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佳[1](2021)在《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伦理观念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社会的“孝道”是道德伦常的基础,在家庭、社会乃至信仰层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家风建设”的倡导,家庭问题进一步被重视,民间故事中有关“孝道”的研究重新焕发活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且为多朝古都,蕴藏着厚重的祖根文化和孝廉文化,孕育了丰富完整的“孝道”伦理观念。因此,本文以河南民间“孝道”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文化背景,从故事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蕴含的伦理观念。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河南地区孝道故事的典型性;其次,对国内外在民间“孝道”故事类型、文学文化和伦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并对其进行学术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探析本文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研究的空间与价值;再次,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最后,阐述了本文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首先,借鉴故事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搜集到的一百二十余篇河南民间“孝道”故事进行分类,按照故事具体情节将其分为“弃老型、敬老型、弃敬相对型和弃敬转化型”四型,并进一步归纳为“生活压榨式、尽心事亲式、亲子不孝养子孝式和智决难题式”等十六式,并对各类故事内容进行概括。其次,剖析了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家庭伦理。从血缘关系维系的父子伦理、兄弟伦理和婚姻关系构成的夫妻伦理、婆媳伦理出发,考察中原民众孝道中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以及这种家庭伦理内在的矛盾与悖论。再次,阐释了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社会伦理。将河南民众的孝道从家庭延伸至社会,从家国同构下的君臣伦理、后天亲缘化的拟亲属伦理和亲密复杂的乡邻伦理出发,探析河南民众孝道中的社会伦理,以及这种社会伦理暗含的功利互惠的现实色彩。最后,透视了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信仰伦理,解读河南民众孝道的生存土壤和伦理根源。从生殖与祖先、佛与道、自然与命运方面透视民众孝亲之心的精神归宿,为当今人们的孝行找到精神依托。结语部分:对河南民间“孝道”故事的类型和其中蕴含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信仰伦理做总结,概括出河南民众的孝道伦理观念,阐释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品性,并进一步指出河南民众孝道伦理观念在当代社会的家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品格健全方面的现实价值。
刘敏[2](2021)在《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研究》文中指出走马镇作为知名的“故事村”具有典型性,它的兴衰与时代发展、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成渝古驿道对走马镇的影响重大,南来北往的人员往来交流使它成为民间文学的集散地。走马镇民间故事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并且拥有庞大的讲述群体。因为独特的代表性和历史、艺术价值,走马镇民间故事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走马镇民间故事是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兴衰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成渝古驿道对走马镇和走马镇民间故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随着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的相继建成通车,驿道功能的丧失使走马镇逐渐变成无人问津的偏僻小镇,民间故事集散地的地位受到冲击,但另一方面封闭的地理环境又使得民间故事得以完整的保存。笔者以走马镇民间故事为个案,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走马镇民间故事在时代中的变化,将其置于产生、生存的环境中分析其兴起、繁荣、衰落的原因,探讨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传承变迁,分析传承路线、传承群体以及走马镇民间故事的社会功能。通过田野调查采访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梳理传承脉络,了解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现状。
胡莉[3](2021)在《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苗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族群,信仰对象从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再到祖先崇拜甚至各类天地神祗。多神杂糅、多种文化融合的苗族民间信仰文化体现出他们在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传承与发展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差异。本文选取传统文化保存依然较为完整的湖南花垣排碧板栗村为核心调研点,逐步发现祖先崇拜是其核心信仰,而祖先崇拜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与本民族本地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一脉相承,通过故事叙事体现出来。本文从民间故事叙事与民间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切入,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明晰板栗村苗族群体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剖视他们背后的信仰特征与价值取向,厘清其信仰民俗心理形成的精神内核与行为路径,进而发现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原因。首先,通过观察板栗村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明确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从口头语言系统对主要流传的人类起源神话、家族与英雄故事、节日风俗传说、地名与山神传说等类型民间故事进行分门别类式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信仰表达,进而总结出板栗村祖先崇拜故事叙事多元性、地域性、功利性的特征。其次,从民间故事表达中抽象出板栗村祖先崇拜的主要信仰对象,对傩公傩母、龙神、竹王等族群始祖,蚩尤、驩兜等部落英雄,氏族家先与恩人等家族前辈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板栗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从行为习惯系统选取民俗主义未参与的火坑祭家先和土地庙祭祖两种信仰实践,辨析以包容和谐为基础、以服务自我为目的、以增强凝聚力为核心的“阿婆毒冬”祖先崇拜信仰内涵。最后,从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中,阐释民众心理感受系统的民俗心理,民族文化因子“自我不灭”使其对生命延续的追求、不忘艰苦奋斗成为精神内核。在文化适应下,板栗村民众对自己的民间信仰围绕其精神内核不断做出调适,不仅从自觉意识中通过扩大信仰对象、增加多样化功能、泛化祭祀仪式来丰富信仰内涵,也在民俗主义中通过身份转换、塑造节日等路径将信仰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文化,从而发现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板栗村苗族群体民间信仰的口头表达与生活实践的相关思考,有利于挖掘其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原因,进而为板栗村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指向性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寻找符合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有合理、合适和可持续等特征的创造性路径,从而有利于苗族等不同乡村地区文化振兴发展落地措施的实施。
程亮[4](2019)在《伍家沟村的口承狐精故事与狐仙信仰》文中指出通过湖北省伍家沟村的田野调查个案,对口承狐精故事的来源、口承狐精故事与书面狐精故事之间的关系、口承狐精故事对于当地人的意义,以及口承狐精故事与狐仙信仰的关系4个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伍家沟村的口承狐精故事可能有3个来源:一是古代的书面狐精故事,二是村民与外部人士的交流,三是村民的生活体验、想象与实践。当地人的生活体验是口承狐精故事的传承土壤,而古代经典的书面狐精故事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被改写,并逐步变成对于当地人有意义的口承狐精故事。口承狐精故事不仅反映当地人的生活体验,表达他们的愿望与需求,也成为当地人生活知识与记忆的一部分,反过来指导他们的生活,同时还是他们娱乐和教育的手段。狐仙信仰分成心意、可听、可视三个部分。口承狐精故事属于狐仙信仰的可听部分,是狐仙信仰的无形载体。村民们在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改编了许多口承狐精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村民的生活经验、回忆以及地方知识,也构成了狐仙信仰传播的文化语境。
郑妍妍,李垣璋,田运科[5](2018)在《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打造“武当民俗第一村”刍议》文中研究说明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是荆楚文化和道教文化在民间流传的"活化石",保护和传承伍家沟民间故事,可以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具有秦巴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特色,以生态和民俗体验为主,并与产业相结合的"武当民俗第一村"。
郑春元[6](2018)在《伍家沟村、耿村道教故事所透射的民众文化心理》文中认为武当山下的伍家沟村及河北的耿村是中国南北非常着名的故事村,都流传大量的道教传说故事。两村流传的故事类型有:仙道救人危难型、修道成仙型、天神惩恶赏善型、劣道劣仙损人害人型。两村道教传故事的特征是故事内容的泛道教化、故事中的神仙的世俗化、人性化、人情化。这些故事透射了下层民众多方面的文化心理。有神仙信仰、希望天神惩恶赏善心理、对道教法术的向往崇尚心理、对劣道劣仙的憎恶心理、对道教神仙信仰的实用主义的功利心理。
杨秋丽[7](2013)在《中国民间故事近30年研究回顾与总结 ——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统计,近三十年(1978-2010)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仅仅期刊论文就有1746篇之多。按照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已有成果从年度分布、选题分布、研究队伍建设情况三方面进行的统计发现:1978年以来,民间故事研究论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在数量上有微弱的波动;民间故事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已形成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化故事学人才队伍。但民间故事各文类研究状况表现出不平衡性,民间故事本体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民间故事领域研究队伍具有广泛性,但约有77.6%的作者是这一园地的匆匆过客。定量分析直观的呈现了近30年民间故事园地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定性分析更侧重于揭示表象背后的真实状况及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故事的文本研究,以比较研究、类型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三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而民间故事的田野研究,湖北西部地区的民间故事讲述家、故事村受到了较多关注。对这两方面的定性分析显示:民间故事文本研究的多种研究方法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呈现出多种范式并存的状态;民间故事的田野研究,拓宽了故事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田野工作的规范性和理论运用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民间故事研究领域存在着文本研究与田野研究并行发展,并有从文本向田野倾斜的趋势,引起了学界的反思。未来的民间故事研究,应重新思考文本与田野的关系,并随着文本研究和田野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效互补,建立起一种综合性的研究范式。
柴楠[8](2013)在《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口述文学形式,民间故事是由故事文本、作者(讲述者)、读者(听众)、讲述语境等诸多要素共同建构而成的。以美国学者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流派倡导抛开对口述文学进行的狭义文本研究,开展包括民间故事文本与其讲述情境在内的广义文本研究,即将口述文学视为一种情境中的表演形式,倡导在讲述表演中对口述文本进行全面把握与深度勾描。这一研究范式已被我国民间故事研究者所广泛接受。在这一理论视角的引导下,本文以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及讲述文本作为研究资料,对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问题进行剖析,着力论述民间故事的接受者及其对民间故事接受对于民间故事的生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将此结论应用于对当代中国民间故事所面临的传承困境的解读。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具体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综述了国内外学界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对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作以论述。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间故事的生成问题进行探讨。本章从民间故事的讲述者、讲述情境与听众三个方面厘清影响民间故事生成的要素;从民众对美的追寻与故事的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民间故事生成的主要动因;从个体与群体两个角度对民间故事的具体生成过程加以分析,由此对民间故事的生成问题进行剖析。第二部分是对民间故事的接受问题进行解读。本章首先从文学接受理论与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出发探讨民间故事文本再认识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将接受者视为接受的主体,从接受群体的构成及其与故事意义生成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将文本作为接受的对象,从文本对于接受的限制性与文本的多层次结构两个维度对其加以考察;在分析接受过程时主要论述了读者的接受视野及接受者与文本的互动两个问题。第三部分围绕着民间故事接受对于民间故事生成的影响展开。本章首先将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关系纳入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中进行分析,得出民间故事接受对于生成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讲述情境中讲述者对接受者的追随以及接受者预期对于讲述者的影响角度分析了接受者对于民间故事生成的影响。同时从文本的多层次语言结构以及召唤性结构角度阐发民间故事接受对于生成的重要影响意义。余论部分是将本文的研究结论应用于对当代中国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问题的解读。从生成与接受的视角解读当代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讲述活动所遭遇的困境,并提出了当代中国民间故事的学术的接受、文学的接受与消费的接受的三种发展路径,旨在为当代中国民间故事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当代中国民间故事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运用跨学科方法,借用了马克思消费理论、文学接受美学、民俗学表演理论、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对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问题进行解读。综合笔者的田野调查及诸多民间故事研究者的调查报告与研究结果,在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拨开数量庞大、种类繁杂的民间故事表象,对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问题做整体性的理论研究,力求准确、细致、客观地对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问题进行挖掘,并将之作为解读当下中国问题的思考方式,使本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胡遂生,钱超,杜艳[9](2011)在《武当文化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文中研究表明武当文化研究历时十余年,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既有总体概况,又有专题切点。收集归类武当文化研究论文并汇集成索引,可以展现已有学术成就,进而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刘丽丽[10](2011)在《李自成传说研究》文中提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历史长河中是个“大起大落”的人物。明清之际他以“流贼”面貌出现,而毛泽东时代则被称之为“大顺将军”。对李自成的研究,明清时期流贼的叛逆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民国时期,李自成归宿之谜成为人们探寻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文学界围绕着李自成的阶级性问题、宿命观、帝王思想等展开讨论。进入21世纪,对李自成整个人生历程的思考则成为主旋律。其实在民间,传说自明末至今从未中断过,这些口头作品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它是底层民众对李自成人生思考的经典表达。本文首先概括了李自成传说的分布,勾勒出传说圈,总结出传说的主要类型。然后以时间脉络为基础,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选取典型意义的情节类型,比较研究作家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互动规律,从对比中再探讨民间文学李自成传说传承的恒久生命力。正文共分五章:在“绪论”里,主要说明关于对李自成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作为历史人物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明清时期至今,在史学界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但是李自成的研究在文学界,尤其是在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力度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对各个时代作家文学作品及民间文学作品中对李自成的叙事梳理,并将有意义的同一情节类型对比,比较探寻两种文学类型的互动规律,更重要的是从对比中再探讨民间文学李自成传说传承的恒久魅力。绪论中并介绍了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及术语概念等问题。第一章“李自成传说概述”。本章共有两节内容。主要概括了李自成传说的分布,勾勒出陕西、京晋豫、鄂湘三个传说圈,并将其总结为三类八种类型。对所搜集到的传说进行概括分类总结,以期能从整体上把握传说、理清思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李自成起义前的主要情节类型”。本章共有两节内容。归纳李自成文学作品中在其“起义前”阶段的主要情节类型,并重点分析“神异出世”型与“幼年聪敏”型在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的主要状况,探讨同一类型在两种文学类型中的互动规律特点。“神异出世”型在两种文学类型中表现出迥异的建构模式,而“幼年聪敏”型则基本继承了文学传统。第三章“李自成征战中的主要情节类型”。本章共有两节内容。“闯王征战”和“祖坟被毁”两种典型的情节类型是本章论述的重点。“闯王征战”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是历史事件的线性呈现,而民间文学作品中却多刻画某战役中李自成取胜,以断点模式呈现出来。“祖坟被毁”情节类型多以亲历者所忆文本为蓝本流传后世。第四章“李自成战败后的主要情节类型”。本章共分两节内容。归纳李自成文学作品中在其“战败后”阶段的主要情节类型,进而分析“误遭杀害型”与“出家为僧型”在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的主要状况,探讨每一种文学类型在选取特定情节类型上采取的选择策略。第五章“李自成传说的传承特质”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共有四节内容。“箭垛式的情节类型”是本文进行分析的基础。首先,本文从李自成传说传承根基、传承节点与传承动力等方面探讨传承特质。传承的根基,主要在于民间传说对母题核心因子的选择继承,而且从这种选择结果可表现出它们在借鉴的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立的二元建构体系。传承的节点即传说具有断点式特征,它更注重选取历史事件的一个关键点,给予所谓合理的逻辑推理;除此之外,民间传说的传承是族群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民间传说言语叙事还是习俗礼仪行为叙事,它们都是族群自觉建构下的集体记忆,而这种集体记忆反过来又会强化言语叙事与行为叙事。传承的动力,李自成文学作品中对其归宿的各种不同叙事,一方面来自创作者叙述立场的差异,一方面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剧英雄的崇拜及“英雄不死”观。其次,本文分别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探寻李自成传说在传承上恒久生命之动力。具体可感的风物与“在地化”的民众经验,以及时代人物的感召力等都为李自成传说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二、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伦理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选题缘由 |
2.河南地区“孝道”故事的典型特征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孝道”故事的相关研究 |
2.“孝道”伦理观念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一、河南民间“孝道”故事的类型 |
(一)弃老型 |
1.生活压榨式 |
2.狠心弃养式 |
3.薄葬送终式 |
(二)敬老型 |
1.尽心事亲式 |
2.救亲危难式 |
3.无奈牵挂式 |
4.体谅尊敬式 |
5.忠孝并存式 |
(三)弃敬相对型 |
1.亲子不孝,养子孝式 |
2.儿子不孝,儿媳孝式 |
3.孝子善报,逆子恶报式 |
4.孝母不孝父式 |
(四)弃敬转化型 |
1.智决难题式 |
2.换位触动式 |
3.矛盾调和式 |
4.矛盾激化式 |
二、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家庭伦理 |
(一)父子伦理 |
1.养:重孝的伦理取向 |
2.弃:现实的伦理选择 |
(二)兄弟伦理 |
1.同气连枝的兄弟 |
2.互谅互助的妯娌 |
(三)夫妻伦理 |
1.家庭权力的偏移 |
2.两性之爱的矛盾 |
(四)婆媳伦理 |
三、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社会伦理 |
(一)君臣伦理 |
1.移孝作忠的伦理倾向 |
2.弃忠保孝的伦理诉求 |
(二)拟亲属伦理 |
1.知恩图报的伦理内涵 |
2.功利互惠的伦理实质 |
(三)乡邻伦理 |
1.重义轻利的伦理追求 |
2.义利相对的伦理矛盾 |
四、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信仰伦理 |
(一)生殖与祖先 |
1.血脉永续的生殖崇拜 |
2.尊崇长辈的祖先崇拜 |
(二)“佛”与“道” |
1.佛教因果报应说 |
2.道教神仙信仰观 |
(三)自然与命运 |
1.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
2.趋利崇福的命运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故事村民间故事的研究 |
二、故事村传承人研究 |
三、走马镇民间故事的多视角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走马镇生态环境与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传播 |
第一节 走马镇自然环境与民间故事 |
一、“一脚踏三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民间故事的八方汇集 |
二、古驿道废弃后封闭的环境与民间故事的保存 |
第二节 走马镇人文环境与民间故事 |
一、商贾集市与民间故事的传承传播 |
二、茶饮之地与民间故事的传承传播 |
第二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研究 |
第一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传承路线 |
一、走马镇民间故事的江湖传承 |
二、走马镇民间故事的地缘传承 |
三、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业缘传承 |
四、走马镇民间故事的血缘传承 |
五、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书面传承 |
六、走马镇民间故事的学校传承 |
第二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群体 |
一、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期的故事讲述家群体 |
二、当代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 |
第三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讲述的功能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解释功能 |
第三节 教育功能 |
第四节 娱乐功能 |
第四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困境与保护对策分析 |
第一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困境 |
一、故事讲述时空退化 |
二、故事生活属性弱化 |
三、听众兴趣减弱 |
四、传承群体老龄化与萎缩 |
五、民间故事传播方式滞后、开发与活用不足 |
第二节 走镇民间故事活态传承保护对策 |
一、实施“整体性保护”,重点关注民间故事的生存空间 |
二、尊重民间故事讲述规律,让故事从书本回归生活 |
三、提高社区民众文化自信,加强社区参与 |
四、丰富故事讲述形式,激活多种传承方式 |
五、拓展民间故事传播渠道,重视听众文化消费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走马镇民间故事部分传承人采录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民间故事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 |
1.2.2 湘西苗族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
1.2.3 祖先崇拜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田野经历和资料来源 |
第2章 花垣板栗村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生存环境 |
2.2 人文环境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村落人文 |
第3章 基于实践的祖先崇拜故事 |
3.1 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 |
3.2 叙事单元与故事类型 |
3.2.1 创世:人类起源神话 |
3.2.2 迁徙:家族与英雄故事 |
3.2.3 生活仪礼:节日风俗传说 |
3.2.4 精神依托:地名与山神传说 |
3.3 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特征 |
3.3.1 多元性 |
3.3.2 地域性 |
3.3.3 功利性 |
第4章 板栗村生活实践中的祖先崇拜 |
4.1 板栗村祖先崇拜信仰对象 |
4.1.1 族群始祖 |
4.1.2 部落英雄 |
4.1.3 家族前辈 |
4.2 祖先祭祀的实践传承与变迁 |
4.2.1 火坑祭家先 |
4.2.2 土地庙祭祖 |
4.3“阿婆毒冬”个案剖析 |
4.3.1 基础:包容和谐 |
4.3.2 目的:服务自我 |
4.3.3 核心:增强凝聚力 |
第5章 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 |
5.1 自我不灭: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的民俗心理 |
5.1.1 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
5.1.2 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 |
5.2 文化适应下祖先崇拜的信仰实践 |
5.2.1 民众自觉中的祖先崇拜 |
5.2.2 民俗主义中的信仰实践 |
5.3 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关系 |
5.3.1 故事叙事对信仰实践的现实指导 |
5.3.2 信仰实践对故事叙事的重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伍家沟村的口承狐精故事与狐仙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伍家沟村的概况 |
二、《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的出版与狐精故事 |
三、伍家沟村狐精故事的概要 |
四、讨论 |
(一)口承狐精故事的特征与类型 |
1.狐的称呼 |
2.登场人物 |
3.狐栖息的地方和人与狐相遇的地方 |
4.狐变身与人狐婚 |
5.驱狐与民间宗教人士 |
6.搬运财物 |
7.狐精故事的类型 |
(二)口承狐精故事与狐仙信仰 |
1.狐精故事的来源 |
2.狐精故事与村落生活的关系 |
3.狐精故事与狐仙信仰的关系 |
五、结语 |
(5)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打造“武当民俗第一村”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伍家沟民间故事村的现状 |
二、伍家沟民间故事村的优势 |
1. 伍家沟村民间故事数量多、内容丰富。 |
2. 伍家沟村地理位置毗连武当山和丹江口库区。 |
三、伍家沟村乡村旅游开发思路 |
1. 村史主题区 |
2. 神话主题区 |
3. 人物传说主题区 |
4. 精怪主题区 |
5. 机智主题区 |
6. 道教主题区 |
7. 童话主题区 |
8. 手工艺和特产主题区 |
9. 风俗主题区 |
(6)伍家沟村、耿村道教故事所透射的民众文化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村道教传说故事的主要类型 |
(一) 仙道救人危难型 |
(二) 修道成仙型 |
(三) 天神惩恶赏善型 |
(四) 劣道劣仙损人害人型 |
二、两村道教故事的特征 |
(一) 故事内容的泛道教化 |
(二) 道教神仙的世俗化、人性化、人情化, 与民众关系密切 |
三、两村道教传说故事所透射的民众的文化心理 |
(一) 神仙信仰 |
(二) 希望天神惩恶赏善心理 |
(三) 对道教法术的向往崇尚心理 |
(四) 对劣道劣仙的憎恶心理 |
(五) 对道教神仙信仰的实用主义的功利心理 |
(7)中国民间故事近30年研究回顾与总结 ——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民间故事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
1.1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
1.2 民间故事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
第2章 民间故事的文本研究 |
2.1 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以“蛇郎型”、“求好运型”故事为例 |
2.2 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以“螺女型故事”研究为例 |
2.3 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难题求婚”型故事研究为例 |
第3章 民间故事的田野研究 |
3.1 故事家研究——以对鄂西地区三位故事家的研究为例 |
3.2 故事讲述情境:表演空间的考察 |
3.3 故事村研究——以对湖北伍家沟村的研究为例 |
3.4 故事讲述研究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术语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民间故事的生成 |
2.1 民间故事的生成要素 |
2.1.1 讲述者:民间故事的生成主体 |
2.1.2 讲述情境:民间故事的生成语境 |
2.1.3 听众:民间故事的潜在生成者 |
2.2 民间故事的生成动因 |
2.2.1 对美的追寻是民间故事生成的重要推力 |
2.2.2 民间故事的功能促进民间故事生成 |
2.3 民间故事的生成过程 |
2.3.1 作为讲述者的个体追求 |
2.3.2 作为故事传承的群体追求 |
第3章 民间故事的接受 |
3.1 民间故事文本再认识的可能性 |
3.1.1 接受理论对民间故事接受研究的启示 |
3.1.2 民间故事接受研究的心理学依据 |
3.2 听众与读者:民间故事的接受主体 |
3.2.1 民间故事接受群体的构成 |
3.2.2 接受主体与民间故事意义的生成 |
3.3 故事文本:民间故事的接受对象 |
3.3.1 民间故事文本对接受的限制 |
3.3.2 民间故事文本的多层次结构 |
3.4 民间故事的接受过程 |
3.4.1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对故事接受的影响 |
3.4.2 接受者与文本的互动 |
第4章 民间故事接受对生成的意义 |
4.1 生产消费关系中的民间故事生成与接受 |
4.1.1 民间故事消费使民间故事生成价值得以实现 |
4.1.2 民间故事消费对民间故事生成的影响 |
4.2 接受者对于民间故事的生成的影响作用 |
4.2.1 讲述者对接受者的追随 |
4.2.2 接受者的预期对民间故事生成提出具体要求 |
4.3 文本接受对于民间故事生成的作用 |
4.3.1 文本的多层次语言结构为民间故事生成提供空间 |
4.3.2 民间故事文本的召唤性结构引导接受者进行再创作 |
余论:从接受的视角探寻当代中国民间故事生成的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武当文化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论文提纲范文)
序 |
理 论 |
历史与人物 |
信仰与仪式 |
建筑与文物 |
民俗 |
武术 |
音乐与美术 |
医药与养生 |
文学 |
旅游与经济 |
【编校:饶咬成,蔡贤富】 |
(10)李自成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历史学 |
二、文学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 |
第四节 资料来源及主要术语的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主要术语的说明 |
第一章 李自成传说圈与类型 |
第一节 李自成传说圈 |
一、陕北李自成传说圈 |
二、京晋豫李自成传说圈 |
三、鄂湘李自成传说圈 |
第二节 李自成传说类型 |
一、起义前的传说类型 |
二、征战中的传说类型 |
三、战败后的传说类型 |
第二章 李自成起义前的主要情节类型 |
第一节 "起义前"主要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的状况 |
一、作家文学作品中的神异出世型 |
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幼年聪敏型 |
第二节 "起义前"主要情节类型在民间文学中的状况 |
一、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神异出世型 |
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幼年聪敏型 |
小结"神异出世"与"幼年聪敏"情节类型之传承 |
第三章 李自成征战中的主要情节类型 |
第一节 "征战中"主要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的状况 |
一、作家文学作品中的闯王征战型 |
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祖坟被毁型 |
第二节 "征战中"主要情节类型在民间文学中的状况 |
一、民间文学作品中的闯王征战型 |
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祖坟被毁型 |
小结"闯王征战"与"祖坟被毁"情节类型之传承 |
第四章 李自成战败后的主要情节类型 |
第一节 "战败后"主要情节类型在作家文学中的状况 |
一、作家文学作品中的误遭杀害型 |
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出家为僧型 |
第二节 "战败后"主要情节类型在民间文学中的状况 |
一、民间文学作品中的误遭杀害型 |
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出家为僧型 |
小结"误遭杀害"与"出家为僧"情节类型之传承 |
第五章 李自成传说传承特质 |
第一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根基 |
一、母题核心因子的选择机制 |
二、李自成传说情节类型的二元建构 |
第二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节点 |
一、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 |
二、行为叙事与集体记忆 |
第三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动力 |
一、悲剧英雄的崇拜 |
二、英雄不死观念 |
第四节 李自成传说的传承维度 |
一、李自成传说共时传承之"在地化" |
二、李自成传说历时传承之"阶层化" |
结语 |
附录1 李自成传说类型分布表 |
附录2 李自成传说目录索引 |
附录3 与李自成相关的其他人物传说 |
附录4 李自成亲族分布图 |
附录5 李自成传说地域分布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的伦理观念研究[D]. 王佳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研究[D]. 刘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3]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D]. 胡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伍家沟村的口承狐精故事与狐仙信仰[J]. 程亮.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5]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打造“武当民俗第一村”刍议[J]. 郑妍妍,李垣璋,田运科.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6]伍家沟村、耿村道教故事所透射的民众文化心理[J]. 郑春元.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7]中国民间故事近30年研究回顾与总结 ——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D]. 杨秋丽. 湘潭大学, 2013(03)
- [8]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D]. 柴楠. 辽宁大学, 2013(11)
- [9]武当文化研究论文索引(2001-2010)[J]. 胡遂生,钱超,杜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 [10]李自成传说研究[D]. 刘丽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