征的启示 |
6.1.1 通古博今,星火相传,丰富德育内容 |
6.1.2 中西并举,兼收并蓄,培养现代公民 |
6.2 民国公民科教科书编撰设计的启示及反思 |
6.2.1 重视教材选材的生活化和社会性 |
6.2.2 打破局限于知识训练的练习系统 |
6.2.3 重视教材拓展性活动设计,开发体验式德育教材 |
6.2.4 走向学生体悟和精神活动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民学校公民读本》教科书内容统计汇总表 |
附录2 《新学制公民教科书》教科书内容统计汇总表 |
附录3 《模范公民训练册》教科书内容统计汇总表 |
作者简历 |
四、培养青年学生的勤勉品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研究[D]. 陆慧灵. 扬州大学, 2021(09)
- [2]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D]. 梁珍珍.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D]. 李佳娟. 苏州大学, 2020(06)
- [4]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D]. 张雪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经亨颐德育思想研究[D]. 张晓薇. 浙江大学, 2020(08)
- [6]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D]. 朱续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习近平劳动思想研究[D]. 金怀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教科书中民族精神的演绎与呈现 ——基于民国时期(1917-1934)小学公民科教科书的分析[D]. 王艳. 浙江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