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诊断胆道蛔虫、胰管蛔虫并存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娟[1](2019)在《超声诊断胰管蛔虫引起阻塞性胰腺炎1例》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胰管蛔虫引起阻塞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收治并采用超声方法诊断的典型胰管蛔虫引起阻塞性胰腺炎患者1例进行探讨,分析该病在超声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胰腺增大,回声减弱,主胰管均匀扩张,内径约7mm,其内见"双线状"强回声,有蠕动感。结论:超声检查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胰管蛔虫引起的阻塞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的异常肿大以及胰腺内部结构出现强回声的不规则条索状光带,因此可以在胰管蛔虫引起阻塞性胰腺炎疾病的诊断中应用。
郭桂兰[2](2015)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胆道梗阻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DUS)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胆道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确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指导临床对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具体如下:(1)收集经手术、病理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 ERCP)诊断为胆道梗阻12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完成CDUS、常规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检查。(2)由两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梗阻的部位、程度,病灶特征及周边情况等。(3)分别统计CDUS与MRI在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结果。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定位和定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20例胆道梗阻病例,其中CDUS定位准确的有114例,MRI定位准确的有116例,两者定位灵敏度分别为95%、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在120例病例中CDUS定性准确的有95例,MRI定性准确的有112例,两者定性灵敏度分别为79.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1例良性病变中,65例CDUS定性准确,MRI定性准确的有74例,两者灵敏度分别为80.2%、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39例恶性病变中CDUS与MRI定性准确的分别为30例、38例,两者灵敏度分别为76.9%、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1.CDUS与MRI在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方面具有等效性。2.MRI对胆道梗阻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优于CDUS。
何栋梁[3](2015)在《评价彩超对肝外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诊和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确诊的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对经超声诊断的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9例肝外胆管疾病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2%(372/39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4.5%,肝外胆管癌诊断符合率为89.3%,胆道蛔虫诊断符合率为86.0%,胆总管囊状扩张诊断符合率为100%,漏诊、误诊27例(占6.76%)。结论:超声检查对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需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诊断。
秦勇,蔡金华,丁永刚[4](2015)在《儿童胆道蛔虫病的MRI表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胆道蛔虫病(BA)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BA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虫体信号:表现为条状低信号充盈缺损13例,其中呈典型"三线"征5例;虫体位置:胆总管内12例,合并肝内胆管内3例,合并胆囊内蛔虫2例,单发于肝内胆管1例;虫体数量:除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胆道内可见多条蛔虫外,其它多为12条;虫体形态:呈条状、圈状、团状等多形态表现;并发症:13例BA均并发胆管扩张,合并胆管炎4例、胆囊炎2例,胰管轻度扩张3例。结论儿童胆道蛔虫病MRCP表现在虫体信号、位置、数量及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常可对BA做出正确诊断。
肖菁[5](2011)在《胆道蛔虫病的超声检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胆道蛔虫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并探讨操作手法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上腹部疼痛或阵发性钻顶样痛伴恶心呕吐患者行上腹超声检查并配合较好操作手法,观察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内回声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检出胆道蛔虫36例(36/41),误、漏诊5例,其中胆道隔膜畸形1例,肝外胆管不扩张致漏诊3例,患者因过度肥胖、肠腔气体过多致总胆管显示不清而漏诊1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蛔虫所在部位,指导临床及时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善于利用较好检查技术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周文策[6](2011)在《ERCP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内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目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是外科急危重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效果尚不满意。本研究通过评价内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改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间收治的105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行内镜ERCP+EST+ERBD,同时放置肠内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与55例常规治疗联合肠内外营养的患者进行比较。分别对患者术后主观症状、体征、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清内毒素含量、TNF-α、IL-10、CD4+/CD8+、CT分级、患者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入选患者均可顺利完成两种治疗方案。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内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方案对患者主观症状、体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内毒素血症、TNF-α、IL-10、CD4+/CD8+、CT分级改善明显,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结论内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第二部分ERCP术后胰腺炎技术层面危险因素分析(附7168例报告)目的: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四个发展时期中PEP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试图证实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逐渐下降可能是归于严格的患者选择标准、内镜设备的完善和技术的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9年12月至2010年3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7168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CP设备和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病例被分成4组。对各组间PEP的发病率和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7168例ERCP术后胰腺炎的总发生率为3.70%(265/7,168)。比较四个时期PEP的发生率,第一阶段为4.09%(77/1,884);第二阶段为5.79%(86/1,489);第三阶段为3.95%(62/1,568);第四阶段为1.80%(40/2,227)。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胰管内支架置入(OR 0.300)和应用异丙酚复合麻醉(OR 0.632)对于PEP似乎是保护性因素。通过多变量分析,发现重复插管(OR 3.462)、胰管造影(OR 3.218)、胆管括约肌球囊扩张(OR 2.847)、乳头预切开(OR 2.493)、高压非选择性注射(OR 1.428)、过度电凝切开(OR 1.263)、既往胰腺炎病史(OR 3.843)和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OR 1.782)是明确引起PEP相关危险因素。结论:PEP发生率的明显降低与不断改善的ERCP操作技术相关。通过持续地改进ERCP技术,例如常规使用导丝、高选择性插管、胰管内支架置入和谨慎的乳头切开,PEP发病风险可以尽可能被降低。第三部分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目的: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是最常见的和最严重的ERCP术后并发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内镜下胆胰管双支架植置入术对PEP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普外二科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经ERCP诊疗中心对行内镜治疗的具有PEP高危因素的患者409例,根据术中是否留置胆管支架及胰管支架分为三组,分布比较各组之间PEP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PEP发生率:无支架组23.2%(13/56),ENBD/ERBD组11.9%(32/270), ERBD+ERPD组3.6%(3/83),三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三组患者轻度PEP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但ERBD+ERPD组中度PEP的发生率较无支架组(1.2% vs.0.10.7%;P=0.017)和ENBD/ERBD组(1.2% vs.7.4%;P=0.035)均显着降低;ENBD/ERBD重度PEP的发生率较无支架组显着降低(1.1%vs.7.1%;P=0.018)。结论:内镜下胆胰管双支架置入术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PEP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肖立禄,王永平,任善殷[7](201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82例彩色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患者声像图表现及其并发症的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彩色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及其并发症准确率达93.9%,漏误诊率占6.1%。结论超声诊断胆道蛔虫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可动态观察,是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明确有无合并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程华,路华[8](2010)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胆道良性疾病患者22例,其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狭窄1例,胆道蛔虫6例。对患者采用ERCP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2例,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90.91%,失败2例,失败率9.09%。3例(13.64%)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感染1例,乳头切开口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结论:ERCP能够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及胆道蛔虫等胆道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无相关死亡率的优点。
李灿琴,王丽娜[9](2010)在《胆管蛔虫并发症68例超声诊断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胆管蛔虫并发症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9年8月间我院超声诊断68例胆管蛔虫并发症的资料。结果18例行内窥镜胆总管取虫术,12例胆管蛔虫伴胆管结石并阻塞性黄疸行手术,38例胆管蛔虫并发症行药物治疗追踪观察,通过随访对照分析超声诊断胆管蛔虫并发症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结论超声诊断胆管蛔虫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对胆管蛔虫并发症的追逆,超声检查确诊是主要手段,对并发症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刘淑萍[10](2009)在《B超诊断胆道蛔虫及其并发症24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B超诊断胆道蛔虫及其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5年2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B超诊断的胆道蛔虫病24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胆总管均有轻度扩张。2例肝外胆管明显扩张,位于胆囊内蛔虫,其声像图特征如同胆总管蛔虫的声像图改变。并发胆管炎或(和)胆囊炎者6例,胆管炎2例,胰腺炎1例,肝外阻塞性黄疸1例。结论B型超声用于诊断胆道蛔虫迅速方便、可靠程度高、重复性强、无痛苦等优点,也是目前影像诊断胆道蛔虫最有效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确定手术治疗方式。
二、超声诊断胆道蛔虫、胰管蛔虫并存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诊断胆道蛔虫、胰管蛔虫并存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诊断胰管蛔虫引起阻塞性胰腺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结论 |
(2)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胆道梗阻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实用价值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检查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4 图像分析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定位诊断 |
3.2 定性诊断 |
第4章 讨论 |
4.1 胆道梗阻概述 |
4.2 胆道梗阻良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4.3 胆道梗阻恶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4.4 CDUS与MRI诊断胆道梗阻的优势与不足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评价彩超对肝外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检查方法 |
1.4 检测指标及判断方法 |
2 结果 |
2.1 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 |
2.2 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癌 |
2.3 超声诊断胆道蛔虫 |
2.4 超声诊断胆总管囊状扩张 |
3 讨论 |
3.1 胆管结石 |
3.2 胆管癌 |
3.3 胆道蛔虫 |
3.4 胆总管囊状扩张 |
3.5 临床表现与声像图结合诊断 |
(4)儿童胆道蛔虫病的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 2 MRI检查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6)ERCP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内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ERCP术后胰腺炎技术层面危险因素分析(附7168例报告)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胆胰管双支架植入术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治疗性ERCP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治疗性ERCP在胰腺疾病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各种经典治疗性ERCP图片 |
附录2 ERCP患者术后随访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均为本院门急诊及住院的胆道蛔虫患者, 其中男34例, 女48例; |
1.2 检查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ACUSON 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 |
2 结果 |
2.1 蛔虫位于胆总管内而胆道无扩张4例, 占4.9%, 超声表现为胆总管内径5-6mm。 |
2.2 蛔虫位于胆总管及胆总管致肝内胆管且胆道扩张的有68例, 占82. |
2.3 蛔虫位于肝内胆管内4例, 占4. |
2.4 蛔虫位于胆囊内6例, 占7. |
3 讨论 |
(8)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ERCP相关材料 |
1.3 操作方法 |
1.4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2.1 成功率 |
2.2 并发症 |
2.3 随访 |
3 讨论 |
(9)胆管蛔虫并发症68例超声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使用仪器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诊断结果 |
2.2 38例胆管蛔虫药物治疗观察指征 |
2.3 超声对严重并发症观察 |
3 讨论 |
(10)B超诊断胆道蛔虫及其并发症24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超声图像 |
2.2 并发症 |
3 讨论 |
3.1 主要声像表现特征 |
3.2 分析首次误诊原因 |
3.3 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
3.4 诊断体会 |
四、超声诊断胆道蛔虫、胰管蛔虫并存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诊断胰管蛔虫引起阻塞性胰腺炎1例[J]. 李丽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14)
- [2]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胆道梗阻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对比研究[D]. 郭桂兰. 南华大学, 2015(03)
- [3]评价彩超对肝外胆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J]. 何栋梁. 中国医学装备, 2015(07)
- [4]儿童胆道蛔虫病的MRI表现[J]. 秦勇,蔡金华,丁永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02)
- [5]胆道蛔虫病的超声检查[J]. 肖菁. 中国基层医药, 2011(22)
- [6]ERCP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D]. 周文策. 兰州大学, 2011(06)
-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分析[J]. 肖立禄,王永平,任善殷. 江西医药, 2011(03)
- [8]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 程华,路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5)
- [9]胆管蛔虫并发症68例超声诊断分析[J]. 李灿琴,王丽娜. 基层医学论坛, 2010(04)
- [10]B超诊断胆道蛔虫及其并发症24例[J]. 刘淑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09(17)